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小说发展历程
(完整版)中国小说发展史(整理版)

宋代主要话本小说:
• 叙事粗略文字粗糙的说话艺人的底本, 《三国志平话》
• 说话艺人口述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记录整理 本,文字通顺,《错斩崔宁》《碾玉观音》
• 文人依据史书、野史笔记、文言小说等改 编而成的通俗故事读本,《大宋宣和遗事》
话本小说的体制
❖ 1.入话。又称得胜头回、笑耍头回。以 诗词开头,或以小故事加以解释引入正 题。
❖ 2、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传录舛 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 假小说以见笔端。(胡应麟《少室山房 笔丛》)
❖ 3、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为一变。虽尚 不离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 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 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 4、唐世举人,先借当世显人,以姓名 达诸有司。然后投献所业。逾数日又投, 谓之“温卷”。……盖此等文备众体, 可见史才、诗笔、议论。至进士,则多 以诗为贽。今唐诗数百种行于世者是也。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
• 称“小说家者流,盖始于稗官。街谈巷语, 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 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 也。’然亦弗灭也。”
• 后来将汉代作品归入小说的有: • 无名氏《燕丹子》,叙荆轲刺秦王之事; • 刘安等《淮南子》,神话传说;
• 刘向《列女传》、《新序》、《说苑》, 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集;
❖ 2.正话。韵散结合,夹叙夹议。 ❖ (有打砌、套话、插话等名目模式) ❖ 3.结诗。又称煞尾。以诗词概括大意、
评论故事、或交代故事来源。 ❖ ▲变迁:作者、内容、语言、形式等。
(六)、明清——章回体小说
• 1、成书过程从集体编著到个人独创 • 2、创作意识从借史演义到面对现实、关注人生 • 3、表现题材从兴废争战等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
中国小说发展史

官场现形记》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 四 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沃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谴
孽海花》 曾朴 《孽海花》
老残游记》 刘鹗 《老残游记》
人
代表作: 代表作: 《红楼梦》 红楼梦》
曹雪芹
情
内容: 内容: 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 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在贾府这一世代高贵 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中, 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中,写出以贾宝玉和 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的悲剧命运, 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的悲剧命运, 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 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历史宿命。 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历史宿命。 写法:是一部天才的、精心构撰的巨作。 写法:是一部天才的、精心构撰的巨作。它达到中国 小说前所未有的成就。它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小说前所未有的成就。它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情节自然, 情节自然,人物形象塑造表现出人性丰富含蕴 及其不同生活状态中的复杂情形。上百个人物, 及其不同生活状态中的复杂情形。上百个人物, 各具个性,自有一种特别的精神光彩。 各具个性,自有一种特别的精神光彩。主要人 次要人物,男性,女性各有千秋。 物,次要人物,男性,女性各有千秋。
二、六朝志怪志人小说
内容 志怪小说 志怪小说 以写神灵鬼怪及其 妖异怪诞之事为主 以记载人物的 琐闻逸事为主 代表作 搜神记》 干宝 《搜神记》
志人小说
世说新语》 刘义庆 《世说新语》
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
志怪小说一方面抨击了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的罪行, 志怪小说一方面抨击了统治阶级祸国殃民的罪行,对百姓 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具有深广的思想和社会意义;另一方 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具有深广的思想和社会意义; 面艺术成就卓著,它们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幻想、 面艺术成就卓著,它们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幻想、鲜明生 动的人物形象和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 动的人物形象和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具有很高的艺术造 诣和观赏价值。 诣和观赏价值。 志人小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魏晋风度” 志人小说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魏晋风度”与“名士风流” 名士风流” 的真实面貌和生活情景。还暴露了当时社会和政治地黑暗, 的真实面貌和生活情景。还暴露了当时社会和政治地黑暗, 对统治阶级和豪门世族的贪婪残暴、 对统治阶级和豪门世族的贪婪残暴、穷奢极欲和悭吝狠毒 给予了强烈的谴责和抨击。 给予了强烈的谴责和抨击。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湖北安陆二中李亚洲中国古代小说,经过漫长的道路,直到唐代才真正地具备了小说要素。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
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它改变了以往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
就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在于曲折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
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
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
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干宝《搜神记》,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小说,经过漫长的道路,直到唐代才真正地具备了小说要素。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
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它改变了以往以编年体或国别体记叙史事的传统,以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历史性的活动来说明历史。
就对小说的影响而论,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外,还在于曲折细致地描写妙趣横生的故事场面,惟妙惟肖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
故事生动、人物逼真,富于戏剧性和小说意味,不仅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更重要的是为小说文体的形成直接提供了编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经验。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
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
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干宝《搜神记》(志怪),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的叙事文学传统,但真正成熟起来的时期还是在唐宋时期。
