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3S_技术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应用
《中药资源学》教学大纲

《中药资源学》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Science of 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总学时:32 讲授学时:32学分:2先修课程:生物化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适用专业:中药学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形成、种类构成、质量与数量组合、地理分布、时空变化规律、开发与综合利用,以及保护和管理的科学。
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主要内容涉及到中药资源学性质、任务和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特别是药材产量与质量、可持续利用、新资源的寻找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在理论上能总体把握保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路线和社会基础,深刻认识中药材质量形成的机制以及地道药材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了解中药资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在知识上掌握我国中药资源的构成、自然分布和中药区划、药材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资源开发利用途径等。
在技术上掌握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基本环节、中药资源保护的基本措施以及中药资源调查研究和科学管理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1.1 自然资源与中药资源1.2 中药资源学的形成与发展1.3 中药资源学研究的目标与任务教学要求:1.掌握中药资源、中药资源学概念、中药资源的范畴及特点。
2.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3.了解中药资源学形成、发展及研究目标任务。
授课方式:讲授第二章中药资源的种类与构成(2学时)教学内容:2.1 按自然属性划分的中药资源种类与构成2.2 按社会属性划分的中药资源种类与构成2.3 按生产特点和来源划分的中药资源种类与构成教学要求:1.掌握我国植物类中药资源的分布及特点,主要民族药的构成。
2.理解动物及矿物类中药资源。
3.了解源于野生、人工、生物技术、进口、引种的中药资源。
授课方式:讲授第三章中药资源的分布与区划(4学时)教学内容:3.1 中药资源的分布3.2 中药资源区划教学要求:1.掌握我国中药资源区划系统及其代表性药材。
3s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3s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摘要: 3S技术在药用植物适宜性评价中应用较多,但在资源调查和储量估算方面研究较少,只集中在大面积栽培品种或野生广布种如人参、甘草、红花等少数几种药用植物,特别是在野生稀有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尚属空白。
简述了中药资源普查的现状及近几年3S技术在栽培品种、野生广布种、野生稀有种、特殊生态环境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储量估算研究中的应用,并对高光谱遥感在中药资源调查及储量估算进行案例介绍。
随着我国高分辨卫星的发射以及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3S技术对野生稀有种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成为可能。
Abstract: The authors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ources survey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MM) and 3S technology applied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s in cultivars, wild widespread species, rare species of wild special ecological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and reserves estimation research by 3S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Presenting the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n CMM resources survey and reserves estimates for a case. More about the 3S technology was in medicinal plant suitability assessment application, but fewer were studies in terms of resource survey and estimating reserves. Most are concentrated in a large area of cultivated or wild species widely distributed species such as ginseng, licorice, saffron, and a few of several medicinal plants. Especially theapplication of rare species of wild medicinal plantresources investigation is still blank. With the launch of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and development of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making use of 3S technology on rare species of wild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vestigating is possible.Key words: 3S technology Chinese materia medica resources remotesensing resources survey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产业和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的战略资源。
3S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中的应用(1)

理信息 . P G S的普及应 用 不仅 大 大 提 高 了空 间定
收 稿 日期 : 0 0 1 - 0 2 1—O2
生长 高 度 、 态 型 、 形 、 拔 高 度 、 向等 内容. 生 地 海 坡
基 金 项 目 : 龙 江 中 医药 大 学 创 新 性 实 验 教 学项 目 黑 *通 讯 作 者 : 振 月 , , 授 , 要 从 事 中 药 资 源学 研 究 王 男 教 主
位 的精 度 , 且用 GP 而 S接收 机采 集 的数据格 式 与 GI S软件 的数 据格式 兼 容 , 直接 成 图 , 可 因此 在资 源 的大 比例尺 空 间信息 的更新 方 面提供 了十分便 捷 的工具 [ . 1 目前 3 ] S技 术 以极大 的优 势应 用在资 源调 查 、 虫 害 监 测 、 地 药 材 研 究 等 诸 多 领 病 道
要 问题 .
