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搭车”现象

合集下载

试论西安政务团乘坐南航班机事件舆情应对中的得与失

试论西安政务团乘坐南航班机事件舆情应对中的得与失

第9卷第2期Vol.9 No.2167试论西安政务团乘坐南航班机事件舆情应对中的得与失李 诚(西安广播电视台,陕西 西安 710000)摘 要:“南航舆情事件”是一场考试,既检验出西安在舆论引导工作上的缺陷和不足,也为西安敲响了警钟。

未来应该找不足,补短板,对标找差距,赶超争先进,切实增强舆情应对能力,这是“南航舆情事件”给西安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西安政务团;南航舆情事件;应对能力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02-0167-012017年8月9日,一则署名为“南航西安分公司党群工作部”,标题为“‘只要前11排座位的旅客’——为政府执行要务护航”的文章现身网络。

[1]文章指出,南航公司为西安政府政务团66名成员出行提供服务时,被要求将全部成员安排在前11排的座位,且保证同普通旅客进行一定的隔离。

南航公司为该团争取到8月6日西安—成都的CZ6433航班前11排66个座位,长航段销售的旅客被集中安排在12排以后。

“只要”“前11排”“政府”“要务”等关键词,准确命中了廉政的热点、特权的痛点,由此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网民的强烈围观,舆情开始进入发酵期和发展期。

8月12日下午,人民日报客户端刊载《“邢老师”和“前11排座位”:哪来的底气违反八项规定》评论之后,将舆论再次引爆,不少媒体和网民纷纷转发、评论。

就在同一天,南航也主动发表声明,声称消息不实。

由于南航的公关不当,彻底将舆论引爆,引起网民的强烈关注,舆情进入高涨期。

8月13日,舆情进入回落期。

然而,在西安发布的一则新闻下面评论区域的集体“唱红”又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引发了不小的网络波动。

整体来看,整个舆情事件呈现出几座山峰的运行模式,产生了几波高潮,但截至8月15日,“南航舆情事件”基本平息。

总结本次舆情事件,得与失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领导重视,值得点赞8月12日晚上,西安市委连夜召开会议进行舆情应对,并将舆情事件提升到常委会级别上进行讨论,[2]态度诚恳,胸襟开阔,表现出西安博大开放、包容有度的城市精神,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舆情的升温。

搭车调查

搭车调查

咨询热线:400—703—0600
我要调查网——市场调研公司专用的在线调查平台 http://www 专业!方便!快速!经济! 市场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主要来介绍下搭车调查这种方法:
所谓的搭车调查,英文名字叫Homnibus ,可以理解为我们当市场调查问题很少的时候,可以搭随风车的方式进行市场调查。

搭车调查是国际市场调查公司和行业内部的一种习惯叫法,就是在市场调查公司正在进行的某个或多个项目的现场实施环节,由研究公司项目经理指派,在现场访问中再“搭上”相同研究对象的其它访问主题的问卷或提纲的做法。

一般来说搭车项目不会影响主项目(正在进行的客户项目),而且搭车项目规模较小、不需要 单独增加调查费用。

搭车调查是一种很好的节约经费的运作管理方法,在国际上很流行,在国内目前使用较少。

搭车调查是将多个市场调查对象相似的问卷放在一起执行,多个客户一起分担调查费用,从而降低调查成本的一种调查方式。

搭车调查的特点
与其他类型的市场调查相比,搭车调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客户需要获得的信息量少(只有3、4个或者是最多7、8个问题);
•信息获得速度快;
•成本低。

这种市场调查方式主要应用在于我们在针对调查时,所要收集的信息资料相对较小的时候才用的一种市场调查方式!。

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案例

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案例

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案例新闻媒介是现代社会中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具有强大的正负效应。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个具体案例,以生动全面地展示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并提出一些指导意义。

