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药学
药学的定义

药学的定义一、药学的概念和背景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的科学,涵盖了药物的发现、研究、制造、分发和使用等方面。
它旨在提供关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使用的知识,为保障公众的健康和药物的质量做出贡献。
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医学、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二、药学的研究领域2.1 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
它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药理活性的化合物,为新药物的开发和制造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2 药剂学药剂学研究药物的制剂方法和制剂质量控制。
它关注药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药物能够安全有效地被使用。
2.3 药理学药理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效应机制。
它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4 临床药学临床药学关注药物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它包括药物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化等内容,旨在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2.5 药物流行病学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药物的使用和效果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它可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为制定药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药学的应用领域3.1 药品研发药学在药品研发中起着关键作用。
药物化学和药剂学的研究为新药物的合成和制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药理学和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为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3.2 药物生产和质量控制药学在药物生产和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药剂学的研究确保药物制剂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药物化学的研究确保原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和纯度。
3.3 临床药学服务临床药学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服务。
通过监测药物浓度和疗效,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3.4 药物政策和规划药学在药物政策和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为制定药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药学专家的咨询和建议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药物价格和使用政策。
中药学课件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一、 归经的含义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归经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一种性能。表示药物作用对人体部位的选择性。 归——归属 经——某经所属的脏腑本身及其统属的器官 和循行部位。
二、归经的确定 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 以药物所治病证为依据
1、辛:能散、能行
发散(含透疹等) 行气 行血
辛能散
生姜 辛辣 芳香
胡椒
紫苏
桂枝
羌活
防风
麻黄:辛 苦
辛能行(行气、行血)
行气药:橘皮、青皮、香橼、佛手、枳实、枳壳、沉香、木香、乌药 活血药:郁金、姜黄、川芎 化湿药:藿香、砂仁、豆蔻 开窍药:冰片、苏合香 温里药: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胡椒
燥 ➢ 苦寒燥湿 黄连 黄芩 ➢ 苦温燥湿 橘皮 厚朴
坚阴 –阴虚火旺 - 知母 黄柏
4、酸和涩:能收、能涩
作用:收敛固涩。亦即抑制正气耗散,阻止其脱失之势。 包括: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止血等
