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方案
本科专业评估方案

本科专业评估方案
课题组
二oo六年九月
目录
一、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二、专业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
三、专业评估结论及其它说明
一、评估指标体系
7.1学科建设成效
二、评估指标内涵与评估等级标准
3
4
5
6
7
8
三、评估结果及其它说明
(一)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标准如下:
9
优秀:A217,CW3,(其中重要项目A212,CW1),D=0,特色鲜明。
良好:A+B217,(其中重要项目A+B212,D=l),DW2;有特色项目。
合格:DW4,(其中重要项目DW2)。
(二)本方案二级指标共21项。
其中重要指标(黑体字)13项,一般指标8项。
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三)本评估方案中的有关数据,除评估方案中有特殊说明的外,一般填报、统计最近三年的数据。
10。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总体方案

吉林大学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总体方案一、实施背景吉林大学是我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学科专业门类齐全、质量优良,拥有一批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和优秀学生。
近年来,吉林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学科专业之间布局不够合理、重心分散等。
因此,本次工作旨在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提升学科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1.优化学科结构布局,使不同学科能够协调发展,避免重心分散现象的出现;2.通过合理的调整,促进优势学科发挥作用,提高学科整体实力;3.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
三、工作内容1.组织专家进行学科专业布局评估,重点关注各学科专业的发展潜力、竞争力、对社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等方面;2.制定学科专业调整方案,重点考虑优势学科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学院的发展方向;3.对调整后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实施,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配套工作。
四、实施步骤1.制定工作方案。
明确调整学科专业的原则和目标、组织专家评估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等;2.开展评估工作。
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估,收集资料、开展访谈和座谈会等,形成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的评估报告;3.制定调整方案。
根据评估报告和校方实际情况,制定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案,明确学院和学科专业的调整方向、调整范围等;4.实施调整方案。
实施调整方案,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配套工作,提高各学科专业的质量和影响力;5.监督评估工作。
对调整后的学科专业布局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弊端,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实施保障1.充分发挥学校有关部门的作用,协调学院和学生的意见;2.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吸收社会需求和反馈,确保调整方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3.优化师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4.加强对学科专业调整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工作按时按质进行。
吉林大学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ABCD
提供有关材料
2、教学文件
0.2
有完善的教学工作文件管理制度,包括教学计划、教学日历、教案、教学检查、教学小结、经验总结、学生成绩等材料的管理制度和详尽的文字记录。
A BCD
ABCD
提供有关材料
3、文字教材
0.3
(1)选用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稿水平教材;(2)主编和组织协编高质量的教材,在国内或国外产生较大影响,获各级优秀教材奖励;(3)教学辅助教材、实验教材、教学参考书、实验实习指导书系列化、规范化,满足教学需要
ABCD
ABCD
B:(1)≥60%(2)≥30%C:(1)≥50%(2)≥20%D:(1)≥40%(2)≥10%
5、科研论文
0.2
近两年发表论文S≥ 22S1+S2S =-------------教师总数
ABCD
ABCD
B:S≥1.6C:S≥1S1:国际、国内一级刊物S2:二级和一般刊物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改革40分
ABCD
ABCD
1.有国家项目1项或省级以上项目2项为A2.有省级项目1项或校级项目2项为B
2、课件项目
0.2
本课程在CAI、录像教材、网络课程等方面有立项或有长期工作积累,并取得显著成绩
ABCD
ABCD
提供有关材料
3、教学研究论文
0.2
近两年来主讲教师人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
ABCD
ABCD
B:E≥0.9C:E≥0.7E1:国际、国内一级刊物E2:二级和一般刊物
ABCD
ABCD
提供有关材料
8、教书育人
0.1
(1)具有良好教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2)寓德育于业务教学中,教学中体现思想性和教育性。
吉林大学王牌专业吉林大学优势专业

