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

合集下载

勘察设计中的地形测量与制图

勘察设计中的地形测量与制图

03
制图技术
手工制图
总结词
手工制图是一种传统的制图方法,通过 手工绘制地图,将地形、地貌等信息表 现在图纸上。
VS
详细描述
手工制图需要使用各种绘图工具,如笔、 尺、圆规等,在图纸上绘制出地形图、工 程图等。这种方法需要较高的绘图技能和 经验,且制作周期较长。
计算机辅助制图
总结词
计算机辅助制图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图制作的制图方法。
勘察设计的基本流程
初步勘察
对工程项目现场进行初步勘查,收集相关 资料,了解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水 文等条件。
施工配合
在施工过程中,勘察设计单位应提供相应 的技术指导和支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
详细勘察
根据初步勘察结果,制定详细的勘察方案 ,进行现场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 ,获取工程地质参数和相关数据。
02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工 程地质、测量、建筑、结构、给 排水、电气、暖通等,需要进行 综合分析和优化设计。
勘察设计的重要性
勘察设计是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提和基 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安全 、质量、投资和效益。
通过科学的勘察设计,可以合理规划 工程项目的功能布局、结构形式和施 工方案,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耐 久性,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全站仪地形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各种地形和测量要求,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 入,测量效率相对较低。
GPS地形测量
GPS地形测量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地形测量,具有覆盖范 围广、精度高、实时性强等优点。
GPS地形测量可以快速获取大量地形点的三维坐标,提高了 测量效率,但受信号遮挡和干扰影响较大。
摄影测量
详细描述
计算机辅助制图通过使用各种绘图软件,如AutoCAD、MicroStation等,将地形、地貌等信息输入计算机,经 过处理后生成电子地图。这种方法精度高、速度快、可编辑性强,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

土地调查与评价第二章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土地调查与评价第二章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二)系列制图协调
❖ 制图协调问题的产生:多种专题图件、多人员完成。 ❖ 制图协调的主要内容: ❖ 1、协调内容
❖ 制图理论和方法的协调——统一认识、技术路线、技术与方 法
❖ 制图技术条件和制图表达的协调——统一设计:制图大纲、 制图方法、统一信息源、统一地理底图、统一表达方式
❖ 制图内容的协调——分类系统、判读标志、轮廓界限、和面 积数据
变质岩
沉积岩
花岗岩(岩浆岩之一)
第三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
一、准备工作
组织专业对伍 制定工作计划 资料、仪器和设备准备
二、外业调绘
路线勘察 制定工作分类系统 室内预判 地类调绘 补测 样区调绘验证
三、内业工作
转绘 量算面积 编图与图面整饰 成果整理
四、检查验收
第四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 2、协调依据:地理综合体各要素空间分布和相互 关系的某些规律性。一般是由各专题要素的界限组 成的,包括:地质线、地形界限、植被界限、土壤 界限、水文界限等。
三、卫星遥感监测和机助制图
❖ 卫星遥感的多时相特性,使之成为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 有效工具。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包括: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退化等。
❖ 卫星遥感的宏观性,决定其只能应用于中小比例尺制图 和一般性的变更监测。
❖ 卫星遥感的多波段性,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机助制图提 供了可能。计算机可以对卫星遥感的图像数据进行各种 处理、校正、增强,并提取出人们感兴趣的各种信息, 并逐步实现了制图的自动化。因此已成为土地资源遥感 调查中很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化壳,铁铝风化壳,碎石风化壳,渍水风化壳
❖ 沉积物:洪积,冲积,坡积,风积,湖积,滨海,冰 川
分析方法
❖收集地质地貌资料 ❖钻孔或打井资料

土地资源学全套PPT课件

土地资源学全套PPT课件
第9页/共156页
20世纪70年代,随着更广泛的资源调查和遥感等技术手段在资源调查中 的应用,产生了一系列数据和自然要素图,而规划工作者和土地利用人员 却急需较为综合的图件和资料,以满足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于是,土地 研究开始从土地清查走向土地评价,从一般目的土地评价过渡到有针对性 的专门评价,土地评价研究进一步深化。
第10页/共156页
1.3 土地资源学的形成与发展
• 1.3.1 土地资源学的理论基础
➢土 地 资 源 的 固 有 特 征 决 定 土 地 资 源 学 是 以 土 地 资 源 类 型 与 结 构 分 析 为 基 础 , 土地资源评价为核心,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规划为目的,土地资源生态和 功能,即土地资源生产能力为理论依据
地貌、光热、土壤、水分
土地资源的经济社会条 件调查
经济社会和技术背景、土地所有制、 民族习惯与传统、技术水平与变革`
第29页/共156页
3.1.3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
程序
准备工作
组织专业队伍 资料准备
制定工作计划 仪器和设备的准备
外业调绘 内业工作
第14页/共156页
1.4 我国土地资源基本状况
• 土地总量大,人均土地少 我国土地面积约为960万km2 ,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 面积仅为0.74hm2,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多,平地少 全国约有46.4%为山地,20%为丘陵,两者约占全国土地总 面积的2/3。
从 2 0 世 纪 5 0 年 代 中 期 到 7 0 年 代 中 期 , 由 于 国 民 经 济 建 设 的 需 要 , 中 国 科 学院与有关产业部门先后开展了黑龙江、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西 藏、云南等自然资源调查与开发的综合考察研究。在此期间,前苏联地理 学家来我国讲授景观学,介绍了苏联景观学派有关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的 理论与方法。

