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侧壁1-1,3-3
地下室回填土规范

地下室回填土规范篇一:地下室外侧回填土方案地下室外侧回填土方案本地下室(-1.9米以下)回填工程,受现场场地条件和坑侧间距的限制,回填难度较大。
为保证防水层成品的质量和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按如下要求组织该分项工程的施工:一、工作面的划分:按设计的要求,地下室回填土应在主体达到五层以上方可回填。
考虑到工程基坑安全和现场文明施工,甲方要求外墙砼达到设计要求后即进行回填。
因后浇带尚未浇注,需采用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该分项工程的完成。
根据目前三个施工段的进度,拟将本次回填工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2-J~1-F外墙回填土第二阶段后浇带间回填土第三阶段 1-F~1-A外墙回填土在三个阶段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度,穿插安排防水保护墙的施工。
为保证土方回填后地下水位满足设计的要求,能连续降水,需在基坑底部设盲沟。
具体做法为:采用无管盲沟,石子过滤层选用80-150mm的碎石,小石子可采用10mm的碎石,达到50cm。
在三区设集水井,保证一区二区的地下水排放。
二、防水保护墙的施工由于地下室侧面的深度达9.4米,施工面比较狭窄,一次性砌筑120墙的高度太高。
为保证该墙的施工质量,采取如下措施:1、因高度太高,墙体易发生倾覆,防护墙上每隔3米设一根构造砖柱,柱截面240*240。
2、防护墙每3米高为一施工段,按施工图集的要求,墙体与防水层之间用砂浆填实。
三、运输方式1、回填土土源由甲方指定,并运至离建筑物100米以内,100以外另按规定计取费用。
考虑到负一层楼面承载力的要求(设计要求20KN/M2),拟采用农用自卸车运土,可以满足施工。
2、回填时,不能从基坑外侧倒土的,自卸车从负一层顶板向下倒土。
具体倒土的位置见示意图。
3、填土方量:第一段:(57.9+4.1+2)*(5+1.2)/2*10=1984M3(北侧)(46+3.1)*(7+1.2)/2*10=2013M3(东侧)(46+3.1)*(3+1)/2*10=982M3(西侧)合计:4979M3(北后浇带以北)第二段:30*(7+1.2)/2*10=1230M330*(3+1)/2*10=600M3合计:1830M3(后浇带之间)第三段:(57.9+4.1+2)*(6+1.5)/2*10=2400M3(南侧)(36+3.75)*(7+1.2)/2*10=1630M3(东侧)(36+3.1)*(3+1)/2*10=1382M3(西侧)合计:5412M3约合∑=4979+1830+5412=12221m3四、回填要求1、回填时应将坑底杂物清理干净,并抽净积水。
3-1地下室防水旁站记录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材料进场检验报告。
2)卷材防水层在转角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一般项目是否满足要求:
是
否
1)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贴或焊接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扭曲、皱折、翘边
和起泡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
是
否
5、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或 450 坡角,其尺寸应根据卷材品种确定;在转角处、变形
缝、施工缝,穿墙管等部位应铺贴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宽度不应小于 500mm;
是
否
6.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Hale Waihona Puke 否 100mm 搭接要求 ;是
否
7、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项目经理部: **项目部
项目监理机构:**项目监理部
质检员(签字):
旁站监理人员(签字):
年月日
年月 日
旁站记录
(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地 下 外 墙 防 水 工 程
工程名称: *** 建设单位: ***************** 施工单位: **建筑总公司 监理单位: ******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度≥18Kg/m³);
4)2:8 灰土分层夯实。
监理情况:
规范要求:
1、基层表面是否洁净、平整,符合规范要求;
是
否
