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
正常颅压脑积水ppt课件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 ,检测压力、常规和生化 指标,了解脑脊液循环情 况。
临床症状观察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 头痛、呕吐、视力障碍、 认知障碍等,有助于诊断 。
诊断标准
脑室系统扩大
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脑 室系统明显扩大,尤其是 侧脑室。
脑脊液压力正常
脑脊液压力在正常范围内 ,通常不超过 200mmH2O。
颅内手术
颅内手术可能导致脑脊液渗漏、粘连 、瘢痕形成等,影响脑脊液的正常循 环和吸收,从而引发正常颅压脑积水 。
感染性因素
颅内感染
如脑膜炎、脑炎等颅内感染疾病,可能导致脑膜粘连、蛛网膜颗粒闭塞等,进 而引发正常颅压脑积水。
脑脊液感染
脑脊液感染可能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脑脊液成分改变、循环障碍等,从而引发 正常颅压脑积水。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意识不清的患者,应保持其 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
泌物,防止窒息。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 的饮食护理,保证营养摄入,增
强机体抵抗力。
康复训练
认知康复训练
对患者进行认知康复训练,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思维等方面的 训练,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运动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康复训练,如肢体功能锻炼 、步态训练等,以改善运动功能。
正常颅压脑积水常见于成人,儿童较 少见,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正常颅压脑积水的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可分为交通性正常颅压脑积水和非交通性正常颅压脑积水。 交通性正常颅压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而非交 通性正常颅压脑积水则是由于脑脊液分泌过多所致。
根据症状分类
可分为急性正常颅压脑积水和慢性正常颅压脑积水。急性正 常颅压脑积水起病急骤,进展迅速,而慢性正常颅压脑积水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脑积水PPT课件

精品ppt
8
脑积水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和体征 A.头颅及前囟增大(婴幼儿) B.脑组织受压引起进行性脑功能障碍表现:智痛.恶心.呕吐.视乳水肿.
精品ppt
9
脑积水诊断标准
2.脑室穿刺测压:高于正常值(小儿40~110 mm H2O, 成人80一180 mmH2O)。成人正常压力脑积水的脑室 内压力在正常值范围内。临床常以患者侧卧位腰穿测 蛛网膜下腔压力代表脑室内压力,梗阻性脑积水严禁 做腰蛛网膜下腔穿刺测压。
因此,现代医学的专科有效药物仍是空白
精品ppt
14
手术适应证
(1)新生儿和儿童脑积水为脑室扩大并有颅内压增高、脑功能损害的临床 表现。
(2)无症状且脑室大小稳定不再增大的儿童脑积水,要考虑儿童认知功能 有无损害,积极手术治疗对改善儿童神经功能有明确益处。
(3)颅内出血后和脑脊液感染继发脑积水,在血性脑脊液吸收后,有脑脊 液感染者采用静脉(脑室内或鞘内用药)用抗生素,待脑脊液感染控制后( 接近或达到正常脑脊液指标),可行分流术。 (4)肿瘤伴发的脑积水,对伴有脑积水的第三和第四脑室内肿瘤,如估计 手术不能全部切除肿瘤,或不能解除梗阻因素,做术前脑室-腹腔分流术 有助于肿瘤切除术后安全渡过围手术危险期。
精品ppt
10
脑积水诊断标准有那些方法?
3.影像学检查方法有那些? (1) CT片征像 CT见脑室扩大,双额角径或颅内径(Evans指数)>0.
33是诊断脑积水的标志性指标; 额角变锐<100;颞角宽度>3 mm;脑室边缘模糊,室
旁低密度晕环;基底池,脑沟受压/消失;
精品ppt
11
脑积水病因很多------治疗原则和方案也不统一?
