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

合集下载

探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探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

探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摘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N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了总结,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对策新生儿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

新生儿具有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生理、病理特点,且新生儿监护室患儿多合并较严重的原发病,致使其免疫功能更为低下,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

早产儿感染难以避免,并且孕周越小,感染发生率越高,且易形成暴发。

有调查表明,在我国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暴发占了整个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60%,尤其是近年来发生数起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导致患儿死亡,给家庭带来巨大痛苦和精神损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社会上引起恶劣影响,对医院也造成巨大打击。

现就相关方面进行探讨。

1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即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或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并产生临床症状,临床上将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称为院内获得性感染。

由于新生儿是组特殊人群,出生前和分娩时可能感染母亲体内的微生物,因此根据新生儿感染出现症状的时间,将新生儿分为早发性感染和迟发性感染。

早发性感染指生后3天内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母体。

迟发性感染指3天以后住院患儿的感染,感染源多来自医院内。

美国国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育研究所(NICHD)认为新生儿院内感染是指新生儿生后3天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的临床症状的感染。

2 新生儿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由于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并伴有严重原发病,免疫功能极低下,皮肤不能提供有效屏障,这类群体是NICU 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

NICU医护人员手卫生重视程序不够,手卫生依从性差手卫生概念不深我科对新生儿NICU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观察人员现场暗访,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结果表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医院感染知识缺乏,洗手指征不清楚。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 1 3 6 / 1 5 1 ) 。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见表 1 。
表 1 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 例)
出生体质量患儿与早产儿 , 这 些患儿 反复吸痰 、 应 用呼 吸机 、 使用抗生素以及侵入性操 作 等 , 使 发生 医院感染
的几率 明显增大… 。故探讨新 生儿重症 监护室 医院感 染的高危 因素并有针对性地 实施 护理 干预对减少 新生 儿重症 监 护室 医院感 染 具 有重 要 作用 。现 调查 分 析
征象 , 在治疗过 程 中出现 明显其 他 感染 , 包括肺 炎 、 先 天性感染 、 胎膜早破 > 2 4 h 、 胎粪 吸入综合征 、 出生 羊水
Ⅲ度混浊 以及孕妇产前感染等 J 。 1 . 4 统计 学 处理 采用 S P S S 1 8 . 0软 件进 行统 计分
析, 对计 数资料进行 检验 , 对医院感染 因素进行 多元
关键词 新生儿 ; 重症 监护室 ; 医院感染 ; 因素分析 ; 护理干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9 6 7 6 . 2 0 1 3 . 1 8 . 0 1 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抢救危 重症患 儿 以及保证 早 产儿存活率方面具有不可 替代 的作用 。但 大部分 危重 症患儿 以及早 产儿 的免疫 功能 尚未 发育 成熟 , 缺 乏抵 抗力 , 对外界适应 性 差 , 容易 引 发 医院感 染 , 特 别是 低
逐步 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 C t . = 0 . 0 5 。
售 段 重 秀 羔 丽 4 : 女 蚰 沙 市湖 南 省 儿 童 医 院 新 生 儿 四 科 本科 , 护师

2 . 2 1 5 1 例患儿医院 感染单因素分析( 表2 ) ~ — r . 。

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13-01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在基层医院的普遍建立,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屡有报道,据文献报道[1],医院感染特别是医院多重药耐药菌株感染最主要来源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和新生儿科,分别占47.2%和35.9%,新生儿科系统总的比例为83.1%,占总的耐药菌的绝大部分[2]。

因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之一。

自我院建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以来,实行了无陪制度,也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报道如下:1 原因分析1.1 设施落后,病房布局不合理我院刚建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时是由原来的一个较大普通病房改造而成,后搬至新建病房楼,但新楼仍不是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标准设计,没有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专用通道,在布局上不合理,面积较小,抚触室,配奶室、沐浴室共处一室,所有病人病房都在一起,空间较小,床间距也较过小。

1.2 新生儿因素新生儿是人生中非常特殊的时期,因为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各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皮肤黏膜娇嫩,容易破损致感染;开放的脐部残端也是细菌感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感染易扩散,可致患儿病情加重,影响疗效及恢复,严重者可威及患儿生命,对患儿生存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1.3 空气传播因素医护人员流动性较大,家属探视次数频繁,滞留人员较多,空气污染较严重,病房内空气不通畅或不注意通风消毒,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的医务人员甚至未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不更衣就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1.4 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因素医护人员未认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如不注重手消毒,没有真正做到接触完一个患儿就进行洗手,手消毒依从性差,导致病区细菌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在新生儿中间传播。

