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宋史--杨万里传》专练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练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222

2020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标版练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222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

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莫敢言时政者。

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

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帝默然。

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B.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C.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D.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解析]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了解大意。

其次分析四个选项,把选项两两分组,根据相同点的多少可知A、D两项为一组,B、C 两项为一组。

然后分析两组不同之处:“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此处主语为“此人”,谓语为“有”,后跟宾语“痴名”,“闻”为动词,后面需要跟宾语“其”。

由此可见“痴名”后必定停顿,可排除A、D两项。

比较B、C两项,不同点有两处“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和“僮仆亦奔散无留者”,语句“僮仆亦奔散/无留者”两种断法皆可,重点分析“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此句中的“时”必定归到上句,即“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由此可排除B项,确定答案为C项。

[答案] C[参考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乡试中举,(海瑞)代理南平县教谕。

御史来到县学学舍,属下的官吏都跪地拜见,唯独海瑞只作揖,不下拜,说:“(按规定)在御史台谒见御史,应当用属官的礼节,(可)这个厅堂是师长教诲生员的地方,不应该屈膝下跪。

文言文《宋史杨万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宋史杨万里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20分)杨万里传①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

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②浚入相,荐之朝。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

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④淳熙十二年五月,应诏上书曰:金人日逼,疆场日扰,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保疆场者何道?愿陛下超然远览,昭然远寤。

勿以海道为无虞,勿以大江为可恃。

增屯聚粮,治舰扼险。

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

④十四年夏旱,万里复应诏,言:“旱及两月,然后求言,不曰迟乎?上自侍从,下止馆职①,不曰隘乎?今之所以旱者,以上泽不下流,下情不上达,故天地之气隔绝而不通。

”因疏四事以献,言皆恳切。

⑤韩侂胃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②。

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

”侂胃恚,改命他人。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

侂胃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胃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胃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有删节)注:①馆职:指在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等处担任修撰、编校等工作的官职。

②掖垣:唐代门下、中书两省,后指重要部门。

这里代指高官。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万里服其教终身(2)昭然远寤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戢追胥不入乡()A.追缴B.阻止C.收藏D.隐藏(2)吾头颅如许()A.称赞B.应允C.地方D.这样17.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3分)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18.把第⑤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杨万里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

《杨万里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

《杨万里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题)(二)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9~13题。

(18分)杨万里传①(节选)①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

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

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

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②浚入相,荐之朝。

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

盗沈师犯南粤,率师往平之。

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

③淳熙十二年五月,应诏上书曰:臣闻言有事于无事之时,不害其为忠;言无事于有事之时,其为奸也大矣。

陛下以今日为何等时耶?金人日逼,疆场日扰,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保疆场者何道。

愿陛下超然远览,昭然远寤。

勿以海道为无虞,勿以大江为可恃。

增屯聚粮,治舰扼险。

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

④东宫讲官阙②,帝亲擢万里为侍读。

宫僚以得端人③相贺。

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

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万里曰:“人才。

”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

⑤开禧二年,闻韩侂胄④撞开边衅,愤惋不食,手书八十四言,掷笔落坐而逝。

⑥万里精于诗,著《易传》行于世。

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谥文节。

[注释]①选自(宋史》,有删改。

②阙:同“缺'。

③端人:正直的人。

④韩侂(tuō)胄:南宋大臣。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标两处)(2分)而未闻防金人者何策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2)率师往平之(3)孰为才(4)闻韩侘胄撞开边衅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12.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4分)(1)对本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张浚以“正心诚意”之学勉励杨万里,人相后又把他推荐给朝廷。

B.杨万里应诏上书,劝谏皇帝“增屯聚粮,治舰扼险”。

《宋史杨万里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宋史杨万里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宋史杨万里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杨万里传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

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

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浚入相,荐之朝。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

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

宫僚以得端人相贺。

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

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

”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

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

入对,言:“天下有无形之祸,僭非权臣而僭于权臣,扰非盗贼而扰于盗贼,其惟朋党之论乎!盖欲激人主之怒莫如朋党,空天下人才莫如朋党。

党论一兴,其端发于士大夫,其祸及于天下。

”宁宗嗣位,升焕章阁待制、提举兴国宫。

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

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

万里为人刚而褊。

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嘱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

”侂胄恚,改命他人。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

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

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

(摘自《宋史·杨万里传》)1.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B.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C.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D.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宰相是古代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职。

2020-2021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项综合练习附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项综合练习附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

