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一及答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一及答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一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5分)1.冷冲压2.落料3.排样4.弯曲5.压力中心二、是非题。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1. 使冲压件与板料沿着要求的轮廓线相互分离的工序为变形工序。

()2. 冲裁间隙一般指凸、凹模刃口尺寸的差值。

()3. 生产实践证明:由于凸、凹模之间存在间隙,使落下的料或冲出的孔都带有锥度,落料件的大端尺寸等于或接近于凹模刃口尺寸。

()4. 冲裁件的压力中心一般位于零件的几何中心。

()5.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通常孔的精度比轴的精度高1个级别。

()6. 圆形或形状简单的冲裁件,模具通常采用配合加工方法制造。

()7. 在测量与使用中,落料件是以大端尺寸为基准,冲孔孔径是以小端尺寸为基准。

()8. 在模具材料选取上通常凸模较凹模材料要硬一些。

()9. 垫板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调节模具的闭合高度。

()10. 冲裁凸、凹模刃口的圆角半径通常取值较小。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1. 冲裁端面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2.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制造公差,主要取决于冲裁件的和。

3. 冲压加工可分为和两大类。

4. 冲裁时板料的变形过程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5 .连续模又称、。

6. 冲裁时,凸模和凹模要与制件或废料发生摩擦,凸模越磨越,凹模越磨越,结果使越来越大。

7. 根据材料的经济利用程度,排样方法可分为、和三种。

8. 凹模外形一般有和两种。

9. 冲裁时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通常有和两种方法。

10. 窄板弯曲后横截面呈_______形状。

窄板弯曲时的应变状态是_________的,而应力状态是___________。

11. 当弯曲件几何形状不对称时,为了避免压弯时坯料偏移,应尽量______________的工艺。

12. 在弯曲变形区内,内层纤维切向受______________应变,外层纤维切向受______________应变,而中性层______________。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1.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有金属的组织、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的应力与应变状态、金属的尺寸因素。

2. 在冲压工艺中,有时也采用加热冲压成形方法,加热的目的是提高塑性,降低变形抗力。

3. 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包括成形极限和成形质量两部分内容。

4. 当作用于坯料变形区的拉应力的绝对值最大时,在这个方向上的变形一定是伸长变形。

5. 冲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6. 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四个部分组成。

7. 落料时,应以凹模为基准配制凸模,凹模刃口尺寸按磨损的变化规律分别进行计算。

8.当间隙较大时,冲裁后因材料的弹性回复使落料件尺寸尘壬凹模尺寸;冲孔件的孔径大于凸模尺寸。

9. 冲裁产生的废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废料,另一类是工艺废料。

10. 相对弯曲半径厂/t 越大,则回弹量越大。

11.拉深凸模和凹模与冲裁模不同之处在于,拉深凸、凹模都有一定的圆角而不是锋利的刃口,其间隙一般稍大于板料的厚度。

12. 拉深时,凸缘变形区的起箋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是拉深工艺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

13.成形工序中,胀形和翻孔属于伸长类成形,成形极限主要受变形区内过大的拉应力而破裂的限制。

缩口和外缘翻凸边属于压缩类成形,成形极限主要受变形区过大的压应力而失稳的限制。

二、问答题(8X5\共40分)班级:学号:、填空题(30Xr,共30分)姓名:得分1-什么是加工硬化现象?它对冲压工艺有何影响?金属在室温下产生塑性变形的过程中,使金属的强度指标(如屈服强度、硬度)提高、塑性指标(如延伸率)降低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现象。

材料的加工硬化程度越大,在拉伸类的变形中,变形抗力越大,这样可以使得变形趋于均匀,从而增加整个工件的允许变形程度。

如胀形工序,加工硬化现象,使得工件的变形均匀,工件不容易出现胀裂现象。

2.如何判定冲压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的好坏?板料对冲压成形工艺的适应能力,称为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

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试卷及答案

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试卷及答案

一 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计15分1.精冲时,剪切区内的金属处于三向( )应力状态,从而提高了材料的( ) 。

2.弹压卸料板具有( )和 ( )的双重作用。

3.挡住条料搭边或冲孔件轮廓以限制条料送进距离的定位零件称为( )4.由于凸、凹模间隙的存在,冲孔件小端尺寸等于( )尺寸5.屈强比σs/σb 越( ),板料由屈服到破裂的塑性变形阶段越长,有利于冲压成形。

