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1.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

1.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述
Slide 1-8
.
第二节 国际投资学的基本范畴
一、研究对象 (一)国际投资理论 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 国际间接投资理论。 (二)国际投资实务 介绍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及一些新型的国际投 资方式的概念、特点、程序和方法;研究和介绍国际投资风 险的识别、国际与控制的程序和方法;介绍国际投资中的法 律问题,包括投资国、东道国有关国际投资的政策法规以及 有关国际投资的国际法规范。
随着证券化趋势的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影响也 将同样增大。证券化趋势对投资来说,其致富速度 和破产速度都将加快
.
Slide 1-21
第四节 国际投资的区域与行业发展格局
一、国际投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变迁 1、一战以前(~1914)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45) 3、二战后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演变特征 (1)在投资来源国的分布上,经历了以美国独霸一 时到欧、日后起直追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大三角” 格局
.
Slide 1-15
1956-1965美国私人对外投资净值
(Million $)
1946-1955 年均 1956 1958 1960 1964 1965
直接投资
新投资 再投资 652 613 1938 974 1181 945 1694 1266 2416 1431 3371 1525
合计
证券投资
.
Slide 1-13
第三节 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投资的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1870——1914年) 2、第二阶段两次大战期间的国际投资(1914—— 1945年) 3、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70年代末的国 际投资(1946——1979) 4、第四阶段 八十年代以后的国际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美国
第一、美国是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东道国区位 第二、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对外投资国之一,但其 地位 却在下降 第三、美国内流FDI以股权资本投资为主。美国外流 FDI 中,利润再投资占据最重要地位。 第四、产业流向构成来看:制造业是吸收FDI最多的 产业部门,但其重要性再逐步降低;金融保险则 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势头;外流FDI 中,金融保险 完全取代制造业占据首位。
2331745
4472902 7170146 2146384 4375768 3532350 12712016 759353 872050 216707 374282 470470 580264
江西
内蒙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东部 中部 西部
578652
99360 693223 51463 160677 408084 63909 16576 27096 43704 43326362 4484532 1564092
加拿大
9257
巴西
22457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统计年鉴(2002)》与《世纪投资报告(2002)》。
三、国际投资的区域与行业发展格 局
国际投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区域格局的变迁
1、一战以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特征表现为:资本来源母国主要 是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当时,英国是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国家,其 对外投资存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0%左右,但是,进入20世纪后呈明显 的下降趋势。 2、两战之间 3、二战以后 投资来源国的分布上:经历了美国独霸一时到欧洲、日后起直 追得过程,从而形成了“大三角”格局 东道国的区域分布上:呈现以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向以发达国家 为重点发展趋势。 80年代以来的新气象: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日益 活跃,但也存在区域分布上的不平衡。

国际投资理论

国际投资理论
市场受到垄断优势的企业影响而呈现出不 完全竞争或寡占型局面性质。
2、市场不完全是垄断优势的根源
垄断优势来自四种市场不完全形态:
——产品市场的不完全; ——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 ——由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由政府课税、关税等措施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05.06.2020
15
3、垄断优势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
(2)特种产品交易的需要。
(3)对规模经济的追求。
(4)利用内部转移价格获取高额垄断 利润、规避外汇管制、逃避税收等 目的。
05.06.2020
32
3、市场内部化的影响因素
影响市场交易成本并因而决定市场 内部化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1、产业因素 2、国家因素 3、地区因素 4、企业因素
05.06.2020
2、以国际贸易学说和工业区位理论 为基础形成的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3、市场内部化理论 4、综合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该阶段理论的共同出发点 1、以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 2、以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为立论基础
05.06.2020
11
第二节 西方海外直接投资的主流优势理论
国际投资学
第一章复习
为什么FDI大多发 生在发达国家 之间?
1、为什么跨国公司能跨越国界到经营管 理比本国困难的海外去投资?
2、国际直接投资转移的生产要素仅限于资 本一种吗?如果不是,还有哪些要素?
如何解释以上问题呢?
05.06.2020
3
对外投资的条件与动机
05.06.2020
4
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
在此背景下,海默于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 提出以垄断优势来解释美国一些企业对外投资行为。

国际投资

国际投资

国际投资:是各国官方机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等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流动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经营得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国际直接投资(FDI):是以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有效控制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活动。

