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空气(2)_20120920095444459

合集下载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优质课作品)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优质课作品)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份。

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简单知识以及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

2.掌握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重要用途。

学情分析空气使学生经常听到、用到的词汇,似乎十分熟悉(实际上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对它并不了解),加之本课题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不多,如果忽视探究活动,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的目的,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会变得沉闷、乏味。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应该以实验探究和讨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深入地了解有关空气的知识。

重点难点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教学方法讲演法、自学指导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第一学时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思考: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空气是一种既看不到踪影又闻不到气味的气体,所以科学家们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研究,终于揭开了组成“空气王国成员”的奥秘,认识到空气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设问】空气是一种看不到又闻不到的物质,我们怎样能证明空气确实的存在呢?【讨论】让学生讨论得出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方法。

【展示】将一只空集气瓶倒扣在水盆中,但水不能进满集气瓶。

【讲述】这是证明空气确实存在的最简单方法。

【引入】空气确实存在,但空气的组成是比较复杂的。

【演示】实验2-1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

在实验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或提出假设。

例如: (1)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特别注意烟、雾的区别)(红磷燃烧时火焰呈明亮的黄白色,有浓厚的白烟,因为生成固体小颗粒)。

用文字表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式子(2)猜想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课题1 空气 (2课时)PPT课件

课题1  空气  (2课时)PPT课件

1.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 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
瓶中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 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 持燃烧.
交流讨论
2.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 红磷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
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 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 3.能不能用木炭,硫粉来代替红磷?为什么? 虽然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气体,使瓶内气压不能 明显减小
【典例1】右图所示 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练习
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活 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一粒白磷(足 量),将玻璃容器固定好(见下图, 固 定 装 置 已 省 略 ) , 放 在 盛 有 80 ℃水的烧杯上(白磷燃烧所需的最 低温度为40 ℃)。如图进行实验, 试回答:
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纯净物
混合物
组成 只有一种成分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组成性质
固定
不固定
表示方法 有化学符号
无固定符号
举例
氧气(O2) 、五 氧化二磷 (P205)
空气、海水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空气、海水)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氧气、蒸馏水)
积差不多减少了1/5。(课本P26)
弹簧夹
【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或止水夹
学科网
胶管

《课题1-空气》说课稿2

《课题1-空气》说课稿2

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课题一空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说自己的本节课。

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一的内容。

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物质,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

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而且,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新课标对本课题的标准是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根据课标要求我指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空气的成分。

②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方法、原理。

过程与方法:通过介绍拉瓦锡的实验初步学习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及原理。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空气有一定的了解,但比较零碎,不够深入而且学生的思维活跃,有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已有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获得新知识。

三、教学方法根据学生情况,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化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特色。

收集有关材料,对有关知识有初步了解。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本节课我采用自主学习和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课题1空气》说课稿

《课题1空气》说课稿

《课题1空气》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今天要为大家呈现的是小学科学课《空气》。

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认识空气的重要性。

2.培养观察、实验、探究空气问题的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技能。

3.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空气是什么?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空气的存在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情景引入法:让学生想象空气不存在的场景,引起学生好奇心并激发探究兴趣。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自操作与感受,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讨论合作法:让学生合作讨论问题,共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四、教学过程1.引入请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空气,会发生什么情况?让学生交流思考。

2.知识讲解讲解空气的概念、组成和性质,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的存在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性。

3.实验探究(1)演示法:将一只闭紧口的杯子内部喷上一定量的水,再上放一个薄薄的纸片,下翻杯子时,纸片不会掉下来,为什么?让学生思考。

(2)实验法:拿一个玻璃水杯,倒入1/5 的水,再把一只小塑料球放入水杯中,让学生观察塑料球是否会浮在水面上。

接着,用一个手指将球按入水下面,并因力量逐渐减弱而松开,学生会看到球重新浮上水面。

让学生思考这个现象的原因。

4.总结结合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空气具有弹性,能够支持物体、动物和人类的结论。

5.拓展让学生了解有害气体的危害,如大气污染、雾霾等对人类带来的危害。

五、板书设计空气组成和性质空气的存在对人类、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性六、教学反思本次授课中,我特意采用了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手操作和感受,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而不单纯地让他们听我讲解,效果也非常好。

同时,通过讨论合作法,学生们思维开阔、概念逐渐清晰,探究精神逐渐形成,学习创造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通过本次课程,学生更加了解了空气的重要性,也更加认识到了科学的奇妙之处。

课题1空气(2)导案

课题1空气(2)导案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
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
氮气
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稀有气体
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总结性质
学生记忆背诵
提出疑问
思考回答
总结归纳
教学反思: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考点五)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被污染的空气带来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2)
学习时间:2012.10.
课题1空气(2)
课时:1
课型:新课
指导教师:八年化学组
本节你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说出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2.阐述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3.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
4.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5.说出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并领悟性质决定用途的逻辑思想。
6.阐述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的防治措等。
重点:
1、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课题1空气

