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留置双J管的感染率手外科品管圈

合集下载

品管圈在降低深静脉置管穿刺局部感染率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深静脉置管穿刺局部感染率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深静脉置管穿刺局部感染率的应用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深静脉置管穿刺局部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深静脉穿刺点局部感染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基本步骤,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发生率。

结果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使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发生率由8.4%降至3.6%。

结论通过品管圈,圈员们在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同时还降低了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发生率。

品管圈是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管理,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标签:品管圈;深静脉置管;局部感染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QCC),是由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发起的[1],它是在自发的原则基础上,由同一工作场所的员工以小组形式组织起来,利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手法及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障碍问题以达到业绩加强及改善目标的品质管理活动。

其特点是注重基层人员自我管理,创造一个团结愉快的工作环境,从而完成部门品质升级。

深静脉置管是将特殊材质的柔软导管置入中心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可用于快速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输入血管刺激性药物、静脉高营养治疗以及肿瘤患者的化疗。

临床上在危重患者的抢救、长期进行静脉高营养治疗以及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较为广泛,它具有创伤小、维护方便、长期使用等优点。

但是深静脉置管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并发症,其中最高的并发症就是感染[2]。

蒋凯等[3]研究文章中报道深静脉置管局部感染率为 4.6%~10.8%,于颖吉等[4]在深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分析文章中指出深静脉置管局部感染率为7.6%。

刘芳等[5]研究报道深静脉置管局部感染率为7.1%。

同时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严重影响患者深静脉留置的时间,因此降低深静脉置管穿刺点局部感染率不仅能减轻患者因穿刺带来的痛苦,也增加了肿瘤患者化疗用药的安全性。

于是我们肿瘤内科护理组在护理部指导下在2014年10月组成了一个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了以”降低深静脉置管穿刺局部感染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的基本步骤实施,效果较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滿意度得到了提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4年4~9月留置深静脉置管297例患者为对照组(活动前),其中男180例,女117例;年龄30~82岁,平均56岁,颈内置管295例,股静脉2例,锁骨下静脉0例。

《降低留置尿管病人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品管圈汇报ppt课件

《降低留置尿管病人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品管圈汇报ppt课件

现况一览表
缺陷问 题
1. 护士忙于其他工作未及时 更换膀胱冲洗液
2.护士对留置尿管的目的宣教不到位 3.护士未及时开放引流装置 4.患者及家属不知道膀胱冲洗作用 5.护士未发现患者及家属自行调节冲洗速度 6.患者随意放置引流袋 7.个别患者自行拔出尿管
8.患者及家属自行倾倒尿液及各种引流液 9.患者及家属不了解膀胱灌注后注意事项
1 分表示关系很小。(圈员人数为 7 人)
选题理由
本科室属于泌尿专科,留置尿管的患 者较多,为了更好的规范和改进尿管 护理管理问题,规范护理行为,减轻 护士工作负荷,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 满意度,创优质护理品牌科室,让病 人、护士以及领导满意。
现况调查
为了解本科室留置尿管患者存在的护理 管理问题,经圈员们共同努力,调查2014 年1月25日前住院病人154人次,收集事 件33起。缺陷率为21.4%。
要因分析: 冰 山 图
洗手液造成皮肤粗糙
未设立奖惩制度
抢救时来不及洗手 接触同一患者污染到清洁部位
认为是同一人没必要洗手
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 洗手
诊疗前觉得手是干净的可以不洗手
治标问题 过渡问题 治本问题
活动目标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x累积百分 比x圈能力)
即:目标值=33- (33X75%x95%) =9
随意调节速度 留 及放置引流袋 置
尿



规范培训不到位
不及时巡视病房
宣教不到位
管 理

护士工作量
护士责任心不 规
监管力度不够



管理
改善前的柏拉图
eBusiness Perspective

品管圈在降低留置针堵管率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留置针堵管率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降低留置针堵管率管理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留置针堵管率的效果。

