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责任风险分析与管理措施概论

合集下载

风险管理及其重要性概论

风险管理及其重要性概论

风险管理及其重要性概论
风险管理是指在任何活动或决策中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的过程。

它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旨在降低负面风险的发生概率或影响,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机会的利用。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对于个人、组织、社会和国家来说,风险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没有充分的风险管理,我们将面临许多潜在的问题和威胁,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

首先,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

通过对潜在风险的全面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可能的影响和后果。

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做出决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风险或应对风险。

其次,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损失。

在面临风险时,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或减少损失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建立风险管理计划和策略,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对策,减轻风险的影响,降低潜在的损失。

此外,风险管理还可以提高效率和可持续性。

通过识别和评估风险,我们可以发现并解决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矛盾。

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风险管理也是一种合规要求。

许多组织和行业都有法规和规定要求进行风险管理。

通过遵守这些要求,我们可以保证自己的活动符合法律法规,降低法律风险。

总之,风险管理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或应对风险。

它还可以减少损失,提高效率和可持续性,并满足合规要求。

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积极应用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风险管理对公司运营的重要意义

风险管理对公司运营的重要意义

风险管理对公司运营的重要意义第一章概论风险是指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和可能发生的结果。

无论哪个公司,都面临着各种风险,例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这些风险都可能对公司运营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导致公司失败。

因此,风险管理是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确保公司成功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风险管理的重要性1. 降低风险损失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降低风险损失。

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识别、衡量和控制潜在的风险,公司可以有效地减少潜在的财务损失。

例如,对于投资股票市场的公司,可以通过分散投资组合来降低风险。

在产品设计和销售中,可以通过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来防范市场风险。

2. 保护企业声誉风险事件可能导致公司声誉受损。

通过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计划,公司可以识别和控制潜在的损害因素,保护企业的声誉。

例如,在产品设计和销售中,公司可以确保产品安全,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而损害声誉。

3. 提高员工士气风险事件可能导致员工不安和不稳定。

通过在公司组织中实施风险管理计划,公司可以创造一个稳定和可持续的工作环境。

在提高员工士气和员工满意度方面取得成功,能够促进员工的团队合作和产生更多的创新。

第三章风险管理的方法1. 风险识别和分析风险识别和分析是风险管理计划的第一步。

公司必须认识到公司面临的风险类型和潜在风险的范围。

通过分析公司的经营环境、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等,可以制定合适的风险管理计划。

2. 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将某些特定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或组织。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保险合同来实现,也可以签署第三方条款或协议来实现。

对于一些潜在的风险,公司可以选择将其转移给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处理。

3.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指采取措施来减轻或防止风险事件的影响。

通过建立流程和政策,公司可以控制潜在风险及其影响。

例如,在销售管理中,可以建立销售团队和销售管理流程来减轻市场风险。

第四章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1. 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应考虑到公司的战略和最终目的,同时考虑到公司自身的能力和资源。

操作风险管理概论及三大工具概述

操作风险管理概论及三大工具概述

操作风险管理三大工具一览
三大工具之间紧密联系,协同支持操作风险管理
风险控制自我评估 RCSA
损失数据收集 LDC
通过RCSA对风险的辨识,对寻找损失数据提供了依据
关键风险指标 KRI
真实的损失数据对RCSA风险点的评估提供了参考
真实的损失数据为KRI设置提供了参考
KRI异常往往指向真实的损失事件
RCSA的评估结果为KRI提供了额外的操作风险信息,成为KRI设置的参考
针对业务单元经理的问卷的执行 定量答案收集(平均频率,平均严重性,最坏情况) 风险因素识别
报告的准备和分发
问卷信息准备
创建问卷
建立和执行RCSA访谈
访谈结果分析与后续追踪
RCSA的具体步骤
汇报与后续工作规划
RCSA能识别、管理以及控制风险,并能管理所有部门的控制信息。这些信息将在全行间进行分享,并以合理与系统化的方式协助目标被有效的达成
KRI的异常可成为RCSA的驱动力之一
什么是风险控制自我评估(RCSA)
RCSA (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是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RCSA是一种通过调查金融机构管理层和员工有关对操作风险损失事项发生可能性和严重性的估计,将调查结果与未来预计损失进行匹配(Mapping)的方法 目前RCSA的目的单纯集中在估计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 EL),只有在实行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 (Advanced Measurement Approach, AMA)后,才能对非预期损失进行计量 事件发生的频率(Frequency)和损失的严重性(Severity)是评估现有风险因素管理和操作风险控制质量的关键信息
组织模型
损失事件模型
风险因素模型

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方法概论

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方法概论

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方法概论风险管理是指通过明确识别、评估和处理潜在风险,以保障组织的利益和实现目标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概论:1. 识别风险: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组织需要识别潜在的风险来源,包括内部和外部环境、市场变化、法规变更、技术创新等等。

