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单元操作

合集下载

第6章 蒸发

第6章 蒸发

二、食品物料蒸发浓缩的特点
(1)热敏性 (高温或长期受热使物料成分破坏、变化);(2)腐蚀性 (物料多显酸性,腐蚀设备污染产品);(3)粘稠性( 粘度高,流动 性差,易粘在壁面);(4)结垢性(易成垢减弱传热,影响产品质量) (5)泡沫性( 易成泡,导致分离困难);(6)挥发性(芳香和风味 成分受热时易挥发,破坏独特风味)。
hP =(FCPF -VCPW)T1 代入:F hF + S (HS- hS) = V (HV -CPWT1)+FCPFT1
V ( HV CPW T1 ) FCPF (T1 TF ) VrV FCPF (T1 TF ) S H S hS rS
若在沸点下进料,TF = T1 ,S = VrV/rS ,可认为:S≈V
因此:
V1 r1 + (FCPF-V1 CPW) T1 = V2 H2 +FCPFT2-(V1 +V2 ) CPW T2 V1 r1 = V2 (H2 - CPW T2)+(FCPF-V1CPW)(T2 - T1 ) = V2 r2 +(FCPF-V1 CPW)(T2 - T1 )
α2称为第二效的自蒸发因数 , T1 T2 2 β2称为第二效的自蒸发系数。 r2 所以 V2 = α2V1 +β2 (FCPF-V1 CPW) (V1=S2) 同理: V3 = α3V2 +β3 (FCPF-V1 CPW -V2CPW) (V2=S3) 令:
3、平流法 各效单独进料,适于晶体大量析出的溶液的蒸发。
二、多效蒸发的温度差分配
将总的有效温度差合理分配到各效中,是考虑的关键问题。
1 K1 A1T1
2 K2 A2T2
n Kn An Tn

《化工原理》第5章 蒸发

《化工原理》第5章 蒸发

1.真空蒸发装置
在真空蒸发装置中,除了蒸发器以 外,还应有冷凝器、真空泵等附属 设备。
2.真空蒸发的流程
图5-12为单效真空蒸发流程示意图。
1.蒸发器 2、4.分离器 3.混合冷凝器 5.缓冲罐 6.真空泵 7.真空贮存罐 图5-12 单效真空蒸发流程示意图
22
第5章 蒸发
3.真空蒸发的优点 (1)真空蒸发的温度低,适用于处理在高温下易分解、聚 合、氧化或变性的热敏性物料。 (2)蒸发操作的热源可以采用低压蒸汽或废汽,提高了热 能的利用率。 (3)在减压下溶液的沸点降低,使蒸发器的传热推动力增 3 加,所以对一定的传热量,可以相应减小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4)真空蒸发的操作温度低,可减少蒸发器的热损失。 4.真空蒸发的缺点 (1)在减压下,溶液的沸点降低,其粘度则随之增大,从 而导致蒸发器总传热系数的下降。 (2)需要有一套真空系统,并消耗一定的能量,以保持蒸 发室的真空度。
4
第5章 蒸发
5.1.2 蒸发过程的特点
蒸发操作总是从溶液中分离出部分(或全部)溶剂。常见的蒸发过程实际上 是通过传热壁面的传热,使一侧的蒸汽冷凝而另一侧的溶液沸腾,溶剂的汽化速 率由传热速率控制,所以蒸发属于传热过程。但蒸发又有别于一般的传热过程, 具有下述特点: (1)传热性质:传热壁面一侧为加热蒸汽冷凝,另一侧为溶液沸腾,所以属于壁面 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传热过程。 (2)溶液性质:在蒸发过程中溶液的黏度逐渐增大,腐蚀性逐渐加强。有些溶液在 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垢、易产生泡沫,在高温下易分解或聚合。 (3)溶液沸点的改变: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其蒸气压较同温度下溶剂的蒸气压 低。换句话说,在相同压强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点,所以当加热蒸汽 的压强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热温度差要小于蒸发溶剂时的温度差。溶液浓度越 高这种现象越显著。 (4)泡沫夹带:溶剂蒸气中夹带大量泡沫,冷凝前必须设法除去,否则不但损失物 料,而且污染冷凝设备。 (5)能源利用:蒸发时产生大量溶剂蒸气,如何利用溶剂的汽化热,是蒸发操作中 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蒸发