乌梅 五味子 龙骨 牡蛎
5、咸:能软、能下
作用:⑴软坚散结 牡蛎 ⑵泻下:在软坚基础上的通利大肠。 芒硝
升
浮
降 沉
二、升降浮沉的确定
药物作用的升降浮沉趋向,是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的 具有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及涌吐等功效的药
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升浮的 具有清热、泻下、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及止血
等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沉降的
风热目疾——菊花——清肝明目
项背痛——太阳膀胱经——羌活 藁本
临床药学中药药物药性研究

临床药学中药药物药性研究临床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在临床上应用的学科,而药物的药性则是临床药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药物的药性研究旨在探索药物的药理学特性、药效学作用、安全性以及药物的副作用等各个方面,以便于在临床上正确合理地应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药物的药理学特性研究药理学是临床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药物的药理学特性研究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药物与受体的结合等方面。
1. 药物的吸收研究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经过生物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吸收途径,例如可以通过口服、皮肤贴敷、静脉注射等方式进行给药。
研究药物的吸收过程可以确定药物吸收的速度、途径和影响吸收的因素,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给药。
2. 药物的分布研究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主要与药物的脂溶性、蛋白结合率以及体液中的pH值等因素有关。
通过研究药物的分布特性,可以了解药物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3. 药物的代谢研究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中,通过酶的作用将药物转化为水溶性代谢产物,便于排泄。
了解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对于预测药物的代谢动力学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药物的排泄研究药物的排泄是指药物从体内通过肾脏、肝脏、肺等途径被排出体外的过程。
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排泄途径和排泄速度水平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和清除速度,为合理调整用药剂量提供依据。
二、药物的药效学作用研究药物的药效学作用研究主要是研究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所引起的生理和生化效应。
通过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了解药物是通过哪种途径发挥作用,并进一步研究药物的药效学参数,如EC50、ED50等,从而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三、药物的安全性研究药物的安全性研究主要是研究药物的毒理学特性和药物的副作用。
浅谈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

临 床实 用性 药学研 究 的 内容 主要 涉及 到药 动学 ( K)、药效 学 P (D)、药物 不 良反 应 ( D P A R)监 测 、治疗 药物 监测 ( D T M)、药 物相 互作用和 给药方 案设 计等 。然而 ,对 临床药学学科 认识存在 的差 异导 致在 临床药学 实践领 域和 临床药学 教育领域 产生 了众 多 困惑口 】 。
学应 用 的临床 实 用性 药 学学科 ,从 而 有效 的 ,合 理 的 ,科 学的完 善 临床 实 用性 药 学研 究的 可持 续 发展
【 键 词 】 临床 实用性 药学 ;学科 ;可持 续性 发展 关
中图分 类号 :R 1 9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14 (0 2 8 0 3 - 2 6 1 8 9 2 1 )0 - 6 1 0
并参 考 国外 临床 药 学 学科 发展 的 基 本情 况进行 总 结性 论 述 。结果 临床 实 用性 药 学学科 主要 是研 究临床 实 用性 、合 理性 药物 应 用方 法 的综
合 性 的应 用技 术 学科 ,其特 点是 实用性 、 实践性 、综合 性及 社会 性 。 岳 实 践是 临床 药师 的基肚 途径 ,临床 实 用性药 学 的产生和 发展 ,则 I 床
虱睚|国曩圈同