2、检查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与铺贴的卷材是否相匹配,防水基层的表面处理剂是否漏刷;
是
否
3、所用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进场验收并复检;
是
3.地下室外墙计算书

DWQl计算:(1)基本信息:地下室侧壁计算类型:全埋式地下室混凝土等级=C30,Ec=30000MPa z fc=14.3MPa,ft=1.43MPa钢筋采用HRB400z fy=360MPa室内外高差zl=0.000m f地下水埋深z2=0.150m填土重度γ=18.0kN∕m3z地下水重度γw=10.0kN∕m3土浮重度γ'=11.0kN∕m3土压力系数Ka=0.500地面附加恒载g=0.0kN∕m3z地面活载q=10.0kN∕m3地下室层数n=l,总埋深dp=4.850m最底层约束条件=刚接地下室(1)层:层高h=4.850m,墙厚t=300mm z层顶约束:钱接(2)荷载计算(设计值):地下室⑴层:顶部荷载pl=7.0kN∕m,底部荷载p2=96.0kN∕m(3)弯矩计算计算配筋,采用弯矩计算的设计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60.2kNm,正弯矩M3=∙73.0kNm计算裂缝,采用弯矩计算的标准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31.1kNm,正弯矩M3=∙59.4kNm⑷配筋计算地下室⑴层弯矩配筋计算:外侧弯矩M=I60kNm,ho=275mm,X=44mm,ξ=0.161,配筋系数=1.00,配筋As=1760mm2,ps=0.64%,配筋d20@75(As=4187mm2)内侧弯矩M=73kNm,ho=275mm,X=19mm,ξ=0.070,配筋系数=1.00,配筋As=764mm2,ps=0.28%,配筋d20@150(As=2093mm2)⑸裂缝验算地下室⑴层裂缝验算:外侧弯矩Mk=131.1kNm,deq=20mm,pte=0.028应力OSk=I31MPa,不均匀系数中=0.845,裂缝宽度wma×=0.172mm内侧弯矩Mk=59.4kNm,deq=20mm,pte=0.014应力OSk=Il9MPa,不均匀系数I=O.539,裂缝宽度wma×=0.137mmDWQ2计算:(1)基本信息:地下室侧壁计算类型:全埋式地下室混凝土等级=C30,Ec=30000MPa z fc=14.3MPa,ft=1.43MPa钢筋采用HRB400z fy=360MPa室内外高差zl=0.450m,地下水埋深z2=0.150m填土重度γ=18.0kN∕m3z地下水重度γw=10.0kN∕m3土浮重度γ'=11.0kN∕m3土压力系数Ka=0.500地面附加恒载g=0.0kN∕m3z地面活载q=10.0kN∕m3地下室层数n=l,总埋深dp=4.400m最底层约束条件=刚接地下室(1)层:层高h=4.400m z墙厚t=300mm z层顶约束:较接(2)荷载计算(设计值):地下室⑴层:顶部荷载pl=14.2kN∕m,底部荷载p2=96.0kN/m(3)弯矩计算计算配筋,采用弯矩计算的设计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40.0kNm,正弯矩M3=∙65.7kNm计算裂缝,采用弯矩计算的标准值组合:地下室(1)层:顶部Ml=O.OkNm,底部M2=114.6kNm,正弯矩M3=∙53.6kNm⑷配筋计算地下室⑴层弯矩配筋计算:外侧弯矩M=140kNm,ho=275mm,x=38mm zξ=0.139,配筋系数=1.00,配筋As=1520mm2,ps=0.55%,配筋dl8@75(As=3391mm2)内侧弯矩M=66kNm z ho=275mm,x=17mm,ξ=0.063,酉己筋系数=1.00,配筋As=685mm2,ps=0.25%,酉己筋dl8@150(As=1696mm2)⑸裂缝验算地下室⑴层裂缝验算:外侧弯矩Mk=114.6kNm,deq=18mm,pte=0.023应力OSk=I41MPa,不均匀系数Ψ=0.809,裂缝宽度wma×=0.185mm内侧弯矩Mk=53.6kNm,deq=18mm,pte=0.011应力OSk=I32MPa,不均匀系数中=0.478,裂缝宽度wma×=0.143mm。
人防地下室顶板梁(1-3#)旁站记录20140101

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制作试块二组
主要数据记录
发现问题及处理结果
监理单位(章):新余永安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专业监理工程师:
蔚蓝名苑工程建设项目SJO14
旁站记录
编号: 005
施工单位
江西吉鸿建筑有限公司
合同号
旁站监理
袁善才
日期
2014.1.1
到场时间
10:00
离场时间
2014.1.3/17:00
质检人员
刘敏
部位或桩号
人防地下室顶板梁(1-3#)
天气
晴
气温
旁站工序或主要工作内容
1#.3#后浇带东边
施工过程简述
采用C35自拌混泥土,用布机浇筑,泥工8人,木工,钢筋工,电工,管理人员各一人,振动棒二根.