(一般是拥有企业10%-25%的股份。

中国的这一标准为25%。

)国际间接投资:指以取得股息或利息等形式的资本增殖为目的,以被投资国的证券为对象的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者并不参与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仅以获取债券利息或股息为目的,其投资活动主要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或国际金融证券市场进行。

国际灵活投资:指不同国家的当事人双方就某一共同参与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业务达成协议,采取一些灵活方式进行的投资活动。

如国际工程承包;国际租赁;BOT方式;OEM方式等。

影响国际投资方式选择的因素:国际投资的分类:1.依资本来源及用途划分:私人投资,官方投资(公共投资)2.依资本的特性或投资性质划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灵活投资3.按投资期限的不同划分:长期投资,投资国际投资的特点:1.投资主体单一化2.投资环境多样化3.投资目标多元化4.投资运行复杂化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相比较的特点(区别)1.投资目的:国际投资目的的多样性——经济目的:开拓市场,降低成本,学习技术,获得资源政治目的:援助东道国经济建设,改善政治关系2.市场特征:分割的且不完全竞争的国际投资市场3.投资货币:国内投资:本币Home Currency国际投资:硬通货Hard Currency4.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相比,所面临的投资环境具有较大的差异▪(1)政治环境不同。

国际投资所面临的政治环境呈现多样性。

▪(2) 经济环境不同。

▪(3) 法律环境不同。

▪此外,还有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各异等方面的障碍。

5.生产要素流动的差异性:国际投资中生产要素的流动要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材料和设备的流动要受到投资国和东道国外贸政策限制;▪劳动力的流动要受其自身素质和许多法律的限制;▪技术的流动要受到输出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和技术对东道国适用(消化)程度的影响;▪资金的流动仍受投资国和东道国对外经济政策和汇率等因素的影响;6.投资主体的差异性:国际投资主体主要是跨国公司和跨国银国内投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各种类型的经济实体和个人。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规模化和专业化
跨国公司将进一步追求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分工,以提高效率和竞 争力。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技术将推动跨国公司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提高运 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供应链优化
跨国公司将更加注重供应链的优化和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响应 速度。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
全球化趋势加强
01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投资将继续增加,跨国公司将在
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广阔的市场和资源。
技术创新驱动
02
技术进步和创新将为国际投资提供更多机会,例如数字化、人
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影响
03
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增加,国际投资将更加注重环境、社
会和治理因素,推动绿色投资和可持续发展。
收购现有外国企业。
国际投资的类型与形式
合资企业
与当地企业合作。
国际证券投资
购买外国股票和债券。
国际投资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初级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自然资源为 导向。
发展阶段
20世纪中叶,制造业和服务业兴起。
国际投资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全球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信息技术和服务业引领潮流。
期收益。
跨国性
涉及两个或多个国家的经济主 体。
长期性
着眼于长期收益,不同于短期 贸易。
高பைடு நூலகம்险
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 经济环境。
国际投资的类型与形式
直接投资
投资者直接参与经营,如开设工 厂、零售店。
间接投资
投资者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或其 他证券。
国际投资的类型与形式

綦建虹国际投资学教程第五版

綦建虹国际投资学教程第五版

綦建虹国际投资学教程第五版第一章: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1.1国际投资的定义国际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境外进行的投资活动。

投资者可以是个人、企业或国家。

国际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在国际投资中,投资者通常会面临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文化、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2国际投资的好处和风险国际投资有其独特的好处,包括多元化投资风险、开拓市场、获取技术和人才等。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

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谨慎进行国际投资活动。

1.3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投资活动也日益频繁。

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国际投资活动,国际投资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同时,跨国投资合作和国际投资协定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趋势。

第二章: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2.1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理论是研究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的行为和动机的学科。

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国际投资活动的重要推动力量,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了跨国公司的运作模式、组织结构、战略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2.2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研究了国际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流动的原因和方式。

它包括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规模、方向、影响等内容。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是国际投资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分析和预测国际资本流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国际投资组合理论国际投资组合理论是研究国际投资组合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投资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国际投资组合理论研究了国际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资产配置、投资策略等问题,对于指导投资者进行国际投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第三章:国际投资的实践操作3.1国际投资的决策过程国际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在进行国际投资前,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过程。

