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处方(医嘱)审核的重点与规范

合集下载

药师审核处方及用药医嘱制度

药师审核处方及用药医嘱制度

药师审核处方及用药医嘱制度药师是医疗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员,他们具备药物知识和临床经验,负责审查医生开具的处方和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药师审核处方及用药医嘱制度是为了确保患者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和优化疗效而设立的制度。

本文将介绍药师审核处方及用药医嘱的重要性、操作流程以及对患者和医疗机构的意义。

一、药师审核处方的重要性药师审核处方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用药错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合理的用药可以避免患者因不必要或不适当的药物使用而受到伤害。

药师通过审核处方,可以发现处方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药物过敏史、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剂量是否适当等。

通过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能够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二、药师审核处方的操作流程1. 接收处方:药师需要从医生处收到患者的处方,包括药物名称、剂量和用药频率等信息。

2. 审核处方:药师仔细审查处方的内容,确保处方中的药物品种、剂量、用法和用量等是否符合规范,同时还要注意与患者的病情相符合。

3. 与患者进行沟通:在必要的情况下,药师可能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更多关于患者病情、药物过敏史和其他用药情况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审核处方。

4. 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如果药师在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比如剂量过大、过敏史等,他们可以向医生提出建议,并一同讨论最佳的治疗方案。

5. 记录和沟通:药师需要将审核结果记录下来,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确保医生了解到审核结果和建议。

三、对患者和医疗机构的意义1. 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通过药师审核处方,可以减少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合理的用药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病痛和不适。

2. 优化药物治疗效果:药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更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与医生的合作,药师可以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用药建议,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副作用的产生。

3. 提升医疗机构的声誉:医疗机构引入药师审核处方及用药医嘱制度,不仅可以增加医疗团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还可以提升医疗机构的声誉。

药师处方(医嘱)审核的重点与规范

药师处方(医嘱)审核的重点与规范

药师处方(医嘱)审核的重点与规范处方审核规范的实践处方审核的背景及意义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目 录CONTENTS1 23处方审核案例4一、处方审核的背景及意义背景据安徽商报消息, 4月29日媒体报道,淮南大通区4岁小男孩高煜洋在家发烧,送该市第三人民医院吊水后死亡一事。

4月30日,淮南市医学会出具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认为本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4月30日,淮南市医学会出具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专家组认为,淮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储某用药错误,诊断与治疗不符;药师未按《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发药,即未予以审核处方就发药;目前,淮南警方以涉嫌医疗事故罪对相关嫌疑人立案侦查。

开错药 致男童身亡处方曝光:医生被吊销执照移交公安机关淮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出具的《关于患儿高煜洋医疗纠纷的情况说明》介绍:“2016年4月27日上午9时许,患儿因‘发热胸痛两天’为主诉来我院就诊,储继周主任决定给予输液治疗,在开具处方时,误将维库溴铵(肌松药)当成化痰药(氨溴索)开出……中午12时5分左右,开始输液第三步(输入含有维库溴铵的液体),随即患儿头晕、视力模糊、出现重影、看不见东西、嘴唇发紫、口吐白沫,两三分钟后患儿呼之不应,停止呼吸并昏迷。

”异常情况发生后,第三人民医院立即停药并抢救,患者家属同时拨打120急救,并转院至淮南新康医院,省、市儿科专家随后赶到现场,“由于患儿病情严重,在新康医院进行数小时的抢救,未能成功,患儿死亡”。

情况介绍抢救结果事件回放✓主诉:发热胸痛两天✓处方诊断:缺失✓处方主要用药:克林霉素 0.45g ivgtt qd地塞米松 2mg ivgtt qd阿米卡星 0.15g ivgtt qd维库溴铵 1支 ivgtt qd利巴韦林 0.3g ivgtt qd处方的规范性✓医师:违反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未选用淡绿色儿科专用处方、未注明临床诊断、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11种)、书写不规范且字迹难以辨认。

