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_图形的运动

合集下载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

(易错题)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测试题(包括答案分析) (1)一、选择题1.下边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2.以下汉字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中B林.C里.3.下边()选项正确表述了从图 1 平移到图 2 的过程。

A. 图 1 向下平移8 个格,再向右平移7 个格B.图 1 向右平移7 个格,再向下平移6个格C. 图 1 向下平移 3 个格,再向右平移 5 个格D.图 1 向下平移 6 个格,再向右平移5个格4.以下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5.以下字母所有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ABC6.下边的英文字母,(A. QB.GHF)不是轴对称图形.B. MC.ECHC. T7.图中,(1)图①( )能获得图② 。

A.向右平移 5 格B.向右平移 4 格C.向下平移 4 格D.向上平移 4 格(2)图③是图②( )获得的。

A.向右平移 5 格B.向右平移 4 格C.向下平移 4 格D.向上平移 4 格8.下边各组图形中经过平移能够重合的是()。

A. B. C. D.9.以下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 乘直升电梯从一楼上二楼B钟.表上的指针慢慢地走C. 火车在笔挺的轨道上行驶D汽.车在平展笔挺公路上行驶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 平移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C. 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D. 长方形有四条对称轴。

11.以下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A. 乘直升电梯从一楼上到二楼B. 钟表的指针嘀嗒嘀嗒地走C. 火车在笔挺的轨道上行驶D汽.车在平展笔挺的公路上行驶12.如图,将长方形纸对折一次沿虚线剪出的图形睁开是()。

A. B. C. D.二、填空题13.一个轴对称图形的点 A 离对称轴的距离为 6 厘米,它的对应点离对称轴是________厘米。

14.正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长方形有________ 条对称轴,半圆有________ 条对称轴。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提优作业卷 (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提优作业卷 (1)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提优作业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下面图形中,只有1条对称轴的是( ),有2条对称轴的是( ),图形⑦有( )条对称轴。

2.下图中,图形⑦向( )平移( )格得到图形⑦;图形⑦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得到图形⑦。

3.观察下图,其中图形( )和图形( )面积相等,都是( )2cm。

二、选择题4.下面现象不是平移运动的是()。

A.拉动抽屉B.开关伸缩门C.合上书本D.运行的升降电梯5.下面各组图形中,全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6.像下面这样把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两次后剪去一部分,得到的图案是()。

A.B.C.D.7.小彩虹在玩“俄罗斯方块”游戏,她要将图中上面的图形平移后,和下面的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正确的平移方法是()。

A.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5格B.先向下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5格C.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D.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5格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平移后的图形,它的大小和形状都发生了变化B.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C.三角形中只有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D.正方形在方格纸上向右平移5格,平移前后两个图形间的格子数就是5格三、解答题9.操作题。

(1)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

(2)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3)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运用平移的知识求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0.奶奶家有一块不规则的菜地,如下图。

奶奶想用篱笆把菜地围起来,应该准备多长的篱笆?(单位:m)11.一块长方形草地长30m,宽20m,中间有两条小路(如下图)。

这两条小路的总面积是多少?现在要给这两条小路铺上一层鹅卵石,平均每平方米约需30kg鹅卵石,大约共需多少千克鹅卵石?12.下图是小明家的长方形花坛,空白部分用于种花,涂色部分(一大一小的正方形)用于种草。

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测试(含答案解析)

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测试(含答案解析)

四年级下册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测试(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

A. B. C.2.一张长方形纸沿同一方向对折两次后展开,折痕()A. 可能互相平行B. 一定互相平行C. 一定互相垂直D. 可能互相垂直3.下列字母全部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A B CB. G H FC. E C H4.这个图案是从( )纸张上剪下来的。

A. B. C. D.5.下面各组图形中经过平移可以重合的是( )。

A. B. C. D.6.如右图,若将三角形ABC向左平移2格得到三角形A′B′C′,则新图形中顶点A′(点A平移后对应的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 (5,1)B. (1,1)C. (7,1)D. (3,3)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 乘直升电梯从一楼上二楼B. 钟表上的指针慢慢地走C. 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行驶D. 汽车在平坦笔直公路上行驶8.三角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所有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9.下列一些图案,其中不是轴对称的是()。

A. B. C. D.10.下面哪些图案不能通过平移得到?()A. B. C.11.如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若将图中阴影部分的圆形或月牙形去掉,可以得到一些新图形,则得到的新图形仍然是轴对称图形的共有()个.A. 5B. 6C. 7D. 8 12.下面哪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A. 平行四边形B. 等腰梯形C. 长方形二、填空题13.要画出某一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必须知道________和________14.如图,三角形先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格,再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格。

15.长方形、正方形都是________图形,长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正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

16.轴对称图形沿着________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设计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内容教材第82~89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共安排了三次,“图形的运动(二)”是第二次学习这一内容,主要是对平移和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是在第一学段整体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第二小节对于平移的再认识。

每个小节都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小节由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补全轴对称图形组成;第二个小节是由画平移后的图形和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组成。

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感受平移运动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建议1.关注知识形成过程,把握核心内容。