调查 中应用. 白明生 等[ 利 用 宁 夏第 三 次全 国 中 7 药普查 成果 , 合 GI 结 S软件 实 现 了对 宁夏 中药 资 源空 间分 布 的 管 理 , 法灵 活 简 便 , 于 操 作 管 方 易 理l . _ 陈士林等 利 用遥 感 技术 对 人 参种 植 区域 8 ] 的种植 面积进行 调 查 , 立 了人 参 资源遥 感 调 查 建 的技术 路线 和方法 , 通 过抽 样 调查 对 人参 进 行 并 了产 区面积测算 和 估 产 , 野外 验 证点 与 图像 判 读
・1 ・ 3
21 0 1年第 1期
牡 丹 江 师 范学 院 学报 ( 自然 科 学版 )
J u n l fM u a j n r lUnv riy o r a d ni gNo ma iest o a
No 1, 01 . 2 1 To a t lNO 7 4
3S技术在中药资源领域中的应用综述

2020年24期应用科技科技创新与应用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3S 技术在中药资源领域中的应用综述何佳乐,王晗(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引言随着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成像技术以及各种硬件等的快速发展,“3S ”技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在农、林、牧、渔、地质、海洋、交通、军事等多个方面运用十分广泛。
运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精准农业、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2]。
中药资源是我国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多样性,我国的中药资源数量大,种类多,且具有极强的空间信息相关性。
本文通过查阅3S 技术在中药资源领域应用的相关文献,对此进行综述,希望能为3S 在中药资源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13S 技术概述遥感,就是遥远地感知。
它是根据地物的电磁波谱特性,运用卫星等平台搭载传感器探测地物对电磁波的反射特征和发射的电磁波特征,从而获取地物形状等基本信息,完成不接触的地物的远距离信息获取[1]。
它可以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速度快,周期短,不受恶劣自然条件影响,时效性高[3]。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进行无线电授时、导航、定位,能在地表或近低空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4]。
虽然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由建立逐渐趋于完善,但是目前的许多研究仍使用的是美国的GPS 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具有采集、存储、分析、管理地理空间分布数据等功能的空间信息技术[5]。
地理信息系统有着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可以用于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也可以进行空间查询、空间分析和辅助规划决策等[1]。
3S 技术集成是将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利用其各自的长处,弥补彼此的不足[1]。
3S 技术集成分别有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的集成、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集成、遥感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集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遥感三者的集成,其中GIS 、RS 、GNSS 三者的集成无疑是3S 技术集成发展的最高追求[1]。
3S技术支持下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案设计

M o d e r n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J u n . 2 0 1 4 V o 1 . 1 6 N o . 6
3 S技 术 支 持 下 的 野 生 药 用 植 物 资源 调 查 方 案 设 计△
[ 摘 要] 本文 配合第 四次全 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设 计了基 于 3 s技术 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调查方案 ,包 括空问 抽样调查方法 以及野外调查代表 区域样地和样方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内容 。为第 四次全 国中药资源 普查工作 中野生 药用植 物资源的调查 的开展提供 了技术 支持。 [ 关键词 ] 3 s技术 ;野 生药用植 物 ;空间抽样 ;调查方案 ;中药资源普查
Ch a n g c hu n, Ch a n g c hu n 1 3 01 1 7, Chi n a;
3 . C h i n a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M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P e k i n g U n i o n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I n s t i t u t e f o Me d i c i n a l P l a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B e i j i n g 1 0 0 1 9 3 ,C h i n a )
j A b s t r a c t J T h e w i l d me d i c i n a l p l a n t s r e s o u r c e i S e o n f r o n t e d w i t h m o r e s e r i o u s s i t u a t i o n . T h e a u t h o r