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处方)审核实施细则

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处方)审核实施细则

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处方)审核实施细则一、总则1、为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处方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2、配置中心是病区医嘱(处方)审核与评价管理体系的具体执行机构。

3、各病区临床医师、执业医嘱护理人员及药学技术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本实施细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合理用药理念,共同配合参与治疗,致力于提升医院的诊疗水平。

二、药师审方1.负责用药医嘱(处方)审核的药师应逐一审核患者静脉输液医嘱(处方),确认其正确性、合理性与完整性。

审核内容:。

1)形式审查:医嘱(处方)内容应当符合有关规定,书写正确、完整、清晰,无遗漏信息;2)分析鉴别临床诊断与所选用药品的相符性;3)遴选药品品种、规格、给药途径、用法、用量的正确性与适宜性,防止重复给药;4)静脉药物配伍的适宜性,分析药物的相容性与稳定性;5)选用溶媒的适宜性;静脉用药与包装材料的适宜性;6)药物皮试是否有结果和药物严重或者特殊不良反应等重要信息;7)与医师进一步核实的任何疑点或未确定的内容。

8)、对医嘱(处方)存在不合格的,应当注明审核结果,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请其调整并签名。

2.不合格处方:1)临床诊断不明确用药、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2)无正当理由超适应证用药、超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3)用法用量、药品剂型、给药途径不适宜;4)联合用药不适宜的;5)重复用药;6)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7)其它情形的。

3.特殊情形:因病情需要的超剂量、超适应症等特殊用药,医师应当提供科学依据并再次签名确认。

对用药错误或者不能保证成品输液质量的医嘱(处方)应拒绝调配。

三、医嘱(处方)持续改进1.每个月由审方药师收集不合格医嘱(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所发生问题,形成结果报告,报告报医务科、药剂科。

2.医务科、药剂科每月定期开展医嘱用药讨论,分析原因及解决办法,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向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报告;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

处方医嘱审核制度

处方医嘱审核制度

医院药师处方或用药医嘱审核制度药师应在充分尊重医师处方权的前提下,重视并坚持合理行使药师的审方权。

各药房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度,做好“四查十对”,力争准确率达100%,出门差错<0.01% 。

(一)配方人员收到处方后应先查看患者就诊科别、姓名、年龄、临床诊断及核对医师签名,内容不全、表述不清、医师签名不可辩认及其它不规范或不能判定其合法性的处方应退回;(二)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

包括下列内容:1.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2.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3.剂量、用法的正确性;4. 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5. 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7.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安全问题时,应告知处方医师,请确认或重新开具处方,并登记在药师临床合理用药干预表上。

药师发现药品滥用和用药失误,应拒绝调剂,并及时告知处方医师,但不得擅自更改或者发代用药品。

严格执行特殊药品专用处方制度,非专用处方不得调配,并与医师联系请使用专用处方笺重新处方。

(三)发放药品前应查对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与处方是否一致,检查药品外观性状、标签,看有无变质,是否过效期;发出的药品应注明患者姓名和药品名称、用法、用量。

(四)调剂、发药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字。

(五)药师应及时向患者及医师提供准确的药物使用帮助,保障用药安全。

1.门诊、急诊药房窗口药师在发放药品时应清晰、简要地,按药品说明书或处方医嘱,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相应的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并保证自己的语气、语调易于使患者或其家属接受。

2.药师应接受医师、患者及其家属用药咨询、提供药品信息。

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三篇)

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三篇)

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一、目的和依据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是药房和医院药剂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旨在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用药安全,减少医疗风险。

本操作规程制定的目的在于规范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的操作流程,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操作规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药物管理法规等文件和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药房和医院药剂科处方审核、调配、核对人员,以及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

三、术语定义1. 处方审核:指审查医师开具的处方是否符合规范、合理,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干预。

2. 调配:指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准确配制药物剂型和剂量。

3. 核对:指对已调配的药物进行二次核查,确保药物的准确性。

四、处方审核操作流程1. 收取处方:医院接收处方后,首先确认处方来源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2. 复核处方:复核处方是指核对处方上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是否正确,核对处方剂型、剂量和用法等是否合理,核对处方是否完整、清晰。

