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送神请神的习俗
春节的迎神和送神仪式

春节的迎神和送神仪式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全年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在春节期间,人们举家团聚,共度欢乐时光,而在这个节日中,最具有神秘色彩的莫过于迎神和送神的仪式。
迎神仪式通常是在除夕夜举行,这一天人们会在家中准备好祭祀用品,如水果、糖果、鲜花等,然后点燃香烛,跪拜神灵,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幸福美满。
在祭祀过程中,人们还会燃放鞭炮,以驱赶一切不祥之气,迎接神灵的到来。
这一仪式象征着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祈求神灵庇佑全家平安幸福。
送神仪式则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人们在这一天举行热闹的元宵节庆祝活动,同时也会进行送神的仪式。
在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点燃彩灯,挂起灯笼,燃放烟花,以示送神。
人们在送神的仪式上祈求神灵平安返家,同时也祈求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睦、事业有成。
送神仪式是一个传统的习俗,也是对神灵的一种感恩之情。
迎神和送神仪式是春节习俗中的重要环节,它们承载着对神灵的敬仰和祈求,也象征着对新一年的期盼和祝福。
这一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仍然保留着,并且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传承。
每逢春节,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会认真地准备迎神和送神的仪式,以此来祈求平安和幸福。
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迎神和送神的仪式给人们带来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无论是在家庭中举行还是在社区里集体举行,这些仪式都让人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和祥和。
通过迎神和送神的仪式,人们不仅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感恩,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让这一习俗得以延续下去。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忽视一些传统的习俗和仪式,然而正是这些习俗和仪式,承载着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连接着人与自然、人与神的关系。
迎神和送神的仪式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信仰和文化的传承,它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也让人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团聚的幸福。
正是这种传统的习俗和仪式,让春节成为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庄重氛围的节日,也让人们在迎接新的一年时充满信心和期待。
请神和送神

请神和送神
春节,在当地众多习俗中,我觉得最传统、最庄重的要数请神和送神。
年三十傍晚,同一家族的男子携了纸钱、炮竹和点燃的香烛,聚在一起,一同去往村东的坟地。
先在空旷地上竞相燃放烟花炮竹。
然后,来到已故先辈坟前,跪倒烧纸钱,口中念叨:爷爷奶奶回家过年去了,磕上三个头,自地上扫起一小撮浮土,把燃烧着的香烛分出一半,插在小土堆上,另一半带回家去。
请了神灵原路返回。
到家里时,正屋已经摆好了供桌,上面摆放鱼、馒头、肉等供品。
如果家里有正在上学的孩子,还要把孩子的学习用书挑出两本摆在供桌两侧,求神保佑来年孩子成绩优异。
供桌后面挂起朱子。
请神回来的男子们,跪倒在供桌前,把带回的一半香烛插在盛满谷子的香碗里,跪下磕头、烧纸,并念叨: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
然后,再去村西请一次年代更久远的神。
回来后,在大门口和正屋门口放上拦门棍,就是一根棍子中间卷了一条烧纸,可能是不让请来的神出去的缘故吧!
