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望江南·江南月翻译赏析
王琪《望江南·江南月》鉴赏及译文答案

王琪《望江南·江南月》鉴赏及译文答案《望江南·江南月》宋代:王琪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望江南·江南月》译文天朗气清的秋夜,皎洁的月光洒满西楼。
云堆散开时,圆月如明镜高悬夜空;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
月圆月缺何时才能停止啊!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
月中丹桂不会因秋而凋零;月中嫦娥离群索居,无休止的孤寂的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痛苦。
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未圆而黯然神伤。
《望江南·江南月》注释星汉:指银河。
迥:远。
素娥:嫦娥。
《望江南·江南月》赏析这是一首咏月词。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一个天朗气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三、四句是说,云堆散开之时,圆月如冰鉴(镜)高悬天宇;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
前句写天上月,“鉴”写月圆。
后句写江中月,“钩”写月缺。
本应是“冰鉴”、“玉钩”为词,作者以动词“吐”、“沉”隔开名词词组“冰鉴”、“玉钩”,这样冰、玉状月色的皎洁;鉴、钩描明月的形态。
不仅句式上易板为活,有顿挫峭折之妙;而且词意上也用常得奇,颇具匠心。
“圆缺几时休。
”上片结句是说,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不知重复了多少次。
上片结句既承接收拢了前两句,又以月圆月何时了的感慨,十分自然的开启了下片,转入一个新的意境。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下片前两句是说,斗转星移,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这两句是说,月中丹桂四时不谢,它不会因为秋天而凋零;但月中嫦娥离群索居,在无休止的孤寂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痛苦。
“”丹桂,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斫之,树创随合(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素娥,嫦娥的别称。
温庭筠《望江南》注释、译文、鉴赏

温庭筠《望江南》注释、译文、鉴赏温庭筠《望江南》注释、译文、鉴赏《望江南》温庭筠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温庭筠《望江南》注释、译文、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一、注释:1.望江楼:望江楼在四川成都东门外的锦江河畔,在这里,望江楼指江畔思妇眺望之楼,不能单单理解成一个地点。
2.斜晖:偏西的阳光。
3.脉脉:音mò mò。
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
这里形容阳光微弱。
4.悠悠:悠长。
5.白蘋洲:白苹洲是唐代的称呼,今称莲花庄,在浙江湖州东南的苕溪之畔。
但是在本词中,两者都不是确指。
白蘋洲,是指江中长有白苹的小渚。
白苹是水中一种浮草,色白,古时男女常采苹花赠别,故古诗词中常用白苹洲指代分别之处。
蘋,音pín。
二、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三、鉴赏。
这首小词虽意思直白,但情真意切,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
词中出现的楼头、船帆、斜晖、江水、小洲,这些互不相干的客观存在物,思妇的由盼郎归来的喜悦到“肠断白蘋洲”的痛苦失望,这些人物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作家经过精巧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浑然一体的艺术形象。
作家的思想感情像一座桥梁,把这些景物、人物联系了起来,而且渗透到了景物描绘和人物活动之中,成了有机的艺术整体,使冰冷的楼、帆、水、洲好像有了温度,有了血肉生命,变得含情脉脉;使分散孤立的风景点,融合成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艺术画面;使人物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的心理活动完美统一地显示出来。
其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其不仅内容多,而且景物层出,情感起伏。
纳兰性德《望江南·咏弦月》译文及赏析