地下室设计要点

地下室总结一、嵌固端选取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地质情况,嵌固端的选取主要有:1、一般情况下以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需要满足:抗规结构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不宜大于相关范围地下一层侧向刚度的0.5倍;结构底部嵌固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1.5;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当地下室顶板不能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嵌固端下移,满足高规,此时地下室顶板仍宜按嵌固部位要求设计,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50mm。
2、单层地下室的多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桩-筏基础时,通常采用基础底板作为嵌固端,充分发挥底板的无线刚度;3、只有地下室才具备对上部结构嵌固的基本条件。
上部其他楼层,即便满足刚度比要求也不能成为其上部结构的嵌固端,只能作为刚度突变楼层考虑(如大底盘、多塔楼裙房顶)4、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端时,地下室顶板与室外地面的高差小于地下室层高的1/3,且不大于1.0m。
注:地下室顶板不能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部位时,嵌固端下移。
此时应考虑地下室实际存在的嵌固作用,对地下室顶板仍宜按嵌固部位楼层要求设计,其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60mm。
二、地下室外墙1、地下室外墙计算简化模型地下室外墙工程做法:地下室底板与地下室外墙的连接为固接,楼板与地下室外墙的连接为铰接,沿竖向取1m宽的外墙按单、双(多跨)来计算地下室外墙的弯矩。
(实用工具:小虎工具箱、理正)注:1)当地下室顶板与墙身厚度接近时,可采用两端固接计算简图计算;2)地下室外墙相连的柱或墙刚度较大,且外墙板长高比小于2时,可按双向板设计;3)建筑尽量不要用重力式挡土墙。
2、参数选取1)土质情况:根据实际选取,粘性土:18KN/m3;水容重:9.8KN/m32)主动土侧压力系数:一般取0.5;可根据地勘报告计算K0=1-sinφ(φ为土的有效内摩擦角)3)外墙尺寸:一层地下室:250-400mm;二层地下室:400-500;4)混凝土强度:一般为C25-C353、配筋要求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应双层双向布置,间距不宜大于150mm,配筋率不宜小于0.3%(高规12.2.5)三、地下室底板设计标准规定:地下室底板结构体系应由设计单位提供两个或以上方案综合比选,初步设计时可按下列原则选用:A、当建筑场地、地下水位、地下室底板标高和室外地坪标高等因素和条件适当时,地下室可不设结构底板,室内仅设置建筑地面。
JS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案[1]
![JS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bf127a6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9.png)
JS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地下室外墙施工是建筑工程中关键的一步,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在开始实施地下室外墙施工前,必须进行以下工作: - 准备好建筑设计图纸与施工图纸 - 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 挖掘地基并进行基础处理 - 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和无障碍物二、材料准备和工具配备1. 材料准备在地下室外墙施工过程中需要准备的主要材料包括: - 砖块或石材 - 水泥和砂浆 - 防水材料 - 钢筋和钢结构 - 外墙涂料和保温材料2. 工具配备为了顺利进行地下室外墙施工,需要准备以下工具: - 砌筑工具,如砖墙刀、砂浆铲等 - 打磨工具,如砂纸、电动磨光机等 - 搅拌设备,如混凝土搅拌机、搅拌罐等 - 安全防护装备,如头盔、手套等三、施工步骤1. 地下室外墙基础处理在进行地下室外墙施工前,首先要对地下室外墙的基础进行处理,包括清理地面、做好防水和防潮措施等。
2. 石材或砖块安装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基础处理完成后,开始安装石材或砖块,按照要求的尺寸和形状进行拼接,并使用水泥和砂浆固定墙体。
3. 外墙防护处理在石材或砖块安装完成后,进行外墙防护处理,包括防水涂料和其他防护材料的涂刷和处理。
4. 外墙装饰和涂料最后一步是对地下室外墙进行装饰和涂料处理,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墙涂料和保温材料进行处理。
四、施工质量和验收地下室外墙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确保地下室外墙施工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合格。
五、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地下室外墙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六、施工总结地下室外墙施工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步,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以上是关于地下室外墙施工方案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地下室外墙施工的相关内容。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专业的建筑工程师或施工团队。
