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结合

合集下载

写作文点面是什么意思

写作文点面是什么意思

写作文点面是什么意思点面结合,是汉语词汇,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

“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扩展资料:点面结合的基础:(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

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指事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

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

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

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点面结合从点到面,就是对写作的点滴小事,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力求通过具体而微的细节,看到事件所体现的本质,从而给所写的小事一个归属。

令人震撼的“瓦罐反应”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幸运和幸福是不言而喻的。

没有经历过从母亲胃里掏食的无奈与无助,更没有愁米下锅的窘迫与尴尬。

可是,如果我们生在那个年代,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母亲都会那样去做的。

因为她是儿媳、是母亲,她的责任和本能逼迫她那样去奋不顾身。

我们成长的历程永远不会那么惨痛惨烈,甚至悲哀悲壮,但请你相信,如果你生长在那个年代、那样一个贫困的乡村,那么,养你成人的,未必不是那些未及消化的玉米、小麦和黄豆。

点面结合作文(通用15篇)

点面结合作文(通用15篇)

点面结合作文点面结合作文(通用15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点面结合作文(通用15篇),欢迎大家分享。

点面结合作文1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热闹的运动会。

上午我们来到大操场上,老师带我们坐好位子。

运动员也都准备好了,我们班九个同学参加了100米和200米短跑比赛。

比赛开始了,看到我们班男生朱明俊和朱孟哲和其他班的运动员在起跑线上,等待裁判一声抢响,他们两个像箭一样飞出去,我们看到朱孟哲跑在了最前面,大家都好激动,为我们班的朱孟哲喊“加油”“加油”,终于我们班的朱孟哲跑了第一名,朱明俊得了第二名,为我们班争得了荣誉。

好精彩的运动会啊!希望明年也得取得这么好成绩。

点面结合作文2昨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精彩的运动会,同学们开心极了。

首先进行的是开幕式,各个班级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走过主席台,展示出少先队员特有的活力。

当大众宣布运动会运动会正式开始,操场上马上热闹起来了,加油声此起彼伏。

你看那操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兔子一样飞跑着,引得观众高兴不已。

不论选手是否得第一,都会得到同学们的掌声。

这次运动会带给了我许多快乐,我会永远记着它。

点面结合作文3一学期一次的运动会在学生们欢呼与快乐中匆匆度过,虽然气温二十八九度,可孩子们的激情一点儿也不减,跟着比赛的运动员们一起欢呼喊着加油加油。

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小,所以运动项目不是很多,只有50米跑、跳远、拍皮球、跳绳、团体抱球接力。

我班的彭子怡和吴诗盈同学各自拿了50米、跳绳的第三名,真是太棒了,不过我们的抱球接力更棒,中途没掉一个球,拿了个第一,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

是啊,这是他们集体努力的结果,团结就是力量,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明白人人都是集体的小主人,人人都要努力。

快乐的运动会结束了,希望孩子们收回心,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点面结合作用

点面结合作用

点面结合作用
点面结合能在深度和广度上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充分表达思想,抒发感情。

一般用于描写,这样写既能给人整体感,又能使人真正了解事物(景物)的具体特征。

点面结合,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作用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事物;明示、暗点主题。

点面结合法多用于场面描写,如夏衍的《包身工》(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文章虽写上海杨树浦东洋纱厂里两千个包身工的悲惨生活,却从头至尾细致刻画了一个女工“芦柴棒”的形象。

在这篇文章中,一个女工“芦柴棒”的形象,是着力描写的“点”;两千个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是需要反映的“面”。

“面”的辅写,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广度;“点”的勾画,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深度。

文章运用点面结合法,具体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培植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残酷地压榨中国工人的罪恶;表达了中国工人阶级必将奋起斗争,砸烂枷锁,迎来黎明的坚定信心。

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点面结合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通过在文章中同时运用点和面的叙述方式,以实现更加全面和有力的表达。

点即具体的事例、个体,面指普遍的规律、整体。

下面我们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展开讨论。

在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文章中,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示问题的状况、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首先,通过点的方式,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说明环境污染对生态造成的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描述一个工业污染严重的城市,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烟雾,水体被工业废弃物所污染,植被凋零,动物栖息地不断缩小。