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确立“降低留置针堵管率”为活动主题,对目前患者使用留置针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对策并组织实施,再次调查成果,整理、规范方法并实施。

结果:静脉留置针堵管率由9.2%下降至2.0%。

结论: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留置针堵管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that the catheter plugging rate of indwelling needle can be reduced by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activities.Method:To find QCC activities group,establish the theme that “reducing the catheter plugging rateofindwelling needle”,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indwelling needle,analyzed the cause,found the solutions and implement,survey results once again,the final method can be sorted,normalized and implemented.Result:The catheter plugging rate of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was reduced from 9.2% to 2.0%.Conclusion: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activities are very effective to reduce the catheter plugging rate of indwelling needle and worth to promote.[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Retained needle;Rate of catheter plugging近年来,医患关系形势不容乐观,“钢针零容忍”静疗观念不断更新,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已非常普遍[1]。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双J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课稿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双J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课稿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双J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0例采用品管圈活动和常规护理。

圈内成员经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后评价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腰疼、双J管移位、膀胱刺激症、尿路感染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尿、结垢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留置J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品管圈双J管并发症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on Reducing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Patients IndwellingDouble-J TubeAbstract Objective The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reducing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patients indwelling double-J tube was explored. Methods Control group included 43 cases adopt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However, Experimental group included 40 cases adopting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and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After 6 months Intervention,we evaluate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of patients indwelling double-J tube.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of backache,double-J tube displacement,bladder discomfort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were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Bloody urine and scaling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sDevelop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can reduce the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of patients indwellingdouble-J tube.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Double-J tube; Complication 双J管在上尿路梗阻方面的疾病中应用比较广泛,比如说输尿管结石、肾盂输尿管成形、盆腔肿瘤等疾病。

运用品管圈降低患者PICC留置期间导管感染发生率

运用品管圈降低患者PICC留置期间导管感染发生率
药卫生导报 , 2 0 0 8 , 1 4 ( 1 3 ) : 1 2 2

立 即找谁处理 , 护士服务 变被 动为主动 , 对患 者的 医疗 护理 、
各项检查和 收费项 目很 清楚 , 使患者 和家 属对我 科护理 投诉
及纠纷为 0 。在出院时护理人员对高血压病患者进 行用药 、 饮

如维护 不 当 , 易 引发 各 种并 发 症。P I C C维 护 的 目的是 减 少 P I C C导管并发症发生 , 保证 患者安全 , 减轻患者痛苦 , 使患 者顺 利完成化疗的依从性更高 ,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1 . 4 现状 把 握及 制 订 目标 1 . 4 . 1 调查对象 : 选择 2 0 1 1年 l O月 ~2 0 1 2年 9月 在 我 科 住 院插 管 并 记 录 有 P I C C导管 感 染 的 患 者 共 计 1 7例 。 发 生 感 染 原 因详 见 表 1 。
[ 4 ] 邓辉茹 . 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 管理对策 [ J ] .
中国当代护理 杂志 , 2 0 1 0 , 2 0 ( 8 ) : 4 8 . [ 5 ] 萧 蕙, 改进 工作模式 , 提高整 体护理 效果 [ J ] . 国际医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3— 3 0 编校 : 朱林 ]
1 . 3 . 1 找出问题 : 运 用头 脑风暴 法 , 鼓励 圈员 结合 具 体的工
作经 验 , 找 出需要改进 的 问题 , 归 纳总结后 提 出拟 题 , 从护士
重视程 度 、 可行 性 、 迫切性 、 圈员 能力 进行打分评价 , 以最高分 来确定本 次活动主题——降低患者 P I C C导 管感染发生 率 , 圈