21 0 2年 3月笫 1 卷 第 8期 0
・
管理 ・ 教育 ・ 教学 ・ 6 3 l
在这组 实验 中,同样分为 两种情 况进 行 ,第 一种情 况是 同样输入
(0 n )r M— S 药液 , 同样进 行一周 观察 ,持 续一周 的注射 , 10g m G C F 每天注射 三次 ,接着 向其体 内输入异 体血 ,待观 察5过后 ,向其肠道 d 里灌 人烟放 射标记 的大 肠杆菌 ,并 且让其 受到2 %T S 0 B A处理 ,处理
《化学药品注射剂配伍稳定性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2023版)》

1一、概述2对于临床使用过程中需复溶和/或稀释后使用的化学药3品注射剂,如注射用无菌粉末和注射用浓溶液等,需进行配4伍稳定性研究,考察药物在临床配制、存放和使用过程中质5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注射剂药品的配制、配制后药液的6存放条件和允许时限等提供依据。
本指导原则重点阐述化学7药品注射剂复溶和/或稀释配伍稳定性研究的试验样品、试验8设计、试验结果评估和说明书相关内容撰写等方面内容,为9研发和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10本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化学药品注射剂上市申请与一11致性评价申请,不包括放射性药品。
12本指导原则仅代表药品监管机构当前的观点和认识,不13具有强制性的法律约束力。
随着科学研究进展,本指导原则14中的相关内容将不断完善与更新。
15二、总体考虑16根据药品特性与临床使用情况开展配伍稳定性研究。
上17市注册申报配伍稳定性试验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并涵盖新18生产样品和近效期样品。
配伍稳定性药液的浓度应涵盖临床19使用中的最高和最低浓度,考察时间应不短于说明书中允许20时限,研究时应尽可能模拟药物临床使用中的实际情况。
由21于稀释后药物浓度降低可能导致杂质无法准确检出,或配伍22后可能产生新杂质,应注意评估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23新药可根据药品特性、临床需要、临床使用条件(时间、24温度、光照等)等合理设计试验,在新药研发早期,可采用25小试样品或早期临床样品开展配伍稳定性研究,新药研发中26发生处方变更等情况时,可基于风险评估和需要重新开展配27伍稳定性研究,上市注册申报配伍稳定性试验样品应具有代28表性,对配伍稳定性中出现的新杂质应按杂质研究相关指导29原则进行归属研究,必要时进行安全性研究或提供其他安全30性依据。
根据研究结果在说明书中明确药品的配制方法、保31存条件和允许时限等相关内容。
32仿制药质量和疗效应与参比制剂一致。
应参照参比制剂33说明书进行临床配伍稳定性研究,参比制剂说明书中配伍相34关信息不明确的,建议参照新药要求开展配伍稳定性研究,35并与参比制剂进行对比研究。
临床药学中药药物的药性研究

临床药学中药药物的药性研究临床药学是药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药理学特性。
中药在临床药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药性研究对于临床用药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临床药学中药药物的药性研究。
一、中药药性研究的意义中药药性是指中药在人体内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生物学效应。
了解中药药性有助于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而中药的功效与药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药性研究在中药药物的研发、配伍和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中药药性研究的方法1. 宏观研究方法:根据中医理论,结合常见中药的特点和功效,通过观察、实验以及理论分析,总结中药的药性特点。
例如,苦寒之药多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甘平之药多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
2. 微观研究方法: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药物代谢研究等,揭示中药药物的药性机制。
通过研究活性成分的结构与作用关系,可以进一步理解中药的药性。
三、中药药性的分类与特点中药药性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五性,并根据五味的分类系统进行细分。
每一种药性都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方向,例如,寒凉性的中药常用于清热解毒,温热性的中药则常用于祛寒散寒。
中药药性研究的特点是综合性和整体性,需要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中药的性味特点,与疾病的特征相结合,选择合适的中药治疗方案。
四、临床药学中药药性的应用1. 药物研发:中药药性研究可以为新药物的筛选和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中药药性,可以确定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从而在药物开发的早期就进行优化。