脑积水健康宣教的内容

脑积水健康宣教的内容
脑积水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以下是关于脑积水的健康宣教内容:
1. 什么是脑积水:解释脑积水是指脑室内脑脊液(CSF)的过
量积聚,导致脑室扩大和脑组织受压。
脑脊液是保护和支持大脑和脊髓的重要液体。
2. 脑积水的症状:列举脑积水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问题、步态异常、智力衰退等。
提醒大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3. 脑积水的原因:介绍脑积水可能的原因,包括先天性缺陷、感染、脑出血、肿瘤等。
强调预防和治疗这些潜在的原因,以减少发病风险。
4. 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解释脑积水的诊断方法,如取样脑脊液进行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同时讲解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置入脑积水引流系统等。
5. 预防脑积水并发症:提醒患者和公众要积极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以降低脑积水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警惕可能出现的感染、出血和脑组织坏死等并发症。
6. 生活方式和脑积水:介绍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减少头部受伤的风险,避免暴力运动,保持良好的姿势,以预防脑积水。
7. 寻求支持和关爱:鼓励患者和其家人积极参与支持组织和社区,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
提醒患者不要独自面对疾病,应与医生和亲人密切合作。
8. 注意早期预防和治疗:强调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年龄和基因等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接受相关检查,以尽早发现脑积水。
9. 大众宣传教育:倡导社会广泛关注脑积水疾病,提高公众对脑积水的认识和了解,并鼓励人们尽早就医和寻求有效治疗。
脑积水健康教育PPT

脑积水的原因
高风险群体:提醒人们注意患脑积水的 高风险群体,如老年人和头部受伤者。
预防脑积水的 方法
预防脑积水的方法
健康生活方式:推崇保持健康 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 运动和规律作息。 避免头部受伤:给出避免头部 受伤的建议,如佩戴安全帽和 注意交通安全。
预防脑积水的方法
定期体检:提醒人们定期进行头部检查 和脑脊液检测。
脑积水健康教 育PPT
目录 导言 什么是脑积水 脑积 让人们了解脑积水的基 本知识,包括定义、症状和治疗方 法。 发病原因: 解释脑积水发生的主要 原因,引起人们的重视和预防意识 。
导言
健康建议: 提供预防脑积水的健康建议 ,包括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
什么是脑积水
什么是脑积水
定义: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在颅 内积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的 疾病。 症状:介绍脑积水常见的症状 ,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什么是脑积水
治疗方法:介绍脑积水的常见治疗方法 ,如手术和药物治疗。
脑积水的原因
脑积水的原因
先天性脑积水:讲解脑积水由先天 因素引起的原因,如胎儿发育异常 等。 后天性脑积水:介绍脑积水由外界 因素引起的原因,如脑出血、脑肿 瘤等。
结语
结语
总结:强调脑积水的重要性及其预 防方法的重要性。 鼓励:鼓励听众关注自身健康,在 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
结语
资源分享:提供相关的联系方式和网站 资源,以便听众获取更多信息。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脑积水患者的健康教育简版

脑积水患者的健康教育脑积水患者的健康教育1. 什么是脑积水?脑积水又称为脑脊液积聚症,是指脑脊液在脑内积聚引起的一种病症。
它通常是由于脑脊液的产生、吸收或循环的障碍导致的。
脑积水可能会导致脑部发生异常扩张,增加脑压,进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2. 脑积水患者的常见症状脑积水患者常常会出现以下一些症状:- 头痛:脑积水引起的头痛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且常常伴随着恶心、呕吐等症状。
- 呕吐:脑积水导致的脑压升高会刺激呕吐中枢,引起患者频繁呕吐。
- 视力问题:脑积水可能会对患者的视神经造成压迫,导致视力模糊、眼球运动异常等问题。
- 步态异常:脑积水会影响脑部运动控制功能,导致患者步态不稳、动作迟缓等问题。
- 儿童发育延迟:脑积水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
3. 脑积水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于脑积水患者,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脑积水患者及其家属需要了解的健康教育知识:3.1 脑积水的治疗方法脑积水的治疗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外科手术:通过手术手段修复或改善脑脊液的循环,以减轻脑积水的症状。
- 腰大池穿刺:通过穿刺腰椎部位,将多余的脑脊液抽出,以减轻脑压。
- 药物治疗:针对脑积水的病因,采用药物治疗以控制脑积水的进展。
3.2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脑积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脑积水患者应避免进食过多盐分和含钠高的食物,以防止体内水分潴留增加。
