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类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
全日制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全日制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
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全日制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用于评估考生在旅游管理领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以选拔合适的学生进入硕士研究生研究。
考试内容:
1. 旅游管理基础知识
- 旅游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 旅游产业相关理论
- 旅游市场和需求分析
- 旅游规划与开发
-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
2.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 旅游经济学
- 旅游营销与策划
- 旅游企业管理
-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 旅游法律与政策
3. 旅游管理研究方法
- 旅游管理研究方法概论
- 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法
- 访谈与观察方法
-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4. 旅游管理实践能力
- 旅游规划与项目管理
- 旅游市场调研与分析
- 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
- 旅游活动策划与组织
考试形式:全日制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
考试时间:考试时限为3小时。
考试参考书目:
- 《旅游管理学》(吕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旅游规划与开发》(黄长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旅游营销学》(Katrina Halkitis,清华大学出版社)
备注: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以招生院校发布的最新通知为准。
以上内容为《全日制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的初步概述,具体内容以招生院校发布的最新通知为准。
招生院校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2024年旅游管理专业单招技能测试考试大纲

2024年旅游管理专业单招技能测试考试大纲一、基本情况说明
本技能测试大纲旨在评估考生在旅游管理专业方面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旅游行业的需求和发展。
本大纲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为依据,全面考察考生的知识储备、技能掌握和综合素质。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1. 基础知识测试
本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专业技能测试
本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包括导游服务技能、旅游酒店服务技能、旅游营销技能等。
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技能完成工作任务。
3. 综合素质测试
本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要求考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适应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
三、考试形式与时间安排
1. 考试形式:本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时间安排:基础知识测试占40%,专业技能测试占40%,综合素质测试占20%。
四、评分标准与成绩评定
1. 评分标准:本考试的评分标准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各项要求为依据,结合实际工作任务和行业标准进行评分。
2. 成绩评定:本考试的成绩评定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
基础知识测试、专业技能测试和综合素质测试三项成绩均达到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否则
为不合格。
旅游管理专业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旅游管理专业考试大纲【模板】

旅游管理专业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旅游管理专业考试大纲【模板】旅游管理专业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旅游管理专业考试大纲本大纲主要测试学生理解和掌握旅游相关基础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旅游工作中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一、参考资料1.《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专家编写组,中国旅游出版社,2018年5月第3版2.《导游业务》,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专家编写组,中国旅游出版社,2018年5月第3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4月)二、考试范围及内容1.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2.旅游活动、旅游业旅游活动的类型及构成要素;旅游业的概念、构成、性质、特点及“三大支柱”。
3.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历史变迁、历史文化常识、哲学与文学、古代主要科技技术。
4.中国旅游景观中国主要地貌类型及代表性地貌景观、各省(市、自治区)5A级旅游景区。