这些具体的例子可以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的破坏。

然后,通过面的方式,我们可以从更广阔的角度来分析环境保护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讨论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如过度工业化、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仅仅涉及到生态系统的稳定,也关乎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通过面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环境保护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最后,在文章结尾处,我们可以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给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建议。

具体地列举一些个体行动,如减少能源消耗、推广可再生能源、提倡低碳生活等。

同时,也可以从面的角度提出需要改革政策、加强环保意识教育等全面的解决方案。

通过综合考虑点与面,我们可以提供更具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的建议。

综上所述,点面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逻辑性。

无论是具体的事例还是普遍的规律,都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和思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促使其行动起来。

点面结合是什么意思

点面结合是什么意思

点面结合是什么意思
点面结合,是汉语词汇,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点面结合是以个别表现一般艺术规律在文学描写中的具体表现,是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属于写作手法中的一种,也是较常见的一种。

什么是点面结合呢?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在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技巧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1。

写作之点面结合

写作之点面结合
他的胯下逃走了。 ——《少年闰土》
片段欣赏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 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 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 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 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 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 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 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 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 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 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 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1)流畅: 一线贯穿,自然流畅。
片段欣赏
已经是三月了。
一线贯穿
但是在北京,你仍然丝毫也闻不出
一些春天的气息,刚刚解冻的泥土,
被昨夜迟来的风雪一盖,使你走上去
的时候,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再加
上些断落在地下的枯枝,更变成行路
者的一种痛苦了。
——古龙《剑气书香》
(2)鲜明:抓住特征,恰当概括。
片段欣赏
点面结合
一、 点面结合 1、 定义:
(1)点:指的是场景中的个 体具体的某个部分。
(2)面:指的是一个场景的 全貌包括天气、景物、人物、
气氛
2、点面结合的方式: (1)突出式 (2)枣糕式 (3)覆盖式
片段欣赏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
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 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 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 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 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 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 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 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 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怎么写点面结合句子

怎么写点面结合句子

怎么写点面结合句子1. 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讲解知识点,还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2. 为了更好地记住单词,我每天都会使用它们来造句子。

3. 在帮助他人时,我们不仅要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还要提供精神上的鼓励。

4. 组织一次团队出游,不仅可以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5. 养宠物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增强我们的责任心。

6. 政府应该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

7. 在旅游途中,我们不仅要欣赏风景,还要了解当地的文化。

8. 在做饭时,我总是会加入各种调味料,这样可以使菜肴更加美味可口。

9. 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同时也要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

10. 在第一次约会时,我们不仅要注重外表形象,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11. 为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我每天早晨都会练习朗读英文短文。

12. 考试前,我不仅预习复习课本内容,还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13. 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我们应该减少盗猎行为,同时加强保护意识教育。

14.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不仅要言辞恰当,还要注重表情和肢体语言。

15. 在购买商品时,我们不仅要考虑价格因素,还要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16.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每天都会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17. 在打扫房间时,我们不仅要清理地面,还要注意整理桌面上的物品。

18.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我既进行有氧运动,又注重均衡饮食。

19. 推行绿色出行,不仅可以缓解交通拥堵,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20.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我不仅阅读大量的优秀文章,还会参加写作培训班。

21. 在公司开会时,我们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给出解决方案。

22. 为了更好地学习外语,我不仅学习语法知识,还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

23. 在安排旅行行程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景点的选择,还要合理安排时间。

24.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我们不仅要减少用纸量,还要倡导环保意识。

25. 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我们不仅要进行数据统计,还要进行结果分析。

点面结合小练笔(精选20篇)

点面结合小练笔(精选20篇)

点面结合小练笔(精选20篇)点面结合小练笔(精选20篇)点面结合小练笔(一):家乡的小馆家乡有间小馆,每一天人来人往。

刚到门口,震耳欲聋的声音向我扑面而来。

有服务员的吆喝声,有醉酒划拳斗酒声,还有顾客说笑聊天声...一进门,正对的是个琳琅满目的菜品架。

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小菜,有金黄的土豆丝,有绿油油的青菜,还有酱黑的腊肉...一转身,我看见餐厅里坐满了顾客,有的吃着炒面,真是美味无比,有的吃着炒菜,有的吃着韭菜馅的饺子,沾上醋,咬一口,一脸满足。

