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及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江苏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二)多选题1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途径包括哪些?A专门的饮食课程教育活动B体验式营养课堂C课外餐点活动的组织D情景表演正确答案:A;B;C2营养课堂教学要经过周密的设计与计划,在课程实施时应注意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目标?A情感B技能C认知D感觉正确答案:A;B;C3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的心理发展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A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B促进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C促进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D促进学前儿童感官的发展正确答案:A;B;C;D4哪些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还可以增加幼儿对相关文化的体验。
A种菜B模拟烹饪C模拟超市购买食物D参观菜市场正确答案:A;B;C;D5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哪些?A水B无机盐C纤维素D糖E脂肪F蛋白质正确答案:A;B;C;D;E;F6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多方面充分的准备,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准备?A环境资源的准备B组织的准备C幼儿的准备D教师的准备正确答案:A;C;D7专门的饮食课程教育活动除了感知鉴别、模拟游戏的认知之外,还有哪些活动?A数学概念的掌握B体验式课堂C实地参观活动D科普实践活动正确答案:A;C;D填空题1.餐点活动中要不断评价,随机指导,因材施教;把握活动目标,弹性调整具体活动,以适应幼儿的。
正确答案:个性差异2.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形成有关营养的正确观念,并能根据季节、市场供应、个人口味及经济状况,为幼儿选择合适的食品,制定平衡膳食计划,懂得建立合理的饮食环境,自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营养课堂教学要经过周密的设计与计划,从幼儿生活经验取材,依幼儿的认知能力、需要及兴趣来安排,才能达到幼儿营养教育的目标。
4.教师或家长在学前儿童饮食营养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各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正确认识营养均衡的重要意义。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3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3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指在学前阶段对儿童进行有关健康的教育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禁酒、个人卫生、安全教育等。
首先,学前儿童的饮食健康很重要。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高热量食品,尽量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和含糖饮料。
此外,也要注意合理搭配食物,确保获得全面的营养。
其次,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的生活作息、充足的睡眠时间、适当的运动等。
学前儿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
另外,安全教育也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各种安全知识,比如火灾逃生、交通安全、防拐防骗等。
只有让学前儿童充分了解安全知识,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
总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关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和未来的健康。
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学前儿童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魄,迎接未来的挑战。
幼儿教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考试题附答案

幼儿教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A、粗略掌握动作一动作的巩固和运用自如一改进和提高动作B、粗略掌握动作一改进和提高动作一动作的巩固和运用自如C、粗略掌握动作一动作的反复练习一动作的巩固和运用自如D、粗略掌握动作一动作的巩固和运用自如一动作的反复练习正确答案:B2.幼儿健康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是包括()A、评价的准备B、评价的实施C、评价结果的处理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3.学前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A、生活和活动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粗浅的食品与药品安全教育B、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自救自护教育C、生活和活动安全教育、粗浅的食品与药品安全教育、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自救自护教育D、生活和活动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粗浅的食品与药品安全教育、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自救自护教育正确答案:D4.“教育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
”这是幼儿安全教育()方面的。
A、交通安全教育B、消防安全教育C、生活安全教育D、幼儿园玩具安全教育正确答案:D5.一般而言,0阶段的幼儿可以进行投篮练习或扔沙包等活动。
A、3岁B、3'4 岁C、4、5 岁D、5~6 岁正确答案:D6.某教师设计一节30分钟的幼儿体育教学活动,它的结束部分应设计为()分钟左右。
A、2B、3C、4D、5正确答案:B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训练幼儿相同方向的圆圈跑,促进幼儿空间感知能力的发展B、在剧烈运动之后安排一些活动量小的游戏或者放松整理活动,有利于幼儿心率恢复C、基本动作类活动要相互组合,以保证活动时的运动负荷量D、运动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难度正确答案:A8.了解有关预防篇齿及换牙的知识是()岁的主要学习内容。
