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智斗 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智斗》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智斗》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欣赏:智斗》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对著名现代京剧唱段的欣赏,感受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异同点。

2、在对昆曲唱段欣赏的过程中,学生领略昆曲的美妙唱腔,激发对我国戏曲的探索和热爱。

(二)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何为昆曲及昆曲逢唱必舞的表演特色,并能够辨别京剧和昆曲。

2、简单了解现代京剧的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欣赏、探究、讲授昆曲《游园惊梦》,学生了解昆曲的艺术特点。

2、通过欣赏现代京剧《智斗》《打虎上山》,学生了解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在唱腔、伴奏等方面的不同。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现代京剧及昆曲的特色,感受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不同唱腔风格。

难点:能够辨别昆曲和京剧。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同学们,前两次课我们初步感受了传统京剧,领略了传统京剧的美妙唱腔,这一节课,我们将去体味的是现代京剧,看看现代京剧又有哪些艺术魅力,它与传统京剧有哪些不同?
2【讲授】进入新课。

初中音乐教案智斗

初中音乐教案智斗

教案名称:《智斗》年级:初中学科:音乐课时:1课时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智斗》这首歌曲的基本知识,包括作者、背景、歌曲风格等。

2. 通过学习《智斗》,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歌曲《智斗》的简介:歌曲的背景、作者、歌曲风格等。

2. 歌曲《智斗》的词曲分析: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3. 歌曲《智斗》的演唱技巧:正确的发音、呼吸、情感表达等。

4. 歌曲《智斗》的实践应用:分组演唱、合唱等形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智斗》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听歌曲《智斗》的片段,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二、歌曲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

2. 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三、演唱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正确的发音、呼吸、情感表达等演唱技巧。

2. 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智斗》,注意掌握演唱技巧。

四、分组演唱(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如独唱、二重唱、三重唱等。

2. 各组学生轮流演唱《智斗》,其他学生欣赏并提出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智斗》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3. 教师提出课后练习要求,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加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曲《智斗》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综合素质的提高。

备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智斗》教学设计

《智斗》教学设计
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划用时36学时,每学时40分钟。具体的时间分配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 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材分析与选用
教材特点
《智斗》是一部经典的京剧作品,具 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教材 应突出其京剧艺术的独特性,包括唱 、念、做、打等表演形式。
技巧演示
通过实例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智斗》的实际应用技巧和策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巩固练习: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让学生亲自体 验《智斗》的应用过程,加深对课程内容的 理解和记忆。
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实践经验和 心得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选用原则
选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 教材版本,注重教材的权威性和规范 性,同时兼顾多样性和趣味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等 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 与、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京剧 兴趣和表演能力。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技术,如音频、视频 等,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 果。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 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
水平和专业素养。
反思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自 己的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及时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THANK YOU
归纳小结:回顾总结,提炼精髓
课程回顾
对课程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 梳理学习思路,加深对课程内容的印象。
精髓提炼
提炼出《智斗》的核心思想和精髓,引导学 生深入思考并领悟其中的道理和智慧。

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教学设计

京剧《沙家浜》选段《智斗》教学设计
西皮的唱腔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是一种明朗、刚劲、激昂的腔调,很适合表现喜悦、激动、高昂及愤怒的情绪 。
7、教师分别为学生播放,学生分辨两个选段的唱腔。
教师: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两个唱段分别是京剧《红灯记》<学你爹爹心如红胆壮志如钢>和<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两段的唱腔!
8、为学生介绍京剧的场面
刁德一:苍劲、挺拔、近于真声 老生
15、学生模唱“垒起七星灶选段”
教师:了解了这么同学们想不想试着唱一唱呀?
教师:通过对《智斗》片段的欣赏,同学们有没有喜欢上我们的国粹呢?希望通过这段视频同学们对京剧的看法能改变!
16、学生欣赏京剧宣传片,加深对京剧的理解,并能爱上京剧。
教师:京剧从形成到现在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发展与演变,很快就象现在的流行音乐一样,风靡全国,那京剧能不能与现代的流行音乐相结合呢?你能举例说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吗?
学生:略
四、小结本课:
外国人把我们的京剧叫歌剧.因为京剧是综合的艺术,包括文学剧本,人物造型,舞台表演,服装道具,舞美,灯光等; 脸谱还是一门绘画艺术,包罗万象,所以是国粹,是我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我们要热爱我们的京剧,也要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国粹!让我们一起来热爱我们的京剧,热爱艺术,热爱人生
旦:行泛指扮演舞台上的女性角色的行当。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身份、表演特征,可分为正旦 、花旦、 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等。
净:亦名“花脸”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包括正净以唱功为主(黑头、铜锤)、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花脸)等
丑:俗称“小花脸”在舞台上,专门扮演行动滑稽、语言幽默,相貌丑而不怪,很风趣的男性角色。根据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丑行又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类。

16.第三单元 欣赏 《智斗》教案

16.第三单元 欣赏 《智斗》教案

智斗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对京剧产生兴趣,有积极学习了解表现的愿望,增强对中国民族艺术的感情。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继承革命传统的热情。