蒸发

5.1 概述蒸发是分离液相均一系(溶液)的单元操作之一。

这种操作是将溶液加热,使其中部分(或全部)溶剂气化并不断除去,以提高溶液中的溶质浓度。

被蒸发的溶液由挥发性的溶剂和不挥发的溶质所组成,因此蒸发也是挥发性溶剂和不挥发溶质的分离过程。

用来实现蒸发操作的设备称为蒸发器。

5.1.1 蒸发的分类蒸发按操作温度可分为自然蒸发和沸腾蒸发。

自然蒸发是溶液中的溶剂在低于沸点时汽化,溶剂的汽化仅发生在溶液的表面,自然蒸发速率缓慢。

沸腾蒸发是使溶液中的溶剂在沸点时汽化,在汽化过程中,溶液呈沸腾状态,溶剂的汽化不仅发生在溶液表面,而且发生在溶液内部,因此,沸腾蒸发的速率远大于自然蒸发的速率。

工业上的蒸发操作大多采用沸腾蒸发。

蒸发按操作压强可分为加压蒸发、常压蒸发和减压(真空)蒸发。

为了保持产品生产过程的系统压强(例如丙烷脱沥青),则蒸发需在加压状态下操作。

对于热敏性物料(例如抗生素溶液、果汁、食用油脂),为了保证其产品质量,必须在较低温度下蒸发浓缩,则需采用真空操作以降低溶液的沸点。

但由于沸点降低,溶液的黏度也相应增大,而且造成真空需要增加设备和动力。

因此,一般无特殊要求的溶液,则采用常压蒸发。

此外,按操作方式,可将蒸发分为间歇蒸发和连续蒸发;按蒸发操作产生的二次蒸汽是否再作为蒸发器的热源利用,可将蒸发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等。

5.1.2 蒸发过程的特点蒸发操作总是从溶液中分离出部分(或全部)溶剂。

常见的蒸发过程实际上是通过传热壁面的传热,使一侧的蒸汽冷凝而另一侧的溶液沸腾,溶剂的汽化速率由传热速率控制,所以蒸发属于传热过程。

但蒸发又有别于一般的传热过程,具有下述特点:(1)传热性质:传热壁面一侧为加热蒸汽冷凝,另一侧为溶液沸腾,所以属于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传热过程。

(2)溶液性质:在蒸发过程中溶液的黏度逐渐增大,腐蚀性逐渐加强。

有些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垢、易产生泡沫,在高温下易分解或聚合。

(3)溶液沸点的改变: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其蒸气压较同温度下溶剂的蒸气压低。

蒸发过程安全操作——蒸发过程及危险性分析

蒸发过程安全操作——蒸发过程及危险性分析

蒸发过程安全操作——蒸发过程及风险分析在化工、医药和食品加工等工业生产中,通常需要用固体溶质浓缩稀溶液,以得到高浓度溶液或析出固体产品,此时应采用蒸发操作。

蒸发是通过加热蒸发并去除稀释溶液中的部分溶剂,从而使溶液浓度提高的一种单元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得到高浓度的溶液。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用电解法制得的烧碱(NaOH溶液)的质量浓度一般只在10%左右,要得到42%满足工艺要求的左右浓缩碱液需要蒸发。

由于稀碱液中的溶质NaOH不具有挥发性,而溶剂水具有挥发性,因此生产上可将稀碱液加热至沸腾状态,使其中大量的水分发生汽化并除去,这样原碱液中的溶质Na0H的浓度就得到了提高。

又如:食品工业中利用蒸发操作将一些果汁加热,使一部分水分汽化并除去,以得到浓缩的果汁产品。

除此之外,蒸发通常也用于先蒸发原液中的溶剂,然后加以冷却以得到固体产品,如食糖的生产、医药工业中固体药物的生产等都属此类。

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蒸发操作时,需认识蒸发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①蒸发的目的是为了使溶剂汽化,因此,蒸发溶液应由挥发性溶剂和非挥发性溶质组成,这一点与蒸馏操作中的溶液是不同的。