土壤调查与制图PPT课件

土壤调查与制图PPT课件

评分法(参数法):
评价因素与评价标准比较,得出单项评价结 果,用指数表示; 各个指数相乘,得到最终结果 美国Stories创造: Cs = A*B*C*D*E*F Cs:生产力指数;A:剖面发育指数;B:母 质指数;C:土壤深度(厚度)指数;D:土 色和排水指数;E:pH及盐基饱和度指数;F: A1层的发育指数。 把指数乘积分级——I、II、III……
• 土地经营管理的难易及水平是衡量经济效 益高低的主要指标
参评因素的抉择 是决定评价质量的重要环节
• 大农业利用方向 方式:农耕地、经果园地、林地、牧地
• 非农土地利用方向 方式:城镇用地、废弃土地、旅游地、 内陆水域、海涂
评价的考虑因素
• 适宜程度 • 生产能力(或潜力)大小 • 经济效益高低(改良前后效益增长) • ……
• 土地资源的生产性

多用性---因地制宜、最佳利用

可更新性---更新难易及效益
土地资源的自然及经济属性 是评价的理论依据
• 气候条件是构成土地利用方向及生物潜能 转化效率的决定因素
• 地形、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决定土地利 用适宜性的重要依据
• 土壤及其下垫物质是构成农业土地肥力及 工程建筑质量的物质基础
• 编制土壤评价等级图,如地力图。
பைடு நூலகம்
土地资源评价
土地评价:
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 性的综合鉴定,将土地按质量 差异划分为若干相对等级,以 表明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 被评土地对于某种特定用途的 生产能力和价值的大小。
• 评价土地质量,必须针对某种特定用途, 必须考虑科学技术水平,必须综合鉴定土 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持和耕作方法、土地平均产量
优点

土地资源学第3章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

土地资源学第3章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

什么是土地资源调查?
概念 就是运用测绘制图方法或遥感(RS)、地理信 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 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调查分析各类土地资源的 数量、质量、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和动态变化情况,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 续利用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现实依据。
2
3.1 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城市土地收益
经济社会和技术背景、土地所有制、民族习惯与 传统、技术水平与变革
11
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法步骤
土地资源调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具
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
阶段: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
验收。
12
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法步骤
准备工作
1)任务和内容:目标、区域面积、比例尺、具体项目、工
作量和方案
2)组织人员:综合性 3)详细计划和技术规范 4)基础资料分析:底图、遥感图像等
13
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法步骤
外业调绘
1)路线勘查:一是了解调查区域的土地资源概况;二是建 立分类系统和解译标志 2)实地调绘:具体测绘土地资源类型的边界
3)补充测量:重点地区、资料不全、有争议地区
14
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法步骤
④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土 地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 ⑤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限图; ⑥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⑦编写土地利用现状报告,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总结。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工作成果 ①县、乡(镇)、村各类土地面积的统计 表; ②县、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 ③分幅土地权属界限图; ④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乡镇土地利 用现状说明书; ⑤县、乡(镇)土地边界接合图表。

《土地资源学》第3章: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

《土地资源学》第3章: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
④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土 地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
⑤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限图; ⑥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⑦编写土地利用现状报告,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总结。
第六页,共17页。
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工作成果
①县、乡(镇)、村各类土地面积的统计表;
➢ 航空数码遥感新技术在土地调查得到应用
➢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土地资源调查数据库,提高土地管理信息 化水平,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信息系统(LIS)
第十六页,共17页。
故宫航片
第十七页,共17页。
3.2.1我国的土地利用调查情况 ➢ 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清查 ➢ 80年代初的土地概查 ➢ 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的土地详查
第五页,共17页。
3.2.2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 容及成果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 ①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分布状况;
②境界与土地权属界限; ③量算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土地总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
土地资源的经济 社会条件调查
经济社会和技术背景、土地 所有制、民族习惯与传统、 技术水平与变革`
第二页,共17页。
3.1.3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
准备工作
组织专业队伍
资料准备
制定工作计划 仪器和设备的准备
外业调绘
内业工作
路线考察
制定工作分类系统
室内预判 地类调绘 补测
样区调绘验证
转绘
量算面积
编图与图面整饰
3131311311土地资源调查的类别土地资源调查的类别一般目的调查与制图一般目的调查与制图特殊目的的土地资源调查特殊目的的土地资源调查从土地本身的综合属性出发揭示土地的形成特性结构和地域分异规律适应性广具有明确和具体的目标实用价值较大312312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土地资源的自然条件调查土地资源的经济社会条件调查地貌光热土壤水分经济社会和技术背景土地所有制民族习惯与传统技术水平与变革313313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准备工作内业工作检查验收路线考察制定工作分类系统室内预判样区调绘验证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备仪器和设备的准备组织专业队伍成果整理量算面积编图与图面整饰323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指以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指以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为单位查清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域为单位查清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并通过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为省级布和利用状况并通过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为省级全国的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

