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氢装置技术操作规程DOC

合集下载

焦炉煤气制氢操作规程

焦炉煤气制氢操作规程

储配分公司大青站制氢工段焦炉煤气提氢装置操作规程第一章工艺技术规程1.1 装臵概况1.1.1 装臵简介本装臵建成于2012年2月,焦炉煤气处理量≥4208.41Nm3/h( 干基)。

产品氢气流量2100Nm3/h。

本装臵主要采用6-2-2/V程序变压吸附工艺技术从焦炉煤气中提取高纯氢。

整个过程主要分为预净化工序、提纯氢气的PSA工序、氢气脱氧和干燥工序、产品压缩和装车五个工序。

1.1.2 工艺原理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的吸附有选择性,以及气体在吸附剂上的吸附量随其分压的降低而减少的特性,实现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吸附剂的再生。

1.1.3工艺流程说明焦炉煤气经过压缩机加压至0.76MPa后进入预净化工序,经过预处理器脱除萘、焦油等杂质后进入变压吸附工序。

在吸附塔中氢气与其他杂质分离后进入脱氧干燥工序,纯度达99.99%的合格产品气经计量进入氢气压缩机压缩至20MPa后装车。

1.1.4 工艺原则流程图:焦炉煤气1.2 工艺指标: 1.2.1 原料气指标 原料气组成(干基) 组成H 2N 2CO 2CH 4 CO O 2 CnHm ΣV% 56.7 3.2 2.7 26.3 7.7 0.9 2.5 100 原料气中杂质含量(mg/Nm3) 组成 萘焦油 H 2S NH 3 mg/Nm 3冬≤50 夏≤100≤10≤20≤501.2.2 成品指标 组成H 2COO 2N 2CO 2CH 4 合计V% 99.992 0.0005 0.0005 0.006 0.0001 0.001 100 1.2.3 公用工程指标 项目 压力及规格 温度 流量及容量 蒸汽0.5MPa饱和温度夏天350kg/h 冬天430kg/h仪表空气 0.4-0.6MPa 常温 100Nm3/h 循环水给水0.4MPa回水0.25MPa 给水28℃回水40℃47t/h 电220V 50HZ 380V 50HZ安装容量:455KW 最大单台设备容预净化工序变压吸附单元 氢气加压单元脱氧、干燥单元产品装车单元量:132KW需要容量:382.86KW 低压氮气≧0.4MPa 常温开车初期一次1000Nm3/h 1.2.4 主要操作条件1. 预处理(100#)工序操作条件吸附压力(MPa)0.6-0.8吸附温度(℃)≦40再生压力(MPa)0.02-0.04再生温度(℃):进口150再生温度(℃):出口冷吹后温度达到110℃为标准切换周期(h/T)12其中:加热时间(h) 6冷吹时间(h) 6蒸汽压力(MPa)≧0.52. 变压吸附(200#)工序操作条件项目名称指标流量(Nm3/h)原料气4208.41(设计) 产品气2100(设计)浓度(%)原料气中氢56.7 产品气中氢99.9步骤设计压力(MPa)时间(S)A 吸附0.8 180E1D 一均降0.8→0.51 30E2D 二均降0.51→0.22 30D 逆放0.22→0.02 30V 抽空0.02→-0.08 120E2R 二均升-0.08→0.22 30E1R 一均升0.22→0.51 30FR 终升0.51→0.76 90循环周期540(设计)3. 脱氧干燥(300#)工序操作条件脱氧部分催化剂反应温度(℃)80-100 空塔速度(h-1)操作压力(MPa)0.8产品气中氧含量(ppm)≤5干燥塔部分操作压力(MPa)0.7-0.8温度(℃)40再生压力(MPa)0.8再生温度(℃):进口150出口≥环境温度+30切换时间(h)干燥4h,加热4h,冷吹4h蒸汽压力(MPa)0.6产品氢露点(℃)≤-60第二章工艺装臵操作指南2.1 100#工序操作要点2.1.1在操作中需定期取样分析净化后的原料气中C5组分的浓度,一般浓度控制在200ppm以下,否则要进行切换。