5.中国饮食文化中国主要菜系、特色风味菜;名茶与名酒。
6.中国风物特产各省(市、自治区)代表性风物特产。
7.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概述;古长城、宫殿、坛庙、陵墓等基础知识。
8.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分类、构景手段、现存著名园林。
9.中国民族民俗与宗教中国各民族的地理分布、习俗风情;中国四大宗教的基本概况。
10.旅游服务技能导游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修养;导游服务程序及服务质量;导游人员的基本技能(讲解技能等)。
11.旅游法及文明旅游规范我国《旅游法》的基本内容;文明旅游规范要求。
12.中国旅游文学著名旅游诗词、楹联及游记的相关内容。
三、考试形式及时长1.考试形式采取笔试、闭卷形式进行考试。
2.考试时长考试时长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旅游管理专业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陕西省职业教育单招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考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考试成绩是专业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
二、考试形式及时长1.考试形式采取笔试、闭卷形式进行考试。
旅游管理考试大纲教学提纲

旅游类教师招考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说明(一)参考教材范运铭主编《餐饮服务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施筠君李光坚主编《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吴宝华主编《礼貌礼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傅启鹏主编《客房服务与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局编《导游业务》,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
(二)考试内容要求本大纲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中,提出了三个认知能力层次的要求,即了解、理解和掌握。
(三)考试科目分值分配旅游知识(含礼貌礼节)约50%;饭店服务与管理约50%(四)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二、考试范围第一部分旅游概论1、掌握旅游的基本定义及包含内容2、理解旅游的属性,特点,按不同的方式划分出的旅游类型3、掌握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4、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及我国旅游资源的归类5、理解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原则6、掌握旅游业的概念及产业特点7、掌握旅行社的概念,明确旅行社的职能和业务8、了解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概念,及经营范围9、了解旅游交通的作用,特点及常见类型10、了解旅游饭店的类型和星级的评定方式11、理解旅游市场的概念及作用12、了解旅游者流动规律13、掌握影响客源消长的因素14、掌握我国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15、理解世界六大旅游区的基本情况16、掌握旅游服务接待中礼貌礼节基本要求17、理解饭店各岗位礼貌礼节18了解其他礼貌礼节知识第二部分导游业务1、掌握导游服务的概念及其包含的内容。
2、掌握导游服务的性质及其包含的内容。
3、理解导游服务的地位和作用,导游服务为什么能起这些作用。
4、掌握导游服务原则,在导游服务中怎样执行这些原则。
5、掌握导游人员的素养6、掌握地陪在地方导游服务过程各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
7、掌握在导游服务全过程中全陪应做的主要工作。
8、掌握散客导游服务中导游人员应做的主要工作。
9、掌握导游中常见问题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第三部分客房服务与管理(含前厅)1、掌握前厅部的概念和任务2、掌握客房预订的概念。
专升本旅游管理专业考试大纲

2015年专升本 旅游管理专业 考试大纲旅游学( 70分)旅游经济学( 70 分)饭店管理( 6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第一部分:《旅游学》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旅游的产生了解旅游的产生过程。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历史分期掌握旅游活动的历史分期;熟悉现代旅游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中国旅游的历史沿革了解中国旅游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旅游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旅游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旅游的构成与类型熟悉旅游的构成和类型。
第三节 旅游的本质与特征概述了解旅游的本质;熟悉现代旅游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旅游者 第一节 旅游者的界定了解有关国际组织对旅游者的界定;掌握我国旅游统计对旅游者范围的划分和解释。
第二节 旅游者形成的条件掌握旅游者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第三节 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点掌握旅游者的类型及需求特点。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了解旅游的功能价值; 了解我国旅游资源及特点; 了解我国旅游资源类型; 掌握旅游资 源的概念;掌握旅游资源的特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了解旅游破坏的原因;掌握旅游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掌 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考试总分 200分 考试科目第五章旅游业第一节旅游业的性质与特征熟悉旅游业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含义;了解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掌握旅游业的概念。