神请到家后,一家人吃饭前,要先盛了饺子,放在供桌上,跪拜一次,烧了纸,才能吃饭。
吃饭时,要有人在供桌旁陪神吃饭,这也是表示对神的敬重吧!此后,直至送神,吃饭前都要跪拜、烧纸。
正月初二一大早,吃过饭,开始送神,男子们在供桌前跪拜烧了纸,念叨:爷爷奶奶回去了。
然后提了纸宝、炮竹,拿开拦门棍,送神回家。
到了请神地点,照例还要燃放炮竹,再跪倒烧纸包。
而后就回家了。
这么多年来,我对这种习俗一直非常敬仰和虔诚,每一个细节,都恭恭敬敬、一丝不苟的去做,从不认为这是迷信。
冥冥之中,感觉得到先祖神灵的真实与存在。
喜欢
所属专题:2012春节诗歌散文。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迷信拜神与驱邪的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间传统迷信拜神与驱邪的习俗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扎根生长,并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间传统习俗,其中包括拜神与驱邪的迷信习俗。
这些习俗充满了神秘与民间传说,代表着中国人深厚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承。
一、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时刻之一。
在传统民俗中,春节有着丰富的迷信习俗。
人们相信,春节时拜神可以祈求来年的平安与好运。
家族内会准备祭坛,供奉神祗,常见的神包括门神、财神、祖先等。
人们会点燃香烛,烧纸钱,向神明祈愿并表达敬意。
此外,还有贴春联、挂福字、放鞭炮等迷信习俗,都是为了招财、驱邪、祈福。
二、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热爱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迷信习俗,最著名的就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人们相信划龙舟可以驱逐邪恶。
传说屈原投江后,百鬼夜行,于是人们就采用划龙舟和敲鼓声来驱邪避凶。
此外,人们还会佩戴艾草、挂菖蒲和雄黄酒来驱邪,据信这些都能保护人们的健康与平安。
三、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
在中秋节这天,人们往往会在院子里或者露天空地上设立一个供桌,供奉着月亮仙女嫦娥。
人们会向嫦娥祈求健康、幸福和好运。
此外,还有吃月饼、赏月、猜灯谜等迷信习俗。
人们相信瞻仰月亮可以让自己更年轻、更美丽,同时也能保佑家人平安与团圆。
四、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农历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在元宵节这天,人们也会设立供桌来祭拜月亮仙女嫦娥,祈求家人平安和大家的美好未来。
此外,还有猜灯谜、舞龙灯、吃汤圆等迷信习俗。
人们相信猜对灯谜可以带来好运和智慧,同时还可以消除疾病与厄运。
五、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人们会回到祖先的坟墓前祭拜、扫墓,并向祖先表达敬意和怀念之情。
在这一天,人们会烧纸钱、烧香、献鲜花等,以示对逝去的先人的尊敬。
此外,还有预防瘟疫的迷信习俗,如踏青、野餐、放风筝等,人们相信这样可以保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平安。
春节的迎神和送神的仪式

春节的迎神和送神的仪式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不仅仅是一个假期,更是一个举国欢庆的盛大时刻。
春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来迎接神明,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平安。
同时,春节也是送神的时刻,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来送走神明,以示尊重和感谢。
迎神仪式通常在除夕当晚举行,人们会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并摆放好年菜、水果和糖果等。
在桌前,摆放一张红桌布,上面摆放着神明所喜欢的物品,如鲜花、烛台和香炉等。
家人们会一起围坐在桌前,开始迎神仪式。
仪式的主持人会依次点燃烛台上的蜡烛,并点燃香炉中的香。
燃香的同时,主持人会诵读祈愿文,向神明祈求来年的平安和顺利。