2. 药物配伍:中药药性研究对于中药的组方和药物配伍具有指导意义。
不同药性的中药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制约,通过药性的配伍可以增强药效或减少不良反应。
3. 临床应用:中药药性研究可以指导中医师在临床上的用药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药药性,中医师可以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五、中药药性研究的挑战与展望在中药药性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挑战,如中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不足等。
成人支气管哮喘相关性药学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黄爱玲 , 季智琴 , 张慧. 脑卒中康复病房患者跌倒坠床原因分析及护
理对策 [ J ] . 医学信息( 下旬刊 ) , 2 0 1 3 , 2 6 ( 1 2 ) : 4 2 9— 4 3 0 .
通过对入 院患者的评估 , 正确实施 护理措 施及健康 宣教 , 规范的要求对 护士做好 自己的工作奠定基础 , 针对不 同患者情 况, 有的放矢地做好对症宣教 , 体 现 了三 甲医 院个 性化护理 的 要求 。跌倒 坠床原 因 : ( 1 ) 护士对脑卒 中患者评估 有时不太 准
的鞋 子不宜穿拖鞋 , 注意看地面是否有 障碍物、 是否平整 、 是 否
有 水 等 , 。
2 讨 论
住院患者 跌倒 坠床时等级医院护理安 全中非常重要 , 我 院 目前 开展 不 良事件 上报 , 对 跌倒和 坠床患者 做到及 时上报 , 院 里质 量部 积极 分析 , 让 大家警 钟长 鸣, 符合 P D C A循环 。对现 有的护理评估 单做到科学实事求是的评估 , 做 到持续性改进护 理质量。对现有的护理评估 , 健康 宣教及 预防措施 进行评 价 ,
龄均在 5年 以内, 因此加强年轻护士培训 以有效防止住院患者 跌倒 坠床 的发 生。另外 , 增加夜班两名护理人员值班。注意护
理人 力的搭配增加夜班 的人 力 , 加强有效宣教至关重要 J 。
3 小 结
1 . 3 . 5 患者头晕 、 肢体活动障碍是脑 血管病常见的症状 : 如脑 血栓 患者如厕 、 穿脱衣服或进 行康复训 练时发 生跌倒 , 短暂性 脑缺血患者扭头 、 仰 头等动作 勿太 急 , 防止突然眩晕而跌倒 ; 指 导患者 自感不适或夜 间起床 时寻求帮助 , 男 患者 夜间使用 尿壶 排尿 , 患者离床时有护士或家属陪同 、 搀扶 , 且 动作应缓慢 地 由 卧、 坐、 站 到行走 , 每一动作完 成后暂停 片刻 , 行走 时要穿合 适
手性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手性药物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手性药物指的是具有手性的化学结构的药物,即分子中存在手性中心。
手性药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差异,其对生物体的效果可能会有差异。
因此,在药学研究中对手性药物的研究技术需要遵循一些指导原则。
下面将介绍手性药物药学研究技术的指导原则。
首先,对手性药物进行制备时,应该尽量合成纯异构体或者特定的单一异构体。
由于手性药物的两个异构体可能具有不同的药效和药代动力学性质,同时可能产生不同的副作用和毒性。
因此,在药学研究中应该尽量制备纯异构体或者特定的单一异构体,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在手性药物的分析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手性分析。
手性分析是用来确定手性药物中两个异构体的相对含量和化学结构差异的方法。
常用的手性分析方法包括手性色谱、手性质谱、核磁共振等。
通过手性分析可以了解手性药物的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性质,为药物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此外,在手性药物的体内代谢研究中,应该考虑手性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的手性。
手性药物在体内往往经历酶催化的代谢反应,例如氧化、还原、水解等。
代谢产物的手性可能不同于母药,因此需要对药物代谢产物进行手性分析,了解其影响药物活性的机制。
另外,手性药物的药效和毒性研究也需要考虑其对手性异构体的选择性。
手性药物的二异构体可能具有不同的药效和毒性。
在药效研究中,需要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确定不同手性异构体的活性差异。
在毒性研究中,需要考虑不同手性异构体的毒性差异,以及可能的药物-手性异构体间的相互作用。
最后,对于手性药物的制剂研究,需要考虑拆分和搭桥剂型的选择。
一些手性药物具有类似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但在药效上可能存在差异。
在制剂研究中,可以通过拆分和搭桥剂型来调节手性药物的药效。
拆分剂型是将手性药物分开使用,搭桥剂型是将两个手性异构体组合在一起使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剂型,可以调节手性药物的药效,提高治疗效果。