一、正效应案例:聚焦贫困地区,倡导关爱我国贫困地区是新闻媒介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某些报道中,媒体通过展现当地贫困人群的艰苦生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推动了各种扶贫行动的开展。

例如,某电视台报道了因疾病无法支付医疗费用而生活陷入困境的一对夫妇的故事,事后得到众多网友和慈善组织的捐款支持,让他们渡过了难关。

这样的报道可以引领社会力量关注贫困地区,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对加强社会凝聚力、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指导意义:新闻媒介通过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发挥了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作用。

媒体要深入贫困地区采访,展现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寻求帮助,同时也要提倡关爱、化解偏见,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

二、正效应案例:曝光真相,为公平正义发声在维护公平正义方面,新闻媒介也有着巨大的正面作用。

例如,近年来不断曝出的校园欺凌事件,让社会各界人士产生了关注,促使政府、学校等有关方面加强了校园暴力的防治工作。

类似此类的案例,新闻媒介经常通过调查、报道,为在权限之外的受害者发声,并且通过曝光黑幕,推动政府,相关机构加强管理,提高治理效能,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指导意义:新闻媒介在社会公平正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媒体一定要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要信守职业操守,维护正义,赋予受害者话语权。

同时,媒体也应该从公共角度出发,辅助政府等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为弱势群体发声。

三、负效应案例:造谣诽谤,恶意攻击个人与此相反的是,在新闻媒介的传播中,也存在着造谣诽谤等负面行为,这样的行为容易造成社会不良影响,造成人身财产等方面的损失。

例如,某网民恶意攻击一位大学教授的学术成就,导致该教授遭受打击,更造成了很大的民意负面效应。

指导意义:应强调媒介的社会责任,任何故意捏造、歪曲事实的行为都会影响公众的认知和舆情,对受害者造成巨大的伤害。

认真剖析典型案例

认真剖析典型案例

认真剖析典型案例案例一:Uber与出租车行业的竞争Uber作为一家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网络预约打车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影响。

Uber的崛起给传统出租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Uber采用了一种与传统出租车不同的经营模式,通过在线平台实现乘客和司机的匹配,以及电子支付等服务。

这种模式使得乘客能够更便捷地叫车,并且价格相对较低,给传统出租车带来了竞争压力。

然而,Uber的经营模式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包括税务、安全和劳动力等方面,使得Uber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法律和政策的限制和监管。

案例二:Facebook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2018年,Facebook爆发了一起严重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涉及到大约87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这起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揭示了社交媒体平台在数据保护和隐私方面的薄弱点。

Facebook被指责没有充分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并未及时披露事件的真实情况,导致用户信任度下降,对其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造成了严重影响。

案例三:Volkswagen尾气排放丑闻2015年,大众汽车集团爆发了一起尾气排放丑闻,揭示了该公司在柴油车尾气排放检测中存在作弊行为。

大众被指责使用了一种软件来操纵柴油车尾气排放数据,使其在实际使用中远远超过了法定限值。

这起丑闻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调查,大众汽车集团不得不支付巨额罚款,并面临了严重的声誉损失和销售下滑。

案例四:苹果公司与FBI的数据解锁争议2016年,苹果公司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之间爆发了一场关于数据解锁的争议。

FBI要求苹果公司解锁一部恐怖分子使用的iPhone,以获取相关调查线索。

然而,苹果公司坚持拒绝提供解锁服务,表示这会破坏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这场争议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讨论,涉及到了个人隐私、公共安全和科技公司的社会责任等重要问题。

案例五:谷歌在欧盟的反垄断调查欧盟委员会多次对谷歌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指控该公司滥用其市场地位,对竞争对手进行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新闻舆情搭车现象研究

