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分析及血液透析

合集下载

中国肾衰竭病人越来越多

中国肾衰竭病人越来越多

中国肾衰竭病人越来越多2013-02-24 23:07 作者:张凌居高不下的慢性肾衰患病率及发病原因根据国际肾脏病协会对部分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及患病率的统计,表明慢性肾衰竭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持续增高趋势,尤其是美国发病率(每年新发生慢性肾衰竭病人)增长最快,达7.6%。

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发病率也有明显的增长。

从患病率(每年新发生和原有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总和)来分析,日本有着最高的平均患病率增长率(7.4%),这与日本肾衰竭患者长期透析后存活率高,并且很少进行肾移植有关。

就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地区来说,其总的患病率增长趋势亦是显而易见的。

有人初步统计全球透析患者6年前已超过100万,其每年发病率为20余万人。

我国国内的统计资料不够完整,大约每年新发生慢性肾衰并得到透析治疗的患者约为1万人左右,维持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的总人数约为5-6万人。

我国的透析医疗技术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们的最长存活透析病人已超过20年,和美国、日本相当。

但是全国大陆的透析总人数却和台湾大致相当,是日本透析总人数的四分之一(2002年日本透析人数统计为24万人,透析病人最长存活时间23年)。

这说明我们经济还不发达,多数病人得不到应有的治疗,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

我国是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普及,近几年我国慢性肾衰透析病人肯定会有大幅度增长。

慢性肾衰的患病人数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医疗费用的大幅度攀升,这不能不让人担忧,最近美国根据现有实际统计数据,利用回归方程推测出美国在未来10年内每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患病总人数及新发病人数,截止到2010年,无论患病人数还是新发病人数仍将呈明显上升趋势,以此推测2010年美国的慢性肾衰竭总人数为66万多人。

有人预测,未来10年世界慢性肾衰治疗费用至少需要1.1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数据使政府感到棘手。

在美国这种重复使用血液透析器的国家都是如此,日本这种透析病人很多,并且还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器的国家更难以承受,目前日本政府每年用于透析的医疗费用投入90亿美元,以至于日本厚生省也在讨论是否推广重复使用血液透析器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及防治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及防治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及防治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330006涂卫平危志强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CKD)已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CKD的患病率约9。

4%。

目前,慢性肾脏病在我国呈现“三高一低”的状态,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费、低知晓率。

因此,加速开展对慢性肾脏病的筛查和防治,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1.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公布的K/DOQI有关CKD评估、分类和分层的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了CKD及其分期的概念。

1。

1。

CKD的定义:慢性肾脏病(CKD)是指肾脏损害(kidney damage)或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60 ml/min/1。

73m2持续至少3个月;肾脏损害是指肾脏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肾损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血、尿成分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1.2。

CKD的分期及防治目标(见表1)。

表1. 美国KDOQI专家组对CKD分期方法的建议分期特征GFR水平防治目标-措施(ml/min/1。

73m2)1. 肾损害伴GFR正常或升高 90 CKD诊治;缓解症状;延缓CKD进展2 肾损害伴GFR轻度降低60-89 评估、延缓CKD进展降低CVD)患病危险;3 GFR中度降低30-59 减慢CKD进展;评估、治疗并发症4 GFR重度降低15-29 综合治疗;透析前准备5 ESRD(终末期肾病)<15 如出现尿毒症,需及时替代治疗**注:透析治疗的相对指征为GFR=8—10 ml/min,绝对指征为GFR < 6 ml/min;但对晚期糖尿病肾病,则透析治疗可适当提前至10—15 ml/min。

CKD的概念一经提出即受到了广泛关注,它将肾损害及GFR的水平作为CKD诊断、分期的重要依据,而淡化了基础疾病.CKD定义可以促进CKD的早期发现,并且根据GFR诊断CKD,进行病情程度分级,从而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我国尿毒症防治形势严峻,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数据,截至2014 年底我国在透血液透析者近34 万。

但根据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慢性肾脏病(CKD)患者 1.2 亿,其中 3 期以上CKD 患者1900 余万,糖尿病患者1. 1 亿,高血压患者 2.5 亿。

因此,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数据将出现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必将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获得卫生经济学最佳化,已经成为政府与广大血液净化学者共同关心的重要内容。

自2010 年颁布《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 版)》以来,国家肾病学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结果显示我国血液透析的整体治疗水平有待提高。

