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芽苗菜智能化生产项目
芽苗菜项目可行性报告

芽苗菜项目可行性报告1. 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蔬菜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然而,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往往受到天气、季节等因素的制约,种植周期长,产量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芽苗菜项目应运而生。
芽苗菜是指在种子发芽阶段的蔬菜,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口感鲜嫩,非常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芽苗菜种植方式简单,周期短,能够实现全年无间断地供应,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 项目概述芽苗菜项目旨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无土栽培或水培方式,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促进蔬菜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实现高效、稳定的蔬菜生产。
该项目可在城市中的屋顶、室内空间或设立专门的温室进行。
在项目初期,我们将选择适宜种植芽苗菜的几种常见蔬菜作为试种对象,包括小白菜、豆芽、油菜等。
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改进,我们将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引入更多品种的芽苗菜。
3. 可行性分析3.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新鲜健康的蔬菜需求量不断增加。
芽苗菜作为一种新兴的蔬菜品类,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市场调研显示,芽苗菜的需求量逐年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内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3.2 技术可行性无土栽培和水培技术在蔬菜种植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种植方式。
通过合理的控制环境因素,可以实现芽苗菜的快速生长和高产量。
3.3 资金投入芽苗菜项目相对传统农业来说,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少。
初期可以选择小规模试种,通过市场销售逐步回收成本。
随着项目的发展壮大,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投资,扩大种植规模。
3.4 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芽苗菜种植企业,但规模较小,市场份额有限。
我们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4. 项目实施计划4.1 前期准备在项目实施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市场调研,确定种植品种、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等。
同时,还需要寻找合适的种植场地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改造和装修。
有机芽苗菜工厂化生产可行性报告

有机芽苗菜智能工厂化生产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毒豆芽、丹红、瘦肉精、避孕药、三聚氰胺、地沟油、染色馒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13亿国人在呐喊:健康食品在哪里?有关部门对部份城市的蔬菜市场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农药残留率达50.6%,其中有机磷杀虫剂的残留超标率达33%,而且超标的主要还是氧化乐果、敌敌畏等禁用已久的农药。
如保证消费者能吃上绿色、新鲜、安全的食品,已是当务之急!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场静悄悄的饮食革命正在进行。
绿色、无公害蔬菜已是大势所趋,必将替代普通蔬菜成为日常蔬菜消费的主流,人人吃、天天吃、顿顿吃,谁都离不开绿色蔬菜。
当物质生活足够丰足,身心健康成为人类新的目标与追求。
健康之源头当属饮食,然而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成社会毒瘤,13亿国人在呼唤,健康蔬菜成为最迫切需求。
有机芽苗菜应需而生!有机芽苗菜是一种营养丰富、速生清洁、无污染、无公害的新型高档蔬菜,具有诱人的造型,一盘绿茵茵,黄灿灿,像鹅毛、像银丝;将它放在居室、阳台或宾馆、饭店、酒楼的大厅,远看似“盘景植物”,近看如“绿茵娇嫩娃”,因此活体芽苗菜又称“娃娃菜”,是种无淡旺季之分、可流动经营的观赏性蔬菜。
培植活体芽苗菜投资无风险、资金转快,不占土地,不施农药、不施化肥,种植在一个盆培植期7-15天即长成菜苗,食用时割一茬,而后四天左右再长一茬,实乃营养丰富、物美价廉(可凉拌、热炒或入汤、涮火锅,清香可口,且它的形态鲜嫩碧绿,又可作盆景观赏)。