如何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内意外拔管率品管圈

如何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内意外拔管率品管圈
➢ 设定理由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 =73.10%-(73.10%×55.83%×50%) =52.70%
圈能力
项目 姓名
罗文英 李梅
工作年限 (30%)
学历(70%)
分值 能力值 分值 能力值
100 30
100
70
50
15
大专 42
45
13.5 大专 42
➢ 3月16日,肿瘤科正式成立了 品管圈,明确了品管圈董玮 、赵建华、杨艳、匡东美、 何月、鲜玲、李梅、唐媛媛 、邓倩倩、苟土力、伏梓萌 、罗文英共12位成员,辅导 员董玮、赵建华。
➢ 3月18日,通过品管圈成员投 票选出副圈长李梅。
圈的组成
圈名
成立日期 成员人数· 圈长、副圈长
辅导员 圈员
所属单位 主要工作 活动时间
对策实施
试行:
1、教育培训说明: ⑥ 如患者需要淋浴,可在留置针外面包裹一层保鲜膜,防止进水。
但不可将留有导管的部位长时间漫在水中。 2、活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实施情况,及时收集相关数据。
3、实施中如发现效果不佳,可重新调整后实施。 4、及时上报情况。
QCC活动的步骤
计 划 Plan
实 施 Do 确 认 Check
效果确认—无形成果
评分项目
评分标准
改善前
改善后 活动成长
1-2 3-4 5-6 7-8 9-10 总分 平均 总分 平均
QC手法 不懂 知道 了解 运用 活用 26 2.2 84 7
5.8
成就感 自卑 一般 尚可 良好 自豪 54 4.5 87 7.3
2.8
凝聚力 自我 犹豫 体会 互动 团结 48
➢ 持续改善护理管理和服务质量水平 ➢ 营造护理团队合作及学习成长的环境 ➢ 发挥护士潜能,培养护士管理人才 ➢ 提升各级护士士气 ➢ 建立护理质量提升改善活动之标竿 ➢ 促进护理团队重视质量活动的进行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中的作用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中的作用

进行 血液透 析患者 43例为对 照组 (活动前 ),导管总 留置天 数 1468天 ,发 生 感染 8例 ,感 染例 次 /总导 管 例次 数 比为 18.6%,感 染 例次 /总导 管 日为 5.4‰ ,其 主 要原 因是 :置 管 导管部 位 的观察 和护 理没执行 正规操 作 5例 (占 62.5% ),
于 2013年 1月 成立 品管 圈 ,本 圈共 有 7名 圈员 ,由护 理 组长 任圈长 ,组 圈之前 均对 圈员进行 品管 圈知识培 训 、 考 核 ,使 每位 圈员均熟 练掌握 品管 圈活 动 的理 念 、程序和 方法 , 掌 握 QC七 大手 法 的使 用技巧 。 1.2.2 选 题
1 临床 资料 与方法
有 患者 透析 期 间 留置导管 患者 (包 括临 时导管 和长 期导 管 ) 两 组 患 者 在性 别 、年 龄 、职 业 、 留置导 管 天 数 、原 发 病 等 方 面 比较 ,P >0.05,差异无统 计学 意义 ,具 有可 比性 。 1.2 品管 圈 (Qcc)活动方法 1.2.1 成 立 品 管 圈
关性 感染发 生率 的差 异情况 。
2 结果
品管 圈活动后 血液透 析 留置 导管相关 性感染 发生率 的明 显 降低 ,从 表 中经统 计学 分 析 ,差 异具 有统 计 学意 义 (P< 0.05)
表 l 品管 圈活动 前后 血液 透析 留置导管 相关性 感染发生 率 比较
3 讨 论
世 界最新 医学信 息文摘 2013年第 13卷第 20期
453
· 护 理 ·
品管 圈活动在 降低 血液透析 留置导管相关性 感 染 发 生率 中 的作 用
喻 小清
(广西梧州市 人民医院 血液透析室 ,广西 梧州 543000)