PSA提氢装置操作规程

PSA提氢装置操作规程

Q/QHGL/J-14(05)-0001-2014P S A提氢装置操作规程2014年1月1日发布2014年1月1日实施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格尔木炼油厂发布前言本规程是在Q/QHGL/J-14-0001-2011的基础上,根据炼油化函(2011)71号《关于修订炼化生产装置操作规程的通知》相关精神要求,进行了全面性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工艺技术规程:增加2012年大检修技改内容,完善原料质量指标、操作条件,明确各种化工原料材料的有效组分含量等质量指标。

2、操作指南:补充分系统具体操作要求,细化和量化关系到装置安全和长周期运行的操作条件,将操作控制失效与事故处理预案相结合,并结合装置实际运行情况,落实优化操作条件下的小指标控制范围。

3、开工规程:补充投用前安全检查及界面交接内容,增加开工风险分析、环境因素识别及消减措施内容,强调燃料气管线投用、加热炉点炉前的安全确认步骤。

4、停工规程:增加停工风险分析、环境因素识别及消减措施内容。

5、专用设备操作规程:结合装置专用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及长周期运行要求,完善专用设备操作规程。

6、基础操作规程:将现行操作卡变更的内容修订拓展到操作规程中,使两者内容保持一致,强调冷换设备升温、降温过程,补充辅助设备的操作要求。

7、事故处理预案:补充装置HAZOP分析提出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与操作指南中操作控制失效相结合,补充停电状态下同时停供蒸汽、氮气、循环水、净化风等工况下事故处理预案,结合实际操作,将装置事故处理程序与全厂应急处理预案相结合, 提升事故处理的可操作性。

8、操作规定:完善内、外操岗位定期工作规定,补充交接班管理规定、巡回检查管理规定、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定、冬季防冻防凝操作规定等。

9、仪表控制系统操作规程:补充自保联锁的逻辑控制规程,补充现场报警仪表使用方法。

10、安全环保操作规程:完善安全环保规定、补充三级防控操作规程。

11、附录:进一步更新、完善、细化附录内容。

加氢装置操作规程

加氢装置操作规程

加氢装置操作规程
《加氢装置操作规程》
为了保障加氢装置的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制定了以下操作规程。

一、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关操作资质证书,未经相关培训和资质认证的人员不得操作加氢装置。

二、在操作加氢装置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无漏气、无泄漏等安全隐患。

三、操作人员必须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四、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的行为。

同时,禁止在操作区域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五、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规定操作,不得擅自进行操作或改动设备。

六、在加氢装置操作过程中,任何异常情况必须立即上报给相关负责人,不得私自处理。

七、操作完成后,必须及时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在下次操作前具备良好的工作状态。

八、操作人员必须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指南,严守操作纪律,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以上是关于加氢装置操作规程的一些要点,希望操作人员能严格执行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制氢操作规程(变压吸附部分)

制氢操作规程(变压吸附部分)

制氢操作规程(变压吸附部分)第一篇:制氢操作规程(变压吸附部分)甲醇重整制氢操作规程—变压吸附第 1 页共 8 页生产部第二部分变压吸附部分主题内容本操作规程描述了甲醇重整制氢的工艺控制、设备运行的操作规范,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异常情况的处理;通过实施本操作规程,确保甲醇重整制氢的质量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甲醇重整制氢装置的操作与控制。

3 职责3.1 生产部管理人员负责本工艺操作规程的编制、修改、监督与管理。

3.2 制氢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执行本操作规程。

4 工作程序4.1 装置概况 4.1.1 概述本装置采用变压吸附(简称PSA)法从甲醇转化气中提取氢气,在正常操作条件,转化气的处理量可达到800NM3--1200NM3/h。

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可生产不同纯度的氢气,氢气纯度最高可达99,9995%。

4.1.2 吸附剂的工作原理本装置采用变压吸附(PSA)分离气体的工艺,从含氢混合气中提取氢气。

其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不同吸附质的选择性吸附,同时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容量是随压力的变化而有差异的特性,在吸附剂选择吸附条件下,高压吸附除去原料中杂质组份,低压下脱附这些杂质而使吸附剂获得再生。

整个操作过程是在环境温度下进行的。

4.1.3 吸附剂的再生吸附剂的再生是通过三个基本步骤来完成的:(1)吸附塔压力降至低压吸附塔内的气体逆着原料气进入的方向进行降压,称为逆向放压,通过逆向放压,吸附塔内的压力直到接近大气压力。