这种无毒活体蔬菜,不但避免了环境污染和采摘、运输、上柜、储存等过程中造成的活性养分大量流失,而且不受季节、场地、技术的影响,因而倍受酒家、饭店、菜市场、家庭的青睐。
二、市场前景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绿色食品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蔬菜的供应数量,而且更关注蔬菜的外观、品质及食用安全性等质量指标。
芽苗菜作为富含营养、优质、无污染的保健绿色食品而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上海市设施栽培茎叶类绿叶菜机械化典型案例

上海市设施栽培茎叶类绿叶菜机械化典型案例一、背景介绍上海市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先行者和领跑者,一直致力于推动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
在设施栽培茎叶类绿叶菜方面,上海市在推广机械化种植和生产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机械化生产经验。
下面将围绕上海市设施栽培茎叶类绿叶菜机械化典型案例展开介绍。
二、案例概况上海市设施栽培茎叶类绿叶菜机械化典型案例主要包括了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施肥、机械化喷灌、机械化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施栽培技术和现代化设备,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充分发挥机械化生产的优势,提高了茎叶类绿叶菜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收和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机械化种植在机械化种植方面,上海市采用了先进的播种机、插秧机和移栽机等设备,实现了茎叶类绿叶菜的自动化种植。
通过精准的定植和整齐的行距,不仅节约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种植效率和成活率,为后续的管理和收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机械化施肥在机械化施肥方面,上海市引进了自动化施肥车和滴灌设备,实现了精准施肥和水肥一体化。
通过充分分析土壤养分和作物需求,科学配比肥料和水分,不仅节约了施肥成本,还提高了肥效和产量稳定性,实现了可持续的生产与发展。
五、机械化喷灌在机械化喷灌方面,上海市采用了自动化喷灌系统和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了精准供水和节水用水。
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和土壤水分的状况,自动调控灌溉量和频次,不仅提高了水利效益,还减少了水资源浪费,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机械化病虫害防治在机械化病虫害防治方面,上海市采用了智能化监测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病虫害的早期发现和精准防治。
通过安装智能化监测设备和生物防治器具,及时发现病虫害隐患,并采取精准喷洒和生物控制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环境友好。
七、结语通过上述机械化典型案例的介绍,可以看出上海市在设施栽培茎叶类绿叶菜机械化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上海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领先一步

肥为主 , 控 制氮肥 用量 , 增施钾肥 。
级绿 色 蔬菜 生 产标 准要 求 ,禁 止使 用高毒 高残 留农 药,选 准对 口的低 毒 、低 残量 农 药 ,在 产品安 全 间 隔期 内喷 药防治 ,并 做 到各种 农药合 理混 用,轮换 、
交替用药。
病 、炭 疽 病 等 ,主要 虫害 有小 地老 虎 、蚜虫 、茶黄
螨等。 病虫害 防治要农 业 防治措 施 和 药剂 防治 措施 相 结合。如采用轮 作 ,深 沟高 畦,施石 灰,增施 磷 、
每 6 6 7 m 种植 1 8 0 0~2 0 0 0株 即可 。定 植完 后马 上 浇 足定植 水 。 定植 第 2天及 时 扶苗,避 免植株 因
色泽、大 小、 品质进行分级 ,分别包 装。 2 . 1 0 留种 在 周边 没 有 种 植 其 他 辣 椒 ( 如 线 椒 、米 椒 等 )
的地块 里 选择 ,选 择分枝 多、株型 矮、辣椒 簇 型好、
每次 6 6 7 m 施 三元 复合肥料 l 0~ 1 5 。
结 果期 可结合病 虫害 防治加 0 . 2 % 磷酸二 氢钾 或 叶面肥一 起喷 雾。
V e g e t a b l e s 2 0 1 3 . 3
新 优 品种
多菌 灵及吡 虫啉 或功 夫 等广谱 性 杀 菌杀虫 剂进行 预 防; 及时揭 膜炼 苗。 2 . 7 定 植
天 的上 午 1 0时前 及下午 E t 落后 ,采 用沟 灌 、穴 灌 ,
禁止 大 水 漫灌 。若 采 用沟 灌 水 时,要 浅 灌,即 “ 跑
产 量高 的辣 椒 留种。团
干 旱时 ,及 时 浇 水 。灌 水 时 间最好 在 阴天 或 晴
芽苗菜智能化生产模式的研究

文章编号 :1 7— 6 6(0 6) 5 00 - 6 6 19 4 2 0 0 - 0 8 0
芽 苗菜智能化 生产模 式 的研究
徐伟 忠 ,陈银 华 ,曹鹏 飞
( 浙江省丽水市农 科所 农 业智能化快 繁中心 ,浙 江 丽水 3 30 ) 2 0 0
