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解释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言文实词》课件

《文言文实词》课件

对应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对应词语的含义推断实词的含义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有些词语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对应词语的含义推断出实词的含义。例如,“足 ”与“足以”中的“足”对应,表示“足够”,因此可以推断出“足”的含义为“足够”。
05
文言文实词的记忆技巧
分类记忆法
总结词
将文言文实词按照词义、用法等特点进行分类,以便于记忆 。
03
02
名词是指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如“人”、 “马”、“山”等。
04
形容词是指表示性质、状态的词语,如“ 高”、“美”、“快”等。
数词是指表示数目、次序的词语,如“一 ”、“二”、“先”等。
05
06
量词是指表示计量单位的词语,如“匹” 、“斤”、“升”等。
02
文言文实词的常见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是指名词在特定的语境 中,被赋予了动词的含义或功能。
反复复习法
总结词
定期复习已经学过的文言文实词,以 巩固记忆。
详细描述
在学习完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后, 定期进行复习,例如每天复习一定数 量的实词,或者每周复习一次本周学 过的实词,通过反复复习加深记忆。
THANKS
感谢观看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相对较少见,但也有一定的出现频率。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是指名词在句子中起到状语的作用,修饰谓词或整个句子。
例如:“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中的“人立”,原为人名 词,表示人类,在该句中用作状语,修饰谓词“啼”,表示猪像人一样
站立着啼叫。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有助于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是古 人在表达时灵活运用语言的一种方式 。

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ppt

在文章中的 意思
-------依据前后内容推断
子罕以不贪为宝
《左传》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 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 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 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 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 所。
揠苗助长 《孟子》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 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 苗则槁矣。
滥竽充数Βιβλιοθήκη 《韩非子》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 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 百人等。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 之。处士逃。
利令智昏
《吕氏春秋》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 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 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 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 见金耳。”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 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e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 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 ,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徒
(仔细看,观察) (考虑)
(了解,弄清楚)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公然抱茅入竹去(趋动词)
3道 道阻且长 (道路)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4去
则有去国怀乡 (离开)
去死肌 (去除)
5绝
群响毕绝(全,都) 以为妙绝 (极点)
韦编三绝(断)
6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有仙则名 (出名) 名之者谁 (命名) 并自为其名(名字)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发现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得意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副词,能够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通“德”,恩惠,感 激
一词多义整理
会天大雨,道不通

益慕圣贤之道
主张、思想、学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道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说,讲
一词多义整理
发闾左谪戍渔阳
征发
有时朝发白帝
属引凄异 连续
一词多义整理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几

豪杰并起,跨洲连郡者
不可胜数
动词,计算
扶苏以数谏故 屡次
一词多义整理
又留蚊于素帐中 未染色的
可以调素琴 不加装饰的 素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
天下缟素 穿丧服
吴广素爱人 平时
一词多义整理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 步行 则汗出浃背
徒 召令徒属
同类的人
信义著于四海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讲信用
谓为信然
确实、的确
愿陛下亲之信之
相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伸”,伸 张
一词多义整理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聚会、聚集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 (2)其日牛马嘶(
)
■ (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
■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 (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 (7)蟪蛄不知春秋(
)
■ (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国”,“家”是衬字。(7)否。春天和秋天。 ■ (8)否。“痛恨”是十分遗憾之意。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文知识复习专题
第二课时
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 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 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 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 的词类活用。
■ (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知通智,音zhì,智慧;
■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具通俱,音jù,都;
■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12也)生通性,音xìnɡ,资质、
本性。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古今异义
一个词经过历史演变,词义往往发生变化。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六种 情况: (1)词义扩大。 如“江”“河” 古代只限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所有比较大的水流; 又如“诗”“书” 古代只指《诗经》和《尚书》,现在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 这都是词义扩大的表现。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课件(共23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课件(共23张PPT).ppt

34.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
居十年不起
耻:以……为耻;乞休、乞老、告老、乞骸骨、致 仕、求老:辞官回家;籍:登记,户口(户籍、官 籍、兵籍等);不起:不被任用
35.劝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
蠲除:免除赋税
36.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ji)金币
37.帝大喜,赉(lai)诸将士有差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 频实词讲解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3.薛举僭(jian)号陇西,以亮为黄门侍郎,委之机务 4.宵衣旰食 5.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寻:不久;坐:因……而获罪;旧: 和……有交情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22.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然后:这样以后;申:说 明、解释;广:传播
2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
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也:表停顿;贼:伤害
自己;绞:性子急
24.方庆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
就:接近、靠近、向; 旧说:前人的观点
私下里,悄悄地;讽:劝说
市:买、卖;檄:命令、声讨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18.所以出身仕者 19.文帝之讨张彪也,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20.耕者众则籴(di)贱 21.故弱者见辱,强者见笑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造、诣、过、候、存、顾:拜 访;过:指责、责备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辟:征召,掾:属官,下属
寤:发觉、发现
29.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
就:接近、靠近、乘坐 荷:挑着、担着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ppt