全家人跪拜神明,向神明行礼,并开始享用年夜饭。
在吃年夜饭的同时,人们会不断地向神明敬酒,以示对神明的敬意。
除夕夜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守岁。
人们会在家中点亮灯笼和蜡烛,以迎接新年的到来。
孩子们会穿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和家人一起守岁,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
此时,人们会放鞭炮庆祝,以驱走邪灵,迎接吉祥的新年。
送神仪式通常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进行,人们会准备一桌素斋,并放置神明所喜欢的食物,如糖果、水果和米饭等。
同时,在家门口点燃烛火,以示送神的意思。
家人们围坐在桌前,开始送神仪式。
仪式的主持人会诵读祷告文,向神明道别,并祈求神明保佑来年的平安和幸福。
全家人一起瞻仰神明,行礼致谢,然后开始享用素斋。
在吃素斋的同时,家人们会轮流向神明敬茶,并表达对神明的感恩之情。
送神仪式之后,人们会放飞孔明灯或放烟花,以示送走神明,让神明回到天上。
此时,天空中烟花绽放,照亮了整个夜空,人们欢呼雀跃,迎接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总的来说,春节的迎神和送神仪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仪式,人们向神明祈求着来年的好运和平安,同时也表达对神明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这些仪式不仅加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也让人们更好地对待自然和社会,守望相助,共创美好的未来。
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家里请神位注意事项

家里请神位注意事项宗教信仰在中国历史悠久,许多人信仰神灵,将神灵请到家中或庙宇中供奉。
请神位是一种家庭宗教仪式,是人们表达敬意和寻求神灵庇佑的方式。
请神位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循,以确保仪式的顺利进行和家庭的平安。
以下是一些请神位的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
请神位通常放置在家中的最高位置,这个位置被认为是神聚集的地方。
通常选择前厅、客厅或起居室等地方。
请神位应放在一个干净整洁的地方,并且要避免放置在厨房、卫生间或其他不洁净的地方。
其次,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人选择农历的特定日子来请神位,如农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
此外,还有一些重要的日子,如家和顺、婚嫁、出生等。
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请神,被认为能够获得更多的神灵庇佑。
当然,如果有特殊的祈愿或需求,人们也可以选择其他时间来请神位。
第三,选好的神像。
请神位上一般放置有神像,供奉的神灵可以是家庭祖先、佛教护法、道教神仙等。
根据自己的信仰和传统,选择一个合适的神像放在神位上。
在选购神像时,要选择质地坚固、做工精细的,以确保其长久耐用。
第四,准备好供品。
请神位上通常供奉一些食物和饮品,以及一些祭品。
供品可以是水果、点心、米饭、糕点等。
在选择供品时,要考虑神灵的喜好和习俗。
供品通常要摆放整齐,展现出一种尊重和敬意。
第五,燃香点烛。
请神位上通常会燃香和点烛,燃香被认为是使神灵的灵魂重归神像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能清香四溢。
点烛则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在燃香点烛时,要注意火源安全,防止火灾发生。
燃香和点烛后要及时熄灭,以确保家庭的安全。
第六,虔诚祷告。
在请神位时,要虔诚地祷告,表达自己的心意和祝福。
可以祈祷家庭的安康、生活的顺利、事业的成功等。
祷告的方式可以是默念、诵经或自由祈祷。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发自内心地诚信祷告,才能得到神灵的保佑。
最后,定期维护和照顾。
请神位并不是一次性的仪式,而是需要定期维护和照顾的。
可以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供品,清理神位上的灰尘和杂物,保持神位的整洁和神灵的清净。
如何正确送神,迎神