另一方面,工勤人员在保洁过程中不注意手消毒及洁污分开也可导致细菌转移,造成不应有的细菌传播。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身体功能没有发育成熟;特别是在新生儿 NICU,由于早产、体重 低、病情严重等情况,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高于正常新生儿 [2]。新生 儿如果发生院内感染,不仅其入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多,病情
还会迅速发展,病死率极高。据相关国内外报告,我国 63%-74% 的感染者中 ,<1000g 的患儿病死率高达 80%-100%[3],发达国家的 病死率则为 33%-70%[4]。同时国内外调查均表示,重症监护室中 的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比率约为 14.5%,重症监护室是新生儿 发生院内的主要场所 [5],而其中约 15% 的院感是可以通过护理措 施预防以及治疗的 。 [6-7]
1 新生儿 NICU 院内感染原因分析
1.1 新生儿因素 新生儿感染的重要位置是在缺少保护的皮肤粘膜。因为新
生儿刚出生,皮肤嫩薄,角质层发育比正常小孩差,对外界细菌的
防 御 能 力 低,病 原 微 生 物 容 易 在 接 触 外 界 的 位 置 繁 殖,极 易 发 生
NICU 感染。此外低体重新生儿系统发育不成熟,血浆水平较正常 低,免疫力低下,容易产生感染 [8]。据有关的文件报道,国内极低 体重儿病死率为 63%-74%[3]。体重小于 2kg 的新生儿产生院内 感染的概率是体重高于 4kg 新生儿的 2.5 倍 [9]。 1.2 侵入性操作因素
338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80
·临床监护·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杨生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摘要:新生儿感染的重要位置是在缺少保护的皮肤粘膜。因为新生儿刚出生,皮肤嫩薄,角质层发育比正常小孩差,对外界细菌的防御能力低, 病原微生物容易在接触外界的位置繁殖,极易发生 NICU 感染。为了减少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产生,医院需要实施卫生部制定的相关措施,建立 NICU 消毒隔离系统、感染控制系统。刚进入 NICU 的医护人员应了解相关的院内感染知识,做好必要的防御措施,而对于其他相关人员应做 好定期的考核以及检查,内容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等。 关键词:感染;护理培训;重症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0.206 本文引用格式:杨生文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80):338-339.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h os pi t a l i z e d i n n e on a t a 】i nt e ns i v e c a r e un i t of o 1 1 1 ho s pi t a l f r o m J a n ua r y 20 08 t o J u ne 2 01 2 we r e s c r e e ne d;
・5 3

临床 论著 ・
新 生 儿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医 院感 染 的危 险 因素 分 析
石伟 陈 昌辉 【 摘 要 】 目的 通 过 对 新 生 儿 重 症 监 护 病 房 医 院 感 染 病 例 的危 险 因 素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为 预 防
和摔制新 生儿 医院感染提供科 学依据 。方法 收集本 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 房2 0 0 8 年1 月至2 0 1 2 年6 月
a n d t h e e p i d e mi o l o g i c a l a n d c l i n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r e s u l t s o f e t i o l o g i c a l e x a mi n a t i o n s o f c o n i f r me d c a s e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1 y . Re s u l t s T o t a l o f 1 1 8 6 c a s e s we r e s c r e e n e d , a n d n o s o c o mi a l i n f e c t i o n
虫堡实验和 『 床感染病杂 志( 电子版 1 2 0 1 3 年8 月 簋7 卷 第4  ̄C h i nJ E x oC l i nI n f e c t Di s ( E l e c l r o n i e E d i t i o n kA u m] s t 2 0 1 3 . V o 1 . 7 . No . 4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21-06-17T16:31:46.51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4期作者:梁玲[导读]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梁玲新生儿医疗保健中心二病区广西南宁市 530000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共抽取新生儿356例。

回顾性分析了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效果。

结果:356例新生儿感染中,25例新生儿感染,感染率为7.02%。

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36.22%,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

25例感染原因包括:新生儿主要因素12例,侵袭性手术4例,抗生素4例,年轻胎龄5例。

结论:医院感染与新生儿体重、侵袭性手术及基础疾病有直接关系。

因此,加强病房护理管理,确保规范操作,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

新生儿NICU护理中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感染率,提高护理操作规范化,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因素;护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新生儿356例。

其中,男200例,女156例;胎龄28~41周,平均(34.2±0.4)周;体质量0.90~4.20kg,平均(2.10±0.11)kg。

纳入标准:新生儿住院时间>48h;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胎膜早破时间>24h;宫内发生感染的新生儿。

1.2院内感染定义院内感染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主要传播路径包括:空气、医疗设备、输血传播、接触传播等。