- 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脑积水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卧床。
- 锻炼:适度的锻炼对于脑积水患者来说非常有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脑脊液的代谢。
- 症状观察:脑积水患者及其家属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头痛、呕吐等,及时就医。
3.3 心理健康支持脑积水患者及其家属在应对疾病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心理健康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和家属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与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了解应对方法和技巧。
脑积水的健康教育

脑积水的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领域,了解和认识脑积水(又称为脑脊液积聚症)是非常重要的。
脑积水是指脑室内脑脊液的聚积,可能导致脑压增高,造成一系列身体和认知功能障碍。
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脑积水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一些预防和治疗脑积水的方法。
一、什么是脑积水脑积水是指脑室内脑脊液的聚积,导致脑压增高,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脑脊液是一种清澈的液体,主要由脑室和脊髓管中产生。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通过一系列通路循环往复,维持脑内外环境的平衡。
然而,当脑室内液体的产生、吸收或循环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脑积水。
脑积水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
先天性脑积水是出生时就存在的,可能是由于发育畸形或染色体异常所致。
后天性脑积水则是在生命的任何阶段发生的,可能是因为感染、脑出血、肿瘤等引起的。
二、脑积水的症状和诊断脑积水通常会导致一系列身体和认知功能的改变,具体症状因人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呕吐、步态不稳、视力模糊等。
在婴儿和幼儿身上,脑积水可能会导致头围急剧增大,智力发育迟缓等。
要确诊脑积水,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头部CT扫描、头部MRI扫描、脑脊液检查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脑室的形态和大小,并评估脑积水对脑组织的影响程度。
三、预防脑积水的措施虽然脑积水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有些情况下无法完全预防,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患病的风险。
1. 先天性脑积水的预防:避免孕期暴露于有害物质,如尼古丁、酒精等,保持良好的孕期卫生和健康习惯,定期产前检查。
2. 后天性脑积水的预防:避免意外伤害,注意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四、脑积水的治疗方法脑积水的治疗方法因病情和病因而异,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减轻头痛、控制呕吐等。
具体的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需遵医嘱。
2.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脑积水病例,手术可能是必需的选择。
脑积水讲课PPT课件

诊断:脑积水可以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同时 结合临床表现和病史进行确诊。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脑积水引起的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诊断标准: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脑室扩大或脑池增宽等异常表现,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
添加内容标题
康复训练:针对脑积水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如运动疗法、语言疗法等,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添加内容标题
心理支持:脑积水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因此心理 支持非常重要。可以采取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 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脑积水讲课PPT课件的结构和内容
手术治疗:包括 脑室-腹腔分流 术、脑室-心房 分流术和脑室颈内静脉分流术 等
放射治疗:使用 放射线来缩小脑 室周围的水肿, 减少脑脊液的生 成
辅助治疗:如高 压氧治疗、康复 治疗等,有助于 改善患者的症状 和生活质量
脑积水的预防和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脑积 水迹象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等
控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 尿病等,降低脑积水风险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保 持心情愉悦