国际投资的决策过程包括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投资项目的规模、方向和方式等内容。

3.2国际投资的实施和管理国际投资的实施和管理是指投资者实际进行投资活动的过程。

3-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3-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发展中国家开始对外投资 印度,韩国,新加坡,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
20世纪70年代的投资(1971-80) 高速增长时期 主要投资国
–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
主要特点:
– – – – 国际直接投资比重上升; 西方主要对外投资大国同时吸引外资;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增长快; 石油输出国的 “石油美元”成为国际投资重要资金来源

第四节 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投 资措施协议》
一、协议内容 二、对FDI的影响
由于不同的TRIMs之间的替代性可能很高,对少 数的TRIMs的禁止将导致其他投资措施的使用,因此 TRIMs协议对投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一、协议内容

将GATT国民待遇和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引入 国际投资领域,通过敦促WTO成员方取消限制 贸易或对贸易有不利影响的投资措施,有力地 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自由化和国际化。 TRIM协议的宗旨是避免投资措施给贸易带来的 限制和扭曲,从而促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在 确保自由竞争的同时,增进所有贸易伙伴,尤 其是发展中成员方的经济增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外投资以新开发地区为主; 国外投资与国外移民并存; 资金投向以铁路证券等为主。
1914年以前的国际投资
– 起步阶段,主要投资国英国、法国和德国 – 到1913年,英国的国际投资总额40亿英镑,占当时GNP的 1/4,当时世界国际投资总额的一半
– 主要特点:
• 投资来源主要是私人资本 • 投资主要形式是FII • 投资主要流向资源丰富的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创办新企业 控制外国企业股权投资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分类
(三)根据投资者对外投资的参与方式,分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六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他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

西方经济学国际投资传统理论主要是关予国际间接投资的理论,这是因为对外直接投资仅是近几十年才发生的国际经济现象,而国际间接投资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就已出现。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国际间接投资得到迅猛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垄断代替竞争并取得统治地位后,在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便出现了所谓的"过剩资本"。

这些国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便竞相把这些资本输出到国外去。

二次大战后,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的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和销售活动,超过了传统的商品贸易而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

因此,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注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抽象和实证研究,形成多种国际投资理论派别。

但概括起来,现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各个企业为什么要向国外进行直接投资,而不是选择各种间接投资的方式企业为什么选择以生产者的身份,而不是以出口商或许可证授方的身份进行国际经营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如何与占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的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竞争并占据优势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某几个行业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为什么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都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下面对几种影响比较大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予以介绍和评论。