吉林大学王牌专业吉林大学优势专业吉林大学王牌专业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朝鲜语、新闻学、资源勘查工程、植物保护、临床医学、哲学、化学、车辆工程、放射医学、经济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制药工程、政治学与行政学、考古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地质学、动物医学。
国家重点学科:数学、化学、机械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基础兽医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吉林大学是几本?一本还是二本近几年吉林大学在各地都是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所以吉林大学是二本大学。
需要注意的是,大学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一本还是二本,吉林大学是几本仅为民间说法。
吉林大学简介吉林大学(Jilin University)简称“吉大”,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亚太国际教育协会、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吉林大学始建于1946年,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建国后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60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大学。
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吉林大学教务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二○○二年六月目录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等级标准及内涵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标准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有关说明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办学指导思想 1.1学校目标定位1.2办学思路2.1队伍结构2.师资队伍 2.2主讲教师3.1教学基础设施3.教学条件与利用 3.2教学经费4.1专业4.教学建设与改革 4.2课程4.3实践教学5.1管理队伍5.教学管理 5.2质量控制6.1教师风范6.学风 6.2学习风气7.1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7.2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7.教学效果7.3思想道德修养7.4体育7.5社会声誉特色项目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标准评估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其标准如下:优秀:A≥14,C≤3,(其中重要项目A≥9,C≤1),D=0,有特色项目;良好: A+B≥14,(其中重要项目A+B≥9, D=0),D≤1;合格:D≤3,(其中重要项目D≤1)。
本方案二级指标共18项。
其中重要指标(黑体字)11项,一般指标7项。
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有关说明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
通过水平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促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和支持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评估方案努力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反映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势与发展趋势,并鼓励学校从实际出发办出特色。
吉林大学学科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学位〔2014〕4 号)和《关于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的通知》(学位〔2014〕16 号)的要求,学校将全面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
为保证评估工作顺利开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学位授权点评估工作,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重点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
坚持以国家合格评估与学校诊断式自我评估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通过评估对学校学位授权点进行全面检查与剖析,立足于发现问题,促进整改,有利于特色发展,持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同时,对自评估中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提出预警,并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科自身发展情况,为学校进行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提供依据。
二、评估范围本评估方案中的学位授权点是指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
1.2008 年以前(含2008 年)获得授权的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
2.2011 年以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为基础增列的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
3.2011 年—2012年按照《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对应调整的学术学位授权点。
三、评估内容自我评估是对我校学位授权点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检查,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从目标定位、研究方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等方面,真实、准确地考察学位授权点的目标达成度。
四、评估组织(一)评估工作组织保障1. 学校成立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评估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组织协调等;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评估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领导小组组成组长:杨振斌李元元副组长:陈岗韩晓峰蔡莉张向东吴振武杜莉弢成员:赵丁选田文晶康永刚杨洲魏鹤影张宗孙长智沈维立董德明霍志刚胡亮刘鹤钟新张广翠闫国生方东红2.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评估工作材料的准备及组织落实,同一学位授权点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生培养单位招收培养研究生的,由约定的牵头单位负责该学位授权点的评估材料组织,相关培养单位要给与积极配合。
本科专业评估评估实施方案

本科专业评估评估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本科专业的评估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科专业评估是为了检验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制定本科专业评估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估目标1. 评估对象:本科专业教学工作及学生培养情况;2. 评估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等方面;3. 评估标准: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评估实施方案1. 制定评估计划(1)确定评估时间节点,合理安排评估工作;(2)明确评估范围,包括评估对象、评估内容等;(3)确定评估人员,建立评估组织机构。
2. 收集评估数据(1)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学生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2)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进行评估分析(1)根据评估目标和标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2)发现问题和不足,找出原因和影响因素。
4. 制定改进措施(1)针对评估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2)建立改进措施落实机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5. 实施改进措施(1)组织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2)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效率;(3)加强学生管理和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评估效果1.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评估和改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2. 优化教学资源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3. 培养优秀人才通过评估和改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五、总结本文介绍了本科专业评估的实施方案,从背景介绍、评估目标、评估实施方案、评估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本科专业课程评估方案

本科专业课程评估方案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载体和主渠道,课程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关系到学校办学的水平高低。
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助推学校内涵发展、错位发展和转型发展,全面加强课程改革与建设,发挥评估的导向促进作用,特制订本方案。
一、课程评估的意义和原则1.课程评估的意义。
通过课程评估,帮助教师明确树立课程的标准意识、主体意识和质量意识,引导课程教师、专业教研室和二级学院加强课程的改革、管理和建设,建立课程的质量保障机制,提高课程质量,打造课程特色。
2.课程评估的原则。
在评估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
(2)以评促教,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重在建设。
(3)以课程教师(课程群)专业教研室和二级学院自评为主。
(4)以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导向。
(5)以问题诊断、改进提升、信息交流为重点。
二、课程评估的组织实施1.评估处负责对全校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应用能力培养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评估工作。
2.评估内容主要是近三年的情况,相关数据截止时间为当年8月31日。
3.评估流程由评估处制发评估通知、二级学院自评、学校专家评估和评估处印发简报四个阶段构成。
4.二级学院自评工作的基本程序。
(1)根据评估通知,二级学院自评小组启动本院的课程自评工作,制订实施方案,方案提交评估处。
(2)自评小组对照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收集佐证材料、师生意见,总结经验,诊断问题。
(3)以课程为单位,按照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写出自评报告。
(4)课程自评报告提交评估处,由评估处组织专家审阅。
(5)在专家现场诊断后,修改完善课程自评报告。
(6)课程自评报告(定稿)送评估处存档。
5.学校评估工作的基本程序。
(1)评估处制发本科专业课程的评估通知,明确评估的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
(2)召开学校课程评估的专家组会议,明确专家的工作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方案
注:一级指标8相,二级指标29项。
带*号的为重点项目(18项)。
二、吉林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等级标准及内涵
三、吉林大学本科专业建设评估结论标准
1、评估结论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其标准如下:
优秀:A≥23,C≤5,(其中重要项目A≥14,C≤3,D=0)
良好:A+B≥23,C≤5,(其中重要项目A+B≥14,C≤3,D=0)
合格:D ≤5,(其中重要项目D≤2)
2、本方案二级指标29项。
其中重要指标18项,一般指标11项。
二级指标的评估等级为A、B、C、D四级,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 级。
3、针对各个项目提交文字说明材料,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要详实、可信、具体、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