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之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doc
(完整版)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类别作用机理缺点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
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亡。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
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
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及RNA合成。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1)

附件: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目录第一部分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第二部分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四、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五、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指南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病历点评指南七、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八、妊娠患者处方点评指南九、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十、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十一、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指南十二、抗感冒药处方点评指南第一部分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后,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目前医药更新快,药品说明书的更新往往具有滞后性。
因此,药师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随着新规范、新指南、新共识等更新点评方法,不可仅凭借说明书草率判定处方合理性。
二、不合理处方处方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
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三、制定指南的法规依据1.《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及其附件1:处方标准2.《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3.《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4.《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7号)四、判断为不规范处方情况【点评标准】1.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内容缺项,书写不规范或者字迹难以辨认的;2.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3.药师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的(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4.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5.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6.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7.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8.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12.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的;13.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的;14.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15.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1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 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 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 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 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 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 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 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 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 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13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细则
5 溶媒不适宜的;
•溶媒选择不适宜; •溶媒容量不适宜; ➢举例: ①吡柔比星溶解于5%葡萄糖注射液:该药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因溶 媒pH的原因,可导致效价降低或出现浑浊。 ②依托泊苷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该药在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 氯化钠注射液中,可形成微细沉淀而失效。 ③表柔比星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该药在葡萄糖注射液中降解速 度快,1h降解率>5%,12h降解率>50%。
8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细则
1 适应证不适宜的;
处方药品与临床诊断不符。 ➢ 参见药品说明书。
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药品适应证适宜,但特殊人群禁用的;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儿童或婴幼儿; 老年患者; 肝肾功能异常者; 有此类药物过敏史者。举例:门冬酰胺酶使用前须做过敏试验。 药品选择与患者性别、年龄不符; 患者有药物禁忌的疾病史; 处方药品与患者疾病轻重程度不符。
《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解析

2013年4月
整理ppt
1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
➢ 第一部分 不合理处方点评 ➢ 第二部分 专项处方点评指南 • 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
• 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 • 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 四、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 • 五、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指南 • 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病历点评指南 • 七、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 八、妊娠患者处方点评指南 • 九、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 十、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 十一、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指南 • 十二、抗感冒药处方点评指南
处方点评 的实施
《医院等级评审》——不合理处方≤1%;处方药品通用名使用率达 100%;特殊药品处方合格率达100整%理;pp二t 类精神药品处方合格率≥95%。9
专项点评
《专科医院等级评审》——抗菌药物和精神科药物
(每季度至少抽查门、急诊处方100张、住院病例30份)
落实情况: • 抗菌药物:每月抽取全部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及医