新闻舆情搭车现象研究
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相关事件 进入网民视野,此时正在被网民关注 的舆情事件会变成一个有效的表达渠 道,以往出现过或者尚在萌发的舆情 事件便会进入公众视野,相关网友借 机表达,引发舆论共振。
在对舆情搭车进行概念界定前也 需 对 原 生 舆 情 事 件( 下 文 简 称“ 原 生 事 件”) 和 搭 车 舆 情 事 件( 下 文 简 称 “搭车事件”)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本文中原生事件是指在一定时限中的 一 段 区 间 内, 因 该 事 件 的 成 因、 发 展 过程或处理结果引发大量关注聚集的 网络舆情事件。一定时限指一定时期 内趋于稳定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水 平。 在 社 会 发 展 的 过 程 中, 每 一 个 历史阶段的发展情況都各不相同,故 每一个阶段关注的焦点也不一定相同。
新闻舆情搭车现象研究
毕秋爽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让新媒体得到纵深式发展,在其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把关角色与议程设置功能被互联 网稀释,媒介话语权从传统媒体逐渐分散、下移至自媒体,增加的话语权会使对社会公共话题的讨论愈发激烈,于是网络 舆情事件不断增多,在网络舆情事件发展的过程中,与原生事件相关的事件将进入公众视野,借助已有的表达渠道形成新 的网络舆情事件,这就是“舆情搭车现象”,与网络舆情事件不同的是搭车现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搭车事件和原生事件 一般有地域、时间与性质等关联。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舆情客体也会不断迭代,故而应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认知网络 舆情和网络舆情搭车现象。
地域有一定相关性的地域的还未爆发 的事件进行放大或者升温,从而携带 相同或者类似地域标签的事件进入关 注视界。
地域搭车属于线段型量程模式, 即关注聚集过后便会随着新的网络舆 情事件的爆发与搭车现象的出现,原 本聚集在原生事件的关注会被搭车事 件分流或者是被其他与之无关的事件 完全替代。

早安时政-网约车安全

早安时政-网约车安全

NO.20网约车安全风险【新闻直击】在“5·6空姐坐顺风车遇害案”百日之后,浙江温州乐清20岁女生赵某8月24日乘坐滴滴顺风车时,也遭到司机加害。

目前交通部联合公安部等已对滴滴开展联合约谈,责令其立即对顺风车业务进行全面整改,而滴滴方面则已全国下线顺风车业务。

【相关链接】网约车安全事件:1.2016年5月2日晚,深圳一名滴滴公司网约车司机涉嫌抢劫并杀害一名女乘客,涉案司机潘某是用真实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在顺风车平台注册并通过审核,案发当晚其车辆牌照系临时伪造。

2.据河南媒体报道,2018年5月6日,遇害空姐在郑州市航空港区搭乘一辆轿车赶往市内时遇害。

报道称,民警告诉遇害者家属,嫌犯是一名滴滴司机,身上携凶器,作案后潜逃。

案发后,滴滴相关人士确认,经公司核实,该司机为顺风车司机,注册信息都是真实的。

【媒体发声】角度一:网络法治以下文字来自一位记者手记:连日来,滴滴顺风车司机杀害乘车女孩一案,成为舆论焦点,滴滴公司因此也卷入了舆论漩涡,除两位高管被免,滴滴公司还受到了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的联合约谈。

本文要谈的不是这起命案,而是这起命案的次生灾害——滴滴司机聊天群。

有网友曝光了近日一些滴滴司机的聊天群,被指“不堪入目、令人发指”。

武汉等地多个疑似滴滴司机群聊天记录内容不堪入目,对遇害女孩进行无底线低俗调侃。

其中一名司机的言论被网友批判后,竟然称“开心就好,并不影响”。

还有疑似群主者叫嚣“杀得漂亮”。

更有网友曝光了滴滴司机聊天群的“黑历史”,偷拍女乘客、打人都成了司机炫耀的资本,在群中还收获了一片掌声。

难怪有网友对此感到毛骨悚然。

好在警察蜀黍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开始介入调查了,希望那些违法者早早投案自首吧!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句话我们都说烦了,可就是有人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中国是互联网大国,不但在一些技术领域是世界领先的,在管理领域同样也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网络法治也在步步紧跟,基本上做到了互联网发展到哪里,管理就跟进到哪里。

