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辨别和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并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知识,对于图形的运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辨别和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对平移和旋转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新课导入:介绍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讲解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
4.练习与讨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5.总结与拓展:总结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并引导学生思考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以及实际应用。
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点和应用。
图形运动知识点六年级下册

图形运动知识点六年级下册一、图形的平移运动平移是指将一个图形整体上下左右移动,但形状和大小不变。
平移运动是图形的基本运动之一,常用的表示方式是向量。
以矩形ABCD为例,做出平移向量OA。
我们可以将矩形ABCD沿OA平移,得到平移后的新图形A'B'C'D'。
二、图形的旋转运动旋转是指围绕某一点旋转图形,使图形的每个点都绕着这一点旋转相同的角度。
旋转运动也是图形常见的运动方式之一。
以三角形ABC为例,将其围绕点O逆时针旋转θ角度。
则三角形A'B'C'为旋转后的图形。
三、图形的对称运动对称是指图形相对于某一直线、某一点或某一平面的映射关系。
对称运动是图形的一种变化方式。
1. 直线对称以直线l为对称轴,对称轴把图形分成两个对称的部分。
对称轴上的点不变,对称轴两侧的点以对称轴为中心对应。
以正方形ABCD为例,以直线l为对称轴进行对称。
则点A和C、点B和D相对应。
2. 点对称以点O为中心进行对称,对称轴可以任意选取。
对称后,以对称轴为中心的点和其对应的点相互重合。
以圆O为例,以点O为中心进行对称。
则点A和A'、点B和B'相对应。
四、图形的拓展运动拓展是指图形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的运动方式。
以矩形ABCD为例,将其按照比例k进行拓展。
则拓展后的矩形为A'B'C'D',且A'B' = k * AB, A'C' = k * AC。
五、图形的应用图形运动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实际问题中广泛应用。
1. 地图导航地图导航中的地图可以看作是平面上的图形,根据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可以确定路线。
我们可以通过平移、旋转、对称等图形运动的知识,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规划出最短路径。
2. 机器人运动机器人在工业生产、医疗护理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的移动可以通过图形运动的知识来实现。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编程控制机器人按照特定的路径平移、旋转,完成指定的任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第1课时 图形的旋转(一)

绕O点旋转 O
逆时针旋转了90°。
绕O点旋转 O
顺时针旋转了90°。
旋转三要素: 1 旋转中心(绕哪个点旋转) 2 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3 旋转角度 (旋转了多少度)
画一画。 (1)画出线段A B 绕 点 B 顺 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2)画出线段A B 绕 点 A 逆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画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
(1)将线段MN 绕
点P 顺时针旋转90°。
N'
(2)将线段MN 绕点P 逆时针旋转90°。
N' M'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旋转三要素: 1 旋转中心(绕哪个点旋转) 2 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3 旋转角度 (旋转了多少度)
2.想一想,填一填。
一棵小树被扶起种好,这棵小树绕点O( 顺时针)
方向旋转了( 90 )°。
3.画一画。
(教材P29 T3)
(1)画出线段AB绕点A顺 (2)画出线段AB绕点B逆 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时针旋转90°后的线段。
A
B
(教材P29 T4)
4.如图,点P是线段MN上一点,请按下列要求分别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第 1 课时 图形的旋转(一)
情境导入
这些是什么现象?
探究新知
观察钟面,说说时针、分针、秒针是怎样旋转的?
时针、分针、 秒针都在绕 中心点旋转。
分针1小时旋转一 周,时针1小时旋 转1大格。
顺时针 逆时针
观察下图中的横杆分别是怎样旋转的,与同伴交流。
练一练
(教材P29 T1)
1.(1)下面两个钟面上,时针分别从几时走到了几时? 哪个钟面的时针旋转的角度大?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2一. 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的概念及特点,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平移、旋转的过程,并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
本节课是该章的第二个教案,内容主要包括利用平移、旋转进行图形的变换,以及变换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平移、旋转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旋转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的概念及特点,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平移、旋转的过程,能运用平移、旋转进行图形的变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移、旋转的概念及特点,图形变换的方法。
2.难点: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平移、旋转进行图形的变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旋转的概念及特点。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平移、旋转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平移、旋转的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用于教学实践。
3.教学用具:三角板、直尺等,用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如滑滑梯、旋转门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向学生介绍平移、旋转的概念,并用语言描述平移、旋转的过程。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案一、教材分析:《图形的运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内容。
本单元主要介绍图形的运动,包括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的变换方式。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进一步掌握这些图形运动的特征,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也能够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运动的特征,学会用这些方式进行图形变换。
2. 能够灵活运用图形运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3. 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想象等数学活动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 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运动的特征。
2. 学会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方式进行图形变换。
教学难点:1. 能按要求画出一个基本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图形的基本属性和简单的图形变换,对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图形的运动特征和变换方式。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也在逐渐发展中,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想象等数学活动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展示一些具有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特征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些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的特点?它们有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 教学内容呈现:教师依次介绍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概念和特征。
例如,教师说:“轴对称是指图形可以通过一个轴线将图形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对称一致。
平移是指图形在平面上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的情况下,整体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旋转是指图形绕一个中心点旋转一定角度,保持形状和大小不变。
放大与缩小是指图形按比例增大或缩小。
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复习与整理