(2)过程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和聆听以及参与演唱,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京剧,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知识技能目标:概要的学习了解京剧的行当、唱腔板式以及现代京剧等基本知识,能够判断京剧的行当和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本课并能熟练的学唱。

教学用具(1)教学环境布置:整个教室营造出京剧艺术的氛围,多媒体放出京剧图片和沙家浜风光图片,并播放音乐。

(2)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随音乐进入教室。

(二)导入。

1、(多媒体定格在图片上)老师引导学生。

2、提问唱词里描绘的是什么地方?(沙家浜)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家乡。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沙家浜》(点题板书)请同学讲一下京剧《沙家浜》的故事情节。

(三)学习新课。

1、了解京剧《沙家浜》(1)找出其中的戏剧人物,他们的身份各自是什么?你会唱哪个人物的唱段?正面: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

反面人物:胡传魁、刁德一。

(2)学生依次对各人物进行演绎(介绍京剧行当、唱腔特点和性格特征)①谁能唱一唱他们的唱段(学生演绎,从中穿插以下问题)。

②师:我们知道京剧分成四大行当,谁知道是哪四大行当?生:生、旦、净、丑。

③师:那这些人物分别是京剧角色行当的哪一类呢?(这里可以简单介绍现代京剧)生:(通过对每一个人物唱段演绎得出结论)④师:通过大家对各个人物的演唱可以发现这几个人物的唱腔多采用的是什么唱腔特点?生:西皮唱腔。

⑤师:那他们所运用到的板式有哪些呢?生:摇板、二六、流水、导板。

⑥师:(播放《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的音乐),接下来这个唱段又属于哪种板式呢?生:领唱的是导板,齐唱部分用的是快板。

⑦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齐唱部分。

(板书)2、拓展探究(1)简单介绍此曲故事:表现了指导员郭建光和众伤病员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顽强斗争的坚定意志和崇高革命精神。

智斗-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智斗-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智斗-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性。

2.理解音乐元素和音乐表现手段对音乐的影响。

3.学会分析和解析音乐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1.音乐元素和音乐表现手段的综合运用;2.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解析。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时间(分钟)多元世界音乐欣赏与体验30音乐表现手段之声音、节奏、旋律40音乐元素综合运用与分析50音乐作品欣赏和解析40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多元世界音乐欣赏与体验(30分钟)通过播放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多元性,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可以在欣赏时引导学生注意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因素。

步骤二:音乐表现手段之声音、节奏、旋律(40分钟)1.声音的表现手段:教师可以播放不同的声音素材,例如水的流动、钟表的滴答声、风吹树叶的声音等,让学生通过听音乐的方式理解声音的表现手段。

2.节奏的表现手段:讲解节奏的定义和基本知识,例如拍子、节拍、节奏图形等。

通过节奏的表现手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节奏。

3.旋律的表现手段:教师可以准备不同的旋律素材,从简单的音阶到复杂的曲子,让学生逐渐了解音乐中旋律的表现。

步骤三:音乐元素综合运用与分析(50分钟)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的音乐作品,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段,并让学生学会如何将音乐元素综合运用在音乐创作中。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个现代流行歌曲,从中挖掘出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元素,并讲解这些元素是如何综合运用的。

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音乐元素来创建自己的音乐作品。

步骤四:音乐作品欣赏和解析(40分钟)通过学习前面的内容,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分析音乐作品,并了解音乐元素的综合运用,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并从中挖掘出其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段。

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和解析音乐作品,并得到音乐欣赏和鉴赏的基本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掌握音乐元素和音乐表现手段对音乐的影响,学会分析和解析音乐作品。

《第二单元 智斗》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智斗》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智斗》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熟悉并理解《智斗》的音乐背景和主题;2. 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3. 深化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二、作业内容1. 音乐欣赏:学生需在第一课时听完《智斗》的音乐后,在第二课时前完成对该音乐的录音或录像欣赏,并简要写下自己的感受。

要求能够描述出音乐的主题、节奏、旋律等元素,以及它们如何与剧情相结合。

2. 角色扮演:学生需在听完《智斗》的音乐后,自行选择角色,在课后进行简单的表演。

表演内容应包括所选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在音乐中的表现。

表演形式可以是独唱、合唱或小组表演等。

3. 主题思考:学生需思考《智斗》这部戏剧的内涵和意义,并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要求学生思考剧情中的人物性格、冲突和情感,以及这些元素如何通过音乐得以表现。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按时完成,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2. 提交的录音或录像应清晰、完整,并注明欣赏者的姓名和班级;3. 角色扮演的表演应注重情节的连贯性和角色的表现力,并附上表演者的姓名和班级;4. 主题思考作业应以书面形式提交,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评价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思考深度和表演质量进行综合评定;2. 评价标准包括:音乐元素的把握、剧情理解的深度、角色表现的真实性、文字表达的清晰度等。