逆向放压时,被吸附的部分杂质从吸附剂中解吸,并被排出吸附塔。

(2)抽真空吸附床压力下降到大气压后,床内仍有少部分杂质,为使这部分杂质尽可能解吸,甲醇重整制氢操作规程—变压吸附第 2 页共 8 页生产部要求床内压力进一步降低,在此利用真空泵抽吸的方法使杂质解吸,并随抽空气体带出吸附床。

(3)吸附塔升压至吸附压力,以准备再次分离原料气 4.2 工艺操作本装置是有5台吸附塔(T201A、B、C、D、E)、二台真空泵(P203A、B)、33台程控阀和2个手动调节阀通过若干管线连接构成 4.2.1 工艺流程说明工艺过程是按设定好的运行方式,通过各程控阀有序地开启和关闭来实现的。

提氢操作规程1

提氢操作规程1

变压吸附提氢操作规程一、任务用变压吸附法从合成驰放气或脱碳气中提取氢气,供山梨醇使用或送往气柜,返回生产系统。

提取氢气后的解吸气送往吹风气或锅炉。

二、原理变压吸附(简称PSA)工艺,主要是利用吸附剂对不同气体的吸附容量随着压力不同而差异的特性。

在吸附剂选择吸附的条件下,加压吸附除去杂质组分,减压脱附这些杂质从而使吸附剂得到再生。

我厂使用的吸附剂是分子筛,在加压的情况下,分子筛吸附气体中的N2、Ar、NH3、CH4等杂质,从而得纯净的氢气气流,在减压时分子筛脱附这些杂质,从而使分子筛得到再生,循环操作。

三、吸附剂的特性(1)活性氧化铝,变压吸附氢提纯装臵所用活性氧化铝为一种物理化学性能极其稳定的高空隙AL2O3,规格为φ3-5球状,抗磨耗,抗破碎,无毒。

对几乎所有的腐蚀性气体和液体均不起化学反应。

主要装填在吸附塔底部,用于脱除水分,同时也达到气体分布的作用。

(2)活性碳:变压吸附氢提纯装臵所用活性碳是以煤为原料,经特别的化学和热处理得到的孔隙特别发达的专用活性碳。

属于耐水型无极性吸附剂对原料气中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有良好的亲和力。

装填于吸附塔中部,主要用于脱除烃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3)分子筛:变压吸附氢提纯装臵所用的分子筛为一种具有立方体骨架结构的硅铝酸盐,型号为5A,规格为φ2-3球状,无毒,无腐蚀性。

5A 分子筛不仅有着发达的比表面积,而且有着非常均匀的空隙分布,其有效孔径为0.5nm,5A分子筛是一种吸附量较高且吸附选择性极佳的优良吸附剂,装填于吸附塔的上部,用于脱除甲烷、乙烷和氮气等。

四、工艺流程及设备一览表1、工艺流程来自合成的放空气经减压自调阀降至7.5~8.5MPa左右,然后进入净氨塔,气体在填料层与自上而下的软水逆相接触,被水吸收成为氨水,然后由塔底排出,经自调减压后送往后续岗位。

气体则由塔顶排出后进入气液分离器,除去气体中所夹带的水滴,经分析原料气中NH3含量≤750mg/m3后。

PSA提氢装置操作规程

PSA提氢装置操作规程

PSA提氢装置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PSA提氢装置的正常运行,并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PSA提氢装置的操作人员。

第三条:操作人员应熟悉本操作规程的内容,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第四条:任何未在规程中明确规定的情形,应听从现场监护人员的指示进行处理。

第二章:安全注意事项第五条:操作前,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工作鞋,并佩戴相关的防护用品。

第六条:操作人员必须通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PSA提氢装置。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参加安全演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八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专注,注意身体力行,切勿随意走神。

第九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要仔细检查相关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无异常情况。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严禁违规操作,如私自更改参数、设备强制启动等行为。

第三章:操作流程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首先需要熟悉PSA提氢装置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理解和运用相关操作手册,了解每个操作步骤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的指导,依次进行设备准备、设备开启、设备运行等操作。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及时记录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变化和异常情况,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遇情况需要停机维修时,应按操作手册规定操作,并及时上报。