整个蒸发过程中溶质数量不变,这是本章物料衡算的基本依据。

②溶剂的汽化可分别在沸点以下和沸点处进行。

在低于沸点时进行,称为自然蒸发。

如海水制盐用太阳晒,此时溶剂的汽化只能在溶液的表面进行,蒸发速率缓慢,生产效率较低,故该法在其他工业生产中较少采用。

若溶剂的汽化在沸点温度下进行,则称为沸腾蒸发,溶剂不仅在溶液的表面汽化,而且在溶液内部的各个部分同时汽化,蒸发速率大大提高。

本章只讨论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沸点汽化。

③蒸发操作是一个传热和传质同时进行的过程,蒸发速率取决于过程中较慢步骤的速率,即热量传递速率,因此工程上通常把它归类为传热过程。

④由于溶液中溶质的存在,在溶剂蒸发过程中,溶质容易在受热面上沉淀并形成污垢,影响传热效果。

当该溶质为热敏性物质时,还有可能因此而分解变质。

蒸发

蒸发

将溶液加热,使其中部分溶剂气化并不断去除,以提高溶液中的溶质浓度的过程即蒸发。

一、蒸发原理与目的蒸发原理:蒸发是溶液浓缩的单元操作。

它采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沸腾,其中的部分溶剂被气化除去,而溶液得到浓缩。

蒸发目的:1. 制取浓缩产品--如浓缩果汁、蔬菜汁。

2. 获得饱和溶液,冷却后使溶质结晶--味精、白糖、精制盐。

3. 制取纯溶剂--蒸馏水、海水淡化等。

从目的看:是使溶剂和溶质分离,属化工分离,传质过程。

从机理看:溶剂分离出来的速率直接取决于供热量或供热速率,属传热过程。

二、基本流程图热源:水蒸汽,一般称为加热蒸汽。

二次蒸汽:当蒸发的物料为水溶液时,蒸发产生的溶剂蒸汽,亦称为水蒸气。

注意:加热蒸汽温度高于二次蒸汽温度。

料液、加热蒸汽分别在管内、管外流动。

二次蒸汽是否利用可将操作分为单效或多效蒸发。

蒸发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不断提供热源(加热蒸汽);不断排除二次蒸汽。

三、蒸发过程的特点与方法特点:(1) 传热性质传热壁面一侧为加热蒸汽进行冷凝,另一侧为溶液进行沸腾,故属于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传热过程。

(2) 溶液特性有些物料浓缩时易于结晶,结垢;有些热敏性物料由于沸点升高更易于变性;有些则具有较大的粘度或较强的腐蚀性等。

(3) 溶液沸点的改变由于不挥发溶质的存在,溶液的蒸气压低于同温度下纯溶剂的蒸气压。

因此,在相同压力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溶剂的沸点,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

溶液的沸点升高导致蒸发的传热温度差的降低。

(4) 泡沫夹带二次蒸汽常夹带大量液沫,须除去。

(5) 能源利用利用二次蒸汽产生的潜热是须考虑。

食品工业蒸发的特点1.热敏性要求低温短时,采用真空蒸发器及液膜式蒸发器2.腐蚀性设备防腐,不锈钢3.粘稠性采用外力强制循环或加搅拌4.发泡性食品沸腾时形成泡沫,加入表面活性剂或采用机械装置消泡5.挥发性∵芳香成分和风味成分易挥发6.结垢性食品中Ca、Mg离子浓缩后产生沉淀;蛋白质、糖、果胶等到受热过度后变性、结块、焦化等;均形成垢层蒸发的分类●自然蒸发--溶液中的溶剂在低于沸点下汽化,例如海盐的晒制。

蒸发技术—认识蒸发装置(制药单元操作技术课件)

蒸发技术—认识蒸发装置(制药单元操作技术课件)

