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土地财政收入问题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中美政府财政调控收入分配比较研究

中美政府财政调控收入分配比较研究



美 国 政 府 运 用 财 政 手 段 调 控 收 入 分 配 的
看 , 联邦 政府 对州 和地 方 政 府 的各 种 补 助 、 补 贴 和 专 项拨 款是 财 政 调 控 - b分 有 效 的 手 段 , 大 约 占 联 邦 财政 转 移 支 付 的 8 0% 左 右 。 I 2 j 联 邦 政 府 的 这 种
美 国是 个 联 邦 制 的 国家 , 其 财 政 管 理 体 制 分
为 联邦 、 州 和地 方三级 管理 , 这 种 三 级 财政 管 理 体 制 是 与 其 行 政 管 理 体 制 相 对 应 的 。 随 着 国 家 干 预
资 金 作 用 的 发 挥 。联 邦 政 府 主 要 通 过 运 用 这 种 自 上 而 下 的 转 移 支 付 方 式 来 帮 助 和 支 持 落 后 地 区 的
2 0 1 3年 2月
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a r b i n F i n a n c e U n i v e r s i t y 总第 1 1 7期
第 1 期
中美政府财政调控收入 分配 比较研究
李 晓 艳
(信 阳职业技 术 学 院 , 河南 信阳 4 6 4 0 0 0 )
来 , 美 国经 济 在 飞 速 增 长 的 同 时 , 收 入 分 配 不 平 等 现 象 也 成 为 美 国 社 会 中 存 在 的 一 个 十 分 突 出 的 问 题 , 而 其高 度 发 达 的市 场 经 济 体 制 未 能 有 效 解 决
这 一 问题 , 因此 , 政府 采 取 了一 系列 调 控手 段 对 收 入 差距 进行 调 控 , 其 中财 政 手 段 是 政 府 调 控 收 入 分 配差距 的重要 手段 。

中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对比分析

中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对比分析

中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对比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两国财政状况的异同。

在预算收入对比分析中发现,美国预算规模较大,而中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

财政支出方面,美国在社会保障和医疗等领域支出巨大,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多。

债务情况对比分析显示,美国债务规模高于中国,但中国债务增速较快。

在财政健康状况对比分析中,美国财政状况较为脆弱,中国财政状况相对稳健。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美政府财务状况的不同之处,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然后讨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方向。

通过此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美两国财政状况,为两国政府财政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对比分析、预算收入、财政支出、债务、财政健康状况、财务状况、建议、展望、研究局限性、后续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美国和中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对比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两国政府的财务状况直接影响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财政政策对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在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改革压力。

中美两国政府的财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经济的总体情况和国家治理水平。

通过对中美政府的预算收入、财政支出、债务情况和财政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政府的财政状况,为国际经济政治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中美政府的综合财务报告,深入分析两国的财政状况,发现其中的异同,并对这些差异进行解读,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中美政府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两国的经济实力和治理水平,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政治合作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中美政府的财务状况,揭示两国在财政收入、支出、债务和财政健康方面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对我国土地财政的认识--基于香港和美国的土地财政

对我国土地财政的认识--基于香港和美国的土地财政

( 一) 土 地 财 政 现 状 据 国 务 院 发 展研 究 中 心 的 一 份 调 研 报 告 显 示 , 在 一些 地
方, 土地直接收入及城市扩张带来 的间接税 收占地方 预算 内 收入 的 4 0 %, 而土地 出让金净收入 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 6 0 % 以上。目前来说 , 地方政府财政高度依赖土地 财政 , 土地财政
No. 2 6, 2 01 4
S e i f a l No . 2 4 4
对我 国土地 财政 的认识
基 于香 港 和 美 国的 土地 财政

旭, 李

( 南京财经大学 财政与税务学院 , 南京 2 1 0 0 4 6 )

