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毕赤酵母感受态制作及转化

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制作1、GS115活化:100ml三角瓶中装入20ml YPD培养基,接种100ul菌保,过夜活化。
2、转接:500ml三角瓶中装入100ml YPD培养基,取1ml活化菌液接种到100ml YPD培养基中,培养至OD约为1.3-1.5。
3、收菌:将菌放置冰上15min,或者放于4°冰箱冷却。
一般100ml菌液可以制备4份感受态细胞。
将无菌水和过滤除菌的山梨醇(1M)提前置于4°冰箱冷却。
4、用100ml离心管收集菌体,4000rpm/min离心5min去除YPD培养基。
5、用20ml预冷的无菌水洗菌体,4000rpm/min离心5min,重复一次。
6、用20ml预冷的山梨醇洗菌体,4000rpm/min离心5min。
7、每个离心管中加入3ml预冷的山梨醇,重悬菌体。
7、将菌体分装至1.5ml灭菌离心管中,分装4管,4000rpm/min离心5min,弃上清。
8、每管加入80ul预冷山梨醇,重悬菌体,置于冰上待用或加入10%DMSO保存于-80冰箱。
毕赤酵母电击法转化1、将感受态细胞在冰上融化,电转杯和山梨醇在冰上预冷。
2、将80ul感受态细胞与5-10ug线性化质粒混合,转移至0.2cm电转杯中,置于冰上5min。
3、根据电转仪选择合适的程序,进行电击。
4、电击后立即加入500ul预冷的山梨醇,将电击杯中液体全部转移至无菌的1.5ml离心管中,30℃水浴2h。
5、将菌体低转速离心5min,吸出多余上清,留100ul涂板即可。
6、将菌液均匀涂布于His缺陷型培养基,30℃培养1-2天。
要准备灭菌的有:水,1M山梨醇,滤器,大离心管,1.5ml离心管,大小枪头,所有的离心都是低温离心。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以下是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流程:一、基因突变1. 细胞外DNA转化:将基因要进行突变的DNA提取出来,放到细胞外,同时加入一定量的外源DNA去促进转基因的完成;2. 高效增幅:将一定的量外源DNA通过吞噬电穿孔的方法把外源DNA效率的转入细胞内,从而加快基因突变。
二、诱导表达和突变检测1. 选择表达载体:根据要转入突变要表达的基因,选择匹配的表达载体;2. 诱导表达:通过加入不同的诱导因子或者培养条件来促使载体的表达;3. 突变检测:通过筛选、测序和碱基错配检测等方法来检测是否发生了突变。
三、表达筛选1. 抗药基因筛选:对突变的酵母细胞,加入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因子,筛选出能够生存的突变细胞;2. 免疫细胞筛选:检验突变后的酵母细胞中能够产生免疫识别和反应细胞因子的存在,因为普遍认为有可能产生免疫细胞的能力。
四、选择迁移1. 抗药性筛选:对抗药性筛选出的突变酵母细胞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能够开花;2. 免疫细胞筛选:通过检测免疫细胞因子的存在,筛选出产生免疫细胞的能力最强的突变细胞,并将其迁移至感受细胞中保存。
五、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收尾1. 养殖酵母细胞:选择最佳突变细胞,把其分段离心至细胞密度稀释到一定水平;2. 生长管理:按照不同的培养环境加以调节,保证其正常的增殖和生长;3. 继代培养:当突变酵母细胞进行繁殖增殖后,可以进行继代繁殖,以不断增加细胞数量;4. 收尾清理:当满足实验要求时,对细胞进行收尾,进行清洗和分装,并保存细胞,以便后续使用。
总结: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主要分为基因突变、诱导表达和突变检测、表达筛选、选择迁移、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收尾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有效的制备可用于实验的突变的酵母感受态细胞,从而为对基因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材料。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四 实验结果
转化效率计算公式如下: 转化子总数 转化频率= DNA加入量 =转化子/µ g DNA 转化子总数=转化菌落数*稀释倍数*转化 反应液体积
五 思考题
1 试总结出实验成功的关键步骤。 2 用乳糖作为BL21(DE3)菌株目的的基因 表达的诱导剂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3 在用氨苄青霉素作为抗菌素筛选转化子是, 一般37℃培养时间不超过20小时,为什么? 4 氯化钙转化与电转化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 点。
