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鱼腥草说明书

鱼腥草说明书鱼腥草说明书1. 产品概述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又称鱼腥草菜、鱼腥蕙草,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属鼠李科。
其茎细嫩、叶片呈圆形,有鲜绿色的触感,散发出独特的鱼腥味,因而得名。
鱼腥草通过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和食疗领域。
2. 产品特点- 高药用价值:鱼腥草富含挥发油、多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等药用特性。
- 天然安全:鱼腥草属于天然植物,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无毒无害,长期服用安全可靠。
- 多功能用途:鱼腥草可用于烹饪调味、药用治疗、花卉盆栽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3. 主要功效3.1 抗菌消炎鱼腥草富含多种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对于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皮肤感染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3.2 清热解毒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肿疮疡、喉咙肿痛、痢疾等疾病。
其黄酮类和生物碱成分还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3.3 增强免疫力鱼腥草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抵抗疾病,并促进伤口愈合。
3.4 抗氧化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改善人体内环境,保护细胞健康。
4. 使用方法鱼腥草主要有以下几种使用方法:4.1 食用方法鱼腥草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加入炒菜、煮汤等料理中。
也可以将其加入生鲜汁中,制作成果蔬汁饮品。
食用时需煮熟,以充分发挥其药用价值。
4.2 药用方法鱼腥草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可制成颗粒、片剂、药酒等形式,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肠胃不适等疾病。
药用时应根据医生建议,并注意剂量。
4.3 花卉盆栽鱼腥草也可以作为花卉进行盆栽,其独特的叶片和鲜绿色的触感,能够为家居或室外环境增添绿意,同时也有助于室内空气净化。
5. 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鱼腥草,应遵医嘱。
- 鱼腥草药用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避免过量使用。
鱼腥草

鱼腥草鱼腥草(学名:Houttuynia cordata),原名蕺菜又名折耳根、截儿根,客家话称之狗贴耳,在分类学上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具有腥臭味的草本植物。
鱼腥草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及西藏也有分布,常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河畔溪边及湿地草丛中。
长江以南的各地区,湖南、贵州一带喜欢食用鱼腥草的根, 鱼腥草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等药用成分,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作用, 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1] 全草入药主治气管炎、肺炎、乳腺炎、肠炎等疾病[2],还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排脓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并是治疗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咳吐脓血的要药。
消痛排脓功效还可用于热毒疮疡,清热除湿,利水通淋功效用于湿热淋证。
民间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感冒发热, 咽喉肿痛等。
1 植物学特性鱼腥草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株高15-50厘米。
地上茎直立;地下茎多节,节上生须根,白色、质脆、易折断;托叶膜质,叶片全缘心形或阔卵形,叶片上面绿色,下面紫色。
叶柄在茎节上成鞘状。
花两性,无花被,雄蕊三枚,雌蕊一枚,子房上位,蒴果,花期4-6 月,果期7-10 月,穗状花序,有四枚白色苞片,喜温暖湿润环境怕强光,怕干旱[3]。
2 生长习性鱼腥草常生于海拔300-2600m的山坡潮湿林下或路旁、田埂、洼地或池塘边,生长前期要求有较高的温度和潮湿的土壤,温度在12℃以上时出苗,20℃-23℃时地下茎开始成熟[4]。
鱼腥草植株矮小.茎下部伏地或作地下根状茎生干浅层土壤中,茎上部直立,喜温暖阴湿环境。
怕干旱、较耐寒,在-15℃以下仍可越冬。
4-5月开花,6-7月结果,11月下旬开始枯苗,次年3月反青。
常野于溪谷、田埂、草丛中或池塘边[5]。
3 栽培技术3.1繁殖育苗条采用分株、插枝和根茎繁殖均可。
分株繁殖在3月下旬至4月,将母株挖出分株移栽于沙土的苗床上育苗或直接移植均可。
插枝繁殖可在春、夏季,剪取无病虫健壮枝条作枝条,截成长12~15cm,扦插于沙壤土的苗床上。
鱼腥草