这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调查研究、利益相关者访谈和风险识别工具来实现。

2. 评估风险:评估风险是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这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

定量分析使用数学和统计工具来计算风险的概率和损失;定性分析则是基于专家判断和经验来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和优先级。

3. 规划应对策略:在明确了风险之后,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这可能包括风险转移(如购买保险)、风险避免(如停止某项业务)、风险减轻(如改进流程或加强控制)和风险接受(如自负风险)等。

制定应对策略时,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和可行性。

4. 实施控制措施:在应对策略规划完成后,组织需要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这包括制定操作规程、建立内部控制、加强监督和检查等。

同时,组织还需对控制措施进行有效性评估,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5. 监测和监控风险:风险管理并非一次性任务,而是需要持续进行。

组织需要建立监测和监控机制,以及相应的风险指标和预警系统。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报告,及时发现和应对新出现的风险,确保风险管理的持续有效性。

6. 应对突发风险:除了预测和管理已知的风险,组织还需要应对突发的、未知的风险。

这需要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培训响应团队,并进行演练和模拟。

同时,组织还需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商,以共同应对突发风险。

总之,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规划应对策略、实施控制措施、监测和监控风险以及应对突发风险。

组织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以确保风险管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同时,风险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和共同努力,形成全员风险意识和风险文化。

风险管理复习资料

风险管理复习资料

风险管理概论期末复习参考资料说明:本资料依据考点编写,排版依据书本章节,1~25为基本学问点,26~28为计算题学问点,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望各位同僚给出珍贵看法,以便利大家运用。

在此预祝各位同胞顺当通过考试。

1、1950年,加拉格尔在《费用限制的新时代——风险管理》中,首次提出了风险管理一词。

2、与风险管理有关的学科有,金融、保险、投资、数学、财务管理。

3、风险管理四种相识:风险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风险是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概率。

4、纯粹风险的类型:人身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违约风险。

5、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因素是引起事故发生或产生损失的条件,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缘由。

风险事故:又称风险事务,是指引起损失的干脆缘由,损失:是指非安排、非有意、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削减。

6、风险因素的种类: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

7、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之间的关系:8、风险管理成本收益分析:风险管理收益=无风险管理损失—免赔额—保险费用(可能出现计算题)9、风险管理的程序:10、风险识别的过程:发觉或者调查风险源—认知风险源—预见危害—重视风险暴露11、风险识别的方法:损失清单分析法;现场调查法;事故树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财务报表发。

12、以下公式可能会出现计算:流淌比率=流淌资产/流淌负债(流淌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付赔款、物料用品、拆除资金、短期投资)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淌负债(速动资产=流淌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资产平均占用额资产平均占用额=(期初资产余额+期末资产余额)/2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固定资产平均净值=(期初固定资产净值+期末固定资产净值)/213、因果图法由日本东京高校教授石川馨于1953年首次提出。

风险管理概论答案

风险管理概论答案

风险管理概论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B3. A4. C5. B6. A7. B8. A9. C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BCD3. ACD4. ABCE5. ABE三、名词解释1. 静态风险指一种再经济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一些自然行为和人们失当行为形成的损失可能性2. 风险管理指经济单位对风险认识,衡量和分析,优化组合管理技术,以最小成本打到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方法。

3. 风险的基本含义是:损失的不确定性4. 指保单列明的不予赔偿的责任5. 风险溢价对于风险资产,投资者要求较高的投资收益从而对不确定性做出补偿,这种超出无风险收益率之上的必要收益率补偿,就是风险溢价。

6. 风险分析指风险识别或风险衡量,他是一项包含了风险管理这两方面在内的更为复杂的任务。

7. 最大可能损失估计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可能遭受的最大损失额。

8. 纯粹风险纯粹风险:是一种只有损失机会的风险。

9. 自留风险指面临风险的企业或单位自己承担风险所导致的损失,并做好相应的资金安排10.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指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以及客观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连续的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原因四、简答题1. 纯粹风险分类人身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违约风险2. 可保风险的必要条件大量同质风险存在损失必须是意外的损失必须是确定的或可以测定的保险对象的大多是不能在同时遭受损失保费合理,被保险人在济上能承担的起3. 自留风险的筹资措施现付先付非基金制的准备金专用基金4. 专业自保公司的优点有哪些节省保费开支保险责任范围较广增加企业防损工作的内部动力可以使用再保险来分散风险利润来源5. 概述现场调查法的优缺点答:优点:风险管理通过现场调查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而不必依赖别人的报告。

