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练习(三)

合集下载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________和________是衡量速度的组成要素。

2、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3、做撞击实验时,小车每次都要从斜坡的_______释放。

4、根据食物的来源,把食物分成_________和_______两类。

5、_______和_______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6、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_______。

7、用相同的力量敲打盛水的玻璃杯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_______。

8、物质同时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电荷,它们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9、在潮湿的空气中或较强电流下,人体、自然界中的水和大地等都将成为_____。

10、人生长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体不是导体的是()。

A.大地B.铅笔芯C.人体D.塑料尺2、烟飘向东北方向,这时刮的是()。

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3、下列动物是胎生的是()。

A.老鼠B.鸽子C.乌龟4、下面矿物中有六个面,并且每个面都是菱形的是()。

A.方解石B.石英C.石盐5、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我们可以听到的声音是()。

①虫鸣声②鸟叫声③商贩叫卖声④汽车鸣笛声A.①③B.①②C.③④6、鱼一般有()种鳍。

A.5 B.7 C.97、大多数的哺乳类动物都是( )动物。

A.卵生B.卵胎生C.胎生8、与太阳和月球相比,地球最主要的特点是()。

A.能转动B.很大C.有生命9、下列动物不属于珍稀动物的是()。

A.大熊猫B.绵羊C.金丝猴10、“月亮在云中走”所选的参照物是()。

A.云B.月亮C.星星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物体即使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2、有些食物不但可以补充营养,还有着神奇的治疗作用。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目录

湘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目录
4/P63
力与小车的运动

小车、纸、夹子等
5/P65
测量力的大小

测力计、钩码等
6/P67
木块的运动

木块、测力计
第6单元:
我们的小车
1/P71
制作小车

适合制作小车车身、车轮、车轴的材料

黑白小球、“太阳”等
第5单元:
运动与力
1/P52
谁在运动

小车、人偶、树木(或其他静置物)等
2/P55
研究物体的运动

小风车、小车、小球、记录纸等
3/P58
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

小车、绳子、秒表、辘轳(建议用线绳绕在铅笔上替代)
4/P61
让小球动起来

乒乓球、小铁球、绳子、透明胶、条形磁铁、量杯、水等
小学科学实验目录(湘版·四上)
单元
课次及页码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主要参考仪器、器材
备注
分组
演示
第1单元:声音
1/p3
辨听声音

木棒、鼓、锣、音叉、三角铁等发声物体
2/P4~P6
声音的产生

鼓、锣、音叉等发声物体,木棒、米粒、乒乓球、水槽、烧杯、透明口哨(内有滚珠)、烧瓶(内有泡沫粒)等
3/P7~P9
声音的变化
2/P23~P24
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量的变化

集气瓶、毛玻璃片、弯管吸管、水槽、火柴、木条等
P24
比较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量的变化

注射器、打气筒、烧杯、澄清石灰水、气球、皮筋、吸管等
3/P2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测量肺活量

湘科版科学练习题四年级

湘科版科学练习题四年级

湘科版科学练习题四年级一、选择题1. 下列物体中,属于液体的是:A. 铅笔B. 木头C. 水果D. 纸张2. 太阳的主要作用是:A. 为地球提供光明和热量B. 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C. 形成月亮和星星D. 控制白天和黑夜的交替3. 动物和植物都需要什么才能生存?A. 水B. 食物C. 阳光D. 空气4. 雨水的来历是:A. 太阳能B. 风C. 云D. 地面水5. 以下哪个不是人类的五感之一?A. 触觉B. 听觉C. 味觉D. 工具二、填空题1. 导线只能导通 _______ 电流。