课题1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 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没有生机勃勃 的地球。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空气的存在
想一 想 ?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 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 存在吗?
答: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 ——有气泡冒出。 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 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5)给车胎打气 ———涨起来
(3 )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 各自的性质。
(4)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组成 组成性质 纯净物 只有一种成分 固定 混合物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不固定
表示方法
举例
有化学符号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 (P205)
无固定符号
空气,海水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B ) A. 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B. 食盐水 C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D. 75%的医药酒精 6、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 于混合物的是 (D ) A.氮气 蒸馏水 B.铁矿石 食盐水 C.氢气 CaCO3 D.二氧化碳 空气 7、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 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C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①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 在燃烧匙中装足量红磷,夹紧止水夹④点燃红 磷,伸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⑤待集气瓶冷却 后打开止水夹 (1)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步骤⑤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3)该实验得出空气组成的结论是 (4)该实验剩余气体的性质有 ; ; ;

课题1 空气

课题1 空气
1、空气中包含哪些物质? 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分别是多少?
2、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混合物? 如何判断?
主要知识点
氮气
78%
氧气
21%
一、空气 稀有气体
0.94%Βιβλιοθήκη 二氧化碳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 0.03%
二、物质分类
纯净物
物质
混合物
混合物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 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 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资料: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 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8 世纪才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
友情提醒
(1)小组成员互相协作 (2)装置密封 (3)红磷足量 (4)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立即盖紧 橡皮塞 (5)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 夹进行读数
小于1/5原因: (1)装置漏气;(2)红磷量不足; (3)未等集气瓶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4)未把导管插入水中就打开了弹簧夹。 大于1/5原因: (1)弹簧夹未夹紧或点燃红磷前未关闭弹簧
夹。 (2)点燃红磷后未迅速伸入集气瓶内。
自学指导:
认真默看P.27后三段内容,划出重要语句,3分钟后 回答下列问题?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2(第2课时)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2(第2课时)

课题1 空气课时2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使学生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2.通过探讨空气污染形成原因、危害及保护空气的措施,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气的用途;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难点:培养环保意识,保护空气。

三、教学过程【引入】观看视频:CCTV公益广告《雾霾篇》【过渡】近几年雾霾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空气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提问】1.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空气?2.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那除了氧气能够支持呼吸外,它还有别的用途吗?其他气体又有哪些作用呢?【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内容,讨论归纳氧气的用途。

【课件展示】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

【过渡】还记得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吧?实验完毕后,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就是氮气。

【讨论】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结论】(1)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氮气不易溶于水。

【提问】通过日常生活对空气的观察及上面的讨论,并结合物理性质的概念,你能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吗?【过渡】性质决定用途,氮气又有哪些用途呢?【课件展示】(1)重要的化工原料:制造硝酸和氮肥。

(2)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袋中充氮气以防腐。

(3)提供低温环境: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播放视频:液氮在超导方面的应用)。

【过渡】在空气的成分中,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和氡)所占的比例虽然很小,但它们却是一类很重要的气体。

那它们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内容,然后讨论总结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播放视频】《稀有气体的用途》,强化学生对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的了解。