3S技术在中药材种植信息提取中的应用——以太和县桔梗种植为例

p l a n t a t i o n i n Ta i h e Co u n t y f o r e x a mp l e
N I E C h u a n - p e n g ,L I U R u i j i a o ,L I Y a n - y a n ’ 。 ’ C HE N J i e
( a .S c h o o l o fL f i e S c i e n c e s , b .Z o o l o g y P r a c t i c a l S k i l l s T r a i n i n g C e n t e r , F u y a n g T e a c h e  ̄C o l l e g e , F u y a n g A n h u i 2 3 6 0 3 7, C h i n a )
第3 O卷第 1 期
2 0 1 3年 0 3月
阜 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F u y a n g T e a c h e m C o H e g e(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Vo 1 . 3 O. No .1 Ma r .2 0l 3
Abs t r a c t : B a s e d o n t h e a n ly a s i s o f T M r e mo t e s e n s i n g i ma g e d a t a o f T a i h e Co u n t y ,An h u i P r o v i n c e g a i n e d b y L a n d s a t
《中药资源学》总复习资料-

《中药资源学》复习资料《中药资源学》考试题型及其题量1、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2、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3、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4、问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题各9分,共27分。
)5、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每题各13分,共13分。
)一、名词解释中药资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可供中医药使用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总称,包括植物药资源、动物药资源和矿物药资源道地药材: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证明,具有特定种质、产区、生产加工技术或加工方法而生产的质量、疗效优良的药材民族药:以本民族传统的医药理论或实践经验作为应用指导所使用药物的资源样地:进行精确调查观测的地块样方:实施详细观测记载的最小平面或立体空间单元,其面积视植物的生长型而定药材蕴藏量:一个地区某一时期内某种中药资源的总蓄积量药材经济量:某一地区某一时期内某种中药资源有经济效益那部分蕴藏量,即只包括达到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部分,不包括幼年的、病株或达不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的部分药材年允收量:平均每年可允许采收药材的经济量,即不影响其自然更新和保证可持续利用的采收量“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5S”技术:“3S”技术加上专家系统ES和智能决策系统IDSS就地保护:将药用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就地加以维护,从而达到保护药用动植物的目的。
异地保护:将珍稀濒危药用种类迁出其自然生长地,保存在动物园、植物园、种植园内进行引种驯化研究离体保护: 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来保存药用动植物体的整体、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引下,从实际出发,依靠富有远见的宏观调控政策、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因地制宜确立中药资源发展战略与选择发展模式,合理利用中药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发展后劲,确保当代人及其后代人对中药资源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发展中药资源人工培育: 中药资源在人工干预下进行的资源再生过程二、填空1、中药资源的构成,按照自然属性可以分植物、动物、矿物资源。
《中药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4301789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 2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Medicinal Resources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先修课程中药学、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中药资源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形成、蕴藏量、品质、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自然科学,是在生物学、农学、林学、中药学、地理学、化学和管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吸取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多学科、跨学科的新兴边缘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中药资源的构成与分类;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和道地药材;中药资源的调查;中药资源的化学成分;中药资源评价; 中药资源的开发与与可持续利用、中药资源的保护;中药资源的管理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1. 