6.搭边和余料是与排样形式和冲压方式有关的废料,属于( )废料。

7.采用定距侧刃时,侧刃切边工序与首次冲孔同时进行,以便控制送料( )。

8.当作用于毛坯变形区内压应力的绝对值最大时,在这个变形方向上一定是( )变形。

9.导板式落料模的上模回程时不允许凸模( )导板 ,以保证对凸模的 ( )作用。

10.固定卸料板结构也称为 ( )卸料装置,常用于较( ) 、厚度较( ) 、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卸料。

二 单项选择题 每题 2分 共计20分1. 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___________。

A 、光亮带B 、毛刺C 、断裂带2. 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___________的作用点。

A 、最大分力B 、最小分力C 、合力3. 导板模中,要保证凸、凹模正确配合,主要靠_____ _____导向。

A 、导筒B 、导板C 、导柱、导套4. 平端面凹模拉深时,坯料不起皱的条件为t/D __________ 。

A 、≥(0.09 ~ 0.17)(m 一l)B 、 ≤(0.09 ~ 0.17)(l/m 一l)C 、 ≥ (0.09 ~0.017)(1一m)D 、≥(0.09 ~ 0.17)(l/m+l)5. 分开加工的凸模、凹模,为了保证凸模与凹模的冲裁间隙,它们的制造公差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A 、Z Z d p min max -≥+δδB 、Z Z d p min max -≤+δδC 、Z Z d p min max -=+δδ6. 斜刃冲裁比平刃冲裁有___________的优点。

冲压工艺模具题目及答案

冲压工艺模具题目及答案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卷考试科目: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闭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 。

A 、光亮带 B 、毛刺 C 、断裂带2. 弯曲变形区的板料的外区(靠凹模一侧),纵向纤维变形后 。

A. 缩短 B.不变 C .分离 D .伸长3. 在拉深变形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在凸缘变形区中间有一位置,其31σσ=。

在该位置,用R=作圆,可将凸缘变形区分为两部分,由此圆到凹模洞口处 。

A .∣б1∣>|б3|,|ε1|<|ε3|B .∣б1∣>|б3|,|ε1|>|ε3|C .∣б1∣<|б3|,|ε1|<|ε3|D .∣б1∣<|б3|,|ε1|>|ε3|4. 侧刃与导正销共同使用时,侧刃的长度应 ______步距。

A 、≥ B 、≤ C 、> D 、<5. 为了保证条料定位精度,使用侧刃定距的级进模可采用 ______。

A 、矩形侧刃 B 、成型侧刃 C 、尖角侧刃6. 为了避免弯裂,则弯曲线方向与材料纤维方向 _____。

A 、垂直B 、平行C 、重合7.不对称的弯曲件,弯曲时应注意 ____。

A 、防止回弹B 、防止偏移C 、防止弯裂8.拉深过程中,坯料的凸缘部分为 _____。

A、传力区B、变形区C、非变形区9.当任意两相邻阶梯直径之比( )都不小于相应的圆筒形的极限拉深系数时,其拉深方法是。

A、由小阶梯到大阶梯依次拉出B、由大阶梯到小阶梯依次拉出C、先拉两头,后拉中间各阶梯10.点的主应变状态图有。

A.三种 B.九种 C.六种 D. 四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由于级进模的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但轮廓尺寸大,制造复杂,成本高,所以一般适用于 ______冲压件的生产。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及答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及答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

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 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 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开裂8.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失稳起皱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10.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11.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

12.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14.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用公式来表示即:ε1+ε2+ε3=0 。

15.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16.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 2-3级。

17.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

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18.弯曲零件的尺寸与模具工作零件尺寸不一致是由于弯曲回弹而引起的,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时零件的尺寸精度要高。

19.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21用于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

22冲压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分离工序,一类是变形工序。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及答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及答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

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 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 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开裂8.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失稳起皱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10.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11.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

12.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14.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用公式来表示即:ε1+ε2+ε3=0 。

15.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16.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17.冲裁件之间及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

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18.弯曲零件的尺寸与模具工作零件尺寸不一致是由于弯曲回弹而引起的,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时零件的尺寸精度要高。

19.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21用于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称为冲压模具。