护理方法
定期监测: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关注脑积水症状的变化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预防 感染,避免脑积水症状加重
健康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等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况, 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增强治疗 信心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智力、行为和运动障碍等
脑积水小讲课

目录
• 脑积水概述 • 脑积水治疗 • 脑积水预防与康复 • 脑积水研究进展 • 脑积水典型病例分享
01 脑积水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脑积水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 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脑脊液在 脑室内积聚,从而引起脑室扩大 和颅内压增高的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和病情轻重程度,脑积 水可分为交通性脑积水和非交通 性脑积水,以及急性和慢性脑积 水。
其他治疗方式
其他治疗方式包括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 活能力。
这些治疗方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 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03 脑积水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针对脑积水引起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康 复训练,包括情绪调节、心理支持和应对 技能等方面的训练。
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关于脑积水及其治疗和康复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 应对疾病。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情绪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治 疗信心和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D
康复训练
语言康复训练
运动康复训练
针对脑积水引起的语言障碍,进行语言康 复训练,包括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读 和书写等方面。
针对脑积水引起的运动障碍,进行运动康 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 、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认知康复训练
心理康复训练
针对脑积水引起的认知障碍,进行认知康 复训练,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 和执行能力等方面的训练。
病例一:药物治疗成功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积水病人的护理
一、脑积水的概念:
脑积水(hydrocephalus)是指颅内脑脊液容量增加。
除神经体征外,常有精神衰退或痴呆。
脑积水是因颅内疾病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和)循环、吸收障碍而致颅内脑脊液存量增加,脑室扩大的一种顽症。
二、脑积水常见的原因:
1、先天畸型:如中脑导水管狭窄、膈膜形成或闭锁,室间孔闭锁畸形(第四脑室正中孔或侧空闭锁),脑血管畸形,脊柱裂,小脑扁桃体下疝等。
2、感染:胎儿宫内感染如各种病毒、原虫和梅毒螺旋体感染性脑膜炎未能及早控制,增生的纤维组织阻塞了脑脊液的循环孔道,或胎儿颅内炎症也可使脑池、蛛网膜下腔和蛛网膜粒粘连闭塞。
3、出血:颅内出血后引起的纤维增生,产伤颅内出血吸收不良等。
4、肿瘤:可阻塞脑脊液循环的任何一部分,较多见于第四脑室附近,或脉络丛乳头状瘤。
5、其他:某些遗传性代谢病、围产期及新生儿窒息、严重的维生素A缺乏等。
三、脑积水临床表现:
主要为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头颅快速、进行性增大(正常婴
儿最早6个月头围(枕额)增长每月为1.2--1.3cm,本病可快增其2--3倍),同时头颅骨呈圆形,额顶凸出,前囟扩大隆起,颅缝哆开,颅骨变形,叩诊“破壶声”,头发稀少,颞额部静脉扩张,眼球下旋,上部巩膜时常暴露,呈落日状(目如落日)。
患儿精神萎靡,头部不能抬起,严重者可伴有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癫痫、呕吐、抽搐、斜视,眼球震颤,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共济失调,行走困难,及智力发育不全等。
成年人临床多见发作性头痛、头胀、头晕、耳睹耳鸣,视力下降,下肢无力,记忆力减退、呆痴等。
四、脑积水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或病情较轻,发展缓慢者,目的在于减少脑脊液的分泌或增加机体的水分排出,其方法:
A:应用利尿产品等。
B:经前囟或腰椎反复穿刺放脑积水。
手术疗法手术治疗对进行性脑积水,头颅明显增大,且大脑皮质厚度小于1cm者,可采取手术治疗。
手术可分为以下几种:A:减少脑脊液分泌的手术:脉络丛切除术后的灼烧术,现少用。
B:解除脑室梗阻病因手术:如大脑导水管形成术或扩张术,正中孔切开术及颅内占位病变摘除术等。
C:脑脊液分流手术:手术目的是建立脑脊液循环通路,解除脑脊液的积蓄,兼用于交通性或非交通脑积水。
常用的分流术包
括颅内分流和颅外分流,颅内分流有脑室——小脑延髓池引流术、三脑室造瘘术。