实验 三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一 实验原理
转化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一种特定的DNA 分子(供体或称转化因子)转入到一定的细 菌体内(受体菌),使其发生遗传形状改变 的过程。 在正常生长条件下,少数细菌可发生转化作 用,但大多数细菌并不发生转化,只有在一 定条件作用下(如用Ca++处理细菌细胞或电 刺激),细菌呈现感受状态后,外源DNA才 能转化进入受菌体内。因此,若想将外源 DNA分子转化进入一定的受菌体内,通常需 将受体菌先制备成易感受状态。
三 操作步骤
2 重组质粒pGEX-6p DNA的转化 取上述感受态细胞200µ 1,加重组质粒DNA2µ 1(约 10ngDNA),混匀后,冰上作用30分钟,然后转到 42℃水浴 进行热休克90秒,快速转移样品到冰浴, 预冷1-2分钟,加0.8mlLB液体培养基,37℃培养45 分钟后取原液各0.2ml涂布Amp平板,同时将0.2ml感 受态细胞涂布于Amp平板作为对照。倒置平板, 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16小时,观察对照转化的 平板,观察转化子出现的数目,计算转化效率。所 得的到的单菌落即为菌株BL21(DE3)pGEX-6p。
ecoli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实验九 e.coli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实验目的]1. 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操作技术。
2. 掌握 e. coli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的方法。
[实验原理]未经处理的受体菌细胞对受纳重组分子不敏感,难以实现转化。
当用理化方法诱导细胞,使细胞处于最适摄取和容忍外来dna的生理状态一感受态后,才有较高的转化频率,这种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
将重组dna转化受体菌,技术关键是通过化学方法诱导细菌进人感受态,以利于外源dna 被导入。
这项技术始于mandel和hiag1970年的观察。
他们发现细菌经过冰冷氯化钙溶液处理及短暂热休克(hea shock)后,容易被λdna感染;随后cohen于1972年进一步证明质粒dna用同样方法也能进入细菌。
其原理是:细菌处于0℃氯化钙低渗溶液中,细胞膨胀成球形。
转化混合物中的dna形成抗dna酶的羟基鸟磷酸复合物粘附于细胞表面;经42℃短时间热休克处理,促进细胞吸收dna复合物。
在丰富的培养基上生长数小时后,球状细胞复原并分裂增殖。
被转化的细菌中,重组的基因得到表达,在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可筛选出所需的转化因子。
除化学法转化细胞外,还有电击法。
电击法不需要预先诱导细菌进人感受态,只依靠短暂的电击,促使dna进人细胞。
因其操作简单方便、转化率高,愈来愈为人们接受。
[实验用品]一、试剂1. lb(luria—bertani)培养基配制每升培养基,应在950ml去离子水中加入:细菌培养用胰化蛋白胨 10g细菌培养用酵母提取物 5g氯化钠 10g摇动容器直至溶质完全溶解,用5 mnaoh(约0.2ml)调至ph7.0,加人去离子水至总体积为1 000ml,高压灭菌20分钟。
2. lb(20%葡萄糖)100ml lb中加人20g葡萄糖3.1m cacl2cacl2·6h2o 54g去离子水 200mi用0.22µm过滤器过滤除菌,分装成1ml,贮存于-20℃。
毕氏酵母(Pichia_pastoris)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

毕氏酵母(Pichia pastoris)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1、毕氏酵母氯化锂转化法(1)试剂1M LiCl(用去离子蒸馏水配制,滤膜过滤除菌;必要时用消毒去离子水稀释)50% PEG3350(Sigma P3640 用去离子蒸馏水配制,滤膜过滤除菌,用较紧的盖子的瓶子分装)2mg/ml salmon sperm DNA / TE(10mM Tris-Cl, pH8.0, 1.0mM EDTA)-20℃保存注:醋酸锂对毕氏酵母无效,仅氯化锂有效;PEG3350可屏蔽高浓度LiCl的毒害作用;(2)感受态毕氏酵母的制备接种Pachia pastoris到50ml YPD培养基中,30℃摇菌过夜(约24~28h)培养到OD 值为0.8~1.0(约108 Cells/ml);收获细胞,用25ml无菌水洗涤一次,室温下1500g离心10min;重悬细胞于1ml 100mM LiCl溶液中,将悬液转入1.5ml离心管;离心机最大速度离心15秒沉淀菌体,重悬菌体于400ul 100mM LiCl溶液中;按50ul/管分装,立即进行转化;注:不要将感受态酵母菌冰浴;(3)毕氏酵母的转化煮沸1ml鲑鱼精DNA 