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20266课程名称:生物技术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e to Biotechnolog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36学分:2适用对象: 农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考核方式:(考试,课程论文,平时成绩各占70%,20%,10%)先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普通遗传学、分子遗传学二、课程简介“生物技术概论”是农科类的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主要有“英语、专业英语、植物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普通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等。
本学科综合上述学科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技术,通过讲述“现代事物技术的概念和发展简史”、“生物工程各项技术”、“基因克隆、转化、调空及其表达”、以及在“农业、环境、健康和能源”方面的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事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生物技术各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为今后开展生物技术相关研究和学习提供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竞争,现代生物技术被世界各国视为一种高新技术。
生物技术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诸如食品短缺、健康问题、环境问题及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国计民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正不断发展,因此让高等院校学生了解现代事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生物技术各领域发展的来龙去脉、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相应对策,对拓展知识面、提高现代科技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概要了解生物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史。
2.了解生物技术的各项技术及其相互关系3.认识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1.主要内容:生物技术概念、基本内容、所设计的学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
大学生物科学课程大纲

大学生物科学课程大纲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生物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现象、生物分子、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等方面的基本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1. 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了解生物分子(如DNA、蛋白质等)的结构与功能。
3. 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器等。
4. 研究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如遗传变异、遗传定律等。
5. 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证据。
6.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质2. 酶学:酶的性质、酶的作用机制3. 代谢途径:糖解、三羧酸循环、脂肪酸代谢等4. 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结构生物学第二部分:细胞生物学1. 细胞结构与功能2. 细胞膜与信号传导3. 细胞周期与细胞增殖4. 细胞分化与发育第三部分: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1.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2. 遗传变异:点突变、插入/缺失突变等3. 遗传定律:孟德尔定律、染色体遗传学4. 分子遗传学技术:PCR、基因克隆、基因编辑等第四部分:进化生物学1. 生物进化理论:种群遗传学、自然选择、共同进化2. 生物地理分布与生物进化3. 化石记录与生物进化4. 分子进化与生物信息学第五部分:生态学1. 生态学基本概念与原理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3. 种群生态学:种群动态、种群遗传结构4.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保护课程安排1. 上课时间:每周一周二周四下午14:00-16:002. 上课地点:生物学院教室3. 课程周期:一学期(18周)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30%(课堂表现、作业、小测验等)2. 期中考试:30%(闭卷考试,覆盖课程内容)3. 期末考试:40%(闭卷考试,覆盖课程内容)参考教材1. Biochemistry by U. Schellenberger and P.B. taste2.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by A.J. Science3. Genetics by S.J. Berg and J.T. template4. Evolutionary Biology by M.J. Evolution以上为大学生物科学课程大纲,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是为人文、管理、工科、理科等非生物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目标是向各门类非生物专业学生传授现代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使他们能够应对进入新世纪面临生命科学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本课程教学理念反映生命科学近年来发展的主脉,涵盖生命学科的若干主要领域,并使教学内容兼具基础性、前沿性和趣味性。
教学内容依据教师对生命科学近几十年来迅猛发展的脉络的把握,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以基因重组技术为核心,再加上对宏观自然环境的重视,把握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主流。
教学大纲紧跟学科发展趋势,结合生命科学前沿热点,课程设置和内容抓住生物技术、生态环境、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和生命伦理几大方向,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将素质教育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1.紧密联系生命科学和生命技术的最新进展,学习内容具时代感。
2.包含必要的基础知识内容,有利于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向生命科学作跨学科发展。
3.配合课堂教学,开设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程,供学生选修,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注意与中学生物课程衔接,收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尽量利用课件中大量生动图片,提高学习兴趣。
5.注意课堂互动交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通过课堂与课外的师生互动与讨论,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动能,使学生能以科学的思维来理解生命的本质,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见下表。
注:“√”的数量从1-3,代表贡献的大小。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三、教学方法以课堂(视频)教学为主,结合自学、课外作业、小论文。
本课程要求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自身的专业思考能力,不要把对生命科学知识的学习当成是死记硬背基础知识的课程。
所以,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阅读除课本以外的相关书籍、杂志。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课程学习完成之后,最终成绩将根据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按比例给出。
生命科学导论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
生命科学导论
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toLifeSciences
课程编号
开课学期
第、第二学期
学分/周学时
1学分/2学时每周
课程类型
全校性非生物类本科生通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选修)
先修课程
选用教材
主要参考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是面向全校理、工科非生物类专业和文科类专业一年级本科生的通识素质教育类选修课程。
2■教学方式、目的和任务:
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既学生班级(教室)以及配备的研究生助教固定不动,而主讲教师在各个班级轮流转的方式。课后布置1~2个思考题让学生完成。
本课程在注重让学生掌握生命科学概况的基础上,让学生重点了解该学科取得的最新成就及在医学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已解决了哪些制约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充分了解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生命科学观,坚强学识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由
2学时
第5讲
社会生物学与繁殖对策
社会生物学和动物仃为学的基本概念;繁殖仃为的社会生物学理论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简介一些动物的社会行为,重点了解动物社会的繁殖行为。
