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福建高考各学科变化动态分析
2009年福建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分析

2009年福建省高考试题理综化学部分分析一.试卷评析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很好的体现了“和谐高考”,“让改革者受益”。
整体觉得化学部分朴实亲切。
很好体现命题者“坚持能力立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坚持平稳过渡、适度创新的原则”。
试题能很好“突出基础性,选取主干知识作为考查重点”、“注重综合性,将主干知识有机融合加以考查”、“坚持导向性,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高考的基本功能”、“体现公平性,力求必考内容的普适与选考难度的等值”、“具有新颖性,力求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适度创新”、“体现简约性,努力形成自然、朴实的风格”。
试题通过设置表格、工艺流程图、实验装置图等多样性的信息呈现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重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多元能力与化学实验素养的考察。
二.学生答题情况预测化学100分,估计我校65分。
比省质检二难些,难在选择题上。
物构选考比省质检易。
选择题42分,我校估计30分,得分率较低的是10、11、12三题。
23题15分,我校估计9分,失分在(3)(5)(6),特别是(6)问。
24题13分,我校估计9分,失分在(4)(5)25题17分,我校估计7分,失分在(4)(5)(7)30题13分,我校估计10分,失分在(3)。
31题13分,我校估计11分。
6题考查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7题考查的是各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涉及到常见元素化合物知识(硅、硫、铁、铜)8题关于阿佛加德罗常数,传统好题。
9题考查的是常见有机物性质及应用知识10题考查的是水解平衡,涉及水解平衡常数、水解平衡的移动、离子的浓度、溶液PH变化等知识。
11题考查的是原电池,题目将化学平衡与原电池相融合,通过电流计读数的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通过离子浓度的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根据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分析电极反应。
立意新、落点低,估计很多学生错选D。
2009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的解读

“2009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的解读一.福建省2009年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二、新课改的新处: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提出:既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即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也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模块学习与高考备考复习的需要),还要面向高考,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新课程考纲中对能力目标的考核增加了:“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考核要求中明确提出:“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地理基本技能新要求。
新课程“要求在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体现了重视对问题的探究这一新课程理念。
重视从事实性知识转向方法性知识,从知识性立意转向知识与能力立意。
所以在教学和平时试题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原有知识的重组,生长出新的知识、新的判断。
四、各阶段的试题设计:通过新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新情境对接碰撞。
通过探究推理,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以此检验学生的能力。
(一)开放性试题:答案是开放的,要求按自己的观点说明原因或理由。
(二)探究性试题探究性:新课标鼓励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探究学习成为地理学习的最主要方式。
近年的高考试题已经比较注重通过给出探究性活动情景材料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性试题命题的三种趋势①考查探究学习方法:信息获取与分析方法;提出研究课题名称;设计方案,写出探究步骤等。
如2005年高考地理广东卷第35题,要求考生“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以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写出实验用材、实验步骤和所得结论。
”②展示活动信息源(数据、图文),分析其所反映的地理含义及规律、成因等。
如2003年高考地理江苏卷第8~11题以“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
2009年高考数学试卷(福建卷)评析

命 题关注高考 的 目的和性质 ,关注试题 选材 的合理性 ,试 同时 ,命题坚 持从 学科 整体意 义的高度 考虑 问题 ,许多试题都 题 背 景 公 平 , 大 多 数 试 题 设 问 科 学 ; 问 题 设 置 坚 持 能 力 立 意 , 强 调知识 间的交叉 、渗 透和综合 , 币 检删考 生是否具备一个
文 标准 ( 实验) 以下 简称 《 准》 、(0 9年普通高 等学校招生 学 的 主 干知 识 . 科 卷 的 6道 解 答 题 分 别 取 材 于数 列 、统计 与 概 》( 标 ) ( 0 2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 课程标准实验 版) 》、《 建省普通高 中新课 率 、三 角 函数 、空 间几何 、函数 与导 数 、直线 与圆锥 曲线 等 , 福
目的 .
() 3 适度创新 ,关注过程.