纳兰性德《望江南·咏弦月》译文及赏析《望江南·咏弦月》是由纳兰性德所创作的,作者看见佳人倩影,心生怜爱之情,于是写下这首词。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望江南·咏弦月》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望江南·咏弦月》清代:纳兰性德初八月,半镜上青霄。
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望江南·咏弦月》译文初八的月亮,如同半面妆镜,悬挂青空。
她斜靠在雕花的栏杆上娇媚不语,梅花的影子随着月光暗暗移过红桥。
北风吹来,裙裾飘飘。
《望江南·咏弦月》注释望江南:词牌名。
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
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初八月:上弦月,即农历每月的初七或初八前后的月亮。
青霄:蓝天,天空。
画阑:刻有画图的栏杆。
红桥:当指有雕饰的桥,或仅仅是对桥的雅称。
一说为位于瘦西湖南端的红桥,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原为红色栏杆的木桥,后在乾隆元年改建为拱形石桥,取名虹桥。
裙带北风飘:语出李端《拜新月》:“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望江南·咏弦月》创作背景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不详。
据词意可知,一日晚,作者和闺中佳人(妻子)在月下说话,作者看见佳人倩影,心生怜爱之情,于是写下这首词。
《望江南·咏弦月》赏析古诗词中往往有些短章,言少情多,含蓄不尽。
词人驾驭文字,举重若轻,而形往神留,艺术造诣极深。
纳兰的这首《望江南》即其一例。
这首小词清丽空灵。
前两句平淡起笔,以碧空悬半镜喻初八上弦之月,随意着墨之间勾勒出一派清冷素雅景致。
后接以倚阑不语的娇人情景,又转而刻画月移梅影极蕴情昧的景象。
清初著名文人吴绮在《扬州鼓吹词序》中是这样描述它的:朱栏数丈,远通两岸,彩虹卧波,丹蛟截水,不足以喻。
而荷香柳色,曲槛雕盈,鳞次环绕,绵亘十余里。
春夏之交,繁弦急管,金勒画船,掩映出没于其间,诚一郡之丽观也。
戏曲作家李斗亦形容它如“丽人靓妆照明镜中”。
在桥上观瘦西湖美不胜收,文人墨客皆好在此凭栏吊古,吟诗赋文。
望江南天上月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江南天上月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江南天上月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古诗带拼音版
wàng jiāng nán ·tiān shàng yuè
望江南·天上月
tiān shàng yuè ,yáo wàng sì yī tuán yín 。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
yè jiǔ gèng lán fēng jiàn jǐn 。
夜久更阑风渐紧。
yǔ nú chuī sàn yuè biān yún 。
与奴吹散月边云。
zhào jiàn fù xīn rén 。
照见负心人。
2 古诗翻译
遥望着窗外,朦胧的月亮就好像一团白银。
夜深人静,身边风声渐紧。
月亮被乌云遮住了。
风呀,请你吹散月亮边上的乌云,让它照到我那负心汉。
3 古诗赏析
《望江南·天上月》是一首敦煌曲子词,是唐五代时期作品。
本词在清代光绪年间,被发现于甘肃敦煌县的石室里,记载于唐人手写的卷子。
此词写一位深夜无眠的思妇,她失神地望着窗外朦胧的月亮,耳边传来渐紧的'风声,入骨的相思,久别的深恨,一起涌上心头。
望江南·江南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江南·江南月原文、翻译及赏析望江南·江南月原文、翻译及赏析望江南·江南月宋朝王琪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望江南·江南月》译文天朗气清的秋夜,皎洁的月光洒满西楼。
云堆散开时,圆月如明镜高悬夜空;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
月圆月缺何时才能停止啊!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
月中丹桂不会因秋而凋零;月中嫦娥离群索居,无休止的孤寂的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痛苦。
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未圆而黯然神伤。
《望江南·江南月》注释星汉:指银河。
迥:远。
素娥:嫦娥。
《望江南·江南月》赏析这是一首咏月词。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一个天朗气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三、四句是说,云堆散开之时,圆月如冰鉴(镜)高悬天宇;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
前句写天上月,“鉴”写月圆。
后句写江中月,“钩”写月缺。
本应是“冰鉴”、“玉钩”为词,作者以动词“吐”、“沉”隔开名词词组“冰鉴”、“玉钩”,这样冰、玉状月色的皎洁;鉴、钩描明月的形态。
不仅句式上易板为活,有顿挫峭折之妙;而且词意上也用常得奇,颇具匠心。
“圆缺几时休。
”上片结句是说,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不知重复了多少次。
上片结句既承接收拢了前两句,又以月圆月何时了的感慨,十分自然的开启了下片,转入一个新的意境。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下片前两句是说,斗转星移,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这两句是说,月中丹桂四时不谢,它不会因为秋天而凋零;但月中嫦娥离群索居,在无休止的孤寂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痛苦。
“”丹桂,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斫之,树创随合(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素娥,嫦娥的别称。
2024年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4年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1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O洲。
: 1.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
2.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3.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4.皆:副词,都。
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
5.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
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是拟人手法。
6.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O;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
7.洲:水边陆地。
: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O洲。
: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词,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 梳洗化妆已罢,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
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辉含情凝睇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蒴洲头。
: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
: 词中痴情女子对爱人的思念,真挚感人。
望江楼上悄然独立,只为能找寻心上人的归踪。
望江南其四王琪的翻译