3. 审核处方:审核处方是指对复核通过的处方进行更加细致的审查,审核处方时要求参考国家和地方药物管理法规,判断处方是否存在合理性和安全性问题,并提供适当的干预和建议。

4. 记录审核结果:对审核通过的处方进行记录,包括处方编号、审核人员、审核结果等信息。

五、药物调配操作流程1. 入库调拨: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到药房或药剂科仓库领取相应的药物。

2. 核对处方和药物:确认药物的批号、有效期和适用范围等信息是否符合处方要求,核对处方和药物的剂型和剂量是否一致。

3. 准确计量:根据处方剂型和剂量,使用器具进行准确计量,遵守药物调配的相关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药物的溶解、稀释和制剂等过程准确无误。

4. 打印标签:调配好的药物进行标签打印,标签上应包括患者姓名、医嘱编号、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信息,并检查标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 封装包装:将调配好的药物进行封装包装,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遵守相关封装包装的操作规范。

医嘱、处方审核

医嘱、处方审核

医嘱/处方审核药师审核医嘱的目的是什么?有何特点?医嘱审核有哪些主要内容,应重点关注的事项都包括哪些方面?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三部门联合制定的《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文件明确指出,审核的处方包括纸质处方、电子处方和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这表明药师对住院患者用药医嘱同样负有审核责任。

药师审核医嘱的目的是避免由于用药错误而导致的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可预防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然而,住院药房和门诊药房工作模式不同、医嘱单和处方内容不同等,使药师审核用药医嘱的方式和工作内容更为复杂,且有其特殊要求。

一、医嘱审核的概念和特点(一)医嘱审核的相关概念1.医嘱和医嘱单所谓医嘱,按照2010年《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定义,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

医嘱单分为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

2.领药单、摆药单、配药单等当医师在医嘱单上下达用药医嘱后,尚需转换成供药房调剂分发药品使用的信息单,包括住院处方单、领药单、摆药单、配药单等,与医嘱相对应,也分为长期领药单(摆药单)和临时领药单(摆药单)。

3.医嘱审核本章所述“医嘱审核”是特指用药医嘱审核,即指对住院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审核,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关于计算机录入和审核医嘱系统的内容请参见第十章。

在此主要探讨药师如何进行医嘱审核。

(二)医嘱审核的特点药师审核医嘱远比审核处方更复杂,它有如下特点:1.医嘱单作为住院病历内容之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规定了其书写内容和格式,其中没有药师审核用药医嘱后的签字之处。

目前,只有少数电子化程度高的医院,可为药师提供医嘱审核工作平台,也只有少数医院临床药师每日真正对临床用药医嘱进行全面系统审核。

2.事实上,国内大多数医院药房很难接收到原始用药医嘱单,审核多局限于供调剂使用的领药单、摆药单等。

这些经转换生成的凭单没有统一规范标准,且在法律上没有意义。

这些领药单、摆药单没有患者病情和诊断,只有药品用法用量;有的甚至只有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因此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医嘱审核。

处方审核操作规程

处方审核操作规程

处方审核操作规程
《处方审核操作规程》
一、目的
处方审核是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环节,旨在减少药物错误使用和提高用药安全性。

本规程旨在规范处方审核工作流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二、审核人员
1. 处方审核应由具有临床经验和药学知识的专业人员进行。

审核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持有医师资格证书或药师执业证书。

2. 审核人员应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医德医风。

三、审核范围
1. 审核人员应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等内容。

2. 审核人员还应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审核,特别是对于存在禁忌症状或过敏史的患者,应进行特别关注和审核。

四、审核流程
1. 审核人员应按照医院规定的流程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应务必仔细、全面。

2. 审核人员应将审核结果及时记录在相关文件中,确保审核工作留有痕迹。

3. 审核人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对于存在问题的处方,应当及时向医生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审核标准
1. 审核人员应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和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审核。