A、3-4B、4-5C、5-6D、6-7正确答案:C9.伤及真皮层,局部皮肤除红肿外,还有水疱且疼痛剧烈,属于()烫伤。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长发育P30: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肓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知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2.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P37: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以及重量等),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高。
3.身体指数评价法P40: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的指标联系起来,以了解童生长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4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二、填空题1.(同化)(异化)P112.(骨)(骨连结)和(骨骼肌)3.(身心和谐)、(保护与锻炼并重)、(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P574.(健康服务的评价)、(健康环境的评价)。
P64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更正“毛发整洁有光泽”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2. ( √ )四、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要求。
答(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儿童服装要宽松。
3)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
4)预防传染病(5)注意体格锻炼。
2.简述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要求。
答:(1)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
(2)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注意食物的质量和清洁卫生。
(3)饭前饭后不作剧烈的活动。
(4)培养儿童定时大便的习惯。
3.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答:第一,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第二,确定课程。
第三,选择与分析材料。
第四,确定教学活动类型。
第五,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
第六,空间与环境的安排。
第七,教学策略的选择。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练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练习题参考答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练习题参考答案选择题第1题: 婴幼儿排便时应该(专心)。
第2题: 保育员应该(善于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婴幼儿大小便。
第3题: 保育员应为婴幼儿准备(情节的卫生纸),以便婴幼儿排便时使用。
第4题: 婴幼儿大小便后应(及时冲厕)。
第5题: 对待婴幼儿习惯性阴部摩擦的态度为(转移注意力)。
第6题: 清洗外阴时,男孩应(用水洗去包皮污垢)。
第7题:(饭后坐盆排便)是正确的。
第8题: 将(普通肥皂)削成圆锥形,蘸少许温水,慢慢塞入肛门,利用肥皂的机械刺激,引起排便。
第9题: 婴幼儿大小便擦干净臀部后保育员应立即(及时给婴幼儿穿上裤子)。
第10题: 久坐便盆对婴幼儿的不利影响是(肛门脱出)。
第11题: 出现(身体用力伴有臭味)时说明婴幼儿要大便。
第12题: 使婴幼儿(不紧张)是避免遗尿的方法。
第13题:(3岁)的幼儿可以学习刷牙。
第60题: 呼吸和心跳是最重要的生命活动。
在常温下,呼吸、心跳若完全停止(10分钟)就很难起死回生。
第61题: 对肥胖儿进行(身体锻炼),开始时活动量应少一些,以后逐渐增加。
在活动中宜采用一些既能促进能量消耗,又容易坚持的运动项目。
第62题: 照顾肥胖儿童应(控制饮食减肥不能太快应在孩子能接受的情况下)。
第63题: 照顾肥胖儿的工作程序是:(了解肥胖儿的原因);观察肥胖儿饮食起居的习惯,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加强对肥胖儿的身体锻炼,合理膳食,帮助其减轻体重。
第64题: 照顾体弱儿应注意细致、精心;平时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其抵抗力;(注意与家庭教育配合)。
第65题: 照顾(体弱儿)的方法之一是减少因环境的差异给孩子身体上带来的影响,促进孩子体质的增强。
第66题:(规定并坚持正确的饮食制度)是保证孩子健康的饮食的重要要求。
第67题: 保育员平时要做好(保育工作计划)和记录,为写好保育工作总结积累材料。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8分)1. 学前儿童基本动作中跳跃、投掷等动作属于非周期型动作。
2. 可以通过单脚站立、走平衡木、转圈后停下等游戏加强儿童大脑皮层抑制过程3. 学前儿童基本动作中走、爬等动作属于周期型动作。
4.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运用讲解方法时要与示范或动作练习相结合,这是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5. 学前儿童体育游戏的结构是由游戏的结果、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条件、活动任务、活动情节和活动规则等成分所构成。
6. 衡量幼儿体质的强弱可以从体格体能、生理功能、人体适应能力和心理状态四个方面考虑。
7. 可以通过追逐跑、躲闪跑、躲避他人掷来的沙包等游戏促使儿童神经过程更兴奋,提高神经过程灵活性。
8. 教师对幼儿活动量的掌握,首先要观察孩子的呼吸状况,其次要根据孩子的脉搏。
活动中心率最好在130次/分钟以上,最高不超过180次/分钟,心率恢复时间为10 分钟以内。
9. 三浴锻炼是指日光浴、空气浴和水浴。
10. 构成体育游戏的基础是各种基本动作。
11. 在组织儿童开展体育活动时,活动量安排的总趋势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二、改错题(每题2分,共8分。
先判断对、错,如有错请改正。
)1. 幼儿在剧烈运动后应马上喝大量的白开水。
(错,喝盐开水)2. 从大班开始,幼儿渴望独立完成体操动作,对动作结果感兴趣。
(错,中班)3. 影响幼儿体质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遗传。
(错,是科学,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4. 运动负荷是指生理负荷。
(错,是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5. 从中班开始,幼儿体育游戏中开始出现竞赛因素,分队游戏也增加了。