22冲压工艺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分离工序,一类是变形工序。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
必须选择适当的
高度来控制。对于U形件弯曲模,则
6.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受凸模拉深力的作用,在凸缘毛坯的径向产生
,切向产
筒形拉深件。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凸缘变形区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并不断被拉入凹模内形成
7.金属塑性变形时物体主要是发生形状的改变,体积变化
8.判断拉深件能否一次拉深成形,仅需比较总的拉深系数
t/DX 100>1,且阶梯之间的直径之差和零件的高度
B.(hl+h2+h3/dn)w h/ dn
D.
(hl+h2+h3/dn)M h/ dn
工艺过程的依据。【】
A.冲压工艺制定B.冲模电加工C.冲压生产D.冲压模具制造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采用弹压卸料板的普通冲裁模具,弹压卸料板具有
作用。【
4.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是指在保证毛坯弯曲时外表面不发生开裂的条件下,弯曲件内表面能够弯
公差。已知:
2.该模具是什么卸料方式,属于什么类型模具;
2cmin=0.04 mm,2cmax= mm则
3.件5、件7的作用,要求达到什么样的硬度。
5.
A.
6.
A.厚度增厚B.厚度减簿
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的是
内孔翻边B.
缩口C.
拉深时,要求拉深件的材料应具有
.硬度增加
D.硬度减少
胀形
D.
弯曲内侧变形
小的的板厚方向性系数B.低的屈强比C.
良好塑性
D.高的屈强比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在送料时,控制送料进距和初定位常选用【
A.侧刃B.自动送料机构C.始用挡销D.
。在该位置,用R=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作圆,可将凸缘变形区分为两部分,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

一.填空1,拉深是利用拉伸膜将平板毛坯制成开口空心件进一步变形的冲压工艺。

2,拉深凸模和凹模与冲裁模不同之处在于,拉深凸凹模都有一定的圆角而不是锋利的刃口,其间隙一般稍大于板料的厚度。

3,拉深系数M是拉深后的工件直径和拉深前的毛坯直径的比值,m越小,则变性程度越大。

4,拉深过程中,变形区是坯料的凸缘部分,坯料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合径向伸长的变形。

5,对于直壁类轴对称的拉深件其主要变形特点有小(1)变形区为凸缘部分,(2)坯料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与径向伸长,即一向受压,一向受拉的变形.(3)极限变形程度上主要受传力区承载能力的限制。

6,拉深时,凸缘产生变形区的起皱和筒壁传力区的拉裂是拉深工艺能否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

7,拉深中,产生起皱的现实是因为该区域内受较大的压应力的作用,导致材料失稳而引起。

8,拉深件的坯料确定依据是面积相等的原则。

9,拉深件的壁厚不均匀下部壁厚略有减薄上部都有所增厚。

10,在拉深过程中,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不均匀的,即使在凸缘变形区也是这样,愈靠近外缘,变形程度愈大板料增厚也愈大。

11,板料的相对厚度t/D越小,则抵抗失稳能力越弱越容易起皱12,因材料性能和模具几何形状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拉深件口部不齐,尤其是经过多次拉深的拉深件,起口部质量更差。

因此在多数情况下要用加大工序件高度或凸缘直径的方法,拉深后在经过切边工序以保证零件质量。

13,拉深工艺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筒壁传力区最大拉应力小于危险断面的抗拉强度。

14,正方形,盒形件的坯料形状是矩形、盒件的坯料形状为长圆形或椭圆形。

15,用理论计算方法确定坯料尺寸不是绝对准确,因此对于形状复杂的拉深件,通常是先做好拉深模以理论分析方法,初步确定的坯料进行试模,经过反复试模,直到符合要求的冲件时在将符合要求的坯料形状和尺寸作为落料模的依据。

16,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因素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板料的相对厚度、拉深条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卷B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模具沿封闭的轮廓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是工件的冲裁工艺叫【】A.落料 B.冲孔 C.切断 D.剖切2.如图所示冲压变形区划分示意图,A为变形区,B为已变形区,a)图为【】题2图A.胀形工艺 B.缩口工艺 C.翻边工艺 D.拉深工艺3. 在冲压过程中,需要最小变形力区是个相对的弱区,材料变形时,首先变形区为【】A.已变形区 B.强区 C.传力区 D.弱区4.设计落料模时,设计基准应选择【】A.凸模B.凹模固定板 C.凹模 D.凸凹模5.弯曲变形区的板料的外区(靠凹模一侧),纵向纤维变形后【】A. 缩短B.不变 C.分离 D.伸长6.由于覆盖件形状比较复杂,拉深往往采用【】A. 多次拉深B. 一次拉深C. 拉深弯曲复合D. 落料拉深复合7.在拉深变形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在凸缘变形区中间有一位置,其31σσ=。