第二节旅行社掌握旅行社的定义;了解旅行社的性质和类型;掌握旅行社的作用;掌握旅行社开展业务的主要方式;了解中国旅行社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旅游饭店了解住宿业的演进;掌握饭店的作用;了解饭店的类型与等级;了解饭店集团化经营。
第四节旅游交通掌握旅游交通的任务和作用;了解主要旅游交通工具及特点。
第五节旅游购物掌握旅游购物的作用与地位;了解旅游购物品的类型;掌握旅游购物品的开发。
第六章旅游市场第一节旅游市场概述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掌握旅游市场的特点;了解旅游市场的发展。
2023年旅游管理师考试大纲

2023年旅游管理师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2023年旅游管理师考试的大纲主要涵盖了旅游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旨在评估考生在旅游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
本次考试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考核。
二、考试科目及权重分配1. 旅游管理基础理论(权重30%)2. 旅游市场与消费者行为(权重20%)3. 旅游规划与开发(权重15%)4. 旅游企业管理(权重20%)5. 旅游目的地运营与管理(权重15%)6. 旅游法规与政策(权重10%)三、考试内容详解1. 旅游管理基础理论本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管理理论和模型的理解。
涉及内容包括旅游管理的定义和范畴、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2. 旅游市场与消费者行为本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旅游市场的认知、市场分析方法以及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掌握。
考生需要熟悉旅游市场的特点、市场细分和定位策略,并能分析消费者偏好、旅游需求和决策过程等。
3. 旅游规划与开发本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旅游规划和开发的原理、方法和实践经验的了解。
考生需要了解旅游规划的步骤、规划理论、旅游地域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
4. 旅游企业管理本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在旅游企业管理方面的能力。
内容包括旅游企业组织结构、管理职能、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质量管理等。
考生需要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并能应用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5. 旅游目的地运营与管理本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旅游目的地运营和管理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内容包括旅游目的地规划、产品开发、营销推广、旅游交通与接待服务等。
考生需要了解目的地管理的原则和策略,并能分析和解决目的地运营中的实际问题。
6. 旅游法规与政策本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旅游行业法规和政策的了解。
包括旅游法律法规、旅游经营许可和证书管理等。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相关法规和政策,并能应用于实际的管理和经营中。
四、考试形式与要求2023年旅游管理师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共分为两个阶段,即资格审查和专业知识考试。
《旅游管理》考试大纲

《旅游管理》考试大纲第一章旅游活动目标和要求:本章阐述旅游活动的核心概念,目的在于构建旅游学基本理论体系。
本章要求理解旅游活动的界定和意义,掌握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特性,掌握旅游活动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
重点与难点: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旅游活动的定义旅游活动的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旅游活动的移动性、异地性与暂居性泛旅游活动的意义现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现代旅游业形成的标志性事件主要内容:旅游活动界定:旅游行为、泛旅游活动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业的形成旅游活动的影响:经济影响、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第二章访客与旅游需求目标和要求:本章阐述访客与旅游需求的核心概念,目的在于构建旅游学基本理论体系。
理解访客、旅游者的定义。
掌握旅游需求、旅游者动机、旅游消费的内涵。
掌握影响游客目的地选择过程的因素。
重点与难点:访客、旅游者的定义旅游者身份识别的主要视角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的定义旅游者动机类型和影响因素旅游消费者在行前决策、现场体验、事后评估三个阶段的行为特征旅游消费的特征影响游客目的地选择过程的因素主要内容:访客:访客与旅游者、旅游者身份识别旅游动机:旅游需要、旅游动机旅游需求与影响因素:旅游需求、旅游需求指标、需求影响因素旅游消费者行为:行前决策、现场体验、事后评估与重访第三章旅游产品与供给目标和要求:本章阐述旅游产品与供给的核心概念,目的在于构建旅游学基本理论体系。
理解旅游产品的概念、种类划分。
掌握典型旅游产品的特征。
掌握旅游业的性质与旅游业管理的基本特征。