(对)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中以体操为基本手段。
(错,以体育游戏为基本手段))对能让幼儿在饭前饭后立即进行身体活动,一般至少间隔半小时。
(6.7. 在组织儿童开展体育活动时,活动量安排的总趋势由低到高,然后立即结束。
(错,由低到高后,还需由高到低)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5分)1. 请简述健康的涵义答: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性发展2. 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答:1)初略掌握动作阶段,提供大量练习机会,不需要细节2)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给予大量练习机会,要细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答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视度也在逐渐提高。
学前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状况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变得愈发重要。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首先要注重孩子们的营养健康。
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帮助儿童健康成长,因此需要从饮食多样性、均衡摄入、饮食习惯的养成等多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
其次,学前儿童的运动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增强。
在日常的体育游戏中,可以将运动与健康教育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卫生习惯的养成也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孩子们养成勤洗手、定时洗澡、保持个人卫生等好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儿童患上一些传染病。
除了这些基本的健康教育内容外,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还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家长和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需要关注孩子的饮食、运动、卫生习惯和心理健康状况,从小抓起,培养孩子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而言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还能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家长和教师们能够重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幼儿教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考试题附答案

幼儿教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考试题附答案在现代社会中,儿童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作为幼儿教师,了解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些幼儿教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考试题,并附上相应的答案。
这些问题将覆盖儿童健康的不同方面,如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将能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健康需求和如何帮助他们保持健康。
1. 什么是维生素?答案:维生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人体所需的关键营养物质。
它们在我们的食物中通常以微量存在,但在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答案:幼儿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他们:- 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选择,包括水果、蔬菜、谷物、低脂肪乳制品和蛋白质来源。
- 餐桌上要有良好的示范,教师应该成为孩子们健康饮食的榜样。
- 创造积极的用餐环境,让孩子们有充足的时间吃饭,并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的餐具。
3. 儿童应该每天进行多少分钟的体育锻炼?答案:儿童应该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的体育锻炼。
这可以包括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和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促进孩子们的体育锻炼,同时鼓励他们在家庭中也积极参与运动。
4. 什么是情绪管理?为什么它对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答案:情绪管理是指人们如何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适当地应对情绪。
对于儿童来说,情绪管理对于他们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当孩子们学会适当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时,他们更有可能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并避免心理健康问题。
5. 如何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答案:以下是一些建议:- 教师可以鼓励儿童表达他们的情绪,例如通过绘画、写作和角色扮演等方法。
同时,他们也需要教育孩子们适当地应对负面情绪,如愤怒、伤心等。
- 创造支持性的情绪管理环境,这包括教师提供温暖、关爱和理解的氛围。
- 教师可以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倾诉、冷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长发育P30: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和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重量的增加;发肓则比较复杂,是指各组织、器官、系统在功能、技巧、心理、智力知方面的改变,是质方面的改变。
2.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P37: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如长、宽、围度以及重量等),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是体重和身高。