土壤调查与制图课件

土壤调查与制图课件

土壤调查与制图(农业资源与环境)绪论第一节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概念与作用第二节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发展概况第三节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的专业地位土壤调查与制图第一节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概念与作用一、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概念与特点1. 概念把某地区的土壤作为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其各种土壤类型发生、发育程度、演变规律、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及规律和区域性特征特性、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以及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测绘岀土壤类型图和相关图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资源进行评价,编制评价等级图,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改良实施方案。

土壤调查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根据其目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发展土壤科学而进行土壤调查。

为研究土壤分类而进行的土壤考察。

为测绘或编制土壤图,必须进行土壤调查在进行制图方法的研究时必须进行土壤调查,如为航片建立标准方案。

为进行专项土壤性质研究或某一单项目的而进行土壤调查二类:为宏观或区域上解决生产布局。

1. 全球资源评估进行全球发展决策,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 : 500万世界土壤图。

2. 为评价、估算全国土壤资源生产潜力,从全国农业生产发展需求岀发,而进行的全国土壤调查。

3. 为国土整治,区域治理,改善生产条件,有针对性地改良、培肥土壤,调整生产结构而进行的土壤调查制图(区域)。

如为治理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风沙而进行的土壤调查,为南方丘陵红壤利用所进行的土壤调查等,为沿海滩涂开发所进行的土壤调查等。

4. 为建设项目、进行的调查5. 为单项种植业或开垦荒地所进行的土壤调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关注土壤资源的同时,还须关注土地资源问题,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

土地是地球表层的陆地部分及其附属物。

在生态学范畴,土地是一个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基础地质、以及人类活动构成的土地生态系统,它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

2. 特点对象宏观性土壤资源/土地资源,量大面广,具有鲜明的宏观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研究宏观事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用之于土壤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研究。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重点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重点

1、土地资源调查概念:是对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性、空间变异及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和管理土地资源的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2、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1)、土地构成要素和土地质量的调查分析(主要指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和土地利用方式、农业分区等社会经济要素的调查。

);(2)、土地类型及其属性的调查(主要在于划分土地的类型、获取其面积、长度、坡度、土地利用方式、空间分布等特征。

);(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及分布、土地权属状况和利用现状)(4)、专项土地资源调查(指专门针对某个土地类型而展开的土地调查。

但专项调查也可能与一般性土地类型调查同步进行,而成为土地调查的一个子项目。

)(5)、区域土地资源综合调查(指调查的对象区域被限定在特殊的区域。

);3、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1)、准备工作: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备、仪器和设备的准备;(2)、外业调绘:路线勘察、制定工作分类系统、室内预判、地类调绘、补测、样区调绘验证;(3)、内业工作:转绘、量算面积、编图与图面整饰、成果整理;(4)、检查验收(验收的标准要对照技术规程和精度要求,达到要求的即为合格)第二章1、气候调查与分析:调查内容(气温、积温、降水和干燥度)与分析方法(气象站)气候调查的特点:一般温带地区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5度2、地形地貌调查与分析:调查内容{大、中地貌(山地、丘陵、平原、高原、河谷盆地)、几种特殊地形(熔岩地形、红色岩系地形、黄土地形、风行地形)、微地形或微地貌、海拔、坡度与坡向(地形图、实地描述、绘制断面图、地形描述、资料整理和分析)与分析方法3、土壤调查:调查内容{地表特征(石块度等级、岩石露头度、侵蚀的迹象、盐分和碱分的存在)、剖面特征(质地、剖面层次构型、土层厚度、土壤结构、砾石含量、障碍层次)(实地调查法)4、土地类型制图方法:综合制图法、叠置制图法5、土地类型分类原则:自然发生学原则、多级分类制原则、分异特性逐级累积的原则(自然发生学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实用性原则、指标的互斥性、明确性、针对性和层次性)6、中国1:100万土地分类系统:将土地型作为承上启下的分类单元,在土地型之后设置土地相,然后续分出土地面基层单元,从而构成土地纲、土地类、土地型、土地相、土地面五级分类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