2学时
第6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病的主要类型、遗传特征
2学时
遗传病与优生学
及常见遗传病的主要症状;遗传病的诊断和基因治疗方法;优生的原理和主要措施。
基因的概念,基因学说的发展过程及基因工程的原理;人类基因组计划,现代基因技术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学时
第3讲
现代生物学导论

13.3 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
现代综合进化论(modern synthesis)
种群而非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元; 种群是指一个地域中某一物种的全体成员能通过
有性生殖而交流基因的群体。 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
有的全部基因(包括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就 是一个基因库。
THNMR YAN
基因型频率(genotypic frequency):在 一个种群内,由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点上的等位 基因所构成的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就是基 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一个种群内 某一等位基因占它的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即为该基因的频率。
THNMR YAN
例如某一种群中的几个或几十个个体迁移到另一 个地区而定居下来,并与原种群隔离而自行繁衍后代, 结果产生与原种群不同的特殊的基因频率,新的特殊的 基因频率取决于建立者的基因频率。
瓶颈效应(bottle neck effect):
种群个体数量随季节变化,数量减少的时期 即瓶颈时期,结果与建立者效应相似。
THNMR YAN
2、非随机交配的影响; 3、突变和新基因加入(新个体迁入) 的影响; 4、自然选择的作用在于定向地改变种 群的基因频率;
THNMR YAN
13.4 现代综合进化论的发展(了解)
现代综合进化论难于合理解释生物“大 进化”过程 生物“大进化”过程并非“渐变“和 “匀速”的,而是“快速进化”和“进化 停滞”相间的。
生存环境的相对适应。
THNMR YAN
13.2.1 生物进化研究内容及方法论(了解)
生物进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进化的过程(将进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来研究)
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录“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 (1)“预防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4)“全科医学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4)“环境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5)“医用电子显微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6)“机能综合实验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2)“医学分子遗传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34)“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edical Bioinformatics课程编号:BASM2017学时:32 学分:1.5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七年制,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先修课程: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网络基础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楚雍烈主编,《医用生物信息学概论》,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2]罗静初主编,《生物信息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性质:选修课目的:使学生学习、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先进理论知识和技术。
掌握信息时代彼此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医学知识必不可少的现代工具和技术手段。
二、教学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熟悉生物信息学的相关技术方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及常用软件。
2.考虑到生物信息学实践性很强的特点,结合生物医学实际,设计了一些实验供学生练习操作,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术。
要求学生熟悉生物信息学的常用网络技术方法,掌握网络技术基本要领。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绪论1.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产生背景2.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发展3.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重要性4.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第二章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的信息学基础1.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2.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中的互联网基础知识第三章生物信息学的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1.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中的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知识2.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中的分子遗传学技术简介第四章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资源检索工具1.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资源的通用新检索工具2.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资源的专业搜索引擎3.综合运用搜索工具获得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第五章生物信息学的互联网浏览和文件传输1. 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信息资源的网上浏览2.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信息资源的网上检索3.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信息资源的网上传输和交流4. 文档阅读和图像浏览第六章生物信息学的信息中心和数据库1. 生物信息学的重要信息中心2. 生物信息学的主要数据库第七章核酸序列比对分析1.核酸序列同源性分析2.酶切位点分析及物理图谱第八章生物信息学与核酸检测技术1.PCR 引物的设计与优化2.核酸杂交探针设计3.基因芯片与生物信息学第九章生物信息学与生物制药1.生物制药中的生物信息学2.核酸药物的设计第十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分析1. 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分析2.蛋白质基本结构与特性分析3.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功能预测、功能域的判定第十一章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1. 基因组结构分析2.基因的定位3.电子克隆。
生物学教学大纲

生物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生活方式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生物学教学大纲作为教学计划的基础,对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实施起着重要作用。
在本大纲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生物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评价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分子生物学:介绍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理解基因的表达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2. 细胞生物学:探讨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裂过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基本单位。
3. 遗传学:介绍遗传定律、基因突变和遗传疾病,培养学生解决遗传问题的能力。
4. 生态学: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5. 进化学:阐述生物进化的机制和证据,教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演化过程。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生物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
2. 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技能。
3. 态度与情感:引导学生尊重生物多样性,珍惜自然资源,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介绍生物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教学:设计生物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科学的乐趣和探索过程。