重点与难点:旅游产品的概念与特征,旅游产品的层次旅游产品分类,掌握旅游产品树分类框架观光益智、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旅游产品的概念及特征旅游产品供给体系特征旅游业的性质与行业体系旅游业整合与旅游供应链管理主要内容:旅游产品界定:产品与体验、产品特征、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旅游产品分类:基于资源的观光益智旅游、基于生活质量的休闲度假旅游、基于利益发展的商务旅游、专项旅游与特殊兴趣旅游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业性质、旅游业体系、旅游业整合、旅游供应链管理第四章旅游学科目标和要求:本章阐述旅游学科的核心概念,目的在于构建旅游学基本理论体系。
旅游综合知识课程考试大纲

《旅游综合知识》课程考试大纲一、考核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旅游学科的基础理论,了解旅游学所具有的学科综合性特征,对旅游学科的构成和发展等学科内容有一个全面了解。
二、考核要求对参与本课程考试的所有学生,要求能够按照大纲进行课程的宏观把握,有机区分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并能作答各章的思考题。
除此之外,请密切关注本行业的新闻事件及动态信息。
三、考核内容第一部分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求生性、被迫性,没有客观物质基础和主观需要)<了解>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了解>(三)封建社会旅行发展:发展状况及发展特点<理解>(四)近代旅游开端1.产业革命对旅游发展的影响<理解>2.托马斯库克在近代旅游发展史中的地位<掌握>(五)现代旅游迅速发展原因(需求方面供给方面)<掌握>第二部分旅游的概念、性质、特点(一)概念AIEST定义<掌握>(二)类型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概念及区别<了解>(三)性质<理解>(四)特点:1普及性(大众旅游、奖励旅游、社会旅游)2持续性3地理集中性4季节性<掌握>(五)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了解>第三部分旅游者(一)基本概念罗马定义<掌握>(二)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因素:收入水平(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其他客观因素(身体状况、家庭负担状况)旅游动机(概念类型影响因素)<掌握>(三)旅游者类型及需求特点(消遣型旅游者差旅型旅游者个人和家庭事务型旅游者)<理解>第四部分旅游资源(一)基本概念旅游资源(概念类型特点)<理解>(二)旅游资源开发1.旅游资源开发、现实旅游资源、潜在旅游资源<了解>2.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及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了解>3.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容与原则<掌握>(三)旅游资源的保护(损害原因保护原则和具体措施)<了解>第五部分旅游业(一)旅游业(概念构成作用)<理解>(二)旅游业性质和特点<掌握>(三)旅行社1.概念分类作用<掌握>2.旅行社组织旅游的方式<理解>(四)饭店与住宿业1地位作用<了解>2饭店集团:饭店连锁集团(优势)饭店合作集团(成员)<掌握>3我国饭店业的发展<了解>(五)旅游交通1类型<了解>2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理解>(六)旅游景点<了解>(七)旅游业的产品1概念(总体旅游产品和单项旅游产品)和特点<掌握>2旅游服务产品质量的内、外部标准及如何保证其质量<理解>第六部分旅游组织(一)国家旅游组织:概念与设立形式<掌握>(二)国际旅游组织1.概念<掌握>2.世界旅游组织(WTO)<了解>3.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了解>第七部分旅游市场(一)概念<理解>(二)旅游市场的划分(概念、意义和方法)<理解>(三)全球国际旅游客流状况(分布客流规律)<掌握>(四)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1.客源构成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了解> 2.选择重点客源市场应考虑的因素<掌握>3.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市场划分:近程市场、远程市场<了解> (五)我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问题<了解>第八部分旅游的影响(一)经济影响(积极方面消极方面)<掌握>(二)社会文化影响(积极方面消极方面)<理解>(三)环境影响<了解>(四)可持续旅游发展(含义、内容、发展关键)<了解>四、考试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旅游学概论,李天元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五版)2、旅游学概论,马勇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3、现代饭店管理,蒋丁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旅游经济学,田里,高等教学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旅游管理类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本考纲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以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用书目录中本专业有关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本考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主要包括旅游类专业开设的《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中国旅游地理》等六门核心课程,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范围和要求第一部分《前厅服务与管理》本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深入了解前厅服务与管理基础知识、掌握前厅服务的方法及要求,了解前厅部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于实践之中。
一、前厅部概述1、掌握前厅部的功能。