创 新 性 问题 是 考 查 考 生 自主 地 灵 活 应 用 相 关 知识 分 析 问题
试 卷突 出高中数学 课程 中最 基础 、最 核心 的 内容 ,充分关 和解决 问题 的思维过程 的最好素材 . 试卷配置了适量的 、没有现
牟画 薮蕾 2 9 菇1妇j 3 薮事 o 毒 ’ 2 o 童
程教学要求 ( 数学) 为指导 ,以 (0 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理 科 卷 必 考 部 分 的 5道 解 答 题 分 别 取 材 于 统 计 与 概 率 、空 间 几 》 (0 2 国统一 考试 ・ 福建 省数学考试说 明》 ( 以下 简称 《 试说 明》 为 何 、三角 函数 、直线 与圆锥 曲线 、函数 与导数等 ,主干知识 在 考 ) 依据 ,结 合福 建省普 通高 中新课 程 的教学 实 际 ,试 卷在 结构 、 文科 卷 中 的 占分 比例 约为 8 %,在理 科 卷 中 的 占分 比例 约 为 8 题型及其赋分 比例等方面均与 《 考试说 明》 保持一致. 命 题本着 “ 平稳过 渡 、适度 创新 ”的原则 ,较好地处 理新
09年福建高考数学试卷评析

09年福建高考数学试卷评析王华文今年高考数学命题把重点放在高中数学课程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上,试卷紧紧地围绕“双基”,对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能力进行重点考查,特别是对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查,主干知识的占分比例在文科卷中约为88%,在理科卷中约为79%。
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差距拉大,理科体现新颖,比以往更有难度;而文科比去年难度降低,多为传统型考题。
整体上来看,理科考题灵活多变,难度比近两年试卷有所提高,体现能力立意。
创新、综合能力要求高,选择填空的综合度有所上升,如填空11题对复数考查要分三步完成,15题应用合理推理找到规律进入应用数学知识进行验证。
理综数学题目还体现了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结合。
在解答题的设问上体现创新,如16题,要求学生结合背景的概念统计问题。
18题三角应用题,背景比较新颖。
解答题题目设置强调区分度,本次试卷中每道解答题都进行梯式设问,题目难易都有,对不同层次考生进行区分。
如理科20题,三次多项式函数,考生需以导数为基础,观察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寻找临界状态,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推测论证,这也是着重考查考生的归纳、探究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突出主干、适度覆盖,如解答题16-20题分别考查学生的概率统计、立体几何、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导数、函数,突出考查了6大主干的5大主干知识,而数列在选择填空中加以体现。
本次试卷比以往试卷更为注重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力度,第8、12、18题都取材于考生熟知的生活实际,要求学生以学到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牵引到应用能力的考查。
注重创新,但也关注本质。
理科全卷题目灵活多变,难度比近两年高考有所提高,更加关注对知识本质含义的考查,如理科9、10、15、20题。
此次数学考试中呈现的特点也提示,考生如果只记公式等,不知道如何产生,将影响考试结果。
为此,在教学中要开始侧重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良性思维习惯和能力,平常多鼓励学生寻找多种解题思路。
福建省公布09年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

福建省公布09年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让两种评价在高考中真正发挥作用□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对于监督、规范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种新型评价制度,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评价,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素质教育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为了使这两种评价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学业水平考试抽测制度、校长诚信承诺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等,确保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发挥其在高校录取中的作用。
日前,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从2009年起开始实施的《福建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对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高校招生考试内容改革以及高校录取模式的改革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说明。
整体来看,该《方案》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与新课程改革有效衔接学生综合评价、考试内容、高校录取均成为此次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与以往的改革相比,此次改革表现出明显的综合性。
《方案》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对于监督、规范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实行的是“反向会考”模式,即文科倾向的学生参加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4科的全省基础会考,理科倾向的学生参加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4科的全省基础会考。
为了保证该制度的顺利实施,福建省教育厅专门制定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对学业基础会考的科目、考试范围、考试时间、成绩评定及实施办法等作了详细的说明。
今后,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普通高中教学情况,将进一步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种新型评价制度,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评价,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素质教育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福建两年高考试卷分析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D
启示:
要把文明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 等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用新的视角和史 学观念统领备考,整合知识。
二、两份试卷的共同特点
5、突出历史阶段特征,重视中外历史 横向联系比较
“历史的阶段特征比历史的阶段分期重 要。”(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 试题的命制》)
B
例6(2010)2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
“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 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 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 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两份试卷的共同特点
6、关注历史素养的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在命 题时,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视为全面提高学生人 文素养的载体。
例10(2009)23.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 是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文明史观
• ①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 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 • ②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 • ③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 • ④认为应该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 (如古希腊、古罗马历史中的民主精神、法律精神) • ⑤强调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强调人性的光辉) • ⑥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的综合。(日渐关注社会史 的研究)
2009年福建高考各学科变化动态分析.

