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概论(全)
铁道概论-第一篇-第二章 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日本人侵占南满铁路老照片
日本依靠南满铁路发动9.18侵华战争,此后南满铁 路便成了日本控制中国东北,掠夺资源和向中国关 内进军的重要交通通道
第二章 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第二节
• 总之,旧中国铁路具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色彩。不 仅铁路的分布极其不均衡、极其不合理,而且技术设备落 后,主要表现为少、偏、低三大特点: • 少——铁路修建的历程太少。(从1876年至1949年70多年 来,总共只有2.1万公里(不包括台湾省),新中国成立前 夕能够维持通车的线路只有1.1万多公里。通信信号设备少 得可怜,能用的机车不过1700多台,车辆(箱)也只有3 万多辆。) • 偏——铁路分布不均衡。 • 低——铁路线路和技术装备的质量差、标准低。
世界上最早的内燃机
世界上最早的电动机
第二章 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初期的火车由于牵引力低,载货重量和速度都很低,不被人们看 好。一些封建保守甚至嘲讽其为平民玩具,于是就有了马车与火车 赛跑的闹剧!
第二章 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节
世界上最早的内燃机车 4马力
美国中央铁路300马力内燃机车
铁路 牵引动力性能的迅速提升,推动铁路在世界范围内 快速发展。铁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世界钢铁、建材以及机 械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初期迈入重工业 化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
正是由于铁路顺应了当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 在要求,得到了许多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广 泛认同,从而取得了可喜的变化。首先是世界铁路网 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其次是世界 铁路客货运量实现较大回升。总之,世界铁路正处在 逐步复兴、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铁路对全球经 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而且显示 出强大的生命力。
铁道概论(全)PPT课件

20世纪中叶
随着汽车、航空等运输方 式的兴起,铁路发展速度
减缓。
19世纪初
世界第一条铁路诞生,连 接英国斯托克顿和达灵顿。
19世纪末
铁路建设达到高峰,全球 铁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
21世纪初
高速铁路逐渐成为铁路发 展的新方向。
中国铁路发展史
1876年
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建 成通车。
20世纪中叶
等规定 货物的装卸和保管,以及装 载加固和运输包装等作业要
求 货物的到达交付和搬出,以 及货损处理和保价运输等业
务
行包业务
详细描述
总结词:提供行李和包裹运 输服务
02
01
03
行李和包裹的受理和承运规 定,包括重量、尺寸、包装
和禁限运品等要求
行李和包裹的装卸和保管, 以及装载加固和运输包装等
作业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建设进入快 速发展时期。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中国铁路建设起步,但发展缓慢。
20世纪末
中国铁路总里程突破5万公里, 成为世界铁路大国之一。
铁路对经济的影响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铁路建设可以带动沿线地区的经 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
促进产业升级
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相关 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产业附
目的
确保车列按规定的编组内容和要求, 在规定地点进行编组,提高车辆的 运用效率,均衡车辆的运用强度。
影响因素
货物运输需求、车辆类型、运输能 力、运输成本等。
列车运行图
定义
列车运行图是表示列车在 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 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
目的
确保列车按照规定的时间 和空间关系运行,实现列 车安全、准时、高效地运 行。
铁道概论-第一篇-第一章

第一章 现代交通运输
表1-1-1 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能耗对比
第二节
运输方式
公路
单位
能源消耗
汽油货车 柴油货车 汽油客车 1.56 柴油客车 1.21
升/百吨(人)公里
6.89
6.06
千焦/百吨(人)公里
铁路 柴油,千克/百吨公里 电力,千瓦时/百吨公里 千焦/百吨公里
296.75
212.6967.19第二节水路运输:除运河以外内河航道均是利用天然江河加以 整治,修建必要的导航设备和港口码头等就可通航;海 运航道更是大自然的产物,一般不需要人工整治,且海 运航线往往可以取两港口间的最短距离。因此,一般说 来,河运的平均运输成本比铁路略低,而海运成本、则 远比铁路为低,这是水路运输的一个突出优点。
第一章 现代交通运输
6
第一章 现代交通运输
第一节
二、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旅客货物运输
国际交流
国防建设
国民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
现代工业发展
第一章 现代交通运输
第一节
总结:
1、运输的目的是实现旅客和货物的空间位移
2、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重要的基础结构之一
3、交通运输推动现代工业的发展
4、交通运输保证了国民经济稳定而正常的发展
第二节
管道运输:是使用管道输送流体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它是 随着石油工业发展而兴起并随着石油、天然气等流体燃料需 求的增加而发展,逐渐形成沟通石油、天然气资源与石油加 工场地及消费者之间的输送工具。管道不仅修建在一国之内, 还连接国与国之间,甚至达到洲与洲之间,成为国际、洲际 能源调剂的大动脉。
第一章 现代交通运输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铁道概论教材全部教案