谢谢你的关注
谢谢你的关注
20
(4)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词, 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
【例如】
“秋”。 《说文》:“禾谷熟也。”本指
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由一个 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如“一日 不见,如隔三秋”。
谢谢你的关注
谢谢你的关注
21
2、词义缩小
指词的古义的内容,随 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 的现象。
②“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触龙说赵太
后》:“丈夫变爱怜其子乎?”这里指成年男子。
今义“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
③“子”:最初是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孩女孩都
称子。现在“子”只指“儿子”。
④“臭”:古代泛指气味。现在只指难闻的气味。
谢谢你的关注
谢谢你的关注
24
(3)词义义项的减少 【例如】
①“劝”: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劝。《劝学》
谢谢你的关注
谢谢你的关注
18
(2)由感觉性质相通,从原意扩大到其它 感情相似的意义。
【例如】
①甘”。
《说文》:“美也。”“物之甘美者也,甜
也。”现在常用的意义除了指味美,味道甜之外,
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甘心情愿”。
②“苦”。
《说文》:“苦,苓也。”“苓”是一种苦
菜,表示味苦的意思。现在的“苦”,不仅有
理解常见文言
实词在文中的 含义谢Fra bibliotek你的关注谢谢你的关注
1
【考点阐析】
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 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 “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 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 我们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 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 课件(共51张PPT).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 课件(共51张PPT).ppt
文言文高考专题
四类文言文实词卡卡 信息循环 高效学习
年份 2022 2021
卷别 新高考II 全国甲
全国乙
浙江 新高考I 新高考Ⅰ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翻译:禹数与语,其人勇
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实词:数、语、勇鸷、鲜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实词:约车、宣言、孤国、阴 合 ①实词考查有两种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 ,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 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 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_西__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手__ (3)良庖岁更刀:__岁__ (4)蝉蜕于浊秽:__蝉__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舟__ (6)常以身翼蔽沛公:_翼___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席__、__包__、__囊____ (8)大石侧立千尺:_侧___
知识拓展
反训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
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
①“沽”,买或卖; ②“置”,置办或放弃;
③“报”,报恩或报仇; ④“从”,跟随或率领;
⑤“纳”,收进或交出; ⑥“迁”,升官或降职;
⑦“市”,卖出或买入。
二 一词多义
卡卡
【词语的意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