2009年福建高考各学科变化动态分析明年高考是我省实行新课程和使用新教材之后的第一届高考。
考生在面对这一场高考时,一定想知道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新高考究竟“新”在哪里,它们与旧高考又有什么区别。
3日,本报与福州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了“2009年高考动态分析会”,特邀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课题组和指导组的名师,就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为考生作现场分析。
语文: 最大的变化是增加“选做题” 福州八中高级教师丘实真指出,新课程实行“学分制”,就是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新”在有了两套教材。
考生要注意,不管新教材也好,旧教材也好,它们的目的都在于培养语文素养和答题能力。
多年来语文高考除默写以外,从不考课本内容,因而学习新旧教材对考生参加高考影响不大。
明年高考语文科在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卷形式等方面与往年基本相同。
局部会有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要增加“选做题”,目的是落实对“选修课”的考查。
丘老师告诉考生,考试肯定会有变化,但不会很大。
尽管明年的考试说明还没有出来,但为了让考生明确复习方向,丘老师做了一些预测。
今年我省语文试卷一共6大题18小题,大题有:1.现代文阅读;2.文言文阅读、3.文化经典阅读和古诗鉴赏、文学名著阅读,4.现代文学作品阅读,5.语用题、6.作文。
丘老师认为,明年语文卷,1、2两题的变化应该不大,考生的训练形式应以内容理解和多做选择题为好。
文言文阅读是各地试题中较为稳定的一部分内容,肯定会考。
对文言文,考生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准备,关键要打好基础,有较强的语感。
“文化经典阅读”是我省特有的考题,才考3年,马上就变的可能性不大。
我省“文化经典”着重要求考生阅读《论语》《孟子》和《庄子》。
2006年和2007年都是考《孟子》,今年则是把《孟子》和《论语》各取一句,明年是否会考《孟子》还很难说。
三部作品中,总体来看《孟子》较为浅显,多考也有一定的道理。
现在时间还充裕,建议考生尽量全面准备。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综分析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综) 分析今年是我省新课改后首次自主命题,也体现我省新课改的成果及发展方向。
我省出台的考试说明具有很大的指导性,本次高考题型及分布与省质检试卷相似。
选择题五题:第一题为实验题,知识点出自考纲所列的16个实验;必修一知识点再出一题;必修一和必修二知识点穿插一题;必修三知识点两题。
26题I题是以细胞呼吸为考点,考察实验设计能力,II 题是动物生理(体温调节、免疫调节])。
27题是遗传分析。
32题选做题(简单)。
一、选择题第一题:基础题,本题考察学生对课本实验过程的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符合新课改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
(有丝分裂实验、酵母菌数量变化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还原糖检测实验)第二题:基础题,考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知识点。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食物链(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也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则越弱。
)本题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
第三题:基础题,考察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其实答案也是明显的,基因重组是发生在有性生殖中的减数分裂。
第四题:基础题,考察必修一中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考察蛋白质高级结构和其功能之间的关系,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后,其功能也就发生了改变。
但本题的B选项“RNA与DNA的分子结构相似”不够严谨,易造成干扰,造成部分同学错选。
第五题:提高题,本题知识点是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特点,结合了数学形式,曲线图,要求的能力较高——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比较下省质检(二)的第5题,也是以曲线图,结合数学形式,不过知识点是考种群的数量变化。
所以难度可以说跟省质检(二)相符。
问过部分学生,只有少数优等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推理。
二、填空题26、(Ⅰ)题:较好体现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实验设计能力。
(必修一知识点)以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实验的形式来考查知识点细胞呼吸——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这次的实验探究难度适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福建高考各学科变化动态分析
明年高考是我省实行新课程和使用新教材之后的第一届高考。
考生在面对这Array
一场高考时,一定想知道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的新高考究竟“新”在哪里,它们与旧高考又有什么区别。
3日,本报与福州教育学院联合举办了“2009年高考动态分析会”,特邀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课题组和指导组的名师,就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为考生作现场分析。
语文:
最大的变化是增加“选做题”
福州八中高级教师丘实真指出,新课程实行“学分制”,就是把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新”在有了两套教材。
考生要注意,不管新教材也好,旧教材也好,它们的目的都在于培养语文素养和答题能力。
多年来语文高考除默写以外,从不考课本内容,因而学习新旧教材对考生参加高考影响不大。
明年高考语文科在科目设置、考试内容、考卷形式等方面与往年基本相同。
局部会有一些变化,最明显的是要增加“选做题”,目的是落实对“选修课”的考查。
丘老师告诉考生,考试肯定会有变化,但不会很大。
尽管明年的考试说明还没有出来,但为了让考生明确复习方向,丘老师做了一些预测。
今年我省语文试卷一共6大题18小题,大题有:1.现代文阅读;2.文言文阅读、3.文化经典阅读和古诗鉴赏、文学名著阅读,4.现代文学作品阅读,5.语用题、6.作文。
丘老师认为,明年语文卷,1、2两题的变化应该不大,考生的训练形式应以内容理解和多做选择题为好。