3. 课外拓展:组织生物学实地考察和科普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五、评价方式1. 考试评价:定期进行知识考核和能力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提问和思维深度,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论推理能力。
结语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实施,希望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关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积极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生物学研究生教学大纲

生物学研究生教学大纲生物学研究生教学大纲生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涉及到生命的起源、发展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对于生物学研究生来说,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生物学研究生教学大纲,对于培养优秀的生物学研究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础课程1.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内容。
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研究生将学习到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等知识。
2.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的核心学科之一。
研究生在细胞生物学课程中将学习到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分裂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将学习到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等重要内容。
3.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基因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调控以及基因突变等方面的学科。
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研究生将学习到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基本过程,以及基因调控、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等前沿知识。
二、专业课程1.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交叉学科。
在生物信息学课程中,研究生将学习到生物数据库的构建和应用、生物序列分析和比对、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功能注释等内容。
此外,还将学习到生物信息学软件的使用和生物数据的可视化等技能。
2.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从受精卵到成体发育过程的学科。
在发育生物学课程中,研究生将学习到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等内容。
此外,还将学习到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
3. 免疫学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外界病原体侵袭的学科。
在免疫学课程中,研究生将学习到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应答的机制和调控以及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治疗等内容。
此外,还将学习到免疫技术的应用和免疫药物的研发等前沿知识。
三、实践环节1. 实验技术生物学研究需要掌握一系列实验技术,如基因克隆、蛋白质纯化和细胞培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教学
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西安交通大学
“现代生物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odern Biology
课程编码:BIOL1003
学时:48(含课外学时4)学分:3分
适用对象:大学本科生
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张惟杰主编,《生命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ISBN码: 7-04-007958-5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编写组编写,《生命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ISBN码:7—04-007959-3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对社会的经济技术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科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学一样,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自然科学,并将成为下一个世纪的带头科学。
世界上一些知名的大学都将生命科学列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
为本专业学生开设这门课程,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意识到生命科学对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在大学阶段更多地增添一些对生命科学的了解;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使人们教育思想的根本点发生了变化,工科专业不仅仅是工程师的摇篮,而应该是培养在一定的专业训练基础上,具有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并且具有更为积极的应付挑战的能力和更高的整体素质的人才。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在21世纪将会有更多各行各业、各个学科领域的人才,参加到与生命科学交叉的边缘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中来。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介绍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及近半个世纪以来生命科学的主要发展,并使学生掌握理解这些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2
1. 介绍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思想、原理、理论、研究方法、以及重要的学科分支和前沿知识;
2. 强调现代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相互影响和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由此提出的新
问题;
3.启发和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理解生命现象,各学科交叉协作共同推动各学科的协同发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1 绪论---生物系统和生命科学
1.1什么是生命---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科学的定义
1.2为什么学习生命科学---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绵羊“多利”的克隆
人类面临的挑战、新世纪的大学生不能没有现代生物学基础知识
1.3如何学习生命科学
1.4生命科学最新研究进展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
2.1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小分子、维生素
2.2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
2.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4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工程
3.1动物细胞工程
3.2植物细胞工程
第三章:生命延续的本质
3.1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遗传和变异、基因(gene)和等位基因(allele)、基因型和表现型、性状、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
3.2配子的发生和减数分裂
3.3遗传的基本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与互换定律、基因和环境
3.4遗传工程
3.4.1遗传工程的基本操作
3.4.2遗传工程的应用
3
3.5遗传病与基因治疗
3.5.1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3.5.2遗传病和线粒体遗传
3.5.3优生学
3.5.4基因治疗
3.5.5人类基因组计划
第四章:生命的自我调控体系---信息传递和处理
4.1神经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4.2内分泌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4.3免疫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第五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5.1 神奇的微生物世界
5.2多彩的植物世界
5.3多姿的动物世界
5.4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公约》、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第六章生命世界的生存规则---生物与环境(讨论)
第七章生命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共同目标
四、实践环节(教学目前条件有限,无法开设实践课,而生命科学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现有条件
下建议购买一些相关内容的光盘需要时播放)
五、课内学时分配
4
5
六、课外学时分配
大纲制定者:于海霞执笔
大纲审定者:吕芳
大纲批准者:×××
大纲校对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