总结起来,手性药物药学研究技术的指导原则包括尽量制备纯异构体或特定单一异构体、进行手性分析、考虑手性药物的代谢和代谢产物的手性、考虑手性异构体对药效和毒性的影响,并在制剂研究中选择合适的剂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萘洛尔对性功能无明显影响。 阿替洛尔对性功能无明显影响。 倍他乐克可导致性欲下降,射精障碍。
7、钙离子阻滞剂 一般认为钙通道阻滞剂引起性功 能障碍比较少见,不影响勃起功能和 射精功能。但也有研究和报道钙离子 阻滞剂也可引起勃起功能,机理可能 是通过阻滞钙离子进入细胞所必经的, 受体控制并依赖电压的通道,减少细 胞内钙离子浓度,可潜在的改变勃起, 分泌,泄精和射精。
赖诺普利:对性功能无明显影响。 并非所有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 均引起性功能障碍,依那普利 (ACEI)增加海面体压力和舒张平 滑肌,改善性功能。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 AIIA提高性功能可能: (1)对海面体平滑肌局部作用 (2)调节性活动中枢系统 (3)Ang-II的代谢产物对中枢神经 的多巴胺系统产生兴奋作用 降低血压,改善内皮功能,防止动 脉硬化,改善心血管功能和性功能。也 有导致阴茎异常勃起报道。
(二)神经节阻滞药
常用的有戊双吡胺、六甲双铵和非季 铵类的美加明、咪噻芬等。 此类药物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 作用无明显的选择性,因而在阻断交感神 经节发挥将压的同时可引起男性勃起功能 障碍和射精障碍等副作用。 本类药常导致不完全性皮层勃起中 枢、胸-腰髓、骶髓勃起中枢和周围神经 的损伤,引起神经原性勃起功能障碍。
钾离子通道: K+通道维持细胞膜两侧离子浓度差, 在改变细胞膜电位中起重要作用。 K+ 通道的激活导致阴茎海面体平滑肌细胞 超极化是维持海面体张力的重要机制之 一。目前认为,大电导KCa和KATP调节 人阴茎海面体平滑肌张力有重要作用。 KCa通道功能/调节的改变可能是器质性 ED的重要特征。
③VIP 是由位于阴茎海面体平滑肌和血 管周围的自主神经末梢分泌的一种非 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递质。已 知VIP与受体结合后,活化AC,然后 以cAMP或cGMP作为第二信使而产生 使阴茎平滑肌松弛的作用。
依拉地平:6.7%发生性功能障碍。 硝苯地平:发现有影响勃起和射 精功能,可能与高PRL有关。 氨氯地平:不影响性功能。 非洛地平(波依定):0.5-1%发 生勃起功能障碍。
8、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有报道服用1-1.5月出 现ED、乳房胀痛,机理不明,可能是 该药降低外周阻力,减少生殖器官的 血液供应,导致勃起不坚。但停药后2 月可自行恢复。
甲基多巴 与可乐宁有类似的中枢降压机制,通过 在脑和周围组织中的酶代谢途径,呈现出较 弱的抗肾上腺能作用,增加PRL水平,抑制 性功能。 剂量小于1.0g/日,10-15%的男性发生ED 或性欲减退,10-15%女性可发生性欲减退和 性兴奋损害。1.0-1.5g/日,20-30%男女病人 出现性功能障碍。超过2.0g/日,则有50%病 人出现显著的性功能障碍。一些女性可有性 高潮丧失和性兴奋性降低,而一些男性有射 精延迟。
NO→鸟苷酸环化酶 磷脂二脂酶 ↓ ↓ GTP cGMP GMP ↓ 蛋白酶激G →钙离子通道关闭→平滑肌肌浆 ↓ 内钙离子下降 钾离子通道开放 ↓ 平滑肌松弛
钙离子通道: 阴茎海面体平滑肌的收缩状态主要 是由于钙离子的持续跨膜内流作用的结 果,cGMP作为NO的第二信使,可激 活蛋白酶激G,使许多钙依赖性的细胞 内信号蛋白磷酸化或通过激活蛋白磷酸 酶2A导致钙离子通道脱磷酸化,使钙 离子通道关闭,钙离子内流减少,抑制 钙介导的肌球蛋白轻链磷酸而使阴茎平 滑肌舒张。
性交中,性刺激通过皮层射精中枢兴 奋T12-L2的交感神经,刺激后者分布于附 睾、输精管及精囊平滑肌的神经末梢αNE能受体,平滑肌收缩将精液排至后尿 道。随着高潮来临,骶髓运动神经核发出 冲动,通过阴部神经使阴茎海面体发生节 律性收缩,精液被挤向膀胱和尿道,此时, 由于α-NE能受体被激动而收缩膀胱括约 肌,精液不能返流入膀胱,只能从尿道射 出,从而完成射精过程。
(二)勃起的外周调控 (1)促进阴茎勃起的神经递质 ①Ach 副交感神经递质,阴茎海面体平 滑肌和血窦内壁上的内皮细胞上存在 M2和M3两种Ach受体,离体动物实验 发现,Ach可以使已经受NA作用而强 烈收缩的平滑肌舒张放松。
②NO 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 递质。在阴茎勃起过程中起着重要 作用。
10、其他 α-受体阻滞剂一般对性功能无明显影 响。 阿夫唑嗪:有引起ED和早泄报道。 乌拉地尔、哌唑嗪对性功能无明显影 响。 多沙唑嗪与西地那非合用,有提高疗 效的作用。
抗高血压药合理应用: (1)详细了解患者一般性功能方面 的病史。夜间勃起情况;有无抑郁征兆; 婚姻与配偶感情,生育情况;用药史; 外伤史;其他疾病史,手术史。 (2)一旦确定患者性功能障碍系服 高血压药所致,参照各种药物所致性功 能障碍机制,找出病因,给予有效治疗。
(2)促使阴茎软缩的神经递质 ①NA 既是中枢神经递质,又是周围神 经递质。整体促进性行为的作用,作 为周围神经递质,若以α-肾上腺素能 受体为主,则使阴茎平滑肌收缩,阴 茎软缩;若以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为主, 则使阴茎海面体松弛,促使阴茎勃起。
