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功能评定

合集下载

完整版)感觉功能评定

完整版)感觉功能评定

完整版)感觉功能评定感觉评定是一种客观、量化的方法,用于有效和准确地评估康复病人的感觉功能障碍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通过对感觉检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判断引起感觉变化的原因,感觉障碍对日常生活、功能活动及使用辅助具的影响,以及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可防止患者由于感觉上的变化而再受损伤。

此外,还可以预测将来的变化,判断何时需要再次检查。

感觉评定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本体觉评定、痛觉评定、压觉评定、温度觉评定和关节觉评定。

本体觉评定需要准备大头钉、测试管、棉花、纸巾、软刷等物品,以及常见物品如钥匙、钱币、铅笔、汤勺等。

对于不同部位的感觉检查,需要注意刺激的方向和频率。

痛觉评定需要使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对于痛觉减退的患者,需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于痛觉过敏的患者,需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压觉评定需要让患者闭眼,用大拇指使劲地去挤压肌肉或肌腱,请患者指出感觉。

对于瘫痪的病人,常从有障碍部位到正常的部位进行压觉检查。

温度觉评定包括___和温觉,需要使用装有冷水或温水的试管。

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

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关节觉评定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需要让患者闭目,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测量触觉敏感度时,需要让患者将手背放在桌子上的油腻子上,以避免受测手移动。

检查者应该用隔帘或其他物品遮住患者的双目,持数值最小的单丝开始试验,使丝垂直作用在患者手指掌面皮肤上,不能打滑。

在试验前,与患者约定,当患者有触感时应告知检查者。

使用1.65-4.08号丝时,每号进行3次,施加在皮肤上1-1.5秒,提起1-1.5秒为一次。

当丝已弯而患者仍无感觉时,换较大的一号再试,直到连续两次丝刚弯曲患者即有感觉时为止,记下该号码,然后查表觅结果。

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十二章感觉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十二章感觉功能评定

五、感觉障碍的分型及特点
(四)丘脑型感觉障碍 丘脑是各种感觉的汇合之处,受损时出现以下表现。 1. 偏身感觉障碍 2. 丘脑痛 3.感觉过敏或倒错。 4.非感觉症状
五、感觉障碍的分型及特点
(五)内囊型感觉障碍 丘脑皮质束通过内囊后肢后1/3,损伤时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特点为肢体重于躯干肢体远端重于近端、深感觉受累重于痛、温觉。 另外,常合并运动、视纤维的受累,表现为“三偏”,即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和偏盲。
二、感觉评定的设备
进行感觉功能评定前,通常要准备以下物品:① 大头钉或牙 签若干个(一端尖、一端钝);② 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③ 一些 棉花、纸巾或软刷;④ 4~5件常见物品:钥匙、钱币、铅笔、汤 勺等;⑤ 感觉丧失测量器或心电图测径器头、纸夹和尺子;⑥ 一 套形状、大小、重量相同的物件;⑦ 几块不同质地的布;⑧ 音叉 (128/256HZ)等。
二、躯体感觉分类
(一)浅感觉 (二)深感觉 (三)复合感觉
三、躯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体感觉的传导路径是分布在躯干、四肢表浅皮肤或在 肌肉、关节的感受器接收外界刺激后,将所产生的神经冲动 经由外周神经、脊髓、脑干、间脑传导到大脑皮层相应功能 区的过程,该过程经由三级神经元传递完成。
四、躯体感觉障碍分类
三、感觉评定的基本步骤
1. 向患者介绍检查的目的、方法和要求,取得患者的合作; 2. 检查前进行检查示范; 3. 遮蔽双眼; 4. 检查先健侧后患侧。检查健侧部位的目的是在判断患者理解力 的同时,建立患者自身的正常标准用于与患侧进行比较; 5. 给予刺激; 6. 观察患者的反应。患者不能口头表达时,可让其用另一侧进行 模仿; 7. 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评定表中,或在节段性感觉支配的皮肤分布 图中标示。

