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纱教程

合集下载

浆纱调浆操作规范

浆纱调浆操作规范

浆纱调浆操作规范,细节觉得成败。

上班后第一时间检查交班浆是否有回浆,检查交班储备浆的浓度,粘度,是否在规范制定值以内。

及时记录,合理利用。

查看各机台后续所要生产的品种。

根据规定配方进行配料。

打开高压桶的加水装置,加水至起始水位,大约在高压桶第2个有光线玻璃位的中间,尽量根据日常经验,做到起始水位保持在420-450升之间,打开电子控制箱,低速按钮,进行投放配料,依次顺序,PV A1799 ,淀粉,AG ,辅助剂,浆纱用腊。

盖上安全盖,锁好安全螺丝。

启动高速搅拌。

开启煮浆开关,正常情况下15-20分钟高压桶内温度达到115-120我们设定的值,自动报警系统开始生效,接下进行浆液的高温保压进行渗透。

我们的核定时间是50分钟,到达规定时间,打开储浆桶的进浆开关,关闭排污开关,进行出浆。

大约5-10分钟,等待表层热蒸气散去,浆液面平稳,进行测量,浆液的各项重要指标,浓度,粘度,进行记录。

待到浆纱需要用浆时,由调浆员协同后车,把浆抽到浆槽,煮沸开来,进行二次测量,详细记录,浆液的差异化,及时反映重要的变动,这样有助改善浆料配方,为浆纱的质量做到有效的保证。

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时,后车应做到。

每1500米进行一次浆液测量,并及时记录。

浆纱简便操作方法

浆纱简便操作方法

浆纱简便操作方法
浆纱是一种用于制作纺织品的工艺,主要用于增加纱线的紧密度和强度。

以下是浆纱的简便操作方法:
1. 准备浆纱设备:需要准备一个浆纱机和纱线。

浆纱机是专门用于浆纱的设备,可以在纱线表面形成一层浆液。

2. 调制浆液:根据需要制作的纺织品和纱线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浆液配方。

一般情况下,浆液由水和浆料混合而成,浆料可以选择淀粉粉末或其他胶体物质。

3. 调整浆纱机参数:根据纱线的纤维类型和直径,调整浆纱机的参数,如浆纱机的速度和浸液量等。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控制纱线浆液的浓度和均匀度。

4. 浆纱操作:将纱线穿过浆纱机的引导孔,使纱线被浆液浸湿,然后从浆纱机的出口穿过,通过拉伸和旋转的方式,使纱线的浆液均匀分布在纱线表面。

5. 干燥纱线:将浆纱后的纱线悬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自然晾干。

也可以利用特殊的干燥设备进行加速干燥。

6. 纺线:待纱线完全干燥后,即可进行纺织品的制作或进一步加工。

需要注意的是,浆纱的操作方法可能因设备和纱线的特性而有所差异,以上仅为一般流程,具体操作步骤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祖克浆纱机操作法

祖克浆纱机操作法

浆纱机操作规程第一章浆纱的主要任务,操作纲要及特点1.1浆纱的主要任务,操作纲要及特点:浆纱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工艺规定的经轴,合并牵引,经过上浆,烘干,卷成优良织轴,使经纱具有较大的光滑度和坚牢度,能承受织造的反复拉伸、弯曲、摩擦,从而降低经向断头,提高织造效率。