搭便车问题及其对策

搭便车问题及其对策

什么是搭便车问题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一书中提出的。

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搭便车问题是一种发生在公共财产上的问题。

是指经济中某个体消费的资源超出他的公允份额,或承担的生产成本少于他应承担的公允份额。

指一些人需要某种公共财产,但事先宣称自己并无需要,在别人付出代价去取得后,他们就可不劳而获的享受成果。

是常指宏观经济学中的公共品的消费问题。

在财政学上,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成为免费搭车者。

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搭便车行为妨碍市场的自动调节过程。

因此,一个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能够克服“搭便车”行为,这是各种意识形态的一个中心问题。

在诺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行为方式,它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

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可找到搭便车的例子,例如许多轮船公司不肯兴建灯塔,他们可以获得同样的服务,此种搭便车问题会影响公共政策的顺利制定及有效执行。

德国的高福利政策也是搭便车问题的例子,高收入者支付的高额税收对同样享用高福利(医疗、教育)的低税收贡献者来说是被后者“搭了顺风车”。

[编辑]搭便车问题的经济学含义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公共物品的消费和生产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给市场机制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搭便车问题。

搭便车问题往往导致市场失灵,使市场无法达到效率。

一个拥挤的十字路口,由于没有红绿灯的控制,每辆车都急于通过路口,从而导致路口变得更加拥挤,每辆车都无法通过。

设置一个红绿灯的成本为50,000元,一年该路口通过100,000辆汽车,每辆汽车由于能够顺利的通过路口而节约的成本为10元。

“新闻搭车”的舆情分析与引导策略

“新闻搭车”的舆情分析与引导策略

“新闻搭车”的舆情分析与引导策略作者:李劭强来源:《中国广播》2015年第11期【摘要】伴随一起真相迟到的枪击案,“新闻搭车”一词进入媒体和公众视野。

“新闻搭车”是一种新闻的借机表达,也是一种舆情的借机搭车,在拓宽了表达渠道的同时,也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

本文认为,应该及时而全面地公开信息,主动打捞梳理沉没的舆情,畅通舆情表达的渠道,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关键词】新闻搭车舆情搭车引导策略【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2015年5月2日,哈尔滨铁路警察李乐斌在黑龙江庆安火车站“开枪击毙”农民徐纯合,该事件通过网络迅速发酵,成为舆论热点。

当公众对真相翘首以待时,官方却在枪击案发生后迟迟不公开完整现场录像,直到舆论不断升温、发酵成为全国关注热点,现场视频5月14日才在央视公布。

完整的视频内容显示,铁警开枪的行为并无不妥。

这是一起较为典型的失败的舆论引导案例。

除了信息公开要及时这个基本的舆论引导常识需要强调外,此事件所引发的舆论中,还有一种新的现象需要重视,那就是当地对官员的举报借机“多点开花”——在事发十余日内,枪击案的真相尚不可求,网上关于当地官场的举报帖却集中爆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称此类现象为“新闻搭车”,即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枪击案主体新闻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举报人会趁社会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

①“新闻搭车”成为舆情表达的一种新的方式,并对舆论引导工作产生了实质影响。

一、“新闻搭车”的实质是“舆情搭车”在“新闻搭车”概念提出后,媒体列举了一些近年来各地“新闻搭车”的案例,如:从不正当言论到“1500元天价烟”,从“微笑局长”到“表叔杨达才”,从“我爸是李刚”到“校长抄袭”。