②神经肽-Y 伴随NA由阴茎海面体中的α-肾上 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对阴茎海面体 具有收缩作用。
临床观察证实,该药可阻止排卵、 引起月经不调、诱发溢乳、男性女性 型乳房及睾丸缩小。性欲减退。ED与 药物剂量有关,停药后一般可很快恢 复原有水平。 射精障碍也是最常见的症状,与 剂量无关。
甲硫哒嗪 最早报道引起ED的抗精神病药物, 也是最多引起射精障碍的药物,以及性 快感障碍。亦可引起女性月经异常。 与其强烈的抗胆碱能作用有关。男性 正常性功能的保持通过骶髓副交感神经 (主要属于胆碱能性),部分通过交感 神经纤维,而后者的节前传导纤维也属 于胆碱能性的。
安体舒通 人工合成的醛固酮拮抗剂。安体 舒通有明显的黄体酮活性,可能是引 起性欲减退的原因之一。
吲达帕胺(寿比山) 具有利尿作用和钙拮抗作用。有 引起勃起功能障碍相关报道,作用机 理可能与速尿与利尿酸相同。
6、β-受体阻滞剂 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约有10%-15%服用者出现勃起功 能障碍和性欲减退。所有β-受体阻滞 剂引起血睾水平降低。动物实验表明: β-受体阻滞剂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受 体途径而影响性行为。
③ET 存在于多数血管和阴茎海面体组 织内的一种短肽类物质,可由血管内 皮细胞以及阴茎海面体血窦内皮细胞 产生,也可由阴茎海面体平滑肌细胞 合成。ET1对阴茎海面体组织及血管收 缩作用最强烈和持久,而ET2和ET3相 对较弱。
3、其他因素: (1)TGF-β1: 结缔组组织的增加和平滑肌细胞的 萎缩及凋亡是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的两种主 要病理变化,可能与TGF-β1的作用有关。 TGF-β1通过诱导胶原蛋白、纤维粘连蛋 白和糖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胶原蛋白酶 和其他蛋白酶活性和表达,改变细胞外基 质的组成。
性药学
龙华医院,程磊
性药学主要研究能引起性功 能障碍的药物或纠正性功能障碍 的药物。此外还研究性功能障诊 断用药及用于筛选性功能障碍治 疗药物的实验研究方法等。
一、性功能的内分泌调节
高级中枢
神经介质[±] 神经肽[±] T 下丘脑 LH-RH[+]
E2 LH[+]
垂体 FSH[+]
T
抑制素[-]
(3)因人而异,合理用药。 (4)坦率讨论。 (5)纠正高血压所致性功能障碍措 施:该用另一种药物控制血压;酌情减 少该药的剂量;加用别的药物;增加已 在服用的另一种药物的剂量等。
二、抗精神失常药
(一)抗精神病药
AP药理特性复杂,几乎所有 AP均具有不同程度的DA、5-HT、 α-NE、ACH等神经递质受体拮抗 效应。目前认为AP主要通过对骶髓 勃起中枢副交感胆碱能神经元及阴 茎组织内神经介质的作用导致勃起 功能障碍。
④PG PG是由阴茎血管内皮细胞、阴茎 海面体血窦内皮细胞以及阴茎海面体内 血管内皮细胞等合成与分泌。种类繁多, PGE2是一种促使阴茎海面体松弛; PGE2α、TXA2则使阴茎海面体平滑肌 和血管收缩;PGI2具有勃起和软缩双重 作用;PGE1具有良好的促进阴茎勃起 的功效。
⑤CGRP 一种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肽 类神经递质。作用于阴茎海面体血窦 内皮细胞,通过与受体结合激活AC, 使得cAMP浓度升高,从而松弛阴茎平 滑肌而促使阴茎勃起。
(三)交感神经末梢抑制药
利血平 可使许多组织的儿茶酚胺耗竭, 因而产生显著的镇静作用。这种镇静 作用很强,能间接降低患者的性欲。 它和甲基多巴均有增加PRL水平的特 征,引起男子女性型乳房和溢乳;利 血平抑制脑内儿茶酚胺含量减少,引 起勃起功能障碍和射精障碍。
胍乙啶 能够阻滞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 腺素,具有抗肾上腺素能的特性。主 要引起男性射精抑制,抑制程度与剂 量有关,25mg以上时50-60%的男性 出现射精延迟或不能射精。
(四)小动脉血管舒张药
肼苯哒嗪 直接松弛小动脉平滑肌,除每日 服用相当大的剂量之外,一般不会引 起性功能损害。当每日剂量超过 200mg时,约5-15%的男性病人发现 有性欲减退,有时伴有勃起功能障碍。
(五)利尿药
速尿与利尿酸 此类药产生性功能障碍的原因在 于服用这类高效能利尿药后所引起的 高血糖及低血钾的缘故。临床也观察 到因利尿剂诱发的低血钾而产生性功 能障碍,补充钾制剂后,可迅速改善 性功能。
其他吩噻嗪类药物 奋乃静、氟奋乃静和三氟拉嗪。 引起勃起功能障碍、快感障碍、性欲 降低均与中枢抑制有关。
③催产素 可以诱导雄性动物阴茎勃起, 是一种可以诱导阴茎勃起中枢神经 递质。
④MSH 由垂体分泌促进人体黑素细胞分 泌黑素的。近年研究发现,其可促进 雄性动物阴茎勃起与射精作用。
(2)抑制性的中枢神经递质 ①5-HT 最具代表的抑制性行为的中枢性神经 递质。具有抑制性生理活动的作用。 ②阿片类神经递质 代表物质β-内啡肽。实验报告显示: 内源性阿片类递质拮抗剂纳络酮可导致 雄猫阴茎勃起。
(2)氧在阴茎勃起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阴茎勃起与局部氧分 压密切相关。PGE和NO的合成均依赖 氧分压的大小。 阴茎疲软时氧分压2.67-5.33kPa有 利于阴茎平滑肌细胞合成TGF-β1并抑 制PGE的合成正常男性夜间勃起使得 阴茎海面体处于氧饱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