在该位置,用R=0.61R t作圆,可将凸缘变形区分为两部分,由此圆到凹模洞口处【】A.∣б1∣>|б3|,|ε1|<|ε3| B.∣б1∣>|б3|,|ε1|>|ε3|C.∣б1∣<|б3|,|ε1|<|ε3| D.∣б1∣<|б3|,|ε1|>|ε3|8.在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具冲压时,条料的精确定位主要依靠【】A. 送料装置B. 导正销C. 导料钉D.导料板9.如图所示的阶梯形零件,当材料相对厚度t/D×100>1,且阶梯之间的直径之差和零件的高度较小时,可一次拉深成形的条件是【】A.(h1+h2+h3/d n)≥h/d nB. (h1+h2+h3/d n)≤h/d nC. (h1+h2+h3/d n)>h/d nD. (h1+h2+h3/d n)≠h/d n10.冲压工艺过程卡是用于指导工艺过程的依据。

【】A. 冲压工艺制定B. 冲模电加工C. 冲压生产D.冲压模具制造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更多精品文档1.采用弹压卸料板的普通冲裁模具,弹压卸料板具有作用。

【】A.压料B.导料C.顶料D.卸料2. 当弯曲变形程度较大(r/t<5)时,变形区的应力和应变状态为立体塑性弯曲应力应变状态。

在宽板(B/t>3)弯曲时,弯曲变形区内侧的应力应变状态为【】A. B. C. D.3.圆筒形制件在拉深成形时,一般是底部厚度略有变簿,且筒壁从下向上逐渐【】A.厚度增厚B. 厚度减簿 C.硬度增加 D.硬度减少4.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的是【】A. 内孔翻边B. 缩口C. 胀形D. 弯曲内侧变形5. 拉深时,要求拉深件的材料应具有【】、A. 小的的板厚方向性系数B. 低的屈强比C. 良好塑性D. 高的屈强比6. 多工位精密级进模在送料时,控制送料进距和初定位常选用【】A. 侧刃B. 自动送料机构C. 始用挡销D. 导正销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1.胀形变形主要是由材料方向的减薄量支持板面方向的而完成的。

2.冲压加工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对放置在模里的板料施加,使板料在模具里产生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

3.导正销通常与挡料销或侧刃配合使用在级进模中,以减小误差,保证孔与的相对位置尺寸要求。

4.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是指在保证毛坯弯曲时外表面不发生开裂的条件下,弯曲件内表面能够弯成的与的比值,用r min/t来表示。

5.V形件弯曲模,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是由调节高度来控制。

对于U形件弯曲模,则必须选择适当的。

6.在拉深过程中,毛坯受凸模拉深力的作用,在凸缘毛坯的径向产生,切向产生。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凸缘变形区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并不断被拉入凹模内形成筒形拉深件。

7.金属塑性变形时物体主要是发生形状的改变,体积变化,其表达式可成。

8.判断拉深件能否一次拉深成形,仅需比较总的拉深系数m总与第一次允许的大小即可。

当m总时,则该零件可一次拉深成形,否则需要多次拉深。

9.与冲裁模相比,弯曲凸模、凹模的工作刃口不应锋利,应具有一定的,凸、凹模间隙略料厚。

10.采用配做加工方法设计冲裁模,其配做的凸模或凹模零件图上,只标注其基本尺寸,而其无需标注,但要注明配做。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1. 冲裁是分离变形的冲压工序。

当凸模、凹模之间的设计间隙合理时,工件受力后的分离变形要进过那几个阶段,分离前在那个阶段的何处、何原因将出现微裂纹。

2. 要实现精密冲裁,工艺上必须采取的四个特殊措施是什么?3.什么是弯曲回弹?影响弯曲回弹的主要力学性能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影响的?五、计算题(本大题18分,每个计算尺寸2分,已知条件写出的结论8分)如图所示冲裁零件,其材料为Q235,料厚 t=0.5mm。