第四章:应急处理措施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了解PSA提氢装置的应急处理措施,并且能够熟练运用。

第十七条:在发生设备故障、泄漏等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迅速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要随时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警处理。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在处理应急情况时,要确保自身的安全,不得擅自冒险。

第五章:责任与违规处理第二十条: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如违反规程,造成事故,将被追究责任。

第二十一条: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包括故意破坏设备、操作不当导致事故等,将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

提氢装置技术操作规程DOC

提氢装置技术操作规程DOC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400Nm/h 膜渗透气变压吸附制氢装置操作运行及维护说明书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压吸附分离工程研究所四川• 成都1、前言本操作说明书是为淮化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400Nm/H 膜渗透气变压吸附制氢装置编写的,用语指导操作人员对装置进行原始开车和装置正常运行。

其主要内容包括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开停车程序、操作方法、故障判断和相关的安全知识。

本说明书是按设计条件及操作参数,在偏离设计条件不大的情况下,操作者可根据生产需要对操作方法及操作参数做适当和正确的调整。

但在任何情况下操作人员均不应违反工业生产中普遍遵循的安全规则和惯例。

本装置采用气相吸附工艺,因此原料气中不应含有任何液体或固体。

本说明书主要对该装置的工艺过程及操作方法做详细介绍。

在启动和操作运转本装置之前,操作人员需透彻地阅读本操作说明书,因为不适当的操作会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影响产品质量,导致吸附剂的损坏,甚至发生事故,危及人身及装置安全。

除专门标注外,本操作说明中所涉及的压力均为表压,组份浓度为体积百分数,流量均为标准状态(760mmHg、273K)下的体积流量。

1、工艺原理及过程2.1物流2. 1.1原料本装置原料为膜渗透气。

原料气组成及条件如下:流量:--- 2400 Nm压力:0。

05~0。

1Mpa温度:W 402. 1. 2产品产品组成及条件如下:产品氢气流量:~1400Nm/h产品氢气压力:0.7Mpa 温度:~402. 1. 3副产品解吸气产品组成及条件如下:解吸气压力:0.02Mpa温度:~40流量:~1000 Nm/h2.3工艺原理提纯氢气的原料气中主要成分是H2,其他杂质组份是N2+Ar CO CO2和02等。

本装置采用变压吸附技术(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简称PSA)从原料气中分离除去杂质组份获得提纯的氢气产品。

变压吸附技术是以吸附剂(多孔固体物质)内部表面对气体分子的物理吸附为基础,利用吸附剂在相同压力下易吸附高沸点组份、不易吸附低沸点组份和高压下吸附量增加(吸附组份)、减压下吸附量减小(解吸组份)的特性。

氢气装置安全操作规程

氢气装置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Linkye页码 :1/32 1500Nm3/h甲醇裂解制氢装置操作规程编号:Linkye页码 :2/32第一章工艺简介本装置以甲醇、脱盐水为原料,经预热、汽化、催化转化和冷冻干燥净化,所得转化气,再送入变压吸附装置精制,最后得到纯度≥99.999%的氢气送至用户。

系统操作压力为1.0~1.5MPa,属中低压操作装置,转化裂解反应温度在240~290℃范围,由导热油循环供热。

装置组成本装置包括甲醇罐区、脱盐水工段、导热油工段、甲醇转化工段、变压吸附工段五个主体及装置配电室、控制室、分析检测。

装置的工艺流程如下:编号:Linkye页码 :3/32由于本装置原料及产品均属易燃、易爆危险品,操作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同时本装置操作的稳定性、原料消耗指标、催化剂使用寿命、产品纯度的高低、设备、人员安全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水平的高低,因此有关操作、管理和维修人员在装置启动运行之前,必须熟知本操作规程,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在后面的章节,将分工段介绍。