2. 一般来说,铁制品容易生锈是因为其主要成分是 _______。

3. 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点是都需要 _______ 才能生存。

4. 风是由 _______ 引起的。

5. 触角是昆虫的一种特殊的 _______。

三、判断题1. 松果是植物的种子的一部分。

(√ / ×)2. 雪的形成是因为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

(√ / ×)3. 在太阳落山后,天空会黑暗下来。

(√ / ×)4. 鱼类动物用鳞片来保护自己的身体。

(√ / ×)5. 月亮是自己发光的,像太阳一样。

(√ / ×)四、简答题1. 请说明动物和植物的区别。

2. 你知道太阳为什么重要吗?请详细解释。

3. 请解释水循环的过程。

4. 除了风、太阳和水分,你还知道哪些自然资源?5. 请解释为什么冬天会下雪。

五、实验题设计一个实验,观察石头在不同的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应用题小明放学后,发现忘记带伞了,但是天空开始下雨了。

请你告诉小明他可以怎样避雨?七、绘图题请你画一幅太阳系的示意图,并标明地球和月亮的位置。

感谢您参加湘科版科学练习题四年级。

希望您能通过这些题目对科学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完成题目后,您可以对答案进行自我评估,并向老师请教不清楚的问题。

祝您学习进步!。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课后练习答案

1.查字典,理解带横线的字。

昆虫网(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或捉鸟的器具)网住(用网捕捉)深山(从里到外距离大)深远(深刻而,一般指意义或影响等)2.比较句子,说说哪一句更好一些。

1)让小锤去敲打每一块山石。

2)让小锤去敲醒每一块山石。

(拟人)答:第二句好一些。

这一句用一个“醒”字,把“山石”当做人来写,形象生动,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你想把自己变成什么融进大自然呢?先想一想,再联系课文《走进大自然》的内容仿写句子。

把自己变成石头吧,去体验高山的坚强;把自己变成小草吧,去感受春风的温柔。

4.读下面句子,体会划线部分的作用。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圆圆的就像一个小毛球。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蜜蜂采花的形态形象地描绘出来,给人一种跃然纸上的感觉。

(2)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这里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花园里植物自由自在生长的情况。

5.读《我家的大花园》,你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图画?说给大家听听。

答:读了课文,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在又高又远的蓝色天幕下,有一片欢腾、自由的乐土——一座大花园,哪里有嗡嗡地唱着歌儿的毛茸茸的小蜜蜂,它们在花丛间飞来飞去,有满身带着金粉的大红蝴蝶,金色的蜻蜓,绿的蚂蚱……还有顽皮的南瓜藤,它们有的爬上了架,有的爬上了房,黄瓜自由自在地开着小黄花,像无忧无虑地吹着小喇叭,成行成行的玉米咧着嘴在笑呢……6朗读《故乡的风景》。

说说爷爷对故乡有哪些美好的回忆。

答:爷爷的回忆中,故乡的路旁栽有大榆树,山上修建了电视塔,河水清澈见底,草坡绿油油,山上古树参天。

7.读句子,用划横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1)爷爷突然停下脚步。

他突然从我背后跳了出来,吓我一跳(2)果然,在远处的一个山头上,有一座高塔,红灯眨呀眨的。

她按照老师教的复习方法去学习,果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突然、果然的区别:突然指出乎意料的事情;果然指预料之中的事情)8.请你试着用一段话描绘文中爷爷讲述的风景,最好能用上下面的词语。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