以下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叙事文学以传说、神话、典故等形式传承,如《山海经》、《楚辞》等。
这些作品在叙事形式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汉代:汉代以后,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小说创作。
《史记》中的一些章节已经具备了小说的特征,如《五帝本纪》、《夏本纪》。
而另一些作品则更加突出了史料的真实性,如《汉书》、《魏书》。
在此期间,虚构性叙事作品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类别。
3.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小说作品,如《后汉书》、《裴秀才演义》。
这些作品以历史为基础,虚拟了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加强了叙事的虚构性,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4.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高峰时期。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形成了独立的文学类别。
这些作品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5. 宋代:宋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小说以史书、传记等为基础,融入了一系列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形成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如《红楼梦》、《金瓶梅》等。
6.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多样。
元代以后,小说开始反映社会现实,纷纷涉及到世俗生活,如《世说新语》。
明代的《聊斋志异》则更加注重奇异幻想的描绘。
清代以后,小说更加注重社会生活的描述,如《儿女英雄传》。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史略虚化到虚拟化,从叙事性传统向艺术性创新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小说的叙事形式不断丰富,从单一的历史叙述逐渐转向虚构故事的表达,作品的内容也从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扩展到广泛的社会现实。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也提供了人们传统文化的重要参考。
中国历代小说发展历程

中国历代小说发展历程“小说”一词最早见十《庄子·外物》: “饰小说以十县令, 其于人达亦远矣。
”这里小说指的是琐屑的言谈。
一直等到了汉朝, 小说的地位才稍有上升,而且对小说的概念也与后世有点相近, 如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载道:“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 道听涂说之所造也。
”中国小说起源于上古神话传说。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这句话准确论述了神话的由来。
如女娲补天,共工颛顼的故事都是这个时期的神话,大体就是把人神化。
“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
”有了人性的神,再为其加上故事就成了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中蕴含了一定的小说元素,具有非自觉的虚构和形象塑造的萌芽。
例《山海经》《穆天子传》等。
继神话传说之后,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和发展了寓言故事。
“寓言”一词, 最早见于《庄子》。
寓, 即寄托、寄寓。
寓言就是采用虚构、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化来寄托某种思想哲理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艺术经验。
首先,寓言的讽刺艺术影响着后世的讽刺小说。
其次,它开创了虚构故事情节的艺术手法。
寓言已经注意到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以加强它的感染力量。
尤其善于运用白描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如同漫画那样表现事物的特征。
例《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中的寓言。
先秦两汉的史传著作,对小说的影响更为直接。
例《左传》叙事既注意事情发展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又注意突出主要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如《晋公子重耳之亡》。
另外《左传》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郑伯克段于鄢》;《战国策》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尤其善于刻画人物。
如《苏秦以连横说秦》《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史记》写人物时常依据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需要选择和组织史料,善于抓住关键时刻和重要场面,如《项羽本纪》中《鸿门宴》。
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文学史上。
在中国古代,小说最初并没有像现代小说那样被称为“小说”,而是叫做“志怪”、“笔记”、“杂剧”等,其中以志怪小说最为兴盛。
古代小说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古代小说以“志怪”为主要类型,主要
描写一些超自然的事物和人物,具有神秘和奇幻的色彩。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聊斋志异》,由蒲松龄所撰写。
2. 汉唐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时期,古代小说开始发展为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
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世说新语》,它以文字简洁明快、情节丰富多样的短篇故事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人物的品行和故事。
3. 宋元明时期:古代小说在宋代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宋代小说以长篇小说为主,又分为两个主要流派:一是以描写官场生活和社会风俗为主的“侠义”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二是以描写爱情故事为主的“谈情”小说,如《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
4. 清代以后:清代以后,小说进一步分化和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它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同时,清代还出现了一些描写现实生活的小说,如陆游的《钗头凤》等。
总体而言,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从神秘的志怪小说开始,逐渐转向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并在宋元明清等时期成为一种丰富多样的文学形式。
这些古代小说作品不仅是文化的宝藏,也丰富了中国文学史的发展。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

雪曹 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 芹印 你笑我名门落拓,一腔惆怅,
怎知我看透了天上人间世态炎凉! 褴裳藏傲骨,愤世写群芳, 字字皆血泪,十年不寻常! 身前身后漫评量,今世看, 真真切切,虚虚幻幻,悲悲啼啼的 千古文章。
3内容: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为 中心,以四大家族为背景,真实而艺术地反
请举例分析课文是怎样刻画这些特点的 一、进贾府前的心理描写: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惟恐被人耻笑了他 去。”
这些描写体现了林黛玉有很好的教养,待人处 事注意分寸。
二、婉言拒绝邢夫人盛情的语言描写:
“舅母爱惜赐饭……望舅母容谅。”
这些语言描写既表明了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 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他待人处事 是处处留心的。