这些案例都经过了新闻峰回路转的过程,也都伴随着新闻报道内容的变化与丰富。

严格地说,前两个新闻事件并不算“新闻搭车”,因为新闻的主体事件没有变,只不过是新闻关注的角度有所变化,这属于人肉搜索和深度报道的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搭车”现象
从“庆安枪击案”到“当地被举报贪腐事件十余起”,从“我爸是李刚”到“校长抄袭”,从“微笑局长”到“表叔杨达才”,从“转500被刑拘”到公安局长停职,从从不正当言论到“1500元天价烟”,诸如此类事件,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主体新闻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举报人会趁社会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此类现象为“新闻搭车。

新闻搭车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当某个事件爆发后被公众围观,而事件又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如周期冗长、围观过程激烈、悬念足够大,就容易产生二级舆情事件和舆情链条。

处理某一事件时,处理速度应尽量跟上公众的期待,在处理过程中应该依照法律规范化进行,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在处理好线下事件的同时,也要关注线上网友的反映,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新闻搭车”现象发生。

近年“新闻搭车”现象盘点
1、“我爸是李刚”到“校长抄袭”
2010年10月16日,河北保定公安局副局长李刚之子李启铭,在河北大学校内酒驾,造成1死1伤,“我爸是李刚”成网络热语。

河北大学学生称被校方要求保持沉默,担心学校处分不愿出面作证。

由于校方对该车祸案封口,网友将该校校长王洪瑞的论文涉学术不端的旧事再次翻炒。

网帖称,河北大学教授何达仁向某学术网站举报,并提供材料,反映王洪瑞有3部作品涉嫌抄袭。

2、“微笑局长”到“表叔杨达才”
2012年8月26日,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因在延安特大交通事故的现场露出不合时宜的“微笑”,被网友人肉。

网友发布杨达才在不同场合佩戴的5块不同款式手表的照片,并鉴定其所戴手表价格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杨达才因此也被网民戏称为“表哥”。

不少网民质疑其有贪污腐败的嫌疑,杨达才还就“微笑门”和“名表门”与网友交流。

然而,随着其所有的越来越多的名表被曝光,9月21日,杨达才因存在严重违纪问题被撤职。

次年9月5日,其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14年。

3、“转500被刑拘”到公安局长停职
2013年9月14日,甘肃张家川县初三少年杨某发微博反映当地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及其引起的群体性事件,被以涉嫌寻衅滋事刑拘。

杨某案被称为“转500刑拘第一案”。

此事引发关注后,网友发现武威市中院官网曾公布:张家川县公安局局长白勇强在1995年至2005年期间,曾以拜年等名义送给天水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史居平人民币5万元。

网友纷纷质疑白勇强为何行贿后仍能担任张家川县公安局局长。

9月23日,白勇强的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职务被撤销。

4、从不正当言论到“1500元天价烟”
2008年12月10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一句“对于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将和物价部门一起进行查处,以防止烂尾楼的出现”,将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其不当言论引发公众对其履职行为的关注。

有网友将其开会时的照片公开,周手头的1500元高档烟和万元手表引发网友关注。

随后,周5年受贿25次,总额达上百万的腐败问题被曝光。

2009年10月10日,南京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周久耕犯受贿罪判刑11年,没收财产120万元。

5、从“庆安枪击案”到“当地被举报贪腐事件十余起”
2015年5月2日,哈尔滨铁警李乐斌在黑龙江庆安火车站“开枪击毙”徐纯合,该事件通过网络迅速发酵,而官方也被公众及媒体质疑在枪击案发生后迟迟不公开完整现场录像。

事发十几天后,庆安枪击案发生舆情转移现象,部分网友将目光延伸至当地的贪腐问题上,与枪击案有关联的当地多名官员受到关注。

庆安县副县长董国生被网友曝出其户籍年龄、学历造假以及妻子在政府机构“吃空饷”等问题。

此后,庆安县检察院干警隋伟忠在网上实名举报该院检察长魏鹏飞超标用车、悬挂假车牌等行为,此事也引发大量网友评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大网络论坛发布的信息集中于5月12日,被举报对象除当地部分主要政府官员外,还有公安、人社、教育、纪检等部门,相关事件已超十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