2. 审核人员应根据最新的临床指南和药品说明书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六、审核记录
审核人员应将审核结果进行归档保存,确保审核工作的透明和可追溯性。

审核记录应至少保存一年以上。

七、责任与追究
1. 审核人员应对审核结果负责,对于审核不慎导致的用药错误,应承担相应责任。

2. 对于违反审核规程和规定的行为,医院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以上即是《处方审核操作规程》,各个医疗机构应按照规程严格执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评审药方的规范及其评分的标准

评审药方的规范及其评分的标准

评审药方的规范及其评分的标准1. 引言评审药方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讨论评审药方的规范要求以及评分的标准。

2. 规范要求评审药方的规范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药方的完整性- 药方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

- 药方应明确列出所开具的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

- 药方应标明医生的姓名、职称和签字日期。

2.2 药物选择和用药指导-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和其他相关因素,合理选择药物。

- 药方应包含用药指导,包括用药时间、服用方式、饮食禁忌等。

2.3 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 医生应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失效的情况。

- 药方应明确标示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或对某些药物存在禁忌。

2.4 药物剂量和疗程-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 药方应明确标示药物的使用频率、服药剂量和治疗时长。

3. 评分标准评审药方的评分标准可根据以下几个要素进行评估:3.1 药方的合规性- 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中提到的药方完整性、药物选择和用药指导等要素。

- 药方的合规性越高,评分越高。

3.2 药物的安全性- 药方中是否考虑了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等安全因素。

- 药方中对药物的安全性考虑越全面,评分越高。

3.3 药物的适用性- 药方中所选用的药物是否适用于患者的病情和病史。

- 药方中药物的适用性越高,评分越高。

3.4 药物的合理性- 药方中药物剂量和疗程是否合理。

- 药方中药物的合理性越高,评分越高。

4. 结论评审药方的规范要求和评分标准对于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医生应遵守规范要求,并在评审药方时综合考虑药方的合规性、药物的安全性、适用性和合理性等因素进行评分。

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体验。

---以上为评审药方的规范及其评分的标准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师处方(医嘱)审核的重点与规范处方审核规范的实践处方审核的背景及意义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目 录CONTENTS1 23处方审核案例4一、处方审核的背景及意义背景据安徽商报消息, 4月29日媒体报道,淮南大通区4岁小男孩高煜洋在家发烧,送该市第三人民医院吊水后死亡一事。

4月30日,淮南市医学会出具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认为本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4月30日,淮南市医学会出具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专家组认为,淮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储某用药错误,诊断与治疗不符;药师未按《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发药,即未予以审核处方就发药;目前,淮南警方以涉嫌医疗事故罪对相关嫌疑人立案侦查。

开错药 致男童身亡处方曝光:医生被吊销执照移交公安机关淮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出具的《关于患儿高煜洋医疗纠纷的情况说明》介绍:“2016年4月27日上午9时许,患儿因‘发热胸痛两天’为主诉来我院就诊,储继周主任决定给予输液治疗,在开具处方时,误将维库溴铵(肌松药)当成化痰药(氨溴索)开出……中午12时5分左右,开始输液第三步(输入含有维库溴铵的液体),随即患儿头晕、视力模糊、出现重影、看不见东西、嘴唇发紫、口吐白沫,两三分钟后患儿呼之不应,停止呼吸并昏迷。

”异常情况发生后,第三人民医院立即停药并抢救,患者家属同时拨打120急救,并转院至淮南新康医院,省、市儿科专家随后赶到现场,“由于患儿病情严重,在新康医院进行数小时的抢救,未能成功,患儿死亡”。

情况介绍抢救结果事件回放✓主诉:发热胸痛两天✓处方诊断:缺失✓处方主要用药:克林霉素 0.45g ivgtt qd地塞米松 2mg ivgtt qd阿米卡星 0.15g ivgtt qd维库溴铵 1支 ivgtt qd利巴韦林 0.3g ivgtt qd处方的规范性✓医师:违反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未选用淡绿色儿科专用处方、未注明临床诊断、单张处方超过5种药品(11种)、书写不规范且字迹难以辨认。