特别是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检测及其达标率亟待提升。

因此,以循证医学结果为依据,参考相关国际指南,在对《血液净化标准作规程(2010 版)》中透析充分性部分加以细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

旨在立足现实可行并指导临床实践的原则,给予临床一线工作者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促进我国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提高。

血液透析充分性是指通过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潴留水分和尿毒症毒素,各种并发症得以有效控制,透析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患者具有较好的生存质量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虽然每次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好坏能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率,部分客观数据或指标可以反映长期透析质量水平,并预测患者未来不良预后。

但既往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价更多关注单次透析的过程,如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超滤脱水,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长期生存率的主要并发症控制关注不足。

为此,本指南加人了血液透析患者的医疗质量指标及标准的参数,希望更好地推动血液透析长期医疗质量的提升。

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医保等基础条件不一,而血液透析医疗质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2024年血液透析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血液透析市场前景分析

血液透析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血液透析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这为血液透析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前景。

本文将分析当前血液透析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现状分析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血液透析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9年全球血液透析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并以年均XX%的速度增长。

其中,发达地区如北美和欧洲地区是该市场的主要消费市场,但亚洲地区的增长速度更为惊人,其中中国市场增长最为迅猛。

市场驱动因素血液透析市场的增长受到多重因素的驱动。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肾脏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进而推动了血液透析市场的增长。

其次,不良生活习惯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也导致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

此外,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为市场增长提供了动力。

市场竞争态势当前血液透析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着多家知名企业的竞争。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产品与提高服务质量来争夺市场份额。

其中,透析设备、透析药物和透析服务成为市场上的主要产品。

在透析设备领域,德国的弗雷斯尼乌斯医疗集团、美国的福克斯里卡公司以及日本的东芝医疗等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在透析药物领域,来自瑞士的诺华公司和美国的赛尔诺斯公司是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

市场前景分析市场增长预测未来几年,全球血液透析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首先,人口老龄化趋势仍将是市场驱动因素之一。

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5%以上,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从而拉动透析市场的需求增长。

其次,新型透析技术的推出也将促进该市场的发展,如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

此外,亚洲地区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尤其是中国市场。

中国的大规模人口、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医疗保健改革的推进,都为血液透析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增长机遇。

血液透析机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血液透析机市场的可行性分析

血液透析机市场的可行性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肾脏疾病的不断增加,血液透析机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

本文将对血液透析机市场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

一、市场规模血液透析机是一种用于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设备,通过模拟肾脏的功能,清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

目前,全球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数量正在急剧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约有8000万人患有慢性肾脏疾病,其中有一部分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而据统计,每年全球需求血液透析机超过10万台。

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中国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数量已超过1亿,而每年新增患者数量达到数百万。

这为血液透析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二、竞争格局目前,血液透析机市场存在着一些主要的竞争对手,如贝尔斯顿、费森尤斯等跨国医疗器械公司。

这些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

此外,还有一些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如日科医疗、威尔健等,也在血液透析机市场中有所作为。

然而,血液透析机市场存在一定的壁垒,如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

血液透析机作为一种高度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其研发、生产和销售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这使得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相对较少,市场集中度较高。

三、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透析机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血液透析机也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智能化血液透析机能够提供更准确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小型化设计:传统的血液透析机体积庞大,限制了其在家庭和医院外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血液透析机正朝着小型化设计的方向发展,便于携带和使用。

3. 远程监控:通过远程监控技术,医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治疗情况。

这不仅方便了医生,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4. 治疗质量提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血液透析机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封管效果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封管效果

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不同浓度肝素盐水封管效果近年来,慢性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

2013年研究发现,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1]。

血液透析是目前挽救和延长尿毒症等终末期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替代疗法。

当患者还未建立动静脉内瘘时,临床多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来进行透析。

但长期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易导致血栓和纤维蛋白鞘生成,引起导管中血流速度受阻甚至出现堵塞现象,大大缩短了导管的使用时间,因此有效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必须确保其血流通畅。

临床上普遍采用肝素盐水封管进行封管,但目前对肝素浓度尚未统一,为了进一步探讨肝素封管液的适宜浓度,不同浓度封管液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的堵塞的效果不同,选择最适宜浓度的肝素盐水进行封管,既能防止导管堵塞和减少患者出血,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慢性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编号,单号为高浓度组(采用3125U/ml肝素盐水封管);双号为低浓度组(采用500U/ml肝素盐水封管),各50例。