1.2浆纱值车工的操作纲要是:车前不离人,勤看伸缩筘。

一勤、二快、三准确,及时处理倒并、绞。

上浆“五定”掌握好;三高、三低、断头少。

注:一勤:巡回检查勤。

二快:上落轴快,起了机快。

三准确:下刀割纱要准确,布匹长度要准确,回丝控制要准确。

五定:定浆锅温度、浆液粘度、浸没辊位置,烘房汽压,车速。

三高:正轴率高,好轴率高,伸长合格率高。

三低:次轴率低,次布率低,回丝率低。

断头少:布机经纱断头少。

1.3操作特点:1.3.1巡回有规律,掌握机器性能,加强预防检查,防止疵点。

1.3.2前后车紧密配合,把上浆、回潮、伸长的调节及清洁工作合理组织到巡回中去。

1.3.3认真执行“五定”,保证浆轴质量。

1.3.4单项操作既好,又快又安全。

第二章操作法内容2.1交接班工作接班者提前20分钟进车间,与交班者进行对口交接。

交班以交清为主,接班以检查为主。

2.1.1后车交班做到三清:2.1.1.1交清当班生产情况,如:品种、工艺变动、浆液质量、上浆、回潮、伸长、设备运转等情况。

2.1.1.2交清机器、地面清洁及各种工用具放在规定地点。

2.1.1.3凡遇了机,交清各项准备工作,1.5小时前应起机开车,并清洗浆锅。

2.1.2后车接班者应做到一听、三查:一听:听交班者介绍工艺变更及生产情况。

三查:按巡回方式检查以下各项:一查工艺:――查电脑里各参数的设定、汽压、浆锅温度、粘度;并核对轴票,以及各导轴有无缠纱;二查设备:―摩擦装置,传动机构、循环泵、阻汽箱有无漏浆、漏汽、漏水情况;三查――责任区清洁及绒细布块数和工用工具。

2.1.3 前车交班做到三清二准备:三清:交清责任区清洁工作;交清洗净绒细布块及公用工具;交清工艺情况,交班轴匹数。

纱线上浆浆纱工艺浆料配方讲课文档

纱线上浆浆纱工艺浆料配方讲课文档
变性原理:用强氧化剂对淀粉大分子中的甙健 进行氧化断裂,并使其羟基氧化成醛基和羧基 。
上将性能:粘度低,流动性好,浸透性强,粘 度稳定性好,不易凝胶,与原淀粉相比,它对 亲水性纤维的粘附性有所提高,形成浆膜比较 坚韧,是棉纱、粘胶纱的良好浆料。
现在二十页,总共一百六十九页。
酯化淀粉(esterified starch)
不加,雨天吸湿性大 。 E遇重金属盐类生成沉淀,使用软水。
现在三十七页,总共一百六十九页。
2. 聚丙烯酰胺浆料
称酰胺浆:80年代开始应用 1)制成:丙烯酰胺共聚而成 2)基本特征:8-10%含固量 3)上浆特性:
良好的水溶性,遇无机离子絮凝沉降 浆液成膜性好,浆膜强度高,伸度低 用于苎麻、棉、粘胶、涤棉织物的经纱上浆
现在三十八页,总共一百六十九页。
3.丙烯酸酯类多元共聚物
制成:丙烯酸甲酯、乙酯或丁酯、丙烯酸或丙烯酸盐等 单体多元共聚而成。
表示:1799 1795 1788 PVA205
现在二十六页,总共一百六十九页。
3.物理性质
无味、无臭、白色或淡黄色颗粒、粉末、 片状或絮状,比重1.19-1.27。
现在二十七页,总共一百六十九页。
4.PVA的上浆性能
(1)水溶性(water solubility): 水 溶 性 与 醇 解 度 有 关 , dB=85%—88% 最 好 ;
,总固体率约14%,PH值7.5-8.5,高温、高速 搅拌可溶于水。 3)组分:甲酯(85%)、丙烯酸钠盐(8%)、丙烯 睛(7%)
现在三十六页,总共一百六十九页。
4)上浆性能
A水溶性:可与任何比例的水互溶。 B成膜性:弹性好、柔韧、强度低、耐磨差、
柔而不坚,吸湿再粘严重 C粘附性:对疏水纤维粘附好。 D温度敏感、冬季易发硬、需加柔软剂,夏季

浆纱工操作规程

浆纱工操作规程

浆纱工操作规程(德国KARL MAYER)1、浆纱前准备1.1、根据工艺要求,用吊车把经轴放在后经轴架上,并轴后与机上引带布连接好。

1.2、经轴必须上下两层摆放,以便清理断头。

1.3、按工艺把浆料运到与调浆桶最近的位置。

1.4、打开蒸汽阀门,把多余的锈水放掉,打开软水门,冲洗调浆桶、浆槽。

2、开机程序2.1、打开主电控制箱开关,打开压缩空气阀,待自检结束后,将钥匙向右转动打开显示屏,开机完成。

2.2、打开调浆桶主电箱开关将钥匙向右转动打开显示屏。

2.3、检查机器状态,正常气压值在0.5-0.7兆帕之间,蒸汽压力在3-3.5公斤之间,水压在2-3公斤之间。

2.4、检查机器安全门、安全防护装置功能是否正常。

3、生产程序3.1、将工艺单上的工艺参数输入系统。

(负责人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机)3.2、开启慢速键,经轴放好绞线,放下两个压浆辊,按工艺调节好压力,当经纱开到浆槽和上蜡装置中间时,停车开始编绞。