铁道概论教材全部教案教案标题:铁道概论教材全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铁道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铁道运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 了解铁道运输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 培养学生对铁道事业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铁道概论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铁道运输的分类和发展历程;3. 铁道运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4. 铁道运输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铁道运输的话题,激发学生对铁道概论的兴趣;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铁道运输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 介绍铁道概论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分析铁道运输的分类和发展历程;3. 解释铁道运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4. 探讨铁道运输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2. 引导学生思考铁道运输在案例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铁道运输的优点和挑战;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概念理解(10分钟)1. 教师总结铁道概论的关键概念和知识要点;2. 学生进行概念理解测试。
六、课堂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七、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2. 引导学生思考铁道概论对他们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程度;2. 练习成绩:评估学生对铁道概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口头回答问题:提问学生关于铁道概论的问题,评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铁道概论教材;2. 实际案例材料;3.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参观铁路车站或铁路运输设施,加深对铁道运输的实际了解;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深入探讨铁道运输的未来发展趋势。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铁道概论1

铁道概论铁路交通是一种十分古老而广泛的运输方式。
铁路交通可以追溯到世界各地至少数百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现代化运输方式之一。
铁路系统包括轨道、车辆和组织基础结构,由政府、私营机构和公共机构管理。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铁路技术和网络不断完善,使得车辆和货物的运输变得更快、更高效、更便捷。
一、发展历程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铁路交通发展的历程。
1. 18世纪:最早的铁路最早的铁路建设可以追溯到18世纪,当时人们使用木制轨道(也称为路轨),用于煤矿输送;这个轨道由斜面组成,使得煤炭得以向坡下自行滚动。
之后铁路技术不断发展,使用钢轨代替木制轨道,大幅提升了运输效率。
2. 19世纪:铁路普及19世纪,铁路迅速普及,因为它具有明显的优势:快速、高效、安全、便宜。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铁路不断发展和改进。
英国成为了第一个铁路大国,铁路网覆盖全国,成为了英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3. 20世纪:现代铁路20世纪,铁路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自动化、高速、现代化成为了铁路发展的主旋律。
高铁和磁悬浮列车等新型铁路交通方式迅速崛起,改变了人们的交通习惯。
二、铁路的作用铁路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对人们的生活、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铁路可以快速、高效地连接各个城市和地区,使得物资和人员的流通更加便捷。
它可以优化生产力和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2. 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以铁路为骨架的物流网络,可以把运输人员和运输载体有效地组织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3. 促进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铁路在国内的发展,直接提供了人们更为舒适和便捷的出行方式,让更多的人有了更好的出行体验。
4. 提高国家战略安全水平铁路交通可以促进国家的防御能力,可实现国家战争时的快速资源调配、远距离物资调运和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三、未来展望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化交通方式,未来仍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铁概(六版)第一篇