1.3方法护理干预措施:感染途径包括空气、接触、血液。

临床护理应以此为核心,尽量阻断一切传播途径。

(1)医院培训教育NICU护理人员掌握病毒、细菌传播途径,增强预防意识,提高护理水平和责任感。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干预【摘要】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是指在重症监护室中发生的院内感染,其发生率较高且能严重影响患者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对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病因分析、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和预防方法。

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感染的监测和预防,规范化操作,提高洗手频率,加强环境清洁等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加强护理干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减少患者的感染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机制,探讨新的护理干预策略,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病因分析、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干预、预防方法、重要性、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定义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是指在重症监护室内发生的与治疗、护理过程相关的感染,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易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

重症监护室患者因病情危急,一般都需要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和应用多种药物,这些操作和药物容易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黏膜屏障受损,从而使机体易受感染。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危险,还给医护人员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对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防控和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在国际上,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一直是一个备受重视的问题,各国研究人员也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2 研究现状目前,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是临床常见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医疗实践中备受关注。

随着医疗水平和技术的不断提高,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在国外,有关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感染病原体的分布、耐药性和流行病学等方面。

近年来,一些国外研究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揭示了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患病率、死亡率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等重要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发布时间:2021-09-01T11:51:41.84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2期作者:黄美荣[导读]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黄美荣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 133000【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方法:此次研究中入选的9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分析医院感染引发因素,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90例患儿中20例出现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22.22%,感染原因分别为10例自身因素、5例侵入操作、3例抗生素、2例胎龄较小;医院感染位置分别为8例呼吸道、2例口腔、3例胃肠道、1例皮肤以及6例其他。

结论:医院感染和基础疾病、侵袭操作以及新生儿体质量具有一定关系,为此需要加大病房管理力度,保证操作规范,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将感染率降低。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护理措施新生儿自身发育并不成熟,围产期出现呼吸窘迫和黄疸等会影响新生儿生命安全。

此外新生儿不适应外部环境,极易因为病毒入侵产生肠炎或者肺炎等相关医院感染[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属于主要急救路径,可将其急救成功率提升,同时予以护理干预有效防止细菌入侵,对其生命体征稳定。

此次研究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中入选的9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55例为男性,35例为女性,日龄20分钟-30日,平均日龄(17.65±2.70)d,平均住院时间(11.1±1.4)d。

将孕前感染新生儿者排除,将羊水粪染者排除。

1.2院内感染[2] 患儿住院过程中出现在医院内的感染为院内感染,主要患病人群为免疫功能低下者,空气、输血传播以及接触传播为传播途径。

1.3护理①医院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了解病毒细菌的传播,将防范认知提升,有助于提升自身责任意识以及护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与方法2014年4月-2017年4月选择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儿500例,男288例,女212例;胎龄32~39周,平均(37.55±2.04)周;体重1.92~3.21kg,平均(2.53±0.15)kg。

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均具有完整性。

方法: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断新生儿是否出现了院内感染[1]。

对感染患儿的性别、胎龄、体重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另外对比患儿的侵入性操作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

为保证研究结果准确,在本次研究中,明确排除了入院初期未进入新生儿监护病房就出现了感染的患儿,排除了治疗过程中出现肺炎、胎膜早破超24h、胎粪吸入综合征、羊水浑浊、先天性感染的患儿。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 ±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 (%)]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有38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7.6%。

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包括新生儿胎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种类。

具体数据如下:①性别:男288例,有20例患儿出现医院感染;女212例,有18例患儿出现医院感染。

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②胎龄:<37周的早产儿共368例,有34例(9.23%)发生医院感染;≥37周新生儿共132例,有4例(3.03%)出现医院感染。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③体重:体重<2.5kg 的新生儿共356例,有35例(9.83%)发生医院感染;体重≥2.5kg 的新生儿有144例,有3例(2.08%)发生新生儿感染。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④侵入性操作:272例新生儿未接受侵入性操作,有9例(3.31%)出现医院感染;228例(12.72%)新生儿接受侵入性操作,有29例出现医院感染。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⑤住院时间:352例新生儿住院时间≥15d,有32例(9.09%)出现医院感染;148例新生儿住院时间<15d,有6例(4.05%)发生医院感染。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⑥抗生素:338例患儿使用的抗生素≤2种,有30例(8.87%)出现医院感染;162例新生儿使用抗生素>2种,有8例(4.93%)出现医院感染。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讨论要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就一定要对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改善对策。

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我院认为降低新生儿重症病房医院感染,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管理:产科认为胎龄<37周的新生儿为早产儿,早产儿一般体偏轻,身体各项机能发育不完善[2]。