泌尿外科品管圈双“J”管

泌尿外科品管圈双“J”管

40
32
32 104
√ 徐文峰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病案分析为重点
18 35 18 71 × 陈勇
质控人员检查督导不够
要求每位医生都要以PDCA模式及时评价 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做好自我整改。
29
33 31 93
√ 刘建华
科室多开展质量培训
29 29 31 89 × 林哲
将质控结果与当事人及质控成员绩效挂钩 33 35 35 84 × 刁伟霖
制定健康教育手册
24 20 20 84 ×
患者思想认识以及文化水平差
语言通俗化,利于患者家属理解
40 32 31 103 √

多向患者说明健康教育对 疾病恢复的重 要性
33
33
35 101

建立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31
35 18 86

健康宣教形式单一
制定宣教卡、宣教栏、宣教画等多种方式, 列入标准,继续执行。

选题理由
对患者 而言
不同形式有针 对性的健康教 育指导,可使 患者使用所学 知识进行自我 康复治疗。
对医生 而言
• 开展健康教育 有利于医务人 员知识结构的 改善,提高综 合素质,提升 自我成就感。
对病区 而言
• 健康教育,也 是病区宣传自 我、发展自我 的一个形式, 提高病区整体 形象。
对医院 而言
质控组成员相关健康教育检查督导不够
改善前:病区医生质控组未有效履行职责
对策内容:
1.提高每位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
2.有效落实质控计划
3.科室多开展质量培训。
5.要求每位医生都要以PDCA模式及时评价自己的每一项工
作,做好自我整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形成果7--宣教评分表
建立术前准备及健康宣教的质量标准,并将术前准备的缺陷纳入绩效考核,更 好地改进术前准备的质量
PD
对策处置:
实施效果良好,继续维持。
A 效C 果确认:
责任护士忙于治疗
14
12
12
10
8
6
4
2
0
改善前
3 改善后
系列1
效果确认
改善前-改善后 目标达标率= ———————— ×100%
改善前-目标值
52.5%- 89.37% 目标达标率= ———————×100% =102%
52.5-%-18.9
间。
PD
对策处置: 1.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有效。
AC
效果确认:
2.调整手术登记流程,手术交接执行情况良
转科登记情况
好。
16
15
14
12
10
3
2
0 改善前
改善后
对策拟定与实施
对策四
对策名称 主因分析
责任护士忙于其他治疗 1.科室急诊多;2 .人力资源不足
改善前:
对策实施:
1.特殊时段急诊病人多,人力资源得不到保 负责人:汪涓、刘岚
21
82
4
提高佩戴腕带的正确率
51
15
33
13 112 3
缩人手短到术住达患衡院手病者量人术到办室指手理的术出标时院室:手间的续。提及的本时等高次候率时手活:间是动术指研接患究手的3者5术及到室时电手率43话是术通指知室手37接术的病室及人接35的时患时者率1间5的0 至推病2车
(及时到率患=者术床前旁准备的及时时间率至分的数患次/者人数出/重手病要术区性患的者迫时总切间数性∕×1圈0能0%力 ) 上级政策
交班
此次改善的重点
次晨夜班护士完善术前准备 与手术室交接病人 送病人入手术室
现况把握
收集对象:2015年8月手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流程的时间数据 收集时间:2015年8月1日-8月28日 收集方法:使用查检表进行统计 收集人:手外科护士
未看服到口次数: 1013次
2015年8月1-8月28日共统计手术病人80例, 术前准备环节次数160次,发生耗时环节76次,
改善前-改善后 进步率= ———————— ×100%
改善前
52.5%- 89.37% 进步率= ———————×100% =70.22%
52.5%
改善前柏拉图
有形成果4--
优化了三班工作流程
有形成果5--交接流程
有标形准成化果6--术前准备核对表
此表将锁碎、凌乱的术前准备锁定,方便护士核对、交接,杜绝缺陷的发生
手术病例、术前用药找不到 1.科室没有规范放置;2 .无存放标识
改善前:
对策实施:
1.术前用药及病例未固定地方 2.无 夜班护士核对交接流程及制度 3.无手术用药存放的温馨标识
对策内容:
负责人:赵捷、李玲 实施时间:2015.09 实施地点:手外科病房
1实施术前准备核对表,准备内容为5大类 2. 以人为本,醒目标识别贯穿其中,在治疗
要因评分表
问题点 手术病例、术中用药找 不到
患者不配合
真因 未明确规定放置位置
无存放醒目标识 无术前温馨提示牌
术前宣教不到位
问题点 转科记录本未填写
责任护士忙于其他治疗
真因 转科登记本填写流程不对 护士无时间填写转科登记本
急诊病人多
无辅助班
对策拟定
对策拟定与实施
对策一
对策名称 主因分析
降低留置双J管的感染率
老河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舒畅圈QCC成果汇报 2016.5.25—2016.
圈成员
小组活动方式--会议
主题选定
主题评价题目
提高手术患者到手术室的及时率 提高责任护士评估病人正确率
上级政策 重要性 迫切性
39
31
35
圈能 力
55
总分
160
顺选 序定
1◎
29
21
11
对患者而言
对科室而言
对医院而言
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患者痛苦
提高科室的 工作效率
避免资源浪费 提高手术间的
利用率
〔1〕方向华,全麻手术接台时间之缩短攻略.
中国医院院长,2007,8(16):27-29
现况把握
治疗班护士 接到手术医嘱 通知责任护士
术前医嘱结束
责任护士执行当班术前医嘱 是
术前准备执行