的继续它参与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
管道
铁路
公路
现代交 通运输
航空
水路
二、交通运输业的性质与特点 1、交通运输业的性质 工业和农业是人类社会两个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而运输业 同样也是一个物质生产部门,只是运输生产的产品不是改变劳动 对象的性质和形态,而是改变旅客和货物在空间的位置移动(位 移)。 2、交通运输业生产的特点
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以固定轨道作为运输道路,由轨道机械动力牵引车辆 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 优点:运输能力比较大、速度比较快、安全程度比较高、运输成 本低、受天气条件影响比较小,采用电力牵引,可以不使用石油做燃 料,减少污染。 适合经常稳定的大宗货物运输,特别是中长途货物运输,也适合 中长途、短途城际和现代高速旅客运输的需要。
吴淞铁路
唐胥铁路
京张铁路——中国工 程技术人员主持、设计、施 工(北京至张家口),于1905 年10月开工,1909年建成比 原计划提前两年。采用1 435 mm轨距,全长201km。
京张铁路——作为 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 了“人”字型铁路,使火 车能在山区陡坡通行。
(二)新中国铁路的建设 1、成渝铁路(1952.7.1) 1950年代初,新中国政府决定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开始 建设成都到重庆的成渝铁路,1950年6月开工建设, 1952.7.1通车, 成为解放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兰新铁路穿过火焰山
6、大秦铁路(1985-1997) 大秦铁路建于1985-1997年,是中国唯一一条煤炭运输专线铁 路,也是中国第一条重载铁路。自2004年起,铁道部对大秦铁路实 施持续扩能技术改造,大量开行一万吨和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
大秦铁路(1985-1997)
铁道概论(全)通用课件

铁路信号与控制系统
03
信号设备
控制系统
包括信号机、转辙机等,用于指示列车运 行的方向和速度。
目前主流的列车控制系统如CTC、ATC等 ,能够实现列车自动控制和调度。
通信系统
保障列车与地面控制中心、相邻车站之间 的信息交流。
铁路车站与枢纽
01
02
03
车站分类
根据车站的作业性质和规 模,可以将车站分为客运 站、货运站和编组站等。
动车组
动车组概述
介绍了动车组的定义、分类、发展历 程以及在我国铁路运输中的地位和作 用。
动车组技术
动车组运用
详细介绍了动车组在我国铁路运输中 的运用情况,包括运营模式、调度指 挥等。
全面阐述了动车组的关键技术,包括 动力系统、制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04
铁路运输组织与管理
列车运行图
01
列车运行图定义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 段,高速铁路建设和既有线改造取 得了显著成果。
铁路对经济的影响
01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铁路建设可以带动沿线地区的 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
活水平。
02
优化资源配置
铁路运输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
布局的优化。
03
促进国际贸易
铁路可以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
重载运输的发展历程
重载运输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后来在加拿大、澳 大利亚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也在近年来开始发展重 载运输技术。
重载运输的优势
重载运输具有运输能力大、经济效益高等优势,能够满足 大宗货物运输的需求,提高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
铁道概论第二章线路铁道概论

在线路设计中,夹直线的最小长度值见表
铁路等级
Ⅰ Ⅱ Ⅲ
一般地段
80 60 50
困难地段
40 30 25
铁道概论第二章线路铁道概论
基本阻力:列车在空旷地段沿平、直轨道运行时所受 到的阻力。包括车轴与轴承之间、轮轨之间以及钢轨接头 对车轮的撞击阻力等。基本阻力在列车运行时总是存在的。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轨道和桥隧建筑物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铁道概论第二章线路铁道概论
2.1 前言
2.1.1 铁路的勘测设计
在建筑一条铁路之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和勘探工作,并从若干 个可供比较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优方案来进行设计。
铁路建设的三个阶段: 前期工作阶段:主要进行方案研究、初测和初步设计工作。 基本建设阶段:主要进行定测、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最后进 行工程施工、验交投产。 投资效果反馈:铁路运营若干年后,有建设单位会同有关部门, 对工程质量、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等考察验证,以评价设计和施工质 量。
3)如何克服影响 为保持列车运行的平顺,保证乘客乘坐的舒适感,车身摇摆和弹 簧振动应控制在容许程度之内。 A.为了控制车身摇摆的程度,一般规定,夹直线长度应能容纳 2~3辆客车,即50~70m。 B.为了控制车辆转向架弹簧振动的程度,应使第二次振动(车辆 通过第二个曲线的ZH点进入第二个曲线时)发生在第一次振动(车辆 通过第一个曲线HZ点进入夹直线时)消失之后。
铁道概论第二章线路铁道概论
(2)缓和曲线方程式 我国铁路常用的缓和曲线属于三次抛物线型,其方程式为:
式中: y——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纵坐标,m; X——缓和曲线L任意点的横坐标,m; R——圆曲线半径,m; l0——缓和曲线长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