摘要 :芽苗菜在我 国已有 l 0多年 的栽培历史 ,但 大多采 用人工管理与家庭作坊模式 ,使管理 繁琐 ,劳动力密集 ,难 以实现规模化 、工厂化生产 ,更 因设施简 陋与气 候多变 ,难 以做到常年 生产 与无公害操作 。在芽苗菜 的生产中 ,常 因化肥农药 的使用 而造成产品 的药残与环境 的污染。借鉴 国外 先进 的生产模 式 ,结合我 国实 际 ,开发研究 新型生产 方式——智能化生 产 ,以实现芽苗菜生产过程 的智能化 、工厂化与无公 害化 。这种模式 的研 究已成为 当前 芽苗菜生 产 中急需探索 与解决的新课题 ,只有这样 才能使 这种功能 型的保健蔬菜 产业得 以健康地 发展 。通过对传统 生产模式 的研究 ,提 出了采用计算机环控技术代替 人为的环境管理 ;运用物理 杀菌技 术 、空 间隔离 、免基质栽 培技 术实现完 全无公 害无残 留的生产转变 ;并通过计算机 专家系统 的应用 ,实现操作 过程 的简易化 、傻瓜 化与流程化 ,为芽苗菜 常年生产和全年上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从而为这种 新兴的蔬 菜产业开辟一条提升发展的新路径 、新模 式。 关键词 :芽苗菜 ;智能生产 ;计算机控制
龙须豌豆苗的智能化栽培技术

龙须豌豆苗的智能化栽培技术芽苗菜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南北各地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兴优质高档、清洁无污染、食用安全的保健型蔬菜。
但是传统的芽苗菜生产方法靠人为的经验判断湿度够不够,不能准确地控制其湿度,而导致湿度忽高忽低,容易造成细菌真菌的滋生,而且在整个芽苗菜的生产过程中都是手工操作,这样造成细菌、真菌随人到处移动,对整个环境很难控制,所以在其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病害。
为了预防这些病害和有效地治疗这些病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不使用大量杀菌剂和一些化学药剂,这样不仅产量上受到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有很多化学残留物质对人造成危害。
在传统的芽苗菜生产中,其整个生长环境的不可控性,不能给芽苗菜创造最佳的生长环境,导致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为了提高其产量人们不得不使用大量的激素、尿素、无根素等,吃了之后危害人们的健康。
芽苗菜的智能化生产运用智能计算机为种子创造最佳的温、湿、气环境,使种子的萌发、生长的生理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样在整个芽苗菜的生长过程中就不需要使用任何激素、营养液就能够生产出高产量、高质量的芽苗菜。
现以豌豆为例,将其智能化栽培主要技术环节介绍如下:一、场地的选择。
选择光照良好,通水、通电的地方建造大棚,里面再建泡沫房进行保温、隔热。
也可选择废弃的厂房内进行工厂化生产。
二、生产设施的安装1、栽培架的制作:用2.5厘米×2.5厘米的角钢制成栽培架,架高2.1米,分5层,每层高50厘米,最底距地10厘米,栽培架宽30厘米。
2、栽培容器的选择:育苗盘要求大小适当,底面平整,形状规范且坚固耐用,通透性好,我们选用长60厘米、宽30厘米、高5厘米且排水良好的托盘作为栽培容器。
3、排风安装:在生产房的底部和顶部安装好排风扇,用于排风、空气循环。
4、迷雾系统安装:在每层架上都要安装喷头,每隔1米左右安装1个喷头,不能有喷不到水的地方,造成芽苗菜生长不均衡,影响产量和美观。
5、加温、补光系统:在芽苗菜栽培架的底部安装加热线,每30立方米拉1kW的空气加热线1转。
现代化芽菜工厂

龙源期刊网 现代化芽菜工厂作者:李新军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5年第07期芽菜是利用植物的种、根、茎、枝条作为繁殖材料,长出的小苗幼芽或者嫩梢等,芽菜在我国有悠久的生产历史,像绿豆芽、黄豆芽,其中绿豆芽还被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在苏州市有一家现代化的芽菜工厂,单单芽菜品种就有十多种,我们一起去看看。
苏州金穗农场技术经理陶新明向我们介绍道,这个就是豆芽自动喷水装置,温度、湿度都是自动控制的,而且里面是黑乎乎的,因为豆芽和苗菜不一样,它的生长需要遮光。
这里是苏州市张家港市的一家芽菜工厂车间,正在进行豆芽的培育生产,自动调节温度,自动化调整用水量。
芽菜是利用植物的种、根、茎、枝条作为繁殖材料,长出的小苗幼芽,具有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最短的只需要7~10天的时间,常年可以复种30次以上,芽菜的培育过程在温室内进行,在适宜的光照和适量的水分条件下培养,不使用任何农药和肥料,是一种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
陶新明说,这个就是豌豆苗,特别适合年轻女士,可以排毒养颜,因为没有任何添加剂,它的须根特别发达。
培养芽菜只需要放水就可以了,但是水必须是直饮水,要经过磁化处理。
这家农场有十几万平方米的温室面积,清一色的工厂化生产。
标准化生产的芽菜除了营养丰富、清洁卫生,还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瓜籽菜,学名油葵,就是向日葵,它的原产地就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好清炒着吃。
香椿苗可以直接吃,还可以做成香椿炒蛋,一年四季都可以吃,怀孕期间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称为黄金蔬菜,零售的话,一千克也就是80元。
芽菜好吃,价格不菲,可要做到专业化生产,得50多道工序。
种子采购回来,再经过冷藏,整体下来要几十道工艺。