✓药师:违反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未“四查十对”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该处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规范”处方,不仅存在“未注明临床诊断”严重问题,而且含“高警示药品”维库溴铵。

用药的适用性✓ 1.克林霉素、阿米卡星不适宜:克林霉素、阿米卡星并非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线用药,上呼吸道感染宜选药物是青霉素、头孢曲松等,如果考虑合并有支原体或衣原体的感染,可以选择阿奇霉素(患儿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不明确)✓ 2.注射用维库溴胺:医师在开具处方时,误将“注射用维库溴铵”当成化痰药“注射用氨溴索”开出。

为什么医生会把两个药物种类完全不同的药物混淆呢?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个人的错误,需要另一个人纠正!✓ 3. 利巴韦林:①利巴韦林不宜用于未经实验室确诊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者;②利巴韦林不仅有血液毒性、肝脏毒性,而且有心脏毒性;③利巴韦林具有很强的致畸性,使用该药的男女患者三个月内必须采取严格的避孕措施。

✓ 4.克林霉素与阿米卡星联用不适宜:一是,无抗生素联用指征;二是,两种药物毒副作用相似,尤其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 5.克林霉素的用法用量不适宜:单次给药剂量太大审方不当导致用药差错的后果地区卡地区卡地区卡处方审核不到位的现象会导致不合理处方流出,从而造成用药差错,最终将危害患者健康,部分引起医疗纠纷,造成医患矛盾,同时也增加了药师的职业风险。

地区卡最大程度的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有效、合理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亟待解决的医疗卫生安全问题现状调研⏹调研目的了解医疗机构电子处方审核现状,为处方审核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调研方法通过问卷调研形式,通过点对点的定向调研开展;⏹调研对象全省医疗机构药学人员;⏹调研内容处方审核开展情况、人员配备情况、处方审核范围、管理制度、培训机制、质量控制等相关内容;⏹调研结果目前共回收245份有效调查问卷;处方审核开展情况选项 小计 比例 综合医院 148 60.41% 肿瘤医院 4 1.63% 传染病医院 5 2.04% 中医院31 12.65% 精神病医院 20 8.16% 儿童医院 1 0.41% 其它36 14.6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45处方审核开展情况百分比(100%)已开展未开展2040608010084.49%15.51%百分比(100%)门诊急诊病区静配中心50100150处方审核开展的范围98.07%79.23%57.97%33.33%处方审核存在问题1、部分医疗机构未建立处方审核制度,部分机构未对处方审核人员进行资质要求 百分比(100%)未建立已建立不清楚20406080100是否建立处方审核管理制度16.73%81.22%2.04%20.82% 无资质要求46.94% 中级及以上职称0.41% 副高及以上职称31.84% 其它T o ta l=245处方审核的资质要求3、已开展中,多为科室内培训科室培训院内培训77.14%36.33%1、门、急诊处方审核发生最多的医嘱差错问题32.31%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相符性30.10% 剂量和用法12.59% 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5.95% 处方格式错误T o ta l=58816.84% 剂型和给药途径不符2.21% 其它:2、病区发生最多的医嘱差错问题27.09%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相符性33.14% 剂量和用法21.61% 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14.99% 剂型和给药途径不符T o ta l=3473.17% 其它:处方审核主要问题1、处方审核模式2、目前各医疗机构对出台处方审核规范的态度53.47% 人审42.45% 人审+机审4.08% 机审T o ta l=245门、急诊处方审核模式47.33% 人审50.38% 人审+机审2.29% 机审T o ta l=131病区处方审核模式百分比(100%)501015希望不希望1.22%98.78%我省医疗机构对处方审核的模式和态度百分比(100%)收费前审核收费后审核其他20406080100 3.94%6.9%89.16%门、急诊处方审核的时间节点处于缺失状态停留在形式审方1 2由于目前很多医院药师配备不足,医院药师每日需要面对大量的处方调剂工作,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以及社会零售药店,存在严重的审方缺失现象。