(湘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

科学探索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变化
用棒敲击杯口,预测他们发出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学会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
科学探索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变化
1
2
3
4
杯号 预测
满杯水 大半杯水 半杯水 少半杯水
第一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第二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第三次实验 低 较低 较高 高
科学探索
实验结论
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 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发出 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 的声音就越低。
设计制作小乐器
练习
请回答:编钟在敲击中,音最高的是哪个?
练习
请回答:古琴在弹奏中,音最高的是哪个?
判断正误
1.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
描述。(√ ) 2.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是同一回事。(× )
3.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幅度越大,
声音越强。(√ )
4. 一般情况下,孩子说话的音调比大人高,因为孩
义务教育课程湘科版小学科学关系?
科学探索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实验一:使一把钢尺或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 面大约10厘米一12厘米。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 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尺子的另一端。
科学探索
重复试验3—4次,体会物体振动时,振动幅度 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准确地进行 描述。
科学探索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变化
实验过程 轻轻拨动钢尺 实验 用力拨动钢尺
描述听到的声音的强弱变化 振动幅度小、声音弱(小) 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大)
发现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
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3《声音的变化》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3《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变化
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自制乐器演奏会
声音的变化
科普
骨传声
用牙齿听声音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 觉神经,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 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通过骨传 导来听声音。
声音的变化
做做想想
声音通过头骨、 颌骨传到听觉神经 形成听觉。
贝多芬
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变化
第二课时
声音的变化
复习
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 松紧等特性都会影响它振动 的快慢。物体振动的快慢决 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
思考
如果运用这个知识来自制小 乐器,我们应该怎样做?
声音的变化
小乐器制作
材料
吸管、剪刀,水杯、水、 小锤,不同长短的铁钉 等。
声音的变化
明确要求
小组讨论,各自打算制作什么 样的乐器,并写出设计方案。
一般来说,儿童说话的音调比 成人的高,女子声音的音调比 男子高。比较固体和气 体传声的效果, 引出:影响传声速度的因 素。
●声速:声音每秒传播的 距离。
●声音在一些物质中传播速 度。
空气( 15 ℃) 空气(25℃) 水(25℃) 海水(25℃) 冰 松木 水泥 铁
声音的变化
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3.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变化
第一课时
声音的变化
思考:
声音强弱和高低的变 化与什么有关系?
声音的变化
研究声音强弱与振动的关系
小组实验
调节音箱发出音量的大小, 观察喇叭振动的情况。把 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声音的变化
记录:
实验记录
通过观察,我没发现:
1.音量大时喇叭振动
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强弱是声音的三个主 要的主观属性之一。声音的 强弱与听者距发声体的距离 有关,从声源发出的声音传 得越远,声音就会越弱。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2、_______和_______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3、食物的主要消化和吸收场所在________。

4、开关是控制电流_______的电器元件。

手电筒的开关是一种_______式开关。

5、我们口腔中又长又尖的牙齿称之为_______。

6、用相同的力量敲打盛水的玻璃杯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_______。

7、物体运动不仅有一定的________而且还具有一定的________。

8、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前,必须切断被测电路的__________。

9、人的_______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10、吸气时,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胸腔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现象是属于蒸发的是()。

A.下雨了B.洒在地上的水少了C.锅盖上的小水珠D.早晨叶子上的小水珠2、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来描述。

A.时间B.速度C.距离3、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下列做法中,最可行的是()。

A.迅速用手把触电者拉开B.迅速切断电源,用绝缘体挑开电线C.迅速用刀割断电线4、下列物体不是导体的是()。

A.大地B.铅笔芯C.人体D.塑料尺5、在通常情况下,一天中()的气温最高。

A.上午10点B.中午12点C.下午2点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B.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C.人在睡觉与运动时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是差不多的7、我们平时食用的蔬菜水果种类很多,以下哪种蔬菜水果我们食用它们的根()。

A.甘蔗B.萝卜C.马铃薯8、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

A.纸B.笔C.桌面9、鱼一般有()种鳍。

A.5 B.7 C.910、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铃声,是因为声音是向()传播的。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岩石一般由一种或几种_______组成的。

2、________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适应水环境的运动方式;__________是空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3、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手电筒的电是________电,日光灯用的电是________电。

4、开关是控制电流_______的电器元件。

手电筒的开关是一种_______式开关。

5、食物中所含的营养通常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 、糖类、矿物质和水。

6、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前,必须切断被测电路的__________。

7、植物的种子由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8、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可以看到音叉的振动引起_________。

9、含有______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10、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下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灯泡不会亮的是( )。

A.B.C.D.2、胎生动物一般都用()的方法喂养它们的后代。

A.哺乳B.喂食C.放养3、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来描述。

A.时间B.速度C.距离4、鱼一般有()种鳍。

A.5 B.7 C.95、下列物体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A.塑料尺B.纸板C.细铁丝6、食物在白纸上压一压,会留有油迹,说明该食物()的含量丰富。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维生素7、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面粉没有在水中溶解。

A.水变成白色了 B.面粉看不见了 C.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8、肺活量大的人吹哨子比肺活量小的人吹得响,时间也()。