蒸发是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含有不挥发性杂质(通常为固体,如盐类)的 溶液沸腾,除去其中被汽化的部分,使溶液得以浓缩的单元操作过程。蒸发操 作主要用于浓缩各种不挥发性物质的水溶液,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加工过程 中的提浓、化学制药、造纸、制糖、海水淡化等工业中,例如硝铵、烧碱、制 糖、橡胶防老剂RD等生产中将溶液加以浓缩,通过脱除溶液中的杂质以制取较 纯溶剂;在植物油脂加工厂中,油脂浸出车间混合油的浓缩、油脂精炼车间磷 脂的浓缩以及肥皂车间甘油水溶液的浓缩等,都是蒸发操作。
蒸发是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含有不挥发性杂质(通常为固体,如盐类)的 溶液沸腾,除去其中被汽化的部分,使溶液得以浓缩的单元操作过程。蒸发操 作主要用于浓缩各种不挥发性物质的水溶液,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加工过程 中的提浓、化学制药、造纸、制糖、海水淡化等工业中,例如硝铵、烧碱、制 糖、橡胶防老剂RD等生产中将溶液加以浓缩,通过脱除溶液中的杂质以制取较 纯溶剂;在植物油脂加工厂中,油脂浸出车间混合油的浓缩、油脂精炼车间磷 脂的浓缩以及肥皂车间甘油水溶液的浓缩等,都是蒸发操作。
18
01 任务一 认识蒸发装置
学习各类蒸发器的类型、基本结构、优缺点及其应用的范围等, 能根据物料的基本特性和生产工艺的要求选择适合的蒸发装置。
19
01 任务一 认识蒸发装置
能力目标

1.具有识别与判断的蒸发设备类型与结构能力。

2.具有根据工艺要求选择蒸发设备的能力。

1
学习要求 与目标
20
知识目标
27
01 任务一 认识蒸发装置
2.悬筐式蒸发器
其结构如图所示,它的加热室像个篮筐,悬挂在蒸发器壳 体的下部,作用原理与中央循环管式相同,加热蒸汽从蒸发器 的上部进入到加热管的管隙之间,溶液仍然从管内通过,并经 外壳的内壁与悬筐外壁之间的环隙中循环,环隙截面积一般为 加热管总面积的100%~150%。这种蒸发器的优点是溶液循环 速度比中央循环管式要大(一般在1~1.5m/s),而且,加热 器被液流所包围,热损失也比较小;此外,加热室可以由上方 取出,清洗和检修比较方便。缺点是结构复杂,金属耗量大。 它适用于容易结晶的溶液的蒸发,这时可增设析盐器,以利于 析出的晶体与溶液分离。

蒸发实训单元装置说明及操作规程

蒸发实训单元装置说明及操作规程

蒸发操作实训装置安全事项使用之前,请仔细阅读本手册,以便正确使用。

危险若不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将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伤亡或重大的损失。

为了防止触电或者产生错误动作和故障,在确认安装完成之前,请不要接通电源。

接通电源后,请不要触摸端子,否则会有触电危险。

装置在接通电源的状态中,不要把水溅到控制柜的仪表以及端子排上,否则会有漏电、触电或火灾的危险。

切断电源并挂上禁止通电警示牌后,才可以进行设备单元的拆卸或检修,否则会有触电危险。

注意化工类实验应在良好的通风环境下进行。

实验物料请勿直接排入生活地沟。

使用装置前,首先检查本装置的外部供电系统,本装置供电电压为380VAC,频率50Hz。

请勿将运转设备长时间闭阀运行。

外部供电意外停电时请切断装置总电源,以防重新通电时运转设备突然启动而产生危险。

如遇到意外情况,请立即切断电源。

每次停车后请及时切断总电源,并将装置内的物料排放干净。

注意定期对运转设备进行保养,尤其是长时间未使用的情况下,以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

第1章装置说明1.1工业背景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组成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

在化工、轻工、制药、食品等许多工业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蒸发操作过程,将溶有固体溶质的稀溶液浓缩,以达到符合工艺要求的浓度,或析出固体产品,或回收汽化出来的溶剂。

例如,由电解法制得的烧碱(NaOH)溶液中,只含有大约10%左右的NaOH,要达到工艺要求的约42%的浓度必须用蒸发操作除去部分水分,或将浓缩液结合其他操作进一步加工处理以获得固碱;食糖、果汁、奶粉、抗生素等的生产也需要利用蒸发操作使溶液得到浓缩;利用蒸发操作可使海水淡化(制取淡水)等。