我肚子咕咕叫着,真想把它们都尝个遍!我找了个空位刚一坐下,服务员便到了跟前。

这服务员眼圈很黑,必须是工作忙没有好好休息了。

虽然她强打精神,但我还是能察觉出她的疲倦。

我想,这枯燥的生活,也许对她是一种摧残。

家乡的小馆,满是生活的烟火。

点面结合小练笔(二):今日,是语文学科活动的日子。

当活动开始前,我怀揣着一颗激动的心,进入了礼堂。

在经过一番开场表演后,振奋人心的诗词大会开始了!十三位班级代表自信满满、胸有成竹地走上了舞台。

紧之后,主持人宣布了比赛规则:每一位班级都将会听到一句诗,代表必须说出这句诗的上句或下句,当场上只剩下二名代表时,则用飞花令决出胜负。

这必然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谁将会是最终的冠军呢?"请问‘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什么?"主持人发问了,"疑是地上霜。

"一班代表不假思索,立刻说出了答案。

"真棒!"一班同学们纷纷喝彩,雨点般的掌声如雷贯耳,我想:"看来其他班级的代表也很强啊!"之后主持人又连续问了二到五班的代表,仅有一个人没有答对,被淘汰了。

最终,到我们班的代表了。

主持人问了一句很难回答的诗句,豆大的汗珠从我头上淌下:"这么难的诗句,代表能答对吗?"代表低着头,飞速回忆着诗句。

同学们见状,纷纷为代表打气,挥舞着手,还在为代表呐喊助威:"加油!加油!"最终,在最终一刻,代表想到了答案并说了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面结合点面结合,是写作过程中的一种组合材料的方法,也是一种立体表现笔下人、物内在本质的方法,也是一种立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点面结合的内涵点面结合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整体和局部的组合——整体为面,局部为点;二是一般和个别的组合——一般为面,个别为点;三是概括和具体的组合——概括为面,具体为点;四是主与次的组合——次为面,主为点。

二、点面结合的具体类型(一)整体与局部的组合1.先整体,后局部。

在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过程中,作者可以先对描写的对象进行整体记述,然后再聚焦这个人或事物的一个或几个局部,进行详细刻画——整体为面,局部为点,是典型的“先面后点”的写法。

例如:一只凶猛的黑熊突然从树丛里窜了出来。

两米多的身长,三四百斤的体重。

平常看似蠢笨的形体,在发怒的一瞬间,就像一发出膛的重型炮弹,呼啸着冲了过来。

两只眼睛,闪着摄人心魄的凶光。

高高扬起的熊掌,凝聚的力量,足以把一个人一下子拍成肉泥。

这一段描写黑熊的文字,就是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点面相结合写法。

先描绘整个灰熊——面,后集中描写它的两只眼睛和熊掌——点。

二者结合,就把黑熊的凶猛表现的淋漓尽致。

2.先局部,后整体。

这种写法的表现原理和先整体后局部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先后顺序做了调整,是典型的“先点后面”的写法。

例如:一只凶猛的黑熊突然从树丛里窜了出来。

两只眼睛,闪着摄人心魄的凶光。

高高扬起的熊掌,凝聚的力量,足以把一个人一下子拍成肉泥。

两米多的身长,三四百斤的体重。

平常看似蠢笨的形体,在发怒的一瞬间,就像一发出膛的重型炮弹,呼啸着冲了过来。

3.详略结合式。

以叙述的事件整体为面,在叙述过程中,详写其中的几个情节或细节——为点,是典型的“面中有点”的写法。

例如:难忘的元旦晚会(片段)下午一点整,三年六班庆元旦文艺会演在一片欢呼声中准时拉开了序幕。

“第一个节目,由我们班的‘金嗓子’郭晓宇为大家演唱——故乡的云”,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来雷鸣般的掌声。