如何正确送神,迎神【送神(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日」,也是原在人间鉴察人们言行善恶的灶神与其它诸神,一年一度返回天庭向玉皇上帝禀报人间善恶的重要日子,以定来年人们的吉凶祸福。
▲灶神粥以做纪念。
过了腊八也开始做年终大扫除的工作。
腊月十六是尾牙,这天要拜土地公,商家在当天宴请员工,过去如果老板要解雇员工,只要把白斩鸡的鸡头对准那位员工,就心照不宣了。
这天应节食物是「刈包」。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传说灶神是天上派来住在每户人家的,年底会返天报告该家一年善恶,由天帝分别给予吉凶,人们为了让灶神说好话,就用丰盛的祭品贿赂他,黏住他的嘴,不让他打小报告。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远游在外的、分家出去的全回老家过团圆夜,围炉吃年夜饭,年夜饭里最不可少的是一条大鱼,但不可吃完,以象征「年年有余」。
年夜饭吃完,家中最大的长辈坐在正厅,小辈依次拜年,拜年时发给压岁钱,通常发完压岁钱,一般人家就准许开场赌小钱了,不管赌不赌钱,一般都要守岁,守到夜里十二点,鞭炮一放,新的一年正式开始。
还要在夜半到附近著名庙宇祭拜准备「抢头香」。
■初一根据干支来定开正时刻,一到时刻就鸣放爆竹,在神前供上甜料—红枣、冬瓜、糖、花生糖等糖果,并烧金纸一同祭拜,天亮时,把春联贴在门上,点蜡烛和烧香,以清茶、甜茶、花生糖、蜜。
▲祭祖柑、饭、发粿、甜粿、鸡鸭鱼肉为供品,祭拜神佛祖先牌位,放鞭炮后,全家一同礼拜,此即开正或称开春。
又初一除祭拜家中神佛以外,还可到所信仰的寺庙上供祭拜。
另外,初一乃一年之始,为了能有个好彩头,一家人不能讲不吉利的话、斥责、宣哗、殴打等,也不能使用刀叉,更不准破坏东西,全家男女老幼均着新衣,或去给亲友拜年,或到郊外踏青,或参加各种游戏与赌博。
□初一禁食菜汤和甜粿初一早上要吃素菜,及不吃荤也不煮,把前天的饭菜蒸来吃,不喝菜汤,只能饮冰砂糖茶,台湾人认为如果喝菜汤,出外旅行会遇大雨,有的人初一到初三都过这样的生活。
元旦也不吃甜粿,初二才能吃,油稞要在锅中煎,台湾有句俗谚云:「煎赤赤赤」,赤有贫的意思。
请仙典仪描述

请仙典仪描述摘要:一、请仙典仪的概述二、请仙典仪的准备工作三、请仙典仪的实施步骤四、请仙典仪的注意事项五、请仙典仪的意义与影响正文: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请仙典仪是一种十分神秘且富有内涵的仪式。
它通常被认为是人与神灵沟通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向神灵请教问题,寻求神灵的庇佑与指引。
本文将对请仙典仪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概述、准备工作、实施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意义与影响。
一、请仙典仪的概述请仙典仪,又称请神仪式,是一种在我国流传已久的神秘文化仪式。
该仪式旨在通过特定的方式,将神灵请到人间,以便人与神进行交流。
请仙典仪既可以在宗教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在民间信仰中出现。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尤其是在道教和民间信仰盛行的地区,请仙典仪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请仙典仪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请仙典仪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一个良辰吉日,以确保仪式的顺利进行。
其次,要准备好祭品,如香、花、灯、茶、酒等,以供奉神灵。
此外,还要布置仪式现场,如设置神坛、悬挂神像、摆放法器等。
最后,参与者要身着整洁的衣物,保持内心的虔诚与敬畏。
三、请仙典仪的实施步骤请仙典仪的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祭拜:在神坛前摆放好祭品,参与者面向神像行三拜九叩之礼,表示对神灵的尊敬。
2.请神:主持人手持香火,念诵请神咒语,引导神灵降临人间。
3.问事:参与者可以向神灵请教问题,寻求神灵的指引。
在此过程中,主持人可代为提问和解答。
4.送神:在请教完毕后,主持人念诵送神咒语,感谢神灵降临,并祈求神灵继续庇佑。
5.谢神:参与者再次向神灵行礼,表示感谢。
四、请仙典仪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请仙典仪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仪式现场要保持肃静,参与者要虔诚敬畏,不得喧哗嬉闹。