2.借助“方格图”学习轴对称和平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设计活动,重视数学思考。

课时安排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第2课时图形的平移第3课时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第1课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教材第82~83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会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3.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轴对称图片:师:这些图片好看吗为什么好看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原卷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原卷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原卷版)编者的话:《四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和专项练习两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本专题是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轴对称的认识及作图和平移的认识及作图,题型相对简单,多为作图题,一共划分为十二个考点,建议作为本章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欢迎使用。

【考点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方法点拨】1.如果将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典型例题】下面的图案是轴对称的吗?是的在括号里画“√”,不是的画“×”。

( ) ( ) ( ) ( )【对应练习】下面各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里画“√”,不是的画“×”。

( )( )( )( )【考点二】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方法点拨】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平行四边形没有对称轴。

【典型例题】下列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 B.等腰三角形 C.角 D.平行四边形【对应练习1】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腰梯形C.平行四边形 D.正方形【对应练习2】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对应练习3】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半圆有( )条对称轴。

【考点三】特殊的轴对称图形。

【方法点拨】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就是把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看两侧的图形能否完全重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操作图形,掌握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的基本方法。

2.能够绘制直线的平移、旋转、翻折后的图形。

3.能够解决问题中有关图形变化的具体计算。

二、教学重点
1.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

2.绘制平移、旋转、翻折后的图形。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平移、旋转、翻折的概念及实现方法。

2.解决问题中的具体计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并让学生想象图形做不同的动作,引出图形的运动概念。

2. 学习平移
1.讲解图形的平移概念和方法。

2.示范如何进行平移操作。

3.练习平移的相关题目。

3. 学习旋转
1.讲解图形的旋转概念和方法。

2.示范如何进行旋转操作。

3.练习旋转的相关题目。

4. 学习翻折
1.讲解图形的翻折概念和方法。

2.示范如何进行翻折操作。

3.练习翻折的相关题目。

5. 综合练习
让学生通过综合练习,将平移、旋转、翻折运动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作业
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拓展练习:在纸上绘制一个图形,进行平移、旋转、翻折操作,并计
算每次的移动距离和角度。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图形的运动方法,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和拓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平移》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平移》说课稿

《平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平移》。

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教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2节。

学生在二年级的(下册)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及特征。

掌握了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一次的方法,这是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本节教学内容是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分别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即连续平移两次。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图形与变化内容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深入探究图形与变化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86页例题3是把图形在方格纸上沿水平与竖直方向分别平移两次,一是让学生体会图形平移特征,能够说明白平移的方法;二是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把例题图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画出平移后的图形,重点在画。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平移现象,理解图形平衡的方向与距离参数,能正确判断图形的平移变换,掌握把简单图形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平移方法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践、探索图形平移现象与特征过程,培养增强观察、思考、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增强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与学习信心,感受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认识平移的现象与特征,能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图形。

教学难点:平移简单图形,并能说出平移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作业纸。

四、说教法与学法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核心理念是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下的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下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平移运用平移知识解决问题例4二、《图形的运动(二)》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做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三、课标解读运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特征,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大量的运动现象,如平移、旋转、对称等。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内容中,图形的运动有两种最基本的形式:一种是形状和大小不变,仅仅发生位变化的图形运动;另一种是形状不变而大小变化的图形运动。

第二学段中,图形的运动的课程内容及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会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在第一、二学段,方格纸是学生认识图形运动很好的平台,利用它可以准确地描述图形的位置,定量刻画图形的运动,这样的描述和刻画又能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通过观察、操作等,在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只要求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以及图形绕着一点旋转90度,不要求图形沿其他方向平移或绕着一点旋转任意角度。

两个学段的要求既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渐深入,循序渐进。

相应地,关于图形的运动(二)的具体编排,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及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优化知识结构,按以下三个层次加以编排:(二)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运动
一、填一填。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现象
二、判断。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
三、选择。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现象。

A、平移
B、旋转
C、平移和旋转
2、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
B、电风扇扇叶
C、拨算珠
4、下面各图形中()不能通过图①平移或旋转得到。

四、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在□里画“√”。

五、下列现象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六、下面哪幅图是由图(1)平移得到的?写在。

七、分别画出向右平移10格和向下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

八、在方格里画出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九、计算
5.8+2.47+7.53 81.52-60.25-0.75 47.23+72.29-27.23
9.05+5.9+0.95+4.1 6.36-4.8-1.2 4.36+0.86-0.56 26.8+(5.36-3.95) 24.36-(18.08-13.95) 1-0.68+0.32
5.63 + 2.3﹣2.63 15. 76 ﹣(4.7 + 5.76) 60﹣ 5.38﹣4.62 100﹣28.4﹣1.6 88.26﹣27.26﹣8.26﹣12.74
九、解决问题
1、在下面的图形中作一条线段,(1)把图1分成是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2)把图2分成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1)
2、把边长分别是5厘米、4厘米、3厘米和2厘米的4个正方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如图),排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3、四个周长为17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右图所示,求大长方形的周长。

4、如下图所示,正方形被分成了五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30厘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