以前这家苏州市的公司只是满足当地酒店超市芽菜供应,原因就是新鲜芽菜切割处理后,只有1~2天的保鲜期,一旦超出这个期限,口味品质大打折扣,解决不了运输保存的问题,只能看着订单干着急,所以这必须做保鲜技术。
这是农场和苏州森瑞保鲜公司合作的一条保鲜生产线,无菌化的车间,液晶电脑操控,两名技术工人就可以完成。
上海推进种养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上海推进种养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菜篮子”保供工作。
“十三五”以来,抓住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契机,着力推进种养业机械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在粮食生产无人农场、蔬果生产“机器换人”以及畜牧水产智慧养殖等领域,重点推进,提早谋划,科学布局,取得积极成效。
一、政策引领,推动农机化技术装备创新《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上海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确定了现代设施种养业目标任务,提出到2025年打造10万亩粮食生产无人农场目标。
上海市农业绿色生产补贴、科技兴农项目、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等专项扶持政策,投入财政资金近3亿元,支持智能农机装备研发、生产和应用。
上海市还将蔬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创建、高标准设施菜田建设、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等列为年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纳入“挂图作战”机制,强化对涉农区的考核,在全市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
截至目前,上海市已在农业机器人研制、粮食生产无人农场建设、蔬果生产“机器换人”、高精度农业北斗导航技术、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应用、鸡毛菜等六种蔬菜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短板弱项方面取得了突破,构建起了科研、推广、生产相互贯通的协同创新产业体系。
二、协同发力,打造示范应用场景一是布局建设无人农场。
在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团队、联适导航等技术团队支持下,率先在嘉定外冈、上实现代农业园区等地建成水稻生产无人农场,初步实现了300亩地耕种收无人化生产作业。
二是组织创建蔬菜水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
以基地创建为抓手,开展果菜园宜机化改造、标准化生产,优化品种结构、遴选试验薄弱环节机具,推进技术集成配套,创建了3个果树和27个蔬菜生产“机器换人”示范基地。
三是发挥示范效应。
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引导企业开展果蔬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智能牧场和智慧农场建设。
如:光明牧业智能牧场、光明渔业智慧渔场、正大集团蛋鸡养殖场,均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生态化养殖;国兴农公司与清美集团合作建设的鸡毛菜植物工厂,实现了从播种到采收、包装全过程的机械化、数字化生产,人工成本下降95%,亩均产值增长2倍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芽苗菜智能化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2006年8月8日目录1. 总论 (4)1.1. 项目提要 (4)1.2. 本方案编制范围与依据 (5)1.2.1. 编制范围 (5)1.2.2. 编制依据 (5)2. 项目背景 (5)2.1. 国内外研究的趋势与发展现状 (5)2.2. 背景与意义 (7)2.3. 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9)3. 市场预测与分析 (9)3.1. 本地及周边市场现状的调查 (9)3.2. 产品的价格预测 (9)3.3. 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10)3.4. 产品的基本营销策略 (11)4. 项目预期目标 (12)5. 项目主要研究开发内容与技术关键 (13)5.1. 生产车间围护材料的选择 (13)5.2. 立体栽培架的制造规格与排列方式 (13)5.3. 自然能源的充分利用与科学调节 (14)5.4. 无菌环境创造与管理 (15)5.5. 无公害营养液的开发与使用 (16)5.6. 各种芽苗菜的最佳生物学模式 (16)5.7. 智能化自动化节能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发 (17)5.8. 智能化环境下改进的生产工艺 (17)5.9. 物理杀菌在芽苗菜栽培过程中的科学运用 (17)5.10. 分区管理在工厂化栽培中的运用 (18)5.11. 气肥对芽苗菜生长的影响 (19)5.12. 电场对发芽率及杀菌上的运用 (19)5.13. 水在温度调节控制上的运用 (20)5.14. 温光气热等环境因子调控所相关的设施设备 (20)6. 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21)6.1. 项目实施方案 (21)6.2.