2.祭品要新鲜、洁净,不得使用过期、污秽之物。
3.请神和送神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咒语进行,以确保神灵能够降临和离去。
4.请教问题时,要简要明了,不宜过于琐碎。
五、请仙典仪的意义与影响请仙典仪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民间传统请神与送神礼仪介绍

民间传统请神与送神礼仪介绍传统民间请神与退神▼标签:神仙通天达地==之礼▼【迎圣请神】:至心皈命礼,信香一念周沙界,奉请炉中香火起纷纷、香烟渺渺奏天门、请何神会何兵!奉请香烟遍十方,请得天兵从天降,请得地兵从地临。
二十八宿分左右,三十六师护坛门,六丁六甲护吾身,八大金刚降来临,我今焚香申召请,愿降香坛作证明。
恭焚真香一心奉请,天地水府,三府万灵,满天星斗,河汉群真,二十八宿,十二宫神,风伯雨师,四部正神,雷公闪电,霹雳降临,日月二宫,驾雾腾云,飞沙走石,凑法真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千里眼,顺风耳,诸天之上,三十三天,天兵天将,六丁六甲,四部天神,虚空过往,监察善神,我今焚香申礼请,愿降香坛作证明。
再焚真香,二申奉请,三清大道,云府十极高真,混元启教,八大老君,八大神仙,上洞神仙,中洞神仙,下洞神仙,混元老祖,通天达地,济人济物,治天治地,察善察恶,治水治火,治人治民,受炼传法,金木水火土,五行通天达地,遁金木、遁山石、遁水火,遁土神仙,我今焚香申礼请,愿降香坛作证明。
三焚真香,三申奉请,西天东土,江西福地,龙虎山前,大法天师,张李二大天师,张良、王裨、孔明、徐勋、演法、邪法,八道九宫、铁九牛,八卦授法,书符隐身、藏身、变身、躲身,剪刀千斤。
腾身、驾身、飞身、隐身,天师、地师、阴阳二师,云雾山前,诸位仙师,我今焚香申礼请,愿降香坛作证明。
▼【收亲作煞词】伏以天地开张、日吉時良、年通日利、大吉大昌、天皇皇地皇、某氏門中取媳到廳堂、伏維吾奉天上遙元九龍仙師帶雄兵萬萬千千到此廳堂來出殺!兇神惡煞聽我言:此雞不是非凡雞!乃是王母娘娘助我斬煞雞!此刀不是非凡刀、乃是玉皇大帝助我斬煞刀!天煞打從天上去!地煞打落地中藏!年煞歸年位、月煞歸月方、日煞、時煞兇神惡煞凡有不利都由雄雞來抵擋!一點落地惡煞出去、二點落地、大吉大地!三點落地總無禁忌!王母收邪亂紛紛身騎白鶴出天門、收盡豐都六洞鬼、七十二宮隨后行!馬上拋刀并兩劍、鬼頭落地亂紛紛、一身美貌白如雪、北斗七星似陽光!我身便杲楊泗郎、少年會替地翻兵、后來老君招集我;白馬背上斬邪精!護法弟子虔誠靖慈悲勅赦降來臨!仰告天師為上將!因此殺鬼大將軍!十世修行為太子!一聲號令陳自金!天星耀耀陣陣光、土皇神煞復歸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送穷神
俗谚云:“请神容易送神难”所言之神,既 非至高无上的观音娘娘、玉皇大帝,也不是 平凡普通的紫姑神(厕神)、土地神,而是人见 人怕、人见人恨的“穷神”。
“穷神”总是不请自到,更难恭送。年初三 俗称“三重日”,是“送穷”的日子。“三 重日”即“生虫日”的讹音。这一天,不进 菜园摘菜,也不作其他任何采集农活,以免 农作物“生虫”。
- 财神后方可奉上。
10
接神的时间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界,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 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 “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 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 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 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正月初四是 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 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 开始, 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相传,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监督善 恶之神,他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 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家里守着一位监 护神——灶王爷,不能不怕其上天告状,因