试按分别加工,求凸模、凹模刃口尺更多精品文档寸及公差。

已知:2c min=0.04 mm,2c max=0.06 mm,则φ6+0.12为IT12级,φ36-0.62为IT14级,φ36-0.62为IT14级;刃口尺寸制造公差按合理间隙差(2c max-2c min)确定。

六、看图回答问题题(共12分,每小题4分)1.根据模具结构图画出排样图和冲压零件图;2.该模具是什么卸料方式,属于什么类型模具;3.件5、件7的作用,要求达到什么样的硬度。

江西农业大学《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卷B卷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更多精品文档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1.厚度、伸长2.模具、压力3.定位、外形4.最小圆角半径、毛坯厚度5.模具闭合、间隙6.拉伸应力σ1、压缩应力σ37.很小、ε1+ε2+ε3=08. 极限拉深系数m1、>m19.圆角半径、大于10. 制造公差、间隙值四、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1. 冲裁是分离变形的冲压工序。

当凸模、凹模之间的设计间隙合理时,工件受力后的分离变形要进过那几个阶段,分离前在那个阶段的何时将出现微裂纹。

答:三个阶段,即:从弹性变形开始,进入塑性变形,最后以断裂分离告终。

在塑性变形阶段,随着凸模的不断压入,材料的变形程度不断增加,同时变形区硬化加剧,在凸模和凹模的刃口附近,材料就产生微小裂纹,这就意味着破坏开始,塑性变形结束。

2. 要实现精密冲裁,工艺上必须采取的四个特殊措施是什么?答:1)采用带齿圈的压板,产生强烈压边作用力;2)凹模(或凸模)刃尖处制造出小圆角,抑制剪裂纹的发生;3)采用较小的间隙,甚至为零间隙;4)施加较大的反顶压力,减小材料的弯曲。

3.什么是弯曲回弹?影响弯曲回弹的主要力学性能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影响的??答:当弯曲结束,外力去除后,塑性变形留存下来,而弹性变形则完全消失。

产生了弯曲件的弯曲角度和弯曲半径与模具相应尺寸不一致的现象称为弯曲件的弹性回跳(简称回弹)。

材料的屈服极限σs,弹性模量E。

材料的屈服点σs越高,弹性模量E越小,弯曲弹性回跳越大。

五、计算题(本大题18分,每个计算尺寸2分,已知条件写出的结论8分)如图所示冲裁零件,其材料为Q235,料厚 t=0.5mm。

试按分别加工,求凸模、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已知:2cmin=0.04 mm,2c max=0.06 mm,则φ6+0.12为IT12级,φ36-0.62为IT14级,φ36-0.62为IT14级;刃口尺寸制造公差按合理间隙差(2c max-2c min)确定。

解:由图可知,该零件属于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冲裁件。

φ36由落更多精品文档更多精品文档料获得,2—φ6及18由冲两孔同时获得。

根据已知条件,有: 2c max -2c min =0.06-0.04=0.02mm;φ6+0.12为IT12级,取x =0.75;φ36-0.62为IT14级,取x =0.5;δp =0.4(2c max -2c min )=0.4×0.02=0.008mmδd =0.6(2c max -2c min )+0.6×0.02=0.012mm (1)冲孔(φ6+0.12)mmcd d mmx d d dp p d p 012.00012.00min 0008.00008.00min 13.6)04.009.6()2(09.6)12.075.06()(+++---=+=+==⨯+=∆+=δδ(2)落料(φ36-0.62)mmcD D mmx D D pd d p d 0008.00008.00min 012.00012.000max 65.35)04.069.35()2(69.35)62.05.036()(---+++=-=-==⨯-=∆-=δδ(3)孔距尺寸 (18±0.09)()[]mmL L d 023.01818.0125.018.05.009.018125.0)5.0m in (±=⨯±⨯+-=±∆+=六、看图回答问题题(共12分,每小题4分)1.根据模具结构图画出排样图和冲压零件图;2.该模具是什么卸料方式,属于什么类型模具; 刚性卸料;级进模3.件5、件7的作用,要求达到什么样的硬度。

件5:导正销;54~58HRC 件7:始用档料销;54~58HRC更多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