项目技术路线 (24)6.3.组织方式和课题分解 (25)7. 计划进度安排 (25)8.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25)9. 总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6)10. 综合效益分析 (27)10.1.经济效益 (27)10.2.社会效益 (28)10.3.生态效益 (29)11. 结论与建议 (30)1.总论1.1. 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芽苗菜智能化生产项目(2)项目负责人:(3)项目地点:(4)建设年限:7个月(5)建设目标建成上海市最大的芽苗菜智能化生产基地,集生产、销售、示范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对带动周边的农民致富起到带头的作用。
本基地年产芽苗菜510吨,产值153万元。
本基地可为上海市居民周年提供优质绿色无公害的芽苗菜,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6)建设内容与规模建成2400平方米的全智能标准化芽苗菜生产基地,改变传统的芽苗菜作坊生产及经验栽培的模式,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成本。
(7)效益分析以黄豆为例:年产芽苗菜510吨,单价1.5元/斤,产值153万元,扣除相关的费用(人员工资及种子成本等)以及税金54.92万元,净利达98.08万元。
(8)项目总投资基地建设、种子采购及相关费用等,总投资额132万元。
(8)资金来源自筹资金82万元,申请财政补助50万元。
1.2. 本方案编制范围与依据1.2.1. 编制范围对本项目的项目提要、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背景、项目主要研究开发的内容与技术关键、市场预测与分析、项目实施的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课题分解、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
1.2.2. 编制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奉贤区现代都市型农业先行区发展规划》2.项目背景2.1. 国内外研究的趋势与发展现状芽苗菜产业以其所特有的魅力在国内蓬勃发展,但据调查,当前国内大多以家庭作坊,及大棚简易生产为主,约占90%以上的份额,只有少部分的单位与个人使用栽培架进行立体式的工厂化生产。
虽然在空间利用上及管理上有了较大提高与发展,但在芽苗菜的管理上还缺乏科学性与精确性。
栽培架立体代替了平面苗床,管道化的喷雾代替了喷雾器的手工作业,但对芽苗菜发育的生理生化需求来说还相差较远,如最适的湿度调控,最适的温度及温差调节,最适的气体成分,最佳的光照强度与时间,最科学的杀菌方式,最节能的环控技术等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
日本的芽苗菜生产在90年代就已进行了工厂化的计算机管理生产方式,在生产上建立了严格的工艺流程与标准化的企业运作,如日本爱知县的一个芽苗菜企业,可日供应芽苗菜100万盘,它们的生产方式已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取代了繁琐的人工作业,以无菌无土的工厂取代了大棚与基质(土壤),真正做到全智能型的工厂化生产,一个大型的工厂,只需几台电脑就可完成所有的栽培作业。
而我国的山东寿光等地虽然芽苗菜也成产业趋势,但大棚与土壤(基质),人工与农药还是不能完全脱离,生产过程随意性大,没有一个严格的规范,致使产品的质量难以确保。
环控的落后,致使芽苗菜的供应不能如期,能源的缺乏致使冬季产量大减,农药的使用导致信誉打折,劳动力的密集致使成本的提高。
所以开发研究一项节能型的自动化全智能的无菌免农药生产系统已是确保芽苗菜生产健康稳健发展的当务之急。
有需求就有开发市场,于是国内也有些进行了电子化控制的栽培尝试,与南京农业机械所开发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原来的基础上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这些控制手段,因子单一,智能化程度低,没有按芽苗菜的最佳生理生长模式来控制,只是有了工具,但不能科学地使用,有了先进性的硬件,但缺乏科学而精确的软件,所以在控制的参数多元化基础上,还需结合各种芽苗菜不同栽培阶段最佳模式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也就是生长模式专家系统的建立是最关键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产的一致性,质量的可控性,否则还是要凭经验来管理,凭技术来论成败。
在节能的研究上,目前国内开发的系统没有进行考虑与设计,因芽苗菜在低温季节的生产主要是依靠外来的能源来满足生产的需要,所以能源是冬季生产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传统生产常因能源成本高而影响它的发展,开发科学的节能系统对芽苗菜来说极为重要,也就是如何利用自然能源而降低人工能源的投入是设计环控系统所围绕的核心。
2.2. 背景与意义芽苗菜是种新型的绿色无公害保健蔬菜,它是利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器官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育成幼嫩的芽、苗、或茎等作为食用的一种蔬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品种与质量及保健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无公害无残留的蔬菜更受市民的青睐。