“木石前盟”讲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 草的关系。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 露灌溉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并幻化人形,修 成女体,在顽石下世之时,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 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便是林黛玉。因为 这段缘分,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像在那里 见过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曾见过的。至于 “还泪”之说,正与 “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 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王熙凤
节选部分以四个层 次(写出场、绘肖像、 见黛玉、回王夫人)活 灵活现地展示了她的性 格特征。
对王熙凤性格的刻画
写 出 场: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受宠爱有地位 绘 肖 像: 三角眼 吊梢眉
粉面含春威不露
——美丽而又精明狡黠 见 黛 玉: 恭维-试泪-转悲为喜
——察颜观色机变逢迎
回王夫人:我先料着了 我已预备了
宝玉的悲剧在于他的痴狂,痴狂在于他更多的 悟性。但他的悟性是消极的,是无建设性的。 他不想、也不能做任何实事,只有逃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小说发展历程
“小说”一词最早见十《庄子·外物》: “饰小说以十县令, 其于人达亦远矣。
”这里小说指的是琐屑的言谈。
一直等到了汉朝, 小说的地位才稍有上升,而且对小说的概念也与后世有点相近, 如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载道:“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 道听涂说之所造也。
”
中国小说起源于上古神话传说。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这句话准确论述了神话的由来。
如女娲补天,共工颛顼的故事都是这个时期的神话,大体就是把人神化。
“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
”有了人性的神,再为其加上故事就成了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中蕴含了一定的小说元素,具有非自觉的虚构和形象塑造的萌芽。
例《山海经》《穆天子传》等。
继神话传说之后,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和发展了寓言故事。
“寓言”一词, 最早见于《庄子》。
寓, 即寄托、寄寓。
寓言就是采用虚构、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化来寄托某种思想哲理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艺术经验。
首先,寓言的讽刺艺术影响着后世的讽刺小说。
其次,它开创了虚构故事情节的艺术手法。
寓言已经注意到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以加强它的感染力量。
尤其善于运用白描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如同漫画那样表现事物的特征。
例《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中的寓言。
先秦两汉的史传著作,对小说的影响更为直接。
例《左传》叙事既注意事情发展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又注意突出主要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如《晋公子重耳之亡》。
另外《左传》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郑伯克段于鄢》;《战国策》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尤其善于刻画人物。
如《苏秦以连横说秦》《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史记》写人物时常依据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需要选择和组织史料,善于抓住关键时刻和重要场面,如《项羽本纪》中《鸿门宴》。
同时也注意细节描写,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与注意口语的使用。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小说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文学体裁, 出现了大量的“志怪”、“志人”小说。
志怪小说分为三类:一类是记叙地理博物,如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一类是记叙鬼神怪异,如曹丕《列异传》、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最后一类是记叙佛法。
至于志人小说,其集大成者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
它的艺术成就是比较高的, 鲁迅曾用一句话概括了它的艺术特色:“记言则玄远冷隽, 记行则高简瑰奇。
”它往往能在短小的篇幅中, 通过生动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 以唐代传奇的出现为标志的。
唐传奇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的一次人飞跃。
首先, 唐传奇虽是在六朝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它与志怪小说相比, 已有根本性的变化。
志怪小说的内容主要是记鬼神怪异之事; 唐传奇虽然也传写奇闻, 但人多取材于现实生活, 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意义都己不同。
其次, 六朝人志怪, 是把怪异当成事实来记载, 他们并不是有意识地从事小说创作, 而唐人传奇才是开始有意识地从事小说创作。
例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白行简的《李娃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等都是传奇小说杰出的代表。
传奇小说发展到宋代就衰落了。
中国古代小说经过唐传奇的发展, 到宋元两代出现了新的重人的历史变革, 被称为“话本”的白话小说成了小说领域的新主宰, 它不仅为中国的白话短篇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而且对长篇小说的产生也起了重要作用。
话本是民间“说话”艺术的底本,例《三国志平话》《宣和遗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
元末明初时出现了两部重要的小说, 一部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另一部是施耐庵的《水浒传》。
前者是中国古代历史演义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后者是中国英雄传奇小说发展的高峰。
从明代开始,小说开始走上了文人独立创作之路,这一类代表作是《金瓶梅》,它在小说发展史上开辟了一条新路,通过写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成为小说的主潮。
这一时期,小说作家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小说从描写历史、英雄转向描写市井细民;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向典型化过渡。
长篇小说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发展。
作品风格鲜明,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繁荣阶段。
神魔小说最经典的就是《西游记》,《封神演义》;而人情小说主要有《金瓶梅》等。
明末“宋市人小说之流复起”,即“明之拟宋市人小说”。
如“三言”、“二拍”等就是代表。
清初,《聊斋志异》异峰突起,成为文言小说的又一座丰碑。
“《聊斋志异》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述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接着《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
小说作家把自己的生命熔铸在艺术作品中,从对封建政治黑暗的揭露,转向对封建意识形态的认真反思;人物形象达到高度个性化。
出现了反映个性解放思想的新人物,对封建社会的失望,使作家作品带有更浓重的感伤和困惑情绪。
清末的小说代表作是《镜花缘》。
参考: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郭征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简述》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