康复评定学课件:感觉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学课件:感觉功能评定

2020/6/19
25
脑干损害 延髓外侧:损害脊髓丘脑束和三叉神经脊束、脊束核,引 起对侧半身和同侧面部痛、温度觉缺失,为交叉性感觉障 碍。 桥脑上部、中脑:对侧面部及偏身的深浅感觉障碍。
丘脑损害:对侧深、浅感觉缺失或减退,深感觉障碍重于浅 感觉,远端重于近端,上肢重于下肢,常伴有自发性疼痛或 感觉过敏或倒错。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For Rehabilitation therapeutics
康复评定学
感觉功能评定
感觉概述 感觉障碍概述
评定概述 浅感觉评定
深感觉评定 复合感觉评定 手部感觉评定 总结与思考
定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 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个别属 性有大小、形状、颜色、坚实度、湿度、味 道、气味、声音等。
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丧失,痛觉减退较触觉深感觉为轻, 可伴较重的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主要见于脑血管病)。
内囊:
对侧偏身(面部)感觉减退或丧失(伴偏瘫或偏盲)。
皮质:
感觉区范围广,病变只伤其一部,呈对侧一个上肢或下肢 分布的感觉减退或丧失(单肢感觉减退或丧失)。特点为 精细感觉(复合感觉)障碍:实体觉、图形觉等感觉障碍。 刺激性病灶可致感觉性癫痫发作。
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深感觉丧失,对侧痛温觉丧失。
后角损害: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丧失、深感觉触觉保存。
脊髓中央部病变:
分离性感觉障碍:两侧对称的痛温觉丧失、触觉保存。
2020/6/19
31
脊髓半切综合症 脊髓横贯性损伤
脊髓内病变 (脊髓空洞症)
浅感觉丧失
触觉保留
脊髓前部损伤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
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 用药情况等,以便更好地评估 其感觉功能状况。
选择评定方法
根据评定目的和患者情况,选 择适合的感觉功能评定方法。
准备评定工具
根据选定的评定方法,准备相 应的评定工具和设备。
评定过程中的操作步骤
确定评定环境
选择安静、舒适、无干扰的评定环境,确保 评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评定
定量评定的研究与应 用
为了提高评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未 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开发基于客观生 理指标的定量评定方法。例如,利用 皮肤电反应、脑电等生理信号,结合 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患者感觉功能 的客观评定。
跨学科合作与技术整 合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的发展需要跨 学科的合作和技术整合。例如,心理 学、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 的研究者将共同合作,开发新型的感 觉功能评定方法和工具。同时,随着 技术的进步,将有更多的传感器、成 像技术等应用于感觉功能的评定中, 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评估和治疗。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基础,通 过客观、准确的评定,可以全面了解 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为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感觉功能评定的目的和意义
感觉功能评定是康复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患者的感觉功能进行评估,了解 患者的感觉障碍程度和特点。
感觉功能评定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指导患者进行感觉训练和功能恢复。
01
02
03
04
量表评定
通过制定量表来评估患者的感 觉功能,如温觉、触觉、位置
觉等。
仪器评定
利用专业仪器进行客观评定, 如振动觉阈值测定、神经传导
速度测定等。
行为观察
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表现,评 估其感觉功能状况。
患者自评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