A.久B.短C.一样9、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 )。

A.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B.不让蒸发皿底部变黑 C.加热得更快10、下面岩石中有不同的颜色,很坚硬,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

A.页岩B.花岗岩C.石灰岩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呼吸时肋骨的位置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练习题(三)
(第5――6单元)
班级()姓名()
一、填空。

(每空1分,共30分)
1、“水开了”在科学上叫做“沸腾”,这时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

2、液体沸腾时,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当外界压力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外界压力增大时,沸点(升高)。

在高山上气压低,水不到(100)℃就可以沸腾了。

3、在常温下水会变成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4、蒸发是常温下进行的,变化速度(慢),沸腾是把水加热到(100)℃(一般情况下)时发生的,变化速度(快)。

5、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

6、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凝结)成的(小水滴),如果露点温度在0℃以上,称为(露);如果露点温度在0℃以下,称为(霜)。

7、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气中;在低空的是(雾),在高空的是(云)。

8、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点)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时就会降落下来。

如果低空气温温度高于0℃,降下来的便是(雨)。

如果在寒冷的冬季,低空气温温度在0℃以下,小冰晶晨降落过程中不会融化,这就是(雪)。

9、当农作物遇到干旱少雨时,可以在空气中喷洒制冷剂,使云中小水点或小冰晶尽快增大,降落成雨。

这叫做(人工降雨)。

10、雪可以保护越冬农作物,冻死土壤里的(害虫)。

雪融化后可以(滋润土地),供农作物生长。

二、判断。

(每题1.5分,共18分)
()1、夏天,我们会看到手拿的冰糕周围有“白气”。

()2、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3、云中只含小冰晶。

()4、用水壶烧开水,让水长时间的沸腾,壶中的水会起来越少,是因为有一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5、不沸腾时要吸热,水蒸发时不会吸热。

()6、夏秋季节的早晨,我们常年看见枝叶、小草有小水珠,它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7、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上升。

()8、冰或冰晶受热不能直接变成水蒸气。

()9、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物体会直接变成固态的冰。

()10、水在海洋、天空和陆地之间的循环运动是不停息的。

()11、常用的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有:做卡片、做笔记、剪贴报刊等。

()12、大约2亿年前,地球曾经是恐龙的世界,据探究“三角龙”它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食肉动物。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10分)
1、在分别盛有凉水和热水的烧杯口上都盖一个培养皿,()培养皿上有小水珠。

A、凉水杯
B、热水杯
C、凉水杯和热水杯
2、在形成霜的实验中,铁筒里放进冰和水后的温度是()。

A、0℃
B、37℃
C、100℃
3、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是受
A、冷
B、热
C、冷和热
4、在冰里加入食盐可以()。

A、保持冰的温度
B、升高冰的温度
C、降低冰的温度
5、()是一种笨重的食草性恐龙,它保护自己的唯一武器是身上的盔甲。

A、霸王龙
B、莱索托龙
C、海拉尔龙
四、连线。

(共12分)
凝华
沸点
汽化
凝固
熔解
升华
五、实验。

下图是根据雨的成因设计的一个模拟降雨现象的实验图。

请指出下图中编号所指的部位相当于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共6分)
六、如图。

清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表示: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条件。

(共12分)
七、把题后选择答案名称的番号按要求填入各小题题首的括号中。

(共12分)
1、()在晴朗无风的夜间,地表面辐射散热,迅速降温,有时比靠近地表的薄层空气还要冷,当露点温度在0℃以下,水蒸气直接在接触面上凝华为白色。

2、()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气温温度在0℃以下,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融化。

3、()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会结成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聚焦在一起,飘浮在高空中。

4、()在晴朗无风的夜间,地表面辐射散热,有时比靠近地表的薄层空气还要冷,当露点温度在0℃以上,水蒸气凝结在接触的物体上出现的小水滴。

5、()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会结成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低空中。

6、()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降落下来,当低空气温温度在0℃以上,降落下来的是水滴。

供选择的答案:A、云B、雾C、雨D、雪E、露F、霜
八、简答。

(共8分)
1、我们查阅使用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2、自然界的水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