要: 近年 来政 府 对 土 地 财政 的依 赖 程 度 日益 加 强 , 土地 财 政 成 为 当今 的 热 点 问题 。通 过 学 习香 港 和 美 国 的土
美 国 的 土地 财政 收 入 主 要 包 括 3种 : 一 是将 土地 作 为 资
策 目标 的l T具 , 而不仅仅是生财之道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7 — 2 6
作者简 介 : 周旭( 1 9 9 0 一 ) , 女, 江苏南京人 , 硕士研 究生 , 从 事公共财政 与经济发展研 究 ; 李梅 ( 1 9 9 1 一 ) , 女, 安徽 亳州人 , 硕士
期使用 。香港土地批租特点是其批租方式和 出让金的收取。
( 一) 土 地 批 租 方 式
香港土地批租主要采用公开拍卖 、 招标 、 协议三种方式。公
对 地方政府 的财力需求提供了大大的支持 。
( 二) 土地财政形成原因 土地财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 面因素促成的 。 本文列举 了 几个比较重要 的原 因。首先 , 1 9 9 4 年分税制改革以来 ,地方

中美中央财政收入对比

中美中央财政收入对比

• 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差距
中国目前还属于生产建设型财政,而美国已然属 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型财政。在美国税收地位不 太重要的消费税,在中国因宏观调控所需,征管较 简便,税率较高而被选择为中央税,而在美国十分 重要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在中国似乎遭到冷 遇。个人所得税在中国由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征 收管理水平有限,税收成本较高等原因而在相当长 的一个时期内不能成为主体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现在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差距 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乏税收调节。
中国中央和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收入 结构差异
中国中央财政收入主要组成部分(间接税为主): 流转税收入比重占主体(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以纳税人商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流转额或者数量以及非商 品交易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美国联邦财政收入主要组成部分(直接税为主): 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类工薪税为主
造成中美税收差异的原因分析
• 税收体制存在差异
美国采取单列举法,除税法明确不予征税的以外,一切收入 都得征税。我国采取双列举法,既列举征税项目,又列举免税项 目。中国的征税范围比美国小,而免税范围却比美国大。从免税 范围看,中国作为工资构成的形形色色的补贴等隐形收入,实际 中往往难以征税。加 总之,美国的税收主要来自于个人,而中国的税收主要来自 于企业。

中美财政现状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财政现状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财政现状对比分析报告引言中美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其财政状况对全球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中美两国的财政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关注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赤字以及债务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深入了解中美财政现状的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两国经济体系的运行和发展方向。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对比1.1 财政收入在财政收入方面,中美两国存在显著差异。

根据最新数据,中国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间接税和企业所得税,其中增值税是最大的来源。

而美国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直接税,其中个人所得税占据了主要比例。

这种差异主要反映了两国经济结构的不同。

中国经济以出口和制造业为主,因此增值税等间接税成为了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而美国经济则更加依赖于消费和服务业,因此个人所得税成为了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2 财政支出在财政支出方面,美国的规模远远超过中国。

美国保持了高水平的军事开支,而中国的军费开支相对较低。

此外,美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医疗保健支出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中国的财政支出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社会福利方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断增加,同时也加大了对教育和社会福利的投入。

二、财政赤字对比2.1 财政赤字规模财政赤字是衡量国家财政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

目前,美国的财政赤字规模远远高于中国。

美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支出的政策,导致财政赤字大幅度上升。

相比之下,中国的财政赤字规模相对较小。

中国政府更加注重财政稳定和控制风险,因此在财政政策方面相对保守。

2.2 财政赤字原因财政赤字的形成原因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财政赤字主要是由于减税和增加支出造成的。

而中国的财政赤字主要是由于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引起的。

三、债务情况3.1 债务规模债务规模是评估一个国家财务健康的重要指标。

截至目前,美国的债务规模远远超过中国。

美国政府一直以来都是融资需求较大的国家,因此债务规模一直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财政金融政策扶持三农的中外对比研究

财政金融政策扶持三农的中外对比研究

财政金融政策扶持三农的中外对比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外财政金融政策对三农的扶持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差异和影响。

在研究背景指出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研究目的是分析中外政策对比,研究意义在于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正文部分分别比较了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三农的支持情况,并对中外政策差异进行分析,结合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指导我国未来的发展。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外财政金融政策对三农的差异,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预测了发展趋势。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我国三农政策的制定和改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财政金融政策、三农、中外对比研究、扶持比较、差异分析、案例分析、政策建议、总结、展望、发展趋势、关键词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财政金融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扶持三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农民收入不足等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进步。