3.3、按工艺开始给调浆桶加水、加料、加汽,进行调浆。

3.4、编绞完成后,开启主机将编绞线到机头前,开始用分胶棒分绞。

3.5、将伸缩筘缩到最小、位置升至最高位,按编绞数检绞。

3.6、检完绞后,打开防护栏,开启慢速,等引带布全部卷绕到织轴后停车,用刀割断经纱,把织轴卸下。

3.7、按工艺要求,重新上一个织轴,把浆纱打结,放入织轴轴孔内。

3.8、把浆液从调浆桶打入将槽内,按上浆工艺调节好浆槽溢流板位置。

3.9、开启慢速,按伸缩筘展开键,调节纱片宽度与织轴宽度一致。

3.10、开始浆纱一直到结束。

4、关机4.1、生产结束后,首先用钥匙关闭显示屏,再用钥匙关闭调浆桶电箱显示屏,关闭电控箱开关,关闭压缩空气阀,关闭蒸汽阀,关闭水门。

浆纱调浆操作规范

浆纱调浆操作规范

浆纱调浆操作规范,细节觉得成败。

上班后第一时间检查交班浆是否有回浆,检查交班储备浆的浓度,粘度,是否在规范制定值以内。

及时记录,合理利用。

查看各机台后续所要生产的品种。

根据规定配方进行配料。

打开高压桶的加水装置,加水至起始水位,大约在高压桶第2个有光线玻璃位的中间,尽量根据日常经验,做到起始水位保持在420-450升之间,打开电子控制箱,低速按钮,进行投放配料,依次顺序,PV A1799 ,淀粉,AG ,辅助剂,浆纱用腊。

盖上安全盖,锁好安全螺丝。

启动高速搅拌。

开启煮浆开关,正常情况下15-20分钟高压桶内温度达到115-120我们设定的值,自动报警系统开始生效,接下进行浆液的高温保压进行渗透。

我们的核定时间是50分钟,到达规定时间,打开储浆桶的进浆开关,关闭排污开关,进行出浆。

大约5-10分钟,等待表层热蒸气散去,浆液面平稳,进行测量,浆液的各项重要指标,浓度,粘度,进行记录。

待到浆纱需要用浆时,由调浆员协同后车,把浆抽到浆槽,煮沸开来,进行二次测量,详细记录,浆液的差异化,及时反映重要的变动,这样有助改善浆料配方,为浆纱的质量做到有效的保证。

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时,后车应做到。

每1500米进行一次浆液测量,并及时记录。

浆纱的方法

浆纱的方法

浆纱的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浆纱的事,总算找到点门道。

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就知道浆纱大概是给纱上浆嘛,让纱更结实好用。

最开始我就把面粉和水搅拌搅拌就当浆液了,想着应该和做浆糊差不多。

我把纱放进去泡,哎呀,这结果可糟透了。

纱拿出来的时候,干了以后硬邦邦的不说,还很不均匀,有的地方厚得像裹了层铠甲,有的地方又根本没上到浆。

后来我就研究了一下,发现不能用普通面粉这样随便弄。

我换了一种专门的淀粉,按照一定比例和水混合。

我也不确定这个比例到底最准确是多少,但是我大概是淀粉一份水两份的样子。

这个混合的时候可得好好搅,就像你搅巧克力奶昔一样,要搅得特别均匀,不能有小疙瘩。

我还试过加热这个浆液。

就像煮稀饭那样,小火慢慢煮,一边煮一边搅。

不过加热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因为我有一次火大了点,结果浆液变得特别稠,几乎像固体了,根本没法用来浆纱。