祐少好学,家贫,母张氏尝剪发易书使读之,长遂博通经史。

时诸王得自辟官属,穆王府署祐为其府尚书。

王既分土于陕、洛,表祐为河南府总管。

下车之日,首礼金季(末)名士李国维、薛玄,咨访治道,奏免征西军数百家诸税,又上便民二十余事,朝廷皆从之。

世祖即位,分陕、洛为河南西路。

中统元年,除祐为总管。

时州县官以未给俸,多贪暴,祐独以清慎见称,在官八年,如始至之日。

至元二年,改南京路治中。

适东方大蝗,徐、邳尤甚,责捕至急。

祐部民丁数万人至其地,谓左右曰:“捕蝗虑其伤稼也,今蝗虽盛,而谷已熟,不如令早刈之,庶力省而有得。

”或以事涉专擅,不可,祐曰:“救民获罪,亦所甘心。

”即谕之使散去,两州之民皆赖焉。

三年,朝廷授卫辉路总管。

卫当四方之冲,号为难治,祐申明法令,创立孔子庙,修比干墓,且请于朝著于祀典。

及去官,民为立碑颂德。

尝上书世祖,言树太平之本有三:一曰太子国本,建立宜早;二曰中书政本,责成宜专;三曰人材治本,选举宜审。

事虽未能尽行,时论称之。

朝廷大举伐宋,遣祐签军,山东民多逃匿,闻祐来,皆曰:“陈按察来,必无私。

”遂皆出,应期而办。

十三年,授南京总管,兼开封府尹。

吏多震慑失措,祐因谓曰:“何必若是!前为盗跖,今为颜子,吾以颜子待之;前为颜子,今为盗跖,吾以盗跖待之。

”由是吏知修饬,不敢弄法。

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

十四年,迁浙东道宣慰使。

时江南初附,军士俘虏温、台民男女数千口,祐悉夺还之。

未几,行省榷民商酒税,祐请曰:“兵火之余,伤残之民,宜从宽恤。

”不报。

遣祐检覆台州民田。

及还至新昌,值玉山乡盗,仓猝不及为备,遂遇害,年五十六。

追封河南郡公,谥忠定。

父老请留葬会稽,不得,乃立祠祀之。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五》,有删改)(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B. 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C. 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D. 许蔡间有巨盗/聚众劫掠/祐捕之急/逃入宋境/宋亡随制置/夏贵过汴/祐斥下马/挝杀之于市/民间帖然(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下车,刚上任、刚到任。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一)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一)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一)一、“送别”是古诗文的重要话题之一。

小文同学以“送”为关键词,对相关古诗文进行了分类整理,并探究其内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qǐ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城阙.辅三秦( )(2)同舍生皆被qǐ( )绣2.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负箧曳屣”中的“负”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身负.重任B.久负.盛名C.负.荆请罪D.如释重负.3.翻译下列句子。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翻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_________________。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送别是人生旅途必经的风景,王勃送别友人,别离之歌高亢嘹亮;宋濂赠言晚辈,谆谆教诲感人至深。

请你帮助小文同学完成以下古诗文学习任务单。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杨万里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杨万里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杨万里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

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

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浚入相,荐之朝。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

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罐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

盗沈师犯南專,帅师往平之。

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

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渠,惠以扼贼之路。

俄以忧去。

免丧,召为尚左郎官。

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韩侂冑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

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

”侂冑志,改命他人。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

侂冑专偺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冑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年八十三。

赠光禄大夫,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B.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C.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D.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父忧是指遭遇父亲丧事。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一练习8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模块专题一“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一练习8

“文言文阅读”仿真综合(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杨士奇,泰和人。

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

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

永乐五年,广东布政使徐奇载岭南土物馈廷臣,或得其目籍以进。

帝阅无士奇名,召问。

对曰:“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帝遽命毁籍。

六年,帝北巡,命与蹇义、黄淮留辅太子..。

太子喜文辞,王汝玉以诗法进。

士奇曰:“殿下当留意六经..,暇则观两汉诏令。

诗小技,不足为也。

”太子称善。

初,帝起兵时,汉王数力战有功。

帝许以事成立为太子。

既而不得立,怨望。

帝又怜赵王年少,宠异之。

由是两王合而间太子,帝颇心动。

九年还南京,召士奇问监国状。

士奇以孝敬对,且曰:“殿下天资高,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

”帝悦。

十二年,帝北征。

士奇仍辅太子居守。

汉王谮太子益急。

帝还,以迎驾缓,尽征东宫官黄淮等下狱。

士奇后至,宥之。

行在诸臣交章劾士奇不当独宥,遂下锦衣卫狱,寻释之。

仁宗即位,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

初,帝监国时,憾御史舒仲成,至是欲罪之。

士奇曰:“陛下即位,诏向忤旨者皆得宥。

若治仲成,则诏书不信,惧者众矣。

”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

帝怒,降一官。

士奇为白其罔,得复秩。

又大理少卿弋谦以言事得罪。

士奇曰:“谦应诏陈言。

若加之罪,则群臣自此结舌矣。

”帝立进谦副都御史,而下敕引过。

英宗即位。

士奇既耄,子稷傲很,尝侵暴杀人。

复有人发稷横虐数十事,遂下之理。

士奇以老疾在告。

天子恐伤士奇意,降诏慰勉。

士奇感泣,忧不能起。

卒,年八十。

赠太师,谥文贞。

(选自《明史·杨士奇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B.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C.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D.奇赴广时/群臣作诗文赠行/臣适病/弗预以故独不及/今受否未可知/且物微/当无他意/解析:选A “臣适病弗预”意为臣恰逢得病没有参加(赠行),句意完整,且与“以故独不及”构成因果关系,“以故”前应断开,排除C、D两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史--杨万里传》专练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