2、了解前厅部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3、了解前厅部的主要岗位职责。
4、了解前厅工作环境与员工的职业素养要求。
二、客房预订1、了解预订的渠道和方式,掌握客房预订的种类。
2、掌握常见的客房预订方式。
3、理解受理客房预订、变更预订与取消预订的程序。
三、前厅礼宾服务1、了解前厅礼宾服务的主要内容。
2、了解迎送宾客的服务程序。
3、了解散客与团体的行李服务程序及其相应标准。
4、了解行李的寄存与提取的服务程序。
5、了解“金钥匙"的职责与素质要求。
四、总台服务1、掌握办理入住登记手续的目的与程序。
2、掌握总台接待服务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3、了解前厅问讯服务、留言服务、邮件处理的要求与内容。
4、了解贵重物品保管的服务程序。
5、了解总台收银与结账服务的主要内容。
五、总机服务与商务中心1、了解总机服务项目及工作程序标准。
2、了解商务中心服务程序与标准。
六、前厅服务用语1、掌握前厅对客服务用语的基本要求和语言技巧。
2、了解前厅常用的服务用语(汉、英对照)。
七、前厅销售1、掌握客房状态的类型及房态控制的有效方法。
2、了解房价的类型、客房定价的因素与常见的定价方法。
3、了解客房销售计划的内容。
4、掌握前厅客房销售程序与技巧。
八、前厅信息沟通1、了解前厅客情预测传递的常见做法。
2、了解前厅报表的制作。
3、了解前厅文档管理的步骤。
4、理解前厅部与饭店其他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九、前厅宾客关系1、了解建立良好宾客关系的必要性及宾客关系主任的工作程序。
2、掌握宾客投诉处理的程序。
3、了解客史档案的用途和主要内容。
十、前厅部人力资源管理1、了解前厅部各岗位的编制定员的常见做法。
2、了解前厅部人力资源调配与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3、了解前厅员工的日常考评与激励的主要内容。
十一、前厅部质量控制1、掌握前厅部服务质量的标准。
2、了解前厅部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3、了解前厅对客服务各环节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客房服务与管理》本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深入了解客房服务与管理基础知识、掌握客房服务的方法及要求,了解质量管理的内容,并能灵活运用于实践之中。
一、客房产品概述1、理解客房产品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2、了解客房的种类,及不同星级饭店客房的基本要求。
3、了解客房设计的基本原则。
4、了解客房用品种类及其摆放要求。
5、了解现代化客房设施设备的发展趋势。
二、清洁器具和清洁剂1、了解常用清洁器具的种类、用途及使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清洁剂的种类、用途及正确使用方法。
3、了解清洁剂的管理方法。
三、客房的清洁保养1、掌握客房的清洁卫生质量标准。
2、掌握客房清扫的程序,了解清洁和职业安全要求。
3、了解计划卫生的定义及内容。
4、了解客房常用的消毒方法。
四、饭店公共区域及面层材料的清洁保养1、了解饭店公共区域清洁保养的任务及要求。
2、了解饭店公共区域清洁卫生的质量控制方法。
3、了解主要地面、墙面材料的清洁保养方法。
五、布件的洗熨与特殊污渍的清除1.了解洗衣房洗涤设备和专用洗涤剂。
2.了解布件、客衣及制服的洗涤要求。
六、对客服务工作1、了解客房服务的基本要求。
2、掌握对客服务的内容与程序。
3、掌握客人投诉处理的程序和方法。
4、理解两种对客服务模式的区别。
七、客房服务用语1、了解服务人员的两种语言形式。
2、了解客房服务常用词语。
八、客房部的机构设置及人员管理1、了解客房部的组织机构及岗位设置。
2、了解员工培训的种类与方法。
3、了解员工激励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九、客房的物资管理1、了解客房主要家具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要求。
2、了解降低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内容。
十、客房部的质量管理1、了解客房清洁保养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2、了解对客服务质量的控制要点。
3、了解客房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及控制方法。
第三部分《餐饮服务与管理》本部分内容要求考生了解餐饮服务与管理基本理论,理解餐饮服务与管理基本知识和原理,掌握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饭店餐饮概述1、理解饭店餐饮部的地位、作用及任务。
2、理解餐饮产品的特点。
3、了解饭店常见的餐饮设施及服务项目。
4、掌握餐饮服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二、中餐饮服务1、了解中国菜的分类、烹饪方法及特点。
2、了解中餐厅的经营特点。
3、掌握中餐服务基本技能。
3、理解中餐厅早茶和午、晚餐服务的程序。
三、西餐厅服务1、了解西菜主要流派及代表菜式。
2、理解咖啡厅与高级西餐厅的区别。
3、掌握西餐服务基本技能。
4、理解西餐早餐、午晚餐和自助餐的服务程序。
四、酒水知识1、了解酒的分类方法及代表酒品。
2、掌握酿造酒、蒸馏酒、配制酒的特点及其饮用服务方法。
3、掌握不同软饮料的特点。
五、酒吧服务1、了解酒吧的分类。
2、掌握常见鸡尾酒的调制方法。
3、了解酒水服务知识及服务要求。
六、中餐宴会服务1、了解宴会的种类及特点。
2、掌握宴会预订的程序与方法。
3、掌握中餐宴会厅布局、餐台布置要领。
4、了解中餐宴会菜单的组成内容。
5、掌握中餐宴会服务程序与服务注意事项。
七、西餐宴会服务1、掌握西餐宴会服务程序。
八、餐饮部组织机构设置1、了解餐饮部的职能。
2、了解餐饮部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3、熟悉餐饮部各岗位职责的要求。
4、了解餐饮部与饭店其他部门的业务关系。
九、餐厅员工管理1、了解餐饮部定额定员的意义与方法。
2、了解培训的目的、特点、程序与内容。
十、餐饮设备、用品管理1、了解餐饮各种设备用品的用途。
2、掌握餐饮设备的使用与保养方法。
十一、餐饮服务质量管理1、理解餐饮服务质量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2、掌握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3、了解餐饮生产质量的控制环节。
十二、餐饮安全管理1、了解餐饮安全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2、掌握餐饮部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3、了解食物中毒的种类、特点及预防方法。