编号:Linkye页码 :4/32第二章导热油炉房的操作规程一、该部份设备的操作需在物料、气源满足的前提下方可调节,因此该部份在燃烧系统作了联锁之后进行调节;自力式调节阀的调节参数如下:PV501 甲醇阀后压力: 0.4MPaPV502 天然气阀后压力: 0.12MPaPV503 液化气阀后压力: 0.05MPaV559 雾化空气阀后压力: 0.1MPa远传压力开关的调节参数如下:PLS501 新风空气压力低报设定值:3.0KPa,正常值6.0KPaPLS502 PSA解析气压力低报设定值:10.0KPa,正常值30.0KPaPHS502 PSA解析气压力高报设定值:40.0KPa,正常值40.0KPaPLS503 天然气压力低报设定值:50.0KPa,正常值100.0KPaPHS503 天然气压力低报设定值:150.0KPa,正常值100.0KPaPLS504 液化气压力低报设定值:5.0KPa,正常值20.0KPaPLS505 雾化空气压力低报设定值:70.0KPa,正常值370.0KPaPHS505 雾化空气压力高报设定值:520.0KPa,正常值370.0KPa二、操作前先熟悉上位机信号联锁在微机上进行系统内各单体设备的运行控制信号联锁;该燃烧系统共有三组运行控制信号联锁,联锁单体设备如下:压力信号联锁一:PIAS504新风空气压力正常值2~5 KPa,报警值L:2.0KPa、LL:1.5.0KPa,联锁关闭SNV501a/b、SNV502a/b、SNV503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400Nm/h膜渗透气变压吸附制氢装置操作运行及维护说明书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压吸附分离工程研究所四川●成都1、前言本操作说明书是为淮化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400Nm/H 膜渗透气变压吸附制氢装置编写的,用语指导操作人员对装置进行原始开车和装置正常运行。

其主要内容包括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开停车程序、操作方法、故障判断和相关的安全知识。

本说明书是按设计条件及操作参数,在偏离设计条件不大的情况下,操作者可根据生产需要对操作方法及操作参数做适当和正确的调整。

但在任何情况下操作人员均不应违反工业生产中普遍遵循的安全规则和惯例。

本装置采用气相吸附工艺,因此原料气中不应含有任何液体或固体。

本说明书主要对该装置的工艺过程及操作方法做详细介绍。

在启动和操作运转本装置之前,操作人员需透彻地阅读本操作说明书,因为不适当的操作会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影响产品质量,导致吸附剂的损坏,甚至发生事故,危及人身及装置安全。

除专门标注外,本操作说明中所涉及的压力均为表压,组份浓度为体积百分数,流量均为标准状态(760mmHg、273K)下的体积流量。

1、工艺原理及过程2.1物流2.1.1原料本装置原料为膜渗透气。

原料气组成及条件如下:流量:~~~2400 Nm压力:0。

05~0。

1Mpa温度:≤402.1.2 产品产品组成及条件如下:产品氢气流量:~1400Nm/h产品氢气压力:0.7Mpa温度:~402.1.3 副产品解吸气产品组成及条件如下:解吸气压力:0.02Mpa温度:~40流量:~1000 Nm/h2.3 工艺原理提纯氢气的原料气中主要成分是H2,其他杂质组份是N2+Ar CO CO2 和O2等。

本装置采用变压吸附技术(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简称PSA)从原料气中分离除去杂质组份获得提纯的氢气产品。

变压吸附技术是以吸附剂(多孔固体物质)内部表面对气体分子的物理吸附为基础,利用吸附剂在相同压力下易吸附高沸点组份、不易吸附低沸点组份和高压下吸附量增加(吸附组份)、减压下吸附量减小(解吸组份)的特性。

将原料气在压力下通过吸附气床层,相对于氢的高沸点杂质组份被选择性吸附,低沸点组份的氢不易吸附而通过吸附剂床层,达到氢和杂质组份的分离。

然后在减压下解吸被吸附的杂质组份使西服剂获得再生,以利于下一次再次进行吸附分离杂质。

这种压力下吸附杂质提纯氢气、减压下解吸杂质使吸附剂再生的循环便是变压吸附过程。

在变压吸附过程中吸附床内吸附剂解吸是依靠降低杂质分压实现的,本装置采用的方法是:降低吸附床压力(泄压)抽空解吸2.4 装置运行方式2.5工艺流程原料气在常压~0.05Mpa左右、温度≤40℃左右下进入原料气缓冲罐,经原料气压缩机加压至0.8Mpa后,进入由六个吸附塔组成的PSA-H系统,除去大部分杂质。