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

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浚入相,荐之朝。

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

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罐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

盗沈师犯南專,帅师往平之。

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

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渠,惠以扼贼之路。

俄以忧去。

免丧,召为尚左郎官。

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韩侂冑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

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

”侂冑志,改命他人。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

侂冑专偺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冑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年八十三。

赠光禄大夫,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B.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C.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D.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父忧是指遭遇父亲丧事。

古代官员在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B.国子博士是隶属国子监的学官,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国子生徒。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赐谥是古代大臣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称号来褒扬功绩,如文正、忠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万里治理有方,为民兴利除弊。

管理奉新县时,他不让官吏下乡催讨赋税,只是把欠税名单张贴在集市中,让老百姓自觉缴纳,不扰民就追回税款,社会安定。

B.杨万里文武双全,好读书善军事。

他进士出身,敏而好学,谥号中的“文”可见其成就;他亲自率兵讨伐进犯的盗贼,并且为潮、惠两州制定不同的防御之法。

C.杨万里坚毅刚直,不屈服于权势。

他宁可丢掉官职也不愿意为韩侂胄所用,以致周必大对他没有好评,他因此没能得到皇帝的重用,在家赋闲了十五年。

D.杨万里忧国孤愤,病中奋笔疾书。

权臣把持国政、专权跋扈,他却报国无门,忧愤难平而成疾,在病重之时,只能以纸笔写下自己对韩侂胄用兵祸民的激烈批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②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解答】(1)根据句意断句。

“张说出守袁”是“论”的具体内容,要连在一起,排除AD;“虽不果留”的主语是“栻”,要连在一起,排除C.故选B.译文:翰林侍讲学士张栻因论说唐朝宰相张说被谪守袁州,杨万里上疏进言,要求留张栻在朝,又写信给宰相虞允文,用和同之说加以劝说,张栻虽然没有留住,但大家公认杨万里人格高尚。

(2)D.“朝廷根据其生平事迹给予称号来褒扬功绩”有误,大臣死后,天子依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称号。

(3)C.“他宁可丢掉官职也不愿意为韩侂胄所用,以致周必大对他没有好评”分析有误,据原文“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

韩侂冑用事……”可知,周必大没有说杨万里的好处(没有好评),因此他没有被起用,后面韩侂胄才当权,所以并不是因为他不愿意为韩侂胄所用导致周必大对他没有好评。

(4)①“谪”,贬谪;“杜门”,闭门;“力请”,极力请求。

译文:这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

②“用事”,执政,当权;“尝”,曾经;“属”通“嘱”,嘱咐。

译文: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

答案:(1)B(2)D(3)C(4)①这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

②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

参考译文: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考取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县丞。

这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

张浚以“正心诚意”之学勉励杨万里,杨万里终身信服其教导,并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诚斋”。

张浚入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

杨万里被授予临安府教授,他还没有赴任,便遭遇父亲丧事。

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不准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老百姓有逃避赋税的只把他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都高兴地前往官府缴税。

不扰民赋税就交清了,县里因而大治。

时值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交相推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

翰林侍讲学士张栻因论说唐朝宰相张说被谪守袁州,杨万里上疏进言,要求留张栻在朝,又写信给宰相虞允文,用和同之说加以劝说,张栻虽然没有留住,但大家公认杨万里人格高尚。

后杨万里迁太常博士,不久升太常寺丞兼吏部侍右郎官,又转将作少监,出任漳州知州,后改知常州,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

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

宋高宗称他为“仁者之勇”,遂有重用他的意思,于是提升为提点刑狱。

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在潮州用来镇慑盗贼的巢穴,在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以居丧去官。

服丧期满,被征召为尚左郎官。

宋孝宗当初爱惜他的才干,向周必大打听杨万里的情况,周必大没有说杨万里的好处,因此他没有被起用。

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

杨万里说:“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

”韩侂胄非常生气,便改命他人做记。

杨万里在家闲了十五年,都是韩侂胄把持国柄的时候。

韩侂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非常忧愤,郁郁成疾。

家里人知道他是忧国,因此凡是邸吏通报当时的政治形势的都不告诉杨万里。

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对金用兵的事情。

杨万里失声痛哭,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完就去世了,死时八十三岁。

追赠光禄大夫,赐予谥号文节。

【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

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

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

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忧。

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

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

后迁太常博士,寻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转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

盗沈师犯南粵,帅师往平之。

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就除提点刑狱。

请于潮、惠二州筑外砦,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才。

”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等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

历枢密院检详,守右司郎中,迁左司郎中。

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

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可弃,记不可作也。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

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快怏成疾。

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伲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

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

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B.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C.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D.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6.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教授,古代学官名称,宋代在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

B.郎中,官名,战国始有,秦汉治置。

后世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C.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进行祭祀,后借指国家。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