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学校评优评先工作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学校评优评先考核工作方案

学校评优评先考核工作方案

学校评优评先考核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本方案旨在规范学校进行评优评先考核工作,提高教职工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进一步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有效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二、工作目标本次评优评先考核的工作目标如下:1. 促进教职工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 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3. 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公平的评优评先机制,激发教职工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4. 加强教职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三、评优评先范围本次评优评先考核范围包括教师教育教学成果、科研成果、教学水平和教育实践、精神文明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四、评优评先流程1. 拟定评优评先标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职工评优评先的具体标准,包括教学水平、科研成果、教育教学质量、师德师风等方面的指标。

2. 申报资料准备:教职工根据评优评先标准,准备相应的申报材料,包括个人简历、教学教案、教学视频、科研论文等。

3. 评审组成立:学校成立评审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相关教职工代表组成,负责评审评优评先的工作。

4. 材料评审: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评优评先材料进行评审,根据评分标准打分评级。

5. 现场评审:评审委员会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并组织现场答辩。

6. 终审评定:评审委员会将评审结果进行最终的综合评定,并产生评优评先名单。

五、评优评先奖励根据评审评优评先的结果,学校将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评优评先奖励,包括聘任为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优秀教师等,同时还可获得一定的奖金或其他奖励。

六、宣传推广学校将通过校园官网、学校电视台、学术刊物等方式,广泛宣传评优评先工作的相关信息,提高教职工对评优评先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促进教职工的积极投入。

七、监督与反馈学校将建立评优评先工作的监督机制,定期对评优评先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确保评优评先工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八、预算评优评先工作所需经费将在学校预算范围内进行安排,确保评优评先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校评优评先方案(精选5篇)

学校评优评先方案(精选5篇)

学校评优评先方案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评优评先方案(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校评优评先方案1一、评优评先方案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评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更好地激励广大教职员工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凝心聚力,促进学校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评优评先组织机构成立评优评先领导审核小组。

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校长助理及各部门负责人任组员。

三、评优评先的内容、程序及条件教师评优评先的内容: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副班主任、教科研先进个人、校教学能手、后勤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办公室。

教师评优评先的程序:优秀党员由学校党支部组织初评;先进工作者由校长办公室组织各办公室进行初评;优秀班主任及优秀副班主任由德育处组织初评;教科研先进个人由教科室组织初评;校教学能手由教导处组织初评;后勤先进个人由总务处组织初评;优秀办公室的评选采取平时考核得分加集中投票得分进行评选。

各处室将初评结果交学校评审小组进行讨论,并按名额确定推荐对象。

将推荐对象进行全校公示,后将结果报上级部门终评。

教师评优评先的条件:教师参与各类评优评先的,工作认真负责,且工作时间须满一年以上。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实行“一票否决”1.违反教师师德规范条例,性质恶劣,严重影响学校声誉的。

2.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无故不服从工作分配或擅离职守、寻衅滋事,影响恶劣的。

3.在学校工作安排中,无大局观念,我行我素,拒不接受学校工作安排的。

4.违法违纪,并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

5.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群众举报,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经调查核实,情况属实的。

6.因工作疏漏严重失职或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

7.一学期内旷课超过2天,事假超过10天或病假超过20天的。

五、奖励办法1.在职称评定、晋升晋级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2.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优先外出培训、参观考察;3.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表扬,宣传其先进事迹。

学校评优评先方案

学校评优评先方案

学校评优评先方案一、引言学校评优评先是一项旨在激励学校师生积极进取、提高学习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评优评先方案旨在提高学校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建设优质教育资源,进而推动学校整体发展。

本文将详细阐述学校评优评先方案的设计内容和实施步骤。

二、方案设计内容1. 评优对象学校评优评先方案的评优对象包括学校在校学生和教师。

评优对象应符合学校制定的评优评先标准。

2. 评优标准学校评优评先方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优评先标准,既要考核学生的学业表现,也要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师方面,应综合考量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科研成果等因素。

3. 评优内容学校评优评先方案的评优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科竞赛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质量、教学科研成果等。

4. 评优周期学校评优评先方案应明确评优周期,通常设定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评优周期结束后,学校应公布获奖名单并进行表彰。

5. 奖励政策学校评优评先方案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以激励评优对象更好地参与评优评先活动。

奖励可以包括荣誉称号、奖金、证书等形式。

三、实施步骤1. 制定方案学校应组织相关教育专家和学校教职员工共同制定评优评先方案。

方案的内容和标准应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办学目标。

2. 确定评价指标学校评优评先方案的评价指标应明确具体,既要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又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评价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成绩、学科竞赛成绩、综合评价等。

3. 开展评优评先活动学校应组织评优评先活动,并按照方案设定的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包括笔试、面试、实践操作、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