由PSA系统出来的产品气在0.70Mpa左右进入产品气缓冲罐,经稳压后,送往氢气用户。

在变压吸附系统中,任一时刻总有2台吸附器处于吸附步骤,由入口端通入原料气,在出口端获得氢气。

每台吸附器在不同时间依次经历吸附(A)、第一级压力均衡降(E1D)、第2级压力均衡降(E2D)、顺向放压(PP)、逆向放压(D)、抽空(V)、第2级压力均衡升(E2R)、隔离(IS)、第1级压力均衡升(E2R)、最终升压(FR)等步骤。

3、压吸附工艺步骤本装置中变压吸附系统及进口系统由6台吸附器、43台程序控制器、以及8套调节阀通过管线连接而成。

在本说明书叙述时,依所附工艺流程图中的方式表示。

每台吸附器与程控阀相连。

程控阀位号的编制说明如下:KV –0 1 0 i X塔的编号:从A到F阀门功能1吸附进口2吸附出口3逆放4二均5一均/终冲6冲洗7抽空8抽空切换程序控制切换阀3.16-2-2/VP运行方式(见表3-1)现以吸附器T101A在6-2-2/VP工艺一次循环内经历10个步骤为例,对本装置变压吸附工艺过程进行说明。

3.1.1、吸附(A)从原料气压缩机来的膜渗透气,经原料气压缩机气液分离器除去机械水后经流量计进入装置,原料气经由程控阀KV-0101A 进入,并自下而上通过吸附器T010A,原料气中的杂质组份被吸附、分离,获得的氢气通过程控阀KV-0101A流出,进入产品气缓冲罐V0102稳压,经流量计计量后,输出到后续工段。

当被吸附杂质的吸附前沿(指产品中允许的最低杂质浓度)移动到吸附器一定位置时,关闭阀KV-0101A、KV-0102A停止原料气进入和产品输出。

此时吸附器中吸附前沿至出口端之间还留有一段未吸附杂质的吸附剂。

过程压力:0.75Mpa 步骤执行时间:~240s 3.1.2第一次压力均衡降(简称—均降、E1D)开启程控阀KV-0105A和KV-0105D。

T0101A塔与刚结束隔离(1S)步骤的T0101D塔以出口端相连进行第一次压力均衡,均压过程中T010A塔的吸附前沿朝出口端方向推进,但仍未达到其出口端。

当两台吸附器压力基本相等时,关闭阀KV-0105A一均降步骤结束(继续开启阀KV-0105D用于吸附器T0101D下一步终冲)。

过程压力:0.75MPa下降至0.47MPa 步骤执行时间:~30s 3.1.3、第二次压力均衡降(简称二均降、E2D)开启程控阀KV_0104A、KV-0104E、T0101A接着与刚结束抽空(V)步骤的T0101E塔以出口端相连进行第二次压力均衡,T0101A塔的气体经KV-9194A、KV-0104E进入T0101E塔出口端,均压过程中T0101A塔的吸附前沿继续朝出口端方向推进,当两台吸附器压力基本相等时,吸附前沿基本到达出口端,关闭阀KV-0104A、KV-0104E,二均降步骤结束。

过程压力:0.47MPa下降至0.19MPa 步骤执行时间:~30s 3.1.4、顺向放压(简称顺放、PP)开启程控阀KV-0104A、KV-0106F,T0101A接着与正在进行抽空(V)步骤的T0101F塔以出口端相连,T0101A塔的气体经KV-0104A、HV-101调节阀、KV-0106F进入T0101F塔出口端,对T0101F进行冲洗,冲洗量由HV-101调节阀调节控制。

过程压力:0.19MPa下降至0.09MPa 步骤执行时间:~30s 3.1.5、逆向放压(简称逆放、D)开启阀KV-0103A,压力较高部分解吸气通过阀KV-0103A、限流阀V34、单向阀V35,进入解吸气缓冲罐V0103,压力较低部分解吸气通过阀KV-0103A、HV-103调节阀进入解吸气混合罐V0104,当压力降至接近常压时,部分杂质以解吸,关闭KV0103A,逆放步骤结束。