芽苗菜作为一种新型的特种蔬菜是在90年代初刚刚于国内开始流行,先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纯德研究员对芽苗菜的生产技术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并在全国各省市推广,深受生产者及消费者的欢迎,发展势头良好。
生产者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比常规蔬菜生产得获取高出几倍的利润。
是项农村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短平快项目。
它的生产周期短,7-10天就可上市,它的生产场所不限,厂房、大棚、庭院、家庭用房等皆可生产,技术简单易学,甚至连老人小孩都可参予。
只需会播种、浇水、调盘简单操作即可。
更重要的是芽苗菜所具有的特殊营养成分与风味而深受市民的欢迎,市场销售无需考虑,一直以来都是一项较为畅销的蔬菜种类,它含有许多常规蔬菜所不具备的营养,特别是它能把许多人体难以吸收的植物蛋白经栽培后转化为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人体易吸收的物质,甚至大多数的芽苗菜还具有食疗两用之功效,最适老年人作为保健食品。
在生产上灵活性大,投资可大可小,对于下岗职工或生活困难的人群也可以这项目作为谋生之道。
对于资金雄厚的企业可以建立专业化的栽培工厂,进行工厂化流程化商品化生产,如国内外当前许多企业都采用这种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郑州的绿野公司,香港的芽苗菜工厂,宁波的五龙潭等企业,通过芽苗菜成为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
在生产方式上即适家庭作坊,又适工厂化生产,即可街头蔬场小卖又可批发品牌销售,也可大宾馆饭店,单位食堂,或岛屿哨所,军事基地的自产自销。
所以芽苗菜的栽培近几年在国内悄然欣起。
但也存在着生产技术良莠不一,生产标准没有形成,产品质量一致性差等不足,有些单位或个人甚至使用化肥与农药,从而也影响了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还存在着劳动力投入大、工厂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的特点,不利于该技术的产业化运作。
不像国外如日本,早就实施了芽苗菜的计算机控制生产,能使芽苗菜生产车间实现无人化操作。
发达国家芽苗菜生产已从劳动密集型转为资金与技术密集型,运用工厂化的车间与计算机的智能化控制,实现智能型无人化的无菌作业,生产出的芽苗菜在质量上,产量上都大大超越于我国当前的水平。
所以对于芽苗菜产业的深度开发研究,寻找一条能与现代农业结合的生产方式,将是未来芽苗菜生产的主要方式,它对于促进推动芽苗菜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2.3. 项目区的基本情况项目区位于上海市奉贤区东部偏南,南临杭州湾,东连洪庙镇,西接塘外、青村镇,北与头桥镇相连。
2000年,奉城被列为上海市“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一城九镇”之一的中心镇。
2002年5月,撤销原奉城镇、洪庙镇、塘外镇建置,合并成立奉城中心镇。
新奉城镇辖40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面积72.7平方公里,耕地56799亩,户籍总数25387户,总人口7.5万人。
镇区住户15805户,常住人口3.6万人。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们保健意识强烈,对无公害绿色蔬菜的需求量大。
3.市场预测与分析3.1. 本地及周边市场现状的调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化大都市进程的加速,上海居民的眼光,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物美价廉的普通农产品之上,对于无公害的蔬菜、绿色食品等新兴农产品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对绿色无公害的保健蔬菜---芽苗菜,需求量急剧上升。
就按目前的镇区住户15805户来讲,若每户每天需求1斤计算,每天也可销售15805斤,还不包括宾馆、酒店、学校食堂的需求量。
上海某报有这样一篇报道:在上海,一家公司生产一种无毒活体芽苗菜,开始以日产80盘试销市场,一个月后,日销量就达到了500盘,目前已发展到日供一万盘仍畅销不衰。
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3.2. 产品的价格预测在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社会,人们对饮食保健的意识已日益增强。
由于芽苗菜不仅鲜嫩好吃,营养丰富,而且是无污染的且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因而正日益被人们视为一种好吃、卫生、营养、保健于一体的健康"绿色食品"和新潮蔬菜。
况且现在依据国情、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越来越重视,特别是食品的质量,无公害绿色蔬菜在国内的价格一直是最高的,有的甚至比肉类贵上好几倍。
与传统栽培的豆芽相比,豆芽的市场销售价格在0.5-0.6元/斤,而绿色无公害的芽苗菜市场销售价格可达 1.5-1.8/斤。
在大城市的高档宾馆里,芽苗菜----黄豆芽苗菜可高达7-8元/斤,从整个市场来分析,芽苗菜行业将进入热阶段,价格稳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