美食药膳·饮食养生13快乐养生·2010.2(中)鱼腥草又名蕺菜、蕺儿根、折耳根等,是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同源物品。
鱼腥草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及西藏也有分布,常生长在背阴山坡、村边田埂、河畔溪边及湿地草丛中。
鱼腥草性寒味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脓疡、肺热咳喘、热痢热淋、水肿、脚气、尿路感染、白带过多、痈肿疮毒等症。
所以,鱼腥草在中医处方中往往成为有关肺病、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药。
现代医学则对鱼腥草有更新更深的认识:其特异气味主要来源于鱼腥草挥发油中的一种有效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
鱼腥草素是鱼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此外,鱼腥草还含有槲皮苷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
鱼腥草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
鱼腥草营养丰富,每100克新鲜嫩茎叶含蛋白质2.1克,碳水化合物10.7克,钙57毫克,磷31毫克(参见《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
但因为野生的鱼腥草腥味较重,初食者大多不适应。
鱼腥草由野草变为栽培作物后,由于生境改善,生长周期短,植株生长快,地下茎粗状,淀粉含量增多,纤维含量减少,食用时鲜嫩可口,易于消化吸收,特异的鱼腥味变淡,适口性增强,更受食者欢迎。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鱼腥草,特别适宜于流行性感冒患者、经常便秘、脾胃湿热、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者。
鱼腥草性较寒冷,不宜多食。
另外,体质虚寒及阴性外伤者,无红肿热痛者,不宜服食。
鱼腥草可以药、食两用,现介绍几则鱼腥草食疗药膳——雪梨鱼腥草配料:梨200克,鱼腥草100克(鲜者2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及食法:生梨洗净去核切块。
鱼腥草加水600毫升烧开后改为文火煎20分钟,弃药渣,加梨、冰糖,文火炖至梨烂即可食用。
每日分2次服鱼腥草⊙ 李 玲完,连服5天。
鱼腥草的功效与禁忌

2023-11-08CATALOGUE 目录•鱼腥草的简介•鱼腥草的药用价值•鱼腥草的营养价值•鱼腥草的禁忌与注意事项•鱼腥草的食疗方01鱼腥草的简介鱼腥草,别名:折耳根、狗心草、狗点耳名称三白草科蕺菜属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物类型原产于中国中部和西南地区,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生长分布鱼腥草的基本信息分布在中国中部和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均有野生或栽培。
生长环境生长于海拔1200米至2000米的地区,常见于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上。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怕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的沙质壤土为佳。
鱼腥草的分布与生长环境采摘全年均可采收,以夏季茎叶茂盛时采收为佳。
挖掘其地下茎,洗净后切成段,晒干或阴干即可。
保存晒干或阴干的鱼腥草,可贮藏于密封袋中,放置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也可将鱼腥草切碎后,加入适量盐和食用油拌匀,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保存。
鱼腥草的采摘与保存02鱼腥草的药用价值清热解毒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风热感冒、肺热咳嗽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鱼腥草能够有效地减轻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同时能够改善咽部疼痛和红肿等症状。
鱼腥草对于一些严重的肝火旺盛的症状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如口渴、尿黄、便秘等。
利尿消肿鱼腥草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能够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对于水肿、腹水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鱼腥草能够有效地减轻肾脏负担,对于肾炎、肾衰竭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鱼腥草还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对于尿道感染、膀胱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鱼腥草还含有一种叫做槲皮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抗炎抗肿瘤鱼腥草具有抗炎抗肿瘤的功效,能够有效地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鱼腥草中含有一种叫做鱼腥草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抗炎和抗肿瘤的作用,对于肺癌、胃癌、直肠癌等疾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对于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什么是鱼腥草