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国在财政金融政策扶持三农方面的做法也各有不同。

对比中外财政金融政策对三农的扶持情况,分析其差异和共同点,可以为我国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外财政金融政策扶持三农的对比研究,深入探讨不同政策对三农的影响,为我国加强对三农的支持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中外财政金融政策对三农的扶持情况,通过比较中外两国在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方面对三农的支持程度,探讨其差异性和共同点,为我国未来完善三农政策提出建设性意见。

具体目的包括:1. 比较中外财政政策对三农的扶持措施和效果,分析不同政策对三农产业发展的影响。

2. 对比中外金融政策对三农的支持情况,探讨不同政策对三农金融服务的影响及差异。

中美土地财政收入问题比较

中美土地财政收入问题比较

中美土地财政收入问题比较研究■张涵山东财经大学[摘要]本文对中美两国的土地财政收入方面进行了异同点的对比,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中得出我国可以从中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土地财政财产税土地出让金土地财政收入指的是与土地相关的税费等形成的财政收入。

近几年,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收入,形成了学术界热衷研究的“土地财政”问题。

而在美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土地财政收入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文对中美两国土地财政收入相关方面进行对比,从美国的土地财政发展状况得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与启发。

一、美国土地财政收入状况概述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出现过三种形式:一是将土地作为资产出售形成的资产性收益;二是以土地及其地上附属建筑物为载体形成的税收收入,如财产税、对土地和房屋征收的遗产税和赠与税;三是政府以非税收的形式征收的其他与土地有关的财政收入,如不动产出售收益等。

在不同时期,美国土地财政的形式以及归属有着不同的特点。

从1776年到内战时期,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以土地出售收益为主,且基本上归联邦政府所有。

而从内战至今,财产税成为主要形式。

在内战结束后,土地财政收入是由州和地方共享的。

后来随着州政府开始开辟新税种,将财产税下放给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占州政府总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从1902年的52%,下降到1942年的10%。

但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财产税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

二、中美土地财政收入的相同点1.形成原因都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美国的土地财政开始于建国初期。

那时的美国刚刚经历完独立战争,各级政府迫切需要筹集大量的财政收入来修复战争创伤,建设新国家,而当时的美国经济尚未恢复,税源狭窄,无法短期筹集到政府需要的收入。

而我国在实行分税制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大幅提高,财权上收,而地方政府的事权却没有相应减少。

地方政府拿少数钱却要做多数的事,就必然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

中美收入分配差距比较与反思

中美收入分配差距比较与反思

中美收入分配差距比较与反思董全瑞【专题名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专题号】F13【复印期号】2012年04期【原文出处】《中州学刊》(郑州)2012年1期第27~32页【英文标题】Comparis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Ga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作者简介】董全瑞,男,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石家庄050061【内容提要】借助1978-2010年期间,中国和美国收入分配在基尼系数、五等分组家庭、劳动份额、资本比重、贫困线等横截面方面的数据,对中美两国因制度变革而产生的分配效应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在短短的30年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收入分配差距居前列的国家。

这需要我们从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关系、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等方面进行反思。

如果一个社会不能解决目前的分配问题,那么就要准备解决将来更为复杂的分配问题,这是可预见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中美两国/收入分配/比较/挑战/反思中国和美国在人口规模和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从趋同比较来看两国之间的可比性并不是太强。

然而,抛开以上因素,借助横截面数据,在同一时刻,跨空间对制度变革产生的分配效应进行比较分析,是可行的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在这些约束条件下,本文讨论1978年以来中美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发展趋势。

在数据的选取上尽可能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这样可以使数据既有可比性又有权威性。

判断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趋势,真正需要的是时间序列数据。

这些数据相互印证、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链条。

可惜,这样的数据在我国并不完整也不够一贯。

一、中美收入分配差距比较及其分析(一)基尼系数比较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

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之间表示较为合理,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差距悬殊;而国际上公认0.4为警戒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土地财政收入问题比较研究■张涵山东财经大学[摘要]本文对中美两国的土地财政收入方面进行了异同点的对比,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中得出我国可以从中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土地财政财产税土地出让金土地财政收入指的是与土地相关的税费等形成的财政收入。