加热到浆液变得有点半透明的时候,我觉得就差不多了。

然后我把纱放进去浸,浸的时候要确保纱都被浆液包裹到了。

这个纱在浆液里不能泡太长时间,泡久了就又太厚了。

我大概泡个两三分钟,然后慢慢扯出来。

扯出来后,要把纱晾干。

这晾干也得注意,不能晒在太阳光很强的地方,不然干得太快,也容易不均匀。

最好是在通风的阴凉处晾干。

我有一次没注意,在大太阳下晒,结果纱有的地方都干裂了。

还有一个我觉得很重要的点就是,在浆纱之前,纱一定要先梳理好,就像你梳头发一样,不能有打结的地方。

要是有打结的地方,浆了之后就更难解了,而且那块上浆就不均匀。

在晾干的时候,最好时不时的把纱拨动一下,让它四面都能匀匀地干。

这浆纱啊,真的是好多小细节,慢慢搞,多试几次就会好很多,起码我现在做出来的比最开始瞎弄的时候好多了。

再补充一点,浆纱的容器最好是那种平底的大盘子之类的,这样纱能铺得开,每个地方都能沾上浆液。

反正这个浆纱,要胆大心细地去尝试,从失败里找经验,慢慢就会掌握更好的方法。

可能还有别的更好的材料来配浆液,我之后还打算继续试试看呢。

浆纱工艺流程

浆纱工艺流程

浆纱工艺流程
浆纱工艺流程是指将棉花纤维转变成纱线的一系列工艺步骤。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浆纱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首先,将棉花纤维进行初步处理,包括除去杂质、松散纤维的处理等。

然后,将经过初步处理的纤维放入浸渍槽中,与浸渍剂混合均匀。

2. 浆纱剂的制备:制备浆纱剂是为了增加纤维的黏性和柔软性,提高纤维的纺纱性能。

常用的浆纱剂有各种增黏剂、柔软剂、助剂等。

将浆纱剂与适量的水混合,搅拌均匀。

3. 浆纱:将浸渍过的纤维放入浆纱机或浆纱桶中,设定好浆纱参数,如纤维的拉伸、旋转速度等。

然后,将浆纱剂缓慢地注入纺丝机或桶中,使其与纤维充分混合。

4. 纺丝:在纺纱机上,纤维经过拉伸和旋转后,形成细长的纱线。

纺纱机上配备有卷绕器,可以将纱线卷绕成特定的规格和长度。

5. 拉伸和烘干:将纺出的纱线通过拉伸机进行进一步拉伸处理,以提高纱线的强度和延展性。

然后,将拉伸后的纱线送入烘干室,进行热风烘干,使纱线完全干燥。

6. 包装和质检:经过烘干后,纱线经过质检,检查纱线的质量、规格和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合格的纱线通过自动包装机进行包装,包装成卷或筒状,然后进行出货。

以上是一般浆纱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不同品牌和不同规模的纤维加工厂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在整个浆纱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杂质的除去、浆纱剂的配制和浓度控制、纺纱机的调整和操作、烘干时间和温度控制等关键环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纱线的强度。

同时,良好的设备维护和保养、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调整也是提高浆纱工艺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浆纱教程转载:浆纱教程第三章浆纱本章知识点:1、浆纱的目的和要求2、主要粘着剂的一般性质和上浆性质。

3、浆纱助剂的作用及用量。

4、浆纱组分的选择方法,浆液配方的确定及调浆方法,浆液质量指标。

5、浆纱工艺流程及浆纱质量指标。

6、浆纱上浆率及浆液对纱线浸透、被覆程度的控制。

7、浆纱烘燥机理及烘燥装置。

8、浆纱伸长率的控制。

9、浆纱自动控制。

10、浆纱工艺设计及产、质量。

11、高压上浆技术。

12、提高浆纱产量及质量的技术措施。

概述一、浆纱工序的任务1、织造时经纱反复受到各种外力的多次作用(拉伸、弯曲、冲击及摩擦)容易使纱线结构松散,起毛而断头,或纤维纠缠致使开口不清。

机构作用:①拉伸:开口、打纬、卷取;②弯折:新纬和座冲击;③磨擦:停经片、综、筘及梭子、经纱间。

通过分析得:从织轴到织口经纱要承受3000-5000次反复负荷的作用。

2、浆纱的目的(1)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使经纱增强,耐磨20-40%(2)卷绕成浆轴(3)保伸,减伸率20-25%。

二、浆纱工序的组成:上浆和调浆1、调浆:选择浆料以一定比例配合调料成一定浓度的浆液。

2、上浆(1)绞经上浆:将绞纱浸渍浆液,挤压、烘干。

优点:设备费用省,操作简便,回丝少,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色织生产。

缺点:浆纱质量差,上浆不匀,劳动强度高,生产率低。

(2)经轴上浆:若干经轴并合→上浆→烘干→卷绕成浆轴优缺点与绞经上浆相反。

三、浆纱工序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浆纱是准备工序的关键,每台浆纱机的产量可供200-300台/只机的织轴需要,即通常说浆纱一分钟织造一个班。