4. 公示获奖名单评优评先活动结束后,学校应公示获奖名单,并对获奖者进行表彰。

公示应公正透明,确保获奖名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5. 发放奖励学校应按照评优评先方案制定的奖励政策,给予获奖者相应的奖励。

奖励可以在校内进行颁发,也可以在公开场合进行颁发。

学校学生评优评先工作方案

学校学生评优评先工作方案

学校学生评优评先工作方案1. 引言学校学生评优评先工作对于培养和发展优秀学生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学校学生评优评先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具体实施的方法和步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等方面展开回答,以期提高学生评优评先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学校学生评优评先的目的和意义学校学生评优评先工作的目的是发掘和培养优秀学生,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提高整体学生素质。

通过评优评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塑造学生的良好形象,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学校学生评优评先的方法和步骤学校学生评优评先的方法和步骤应该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公正性。

首先,评定指标要明确,可以包括学生成绩、综合素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方面。

其次,评定程序应该公开透明,确保公平公正。

最后,评定结果要有实质性的奖励和激励措施,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动力。

4. 学校学生评优评先工作中的问题在学校学生评优评先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评定标准和方法不够科学,可能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

其次,评定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导致评定结果可能不准确。

最后,对于非学术能力的评定较为欠缺,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 学校学生评优评先工作中的解决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措施。

首先,学校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表现。

其次,建立有效的评定机制,确保评定过程的公正和准确性。

最后,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竞赛平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6. 学校学生评优评先工作的积极意义学校学生评优评先工作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评优评先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和追求卓越。

其次,评优评先可以发现和培养潜在的优秀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评优评先可以提高学校整体的声誉和竞争力,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7. 学校学生评优评先工作的局限性学校学生评优评先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学校评优评先考核工作方案

学校评优评先考核工作方案

学校评优评先考核工作方案一、背景学校评优评先工作是学校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内部质量监控和提升的关键环节。

评选优秀教师和学生有助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热情,促进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本方案旨在明确学校评优评先考核工作的具体流程和细节,确保评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可信度的优秀人才。

二、评优评先工作的目的评优评先工作的目的是为了:1.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活动, 提高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2.评选出最具代表性和实践价值的优秀教师和学生,树立典型榜样,鼓舞人心,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3.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评选机制,增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和透明度。

三、评优评先工作的范围和方式1.评优评先工作的范围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评选内容包括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及表现。

2.评选方式采用现场答辩、文献资料审查、指导教师评审等多种方式综合考评。

3.评选采取公开公正的方式进行,所有评选结果均在学校内网公示,受到社会监督。

四、评选的对象和标准1.评选对象:(1)教师评选对象为全校在职教师,担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师均可参加评选。

(2)学生评选对象为在校生。

2.评选标准:(1)教师评选标准:本科生授课质量评价、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学生获奖、学术论文和专著发表、科研项目获批、社会服务等五个方面考评教师的各项表现和贡献。

(2)学生评选标准: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社会活动、奖项等为评选的主要方向。

五、评选流程1.组织评选工作制定评选方案。

2.公布评选通知,征集申请材料。

3.评选材料审核。

4.开展现场答辩。

5.评审评分。

6.公布评选结果。

七、评选的时间安排本次评优评先活动于每年年初开始,评选工作应在每年6月底结束,并于七月公布评选结果。

八、保障措施1.确保评选流程合法、公正、公开,堵塞利益链条和人脉关系的影响。

2.建立和完善信息库,确保评选材料的长期保管和安全;3.严格控制评选条件,确保评选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学校评先评优的实施方案

学校评先评优的实施方案

学校评先评优的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学校评先评优活动是为了激励学校师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而开展的。

为了确保评选工作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评选范围评选对象为全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

三、评选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评选内容:1.教职员工类:教师个人教学成果、教学团队成果、教师科研成果、教师管理成果、教师示范岗位评选等。

2.学生类:学生学业成绩、学术竞赛成绩、社会实践成果、公益活动参与度等。

四、评选流程1.起草评选流程方案,经领导审批后公示。

2.组织评选委员会,由校领导、学院院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负责评审工作。

3.制定评选细则,明确评选标准和具体操作步骤。

4.公示评选细则,通知全校师生参与评选。

5.收集评选材料,对参与评选的个人和团队进行材料审核和筛选。

6.评选委员会进行综合评定,评选出优秀个人和团队。

7.公示评选结果,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意见反馈。

8.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励,并进行相关宣传。

五、评选标准根据评选内容,制定相应的评选标准。

评选标准应公开、公正、透明,并注重综合考量个人和团队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六、监督与反馈建立监督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意见反馈。

对于评选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和不正常现象,要进行严肃处理。

七、评选周期每学年评选一次,评选周期为一个学年的时间。

八、资金保障学校将确保评选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九、总结与改进每学年结束后,对评选活动进行总结与分析,根据评选结果和问题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评选方案。