握中药资源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 中药资源的调查方法步骤及调查手段;3. 中药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分布结构特点;4. 常见中药材资源品种的种植、加工、分布;5. 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与利用;6. 本学科的研究的意义及现代研究的进展。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讲授实践第1章绪论 4 4 0第2章中药资源的构成 6 6 0第3章我国的中药资源 6 6 0第4章中药资源调查 2 2 0第5章中药资源的化学成分 6 6 0第6章中药资源评价 2 2 0第7章中药资源开发利用 2 2 0第8章中药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4 4 0第9章中药资源管理 4 4 0(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和基本属性;2.掌握中药与中药资源;掌握中药资源的属性;3.熟悉中药资源的地位和作用;4.了解中药资源学科的形成和发展;5.了解中药资源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 刘研究表明 供氮 不同 水平的 水稻冠层和叶片光谱差异明
显, 其光谱反射率随供氮水平的提高在可见光范围降低, 在
近 红外区 增高。 域 程一松等[ 研究了 氮素养分胁迫下 2 1 〕 不同
冬小麦的不同生育期光谱的特征, 结果表明孕穗期是利用高 光谱遥感进行作物长势和养分诊断研究的最佳时期。张霞
2 中药资源病虫害监测 不同类型的中药资源往往感染 . 4 不同的病虫害, 而不同的病虫害所引起中药资源受损症状不 同, 有的病虫害导致中药资源反射光谱的显著变化, 有的则 导致中药资源大量失叶、 减产。因此, 对不同病虫害的遥感 监测方法不同。利用遥感技术可及早预测诸如小麦黑锈病、
马铃薯晚疫病、 玉米大斑病、 水稻白叶枯病及各种虫害〔 2 4 3 路桂珍〔3 2研究发现, 5 根据健康植物与受害植物在近红外波
间试验, 采用单变量线性与非线性拟合模型和逐步回归分 析, 获得作为高光谱估算地上鲜生物量的最佳模型。刁淑娟
等〔 利 像的空间信息、 1 用图 6 〕 光谱信息以 及地形数据对植被
进行分类, 其精度达到 9%, 0a与最大似然分类方法所得结果
相比 其分类精度提高了1%. 较, 0 22 中药资源的土壤水分监测 土壤水分监测是遥感的常 . 规工作之一, 不少学者结合精确农业, 利用遥感技术对作物 土壤水分含量进行监测, 结果证明遥感对大面积农田土壤水
等〔 利用北京小汤山 2 2 3 地区获取的航空高光谱遥感图像, 提
取出4 条小麦图像光谱与地面叶片全氮含量数据相对应, 3 运用红边、 光谱吸收特征分析方法和逐步回归算法, 选择和 设计了叶片全氮反演的特征波段和特征参数, 并进行了全氮 含量填图, 实验结果表明全氮含量填图的值域和分布与地面
调 测量 一 聂艳等2探讨了 查和 结果 致。 〔 3 3 土壤肥料专家系 统
段反射率的明显不同, 可利用红外遥感图像上的色调变化来 判读健康植物和受害植物及其受害程度, 并能比肉眼早期发 现, 从而达到大面积监测并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杨存建
监测2 一 0 0 5c m土层土壤含水量中, 利用遥感模型监测土壤
水分精度达到 5%以上, 0 实际遥感监测精度达到 印%左右, 其结果可有效指导干旱半干早农业区春耕时间和动态监测
则需要结合实地调查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 运用“S 3" 技术对有标记作用的伴生植物进行监测和分析, 结合实地调
19 37
第3卷第 1期 0 8
20 年 9 05 月
中国中药杂志
C ia un l C ie Maei Mei hn J ra o hns o f e t a d a r c
究了大豆播种面积及产量的遥感监测, 认为利用多种遥感资
料进行大豆估产是可行的。李建龙等〔 利用在天山北坡不 1 3 3 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草地可食产量, 环境与遥感资料等, 使
用“S集成系统进行了多重相关分析和遥感估产技术的深 3” 人研究, 建立了遥感估产模型, 并在实际估产中加以应用, 结 果发现大面积草地可食牧草遥感估产精度达到7. 58 %以上。 这些研究为中药资源的估产研究提供了了很好的参考, 对中 药资源, 尤其是栽培中药材的产量估计, 可全面借鉴作物估 产的模式和方法。 2 S技术在中药资源的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 3 21 植物信息提取及植被分类 植物信息提取和植被分类 . 是中药资源生态研究的基础。借鉴植被及农作物研究的经 验, R 和 G S 运用 S P 提取中药材遥感信息, 可以研究中药材的 长势、 生物量等, 对于野生中药材, 还可以研究其所处群落的
版社出 版了《 中国中药资源)] 中国中药区划》1 本 ) 和《 [ 3 [等6 4
〔 2 0 -00 收稿日 期〕 0 4 1 -8 科技 〔 金项 目] 基 础 性 工 作 和 社 会 公 益 研 究 专 项 基
( 0DBJ1) 2 3 I31 0 0
黄璐琦,e (1)41 1- 5 Tl 00604 1 95 : 4 2 「 通讯作者] ,
2 中药资源的土壤养分监测 养分缺乏是影响作物生长 . 3
的最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及时准确监测或诊断出作物养分状 况, 对提高作物水肥管理水平和水肥利用效率, 减少过度施 肥带来的环境污染和指导节水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 年来, S技术用于农田 "” 3 养分监测的研究层出不穷。唐延林
少 者应 3 技 对 物 学 用“ ” 术 作 估产进行了 S 研究[1刘洋〔研 81 -, 1 1 2 〕
土壤数据采集仪器价格昂贵, 性能较差, 不能分析一些 缓效态营养元素的含量。随着高分辨率卫星的出现( 一 1 3 m, ) 遥感光谱信息与土壤性质、 作物营养关系的研究和应用 将得到进一步地深化和推广。针对 目 前我国土壤养分管理 和施肥技术的现状, 从与土壤肥力、 施肥、 作物有关的因素着 手, 3” 采用“S等技术手段, 以精准农业的理念为指导, 在中药 材栽培种植中进行合理施肥, 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
值。
分 宏观动态监测方便、 快捷、 精度高。 李建龙等〔 利用 R 1 7 〕 S
和 GS初步建立了典型试验区遥感信息与土壤含水量之间 I ,