3.身体指数评价法P40:是根据人体各部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数学公式将几项有关身体发育的指标联系起来,以了解童生长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4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即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二、填空题1.(同化)(异化)P112.(骨)(骨连结)和(骨骼肌)3.(身心和谐)、(保护与锻炼并重)、(注重健康行为的形成)P574.(健康服务的评价)、(健康环境的评价)。
P64三、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要求先判断正误,错误的要予以改正。
)1.(×)更正“毛发整洁有光泽”是评价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项标志。
2. ( √)四、简答题1.简述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要求。
答(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儿童服装要宽松。
3)合理安排儿童的一日活动。
4)预防传染病(5)注意体格锻炼。
2.简述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要求。
答:(1)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
(2)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注意食物的质量和清洁卫生。
(3)饭前饭后不作剧烈的活动。
(4)培养儿童定时大便的习惯。
3.简述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答:第一,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第二,确定课程。
第三,选择与分析材料。
第四,确定教学活动类型。
第五,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
第六,空间与环境的安排。
第七,教学策略的选择。
第八,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五、分析论述题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请谈谈您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是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在。
第一,儿童的生理不适应可影响心理。
如果儿童不吃早餐到幼儿园,由于饥饿,精神不能集中,或易发脾气。
第二,儿童的情绪可以影响生理功能。
如儿童进餐时精神不愉快,可影响消化和吸收功能。
第三,儿童生理的缺陷可引起心理不正常。
如果儿童的斜视得不到及时纠正,又常受到同伴或他人的饥笑。
儿童就会产生自卑感,第四,儿童的精神会影响身体的外形。
如长期情绪受压抑的孩子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活动,以致外形出现病态,如站不直,弯腰,行动迟缓等。
第五,精神食粮和物质食粮同样重要。
如从小得不到母爱的孩子,多半孤僻。
2.论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①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
(1)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
(2)安全行为教育内容。
②学前儿童营养教育。
(1)让学前儿童学习浅显的食品营养和卫生知识。
(2)让学前儿童有自我控制饮食的意识及能力。
(3)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4)培养学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
(5)纠正营养不良。
③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
(1)懂得疾病防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关心自己或他人身体状况的意识。
(3)培养学前儿童预防疾病的卫生习惯。
④学前儿童体育。
(1)学习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规则和知识。
(2)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
(3)训练运动能力,增强体质。
(4)认识自己身体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用。
(5)学习在体育活动中有关安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6)培养良好的心理意志品质、个性、智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⑤学前儿童环境教育。
(1)懂得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前儿童环境保护意识。
(3)培养学前儿童保护环境的习惯。
⑥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
(2)培养社会交往的能力。
(3)性教育。
(4)学前儿童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预防。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二)答案一、名词解释1.青枝骨折:由于儿童骨头最外层的骨膜较厚,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
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
儿童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
2.脑震荡:颅骨没有受到损伤,只是因为外力波及脑部,使脑组织受到震荡。
3.必需氨基酸:组织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二十余种,其中有八种(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氨基酸。
4.合理膳食:就是全面地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平衡膳食。
作业二填空题1.(固定)。
2.(气管异物)、(鼻腔异物)、(外耳道异物)、(咽部异物)。
3.(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4.(矿物质)、(维生素)。
三判断1×20分钟—30分钟2.(×)更正: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幼儿园的劳动活动应注意哪些卫生问题?答第一,注意环境清洁和安全。
第二,劳动要适合各班的年龄。
第三,注意个别差异。
第四,严禁用劳动惩罚学前儿童。
2简述铁缺乏对学前儿童的影响答:铁营养状态不良的儿童,易激动或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