文言文阅读是各地试题中较为稳定的一部分内容,肯定会考。
对文言文,考生既要有重点,又要全面准备,关键要打好基础,有较强的语感。
“文化经典阅读”是我省特有的考题,才考3年,马上就变的可能性不大。
我省“文化经典”着重要求考生阅读《论语》《孟子》和《庄子》。
2006年和2007年都是考《孟子》,今年则是把《孟子》和《论语》各取一句,明年是否会考《孟子》还很难说。
三部作品中,总体来看《孟子》较为浅显,多考也有一定的道理。
现在时间还充裕,建议考生尽量全面准备。
“古诗鉴赏”一题各地都考,选材也多以诗歌为主,但也有少数省市考宋词、元曲的。
我省今年选的也是唐诗,建议考生也仍以唐宋的诗歌和词为复习重点。
在命题形式上,今年我省开放式的综合性较强的题型应引起考生重视,但各地限制性较强的题目也不能忽略,尤其在复习的第一阶段,最好还是要有全面的训练。
“文学名著阅读”也是我省有别于其他省市的一项考查内容,才考2年,明年估计也会保留下来。
但考试的范围和形式可能会有些变化,可能以“选做题”的形式扩大到“选修系列2”的一些内容。
如扩大到《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的一些篇目。
如果是以“选做题”的形式加以改造,那么
题型肯定会向这几年出“选做题”的省份靠拢。
“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是相对稳定的题目,今年各地与往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考生对我省的这种命题形式还要多加适应。
语用题是高考试题中变化最丰富的一部分,估计在具体的命题形式上明年肯定会有些变化。
今年各地试题如浙江、安徽、湖北、广东、重庆的试卷就很有变化,考生最好都能去熟悉一下。
丘老师还说,明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主要还是新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
明年高考最值得关注的还是“选做题”,试卷肯定会有“选做题”。
但考生看了具体的题目后,会觉得并不十分困难,因为它考查的仍然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能力。
因此,考生完全不必对明年的高考有太多的顾虑。
数学:
新知识增加不多
注重能力的考查
福州三中特级教师林风老师指出,实行新课改之后的高中数学教材与其他科目一样,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由五个模块构成,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和平面向量等。
不同的是新教材在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统计中的变量相关、概率中的几何概型等内容。
在选修课方面,考生要注意一些重要的选修课程,如文科常用逻辑用语中增加了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增加了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框图等;理科常用逻辑用语中增加了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增加了推理与证明以及定积分;增加了统计案例等。
林老师说,从目前已经进入新课改省份的高考试卷来看,新高考的命题思路及试卷结构有几个变化:首先是试卷结构、形式的变化。
新高考将在填空题部分出现了“选做题”,大题中涉及大综合的内容;命题更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更突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更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总之,新教材增加的知识点内容相对较少,在高考中所占分值也较少,考生要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学习方法,攻克数学学习中计算能力弱、解题不规范、策略失当、方法不佳、记忆淡化这“五大硬伤”,进行有目标的复习。
同时,林老师还提醒即将进入紧张复习阶段的准高三学生,要着力做到“短平快”“稳准好”。
在复习过程中,要找准资料,进行限时训练,专题训练,以平常心保持复习的状态,力求在稳定中有所提高,有所超常发挥。
此外,在高三紧张备考状态下,考生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现象,要加以克服,如:(1)高原效应,即由于高三阶段大负荷的学习和过量的练习造成了生理和心理疲劳,产生“缺氧”现象,造成后期的精力、体力不支,缺少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2)舌尖效应。
浅尝辄止是学习中的一种“舌尖效应”,只追求题海战术,
求多求新,求感觉;(3)克拉克效应。
即期望过高,过度紧张,导致在考场上发挥失常;(4)偶像效应。
不少学生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而对自己的弱势科目则不愿意“光顾”。
英语:
词汇量明显增大
能力要求有提高
不少人都认为英语学科将会是明年高考中变化最大,难度最大的科目。
那么现实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昨天,来自华侨中学的谢子潮老师在会上作了解答。
谢老师说,新课程强调英语学习既是实践活动,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更加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即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新课程对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素养提出具体等级目标。
英语新教材是按照模块来编写的,英语学科新教材共分为11个模块,其中1至8模块为高考必修模块,9至11模块为拓展模块。
谢老师预计明年高考的总体趋势是:平稳过渡,稳中有变,注重能力。
考查的词汇量明显增大;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语法要求更加全面;在题型上会有所变动或创新,将会更注重能力的考查,这主要体现在主观题分值上。
同时,他认为今年的高考评价对明年的新高考会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今年高考的总体难度高于前几年;在题型上有所突破,相对开放,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并且考试中大幅增加了考纲外的词汇量,总体词汇量也有所增加,基本体现了新高考的要求。
最后,谢老师就如何应对2009年新高考给考生们提出了建议:考生首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及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明确课标要求;其次,考生还要认真研读高考新方案和新考纲,明确高考要求;第三,考生要关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等实验省市自治区的高考新题型,把握高考新动向;第四,考生要以第一至第八模块教材为载体,夯实“双基”;第五,考生要通过大量阅读加大语言输入,巩固必备词汇。
此外,考生还要重视读写训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