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导言课
合集下载
七年级初中历史导言课(课堂PPT)

文物古董
宋 张 择 端 《 清 明 上 河 图 》
7
·
历史是文学著作?是影视作品? 历史是名胜古迹?名山大川? 历史是文物字画?是考古发掘? 历史到底是什么?
历史:通常指人类社会的客观历史过程。
历,过也,传也;史,记事者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事实本身,更指人们对过 去事实的有意识的,有选择的记录。
——葛剑雄
8
why
9
我们只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历史学
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 读史可以明智—培根
10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一则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
历史课上,老师在讲《火烧圆明园》一课,小明一直 在打瞌睡,老师便课堂提问:“小明,圆明园是谁烧 的,”小明吓得睡意全无,惊慌答道:“不是我烧的!”
次日家访,老师说起此事:“我问小明,圆明园是谁 烧的?他居然说不是他烧的!”这时,小明的妈妈急忙答 道:“我家小明一向老实,他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 他烧的!”
走进历史
——初中历史导言课
1
一、什 么 是 “历 史”? (what is history)?
2
这是历史吗?
3
这是历史吗?
4
这是历史吗?
唐高祖开元通宝(621) 共字钱(约公元前5~前3世纪魏 国货币)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十文,1912)
5
这
些
呢
虎门销烟
?
“五四”运动
渡江作战 6
考古发掘现场
30
31
32
33
34
35
小明的爸爸是个本地著名的企业家,站了起来,满 脸不高兴地说道:“烧就烧了,多少钱赔就是了。”
11
七年级初一历史导言课

课堂要求:
1、课前准备:预习历史教材,历 史笔记本和历史练习册 2、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课, 适当做笔记;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讨论。 3、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复习巩 固相关内容。
一、学习历史的“六何”(6w)法----要素法 二、结合自己实际,找出最佳历史记忆方法 三、课后复习教材和阅读有关历史课外读物。
• 台湾当红艺人————杨丞琳 • 在一次直播的电视节目里,在谈到抗日战争的时候,吴 宗宪问她抗日战争打了几年。杨丞琳说,好像11年吧, 吴宗宪告诉她了8年,她居然说:哇!才打了8年耶! • 台湾著名歌星————周杰伦 • 周杰伦大家都比较熟悉,2007年7月8日,周杰伦做客 《鲁豫有约》,据报道当时演播厅的观众创记录坐满了。 周杰伦的号召力可想而知。但在谈话中,谈到不同时代 偶像对青年的影响,谈到雷锋,周杰伦居然不知道雷锋, 还反问“他会不会唱歌”这件事被网友批为“杨丞琳第 二”。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 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 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弗朗西斯 培根
历史中充满智慧,读史使人明智
“删削冗长,举其机要,专取国家兴衰,多民生 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 ——司马光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处今日 物竞炽烈之世,欲求自存,不鉴于古则无以 进文明,不观于人则无由自知其不足” ——孙中山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 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李世民
历史对现实具有借鉴意义
收藏——透视历史的缩影
旅游——探寻历史的踪迹
名人论史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历史使人明智 ──(英)培根 以鉴于人事,有资于治道 ──司马光
生活中处处是历史!
三 、 怎 样 学 习 历 史 ?
初一历史导言课

中国的王朝纪年
1、君主在位纪年法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纪年法, 它用君主或王公的名号纪其在 位的年次,如“周平王元年”、 “秦襄公八年”等。此种纪年 法一直沿用至西汉初年。
2、年号纪年法
“年号”是历代皇帝专门用来纪年的名称。中国历史 上使用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140年西汉武帝时期, 以后新君即位,照例于次年改用新年号纪元,称改
想一想:时代的长度相同吗
•1.东周分成春秋、战国两个时代。
•2.我们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期叫做旧石 器时代。 •3.我们把中国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称为 近代史. •4.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常常被称作:信 息时代。
中国历史基础知识
君主在位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谥号、庙号、年号) 民国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小结
年号是我国古代皇帝纪年的名称, 如康熙、乾隆等;庙号是古代皇帝 死后,在太庙立宗奉祀时特起的名 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清世宗等; 谥号是我国古代帝王、贵族、大臣 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他另追加 的一个称号。如汉武帝等。
唐睿宗李旦 汉高祖刘邦 魏武帝曹操 唐太祖李虎 隋文帝杨坚 唐世祖李昺 清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
4、干支纪年法
十 甲 天 干 己
乙 庚
丙 辛
丁 壬
戊 癸
地 十 支 二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甲子表
甲子 乙丑 甲戌 乙亥 甲申 乙酉 丙寅 丙子 丙戌 丁卯 丁丑 丁亥 戊辰 戊寅 戊子 己巳 己卯 己丑 庚午 庚辰 庚寅 辛未 辛巳 辛卯 壬申 壬午 壬辰 癸酉 癸未 癸巳
• 你知道唐太宗 时期出现的天 下太平盛世叫 什么吗?
七年级历史导言课

