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一轮复习__文艺复兴分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4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新人教版

第44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课时名片课标要求:(1)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2)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考纲明示:(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
[主干知识理一理]一、文艺复兴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文艺复兴的深刻的经济根源。
(2)政治: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与逐渐成长,是文艺复兴的阶级基础。
(3)文化:意大利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与人才结构,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条件。
(4)思想:教会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是文艺复兴的直接原因。
(5)外因: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2.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4.成就5.扩展: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6.意义(1)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2)使人们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
二、宗教改革运动2.序幕: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3.扩展: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除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
4.主张5.宗教改革的影响(1)形成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等新教。
(2)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拨云见日想一想]1.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分别被称为十四、十五世纪世界的两大“发现”,它们发现了什么?试答提示:“人”和“世界”。
2.文艺复兴就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吗?试答提示: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化运动。
3.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形式表达反封建思想的原因?试答提示:(1)当时封建神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强大,压制其他思想。
(2)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以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成果为依据。
(3)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
一轮复习:文艺复兴

二、文艺复兴 核心
Renaissance 宗教神学
以神为中心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以人为中心,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易错提禁醒欲】和来世
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文艺复等兴级的观斗念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自教由平会等扼杀人性,主张将人
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
人物也是蒙信昧仰和宗迷教信的。
天神。
——莎士比亚
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西方人文精神与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差异建神学或专制统治为目的,中国古代人
文精神多以维护专制统治为出发点;
②近代西方人文精神注重人的解放,强调人的自由,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强调
社会秩序和社会责任,缺乏对人身自由与平等的研究。(4分)
材料二经济文艺上复:兴推运动动后了经传西播方由资地中本海主沿岸义转的移到发大展西洋沿岸,出现了著
名的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等一系列新型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茁壮发展。 材料三:文艺复兴后出现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
科学上:提倡科学与理性,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定律,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等。 材料四: 在16世纪初,当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已经达到高峰的时候,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孔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
材料二 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
——彼特拉克
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象天使,人的智慧象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起源: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 复兴:文艺复兴(14——17世纪) 发展:宗教改革(16世纪) 成熟:启蒙运动(17、18世纪)
高考历史总复习:文艺复兴考点归纳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考历史总复习:文艺复兴考点归纳考纲解读考点提示文艺复兴复习建议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是西欧从封建社会迈进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的三个关键事件,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资本原始积累,因此就有了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需要能维护自己利益的意识形态,因此就有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考点聚焦考点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一)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原因①经济和阶级条件: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形成。
②文化基础:意大利更多地保留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意大利各城市与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有着长期的经济和文化联系,许多意大利学者从事对古典文化的研究。
这种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为文艺复兴提供了重要条件。
③现实原因: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的神学世界观,但未形成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来表达反封建的思想。
(二)概况①时间:14-17世纪②性质: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名义下发起的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
③过程: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进入全盛时期,16世纪,扩展到德意志、尼德兰、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地。
(三)文艺复兴的主要社会思潮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典型例题】1、13-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手工业生产起飞,行会头目成为资本家,他们直接掌握城市政权;而热那亚海外贸易发达,由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
前者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而后者与此无缘。
这一现象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A.取决于经济实力强弱B.延续并发展了中世纪的文明成就C.与城市政治状况相关D.符合了城市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没有在热那亚兴起的原因是封建贵族和富商大贾控制城市政权,而不是经济实力弱,故A项错误;文艺复习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并非是对中世纪封建文明的延续,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能否兴起文艺复兴运动的关键是谁掌握了城市的政权,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时间是13-14世纪,此时工业资产阶级并未产生,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_一轮复习:文艺复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考纲考情分析:展示近几年高考中考查有关文艺复兴知识的问题,明确备考复习方向。
第二环节:基础知识梳理环节。
设计问题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第三环节:主题探究——先进文化的建设一、说一说什么是先进文化中世纪圣母西斯廷圣母局部1.请结合两幅作品的不同特点谈一谈什么样的文化是先进文化。
二、想一想为什么要建设先进文化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
——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1.请同学们结合14-18世纪东西方历史的经验来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请结合这一观点谈谈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三、谈谈如何建设先进文化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材料二、“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请结合材料一二谈谈我们该如何搞好先进文化的建设?四、作业:请简要评述近代以来我国在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先后出现过的几种倾向。
第四环节——学术瞭望•有关文艺复兴的两种不同评价:•二、文艺复兴的另一面:1.彼特拉克在他的《登上文图克斯山》的信件中,说道“我对自己感到愤怒,因为我们仍然赞美尘世之物,虽然我很久以前就从教徒哲学家哪里得知‘比较而言,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什么值得赞赏,如果灵魂是伟大的,那么其余的都微不足道’”。
由此可见 ( )A.彼特拉克不是赞美尘世的人文主义者 B.彼特拉克对宗教来世观痴迷不悟 C.他与教徒哲学家保持着密切交流 D.彼特拉克的人文思想具有矛盾性 2. 亚·沃尔夫在《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中写道:“开普勒的看法就是一个特别突出的例子。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文艺复兴