第一节垄断优势理论一、海默的基本思想垄断优势理论(‰qheory of Monopoly Advantage)32称市场不完全论(Market Imperfection Theory),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Hymer S.H.)于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中第一次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和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投资的 产生与发展
精选ppt
1
第一节 国际投资的起源和发展
一、形成和发展阶段 形成过程:国际商品资本—国际货币资
本—国际生产资本 1、初始形成阶段(1870年—1914年) 标志:1870年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
精选ppt
2
特点:
(1)借贷资本和证券投资形式占主导地 位,约占国际投资总额的90%左右
7 国际投资环境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
精选ppt
11
第二节 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1 FDI规模总体上持续增长,但势头有所减 缓(见下页图)
1990年OFDI存量为17214.6亿美元 2000年OFDI存量为60864.3亿美元 2003年OFDI存量为81968.6亿美元
特点
(1)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2)美、日在国际投资中地位发生变化
80年代后期,日本取代美国成为最大的 债权国,而美国在1985年结束了其长达67年 的债权国地位而沦为债务国,其在国际投资 中的地位相对下降。
(3)国际投资重点向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转移
(4)发达国家资本对流Biblioteka 成大趋势。(教材P17图)
0.3
14
1995-1998年FDI流入额所占比重(%)
年份
1995
1、发达国家 63.4
1996 58.8
1997 58.9
1998 71.5
西欧
37
32.1 29.1 36.9
美国
17.9 21.3 23.5 30
日本 (不详) 0.1 0.7 0.5
2、发展中国 家
3、中东欧国 家
32.3 4.3
37.7 37.1 25.8
3.5
4
2.7
精选ppt
15
原因:
(1)发达国家科技水平高
(2)集团内部相互投资增 加
(3)发达国家投资环境优 越
3 国际直接投资产业结构
逐步升级,高新技术产业
和服务业受到青睐(见下
图)
精选ppt
16
精选ppt
17
4 国际投资方式灵活多变,跨国战略联 盟成为跨国公司的新形式
跨 国 战 略 联 盟 ( Trans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跨国企业, 在共同投入互补性优势资源的基础上, 在某些方面形成协调运作的战略合作伙 伴关系。
精选ppt
18
按形式分:
(1)合并式联盟 (2)互补式联盟 (3)项目式联盟 按具体内容分: (1)股权式联盟 (2)产销式联盟 (3)技术式联盟
精选ppt
7
5、高速增长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1)FDI的规模剧烈波动 (2)经济高增长地区成为FDI的热点 90年代,美国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再度上
升,成为世界头号对外投资国,而日本在国际 投资中地位则下降。 (3)跨国公司在FDI中所承担的角色日益突出 (4)FDI 的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 (5)跨国并购成为FDI的主要方式。
精选ppt
5
(2)国际直接投资所占比重逐步提 高
(3)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步走上对外 投资舞台
到1969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跨 国公司达到1100个。印度、韩国、中国 香港、新加坡、巴西、墨西哥、阿根廷、 中国台湾省以及中东一些国家和地区开 始了对外投资。
精选ppt
6
4、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
精选ppt
8
二、“二战”后国际投资迅速发展的 主要原因:
1 科技革命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决定性 因素
2 生产资本的高度集中和垄断——物质基 础
3 追求更高的资本利润率——内在动因
精选ppt
9
4 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扶持和保护
(1)纳税优惠政策
•税收抵免(Tax Credit) •税收饶让(Tax Sparing)或税收豁免(Tax Exemption) •税收延付(Tax Deferral)。即投资国对海外公 司的投资收入,在汇回本国之前不予征税 。
(3)官方投资规模 扩大。
精选ppt
4
3、恢复性增长阶段(1945—1979年)
特点
(1)美国对外投资霸主地位进一步确立
截止1960年底,美国、英国、法国、原 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对外投资的累计额分别为 662亿美元、220亿美元、115亿美元、31亿美 元、5亿美元;到1970年底,美国、英国、法 国、原联邦德国和日本的对外投资的累计额 分别为1486亿美元、490亿美元、200亿美元、 190亿美无、36亿美元。
精选ppt
19
组成战略联盟的原因:
(1)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的结果 (2)分摊巨额研发费用和投资风险 (3)增加新的市场机会,提高国际竞争 地位。
精选ppt
20
5 国际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中国家 对外FDI能力增强
典型代表:
(1)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较富有的 国家和地区
(2)以中国、印度、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 大国(中国海尔案例)
2 发达国家资本双向渗透占主流,流向发 展中国家的资本很不平衡(见2008年世界 投资报告的前10位)
精选ppt
12
FDI inflows, global and by group of countries, 1980–2005 (Billions of dollars)
精选ppt
13
1995-1998年FDI流出额所占比重(%)
(2)提供信息服务和情报
(3)实行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精选ppt
10
5 东道国利用外资政策变化——国际投资的助推 器
A、财政激励
B、金融优惠(赠款、贷款担保与补贴等)
C、建立经济特区、科学园区等
D、提供法律保障和投资承诺
E、其它措施:如提供信息、为技术合作与技 术扩散提供便利等。
6 金融市场一体化和交通通讯国际化——重要条 件
(2)投资国主要是欧洲少数资本主义国 家,主要债权国为英、法、德
(3)东道国主要是当时比较落后的资本 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国家
(4) 投资产业主要是资源开发和基础设 施。
精选ppt
3
2、低迷徘徊阶段(1914—1945年)
特点:
(1)国际投资总额 有所增长,但幅度 不大
(2)主要投资国地 位发生了变化
年份
1995
1、发达国家 85.3
1996 84.2
1997 85.6
1998 91.6
西欧
48.9 53.7 50.6 62.6
美国 日本
25.7 6.3
19.7 6.2
23.1 5.5
20.5 3.7
2、发展中国 家
3、中东欧国 家
14.5 15.5
0.2 0.3
精选ppt
13.7 0.7
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