地下室基坑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为地下室基坑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某区域,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下车库、设备用房等。
基坑开挖深度为5.50~6.10m,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项目采用混凝土锚喷支护,自然放坡至坡脚处,坡度按1:0.7放坡。
基坑设计合理使用期为12个月。
二、编制依据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5)7.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9.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19)三、施工工艺及技术1. 土方开挖(1)分层开挖:根据钢管土钉的设置高度及设计要求分层,留200mm余土人工清挖至底板垫层底。
(2)开挖顺序:先开挖四周,后开挖中间,确保边坡稳定。
(3)开挖过程中,注意观察边坡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2. 支护结构施工(1)混凝土锚喷支护:采用单排喷锚,锚杆间距为1.5m,喷层厚度为100mm。
(2)自然放坡:坡度按1:0.7放坡,确保边坡稳定。
(3)边坡支护:对于不能按1:0.7放坡的部位,采用挂网喷浆支护。
3. 基坑封闭(1)土方开挖完成后,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渍和暴露。
(2)封闭材料可采用彩条布、编织袋等。
四、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 组织保障措施(1)成立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
2. 技术措施(1)加强边坡监测,确保边坡稳定。
(2)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内支撑拆除拆撑顺序

内支撑拆除拆撑顺序确定及回复本工程内支撑拆除图纸问题协调及拆撑顺序,现将各确认事项以联系函方式进行确认,详情如下:1、竖向拆撑条件第一步:基坑开挖至地下室底板垫层底,开始施工浇筑垫层及负三层底板,负三层底板与支护桩间填充素混凝土作换撑板带;待换撑板带及底板达到设计强度85%,拆除上方第三道支撑;第二步:继续施工负三层侧壁及负二层板;待外墙防水施工完成后,支护桩和地下室外墙肥槽回填素混凝土至负二层板标高,待换撑板带及结构达到设计标高85%,拆除上方第二道支撑;第三步:继续施工负二层侧壁及负一层板,待外墙防水施工完成后,支护桩和地下室外墙肥槽回填素混凝土至负一层板标高待换撑板带及结构达到设计标高85%,拆除第一道支撑支撑梁与立柱完全分离后拆除立柱;第四步:继续施工负一层侧壁及首层板,待外墙防水施工完成后,支护桩和地下室外墙肥槽回填素混凝土至设计标高;2、水平拆撑条件第三道支撑拆除顺序:因地下室底板已施工完成,1区、2区、3区可同时进行拆除。
第二道支撑拆除顺序:1区→2区桁架撑→2区对撑→3区支撑。
依次按各区出顶板进度拆除。
第一道支撑拆除顺序:1区→2区桁架撑→2区对撑→3区支撑。
依次按各区出顶板进度拆除。
图2 拆撑平面分区与拆撑顺序图1)第三道支撑拆除顺序:因地下室底板已施工完成,1区、2区、3区可同时进行拆除。
1区、2区、3区第三道支撑梁拆除条件:①底板结构施工完成,底板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5%;②外墙与支护桩间基槽回填完成且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5%;③1区、2区、3区底板结构施工完成;2)1区第二道支撑梁拆除条件:①水平结构施工完成,梁板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5%;②外墙与支护桩间基槽回填完成且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5%;3)2区第二道桁架撑拆除条件:①2区水平结构施工完成,梁板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5%;②外墙与支护桩间基槽回填完成且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5%;4)2区第二道对撑支撑梁拆除条件:①水平结构施工完成,梁板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5%;②外墙与支护桩间基槽回填完成且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5%;③3区-2F梁板结构施工完成;5)3区第二道支撑梁拆除条件:①3区水平结构施工完成,梁板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5%;②外墙与支护桩间基槽回填完成且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5%;6)1区第一道支撑梁拆除条件:①水平结构施工完成,梁板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5%;②外墙与支护桩间基槽回填完成且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5%;7)2区第一道桁架撑拆除条件:①2区水平结构施工完成,梁板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5%;②外墙与支护桩间基槽回填完成且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5%;8)2区第一道对撑支撑梁拆除条件:①水平结构施工完成,梁板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5%;②外墙与支护桩间基槽回填完成且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5%;③3区-1F梁板结构施工完成;9)3区第一道支撑梁拆除条件:①3区水平结构施工完成,梁板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5%;②外墙与支护桩间基槽回填完成且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85%;图3 