近几年,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收入,形成了学术界热衷研究的“土地财政”问题。

而在美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土地财政收入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文对中美两国土地财政收入相关方面进行对比,从美国的土地财政发展状况得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与启发。

一、美国土地财政收入状况概述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出现过三种形式:一是将土地作为资产出售形成的资产性收益;二是以土地及其地上附属建筑物为载体形成的税收收入,如财产税、对土地和房屋征收的遗产税和赠与税;三是政府以非税收的形式征收的其他与土地有关的财政收入,如不动产出售收益等。

在不同时期,美国土地财政的形式以及归属有着不同的特点。

从1776年到内战时期,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以土地出售收益为主,且基本上归联邦政府所有。

而从内战至今,财产税成为主要形式。

在内战结束后,土地财政收入是由州和地方共享的。

后来随着州政府开始开辟新税种,将财产税下放给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占州政府总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从1902年的52%,下降到1942年的10%。

但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财产税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

二、中美土地财政收入的相同点1.形成原因都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美国的土地财政开始于建国初期。

那时的美国刚刚经历完独立战争,各级政府迫切需要筹集大量的财政收入来修复战争创伤,建设新国家,而当时的美国经济尚未恢复,税源狭窄,无法短期筹集到政府需要的收入。

而我国在实行分税制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大幅提高,财权上收,而地方政府的事权却没有相应减少。

地方政府拿少数钱却要做多数的事,就必然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

将土地作为资产出售来获取收益,程序简单快捷,成本低,可以满足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收入。

因此,中美两国的地方政府都选择了采用土地财政方法解决财政困难。

2.土地财政收入都主要归地方所有土地资源不易转移和隐藏,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的土地也更具有信息优势,因此由地方政府征收与土地相关的财政收入,成本更低,程序上也更加方便。

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经历了从中央所有,到州与地方共享,最后到地方政府占用绝大部分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征收的效率是逐渐增强的。

我国土地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土地出让金、以及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与土地相关的税种。

土地出让金全部归地方所有,中央不参与分配。

而上述税种也都属于地方税,收入归地方独享。

由此可以看出,中美两国的土地财政收入在分配方面有相同之处,即都主要归地方所有。

3.土地财政收入都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在出售土地时期,土地财政收入在美国总财政收入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曾一度达到60%。

后期的财产税占地方税收收入的70%。

土地财政收入在美国财政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我国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土地出让金。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虽然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波动较大,但平均在40%以上,可见我国地方政府存在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收入的问题,尤其是依赖土地出让金,地方财政面临较大的财政风险。

表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年鉴2011》三、中美土地财政收入的不同点1.出售内容不同虽然两国都经历了出售土地换取资本收益的过程,但两国出售的内容并不相同。

美国出售的是土地的所有权。

美国先通过一系列法案,将西部的土地收归国有,然后通过出售和赠与的手段将土地转为私有,从而获得土地出售收益。

在此过程中,虽然出售的价格和具体政策一直在变化,但交易土地所有权以换取财政收入的性质一直没有改变。

我国的土地是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不允许存在私有土地,因而出售的是土地的使用权。

国家根据土地的用途,还对使用权的最高期限做了具体规定:居住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等等。

因此,土地出让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40—70年租金的一次性缴付。

缴付土地出让金后换取的只是对土地的开发使用权,所有权始终由国家掌握。

2.获取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不同2007200820092010全国土地出让金总额(亿元)12216.7296001590028197.7全国财政总收入(亿元)51321.7861330.5368518.383080.3地方财政收入(亿元)23572.6228649.7932602.5940609.8土地出让金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重23.80%15.65%23.22%33.94%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总收入比重51.83%33.51%48.77%69.44%162《商场现代化》2012年10月(下旬刊)总第699期从内战至今,财产税始终是美国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占据绝对比重。

美国的财产税主要对不动产征税,税基是根据相关机构对不动产的评估价值来确定的,每年征收一次。

因此财产税是对土地的持有环节征收的税种。

也可以说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主要是通过对土地持有环节的征税来实现的。

而我国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土地出让金这种非税收入,一次性获得土地几十年的收益,而与土地相关的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