拓宽视野
学习历史可以让人了解不同文化、 时代和背景下的故事和事件,从
而拓宽个人的视野和认知。
塑造价值观
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故事可以影 响个人的价值观和信仰,帮助个 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工业革命
01
总结词
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 重大变革,导致了生产方式和 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02
详细描述
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随后传 播到欧洲和北美,推动了机器 代替手工劳动的进程,进而引 发了城市化、人口流动和社会 不平等等一系列问题。
03
总结词
工业革命对全球产生了深远影 响,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 国际交流的增加。
科学家和发明家
总结词
科学家和发明家通过创新和探索,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详细描述
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等,通过发现自然规律和定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发明家如爱迪生、贝尔等,发明了各种实用的工具和设备,改善了人类生活。 他们的贡献不仅在于个人成就,更在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
社会改革者
培养批判性思维
学习历史需要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 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客观的分析和 评价。
通过学习历史维能力。
传承文化遗产
历史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历史,我们 可以了解和传承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学习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传统, 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预测未来
根据历史事件的启示,预 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的前瞻性思维。
借鉴经验
从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 训,引导学生将其应用于 现实生活和未来的决策中。
03
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开学第一课 导言课课件

甲骨文
文物
四羊方尊
《清明上河图》
古迹
敦煌莫高窟
遗址
圆明园
照片
1900, 清军乐队
历史的载体
2.文献史料(一手或二手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史书、书籍、报刊等
如何区分原始史料(一手)与非原始史料(二手)? 按实用价值 ①一手史料(原始文献)∶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 产生,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 3②.口二述手史史料料(一:手后或人二运手史用料第):一口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一 头说般讲 、带述俗有并谚作记、者录回下忆的来录主的等观资意料见神话。传
贰 为何学史
贰 为何学史
导演:鞠觉亮 编剧:温豪杰 首播:2011年
剧情:《新水浒》中宋江为躲 避追逃,跑进了一片玉米地。
网评:看到这段时我惊呆了,玉 米是明朝时才从南美洲传入的 啊,时空错乱了?
贰 为何学史
导演:吴锦源 编剧:于正 首播:2010年
剧情:汉朝小皇帝刘恭背《三字 经》
网评:《三字经》被明清两代学 者认为是宋代或之后才成书,小 皇帝玩穿越游戏吗?
历史
河源客家文化公园
客家文化图腾
历史
佗城,今已有2225年历史,素有 “秦朝古镇,汉唐名城”的美称, 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赵佗,是秦朝著名将领,秦始 皇委派和任嚣一起率领50万大 军平岭南,共做了6年的龙川县
令,南越国创建者。
贰 为何学史
4.中考的需要
分值:100分 折算后80分 方式:闭卷考试 考试范围:七上、七下、八上、八下、九上、九下
肆 历史常识
肆 历史常识
历史纪年法
•帝王纪年:鲁隐公元年、秦二世元年等;
•年号纪年法:如天宝元年、顺治十年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导言课 (共49张)

你们
• 积极活泼,遵守课堂秩序 • 不懂就问,我们一起探讨 • 健康成长,安全度过每一天 • 遵守约定,按时完成作业 • 两种颜色的笔,方便对教材内容的不同层次掌握理解
预习第一单元第一课内容
办公室地址:教学楼4楼政史办公室
历史学习可以很“物理”
牛顿、爱因斯坦等物理大师是我们学习世界历史 中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
历史学习可以很“生物”
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在生物学影响深远,在 历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学习可以很“地理”
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 湿润,为什么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没有缘故人类 的发现?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考世系,知始终。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 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 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 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 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七年级历史导言课【精选】