5min,迅速冰浴以制备单链担体DNA;将感受态酵母菌离心,以Tips去除残余的LiCl溶液;对于每一个转化,按以下顺序加入:50% PEG3350 240ul1M LiCl 36ul2mg/ml 单链Salmon sperm DNA 25ul5~10ug/50ul H2O 质粒DNA 50ul剧烈旋涡混匀直至沉淀菌体完全分布均匀(约1min);30℃水浴孵育30min;42℃水浴热休克20~25min;6000~8000rpm离心收集酵母菌体;重悬酵母于1ml YPD培养基,30℃摇床孵育;1~4h后,取25~100ul菌液铺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于30℃培养2~3天鉴定;2、毕氏酵母PEG1000转化法(1)试剂缓冲液A:1.0M Sorbitol,10mM Bicine,pH8.35(sigma),3%(v/v)ethylene glycol 缓冲液B:40%(w/v)PEG1000(sigma),0.2M Bicine,pH8.35缓冲液C:0.15M NaCl,10mM Bicine,pH8.35未污染的新鲜、试剂级DMSO,-70℃保存注:缓冲液A、B、C均用滤膜过滤,-20℃保存;将DNA直接加在冻结的酵母细胞上是本实验的关键之处(即使在冰上解冻的待转化细胞,其摄取外源DNA的能力也在解冻过程中迅速下降;如进行多样品的转化,建议按6样品/组进行);(2)待转化毕氏酵母的制备接种环接种Pachia pastoris于YPD平板,30℃培养2d;挑取单克隆酵母菌株于10mlYPD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过夜;取步骤2中小量菌液接种到100mlYPD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待其OD值从0.1升到0.5~0.8;室温下3000g离心收集酵母菌体,50ml缓冲液A洗涤一次;重悬菌体于4ml缓冲液A中,按0.2ml/管分装于1.5ml的离心管中,每管加入11ulDMSO,混合后迅速于液氮中冷冻,-70℃保存(3)毕氏酵母的转化将约50ug线性化质粒DNA溶于20ul TE或水中,直接加于冻结的酵母细胞中;加入担体DNA(40ug变性超声线性化鲑鱼精DNA)以获得最大转化率;37℃水浴孵育5min,中间混合样品1~2次;取出离心管,加入1.5ml缓冲液B,彻底混匀;30℃水浴孵育1h;室温下2000g离心10min,去除上清液,菌体沉淀重悬于1.5ml缓冲液C中;离心样品,去除上清液,轻微操作将样品重悬于0.2ml缓冲液C中;将所有转化液铺于选择性平板,于30℃孵育3~4天后,鉴定;3、毕氏酵母电转化法(1)E.coli TOP10F’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取10ul TOP10F’菌液,接种于200ml LB液体培养基中活化培养,37℃,200 rpm,16~18小时。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酵母转化

小 1.5ml 0.1μg 0.1μg 0.1mg 0.1ml 0.6ml 70μl
大 50ml 20-100μg 10-50μg 2-0.5mg 20mg 8ml 60ml 7.0ml
5S(14krpm)
5min (1000×g) 1.0ml1 为自激活 对照; pGADT7- T+pGBKT7-53 阳性对照;pGADT7-T+pGBKT7- lam 阴性对照。 为了检测每一个质粒的转化效率, 100μl 水稀释 1μl 转化子, 用 铺于 SD-Leu 和 SD-Trp 平板上;为了检测共转化效率,按不同比例(1:1000,1:100,1:10)稀释转化子,取 100μl 涂于 SD-Leu-Trp 平板上; 酵母培养基: YPD medium (1L) Dific peptone(可用 OXOID 公司的胰化蛋白胨)20g/L Yeast extract Agar(for plates only) 加蒸馏水 调 pH 6.5 高压灭菌,待冷却到 55℃左右,加 40%的葡萄糖 50ml 至终浓度 2%。 40%葡萄糖:40g 葡萄糖加 60ml 左右的蒸馏水溶解,然后定容至 100ml,过滤灭菌,4℃ 存放。注意,一定不能高压灭菌,因长时间高温会使葡萄糖变黑。 YPDA medium (1L) 在上面的 YPD 培养基中每升加 0.2% 的腺嘌呤半硫酸盐(adenine hemisulfate)15ml 至 终浓度 0.003%,高压灭菌。 0.2% adenine he misulfate: 0.2g 加 100ml 蒸馏水溶解即可。 注 : 如果需要在 YPD(YPDA) 中 加抗生素 如 kanamycin, 在上面准备 的培养基 中加 50mg/ml 的 Km0.2-0.3ml 至终浓度 10-15mg/L SD medium (1L) 无氨基酸酵母氮源(yeast nitrogen base without amino acids, YNB) Dific 琼脂 10×DO 蒸馏水 浓度为 2%。 注:如果使用固体 DO,1L 中加 0.64g。 下面氨基酸成分是无缺陷 DO 中所需的所有氨基酸: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BL21)1.菌种纯化。