审核调配药师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4. 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的; 5. 西药、中成药与中药饮片未分别开具处方的; 6. 未使用药品规范名称开具处方的; 7. 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的; 8. 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的; 9. 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10. 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 11. 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五种药品的; 12. 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谢谢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 评指南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 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学界一 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 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 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 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 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 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 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 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注射等给药方法的;
一般情况下,全身化疗采用静脉、肌内或口服给药。但在某些情况下 改变给药途径可以加大局部杀灭肿瘤的力度,减少对全身的不良反应 。
主要有: 1.腔内注射:包括胸腔、心包腔和腹腔内化疗,常用药物有:顺铂、 卡铂、丝裂霉素、塞替派等。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细则
2.动脉插管化疗:对局限性的肿瘤为了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可采用 动脉介入灌注药物治疗,例如肝癌的肝动脉介入,头颈部癌的颈外动 脉插管等,可选择的药物有:氟尿嘧啶、多柔比星、顺铂、丝裂霉素 等。
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抗代谢药
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
在抑制癌细胞生
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
长的同时,对生长旺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94a1640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2.png)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一、引言本指南旨在规范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作,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本指南适用于北京市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处方点评工作。
二、术语定义1、处方点评:指对医疗机构开出的处方进行审核、评估、建议等工作。
2、处方质量:指处方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等综合评价指标。
3、处方点评员:指参与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工作的人员。
三、处方点评机制1、处方点评机制的建立与组织1.1 医疗机构应建立处方点评机制,指定专门的处方点评员进行工作。
1.2 处方点评员应具备相关医药知识和临床经验,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认证。
1.3 处方点评工作应由医疗机构内部组织,设立点评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处方点评工作。
2、处方点评的流程和内容2.1 处方点评工作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包括处方收集、处方审核、处方评估等环节。
2.2 处方点评的内容应包括处方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价。
四、处方点评要求1、处方合理性评估1.1 处方应符合相关的诊疗指南、规范和标准。
1.2 处方应遵循药物使用的原则,如最小有效剂量、首选安全药物等。
1.3 处方中的药物组合应合理,避免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
2、处方安全性评估2.1 处方应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合理选药。
2.2 处方应避免使用具有较大风险的药物,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等。
2.3 处方应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并加强监测和管理。
3、处方有效性评估3.1 处方应考虑疗效与安全的平衡,选用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3.2 处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进行个体化选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3.3 处方应设定合理的用药目标,并进行临床效果评估和调整。
五、处方点评结果与反馈1、处方点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疗机构和开具处方的医师,并注明意见和建议。
2、医疗机构和医师应根据点评结果进行整改和改进,提高处方质量。
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

妇儿中心
专项点评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
概述
血液制品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 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本指南所涉及的血液制品主要是指血浆衍生 物(从血浆衍生的,不含血细胞成分),如:白蛋白类制剂;免疫球 蛋白制剂,包括肌注、静注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人凝 血因子制剂,包括凝血因子Ⅷ、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
妇儿中心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 (试行)的解析
2018年3月
妇儿中心
处方点评背景
一 二 法律法规 2007年5月1日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 )及其附件1:处方标准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卫医政发〔2011〕11号)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 〕28号)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 〕57号) 《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社会背景 1.患者意识的提高 2.体制的健全 3.紧张的医患关系 4.职责所在
人纤维蛋白原
人凝血酶原 复合物
1. 2. 3. 1. 2. 3.
抗人T细胞 免疫球蛋白
妇儿中心
常见血液制品禁忌人群 药物 禁忌人群 1. 急性肺水肿患者; 2. 对白蛋白有严重过敏者; 3. 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脏病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患 者; 4. 严重贫血患者; 5. 肾功能不全者。
妇儿中心
处方点评依据
依据:药典、说明书、指南、教科书 、循证医学的证据、合理用药的评价 指标、国家制定的各项药物使用管理 规范等
妇儿中心
处方点评的结果
不规范处方 用药不适宜处方 不合理处方
合理处方
超常处方
妇儿中心
不规范处方
北京地区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之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附件: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目录第一部分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第二部分专项处方点评指南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四、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五、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指南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病历点评指南七、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八、妊娠患者处方点评指南九、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点评指南十、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十一、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指南十二、抗感冒药处方点评指南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一、概述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类别缺点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