什么叫历史?
不管是伟大先哲的功与过,还是芸芸众生的是与 非,不管是神奇的创造,还是无谓的牺牲······一 旦成为过去,后人统统称之为历史。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历,过也,传也。史,记事者也。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
历史有两层意思
广义: 过去发生的事情,泛指一切事物 发展的过程,即自然史和人类史。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怎样学好历史?
课前预习 上课专心听讲,做好笔记 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 多阅读历史课外读物 学会思考、学会判断,不盲从,有独立
见解。
学习历史的“六何”(6w)法(推荐) (1)何时(时间,when) (2)何地(空间,where) (3)何人(人物,who) (4)何事(事物,what) (5)何因(为何,why) (6)如何(怎么,how知识。 二、历史教给我们智慧、反思。 1、“学史使人明智”——弗朗西斯·培根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
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李世民
为什么要学好历史?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 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 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 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 球……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
作业
预习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要求:不懂的地方用铅笔画出来,思考课文中动 脑筋的问题。
历史的分类
时间:近代、古代、现代。 地区:世界、中国、地区。 内容:可以涉及到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对象:还有国家,社会,个人。
不管是伟大先哲的功与过,还是芸芸众生的是与 非,不管是神奇的创造,还是无谓的牺牲······一 旦成为过去,后人统统称之为历史。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历,过也,传也。史,记事者也。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
历史有两层意思
广义: 过去发生的事情,泛指一切事物 发展的过程,即自然史和人类史。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怎样学好历史?
课前预习 上课专心听讲,做好笔记 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 多阅读历史课外读物 学会思考、学会判断,不盲从,有独立
见解。
学习历史的“六何”(6w)法(推荐) (1)何时(时间,when) (2)何地(空间,where) (3)何人(人物,who) (4)何事(事物,what) (5)何因(为何,why) (6)如何(怎么,how知识。 二、历史教给我们智慧、反思。 1、“学史使人明智”——弗朗西斯·培根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
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李世民
为什么要学好历史?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 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 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 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 球……
三皇五帝始 ,尧舜禹相传 。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
作业
预习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要求:不懂的地方用铅笔画出来,思考课文中动 脑筋的问题。
历史的分类
时间:近代、古代、现代。 地区:世界、中国、地区。 内容:可以涉及到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对象:还有国家,社会,个人。
七年级上册历史导言课