- 而民间就选择这一天祭祀灶神。
4
是日,不论大户小户,不论贫富贵贱,家家 都要将灶面、案板、锅碗瓢盆擦得一尘不染, 厨房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灶神龛和灶王爷 神像收拾得清清爽爽。
- 少说或不说不好听的话,多说吉利的话,
-
11
接神的习俗
“接神”前,要先在门外粪堆上栽庄稼 (高粱秸上头夹有烧钱纸剪成的纸条,象 征粮食穗,栽培一些谷秸,都是来年要种 的好庄稼);家主拿着香、纸,朝喜神、财 神的方向烧香、烧纸,磕头把神接回家。 接、送神之间的这两天内,有些旧规矩, 如,不许扫地,怕迷了祖宗眼,怕把财宝 扫没了;不许到井里打水,怕惊动了龙王; 不许出嫁的闺女回家,怕踩了马草,俗话 说,“踩了娘家的马草,娘家世世辈辈过 不好”。另外,还要少说话。俗语说: “冬不推、腊不压、大年五更少说话”。
接五路神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 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 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初四日下午三点,接五路仪式的准备工作就 开始了,直到晚上九、十点钟结束。
先是摆案桌,一般用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即可。 头桌是果品如广橘、甘蔗,寓意财路广阔, 生活甜蜜;二桌是糕点,寓意高升、常青; 三桌为正席,供全猪、全鸡、全鱼,并元宝 汤等。半桌是饭、面、菜,一碗路头饭中插 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 冲、年年红。第三桌上的酒菜须等接上五路
每到年初三,家家户户清扫垃圾,并焚香烧 纸将其送出屋外,放在路旁,意味着“穷去 富来”。称初三为“穷鬼日”,这天相互不 做客,各家各户不请酒。俗称年初神下降
送神之后,因为地界的神明 都已经上天述职,所以改由 天界的神明下凡来巡查,以 核对诸神所奏之事是否属实, 所以这一天称为“天神下 降”。 既然是天神下凡巡查,自然 要做好表明功夫,所以这一 天不能与人吵架、不能口出 秽言或说不吉利的话,不能 行为放肆、不能摔坏东西, 尽量将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 出来,否则会削减了来年的 福分 -
8
接神
正月初四人们一般不出门, 守在家中迎接吉祥,迎接 神明再度下凡。正月初四 迎“羊日”。羊,古意里 与“祥”相通,因此常常 成为祭祀典礼的重物。什 么样的羊最适合献祭呢? 壮硕的、毛皮光亮的, “大羊”于是组成“美”。 年前腊月二十四送神,初 四则迎接神明再度下凡, 故称为“接神日”。
-
9
1
我国民间送神请神的习俗
-
2
华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 族群,民间传统信仰的 对象范围非常广泛,多 神便多祭祀,多请神、 送神之礼仪。但凡请神, 总是祭品繁多,而且丰 盛,三叩九拜,几经祷 祝,念念有词,又佐以 音乐、歌舞,各路神明 自然欢娱、赏心,于是 纷至沓来。请神仪式虽 然繁琐,却也邀之即来。
-
3
送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日,俗称“小年”。在这一 天人们有送灶神的习俗,灶神又称“灶君”、 “灶王”、“灶公灶婆”、“冬厨司命”。 一般家庭的厨房都砌有双眼大灶,灶上几乎 无一例外地设有灶神龛,供奉着灶王爷神像。 神像两旁分别贴着上天呈好事、下界保平安 的对联。送灶神,供品主要为酒果香纸。有 的地区还供奉甘蔗两根,据说是“灶神天 梯”。
傍晚,家庭主妇在神像前放置三双筷子、三 盅米饭、三碗素菜(油豆腐、青菜炒粉丝、藕 丝、冬笋等)。另外还要放上几颗米糖,米糖 又香又甜又粘牙,放米糖的目的是为了粘住 灶王爷的嘴,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嘴多 舌,搬弄人间是非。又说灶王爷吃过糖后, 在玉帝面前会进好言。
-
5
一切放置停当后,点燃香、烛,合家轮流站 着行拜礼,祈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府降 吉祥,保佑全家老少平平安安,家和百福。 拜祭结束后,将灶王爷神像小心翼翼地揭下 来,端送到天井,无天井的则送到厨房门口 的空地上。而天井中间事先已有准备,地上 铺着一束稻草,上放纸钱,灶王爷神像又放 在纸钱之上,然后焚化,送灶神上天。至此, “送灶”仪式便告结束。几天后还要再“接 灶”,表示旧的一年就要结束了,要迎接新 年的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