谁也没有想到,经过短短一周的准备,同学们准备的节目简直就像一个点燃的万花筒:张松的笛子独奏,余音绕梁;李俊等人的舞蹈活力四射;王伟的魔术表演亦真亦幻;赵名刚的女声演唱足以以假乱真……主持人的每一次报幕,都仿佛给我们注入了一只强力兴奋剂,伴随而来的掌声,一如初涨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

终于到了我最喜欢的节目——脑筋急转弯。

我竖起了耳朵,生怕漏掉了一个字:一个人,手中只有一颗子弹,现场有两个强盗,能一枪打死吗?“能!”“怎么打?”“一箭双雕!”“恭喜你——答错了!——打不死,因为剩下的一个子弹在其中的一个强盗手中!”“什么火,不烫人?”“怒火!”“对不起,答错了——那是不可能的!”……有趣的问题接踵而至,意想不到的答案应接不暇,吊人胃口式的给答案方式让大家悬念迭生,幽默的音调和表情如相声小品,就连台下的观看节目的同学也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台上的节目中去。

后来,又表演了很多节目,也都很精彩,但在我的心中,都不如脑筋急转弯有趣,情人眼里出西施——什么也代替不了我的最爱。

……这篇文章就运用了“面中有点”的点面相结合手法——记述整个元旦晚会过程为面,详写脑筋急转弯这一情节为点。

作者通过这样的点面结合,避免了把一次晚会写成记录过程的流水账,同时又通过对点的详写,把文章要表达的核心凸显出来,让故事情节细致丰满,有血有肉。

(二)一般与个别的组合1.先群体,后个体。

先描述一个群体的状态,在描述其中的某个个体的状态。

群体为面,个体为点。

例如:上课了,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生怕漏掉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次最平常不过的停顿。

没有一个人关注窗外的鸟,没有一个人去关心不小心碰落在地上的笔和橡皮,每一个人都用心体会着这位特级教师的风采。

坐在最前面靠近窗子的李娜,偷偷的打开了从家里带来的录像机,想把这一切都变成永恒的记忆。

这里的两个自然段的描写,运用的就是先群体后个体的点面结合法。

第一自然段描绘的是所有同学的表现,第二自然段,将镜头对准其中的一个同学——李娜。

2、先平常,后特定时间。

先描绘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平常是怎样一种状态或平常都怎样做的,后描绘一个特定的时间点,这个人或事物是怎样的一种状态、怎样做的。

平常是面,特定时间点的表现是点。

例如:妈妈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来,为爸爸准备好上班穿的干净衣服,为我收拾好书包,将客厅打扫得干干净净,等我们起来的时候,香喷喷的饭菜,早已准备停当。

可是,去年夏天一个周三,我一起床,发现一切都变了。

……这里作者运用的就是先写平常,后写特定某个时间的点面结合法。

(三)概括与具体的组合先概括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然后在描绘具体事例,体现或者说证明这个人或事物的确具有这个本质特点。

概括为面,具体事例为点。

例如:我的同学小斌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傻大胆。

我和他是邻居,我们都爱放鞭炮。

一到过年,我俩总会用鞭炮第一个奏响我们小区的新春序曲。

小斌放鞭炮,对烟花毫不感兴趣,用他的话来说,没有声,没有力量,一点刺激性也没有,那是小女孩才玩的东西。

他喜欢放二踢脚,别人燃放,都是将爆竹放到地上,而他,偏要拿在手里点燃。

随着一声脆响,剧烈的爆炸就在离他不到一尺远的地方炸开,随即腾空而起,又响起第二声震耳欲聋的响声。

小女孩吓得捂着耳朵四散奔逃,而他,总是冲着他们的背影,送上一句:下丫头,胆小鬼!第一句是概括——是面;第二自然段借助放鞭炮一件具体的事来表现他的大胆——是点。

这部分描写作者运用的就是概括与具体结合在一起的点面结合写作手法。

(四)主与次的组合一般情况下,主与次的组合,都采用次先写,主后写的顺序;同时,次要的事或方面,通常要选择几个点,而主要的事件或方面通常只选一个点来写。

这样既能保证重点突出,又能达成立体表现的目的。

次为面,主为点。

写作过程是,并列选择几件事,选出其中的一件详写,其他略写。

根据表达的目的,这种组合又可分为两种形式:1.多角度塑造立体的人物形象。

选择的事件,每一件都表现人物的不同本质,每一件事展示人物的一个本质侧面,多件事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的多个侧面,详写事件要表现的,是作者要突出的人物的核心本质。