学校评优评先实施方案

学校评优评先实施方案

学校评优评先实施方案在当今社会,学校评优评先成为衡量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评优评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还可以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学校制定评优评先实施方案、评优评先的标准、评优评先的具体操作等多个方面展开回答写作,旨在探讨学校评优评先的实施方案。

一、学校制定评优评先实施方案学校制定评优评先实施方案是评优评先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首先,学校评优评先实施方案应明确评选的目的和意义,确保评优评先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其次,学校需要确定评优评先的周期和频次,以确保评选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此外,学校还需要确定评优评先的程序和流程,明确评选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最后,学校应制定完备的评优评先政策和措施,确保评选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评优评先的标准评优评先的标准是评选工作的核心。

学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办学目标,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优评先标准。

评优评先的标准一般包括学科成绩、学科竞赛、学科科研、综合素质、社会实践等方面。

学校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立专项评优评先奖励,如艺术类、体育类、创新创业等特长生的评选。

三、评优评先的具体操作评优评先的具体操作是评选工作的执行环节。

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评选。

首先,学校可以开展学科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并根据比赛结果进行评优评先。

其次,学校可以引入学科科研,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进行评优评先。

再次,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综合素质评价,包括课堂表现、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等方面,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进行评优评先。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评选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四、评优评先的意义评优评先对学校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学校而言,评优评先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提高;评优评先可以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吸引高质量的优秀学生和教师;评优评先可以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016评优评先办法

2016评优评先办法

宜春中学2015-2016学年度教工“双先”评比表彰办法一、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的师德师能为重点,以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发展为目标,根据学校有关管理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二、组织领导1、成立评比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室与党总支全体成员):组长:陈少平成员:杨文涛聂爱武冷天宝李铁分工:分别负责各自分管年级、部门的评优评先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学校党政办)组长:冷天宝(兼)副组长:周会珍三、参评对象行政类为全体教工(包括借用教工),凡本学年只工作一个学期的,中途到职、离职的,请长假的,均不参加本年度评比表彰;党工团类为全体党员(含借用的党员教师)、教工团员和相关群体的成员。

四、评比原则公平、公正、公开,注重表现,注重实绩。

五、评比项目、名额计算标准和责任部门1.年度考核“优秀”:普通教师由所在年级负责考核,行政干部由领导小组负责考核,行政教辅人员由处室责任人联席会议(党政办主任兼负责人)负责考核。

(名额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按“≤分组人数×10%”和全校统筹兼顾的原则计算)2.市直及以上级别评优评先:按上级部门文件要求,由领导小组负责评选。

说明:①上表中的校级“优秀年级主任”“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6种称号认定为校级综合荣誉,其余称号认定为单项奖。

②在校级“双先”评选活动中,所有行政干部(含年级主任、年级副主任、督学)一律不在各年级组、各党支部、各部门组织的“双先”评选中获评各种荣誉称号。

行政干部的评优工作统一由学校领导小组按“优秀行政干部”序列进行评选,在入选为校级“优秀行政干部”后,再由领导小组酌情授予“优秀年级主任”“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6种荣誉称号(若本人要求,也可酌情授予校级其它“双先”荣誉称号)。

六、评比条件1.凡已经制定评比条件的,按既定评比条件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年学校评优评先工作实施方案学校评优评先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弘扬先进,树立典型,激发教师工作热情;示范引领,榜样感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锤炼队伍,改革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评选对象全校所有在岗教师。

三、评选条件(一)师德表现1、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服从分工,关心集体;认真履职,乐于奉献。

2、尊重组织,积极担当;团结协作,诚信友善;爱岗敬业,主动作为。

3、关爱学生,体贴服务;尊重家长意见,密切家校联系;探究教育方法,提高育人艺术。

4、为人师表,树好形象;严守法纪,遵守公德;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政治素养。

(二)教学业务1、严谨治学,精通业务;端正教态,深化课改;打造高效课堂,凸显教学风格。

2、完成工作任务,创优教学业绩;期末检测成绩中等以上,教学常规检查没有缺项。

3、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自觉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推出教研成果。

4、注重因材因人施教,有效进行分类指导、个别辅导;培养学生兴趣特长,热心学生课余活动、社团活动。

(三)其他条件1、实行5 个优先。

一是获得春市级及以上优质课、说课、技能比赛奖励者,评选优秀教师优先;二是在学校中心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上级表彰者优先;三是个人先进事迹得到上级领导表扬、社会各界好评或新闻媒体宣传者优先;四是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受到上级表彰者优先;五是教育科研成果被上级推广者优先。

2、实行5 个不予考虑。

一是出现教学、安全责任事故者,两年不予考虑;二是违反法纪法规或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被上级追究或家长投诉者,不予考虑;三是学年累计事假超过10 天以上,病假超过1 个月以上,或者有无故旷工行为者不予考虑;四是无故拒绝学校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