现场调查还有助于风险经理与基层人员以及车间负责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

缺点:现场调查耗费时间多,这种时间成本抵减了现场调查的收益。

而且,定期的现场调查可能使其他人忽视风险识别或者疲于应付调查工作。

风险控制与管理

风险控制与管理
公司面临一般企业共有的政策风险,包括国家宏观 调控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可能对项目 今后的运作产生影响。
9
示例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引起的投资收 益的可能变动,这些因素来自公司外部,是公司无 法控制盒回避的。随着潜在进入者与行内现有竞争 对手两种竞争力量的逐步加剧,我国许多行业具有 营运主体多、小、散、乱,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处 于无序状态的特点。因此企业为了生存及竞争的需 要,会采取“价格战”策略打击竞争对手,因而引 起公司产品价格波动,进而影响公司收益。

素。例路上埋的地雷,可主动避免的,但需要工兵和扫雷器。
☆风险征兆:一方面是指诱发潜在风险发生的特定条件,例气候干燥不是 祸但是引起火灾的诱因 ;另一方面指预示系统风险降临前的典型迹象。例 股市崩盘前的泡沫繁荣。
15
示例
风险识别的根本是掌握风险生成的规律, 构建预示风险的指标体系,然后进行归类 和分析。管理决策中最经常采用的识别风 险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即依靠集体和专 家的智慧。
风 险 风险管理亦要面对有效资源运用的难题。这牵涉到机会成本 决 (opportunity cost)的因素。把资源用于风险管理,可能使能运 策 用于有回报活动的资源减低;而理想的风险管理,正希望能够花
最少的资源去去尽可能化解最大的危机。
在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 过程。
8
示例
政策风险
经济政策风险是指在建设期货经营期内,由于所处 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致使实际的经济效 益与预期的经济效益相背离。对经济环境和经济条 件,应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宏观经济 环境与经济条件的变化,是指国家经济制度的变革 、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的修改、产业政策的调整及 经济发展速度的波动。