这样塑造出来的人物是以一种品质为主,其他多个品质多侧面呈现的立体形象。

例如:邻里谁家孩子得了病,爸爸都要回家翻找药盒,帮助寻医问药。

单位里的叔叔阿姨,偶尔做事或说话不小心,伤害了爸爸,他也总是一笑了之。

有时候亲戚朋友困难了,明知道有的人从来都是有借无还,爸爸也总会解囊相助,他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三穷三富活到老,谁都有困难的时候,不还就不还吧,没钱,用什么还?爸爸做过的最难忘的事,发生在我刚上初一的时候。

(表现爸爸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共选取了四件事:一是帮助邻居孩子治病;二是原谅本单位叔叔阿姨对自己的伤害;三是周济只借钱不还钱的穷亲戚、穷朋友;四是我刚上初一的一件事。

前三件为次要事件,从三个角度,分别表现爸爸乐于助人、宽宏大量、不计经济得失三种品质,最后一件为主要事件,凸显爸爸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主体形象。

前三件事构成一个面,后面重点写的事是作者集中刻画的一个点。

点面结合,就塑造了爸爸以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为主,以其他三个侧面为辅的立体形象。

2.多角度呈现人物的一个主要特点或本质。

选择多个事件,这些事件表现的是人物共同的本质,详写的事件更能表现这个本质。

多件事表现同一个单一的主题,主题非常集中,但塑造出来的人物是平面化的——有的就是一个勤劳的人物形象,有的就是一个负责的人物的形象,有的就是一个善良的人物形象。

一般中小学生愿意采用这种写法,成熟的作家一般都采用上面的立体塑造人物的方法,避免人物形象扁平化。

例如:爷爷的衣服很少。

有数的几件衣服中,最新的一件也是三年前买的。

爸爸妈妈一提及给他添置几件新衣服,他就会变得异常生气:“衣服好好的,花那个钱干什么,攒下来,留着用在该用的地方吧!”隔一个阶段,爷爷就会争着去买菜,每每这时候,我们就明白,爷爷又是嫌家里的生活太“奢侈”了,每当爷爷有这种举动的时候,家里至少都要过上一周的忆苦思甜的生活。

前两天,家里的冰箱坏了,爷爷一次性拿出了四千元,一家人全都愣了,爷爷没有退休金,哪里来的这么多钱?结果令一家人惊叹,原来妈妈给爷爷的零花钱,他一分都没舍得花!前天,爷爷做了一个决定,更让我们全家人震惊。

(后面写他买了一个小车,走街串巷捡废品、收废品)这一部分,运用的写作技法就是多角度呈现人物的一个特点的经典案例。

作者选择了四件事,全部表现爷爷的节俭。

只是前面三件事略写,是次要材料,共同构成一个面,最后一个事件详写,是主要材料,是集中刻画的点,面和点组合,共同表现一个主题——赞美爷爷节俭的品质,共同塑造爷爷的平面形象——节俭形象。

三、运用这种写作技法带来的艺术效果(一)点面结合,能够更集中、更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众人拾材火焰高。

单一一个点的表现力是远不及点与面相互配合的表现力。

(二)点面结合,更便于塑造立体人物形象,避免人物形象扁平化。

一件事,只能集中体现人物的一个灵魂侧面,塑造出来的人物就像一张纸,而采用点面结合法塑造人物,略写的次要事件,能体现人物的多个侧面,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是多侧面的,就像一座塔,并且人物的核心品质也能得以突出。

(三)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能让读者信服。

凭借一件事,不能为定性一个人的人品;依据一件事也不能印证某个道理的正确——点面结合,就是运用多件事、从多个角度印证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揭示的生活理性,表现的角度越多,说服力越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