五、作业反馈1. 针对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将在课堂上或通过邮件等方式进行个别指导;2. 学生应认真对待作业反馈,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3.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对教学计划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欣赏《智斗》这部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加深对戏剧艺术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以下是一份更为详细、全面的初中音乐课程《智斗》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帮助学生熟悉并理解《智斗》的音乐背景和主题;2.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3.深化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智斗-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智斗-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智斗-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音乐鉴赏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掌握西方音乐史的基本内容和流派。

3.熟悉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形式和流派。

4.意识到音乐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其能够欣赏并分析音乐作品。

2.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其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乐器演奏、声乐表演等方面的发展。

情感目标1.通过音乐教育,塑造学生积极向上、开朗豁达的个性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其在音乐表演中体验合作和团结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知识点一:音乐鉴赏1. 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音乐鉴赏是指通过感官和心理的活动,对音乐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2. 音乐鉴赏的方法音乐鉴赏方法包括音乐作品分析法、情感体验法、历史文化法等。

3. 节拍、节奏与音乐形式简单介绍节拍、节奏的概念,以及常见音乐形式如二段、三段、复合三段等。

知识点二:西方音乐史1. 古典音乐介绍古典音乐的起源、代表人物、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 浪漫主义音乐介绍浪漫主义音乐的起源、代表人物、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知识点三:我国民族音乐1. 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形式与演奏乐器简单介绍我国传统音乐的基本形式如曲调、曲式、乐器等。

2. 著名的民族音乐流派介绍中国传统音乐的流派如京剧、评剧、黄梅戏、川剧等。

知识点四:音乐与文化、社会1. 音乐与文化简单介绍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表现。

2. 音乐与社会介绍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音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演讲法通过教师的演讲,让学生了解音乐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音乐的影响。

2. 听音乐法通过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感受,鉴赏、分析,从而提高其音乐鉴赏能力和素养。

3. 课堂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促进思维的碰撞,启发新思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音乐作品。

4. 观察实践法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和实践演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其演奏、表演、创作等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斗》教案
教学目标:
一、聆听本单元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和《智斗》两京剧片段,感受体验京剧的各项音乐知识。

二、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

体验、认识、理解京剧艺术的行当及唱腔板式。

教学用具:
多媒体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在京剧的音乐中进入教室(动作可自由。


二、导入。

1、老师让学生唱一唱上一节课的《唱脸谱》并且说出歌曲中有几种脸谱及各种脸谱的特点(多媒体同时播放一段京剧,让学生注意京剧中的脸谱、行头、人物的动作、表情等。


2、老师、同学们:你们对京剧知道多少?(学生畅所欲言)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特别是脸谱、服装等,是中国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

你们喜欢吗?
三、欣赏感受。

(一)《包龙图打坐在开分那府》。

1、老师出示脸谱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这个脸谱吗?代表什吗?(正义,铁面无私)常用来代表谁?(包公、张飞。


2、师:对他们都是正义的象征,今天咱们讲一个关于包公的故事。

(先简介一下《铡美案》的剧情,激起同学的愤慨。

师:咱们先看一下包公是怎样对待忘恩负义的陈世美的?
3、大屏幕放录音唱段,老师提出问题,哪部分情绪激昂,哪部分节奏舒缓。

(先照对歌词,有助于学生对唱词的理解。

)放录音第二遍,师生互填表。

4、拓展延伸。

让学生舒一下情怀,假如你遇到如此情况,是刚正不阿主持正义,还是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学生自由议论,热烈发言。


(二)《智斗》。

1、下面咱们再听一段(屏幕播放一段少年表演的《智斗》唱段)问同学们觉得他们唱的好
吗?引起同学们的好奇心。

让学生谈出本唱段与上面唱段的异同。

(生:都是京剧唱腔,但服装、脸谱不同。


2、刚才咱们看了少年的表演,他们把剧中人物形象刻画得很好。

(师简介一下剧情。

引出三个人物。


3、师:再欣赏一遍正式唱段。

(屏幕出示唱段。

边听边填表。


学生根据上一课的学习以及对京剧的了解,结合本课情况,师生共探讨一下:
生1:京剧行当:是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及社会属性(身份、职业)等划分的,但更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来划分的。

生2: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扮演男性的一种行当。

如刁德一(老生)。

旦:扮演女生的一种行当。

如阿庆嫂。

净:指在面部勾画各种脸谱。

又称“大花脸’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

如胡传魁,包拯。

丑: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属于喜剧的角色行当。

又称小花脸。

如时迁。

生3:京剧唱腔的种类很多,二黄和西皮是京剧的主要唱腔。

两个唱段都是西皮唱腔,但板式不同所表达的情绪不同。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原板与快板;《智斗》主要是摇板和流水板。

四、巩固加深。

1、让一部分学生上台试着表扬一下《智斗》中的人物,加深对唱段的巩固。

2、一部分学生根据对剧情的理解,试着给《智斗》中的三个人物画一下脸谱。

五、小结。

师:京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希望你们课下多听一些优美的唱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