随堂检测
3、(1)以直线MN为对称轴,画出与图形A轴对称的图形,得到图形B。 (2)将图形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3)将图形C向左平移6格,得到图形D。
D
C
B
随堂检测
4、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图形画出一些美丽的图案。请你按下面的方 法做一做。 (1)如下图,用硬纸剪一个六边形,并在六边形上打一个小孔,然后 沿着六边形的边将它描在纸上。 (2)接着以小孔为中心,旋转手中的六边形,并沿着六边形的边描下 来。 (3)一直画下去,你就能得到右图。
题型归纳
2、根据要求画出图形的运动。 典例精析: 例: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B和图形C。
(1)图形A向下平移3格得到图形B。 (2)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C
C
B
本课小结
图形的运动的整理与复习
A
B
C
图形旋转时要 先确定中心点, 和旋转方向与 角度。
稍复杂的图形的旋转 时,可以先旋转关键 线段,再确定图形的 位置。也可以剪一个 同样大的图形旋转一 下,摆一摆。
图形平移时, 关键要数清格 子,找好对应 的点,再画出 相应的图形。
随堂检测
1、笑笑能将下面的图1通过图形的运动变成图2,你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
左上角的图形向右平移3格,右上角的图形向左平移3格,左下 角的图形向右平移3格,右下角的图形向左平移3格。 ……
பைடு நூலகம்
随堂检测
2、图形A如何运动得到图形B?图形B如何运动得到图形C?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1、时针、分针、秒针都在绕着( 圆的中心点 )旋转。 2、时针、分针旋转的方向就是( 顺时针 )方向,相反 的就是( 逆时针)方向。 3、图形旋转时要先确定(中心点),和旋转方向与角度。 4、稍复杂的图形的旋转时,可以先旋转关键( 线段), 再确定图形的( 位置 )。可以剪一个同样大的图形 ( 旋转 )一下,摆一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 图形的运动》(共8张PPT)

知识运用:
A→ B :向右平移5格 B→ C :向右平移5格,以笑脸的中心逆时针旋转90o。 C→ D :以笑脸的中心逆时针旋转90o,向右平移5格.
说说你的收获:
图形的运动 ---
全等运动
(形状不变, 大小不变。)
平移 旋转
谢谢
图形的运动
平移
图形的运动:
一、平移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 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2、平移后的图形和原图有什么联系呢?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
3、在方格子上平移图形要把握什么? 一是移动的方向,二是移动的距离。
旋转
图形的运动:
二、旋转
1、什么叫图形的旋转?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或一条轴,并按某个
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图形的旋转。
2、旋转后的图形和原图有什么联系? 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是图形的位置发生改 变。
3、旋转的方向有哪几种情况? 顺时针和逆时针
4、 在方格子上画旋转图形时要注意什么? 一是中心点,二是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5 图形的运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5 图形的运动∣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 能够识别和应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图形变换的性质和规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图形的平移- 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叫做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 性质: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 应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平移的效果。
2. 图形的旋转- 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 性质: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 应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旋转的效果。
3. 图形的轴对称- 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 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每个点关于对称轴都有一个对应点,且对称轴是图形的对称轴。
- 应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轴对称的效果。
教学步骤1. 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探究- 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 引导学生总结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3. 应用-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进行解决。
-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效果。
4.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
- 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21
Page 22
Page 4
下面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 色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颜色。
Page 5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 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Page 6
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Page 7
这些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他们的 对称轴 。
×
√
×√ √
√
Page 8
(2)条
Page 9
(4)条
Page 10
(无数)条
Page 11
例:把下面三幅图的各边放大到 原来的2倍,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Page 12
Page 13
放大后所画的正方形的边长 要画(6 )格。
Page 15
Page 16
放大后所画的长方形的长要 画( )格,宽要画( )格.
Page 17
放大后所画的长方形的长要 画(12)格,宽要画( 6 )格。
Page 18
Page 19
放大后所画的三角形的一条 直角边要画( )格,另一条直 角边画( )格.
Page 20
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 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 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6 图形与几何
6.8 图形的运动
Page 1
平移和旋转
小房图向右平移了6格。
金鱼图向(左)平移了( 7 )格。 火箭图向(上)平移了( 5 )格。
Page 2
1 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6个后的图形。 2 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
Page 3
把船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图形涂上颜色。
小鱼向( 右)平移了( )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