语文中考文言文总复习《文言实词》课件

语文中考文言文总复习《文言实词》课件

• 45、乐: • 太守之乐其乐 • 钟鼓乐之 • 而不知人之乐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以……为乐 使……快乐 乐趣
欢乐、快乐
46、利: 天时不如地利 兵革非不坚利 父利其然 利尽南海
有利的 锐利
认为……有利可图
物资
• 47、临: • 执策而临之 • 临溪而渔/临池学书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宫殿
略无阙处
同“缺”,中断
57、少:
少时, 一狼径去 宾客意少舒 饮少辄醉 陈涉少时
一会儿
稍微 不多
年轻
• 58、舍:
• 至舍
学舍
• 屋舍俨然
房屋
• 便舍船,从口入 • 舍与你的《范进中举》
舍弃
施舍
59、 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喂养
60、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晏子将使于楚 使子为使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果真
9、驰:
愿驰千里足 公将驰之
骑 驱车(追赶)
• 10、辞: • 旦辞爷娘去 • 未尝稍降辞色
• 11. 次: • 皆次当行
告别
语言
编次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 12、 当:
• 当之无愧
承当,承受
• 当奖率三军 应当
• 今当远离 将要 • 木兰当户织
无冻馁之患
为乡人所患
大叫,呼啸
别号
国号 号召
担忧 忧患
当作祸害、
• 34、或: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或王命急宣 • 或以为死或以亡 • 或异二者之为
•35、极: •此乐何极
•南极潇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
25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远与恢素善
善:友好
B.远本倜傥,尚轻侠 尚:崇尚
C.视贫细如子弟
视:爱抚
D.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
答案:C “视”应为“对待、看待”之意
何远与萧恢的关系一向很好
何远本来风流倜傥,喜好行侠仗义
对待贫民百姓如同子弟
士大夫们更以此赞赏他 ”
.
12
练一练
1、宰臣上炙而发绕之。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抚军亦厚赉成名。
(烤肉) (打) (赏)
4、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
(财)
.
13
02
句式推断法
.
14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 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
1.追亡逐北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
10
字形推断法
02 由本义引申词义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芷”是“艹”,与植物有关 “岸芷汀兰”结构:并列短语,芷”与“兰”相应 “兰”为“兰花”,有香气的植物 “芷”则为“香草”
.
11
字形推断法
02 由本义引申词义
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 休:在树下乘凉休息 引申义:停止 翻译:好像水向下流,没日没夜没有停止的时候。
(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故选B)
.
24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 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 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 卜者名大著。
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 “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 “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
.
4
01
字形推断法
.
5
会意字:
•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 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武从
从止,从戈。 据甲骨文,
人表持示戈两行人进, 表前示后要相动随武。
本义:勇猛; 猛烈。
.
6
字形推断法
01 根据字形推断本义
宰臣上炙而发绕之。 炙:烤肉 翻译:厨师端上烤肉但是头发缠绕在上面。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③所举应法,得其罪辜
告发、举报的符合法律
.
23
2.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
齐武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 饮食, 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应当让他有所成就。” 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
• 比肩接踵——接, 比—紧接着,紧挨着
• 怜香惜玉——怜, 惜—爱惜、爱 • 心驰神往——驰, 往— 向往
.
16
句式推断法
文言句式特点:上下文结构常相近或相同 对应词语特点:意义相近、相同或相反
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简:选择,选拔
翻译: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
15
含义相同相近:
• 求全责备——求, • 民殷国富——富,
责— 要求 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 殷—富裕
• 登峰造极——登, 造—登上,到达 • 文过饰非——饰, •文—掩饰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 扶危济困——扶, 济—扶助
文言文
实词解释
.
1
猜一猜
好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乐府诗集 • 陌上桑》 好:女子貌美 翻译:秦家有一位美丽的女子,自家取名叫罗敷。
.
2
文言文实词解释占比 必考题型
课外文言文句子翻译 课外文言文实词解释
40%
40%
20%
.
课外文言文内容分析题
3
推断 方法
01 字形推断法 02 句式推断法 03 语境推断法
.
26
课堂练习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 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绐”作何解释?
【推断】结合上下文“项王迷失道”“田父”“左”“项王陷大泽中”“汉追及 之”,可知“绐”应是“欺骗”义,此处与“丝织品”无关。
.
27
小结
01 字形推断法 02 句式推断法 03 语境推断法
逸豫:安逸享乐 翻译: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
17
练一练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周:周密 隙:不周密、粗疏、疏漏 翻译:全力辅助则国家强盛,辅助不得力则国家衰弱。
.
18
⑴忠不必用,贤不必以。 “以”同“用”,“任用、举荐”
⑵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取:攻取 举:攻取
⑶ 党同伐异。 “伐”,讨伐。反义推断“党”为“偏袒” ⑷举类迩而见义远 “迩”与“远”相反,意思是“近”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
古义:被欺凌的对象。
今义:鱼的肉。
.
33
02
词义的扩大
.
34
词义的扩大
01 性质功能的范围扩大
.
1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①人众车舆
众多
②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 遭受
.
20
03
语境推断法
.
21
语境推断法
1. 内部语境 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2.外部语境 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
22Biblioteka 1.借助句子内部语境来推断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释为“和着”
.
28
词义 变化
01 古今异义词 02 词义的扩大 03 词义的缩小
.
29
01
古今异义词
.
30
古今异义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桃花源记》
古义:妻子和孩子。
今义:男子的配偶。
.
31
古今异义词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古义:供祭祀用的牲畜。
今义:为正义的事业舍弃生命。
.
32
古今异义词
.
7
字形推断法
01 根据字形推断本义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 啮:咬 翻译:白天很多老鼠与人们并肩而行,夜晚则偷窃啃咬打斗作恶。
.
8
记笔记:总结
火 烘、烬、焚、焠 月 肌、肢、肱、股 口 吐、喝、咽、咨
烤 身体 嘴
.
9
字形推断法
02 由本义引申词义
“籴”由“入”和“米”组成 籴(dí)—— 买入粮食 粜(tiào)—— 卖出粮食 贫民虽平价不能籴: 即使是平价,贫民也没有能力买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