的遥感光谱相关监测模型, 并同地面实测土壤水分进行了 精 度校正, 结果表明, 其模型监测 0 2 c 一 0 m土层含水量的精度
达到9%以上, 0 实际监测土壤水分精度达到 7. 在遥感 23 %;
V l3 , e 8 o. I u 1 0 s s
Sp br 05 m e, et e 20
查进行研究, 可能为解决此类稀有种的资源调查提供思路。 1 中药资源的长势产量的估测 对栽培中药材长势的监 . 2
输系统, 将会提高大面积栽培中药材土壤水分监测和控制的
能力。
测和产量的估测, 药资源动态监测的一个重要方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是中
外遥感监测的热惯量模式及国外在这一方面所取得的主要
成果, 阐述我国利用热惯量模式监测土壤水分的应用性试验 的现状, 以及在模式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总之, 趋 将日 完善的“S技术用于中药资源, 3” 尤其是用于栽培中药材土壤 水分监测, 建立卫星图像资料接收系统和快速处理分析及传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春干等[研究了“S技术与地面 6 7 3”
调查相结合进行红树林资源调查的技术方法, 有效地解决了 传统方法调查中存在的红树林空间位置和分布境界线定位
准确 性差、 面积精度低等问 李建龙等[ 题。 [ 7 1 3” 利用“ 技术和 S
生态系统分析方法, 实现了对新疆阜康县草地农业资源动态 变化的准确监测。 "S技术在农林牧业等领域资源动态监测方面的应用 3" 和推广, 为中药资源的动态监测提供了理论方法。值得一提 的是多数中药资源在群落中都不是常见种和关键种, 相反却 常常是非常见种或稀有种, 这为“S技术在中药资源动态监 3” 测中的应用带来了困难。目 "S技术用于在群落中占绝 前,3" 对优势的成片存在的乔木、 灌木类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技术成 熟, 如杜仲、 麻黄、 甘草、 苦豆草、 松树、 三尖杉等。而对于林 下资源或稀有资源的监测, 如黄连、 贝母、 冬虫夏草、 苍术等,
已 展现出良 前景〔 1 好的 1 。由于植物资源占中 , 2 药资源的8% 0
以上。笔者以药用植物资源为主, 探讨“S技术在中药资源 3” 可持续利用中的应用。 1 S技术在中药资源监测中的应用 " ” 3 11 中药资源的实时监测 2 世纪 8 年代我国在全国范 . 0 0
围内进行了历时5 年的中药资源普查, 1 5 并在 9 年由科学出 9
的首要问题。
"S技术以其快速、 3" 经济、 方便等特点, 在资源调查及监
测方面 显示出 极大的优势。 宁晓波等囚针对目 前我国 森林
资源清查存在的调查周期长, 数据现势性、 可比性、 可靠性差 等问题 , 在开展贵州省森林资源清查及评价工作 中引进 了 "S技术, 3" 同传统的森林资源清查方法相比, 取得了显著的
资源的急剧下降。目前, 我国中药资源总体处于家底不清, 保护及开发利用依据不足的状态。全面实施中药资源的普 查所需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极大, 而且中药资源的蕴藏量在 随时改变, 因此, 如果按传统方法进行资源调查, 即使成本极 高的新普查结果也会很快就失去了可靠性。因此, 对中药资 源及其蕴藏量进行实时监测成为中药资源研究、 保护及利用
的设计思路, 并在滨湖平原验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植被类型甚至伴生植物。如董谢琼等[ 利用遥感技术得到 1 4 」
云南曲靖市的春季作物假彩色分布图和可参与后续运算的 定量分布数据, 对解决云南高原山区的春季作物遥感信息提
取 有 王 珍等 1 展了 氮素营养 很 效。 秀 [开 不同 5 〕 水平的 水稻田
第 3 卷第 1期 0 8
20 年 9 05 月
中国中药杂志
C ia u n l C iee tr M e i hn J r a o hn s Maei o f a dc a
V l3 ,s e 8 o.0 I u 1 s
Sp br 05 m e, et e 20
究、 中药资源区划及道地药材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 "S技术; 关键词〕 3” 遥感(S ; R )全球定位系统(P)地理信息系统(I ; G S; GS 中药资源 )
〔 中图分类号」 22 〔 R 文献标识码」 [ 8 A 文章编号」 01 3 ( 0) - 9- 10- 0 2 51 1 7 4 5 2 0 83 0
中药资源的分布、 产量及质量变异都与地理环境变异有 着直接的关系。道地药材作为中药特定种质在特定空间环 境下的产物, 充分体现了空间环境对中药资源的巨大影响。 换言之, 中药资源的分布、 产量及质量信息都具有空间信息 的特征。因此, 对空间信息的研究和利用是中药资源保护和 利用的关键问题。 空间技术是空间信息分析的关键技术。而遥感(S 、 R )全 球定位系统(P) GS和地理信息系统(I) GS三者集成的“S技 3” 术, 是空间信息分析的核心技术。遥感是指不直接接触被研 究的目 感测目 标, 标的特征信息( 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 辐射 和发射辐射)经过传输、 , 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 , 处理 从 GS P 是当今最具优势的空间定位系统, 具有全天候、 动化、 自 功能多、 抗干扰的特点, 它可以解决传统定位方法精度低、 工 作量大、 复位难的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当今空间信息管理和 分析的最强大的工具。 "S技术已发展到成熟应用阶段, 3" 在信息获取、 信息处 理、 信息应用方面的突出优势, 使得其在国防、 、 、 交通 农业 矿 产、 地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并在资源监测和保护、 灾害预 警和监测及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和潜力。 目 3" 前“S技术在中药资源研究和保护中的应用刚刚起步, 就 著作, 这是解放后中药资源研究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也是 至今为止全面系统介绍中药资源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而近 2 年来 , 0 国内和国际天然药物市场及资源都发生了惊人的巨 变, 对中药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 以及生境破坏都造成了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