为了保证早产儿的生命健康安全,一般需要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病情观察和治疗。

但是,早产儿的免疫能力较弱,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病房的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4.86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选择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新生儿500例,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原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

结果:38例(7.6%)发生医院感染。

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包括新生儿胎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种类。

结论:新生儿重症病房患儿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出现医院感染,相关医护人员一定要明确这些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护理对策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Wen Xiuqin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Gucheng County 441705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measures.Methods:500newborn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were selected.We analyzed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analyzed the causes of hospital infection,and formulated targeted interventions.Results:Nosocomial infection occurred in 38patients(7.6%).The factors that cause nosocomial infections included neonatal gestational age,neonatal body weight,neonatalhospital stay,invasive procedures and types of antibiotics used.Conclusion:Hospital infection may occur in patients in neonatalintensive care unit affected by multiple factors.Relevant medical staff must make clear these factors,formulate targetedintervention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Key words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osocomial infection;Related factors;Nursing measures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闻秀琴441705谷城县第二人民医院(下转第140页)环境,多次的侵入性操作治疗进一步加剧了新生儿感染的概率。

因此,为了降低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率,对早产儿实施科学的护理管理,给予早产儿发展性照顾十分必要。

同时,有必要加强对早产儿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和操作专业性。

强化各项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儿的眼部、肚脐以及口腔的清洁与护理。

口腔清理,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每天清洗两次,肚脐的清理需要使用双氧水,眼部清理使用青霉素盐水,以实现预防新生儿感染的目的。

保证病房内干净整洁,合理控制温湿度,做好空气净化和设备消毒及管理工作。

如果患儿已经发生了感染,需要进行隔离治疗。

减少侵入性操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侵入性操作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更大。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侵入性操作主要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尿管、呼吸机等治疗方式。

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治疗的过程中,有必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置管患儿一定要保证操作准确,避免移位、掉落等问题发生,尽量减少导管滞留的时间。

如果患儿需要进行皮肤穿刺,应使用消毒液为患儿进行皮肤消毒,待消毒液干燥之后才能进行穿刺操作[3]。

另外,侵入性操作时患儿出现皮肤破损的可能性更大,护理人员需严格观察患儿的皮肤状态,定时为患儿更换敷料。

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从本组研究结果可见,患儿住院的时间越长,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越大。

这是因为长期住院更容易感染耐药病菌。

因此,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十分必要。

严格按照规定为患儿使用抗生素:由于新生儿身体的各项机制尚未完善,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更容易出现并发症。

因此,有必要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患儿使用毒副作用小且见效快书的抗生素。

同时,有必要为患儿进行细菌培养,并根据培养结果为患儿使用对应的抗生素药物,进一步提高治疗效率[4]。

综上所述,引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医院感染的因素复杂,主要包括胎龄低、体重轻、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不当使用等。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具体因素以及患儿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避免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1]陈牡花,汤可香,吴杼阳,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11(9):95-96.[2]段秀丽,马媚媚,曹亮,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20-22.[3]姚莉,张素珍.重症监护室及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比较[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5,42(3):393-397.[4]叶素琴,代继宏,岳坤芬,等.感染目标性监测及干预在NICU医院感染预防中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4):3339-3341.验,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经过治疗后的观察,奥曲肽对于急性胰腺炎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组间对比时发现,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具有明显的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住院时间有所减少,见表1。

通过计算,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0.05),见表2。

讨论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急性胰腺炎的患病机理并未得出统一的结论,因此在治疗的方法上也就有很大的选择空间。

但不管怎样,可以将急性胰腺炎的患病诱导因素归结为长时间不恰当地饮食和酗酒等[1]。

在这样的情况下,胰腺的分泌情况产生异常,也许就会对自身的内脏产生消化作用,破坏胰腺细胞,导致胰腺的功能紊乱[2]。

临床观察发现其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等,该病的发病率较高,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否则容易使病情恶化,后果就会比较严重。

现在对该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注射奥曲肽,该药物的作用效果与生长素类似,具有作用时间持久、平衡胰腺的分泌、消除内毒素以及抑制磷脂酶活性的效果。

另外,当生长抑素进入体内之后会促进Oddis括约肌的松弛,胰腺分泌的物质会顺利进入十二指肠,从而减少胰腺分泌物对胰腺的伤害,因此它可以保护胰腺细胞[3]。

虽然奥曲肽对于急性胰腺炎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采取的注射手段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4]。

本试验将奥曲肽的微泵注射法与持续静脉点滴法进行对比,在治疗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微泵注射奥曲肽的方法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使用和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