①在LB平板上,用接种环挑取大肠杆菌BL21,在平板上分级划线,以能够出现单菌落为宜。
②将上述划线的平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37℃过夜培养。
2.菌体培养。
①取20 ml LB培养基至100 mL三角烧瓶中,塞上棉塞后高温高压灭菌,然后冷却至室温。
②在划线平板培养基上挑取单菌落,接种到①中。
③ 37℃振荡(约120 rpm)培养。
④测定OD值,当OD值达到0.35~0.5时(培养约5小时)放置冰上停止培养(如果OD600值超出此范围将不能保证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
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①取上述冰上菌液1 mL于1.5 mL ep管中(根据需要量确定Microtube数量)。
② 1,500×g(微型离心机约4,000 rpm)4℃离心5分钟,弃上清(注意尽量除尽上清)。
③在每个ep管中加入100 μL冰预冷的Solution A,轻轻弹动ep使沉淀悬浮,禁止剧烈振荡。
④ 1,500×g 4℃离心5分钟,弃上清(注意尽量除尽上清)。
⑤在每个ep管中加入100 μL冰预冷的Solution B,轻轻弹动ep管使沉淀悬浮,勿剧烈振荡。
⑥感受态细胞制作完成。
本感受态细胞可以直接用于DNA的转化实验,也可以于-80℃中保存,以备以后使用。
在-80℃保存时,可以有效保存一年以上,但不能反复冻融,一旦融解后,不能再进行-80℃保存。
感受态细胞的DNA转化1.将-80℃保存的感受态细胞置于冰上融化10分钟。
2.向100 μl的感受态细胞中加入0.1 ng~10 ng(3 μl~10 μl,一般连接产物用10 μL,质粒用0.5 μL)的转化用DNA,轻轻混匀后冰中放置30分钟。
3.42℃水浴中放置45秒钟后,立即于冰中放置1~2分钟。
4.加入900 μL培养基。
5.37℃ 140-160 rpm振荡培养45 min。
6. 离心6000rpm,3min,弃上清,留约100 μL,混匀后涂平板。
酵母感受态yih制备

酵母感受态YIp的制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细胞培养、细胞分离、基因转化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酵母感受态YIp的制备过程、注意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准备工作1. 器材和试剂:培养箱、离心机、灭菌锅、移液器、细菌培养皿、显微镜、PCR仪、氯化钙溶液、甘油、感受态细胞质提取液、酵母基因组DNA提取液等。
二、制备步骤1. 酵母细胞培养:选择酵母菌株,将菌株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酵母细胞。
当酵母细胞生长到适当的密度时,停止培养,用移液器将酵母细胞收集到离心管中,进行离心操作。
2. 细胞分离:将离心后的酵母细胞用氯化钙溶液悬浮,并通过梯度离心法或其他分离方法,将细胞分离得到感受态细胞。
3. 基因转化:将目的基因或质粒DNA与酵母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转化。
转化过程中,DNA分子进入酵母细胞并被复制,最终形成基因组整合。
4. 筛选鉴定:通过PCR或酶切等方法对转化细胞进行筛选鉴定,确定是否成功转化。
三、注意事项1. 培养基和环境的控制:要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和适宜的温度、pH值等环境条件,以保证酵母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增殖。
2. 细胞的收集和离心:要确保收集到的酵母细胞数量和质量,以保证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效果。
3.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要保证细胞的活性,避免长时间离心或暴露在空气中,以保持细胞的感受态状态。
4. 转化过程的控制:要确保DNA进入酵母细胞并成功整合,需要控制转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等因素。
5. 筛选鉴定的准确性:要确保筛选鉴定的准确性,需要建立有效的筛选方法和标准,并对筛选结果进行反复验证。
四、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1. 酵母细胞生长不良:检查培养基的质量和配方,调整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渗透压等。
2. 感受态细胞活性不足:制备过程中要保证细胞的活性,可以尝试增加细胞的离心时间和温度等。
3. 转化效率低:可以尝试增加DNA的浓度、延长转化时间、优化转化条件等方法来提高转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