高浓度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5-86岁,平均年龄61.3±6.0岁。

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8.6±5.9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封管方法患者血透完毕后在动静脉两端分别采用10ml生理盐水实施脉冲式推注法,将导管内残留血液冲入患者体内,然后再严格按照导管上标示的管腔容积注入等量肝素盐水,因为封管液量过少,导管头端至开口处可能出现无肝素充填的现象,一旦血液逆流,易在头端形成血栓,致管腔血流不畅或堵塞;若封管液量过多,则过多的肝素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出血等相关并发症,在注入肝素盐水前必须用生理盐水将动静脉管腔内的残余血液冲洗干净,保持正压封管。

1.3 评价项目观察100例中心静脉导管透析患者封管前后短期凝血指标的变化、导管堵塞、血流量不足、其他部位出血以及导管留置时间等。

最新中国肾脏病年度报告

最新中国肾脏病年度报告
mL/min/1.73m2。
• CKD患者男性较多(58.9%),近一半的CKD患 者年龄在60岁或以上。关于CKD的病因,最常见 的为糖尿病肾病(DKD,27.0%),高血压肾病 (20.8%),梗阻性肾病(15.6%)和肾小球肾 炎(15.1%)。城镇和农村居民的CKD病因具有 一定的差异。城市居民中超过一半的患者为DKD (32.7%)或高血压肾病(23.0%)。而农村居 民最常见的原因为阻塞性肾病(21.4%),其次 是肾小球肾炎(18.5%),DKD(17.4%)和高 血压肾病(17.3%)。此外,引起CKD的病因还 具有地理差异,在中国北方DKD较常见,而中国 南方阻塞性肾病则较为常见。
2. 住院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特点
• 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以冠心病(CHD) 最常见(18.2%),其次是心力衰竭(16.0%), 卒中(12.9%)和房颤(3.7%)。相比糖尿病患 者,CKD患者的冠心病和卒中百分比较低 (18.2% vs 27.6%,12.9% vs 21.7%),心衰和 房颤较高(16.0%vs12.9%,3.7% vs 3.5%)。
4. 住院CKD患者院内死亡率
• 2015年,CKD患者院内死亡率为2.6%,高 于非CKD患者(0.8%)和糖尿病(1.5%) 患者。在住院CKD患者中,伴有心衰的患 者院内死亡率显著增加(7.8%)。
5. 急性肾损伤
• AKI患者占比为0.3%,而在重症监护室中患 者AKI占比则高达3.9%。AKI患者中,有 27.1%的患者为CKD,16.7%的患者为糖尿 病。约1.7%的CKD患者患有AKI,其中慢 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3.6%)和肾小球肾 炎(2.8%)患者最为多见。
8. 血管通路
• HD是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占所有透 析患者的91.0%。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移植物 瘘是HD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类型,占 80.5%。65岁或以上的患者以及合并糖尿病 的患者,动静脉瘘或动静脉移植物瘘百分 比分别为73.1%和57.7%。

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及NT-pro BNP、LVEF水平的影响

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及NT-pro BNP、LVEF水平的影响

2021年第5卷第1期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提升生活质量。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脑组织呈现缺氧症状,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消耗大量抗氧化物质;在氧化反应中,产生脂质过氧化物质MDA,若不及时治疗,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则增大患者二次出血的风险,病死率随之升高[7]。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早期组患者血清sVCAM-1、sICAM-1及MDA水平均较晚期组降低,提示早期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可有效缓解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氧化应激反应。

传统观点认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患者立即接受手术会加重脑组织的损伤,且不利于神经系统功能的修复和重建;也研究表明,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行手术治疗,可预防患者二次出血,降低继发性损伤的发生,改善预后[8]。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早期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及GOS评分均较晚期组升高,提示早期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可有效改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