运动觉评定
总结词
运动觉评定是评估个体对自身运动和平衡感觉的感知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被评估者在运动过程中的姿势、动作和平衡能力, 以及其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自我调节能力,以评估其运动 觉的感知和平衡能力。
03
感觉功能评定的应用
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评估患者感觉功能状况
监测康复治疗效果
通过感觉功能评定,可以了解患者的 感觉功能状况,包括痛觉、温觉、触 觉等,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通过定期进行感觉功能评定,可以监 测康复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康复效果。
制定康复治疗方案
根据感觉功能评定结果,可以制定针 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物理治疗、 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以促进患者 感觉功能的恢复。
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鉴别感觉障碍类型
通过感觉功能评定,可以鉴别患 者的感觉障碍类型,如神经性、 功能性、器质性等,为临床诊断
在评定过程中,应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评定的规范性和 客观性。
注意患者安全
在评定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受 伤或不适。
评定后的注意事项
分析评定结果
根据评定结果,对患者的感觉功能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和障碍。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训练目标、训练内容、 训练强度和时间等。
振动觉评定
总结词
振动觉评定是评估个体对振动刺激的 感知和反应。
详细描述
通过使用振动器或振动物体,如振荡 器、敲击器等,刺激被评估者的皮肤 或肌肉,观察其反应和感受,以评估 其对振动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
位置觉评定
总结词
位置觉评定是评估个体对位置和方向感觉的敏感度。

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

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

【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深度评估与应用】一、引言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The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ensory Function Scale,简称BMRC)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感觉功能的标准。

这一标准对于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包含了一系列描述、评价和判定感觉功能的指标。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BMRC的评定标准,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对BMRC的深度解读1. BMRC评定标准的内容和要点BMRC评定标准主要包括对患者感觉功能的不同方面进行评估,如触觉、疼痛、温度感知等。

其内容覆盖了感觉功能的多个层面,通过对患者的感觉反应和感知能力进行评定,该标准能够全面、多角度地评价患者的感觉功能状况。

2. BMRC评定标准的临床应用BMRC评定标准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患者的感觉功能进行评估,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疾病发展情况,从而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BMRC评定标准还可以用于评估临床试验对象的感觉功能情况,为临床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BMRC评定标准作为一种全面评估感觉功能的标准,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患者感觉功能进行系统的评估和记录,医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患者的感觉功能状况,为治疗和护理提供更科学、更精准的指导。

我认为在临床实践中,更多的医疗机构应当引入BMRC评定标准,并培养医护人员对其的熟练运用,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四、总结回顾通过本文对BMRC评定标准的深度评估和应用探讨,我们不仅对这一标准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其在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价值。

BMRC评定标准的引入和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对于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功能评定标准的深度评估和应用的探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觉功能的评定内容

感觉功能的评定内容

感觉功能的评定内容
感觉功能的评定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浅感觉评定:包括对皮肤的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的评定。

通过使用触觉测试工具(如棉花球、针尖等)、温度测试工具(如冷热棒)或疼痛刺激来评估皮肤对不同刺激的感知能力。

2. 深感觉评定:深感觉主要包括肌肉、肌腱、关节和骨骼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

评定方法包括让患者闭眼,通过触摸和运动来感受肢体的位置、运动和震动。

3. 复合感觉评定:复合感觉是对皮肤上的两点辨别觉、图形觉和实体觉的评定。

两点辨别觉测试用于评估皮肤对两点刺激的最小距离的分辨能力,图形觉测试用于评估对简单图形的识别能力,实体觉测试用于评估对物体形状、大小和质地的感知能力。

4. 感觉阈值评定:评定感觉阈值可以确定患者对不同刺激的敏感程度。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使用各种触觉、痛觉和温度觉的测试工具,逐渐增加或减少刺激强度,以确定感觉阈值。