考点1
主干知识
史论结合
高考调研题组
易错警示
返回
知识延伸
• 1、文艺复兴与中国宋明理学在对待人性的 态度上有何不同?
• 2、文艺复兴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有 何异同点?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原因
• 政治:基督教建立起神权统治。
• 经济:14、15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 芽。
• 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奠定了基础。
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运动摇篮的 原因
• 1、意大利最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2、意大利较多地保留古希腊罗马文化。
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 马文化来反对封建神学的原因
通史版
第二部分 近代世界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考点1
文艺复兴
西方人
文精神 的发展
考点2
宗教改革
考点3
启蒙运动
训练10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高考能力要求
• 基本要求: • 知道薄伽丘与《十日谈》、但丁与《神曲 》、彼特拉克、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 发展要求: • 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通过 赏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感悟人文主 义的内涵。
易错警示
返回
考点1
文艺复兴
1 2 3 4 5
高概念法。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 念, 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对 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2)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 合题意的选项。 (3)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正误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 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 和历史逻辑关系。 (4)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 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汇系列考点2.3 文艺复兴 含解析

精讲考点汇总表题号考点难度星级命题可能2洋务运动★★★○○○5新航路开辟★★★○○○6文艺复兴★★★★○○○○10新文化运动★★★○○○16资本主义萌芽★★★○○○○21雅典民主政治★★★○○○【原题再现】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
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
这表明,达•芬奇A. 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B. 刻意表现奔放情感C。
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D. 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答案】C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兴起背景(历史条件):(1)思想: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
(2)经济: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的资产阶级推动。
(3)直接原因:14世纪中叶,蔓延于意大利的“黑死病"促使人们反省。
(4)科技: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5)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蕴含着人文主义思想。
2。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容许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建立在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基础之上。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封建神学正面冲突,所以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
整体感知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背景、性质、作用.但是由于其过分地推崇人文主义,从而造成了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的爆发;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
1.他们最先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
“他们"重视“世俗文化”主要在于A. 资产阶级比较保守B。
九年级上册必修历史一轮复习(附答案)(1)解析

九年级上册必修历史一轮复习(附答案)(1)解析一、九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综合题1.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后的时代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代,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
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实际上,1500年以前,存在着世界范围的种族隔离。
今天,这一格局已彻底改变,其改变的程度甚至达到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地步。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经济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材料三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
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新全球史》材料四近年来,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贡献者,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熊光清《“逆全球化”阻挡不了全球化进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00年前后世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当时,最先为此实践的是哪两个国家?说明导致“一半的非洲人生活在非洲之外地区”的历史原因。
(2)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是哪个国家?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什么大多数专家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的政治、经济因素各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为推进新全球化以及遏制‘逆全球化’开出的良方”。
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历史试题: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含解析