第四部分《旅游概论》本部分内容要求考生理解旅游的概念、认识到旅游业的作用,能够展望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明确旅游的基本要素、理解旅游业的构成,掌握旅游市场的基础理论,并能正确运用这些概念和理论来分析旅游实践中的现象,解决相关问题。
一、旅游概述1、掌握旅游的定义和特点。
2、理解旅游与旅行、游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理解旅游的本质属性,了解旅游的类型及旅游组织。
二、旅游简史1、了解世界旅游不同历史阶段的情况及其时代特征。
2、了解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以及托马斯·库克对近代世界旅游业的贡献。
3、掌握现代旅游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4、了解中国古代、近代旅游发展状况。
5、了解新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解我国现代旅游业全面发展阶段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战略。
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旅游者的定义,理解旅游者产生的条件和旅游者的类型。
3、掌握旅游资源的定义,掌握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4、理解主题公园的概念,了解主题公园迅速发展的原因。
5、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意义和相关的途径、方法。
6、掌握旅游业的概念,理解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明确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
四、旅游业的构成1、理解旅游业的构成要素。
2、理解旅行社和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定义,了解旅行社的类型、职能和业务范围。
3、理解旅游交通的定义、特点、作用和类型,了解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交通的因素。
4、掌握旅游饭店的定义,理解旅游饭店的作用、类型、等级,了解旅游者对饭店的要求。
5、理解旅游景区的定义、特点、等级、类型和对旅游景区的要求。
6、了解旅游购物品的定义、特点、类型和作用。
7、了解旅游娱乐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五、旅游市场1、掌握旅游市场和旅游市场细分的定义,了解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
2、了解旅游市场的细分标准。
3、掌握我国旅游市场的内容及构成情况。
六、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1、掌握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定义,理解生态旅游的特点,了解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和原则。
2、了解生态的类型和中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掌握生态旅游的意义。
3、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途径和方法,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了解世界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理解推进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措施。
2、掌握旅游产业结构的定义,了解开创国际化旅游发展模式的措施。
3、了解大中华旅游圈的概念、发展前景和发展条件。
4、了解假日旅游的概念,理解假日旅游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及特点。
5、了解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的发展状况。
第五部分《旅游心理学》本部分内容要求考生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点,认识各知识点内涵及其联系,并能运用基础知识,对客人进行心理分析及处理问题。
一、心理学与你1、掌握旅游心理学的概念。
2、了解人的心理活动及人心理的实质。
3、了解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方法及学习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二、旅游者的鉴貌辨色1、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理解感觉与知觉的一般规律及其应用。
3、理解观察的概念,了解良好观察的条件。
4、掌握对旅游者进行鉴貌辨色的方法。
三、良好旅游服务心理素质的培养1、掌握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及意志等心理概念。
2、了解注意、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掌握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
3、了解自我控制情感的方法。
四、操作技能的训练1、明确技能的概念、类型,了解影响操作技能形成与熟练的各种因素。
2、了解如何进行操作技能的训练。
五、旅游者的需要、兴趣及旅游动机1、掌握需要、兴趣、动机的概念,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理解旅游者的一般需要,了解旅游者需要、兴趣的特点及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3、了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及各种类型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六、旅游者的个性1、掌握气质、性格的概念及特点,理解性格与气质、能力的联系。
2、了解不同气质类型旅游者的表现及接待技巧。
3、了解旅游者性格的分类及鉴别方法。
七、旅游服务心理1、了解旅游者在前台、客房、餐厅、商场、游览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懂得如何根据客人的心理需求做好各部门的服务接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