5. 感觉障碍的类型和程度:评定还包括对感觉障碍的类型(如过敏、减退、缺失等)和程度进行评估,以及对感觉异常(如刺痛、麻感、烧灼感等)的描述。

在进行感觉功能评定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可能影响感觉功能的因素。

评定结果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计划和康复干预提供重要参考。

感觉功能评定

感觉功能评定

感觉过敏:轻微的刺激引起强烈的感觉,由于感觉神经受到刺激性 损害所致,见于早期病变 感觉倒错:对刺激的认识倒错 感觉过度:由于刺激阈增高与反映时间延长,在刺激后,需经一潜 伏期,才能感觉到强烈的、定位不明确的不适感,并感到刺激向周 围扩散,持续一段时间
感觉功能评定
感觉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感觉检查,主要掌握一般感觉系 统中深、浅、复合感觉的检查 了解感觉检查的临床意义和感觉检查的记录方法,以此了解感觉障 碍的性质,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
概述
感觉功能以神经系统为结构基础,感觉细胞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神 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导到各级中枢,直到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 通过综合分析产生某种感觉 感觉系统可分为躯体感觉(特殊、一般感觉)及内脏感觉
让患者闭眼,检查者用大拇指使劲地去挤压肌肉或肌腱请患者指出 感觉 对瘫痪的病人压觉检查常从有障碍部位到正常的部位
压觉检查
包括冷觉与温觉。冷觉用装有 5-10 ℃ 的冷水试管,温觉用 40-45 ℃ 的温水试管。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 热的感觉。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 ,接触时间以 2-3 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两点辨别觉
正常人手指末节掌侧皮肤的两点 辨别距离为 2-3mm ,中节 45mm ,近节 5-6mm;7-15mm 为 部分丧失 ,15mm 为完全丧失 两点辨别距离越小,越接近正常 值范围,说明该神经的感觉恢复 越好
患者闭目,用铅笔或火柴棒在患者皮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 ( 如圆形 、方形、三角形等 ) ,询问患者能否感觉并辨认,也应双侧对照。
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 128 或 256 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 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 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 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患者回答有无一种轻痒的感觉。
2痛觉
【刺激】 令患者闭目 。分别用大头针的尖端和钝端以同等的力量随机轻刺患者的皮肤。 【反应】要求患者立即说出具体的感受(疼痛、疼痛减退/消失、感觉过敏)及部位。
对痛觉减退的患者检查要从正常部位逐步移行, 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部位向障碍部 位逐渐移行。 测试时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 有障碍时, 要记录障碍的类型、 部位和范围。3温度觉
【刺激】用盛有热水(40C〜45C)及冷水(5C〜10C)的试管,在闭目的情况下冷热 交替接触患者的皮肤。 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 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 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应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
【反应】患者回答 “冷”或“热”。
4压觉
【刺激】 检查者用拇指或指尖用力压在皮肤表面。 压力大小应足以使皮肤下陷以刺激深感受 器。
【反应】要求患者回答是否感到压力。 触觉障碍见于后索病损; 局部疼痛为炎性病变影响该部末梢神经之故; 烧灼性疼痛见于交感 神经不完全损伤;温度觉障碍见于脊髓丘脑侧束损伤。