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可致细胞死亡。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
目录
第一部分不合理处方点评指南
第二部分专项处方点评指南
一、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病历点评指南
二、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
三、国家基本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四、静脉输液处方点评指南
五、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医嘱点评指南
六、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病历点评指南
七、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八、妊娠患者处方点评指南
九、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十、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指南
十一、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点评指南
十二、抗感冒药处方点评指南
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指南
一、概述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一般所说的癌即指恶性肿瘤。
抗肿瘤药物的主要适应证是:1.对某些全身性肿瘤如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癌、恶性淋巴瘤等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始应用;2.对多数常见肿瘤如骨及软组织肉瘤、睾丸肿瘤、肺癌和乳腺癌等可在术后作为辅助或巩固治疗,以处理可能存在的远处散播;对某些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辅助应用抗肿瘤药可提高放射治疗效果;3.对晚期肿瘤作为姑息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寿命;4.对某些浅表肿瘤如皮肤癌等可试行局部治疗,部分可以治愈。
此外,多种抗肿瘤药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暂时缓解症状的效果,又可用于防止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
传统上,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与作用原理,将抗肿瘤药物分为六类(见表1)。
表1 抗肿瘤药物分类
类别缺点
烷化剂能将小的烃基转移到其它分子上的高度活泼的一类化学物质。
所含烷基能与细胞的DNA、RNA或蛋白质
中亲核基团起烷化作用,常可形成交叉联结或引起脱
嘌呤,使DNA链断裂,在下一次复制时,又可使碱
基配对错码,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严重时
可致细胞死亡。
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选择性不强,对骨髓造血细胞、消化道上皮及生殖细胞有相当的毒性。
抗代谢药与体内生理代谢物的结构类似,可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水平加以阻断。
在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同时,对生长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产生抗药性而失去疗效。
抗生素类药物源于各类链霉菌素的产品,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
DNA而干扰转录。
其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
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
及RNA合成。
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
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毒性较大。
植物来源类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多环节来实现,
其机理主要包括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调节肿瘤细
胞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和细胞毒作用等。
毒性较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
毒性。
激素类药物包括性激素、黄体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两者主要是干扰肿瘤发生的体内激素状态,后一种则可能通过干
扰敏感的淋巴细胞的脂肪代谢,使淋巴细胞溶解、萎缩
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疗效短暂,单独使用很难达到根治目的。
其他包括靶向治疗类药物、铂类、门冬酰胺酶等。
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部分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要谨慎合理,因而需进行抗肿瘤药处方点评,促进抗肿瘤药的合理使用。
二、点评依据
1.《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
2.《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
3.《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医政司
三、抗肿瘤药物处方点评实施方案
1.抽样标准:抽取诊断包含“肿瘤”、“白血病”或“癌”的处方及用药医嘱单。
2.抽样日:每月1日-月末;
3.抽样频率:1次/月;
4.抽样方法:随机抽样或全样本抽样;
5.点评方法:根据本指南点评所抽取患者的处方或用药医嘱,按要求填写《抗肿瘤药处
方点评工作表》、《抗肿瘤药不合理处方统计表》和《抗肿瘤药处方基本信息统计表》。
四、点评要点
【点评标准】
1.适应证不适宜的;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5.溶媒不适宜的;
6.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7.用药顺序错误的;
8.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9.重复给药的;
10.化疗方案不合理的;
11.医师超权限使用抗肿瘤药的;
12.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五、工作表格
点评表1:抗肿瘤药处方点评工作表
点评表2:抗肿瘤药处方基本信息统计表点评表3:抗肿瘤药不合格处方统计表
点评表4: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点评表
点评表1 抗肿瘤药处方点评工作表
.精品.
点评表4 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点评表
点评人:医嘱医师:填表时间:年月日
六、附件:常见抗肿瘤化疗指南推荐方案来源
1.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临床实践指南
/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f_guidelines.asp#site
2. 美国NCCN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版/nccn-guidelines-china.aspx
3. 汤光,李大魁. 现代临床药物学[M].第二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精品.
参考资料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M]. 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刘新春.实用抗肿瘤药物治疗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廖美琳,程刚,储大同,等.NCCN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中文版) [EB/OL].2011
[4]张艳华,宁华.抗肿瘤药的配伍与用药安全评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J], 2008,8(1):12-14.
[5]侯彬理.抗肿瘤药物的给药方法与护理体会,海峡药学[J], 2008, 20(9): 155-156.
[6]李苏芹,孟玲.抗肿瘤药物静脉用药和配置的相关问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J], 2010,03(18):97-98.
[7]张媛媛,童本定,魏青,等. 肿瘤化疗输液不合理用药分析[J], 上海医药, 2010,31(11):487-488.
[8]陈楠,沈平雁, 肿瘤化疗药物与肾脏损害, 临床内科杂志[J], 2003, 20(4): 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