望江南其四王琪的翻译
【译文】江南月,夜晚挂晴空,银光洒西楼。
云开雾散月圆时,似明镜照挂天中。
浪花深处缺月时,如玉钩沉江中。
圆缺几时休。
星河高远不停移,风送爽、露凝滴。
又是一年新秋进。
月中丹桂叶不落,不知秋来叶落飘离恨。
嫦娥孤独在月中,应相信,离别苦与愁。
圆缺聚散总无穷,天地共此情。
【原文】
《望江南》王琪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凤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揺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赏析】
词人在扬州等地方为官多年,对江南充满眷爱,故选取江南风物,如柳、燕、酒、竹、草、雨、水、月、雪、云、树、江、乡等,作《望江南》十首,联缀为歌咏江南的组词。
本篇为第四首,咏江南之竹,上片结合江南春景,重在描摹;下片结合秋冬霜霰,重在写意。
“深径欲留双凤宿”。
传说中的凤凰,“非醴泉不饮,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
“粉泪”句用娥皇、女英泪洒成斑竹故事。
“羊车”句用《晋书·胡贵嫔传》“武帝并宠者众,帝莫知所遇,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请,宫人乃取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羊
车”之典。
龙笛,因笛声似水中龙鸣,故名。
司马季长《长笛赋》云:“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正相似。
”至此,词人对江南竹完成了形的描写与神的揭示。
全词仅54字,而对仗工稳,词彩清丽,用典贴切,韵味深长,凝聚着对江南风物人情与传统文化的挚爱。
温庭筠《望江南》翻译及注释(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两首》)

温庭筠《望江南》翻译及注释(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两
首》)
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注释
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金奁集》入“南吕宫”。
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⑶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
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皆:副词,都。
⑸斜晖:日落前的日光。
晖:阳光。
脉脉:本作“眽眽”,凝视貌。
《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⑹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
古时男女常采蘋花赠别。
洲:水边陆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望江南·江南月翻译赏析
《望江南·江南月》作者为宋朝诗人王琪。
其古诗全文如下: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赏析】起句“江南月,清夜满西楼”,写一个天朗气清的秋夜,明亮的月光洒满了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不知重复了多少次。
上句写天上月,云堆散开之时,圆月如冰鉴(镜)高悬天宇;下句写江中月,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
前句“鉴”写月圆,后句“钩”写月缺:“冰吐鉴”、“玉沉钩”,句式新颖别致。
本应是“冰鉴”、“玉钩”为词,作者以动词“吐”、“沉”隔开名词词组“冰鉴”、“玉钩”,这样冰、玉状月色的皎洁;鉴、钩描明月的形态,不仅句式有顿挫峭拨之妙,而且词意上也颇具匠心。
上片结句“圆缺几时休”,既承接收拢了前两句,又以月圆月缺何时了的感慨,十分自然地开启了下片。
下片首句“星汉迥,风露入新秋”,写斗转星移,银河迢迢,不觉又是金风玉露的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
”月中丹桂四时不谢,虽然它不会因秋而凋零;但月中嫦娥离群索居,无休止的孤寂的生活中,肯定体验到了离别的痛苦。
素娥,嫦娥之别称。
丹桂,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斫之,树创随合(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
结句“天上共悠悠”,道出了人间离人和天上嫦娥,都为月缺人分离、月圆人未圆而黯然神伤。
悠悠,忧思绵远的样子。
一
个“共”字,收到了“一石击双鸟”的艺术效果。
这首咏月词,留给读者的回味是深长悠远的。
那清丽潇洒、简约含蓄的风致,确乎是人们难以忘怀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