许多神经疾病都有痛、温、触觉的丧失或减退,如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糖尿病性神经病、 神经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雷诺氏病、束性脊髓病等常出现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
【反应】要求患者将手中重量与前一重量比较或双手进行比较后说出谁比谁轻或重。6. 材质识辨觉 (recognition of texture)
【刺激】 检查区别不同材质的能力。 将棉花、 羊毛、丝绸等一一放在患者手中, 让其触摸。 【反应】回答材料的名称(如羊毛)或质地(粗糙、光滑)。
7. 双侧同时刺激 (bilateral simultaneous stimulation)
(二)深感觉 (本体感觉)
1、 关节觉
是指对关节所处的角度和运动方向的感觉, 其中包括关节对被动运动的 运动觉和位置觉 ,一 般两者结合起来检查。
(1)位置觉 (position sense)【刺激】令患者闭目,检查者将其肢体移动并停止在某种位置上。 【反应】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位置。
机械感受器、温度感受器、伤寒性感受器、电磁感受器、化学感受器。
一、躯体感觉传导通路
冲动自躯干、四肢 感受器,经周围神经、脊髓、脑干、间脑传导至大脑皮质 的神经通路,由
三级神经元组成。
第一级神经元
第二级神经元
第三级神经元
感觉传导通路
把外周信息传入中枢的通路
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痛觉、温度觉和触觉传导通路
视觉传导通路
二、躯体感觉分类
浅感觉
包括皮肤及黏膜的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压觉。
因受外在环境的理化刺激而产生。
浅感觉的感受器大多表浅,位于皮肤内。
深感觉
是测试深部组织的感觉,包括关节觉、震动觉、深部触觉,又名本体感觉;
是由于体内的肌肉收缩,刺激了在肌、腱、关节和骨膜等处的神经末梢,即本体感受器(肌
梭、腱梭等)而最后产生的感觉;
某一周围神经干受损时,其支配区皮肤的各种感觉呈条、块状障碍;
感觉障碍的程度可不一致,在中心部可为感觉消失,而周边部可为感觉减退; 后根损害
感觉障碍呈节段性带状分布,在受损的后根支配区域内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常伴发神经根
痛和神经根的牵拉痛;
由于皮肤的感觉支配呈节段性重叠,一个神经根的损害多无明显的感觉减退;
(三)脑干型感觉障碍 分离性感觉障碍 感觉性感觉障碍 偏身感觉障碍
(四)丘脑型感觉障碍 偏身感觉障碍 丘脑痛 感觉过敏或倒错 非感觉症状
(五)内囊型感觉障碍 丘脑皮质束通过内囊后肢后1/3,损伤时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特点为 肢体重于躯干 、肢体远端重于近端 、 深感觉受累重于痛、温觉 。 常合并运动、视纤维的受累,表现为 “三偏 ”,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躯体感觉钱币、铅笔、汤勺等 感觉丧失测量器、或心电图测径器头、纸夹和尺子 一套形状、大小、重量相同的物件
几块不同质地的布
音叉(256Hz)、耳机或耳塞
检查步骤与方法
一、检查步骤
1向患者介绍检查的目的、方法和要求,取得患者的合作。
2检查前进行检查示范。
3遮蔽双眼。
4检查先健侧后患侧。 检查非患侧部位的目的是在判断患者理解力的同时,建立患者自身 的正常标准用于与患侧进行比较。
(一)周围神经型感觉障碍
末梢型
神经干型
后根型
周围神经型除了受损神经区域感觉障碍外,该神经相应区域常伴有麻木、疼痛、肌
力减退、肌肉萎缩、肌张力降低,以及感觉障碍区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末梢神经损害
主要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的四肢末端手套样及袜套样感觉障碍;
受损区域内各种感觉均有障碍,常表现为近端轻远端重,上肢轻下肢重; 神经干损害
2. 震动觉 (vibration)
【刺激】用每秒震动128〜256次(Hz)的音叉柄端置于患者的骨隆起处。检查时常选择的 骨隆起部位有:胸骨、锁骨、肩峰、鹰嘴、尺桡骨茎突、腕关节、棘突、髂前上嵴、股骨粗 隆、腓骨小头及内、外踝等。
【反应】询问患者有无震动感,并注意震动感持续的时间,两侧对比。正常人有共鸣性 震动感。
关节觉障碍、震动觉障碍均见于脊髓后索损害; 本体感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协调障碍,即运动失调; 由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运动失调以脊髓痨、多发性神经炎多见。
(三)复合感觉检查
由于复合感觉是大脑皮质(顶叶)对各种感觉刺激整合的结果,因此必须在深、浅感觉 均正常时,复合觉检查才有意义。
1. 皮肤定位觉 (tactile localization) 【刺激】令患者闭目,用手轻触患者的皮肤。
【刺激】 检查同时感受身体两侧、 肢体或身体远近端的触觉刺激的能力。 检查者同时触压: ①患者身体两侧相同部位;②身体两侧远、近端;③身体同侧远、近端。