过程压力:0.09MPa下降至0.02MPa 步骤执行时间:~30s 3.1.6、抽空(V)真空泵分为1#、2#和3#真空泵,两台开,备一台。

在抽空前期开启阀KV-107A利用1#真空泵对吸附器T0101A进行抽空,(同时,2#真空泵在对T0101F进行抽空),通过进一步降低吸附器T0101A中的压力,使吸附剂上吸附的杂质进一步解吸,吸附剂进一步再生。

在抽空中期再开启KV-0108,利用刚结束了对T0101F塔抽空的2#真空泵一起对A 塔进行抽空,进一步降低T0101A塔的压力,关闭KV-0108之后,继续开启阀KV-107A,1#真空泵对吸附器T0101继续进行抽空,此时,吸附器T0101A处于抽空后期,最后关闭KV-0107A 抽空步骤结束;在抽空中后期,同时开启KV-0104B,调节阀HV-101,KV-0106A,从吸附器T0101B来的二均降之后的气体进入T0101A塔,对T0101A塔在抽空的同时进行冲洗,其目的是使吸附塔再生更彻底。

过程压力:由0.02MPa下降至-0.08MPa 步骤执行时间:~150s3.1.7、第二次压力均衡升(简称二均升、E2R)开启KV-104A、KV-104C,T0101A塔与刚结束一均降(E1D)步骤的T0101C塔以出口端相连进行压力均衡升,均压过程中T0101A塔的压力升高。

当两台吸附器压力基本相等时,关闭阀KV-0104A、KV-0104C,二均升步骤结束。

过程压力:由-0.08MPa上升至0.19MPa 步骤执行时间:~30s 3.1.8、隔离(Is)此时与吸附器T0101A相连的程控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吸附器T0101A压力保持不变。

过程压力:保持在0.19MPa 步骤执行时间:~60s 3.1.9、第一次压力均衡升(简称一均升、E1R)开启程控阀KV-0105A和阀KV-0105D,接着与刚结束吸附(A)步骤的T0101D塔以出口端相连进行第二次压力均衡升,均压过程中T0101A塔的压力升高。

当两台吸附器压力基本相等时,关闭阀KV-0105D,一均升步骤结束。

阀KV-0105继续开启,用于T0101A塔下一步终充。

过程压力:0.19MPa 上升至0.47MPa 步骤执行时间:~30s 3.1.10、最终升压(简称终充、FR)继续开启阀KV-0105A和开启终充流量调节阀HV-102,经两次均压升步骤后,T0101A塔最终用产品气通过调节阀HV-102限流使其逐步达到吸附压力。

当T0101A塔的压力与吸附压力基本一致时,关闭阀KV-0105A和调节阀HV-102终充步骤结束。

过程压力:0.47MPa上升至0.75MPa 步骤执行时间:~90s 至此,A塔的吸附、再生过程全部结束,紧接着进行下一步循环。

关于6-2-2/VP工艺步骤及阀门开关详细情况,见表3-1 5-2-1/VP、5-1-2/VP工艺步骤与6-2-2/VP工艺步骤相类似,只是吸附塔个数或均压次数不同。

在此就不再祥述其工艺过程。

5-1-2/VP工艺步骤情况参见表3-2,5-2-1/VP工艺见步骤见表3-3,其各塔组合情况请参见自控说明书。

过程叙述中的步骤执行时间及过程压力是说明性的,装置在实际运行中可根据原料气流量、组成和压力的变化,随时对时间和压力进行调整。

5-1-2/VP工艺步骤表4、检测仪表和自动控制PSA工艺是靠周期性地切换阀门来实现,为是整个工艺过程能连续稳定的进行,要求自动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水平。

本装置共设置自动调节系统5套,手操调节系统3套,程序控制系统1套,流量计量系统两套。

另外原料气进口压缩运行状态显示和真空泵的运行状态显示、允许开机、急停操作允许也引入了DCS系统进行监控。

4.1控制调节系统4.1.1吸附塔工作压力指示、调节、报警系统(PICA—103)为使PSA吸附塔的吸附压力稳定在给定值上,保证吸附过程的稳定,设置了此调节回路。

当任一塔处于最终升压步骤时,由于升压是用产品气,此时如产品气输出量不变,就会造成处于吸附步骤那个塔的压力下降而影响吸附工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