分图分幅拆撑图①、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回复:同意上述提到的拆撑工况,同时结构分区需结合对撑受力设置,确保已施工结构底板、楼板与受力对撑存在空间交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配筋 支座钢筋 9.45 (H1*γ +(H0-H1)*γ ')*K or HO*γ *K 钢筋直径(mm) 27.59 ((H+H0-H1)*γ '+H1*γ )*K 钢筋间距(mm) 钢筋实际面积(mm ) 0.00 (H0-H1)*γ w or 0 39.50 (HO+H-H1)*γ w 5.00 p*K 77.81 ((Q1k-Q1ak)+(Q2k-Q2ak))*a1 17.66 (Q1ak+Q2ak)*a1+Q3k*a2*0.7 37.10 87.20 124.30 20.87 38.98 59.85 Qb*H2/8 2 Qa*H /15 Qb*H2*9/128 Qa*H2*0.0298 跨中钢筋 钢筋直径(mm) 钢筋间距(mm) 2 钢筋实际面积(mm )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下室侧壁计算(裂缝挠度) 五、裂缝验算 活载准永久值系数ψ q 构件受力特征系数α cr 钢筋粘结特征系数ν 最大裂缝限值ω lim(mm) 0.5 2.1 1.0 0.2 2、支座裂缝验算 短期弯矩Ms(kN*m) 长期弯矩Ml(kN*m) ρ te=As/0.5bh ρ te实际取值(ρ te≥0.01) σ sk=Ms/0.87h0As (N/mm ) 纵筋等效直径deq=d/ν (mm) ψ =1.1-0.65ftk/ρ teσ sk ψ 实际取值(0.2≤ψ ≤1.0) 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底边距离c(mm) ω max(mm) 3、跨中裂缝验算 短期弯矩Ms(kN*m) 长期弯矩Ml(kN*m) ρ te=As/0.5bh ρ te实际取值(ρ te≥0.01) σ sk=Ms/0.87h0As (N/mm2) 纵筋等效直径deq=d/ν (mm) ψ =1.1-0.65ftk/ρ teσ sk ψ 实际取值(0.2≤ψ ≤1.0) 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底边距离c(mm) ω max(mm)
2
16 120 1674.67 满足 14 150 1025.73 满足
0.5 10.0 1.35 1.4 16.7 2.2 31500
四、配筋计算 支座 h0(mm) α 1 截面抵抗矩系数α S γ s=(1+(1-2α S) )/2 钢筋面积As(mm2) 跨中 h0(mm) α 1 截面抵抗矩系数α S γ S=(1+(1-2α S) )/2 钢筋面积As(mm2)
Qak*H /15+(Qbk+Q3k)*H /8 Qak*H2/15+(Qbk+Q3k*ψ q)*H2/8
2
2
(20≤c≤65) α crψ σ sk/Es(1.9c+0.08deq/ρ te)
Qak*H2*0.0298+(Qbk+Q3k)*H2*9/128 2 2 Qak*H *0.0298+(Qbk+Q3k*ψ q)*H *9/128
1/2 1/2
290.00 1.00 0.09 0.95 1498.30 320.00 1.00 0.04 0.98 703.23
t-t1-10 M/α 1fcbh02 (1+(1-2α S)1/2)/2 M/γ sfyh0 t-t2-10 M/α 1fcbh0 (1+(1-2α S)1/2)/2 M/γ Sfyh0
地下室侧壁1-1,3-3计算(配筋计算) 三、内力计算 一、总信息 1、土压力标准值(恒载) 地下室顶板埋深H0(m) 1.1 上端 Q1ak(kN/m2) 侧壁高度H(m) 4.1 下端 Q1k (kN/m2) 侧壁厚度t(mm) 350.0 2、水压力标准值(恒载) 2 地下水位H1(m) 1.2 上端 Q2ak(kN/m ) 2 土容重γ 18.0 下端 Q2k (kN/m ) 土浮容重γ ' 8.5 3、地面超载压力标准值(活载) 水容重γ w 10.0 Q3k(kN/m2) 4、荷载设计值(恒载控制) 二、设计信息 三角形荷载Qa(kN/m2) 均布荷载Qb(kN/m2) 材料: 5、弯矩设计值 M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支座弯矩 均布荷载(kN*m/m) 2 300.0 三角形荷载(kN*m/m) 主筋强度fy(N/mm ) 合计(kN*m/m) 主筋保护层厚度(mm) 跨中弯矩 均布荷载(kN*m/m) 迎土面t1 50.0 三角形荷载(kN*m/m) 背土面t2 20.0 合计(kN*m/m) 设计参数 土压力系数 K 地面超载 p(kN/m2) 水、土压力分项系数a1 地面超载分项系数a2 fc(N/mm ) ftk(N/mm2) Ec(N/mm2)
(20≤c≤65) α crψ σ sk/Es(1.9c+0.08deq/ρ te)
六、挠度验算 α Eρ =EsAs/Ecbh0 0.0214 短期刚度Bs(N/mm2) 2.5604E+13 EsAsh02/(1.15ψ +0.2+6α Eρ ) 长期刚度Bl(N/mm2) 1.3227E+13 Bs*Ms/(Ms+Ml) 挠度f(mm) 4.62 (0.00542Qak*H4+0.00239(Qbk+Q3k)*H4)/Bl 允许挠度H/200(mm) 20.50 满足
2
1、荷载标准值 恒载 三角形荷载Qak(kN/m) 均布荷载Qbk(kN/m) 活载 均布荷载Q3k(kN/m) 57.64 9.45 5.00
94.96 89.70 0.0096 0.01 224.74 16.00 0.46 0.46 20.0 0.17 满足 45.95 43.00 0.0059 0.01 160.92 14.00 0.25 0.25 20.0 0.06 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