【反应】要求患者说出感受到几个刺激。 “消失现象(extinction phenomena)”指患者仅能感 受到近端刺激,而不能感受到远端的刺激。
适应证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病变、脊髓损伤或病变等。 周围神经病变:如臂丛神经麻痹、坐骨神经损害等。 外伤:如切割伤、撕裂伤、烧伤等。
缺血或营养代谢障碍:糖尿病、雷诺现象(雷诺病) 、多发性神经炎等。 禁忌证
意识丧失者。 感觉评定的设备 通常包括以下物件 大头钉若干个(一端尖、一端钝) 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
应先测患侧。
【反应】让患者抚摩后说出该物的名称、大小及形状等。 触觉正常而两点分辨觉障碍见于额叶疾患; 图形觉障碍见于脑皮质病变;
实体觉功能障碍提示丘脑水平以上的病变; 脑卒中和神经炎患者常有复合感觉障碍。5.重量觉 (barognosis)
【刺激】 检查分辨重量的能力。检查者将形状、 大小相同, 但重量逐渐增加的物品逐一放 在患者手上;或双手同时分别放置不同重量的上述检查物品。
通常将感觉分为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一般感觉,后者根据感受器对于刺 激的反应或感受器所在的部位不同又分为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皮质感觉)。
感觉的解剖及生理学基础
感受器
是指分布在人和动物体的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形成的
刺激的结构和装置。
生理学上根据感受器所接受的刺激性质
【反应】让患者用手指出被触及的部位,正常误差手部v3.5mm,躯干部v1cm。
2.两点辨别觉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刺激】令患者闭目,采用心电图测径器或触觉测量器沿所检查区域长轴刺激两点皮肤, 两点的压力要一致。若患者有两点感觉,再缩小两点的距离,直到患者感觉为一点时停止, 测出此时两点间的距离。
5给予刺激。
6观察患者的反应。患者不能口头表达时,可让其用另一侧进行模仿。
7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评定表中,或在节段性感觉支配的皮肤分布图中标示。 二、检查方法
(一)浅感觉检查
1触觉
【刺激】 令患者闭目, 检查者用棉签轻触或软毛笔患者的皮肤。 测试时 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 比较 ,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的走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 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听觉传导通路
平衡觉传导通路
嗅觉传导通路等
本体感觉 也称深部感觉,为来自肌、腱、关节等深部的位置觉、运动觉和震动觉。
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通路有两条
意识性本体感觉通路
一条是传至大脑皮质,引起意识性感觉;
非意识性本体感觉通路
一条传至小脑,不产生意识性感觉,而是反射性调节躯干和四肢的肌张力和协调运
动,以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
感觉功能评定
掌握躯体感觉评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各种深浅感觉检查的方法及结果的分析;脊髓节段性
感觉支配及其体表检查部位;
熟悉感觉障碍的分类;感觉障碍的分型及特点;
了解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各种感觉传导通路。
感觉分为 躯体感觉(亦称一般感觉)、特殊感觉和内脏感觉,前者是康复评定中最重要的部 分;
深感觉
是测试深部组织的感觉,包括关节觉、震动觉、深部触觉,又名本体感觉;
是由于体内的肌肉收缩,刺激了在肌、腱、关节和骨膜等处的神经末梢,即本体感受器(肌
梭、腱梭等)而最后产生的感觉;
感觉障碍的分类
刺激性症状
感觉过敏
感觉倒错
感觉过度
感觉异常
感觉错位
疼痛
抑制性症状
感觉缺失
感觉减退
四、感觉障碍的分型及特点
(2)运动觉 (movement sense,kinesthesia)
【刺激】 令患者闭目, 检查者在一个 较小的范围里 被动活动患者的肢体, 让患者说出肢体运 动的方向。如检查者用示指或拇指轻持病人的手指或足趾两侧做轻微的被动伸或屈的动作
(约5°左右 )。如感觉不清楚可加大活动幅度或再试较大的关节。 【反应】患者回答肢体活动的方向( “向上 ”或“向下 ”),或用对侧肢体进行模仿。患者在检 查者加大关节的被动活动范围后才可辨别肢体位置的变化时,提示存在本体感觉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