铁缺乏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反复感染。
铁缺乏性贫血对儿童脑的损伤也是不可逆转的。
3什么叫“蛋白质的互补”?它对合理调配膳食有什意义?答: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后营养价值提高,这种情况称为不同蛋白质的互补。
它的意义是:如果搭配合理,就可参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从而提高其生理价值五分析论述1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明显大于异化作用,因此睡眠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
请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讨论如何做好睡眠前的各项准备。
答:(1)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
如卧室要空气流通,室温宜人,安静,无亮光刺眼。
(2)准备舒适的睡眠用具。
如床铺不应有杂物,被褥要厚薄适宜,干净我,枕头不要过高。
(3)睡眠前饮食要适量。
临睡前不要让儿童大量喝水,以免小便增多影响睡眠。
(4)睡眠前提醒儿童入厕小便。
学前儿童会贪玩而忘记在睡眠前入厕小便,应经常给予提醒,让儿童养成入睡前小便的习惯。
(5)平定儿童的情绪。
幼儿园在午餐后、午睡前可安排一段时间由教师带领作一些较平静的活动,入很自由的散步、听听轻松的音乐、念念儿歌等。
(6)给予儿童准备睡眠的信号。
在睡眠前,让儿童在自己的座位上静坐片刻,或者播放一段优雅的催眠曲,给儿童一种睡眠的信号,日久可让儿童形成条件反射,到时就会安静自然地入睡。
三大产热营养素指哪些?它们对生理功能有何影响?答;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均可以在体内产生热能,供给机体的能量需要,故又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18%。
人体细胞的不断更新、旧组织的修补,都需要蛋白质。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还可能含有硫和磷。
由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中只含碳、氢、和氧,不含氮,所以,蛋白质是人体唯一的氮的来源。
(2)蛋白质能调节生理机能。
人体中许多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物质,如催化体内化学反应的酶、调节体内代谢过程的某些激素等,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3)蛋白质可以使机体对外界某些有害因素保持高度的抵抗力。
例如,机体中能抵抗或杀死引起流感、麻疹、传染性肝炎病的病毒、细菌的抗体,就与丙种球蛋白有关。
4)蛋白质是供给人体热能的营养素之一。
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放出热能16747焦耳。
(二)脂类的生理功能(1)脂类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磷脂、糖脂、胆固醇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胆固醇又是组成激素的重要物质。
(2)脂类能供给身体热能。
每克脂肪能产生37681焦耳的热量,供大于求时可以贮存,是能量贮存库。
(3)脂类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4)脂类有保护功能。
脂肪大部分贮存于皮下、肠系膜、大网膜和肾脏周围,能防止体内热量大量散发,能固定脏器位置,减少它们之间的摩擦,有保护内脏的作用。
(5)脂肪能延缓胃的排空,增进饱腹感,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促进食欲。
(三)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1)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人体三分之二的热能由糖供给。
它能较快的放出热能,是最经济的热量的来源。
2)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一种重要物质。
如,粘蛋白是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糖蛋白是细胞膜的成分之一,神经组织中也含有糖脂,而碳水化合物是糖蛋白、粘蛋白和糖脂不可缺少的成分。
(3)碳水化合物能维持心脏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心脏的活动主要靠磷酸葡萄糖和糖元供给热能,神经系统只能由葡萄糖供给热能,血中葡萄糖是神经系统热能的唯一来源。
血糖降低,人即会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作业(三)答案一、名词解释1.佝偻病:是三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系因缺乏维生素D所致,使体内的钙磷不能正常吸收与利用,从而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导致骨骼畸形。
2.传染源: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后,就会在体内繁殖,这种被感染的人或动物就叫做传染源。
3.学前儿童体育教学活动:是学前儿童体育的重要形式,是幼儿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以全面发展学前儿童身体、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学习初步的体育知识、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学前儿童个性和谐发展为基本任务的学前儿童体育的组织形式。
4.队列队形练习:是指幼儿按一定要求,大家做协同一致的动作,如大家立正、向前看、一起站成一路纵队,或者再变化成其他队形等。
填空题1.(接触传染)、(空气和飞沫传染)、(经过水传染)、(经过食物传染)、(经过土壤传染)、(昆虫对疾病的传播作用)。
2.(头颈动作)、(上肢动作)、(躯干动作)、(下肢动作)。
三判断1(×)更正:流行病除包括传染病外,还包括非传染性疾病。
2(√)简答题1如何预防学前儿童佝偻病?答:(1)预防先天性佝偻病。
(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3)多晒太阳。
(4)补充维生素D。
2简述学前儿童体育游戏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答:小班体育游戏的特点一般是所有儿童做同一动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
规则简单,不带限制。
中班体育游戏开始在动作上有所增加,难度也增大并且有限制性,开始有分组,有一定的竞争性,但规则仍要老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大班儿童的体育游戏开始分组,在难度、动作和复杂性和要求上也开始提高,在规则的设定方面开始充分考虑儿童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3.简述学前儿童体育对儿童走的基本要求答:走时躯干要直,头摆正,眼看前方,自然挺胸,不耸肩。
两臂前后自然而轻松地摆动,五指自然并拢,摆臂时肘部稍弯曲,前摆臂的高度不超过胸。
两脚依次进行蹬地向前迈步,后脚跟先着地,然后迅速过渡到前脚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