例如2009年,我国土地出让金是15900亿元,而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仅为920.98亿元和633.07亿元。

3.管理层次不同作为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美国财产税在征税范围、税率、征收办法方面都有相关法令进行详细的规定,收支纳入预算,并受到议会和民众的严格监管。

另外即使是非税收入都有严格的规范和管理,都要地方政府议会或是选民通过投票来决定,充分保证其民主化和透明化。

而我国的土地出让金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预算外收入,管理比较混乱,也隐藏了大量腐败和浪费现象。

为了加强对土地出让金的管理,2006年底,国务院下发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

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

但是,在2010年国家审计署公布的《40个市地州56个县区市土地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及土地征收出让情况审计调查结果》中显示,在被抽查的市县中,674.81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不规范,未按规定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占征收总额的20.1%。

与美国相比,我国土地财政收入的管理水平和层次依然不高。

4.产生效果不同因为土地稳定的自然属性和价值属性,土地财政收入为美国的地方政府带来了稳定而丰富的财政收入。

此外,因为财产税是对不动产的持有环节征税,谁持有的不动产越多,缴纳的财产税也就越多,因而美国的土地财政收入还具有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而我国的土地财政问题却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

地方政府从自身财政利益考虑,推动了一轮轮的“圈地”热潮,造成耕地大量减少,失地农民增加。

而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缺失又隐含了社会的不安因素。

对于城市来说,不断创新高的土地出让金更加推高原本就已高不可攀的房价。

且土地出让金实际上是预支了土地未来几十年的租金收益,属于寅吃卯粮的做法,给未来的地方财政带来风险。

四、中美土地财政收入产生差异的原因1.国家经济制度及土地所有制不同美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其本质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实行国有土地的私有化是符合其经济制度的。

因而美国可以通过出售土地所有权获取收益。

而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国家要掌握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因此我国的土地制度是二元土地所有制,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城市土地国家所有。

只有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转让。

国家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并依照法定程序,在做出适当补偿的情况下可将集体土地征为国有。

所以我国出售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才能符合我国的经济制度。

2.财政体制不同美国的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税收权限。

州和地方政府都具有独立的税收立法权和征收管理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开征或是停征某种税种,其税率、征管机构以及税收减免可自主安排。

因此当美国的地方政府面临财政困难时,可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开征新税或是在现行税制下提高税率,而不需要想方设法获得预算外的收入。

因而税收是美国土地财政收入的主体。

而我国的税收立法权集中在中央,地方只能根据本地情况,制定一些适用于本地区的税收征管规范。

面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只能从制度外想办法。

土地出让金就成了一条简单快捷的生财之道。

因而土地出让金成为了我国的土地财政收入的主体。

五、美国土地财政收入的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启示1.改革税制,增加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目前在重庆、上海进行试点的房产税,只是对新购房屋进行征税,偏向流转税而不是财产税。

我国应该以房产税作为税制改革,解决土地财政问题的重点,改革的方向应该有流转环节变为保有环节,每年对纳税人持有的超过一定数量的房产进行征税。

这样既可以为地方带来稳定丰富的税收收入,也可以有效地调节住房市场的供求,起到降低房价的作用。

另外,耕地占用税也可以作为另一个改革方向。

可以将单位和个人占用的林地和草地纳入征税范围,将一次性征税改为按年征收,以扩大税源。

同时,这严格审批和监管的前提下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权限,可以使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充分合理地开发税源,增加本级政府的财政收入2.加强对土地出让金的管理。

解决我国的土地财政问题并不是要完全取消土地出让金,而是要将土地出让金像美国的非税收入一样,提高其管理水平。

要认真落实有关规定,将土地出让金全额纳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并成立专门的机构,定期对各级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开,提高土地出让金收支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1]李爱鸽.地方政府财源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王克强,刘红梅,张璇.美国土地财政收入发展演化规律研究.财政研究,2011(2)[3]安体富,窦欣.我国土地出让金: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南京大学学报,2011(1)[4]高强.美国税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163《商场现代化》2012年10月(下旬刊)总第69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