什么是鱼腥草什么是鱼腥草?鱼腥草有什么功效作用?鱼腥草,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俗称猪鼻孔、侧耳根,是药食两用的植物。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鱼腥草简介,希望对你有用!什么是鱼腥草科属:三白草科,蕺菜属产地:中国西南三省阴冷潮湿的山区别名:蕺菜,臭腥草,九节莲,臭猪巢简介:鱼腥草,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多年生草本,全体有鱼腥臭味。
叶互生,心形,有细腺点,下面常带紫色;托叶膜质条形,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穗状花序顶生,花序基部有总苞片4枚,白色,花瓣状;花小,两性,无花被;雄蕊3枚,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枚下部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
蒴果顶端开裂。
中草药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
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
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
搓碎有鱼腥气味。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临床上鱼腥草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一是用于肺热咳嗽、痰黄而稠,可与黄芩、贝母、知母等药同用。
二是用于热毒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煎服,也可研磨外敷。
三是用于小便涩痛,能有效扩张肾血管,起到利尿的作用。
药理研究表明,鱼腥草主含挥发油、癸酰乙醛鱼腥草素等多种成分,对各种致病杆菌、球菌、流感病毒、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体免疫调节功能。
国外还从鱼腥草中分离出一种防癌抗癌物质;除对胃癌有效外,并对中晚期肺癌、绒毛膜癌、恶性葡萄胎、直肠癌也有一定的治疗调整作用。
鱼腥草也可作为蔬菜食用,生食最佳,其香气独特,口感别具,风味适口可人。
凉拌佐餐使人大开胃口,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
也有炒食、煎汤、煮粥、炖肉的不同食疗方法。
在日本,鱼腥草也受青睐,除采用传统汉方、药膳食疗外,还以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饮料等食品添加)等方式应用。
鱼腥草的产地及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的产地及功效与作用鱼腥草是一种具有丰富草药价值的植物。
它的学名是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于鱼腥草科鱼腥草属。
鱼腥草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都有分布,是一种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鱼腥草既可以作为食品增香调味的佐料,又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降血压、抗过敏、抗氧化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它在中医药学和现代药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誉为“百草之王”。
一、鱼腥草的产地及分布情况鱼腥草原产于中国中部及南部地区,分布范围广泛。
从华北到华南都有种植。
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也见于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河南、江苏、山东、河北、陕西、山西等省区。
此外,鱼腥草也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有分布。
鱼腥草生态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较低,一般能在高海拔、高纬度山地、河湖边缘、肥沃的土壤和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它是一种喜湿润环境的植物,适合生长在河流、水塘、湖泊等湿润的地方。
鱼腥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可以在疏松、湿润、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生长。
二、鱼腥草的药用价值1. 抗菌作用:经科学研究证实,鱼腥草能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对致病微生物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常见的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
2. 抗病毒作用: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活性,能够对抗多种病毒的感染,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
研究还发现,鱼腥草对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能够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研究发现,鱼腥草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调节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4. 降血压作用: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降血压的效果。
它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此外,鱼腥草还可以促进尿液排泄,减轻体内水钠潴留,有助于降低血压。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价格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价格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价格鱼腥草,又称护心草、润肺草、小米草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自古以来,鱼腥草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其功效和作用被人们所熟知。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并探讨其价格水平。
一、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1. 抗菌消炎: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并对多种致病菌和腐败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它对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 祛湿化痰:鱼腥草有祛湿化痰、降低血浓度、驱散脂肪等作用。
它对湿热痰滞、食积不化、痰多咳嗽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3. 止咳平喘:鱼腥草具有镇咳平喘的功效,对于咳嗽、气喘、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尤其对于儿童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
4. 清肺排毒:鱼腥草能够清肺排毒,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它可以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改善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
5. 养肝护肝:鱼腥草具有滋养肝脏、保护肝脏的作用。
它能够修复肝细胞,促进肝脏的再生,改善肝脏功能,对于肝炎、脂肪肝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6. 其他功效:鱼腥草还具有降压、强心、益气等作用,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虚弱等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综上所述,鱼腥草具有抗菌消炎、祛湿化痰、止咳平喘、清肺排毒、养肝护肝等多种功效与作用,对于多种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二、鱼腥草的价格水平鱼腥草在市场上的价格因地区和品种而异。
一般来说,鱼腥草的价格相对较低,属于中低价位的中药材。
在中国国内市场,鱼腥草的价格大致在10元至30元之间。
一般情况下,价格较低的鱼腥草品质可能较差,功效也没有保证,因此建议选择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鱼腥草。
此外,随着鱼腥草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深加工的鱼腥草制品,如鱼腥草口服液、鱼腥草颗粒等,这些制品价格一般较高,但也更加方便快捷。
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状况选择适合的产品。
鱼腥草

鱼腥草(《名医别录》)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均系野生。
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福建、贵州等地。
原植物生于沟边、溪边或潮湿的林下。
喜温暖湿润的低地,忌旱、耐寒、怕强光,以肥沃的砂质壤土和腐殖质壤土最宜生长。
味辛、性微寒。
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临床用名有鱼腥草、鲜鱼腥草。
【本草汇言】《本草纲目》:散热毒痈肿。
《本经逢原》:鱼腥草方药罕用,近世仅以煎汤熏涤痔疮,及敷恶疮白秃。
又治咽喉乳蛾,捣取自然汁,灌吐顽痰殊效。
《别录》主蠼螋尿疮,又云多食气喘,患脚气人勿食。
《千金》言:素有脚气人食之,一生不愈。
时珍云:散热毒痈肿,痔疮脱肛,断疒〖KG-*3/4〗占之气,以治秽恶之疾,同气相感之力也。
《本草分经》:辛,微寒。
泻热解毒,治疮,断疾。
【现代药理研究】1. 鱼腥草有抗菌、抗病毒、抗钩端螺旋体作用。
鱼腥草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变形杆菌、志贺杆菌、施氏杆菌、福氏杆菌及宋内痢疾杆菌、肠炎杆菌、猪霍乱杆菌等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钩端螺旋体等均有抑制作用。
对流肝病毒、亚洲甲型京科68-1株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ECHO11病毒(孤儿病毒)的细胞病变。
鱼腥草蒸馏液对HSV-1、流感病毒和HIV有直接抑制作用。
从鱼腥草提取出一种油状物质,对许多微生物生长都有抑制作用,特别对于酵母菌及霉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2. 鱼腥草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鱼腥草煎剂在体外能明显促进人外周白细胞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
3. 鱼腥草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4. 鱼腥草有抗过敏和平喘作用。
5. 鱼腥草有抗炎作用。
6. 鱼腥草有利尿作用。
鱼腥草能使蟾蜍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
7. 鱼腥草还有镇静、止血、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