颅外分流手术有脑室——心房分流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侧脑室——腹腔、上矢状窦、心房、颈外静脉等分流术。
注意可有感染危险。
五、脑积水的护理:
1、室温保持在18~21℃,湿度55%为宜,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病房空气流通,为病员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治疗康复环境。
2、饮食应易开脑窍、通经络、健脾益肾、填精益脑、强身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3、作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作到亲切、热情、耐心地照顾病员详细了解病员的病情、家庭、社会环境,帮助病员及家属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变被动为主动,创造出一个接受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4、定时测量患儿头部,询问有无恶心、呕吐等病史。
5、颅内压增高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意识、瞳孔的变化,有无脑疝发生及颅内高压三联症(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做好特护记录,记出入量。
6、应用甘露醇降压时一定要快速滴入,在半小时内滴完,不可漏入皮下,以防局部皮肤组织坏死。
7、预防并发症,颅内压增高时避免搬动,头下垫以软枕头偏向一侧并抬高15~30°,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时注意保护角膜,预防褥疮。
8、危重病人做好抢救准备(器械、药品),必要时气管切开。
9、对症护理,抽搐时通知医生给镇静剂,有缺氧指征时吸氧,高热时退热处理。
10、指导家长或协助病员做功能训练,以主动运动为主。
11、针对疾病病因及康复治疗原则治疗,做好出院指导以保疗脑积水患者一旦出现昏迷,病情往往危重,变化急骤,死亡率高。
在做好一般护理的同时,应作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准备好抢救器材和药品,积极组织抢救,预防并发症,做好特护记录,努力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促使患者早日清醒。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
根据病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一般半小时~1h测量1次,生命体征不稳定者,随时观察生命体征。
体温升高表示有感染病灶或者是中枢性高热;体温骤降可能是病情好转或者是进一步恶化;脉率慢,呼吸慢,血压高是脑压增高的表现;血压增高、脉搏加快、呼吸快是缺氧的表现;出血时血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
潮式呼吸多见于颅内压增高、脑缺氧病人;间断呼吸常见于颅内病变或呼吸中枢衰竭者;浅浮性呼吸是一种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多见于濒死病人。
2. 瞳孔的观察
一侧瞳孔散大,多见于单侧脑室积水;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多为脑疝征兆;双侧瞳孔扩大,常见于颅内压升高;如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于正中位是临终表现。
3.神志的观察
意识障碍分两大类:(1)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昏睡、昏迷。
(2)意识内容障碍:包括意识模糊、谵妄、意识内容丧失。
其中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完全丧失,任何激醒刺激均不能唤醒,是脑功能衰竭的表现,也是多种疾病发展的最后结果。
根据一些简单、原始的反射有无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
4.预防并发症
1、预防吸入性肺炎吸入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紫绀等。
护理时注意:(1)昏迷病人尤其有颅内压增高、呕吐者,头要偏向一侧,以便口腔内的分泌物顺口角向外引流,可防止分泌物吸入呼吸道造成吸入性肺炎。
(2)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常居菌的密度。
(3)病情稳定后,可下胃管鼻饲,既可提供充分营养,又可避免呛咳和吸入异物。
(4)对已发生感染者除以上措施外,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5)及时吸出口腔和气管内分泌物,或呕吐的胃内容物,必要时做气管切开。
2、预防肺部感染和坠积性肺炎(1)保持呼吸道通畅,分泌物多时要及时吸痰,吸痰用物要严格消毒,特别是为气管切开病人护理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并每2~3h翻身拍背1次,协助排痰。
(2)保持鼻、口腔清洁,及时清除鼻腔分泌物和结痂,认真做好口腔护理。
(3)若肺部已有感染或肺不张,可给予雾化吸入及全身应用抗生素。
3、预防褥疮患者意识丧失,处于被动体位,长期皮肤受压,循环欠佳,加之汗尿等排泄物对皮肤刺激等,导致局部皮肤抵抗力降低,以及床单不平或床铺不清洁而使之发生褥疮。
所以,必须注意皮肤护理,做到勤翻身,勤检查,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交待。
4、预防泌尿系感染昏迷常伴有尿潴留和大小便失禁,尿潴留本身易伴发泌尿系感染,经常导尿更容易引起感染。
护理时应注意:(1)要注意病人的膀胱充盈度,尽早导尿,尿失禁者要及时更换尿布,擦洗干净会阴,防止尿液中化学成分及潮湿对皮肤的刺激。
(2)导尿和留置导尿应严格无菌操作,定时膀胱冲洗。
(3)对已发生感染者除加强冲洗外,全身给予高效、足量的抗生素,多补充水分,促进排泄,有利于控制感染。
(4)加强膀胱肌功能锻炼,定时开放尿管,夹紧尿管,每1~3h放尿1次,并逐渐延长时间,在膀胱空虚时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