法律责任风险分析与管理措施概论

法律责任风险分析与管理措施概论

企业对外投资中的法律责任风险应对
了解投资国的法律环境
在对外投资前,企业应了解投资国的 法律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面的法律规定。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 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合法合规经营
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应遵守投资国的法 律法规,合法合规经营。
强化风险应对能力
企业应提高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包 括提高法律意识、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等。
法律责任风险管理实践与案
05
例分析
企业法律责任风险管理实践及效果
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强化合同管理
完善法律风险应对机制
提高法律风险意识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法律风险防 范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和权限,制定风险识别、评估 、应对和监控的策略和计划。
合同是企业法律风险产生的主 要源头,企业应重视合同管理 工作,从合同谈判、签订、履 行到终止全过程进行规范化、 标准化管理。
THANKS
感谢观看
法律责任风险应对与纠纷解
04
决机制
风险应对策略及实施流程
风险规避
在项目初期,对可能存在 的法律风险进行预判,并 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风险 产生。
风险转移
通过购买保险、合同约定 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 三方。
风险减轻
在法律风险发生后,采取 积极措施,减轻风险的危 害程度。
风险接受
对于无法规避或转移的风 险,企业应做好接受风险 的准备。
法律责任风险分析与 管理措施概论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法律责任风险概述 • 法律责任风险分析 • 法律责任风险管理措施 • 法律责任风险应对与纠纷解决机制 • 法律责任风险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或低都是未达目标的 )
在一个资源短缺的世界中,为了使某一项活动更安全需要消耗额 外的资源,这就意味着这些额外的资源不能再应用于其他活动, 这样,额外的安全成本就可能大于它带来的收益。
2 最优赔偿 民事侵权体系判定的赔偿与保险的运作机制相似 赔偿系统提高,“保费”也会增加
当只从补偿角度看,而不考虑安全效应时,受害者愿意 购买多少保险?if
才进行额外的安全投资;而不是试图达到一个“零风险”的 社会。
例1:H公司生产除草机,该产品可能使消费者受伤,损失 $1万。假设消费者风险中性(保费=期望索赔额时会购买足 额保险)
消费者只关心事故的期望损失,而不关心损失的不确定性
H公司应该花费多少钱,使得除草机更安全?(从社会的角度) 难道企业不应该在安全上花费更多的钱吗?
一 经济目标 提供最优的安全激励 能够激励个人或企业在损失控制方面进行最优的投资 为事故中的受害者提供数目适当的损害赔偿 能够为人们提供最优的保护(保险保障)
成本 社会的风险成本达到最小 忽略:财务的再分配及社会公平等问题 经常不能同时达到!
1 最优损失控制 民事侵权体系应该激励人们只在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时,
章法律责任风险分析与管理措施
过去30年中,商业责任日益暴露出来的不确定性和潜在 重要性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现在的企业在经营的各个 方面几乎都要受到责任风险的制约。
节法律背景
节民事侵权责任体系的经济作用
节典型责任问题
第一节 法律背景
一 法律的来源与分支
普通法(Common law): 根据法庭的判决在长时间中发展起来的
3,严格责任 [适用于严格责任下的侵权行为] 被告即使不存在过失也要对原告的损失承担责任
? 产品责任:原告必须证明与产品相关的设计、生产或警告 有瑕疵,存在不合理的危险,同时这些瑕疵导致了损害的发 生。但不需证明产品的瑕疵与厂家的疏忽有关。
4,绝对责任 [适用于绝对责任下的侵权行为] 只要原告能够证实被告的行为导致了损害,则被告就必须
对事故的风险拥有充分的信息 保险条款中反映了交易成本、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当受害者不知道他是否会发生事故时,他愿意购买多少 来自民事侵权体系的赔偿(保险)?
如果保险条款已经反映了交易成本、道德风险和逆选择 问题,人们希望获得多少赔偿?
律师费、诉讼费
某些类型的损失难 即使期望损失不同,
济标准能够激励公司采取具有合理谨慎成本的预防措施。
iii) 近因 被告的行为是原告受到伤害的近因(proximate cause)
? 如果无论被告是否采取了足够的安全措施以保护其他 方,损失都会发生:不是近因
? 介入事件:“可预见性测试”(理性地预见)
iv) 对原告造成伤害 为阻止未受伤害的人提出诉讼
成文法(statutory law): 由政府机构颁布
1804年《法国民法典》、1896年《德国民法典》
二 民事侵权责任的类型及其责任分摊原则
责任:民事侵权责任 法律对损失责任的分配实际上是在进行风险的分摊
表1 责任分摊原则
1,免责 [适用于无过失责任下的侵权行为] 某些机构和某些职业中的特定行为可以完全免责 例?
ii) 违背义务 如果被告没有采取法律义务所要求的足够措施来保护另一
方不受伤害。
? 非商业责任案件:“理性审慎的人” ? 商业责任案件:“合理谨慎成本(cost-justified precaution)”
如果采取措施,所减少的损失的期望值会大于措施成本
实际过程复杂 当在某些情形下其他激励作用可能不充分时,过失的经
对原告的损失负责 ? 极其危险的行为 ? 为员工赔偿法提供了依据
三 损害的赔偿
1,补偿性损害赔偿(compensatory damages) 特别损害赔偿(货币) 一般损害赔偿(非货币)
2,惩罚性损害赔偿(punitive damages) 适用于被告鲁莽或故意行事,毫不顾及对原告
会造成的伤害风险。
安全投入 损失概率 消费者预期损失 消费者边际收益 消费者边际成本
$0
0.07
700
$50
0.06
600
100
50
$130
0.05
50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0
80
$225
0.04
400
100
95
$400
0.03
300
100
175
$590
0.02
200
100
190
$900
0.01
100
100
310
希望民事侵权体系可以激励H公司花费$225的安全成本
四 连带责任(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由多个责任人的行为造成损失 例:清洗剂
只能得到一次损害赔偿金 如果某些责任方没有赔偿能力,则所有赔偿责任将 由其余的责任方承担。
第二节 民事侵权责任体系的经济作用
一 经济目标 二 为什么需要民事侵权体系? 三 民事侵权体系的不足及弥补 四 民事侵权体系的替代及比较 五 民事侵权体系的改革
? 其他故意侵权行为
J-156 ~
非故意侵权行为:过失
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一些产品责任 (1) 构成过失的要素
i) 法律义务 ii) 违背义务 iii) 近因 iv) 对原告造成伤害
举证责任:原告;例外:“不言自明”
(2) 对过失的抗辩
i) 法律义务 被告一定具有某种必须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义务。
(2) 抗辩 被告的过失只是被告承担责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i) 风险自担抗辩(assumption of risk defense) ·如果已知…依然…,价格优惠的补偿或值得 ·需证明原告有关于特定风险的知识,且自愿承担这一风
险 ·现已被限制运用 ii) 被告可证明原告也有过失 ? 受害方过失(contributory negligence):被告不承担责任 ? 比较过失(comparative negligence):承担一部分
政府: “国王无过失”; 减弱;一般地,立法性的或纯粹的政府管理行为会免责
2,过失责任 [非故意侵权行为] 使一方承担由于其疏忽而给他人造成的损失。
故意侵权行为: 有预谋或有计划,但不必事先已经预料到后果
非故意侵权行为: 过失
故意侵权行为
? 非法侵占:他人或者他人的所有物非法侵入某人所有的土地 ? 侵占他人财产:无权处分或非法占有他人所有的财产 ? 胁迫 ? 殴打 ? 非法监禁 ? 人格诽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