虽然目前部分医院建立了处方审核制度,但真正做到规范审方的医疗机构仍屈指可数,比如存在仅从处方书写规则角度来审核处方的“形式审核”,未真正开展“用药适宜性审核”等现象。

干预效果不理想3药师审方发现问题,比如适应症不符、用法用量不合理等问题,与医生沟通时,医生由于对处方审核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处方审核后干预效果并不理想。

未建立流程规范4部分医疗机构尽管开展了处方审核项目,但由于审方人员的能力欠缺,以及缺乏标准化的处方审核规范和流程,导致处方审核质量不高,尚未做到优化的处方审核模式。

处方审核存在的问题-国内医疗机构原因1.审方缺失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药师配备不足比如乡村卫生院等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存在无药师人员配备或配备不足的情况。

针对这些现实情况,如何解决这部分的处方审核问题,需要审方规范来研究解决,比如网络或传真传输至区域内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审方后才能调剂。

2. 社会零售药店审方缺失问题:社会零售药店配备的执业药师,但是零售药店的逐利本质决定其对审方的不重视,并且由于卫计委的处方管理办法对零售药店的跨行业监管不足,也使得其在审方上不加以重视。

3.处方中缺少必要的信息目前处方中包括前记、正文、后记,但缺 少进行适宜性评估时需要的一些重要信息,包括:特殊人群信息、药物过敏史、疾病史、目前正服用药物。

4.药师合理用药知识的欠缺大多数药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偏重于药学,临床医学知识较为匮乏,且医疗单位重医轻药的现象比较普遍,对药师的专业化继续教育重视不够,导致药师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不尽人意。

因此迫切需要相应的机构承担起对审方药师的规范审方培训。

审方不到位的原因意义处方审核是医疗处方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主席令第27号)、《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11〕11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等法律、法规都提出药师必须对处方进行审核,其中《处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药师应当对处方用药适宜性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药师经处方审核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药品质量药事委员会药物遴选,评估事先审方(门诊、病区) 事后:点评干预模型:行政干预、技术干预药品选择贮存养护 医嘱 开具患者教育 社区宣教高危药物管理 听似看似药品管理用药交待 用药标签 信息系统建设TDM 疗效监测 ADR 上报 ME 监测合理用药管理指标监测药品调剂给药:护士、患者 用药 监测用药链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全程化药学服务环节提升医院用药安全降低整体医疗成本通过用药监护及报告提升用药安全,降低患者用药风险,降低医生执业风险及医院医疗风险提高用药准确性,降低患者时间成本,患者就医成本,医院运营成本完善医疗质量管控建立用药管理系统进行多维度大数据统计,强化监测助力医疗质量管控加速用药信息转型通过药师干预降低不合理医嘱提升药师价值,加速用药信息管理的转型 提升整体诊疗效率优异的软件性使审方能直接嵌入诊疗流程中,实现事中实时控制,保证处方质量有效改善医患关系通过降低用药风险和患者成本,有效避免应错误用药导致的医疗纠纷审方意义意义州立药品管理规范 2007年美国新泽西州卫生保健协会出台了州立药品管理规范,对药品的整合、处方开具、处方审核等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并约每2年修订1次,处方审核条款推荐了有关处方审核的检查表(Checklist )。

2010年,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SHP)即出台了远程医嘱审核的操作指南,从下列方面对远程用药处方的安全性进行了规范,包括远程用药处方的实施模式,用药处方的审核流程、药品法规及信息的可及性,药学人员的培训及定位、信息技术的配置标准、保密性及隐私性等方面。

远程医嘱审核的操作指南2011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健康服务中心制订了以证据为基础的处方审核检查目录,并对处方审核药师进行培训,研究发现处方审核检查目录具有防止处方审核疏漏的作用,尤其对高警示药物效果更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