本装置是以“NaOH-水溶液”为体系,选用升膜式蒸发器、以导热油代替水蒸气作为热源,结合高校实训教学大纲要求设计而成的。

1.2实训功能1.2.1膜蒸发岗位技能:加热温度测控操作;进料浓度及进料量测控操作;1.2.2质量控制岗位技能:蒸发浓缩液取样及成分分析操作;浓缩液浓度控制;1.2.3现场工控岗位技能:进料泵的变频调节及手阀调节;加热器温度测控;蒸汽输送压力测控;各换热器总传热系数测定;1.2.4化工仪表岗位技能:变频器、差压变送器、热电阻、无纸记录仪、声光报警器、调压模块及各类就地弹簧指针表等的使用;单回路、串级控制等控制方案的实施;1.2.5就地及远程控制岗位技能:现场控制台仪表与微机通讯,实时数据采集及过程监控;总控室控制台DCS与现场控制台通讯,各操作工段切换、远程监控、流程组态的上传下载等。

化工单元操作:蒸发简介

化工单元操作:蒸发简介
的、连续性的生产一般都采用多效蒸发。
蒸发技术 ---蒸发简介
蒸发简介
蒸发的概念
将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加热沸腾,使其中的挥发性溶剂部分汽化从而 将溶液浓缩的过程称为蒸发。
蒸发的应用
蒸发操作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制药、食品等许多工业中。
1.制取增浓的液体产品,如电解法制得的烧碱液的浓缩、蔗糖水溶液的浓 缩以及各种果汁、牛奶的浓缩等;
2.制取纯净的溶剂,如海水蒸发脱盐制取淡水; 3.同时制备浓缩溶液和回收溶剂,如中药生产中酒精浸出液的蒸发。
蒸发简介
蒸发分类
按二次蒸气的利用情况分:单效蒸发、多效蒸发 1、单效蒸发:将蒸发中汽化出来的二次蒸汽直接冷凝排放,不再利用,这样的蒸发
操作称为单效蒸发。 2、多效蒸发:如果把汽化出来的二次蒸汽引到下一个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使用,并
将多个这样的蒸发器串联起来,这种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蒸发的效数由串联的蒸发器的个数划分,分为二效、三效、四效等。大规模
2. 加压蒸发 :加压蒸发的操作在高于大气压的情况下进行。
3. 减压蒸发:减压蒸发(或称真空蒸发)就是在低于大气压的条件下进行操作。化工 生产中的蒸发操作大都采用减压蒸发。
了溶液的沸点低,可以增大传热温度差; • 当热负荷一定时,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可以相应减小; • 适用于不耐高温热敏性物料的蒸发; • 因为溶液的沸点降低了,就可以利用低压蒸汽或废汽作为加热剂; • 操作温度低,热损失相应地减小了。 减压蒸发也有一定的缺点: • 溶液的沸点降低,使得溶液粘度增大,导致总的传热系数下降; • 减压蒸发还要配置如真空泵、缓冲罐、汽液分离器等辅助设备,使设备投资和操作
费用相应增加。
蒸发简介
蒸发分类
按操作过程是否连续分: 间歇蒸发、连续蒸发 1、间歇蒸发:溶液的浓度和沸点随时间而改变,传热的温度差和传热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发器总温差损失

溶液蒸汽压降低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常压下求’:查文献或手册 非常压溶液沸点的计算: 经验公式: f 0.0162
t T
T ' 273
r
2
f
T'——操作压力下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 r’ ——操作压力下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
D/W—加热蒸汽利用率
多效蒸发流程
并流加料蒸发流程
优点: 后一效蒸发室压力较前效低, 无需用泵输送; 后效溶液沸点较前效低,溶 液流入后效由于过热而自蒸 发(闪蒸)。 缺点: 后效溶液浓度较前效大,沸点又较低,粘度较大,后效传热 系数较前效小,后两效中尤为严重。
逆流加料蒸发流程 优点:
多效蒸发流程
概述 (Introduction)
(1) 沸点升高:溶液中含有不挥发性溶质,故溶液的蒸汽压较 纯溶剂的蒸汽压为低(沸点高),当加热蒸汽温度一定,蒸 发溶液的传热温差就比蒸发纯溶剂的传热温差小;且浓度 越高,沸点越高, 温差越小。 (2) 能耗大:工业蒸发规模很大,需要耗用大量的加热蒸汽, 应充分利用二次蒸汽(多效蒸发),降低过程的能量消耗; (3) 溶液的特性决定蒸发器的结构特性。易结垢或析出结晶的 溶液,设计上应设法防止或减少垢层的生成,使加热面易 于清洗。对热敏性、高粘度或强腐蚀性的物料,应设计或 选择适当结构的蒸发器。
t pp t p
式中:tp+Δp — 水在平均压力下的沸点,℃;
tp — 蒸发室二次蒸汽压力下算得的沸点,℃。
二次蒸汽流动阻力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 与流体流速、物性及管道尺寸等有关, 一般取为 0.5~1.5 ℃;
多效蒸发