第33讲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湖北武汉高三模拟)下面是两幅欧洲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女神》画像。
这种变化()A.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B.肯定了人的现实价值C.标志着理性时代的到来D.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解析第一幅画人物极其相似,表情呆滞,是中世纪的作品;第二幅人物形态各异,表情生动,充满活力,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宗教改革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即强调人的作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标志着理性时代的到来,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17·广东深圳调研)15世纪西方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的数量比500至1400年之间近千年写就的自传总和还要多。
这主要因为()A.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文化发展B.人文主义的价值观渐入人心C.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人们的观念D.教会垄断文化的局面被打破解析15世纪是文艺复兴在欧洲深入开展的时期,欧洲人流行写自传体现了人对自我价值和个人人生经历的重视,体现了人文主义深入人心,故B项正确。
答案 B3.(2016·哈师大附中月考)如果判断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否表现出人文主义精神,依据的主要原则应该是()A.画“所见”的而非“所想的”B.画“活人画”C.用色彩对比表现画面的庄严感D.以宗教为题材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在鼓励人们追求“现实”。
A项体现了求实的风格,符合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A项正确。
答案 A4.(2017·广东韶关调研)现代学者称达·芬奇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在绘画、人体解剖、机械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
这些成就说明达·芬奇()A.创立了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B.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C.反教会特权和君主专权D.成为时代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巨人解析伽利略创立了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故A项错误;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而且根据材料“他在绘画、人体解剖、机械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人体解剖、机械研究等又都偏重科学领域,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以反教会特权和君主专权为特征,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达·芬奇在科学领域尚不能称之为巨人,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1.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2.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外衣的原因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 不容许其他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 体系大多建立在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 基础之上。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封建神学正 面冲突,所以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之名,而 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
这两则故事说 明了什么?
十日谈之绿鹅
请思考:作者通过这则故事主要反对什么?肯定什么?
反对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 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人性,以人性反对神性。
莎士比亚(1564— 1616),英国大文豪, 他塑造了许多富有个 性的人物形象,深刻 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 思想。他为世人留下 了37个剧本。代表作 《哈姆雷特》、 《奥赛罗》、 《李尔王》、 《麦克白》等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 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 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1、神权统治下的社会,“高贵、文雅、智慧” 本来只能用来赞美谁? 神、天使 2、文中对“人”赞美与薄伽丘的观点有什么区别?
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对人性的看法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
拉伯雷的主要作品就是长篇小说《巨人 传》,这是一部讽刺小说,全书共五部, 讲述两个巨人国王高康大及其儿子庞大 固埃的神奇事迹:高康大不同凡响的出 生;庞大固埃在巴黎求学时的奇遇;庞 大固埃和高康大对婚姻问题的探讨;庞 大固埃远渡重洋,寻访智慧源泉—— “神瓶”,并最终如愿以偿。
重点探究 1、人文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史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 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 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 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世界通史简编》
《 神 曲 》 分 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 “ 地 狱 ” 、 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 “ 炼 狱 ” 、 位诗人。 ——恩格斯 “天堂”三部。
乔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 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被认定为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和 先驱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
《金门之会》、《逃亡埃及》、《犹 大之吻》和《哀悼基督》,后两幅是 乔托最有名的杰作。
伊拉斯谟终生都是一个天主教徒,但 他尖锐地批评了当时他认为骄奢过度 的罗马天主教会,甚至拒绝接受后者 授予的殊荣 《愚人颂》
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家、 剧作家、诗人,1547年9月29日出生, 1616年4月23日在马德里逝世。他被誉为 是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评论 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 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 瑰宝之一。《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 的现实主义杰作。主要描写和讽刺了当时 西班牙社会上十分流行的骑士小说,并揭 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 苦。
意大利文学巨匠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一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 位父亲把儿子送到深山修行,儿子长到18岁时,父亲带他下山去佛罗 伦萨,迎面遇见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即问:“这是些什么东西?” 人性不可泯灭 父亲急忙说:“赶快低头,眼睛看着地下,别去盯着她们。”“可是 她们叫啥名字呢?”儿子刨根问底。父亲赶忙编瞎话:“她们叫‘绿 鹅’。”说来也怪,小伙子生平还从没见过大千世界,更没见过女人。 他对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没兴趣,却令其父大感意外地说道:“父亲, 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 清代袁枚在《子不语》中记述:五台山某禅师收了一个年仅二岁小沙 弥。师徒在山中寺院修行,从不下山。十多年后,禅师带弟子下山。 那位已长成青年的小沙弥,一路上所遇见的牛马鸡犬皆不识。禅师指 教:“此牛也,可耕田;此马也,可骑;此鸡也,可报晓;此犬也, 可守门。”这时,一位美貌少女走了过来,沙弥惊问:“此又是何 物?”师傅惟恐弟子见色动心,非常严肃地告诉他:“此名老虎,人 若靠近她,必遭咬死,尸骨无存。”晚间回归山门,禅师问沙弥: “你对今日下山所见之物,是怎么想的?”沙弥答:“一切东西我都 不想,只想那吃人的老虎,心上总觉舍她不得。”
薄伽丘和《十日谈》
《十日谈》是薄伽丘最重要的 作品,它为作家赢得了“欧洲 短篇小说之父”的名誉。小说 讲的是欧洲大瘟疫时期,十位 贵族青年到郊外避难,约定每 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一共讲了 十天,这就是《十日谈》书名 的由来。小说的主旨在抨击禁 欲主义,歌颂爱情,肯定人的 自然欲望。
薄伽丘
感受名著的魅力,领略人文主义的风采
文艺复兴
知识清单
文 坛 三 杰(初期三杰)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神曲》
“人文主义之父”《十日谈》
但丁 (1265பைடு நூலகம்1321)
但丁(1265—1321)是意大利 诗人,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没 落贵族的家庭。他的不朽杰作 《神曲》,一方面给中世纪文 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另一方面 又显现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 义思想的曙光。但丁作为一位 继往开来的诗人,他与莎士比 亚、歌德一起被称为西欧文学 史上的三大天才巨匠。
弗兰齐斯科· 彼特拉克(意大利语: 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7 月20日—1374年7月19日),意 大利学者、诗人,文艺复兴第一 个人文主义者,被誉为“文艺复 兴之父”。他以其十四行诗著称 于世,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 了道路,后世人尊他为“诗圣”。 他与但丁、薄伽丘齐名,文学史 上称他们为“三颗巨星”。
史论术语
①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 其本质是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把人性 从宗教中解放出来。 ②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 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诉求。 ③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 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 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的 表现形式从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人性开始,经历了 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 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挑战,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 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