8
四、怎样学习历史?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历史的广阔天空中,只有对历史感兴趣,才能激发自己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并促使 着自己不断探索。
二、要学会使用好课本。要学会阅读,通常大字部分是这一课的主要内容,而小字部分是为辅助理解而设立的,以帮 助拓展我们的视野。
三、多记多背。学习历史没有什么捷径,需要我们记住的知识点一定要记住;学习历史,需要我们多记多背,熟练掌 握每一个阶段发生的大事,并能建立起一个总体知识框架。
七年级上册历史导言课
一、历史课堂要求 1、课前:读书预习,做好上课准备 2、课堂:(1)遵守课堂纪律
(2)认真听讲,多记笔记。 (3)敢于发言,勤于思考。 (4)日积月累,反复复习。 3、课后:巩固复习
2
二、什么是历史?
❖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超过五千年的文明史。
3
二、什么是历史?
❖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瓷器大国”。中国的英文是
9
四、怎样学习历史? ❖ 记忆历史知识是有方法的。 ❖ 记忆历史的方法:歌诀法、首字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对比法、图表法等。
如:歌诀记忆法 例如:第一课的“元谋人”知识可以用歌诀归纳为:
一百七十万年前, 云南“元谋人”出现, 会造工具能用火, 因此称为早人类。
10
五、历史分期与体系 ❖ 七年级:中国古代历史 ❖ 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历史 ❖ 九年级:世界历史
15பைடு நூலகம்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11
课本说明 ❖ 本书分为四个单元,叙述我国远古至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其中标有“五角星”号的,
是选学内容,例如第13课。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纪年方法
公元纪年法 帝号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 民国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中国历史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谥号、庙号、年号)
祝同学们在历史学习中 心情愉快!
春眠不觉晓,上课别迟到(人到 、心到 、书本
文具到)
夜来风雨声,作业按时交(课堂作业,要认真对待) 笔记加测验,开卷亦重要(笔记记在书上,主要是
提纲部分,要勾画重点)勤源自作舟楫,学海任逍遥• 七年级:中国古代史 • 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 • 九年级: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时代划分,同学们 最为熟悉的是一个一个的朝代。 中国历史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康熙帝
3、民国纪年法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 告中华民国成立,用民国纪年, 1912年即为民国元年。民国纪 年一直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4、干支纪年法
十 甲 天 干 己
乙
丙
丁
戊
庚
辛
壬
癸
十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二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地 支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公元前
1年——公元前 100年 101年—— 201年—— 901年—— 200年 300年
公元前 1世纪 2世纪 3世纪
1000年
10世纪
1001年——
1101年——
1100年
1200年
11世纪
12世纪
说 你能发现每个世纪和它相对应的年份有什么规 1.现在是几世纪? 律吗? 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 世纪 年代。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代
年代
10年=1年代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代 100 年 =1 世纪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代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代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代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代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代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代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代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代
•1.东周分成春秋、战国两个时代。
•2.我们把使用打制石器的时期叫做旧石 器时代。 •3.我们把中国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称为 近代史. •4.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常常被称作:信 息时代。
中国历史纪年方法
帝号纪年法 年号纪年法 民国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1、帝号纪年法
这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纪年法, 它用君主或王公的名号纪其在 位的年次,如“周平王元年”、 “秦襄公八年”等。此种纪年 法一直沿用至西汉初年。
算 算 看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 前479年,他享年几岁? 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6年,灭亡于 公元8年,西汉存在了多少年?
时代 我们通常把一个较 长的时段称为时 代.人们往往以某 一方面的重要特征 为划分的标准.如 青铜时代、春秋战 国时代、工业时代、 青铜器时代 近代等。
想一想:时代的长度相同吗
——初中历史导言课
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 可以说历史就是过去时。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
历史 基本内容
名人论史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历史使人明智 ──(英)培根 以鉴于人事,有资于治道 ──司马光
1、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提高文化素养。
2、增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 懂得做人的道理。 了向 3、以史为鉴,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 4、历史具有实用价值。
如果干尽坏事或行为不端,就给予暴、丑、炀、戾、荡、 昏等恶谥;
如果登位夭折或志向未伸,就给予怀、悼、哀、隐、闵、 幽等平谥。
2、唐至元多称“庙号”
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某祖、 某宗的名号,称庙号。起先只有少数帝王有庙号,后 代逐渐泛滥。从唐朝开始,历代皇帝有庙号,而且此 时皇帝的谥号字数越来越多,于是就通常用庙号来称 呼皇帝。
干支排列的顺序是固定的,组合成的六十甲子的位置 也不能颠倒,拿它代表时间单位,就可以知道先后次序。
在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转换当 中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略: 公元纪年是和公历(阳历)相配套 干支纪年是和农历(阴历)相配套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帝王的称谓
1、唐以前称“谥号”。
根据标准,一个人一生为善或立有大功,就授予文、武、 恭、庄、襄、烈等美谥;
甲子表
甲子 乙丑 甲戌 乙亥 甲申 乙酉 丙寅 丙子 丙戌 丁卯 丁丑 丁亥 戊辰 戊寅 戊子 己巳 己卯 己丑 庚午 庚辰 庚寅 辛未 辛巳 辛卯 壬申 壬午 壬辰 癸酉 癸未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 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甲寅 乙卯 丙午 丙辰 丁未 丁巳 戊申 戊午 己酉 己未 庚戌 庚申 辛亥 辛酉 壬子 壬戌 癸丑 癸亥
中国历史朝代表
中国历史朝代疆域变化图
几种历史纪年方法
西方历史纪年方法
公元纪年法 (公元前、公元、年代、世纪、时代)
公元前、公元 公元前(BC)、 公元(AD)
国际通用的公元纪年,为大多数国家采用。我国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正式采用公元纪年。
•公元纪年,就是把传说 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 定为公元元年,即公元 1年。
2、年号纪年法
“年号”是历代皇帝专门用来纪年的名称。 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140年西 汉武帝时期,以后新君即位,照例于次年改 用新年号纪元,称改元。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有八百多个,由于选用的 都是吉祥字,以至不同王朝有同一年号。甚 而有同一王朝前后用同一年号的。
• 明清时期,一个皇 帝一般只用一个年 号。因此,我们通 常在这个年号后面 加个“帝”字,用 来指称这个皇帝。 如我们常常把爱新 觉罗.玄烨叫 做……
3.你出生于 世纪 年代。你的爸爸妈妈呢? 18世纪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公元 看 比如说公元 前16世纪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下面就时间长度的计算,教给同学们一些 计算的小窍门: (1)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都是公元前或都是公 元,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B=C (2)假如已知的两个时间一个是公元前,一个是 公元,那么计算时间的公式就是:A+B-1=C
现古 在人 的学 毛活 习 泽人 是 东。 为 ——
1、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历史 课堂和课本、课外历史书籍、参观文物古迹和博物馆、 观看历史专题片和严肃的影视作品、口述历史、收藏 文物„„
2、方法建议
• 1)读:精读教材,由厚到薄,不留死角; • 2)记:动脑记忆、思考; • 3)听:先预习,然后上课有针对性地听; • 4)写:做好课堂笔记; • 5)讲:上课集中探讨,大胆发言; • 6)温:课后认真复习(提问)。
3、明清两代通常用“年号”代称
明清时期,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因此,我们 通常在这个年号后面加个“帝”字,用来指称这个皇 帝。
小结 年号是我国古代皇帝纪年的名称,如康 熙、乾隆等; 庙号是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宗奉祀 时特起的名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清 世宗等; 谥号是我国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 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他另追加的一个称 号。如汉武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