综上,早期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可有效抑制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对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行考察,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1] 王相阁, 马荣耀, 朱帅, 等.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疗效[J]. 实用癌症杂志, 2018, 33(6): 895- 897.[2] 杨建, 司东明, 朱留鑫,等. 显微手术治疗脑动脉瘤的效果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 47(11):1302-1304.[3] 王蔚文.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 499.[4] 李凌江, 杨德森.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J]. 临床荟萃, 2009,24(9): 763.[5] 袁健瑛, 程毅松, 贾禹,等. 基于炎症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0, 27(1): 20-25.[6] 邓明均, 金祥兵, 吴晓宏.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效果观察[J]. 交通医学, 2019, 33(2): 184- 185.[7] 周金田, 潘黎明, 刘俊鹏, 等. 七氟醚预处理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血清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 22(8): 1303-1305.[8] 左建东, 刘文广, 倪洪早, 等. 早期显微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 14(8): 413-415.·心脑血管专题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及NT-proBNP、LVEF水平的影响孙朝忠(石棉县人民医院内三科,四川雅安 625400)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及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分析及血液透析
市场前景展望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专家组将慢性肾脏病分为五期。

其中晚期肾病患者需要依靠长期透析治疗以替代正常的肾功能,否则就将在几日之内死亡。

美国对慢性肾病的分类
亚洲是终末期肾病的高发地区,以日本、台湾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终末期肾病的点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国家。

中国由于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和统计不全问题,点患病率显著小于可比国家。

各国ESRD患病率统计
1999 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进行了第一次的ESRD登记工作:点患病率是每百万人口33.6 ;年发
病率是每百万人口15.3。

但应答率小于50%,报告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比实际要低很多。

2008 年底,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进行的这次登记工作中,点患病率估计可以达到每百万人口79.1,年发病率是每百万人口36.1。

由于有4个省份没有应答,且实际参加登记的透析单位并不全面,导致我国统计结果显著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指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的上述三大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岀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

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发性疾病很多,主要包括慢性肾炎、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慢性肾衰竭原发病占比统计
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到来,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的高发导致慢性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

我国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高达11%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别于欧美国家,目前肾小球肾炎是引起中国人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但由糖尿病和高血压引起慢性肾衰竭透析患者人数不断增加,逐步成为主流。

中国透析市场理论市场规模巨大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血液透析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现有ESRD 患病人数70万人,若患病病人全部有效治疗,ESRD患病人数将在7年内达到200万人。

规范透析病人
平均寿命达到7年,按照北京2006年年发病率195/百万人,北京市的潜在点患病率应为1365/百万人,
以此推算全国将有200万ESRD患者需要接受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

全国ESRD患者数量以及透析病人基础治疗费用测算
如果按照5万/年的基础治疗费用(不含辅助用药)推算,我国透析市场现有规模为125亿元,潜在规模
为350亿元,潜力规模为1000亿元。

我国透析市场现状
我国是ESRD治疗率非常低的国家。

按照点患病率除以年新发病率计算,我国ESRD患者的平均生存期
只有2.5年,大大低于规范治疗的7年生存期。

保守估计全国仅有30%勺ESRD患者接受了腹透或血透的规范治疗,如果考虑被低估的全国患病率,治
疗率可能更低。

我国如此低的ESRD治疗率,主要和医保的有效报销政策存在直接相关性。

目前,我国各地对透析治疗的报销政策差异很大,在覆盖全国8.5亿人的新农合医保中,把透析治疗
分为门诊报销和住院报销两种,门诊的报销额度上限在5000-2万/年左右,住院报销的额度上限为8-10万。

地方为了控制医保支岀,把大部分患者归类为门诊患者,之前全年不到2万元的最高报销上限,相较
于近10万的治疗费可谓杯水车薪,实际报销比例仅为10%-30%这导致很多家庭因病至穷,最后应无法负担昂贵的治疗费用只能放弃规范治疗。

透析市场前景展望
在2012年3月的国务院政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岀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

我们
认为,大病医保将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在医药民生领域的示范工程,势在必行!
2012 年8月30日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展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大病保险保障水平以力争避免城乡居民发生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岀为目标,合理确定大病保险补偿政策,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医疗费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则上医疗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

2012 年9月12日,人保部副部长在全国大病保险与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座谈会上强调:“大病保险最低支付比例不低于50%原则上不设最高支付限额”。

2013 年全国多个地区开始试点大病保险制度,2014年大病医保制度将在全国全面实施。

届时,作为
大病医保首推的尿毒症治疗将迎来行业的黄金发展期。

目前,阻碍透析市场需求放量的主要障碍来自医保支付力度。

若国家大病医保制度能够在本届政府主导下得到全面实施,则透析治疗的报销比率有望大幅提升,透析行业将面临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发展机遇。

按照以下的推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透析患者将达到167万人,2013年的23万人增长6.2倍,是一个真正实现高成长市场。

2012-2020年中国血液透析病人数量测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