单效蒸发:1kg水/1kg多生蒸汽
Q2 K 2 A2t 2
三效总传热速率:
Q3 K 3 A3t 3
Q Q1 Q2 Q3 K 1 A1t1 K 2 A2t 2 K 3 A3t 3
K1 K 2 K 3 K
不考虑各效温差损失,假设: A1 A2 A3 A
Q KA(t1 t 2 t 3) KAt T
平流加料蒸发流程
多效蒸发流程
蒸汽流向不变,料液和完成 液分别从各效加入和排出, 各效溶液的流向互相平行。
适用于蒸发过程中易结晶的物料 可避免在各效间输送含有大量结晶的溶液。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蒸发强度
生产能力:单位时间汽化的水量,可用传热速率来表示。 三效蒸发各效热流量:
Q1 K 1 A1t1
设备投资的限制
W Q Kt U A Ar r
提高生产强度:提高总传热系数 K 和传热温差Δtm 多效蒸发的唯一优点:提高蒸汽的经济性
多效蒸发的计算:
总物料衡算: 溶剂总蒸发量W: W = W + W + W 1 2 3 Fx0=L1x1=L2x2=L3x3
每一效物料衡算:
F=L1+W1 L1=L2+W2 L2=L3+W3
提高加热蒸汽经济性的措施
t1
提高加热蒸汽经济性的措施
三、热泵蒸发器:
通过压缩机提高二次蒸汽的 压力,使饱和温度提高至原 来的压力时,重新送回蒸发 器加热室。
蒸发设备
蒸发器:
循环型 单程型 自然循环 强制循环
循环型蒸发器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结构与工作原理:加热室
垂直管束 中央循环管
分离室 优缺点:结构紧凑,传热好; 沸点高。
t T —总传热温差
结论:效数越多,生产能力越小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蒸发强度
蒸发强度:蒸发器单位面积上的生产能力。
若三效蒸发和单效蒸发生产能力相同,每个蒸发器的面积和传 热系数相等。 则 单效蒸发强度:Q/A 三效蒸发强度:Q/3A 多效蒸发效数的限制 :
有效温差的限制
效数越多, 有效温差和生产能力越小,蒸发强度越小。
二次蒸汽作为加热蒸汽的条件:该蒸发器的操作压力和溶液 温度应低于前一蒸发器。 蒸发1kg水所需生蒸汽(D/W)
效数 D/W 单效 1.1 双效 0.57 三效 0.4 四效 0.3 五效 0.27
1
2 3
多效蒸发:加热蒸汽通入蒸发器,液体受热沸腾产 生的蒸汽作为二次蒸汽加以利用引入下一级蒸发器, 多个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多效蒸发。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蒸发器的传热面积A
Q A K t m
1 1 1 d2 d2 bd2 R s1 Rs2 K K 2 1d 1 d1 d m 2
Q DR t m T s t
A DR K (Ts t )
蒸 发 器 的 型 式 标准式(自然循环)
总传热系数K, W/(m2· K) 600-3000
欲提高蒸发器的生产强度,必须设法提高蒸发器的总传热系 数K和传热温差Δtm。 多效蒸发的唯一优点:提高蒸汽的经济性(利用率)。
单程型蒸发器
升 膜 式 蒸 发 器
降 膜 式 蒸 发 器
x0 W F (1 ) x3
F x0 D
W1
W2
W3
L1 x1
L2 x2
L3 x3
提高加热蒸汽经济性的其他措施
一、额外蒸汽的引出: 若沸点进料,Ql = 0 , D/W=1 则 W1=D W2=W1-E1=D-E1
D t1 t2 t3
E1
W1
E2
W2
E3
W3
W3=W2-E2=D-E1-E2
蒸发操作
概述
蒸发:将稀溶液在沸腾状态下进行浓缩的单元操作。
蒸发的目的:溶液中溶剂的汽化, 获得溶剂产品或不挥发溶质产品。
蒸发的必要条件:不断供给热能 ,不断排除蒸汽,溶剂易挥发。 蒸发分类 : 单效蒸发 多效蒸发 常压蒸发 加压蒸发 减压蒸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概述
蒸发过程的基本概念: 加热蒸汽(生蒸汽) 二次蒸汽 蒸发流程: 蒸发过程的特点: (1)沸点升高: (2)能耗大: (3)溶液的特性决定蒸发 器的结构特性。 水蒸气 联苯 熔盐
单程型蒸发器
升 | 降 膜 式 蒸 发 器
循环型与单程型蒸发器的不同特点
单程型比循环型更具优点:

溶液只通过加热室一次,不需循环,所以溶液 在蒸发 室停留时间短,沸点不太高,适于热敏性物料; 单程型溶液呈膜状流动,α提高; 膜状流动液柱静压头造成的温差损失小,有效 温差大;
需控制成膜,对进料速度有一定要求。
生产强度U: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积上蒸发的水量,kg/(m2· h)
沸点进料和忽略热损失及浓缩热时,传递的热量Q全部用于 水分W蒸发,设溶剂的汽化潜热为r, 蒸发水分量: 则生产强度
W DR Q r r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
传热量
Q KAt
W Q Kt U A Ar r
外热式蒸发器
加热室外置,降低 蒸发器高度,且加 热管较长,循环速 度加快。
循环型蒸发器
列文式蒸发器
循环型蒸发器
加热室上增设沸腾室, 溶液的沸腾传热有加热 室转移到沸腾室. 优点:避免加热管表面 结晶和结垢,适于粘度 大的溶液,传热系数大 缺点:液柱静压头引起 的温差损失大。
单程型蒸发器
升 膜 式 蒸 发 器 降 膜 式 蒸 发 器
标准式(强制循环)
悬筐式 外热式(自然循环) 外热式(强制循环) 升膜式 降膜式 刮板式
1200-6000
600-3000 1200-6000 1200-7000 1200-6000 1200-3500 600-2000
蒸发设备中的温差损失
蒸发纯溶剂的温差 蒸发溶液的温差
t T Ts T
水蒸发总量:W= W1 + W2 + W3=3D-2E1-E2
D W 2 1 E1 E 2 3 3 3
推广至n效:
W n 1 n2 1 D E1 E 2 En 1 n n n n
二、冷凝水自蒸发的利用:
前一效温度较高的冷凝水通 过自蒸发器被减压至下一效 加热室的压力时,放出热量 ,少量冷凝水自蒸发产生蒸 汽,作为下一效加热蒸汽, 提高生蒸汽的经济程度。

单程型蒸发器
刮板式冷凝器
浸没燃烧式蒸发器
除沫器
除沫器、冷凝器和真空装置
冷凝器及真空装置
除沫器、冷凝器和真空装置
疏水阀
除沫器、冷凝器和真空装置
防止加热蒸汽和冷凝水一 起排出加热室外。 (1) 热动力式 (2) 钟形浮子式 (3) 脉冲式
1-冷凝水入口;2-冷凝水出口; 3-排出管;4-背压室; 5-滤网;6-阀片
杜林规则:某溶液在两种不同压力下的沸点差与另一标准液 体在相应压力下的沸点差的比值为常数。
tA t
0
A
tw t 0 w
K
tA t 0 A K (tw t 0 w)
液柱静压头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
溶液内部的沸点按液面和底部平均压力计算,由静力学方程
p p p 1 gL 2
真空蒸发




真空蒸发:减压(真空)下蒸发。 目的:降低溶液沸点。 优点:真空下溶液的沸点低,加热蒸汽与沸腾液体间温差大, 减小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利用低压蒸汽或废气作热源;适于 热敏性物料;沸点低,蒸发器热损失小。 缺点:耗能大;低压沸点低,粘度大,给热系数减小。 单效蒸发:1kg水/1kg多生蒸汽 多效蒸发:加热蒸汽通入蒸发器,液体受热沸腾产生的蒸汽 作为二次蒸汽加以利用引入下一级蒸发器, 多个蒸发器依次连接形成多效蒸发。 意义: 提高蒸汽的利用率(或经济程度)。 蒸发同样数量的水W,多效时蒸汽量D 2 1 3 远小于单效时。
t Ts t
t T t (Ts T ) (Ts t ) t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