评价说明
1
次重要 次迫切
0-50%
次相关
3
重要 迫切
51-75%
相关
5
极重要 极迫切 76-100% 极相关
注: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 7 人参与选题过程,票选分数:5分最高、3 分普通、1分最低,第一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
选题背景意义
病房护士能否合理安排手术的准备时间,减少因接手术 延长造成的时间消耗,不但能提高手术间的利用率,也 能够有效地减少病人的等待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1〕
1.修订责任护士围手术期的工作流程,手术
交接流程;
2. 制定术前教育内容卡片,让患者家属熟悉
手术相关流程,减少恐惧焦虑、也防止遗忘
3.床头放提醒手术的温馨标识
PD
对策处置:
实施效果良好,继续维持。
AC
效果确认:
20 15 10
5 0
病人外出不配合 17
3
1
2
改善前 改善后
对策拟定与实施
对策三
对策名称
转科登记本未及时登记
主因分析
1、工作流程不合理
改善前:
对策实施
护士对手术病人登记不及时
负责人:齐燕 周晓丽
对策内容:
实施时间:2015.09
1. 手术晨夜班护士治疗多,登记手术病人耽 实施地点:手外科病房
搁时间
2.将夜班护士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由夜班
护士登记病人手术信息,与手术室签字交接,
避免护工接病人时再查找手术信息,耽搁时
证; 2.科室未弹性排班 3.手术室工人接手术时间未提前通知;
实施时间:2015.09 实施地点:手外科病房
对策内容:
1.修订接患者流程,与手术室沟通通知接手
术时间并对工人进行培训,更换床号及时与
护工沟通
2. 在护理信息牌上注明手术病人的信息;
3.针对急诊病人多的问题增加7:30晨间护理
的人数,弹性、合理使用护士
室设置术前用药专区,将术前用药与手术核
对表共同装订与专区,方便拿取、核对
3.在护士台电脑前固定病例存放处贴上标识
对策处置:
实施效果良好,继续维持。
PD
A C效果确认:
改善前后用药及病例存放
25
20
20
15
系列1 10
5 0
改善前
1 改善后
此表将锁碎、凌乱的术前准备锁定,方便护士核对、交接,杜绝缺陷的发生
对策拟定与实施
对策二
对策名称 主因分析
病人外出、不配合 1.护士宣教不到位;2 .患者不重视
改善前:
对策实施:
1.术前准备的无标准化流程
负责人:赵捷、李玲
2.护士缺乏专科知识及巡视患者的主动性差 实施时间:2015.09
3. 患者理解能力差
实施地点:手外科病房
4 术前床头缺少提醒手术的温馨标识
对策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