【总结】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其中,氦气是一种密度仅次于氢气的密度很小的一种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灯泡里充入氮气或稀有气体可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D、稀有气体和氮气都可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但其原理是不同的。
6、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供人呼吸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氮气——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7、下列用途是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氮气用于填充灯泡
C、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巩固练习
1、下列气体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一氧化碳B.氧气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
2、目前大部分地区大气污染指数是超标的,造成污染指数超标的主要原因是
A.动、植物呼吸时放出的气体B.植物的光和作用
C.汽车排放的废气D.河水蒸发产生的水蒸汽
3、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植物秸杆,下列有关植物秸杆的处理不合理的是
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4.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重点
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难点
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学生订正)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雷雨后,为什么空气格外新鲜?雷雨后,常会感到空气格外新鲜,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一场倾盆大雨,给空气洗了个“淋浴”,去掉了空气中的“流浪汉”——灰尘;另一方面,在闪电时,发生了一场奇妙的变化——空气中的氧气变成了臭氧。即:氧气臭氧。臭氧,顾名思义,有臭味,它是氧气的亲姐妹。臭氧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漂白物质,能杀灭细菌。浓度很稀的臭氧一点也闻不到臭味。反而有一种清新的感觉。
②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讨论交流]
1.请根据你们的经验讨论并判断,下列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并简要说明理由。(结论填在横线上,可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a.正在上课的教室里______________操扬上;
b.白天的森林里______________晚上的森林里;
c.城市繁忙的街道上______________农村清净的田野上;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引导学生探究,激发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学生自主的实
验探究过程,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通过抢答,巩固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心情,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为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市场上有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出售,另外一些空调器也具有产生“负离子”的功能(俗称健康空调),你对“负离子”了解吗?试通过你的查找回答。
课堂训练或检测
1、下列现象与空气污染无关的是
A.温室效应B..臭氧空洞的形成C.酸雨的形成D.豆科植物根瘤菌的形成
2、下列有关稀有气体说法错误的是
(1)很多电灯泡里都灌有氮气,因为这样可以减慢钨丝的氧化速度,使灯泡经久耐用。
(2)充氮包装,把贵重而罕有的画页、书卷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圆筒里。有许多产品也采用充氮包装。因为蛀虫在氮气中不能生存,也就无法捣蛋了。
(3)我国近年来,把粮食用巨大的塑料帐幕笼罩起来,抽走里面的空气,充进氮气。这样可以使霉菌、蛀虫无法生存,而且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使粮食能够长期安全保存。氮气虽在一般的情况下很“孤独”,不爱跟其它的物质反应。但在高温下能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显示出活泼性。利用氮气的这种性质可以制取氮肥、炸药等。氮气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不要把氮气化学性质的相对稳定性和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的稳定性相提并论。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氮气或其他物质都稳定。
三:保护空气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若不同时开展环境保护建设,排放到空中的“杀手”——有害气体和烟尘,就会改变空气的成分,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危害了人类和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因此,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受到污染,是一项千秋万代的大事。
(4)氮气可以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豆科作物的根瘤菌具有特殊的固氮能力,它能巧妙地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氮肥。化学家正在努力研究生物固氮的奥秘。
3:关于稀有气体的性质,教材强调了这些气体的化学不活动性。指出一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种“惰性”跟物质结构有关,以后会讲到。教材指出在一定条件下,有些稀有气体也能跟某些物质起反应,因此,这种气体的“惰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讲解稀有气体的用途时,要联系它们的化学不活动性以及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等特性。通过稀有气体的应用,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学习化学、钻研科学的积极性。
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由于它们很“懒”,很难与别的物质反应,生成化合物。过去把它们叫做“惰性”气体。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些“惰性”气体也能跟某些物质反应生成化合物。
稀有气体虽然“懒”,但它也有许多广泛的用途。稀有气体也可以作保护气。氖气、氪气、氙气可用于激光技术等方面。氦气在原子反应堆技术中可用作冷却剂。氙气可以作为麻醉剂。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还会发出有色的光,因此它在电光源中有特殊的应用,在灯管里充入不同的稀有气体,就能制得五光十色的各种霓虹灯。机场的灯标;氙灯发光强度高,被誉为“人造小太阳”。
(2)请设计实验,检验上述三种猜想的正确性。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方法及操作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
(3)从获得气体的难易程度和经济性考虑,若只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最好使用的气体是。
教学
反思
上课时,要注意细节,认为大气的污染会改变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即细节决定成败
【拓展延伸】
我们从超市中购买袋装小食品,鼓鼓的,里面充有气体。他使用的是什么气体呢?某兴
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
(1)经访问有关人员,了解到这样的包装目的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且从经济性、环境性等因素考虑,工厂使用的包装气体是空气或空气的成分之一。请你对包装气体的成分提出三种猜想:①、②、③。
④种植树木.花草,增加绿化面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4、据环保部门检测,造成城市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固体悬浮物(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你认为大气的污染源主要有
①汽车、飞机排出的尾气形成的烟雾②化工厂.炼油厂排出的废气③植物的光和作用放出的气体④生活中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气体
d.冬天的室内______________夏天的室内;
e.地面上______________地窖里
f.枯物园里(室外)______________温室里。
2.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在市场上有许空气清新剂出售。请问真的能清洁空气吗?为什么?
3.你对防治空气污染有哪些建议?
[资料查询]
在环境科学中,对室内、车间、厂区空气的污染,称为空气污染,而对区域性空气污染,则称为大气污染。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
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造成污染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①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
A.稀有气体曾被称为“惰性气体”B.稀有气体在生产和科学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C.稀有气体与其它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D.常用稀有气体氦气来充填探空气球
3、下列措施能有效的防止大气污染的是:①工厂废气经过除尘.除污处理达标排放
②实行煤炭综合利用,减少直接以煤为燃料,改用气体等为燃料。
③大力开发新能源,如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改变能源结构。
A.用作牲畜饲料B.造纸C.作为垃圾就地焚烧D.掩埋发酵做农家肥
4、下列关于氮气的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氮气能溶于水
C、氮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D、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工用的试电笔里充入的是氖气
B、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氧气的用途:供给呼,.支持燃烧.,氧气易跟其他物质反应,放出热量,因此用于炼钢、焊接、切割金属,也可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等
由于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利用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热,制做焊枪和割枪,进行金属的气焊和气割;在炼铁炼钢的生产中通入空气(利用氧气),提高炉温,加速冶炼过程,提高冶炼质量;制做液氧炸药和火箭中的液态氧助燃剂等。
灌云县小伊中学教学案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周次
3
年级学科
化学
主备人
武小飞
审核人
胡玉娟
备课日期
9.16
授课日期
9.17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周守利
课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共2课时)
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利用氧气可供给呼吸的性质,医疗时急救病人、高空、潜水、登山等缺氧环境中供给所需的氧气。现在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极大丰富,继歌厅、舞厅、酒吧之后,氧吧又成为后起之秀,使生活在繁忙都市的人可以坐下来,吸氧休息,放松调整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在高中化学课本里还要专门讲解,因此,本节只极简略地讲了它的性质和用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