1、浆纱质量好,则布机断头少,效率高,产量高,质量好。

回丝少,挡车工劳动强度低。

2、浆纱速度30-60m/min,相当于布机一个班的产量,稍一疏忽则布机一个班生活难做。

3、每台浆纱机供应200-300台布机,浆纱机能否正常运转,对织轴的正常供应,关系很大。

4、与降低成本关系很大,节约浆料、用汽、回丝等。

四、浆纱工程的要求1、上浆量符合工艺设计要求,避免过大或过小。

2、上浆均匀。

3、浆液对纤维有良好的粘附性、即被覆和浸透的比例应符合工艺要求。

4、上浆后纱线毛羽贴伏,浆膜平滑,柔软而又坚韧。

5、上浆后纱线的弹性伸长损失小。

6、上浆后纱线的顺潮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浆膜具有一下吸湿性。

7、浆料来源充足,价格便宜,调浆操作简便而安全。

8、织物在后处理时,浆料容易退净废液而净化,不污染环境。

9、织轴卷绕质量良好。

10、在保证浆纱质量前提下,不断提高浆纱生产率,并逐步提高浆纱操作的自动化程度。

11、节约能源消耗,不断降低浆纱成本,提高浆纱经济效益。

五、对浆液的工艺要求1、具有一定粘度,并在上浆过程中保持粘度稳定。

粘度:表示液体流动时分子间的摩擦阻力(内摩擦力)在相对静止的液体内,二层液体之间只有相互垂直的力,没有切向力。

流层面积A,速差△V=V2-V1,两流层间距△y,则克服内摩擦力使流层流动 F=η·A· (η-粘滞系数或粘度)当液体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剪切应力一层按一层,传递到最下面一层,使浆液发生流动,由于切向力的存在,流体快的一层给慢的一层以拉力,慢的一层给快的一层以阻力,这种力称为摩擦力f。

单位:泊即:相隔一厘米的两层液体,面积各为1cm2,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所受的阻力为1达因时则该液体的粘度为1泊(P)。

100泊=1厘泊(cp)(法国著名科学家Poisenille创造的毛细管方法)粘度的大小与高聚物的分子量大小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与浓度成正比。

2、有一定的粘附力粘着力:浆液对纱线表面的润湿(亲和力)能力及浆液烘干成膜后从纱线上被剥离所需力的总和。

粘着力大小取决于:浆液粘度、浆液与纱线的亲和能力。

3、具有成膜性(物质的内粘性、内聚力)4、具有物理和化学的稳定性5、无异色、异味、无有害气体6、能迅速烘干,无再粘性,并有抗静电性。

六、浆液和浆纱方面1、浆液的指标:①浓度(总固体量表示)②粘度③分解度(对淀粉浆而言)④溶解度(对化学浆而言)⑤温度:半熟浆70-80℃;熟浆97-99℃。

2、浆纱质量指标:上浆率b、回潮率w、伸长率ε、增强率z、减伸率Jz等。

第一节浆料浆料的分类:粘着剂(主剂)、助剂主剂:改善经纱的织造性能。

助剂:改善或弥补主剂在上浆性能方面的某些不足。

一、粘着剂分类: P81表3-1天然—植物类—淀粉动物类—骨胶衍生物类—CMC化学合成类—PVA聚丙稀酸类—PAA、PAAm、PAAt、PAA盐当前三大浆料是指:淀粉、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类(一)、淀粉1、天然淀粉(上浆特性)(1)淀粉的一般性质不同的淀粉从不同的植物中提取,故性质不同,其颗粒大小、外型形状亦不相同。

淀粉颗粒愈大,浆液粘度愈高,较易糊化和分解,但粘度不稳定。

淀粉属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中多元糖类,由许多γ-葡萄糖缩聚而成(C6H10O5)n n为聚合度。

特点:a、联结葡萄糖基环的甙键(-0-)活泼性高,易被水解,迁酸、迂氧化剂易断裂,但对矸较稳定。

b、羟基(-OH),葡萄糖基环上第2、3、6号碳原子上含有,羟基对氧化剂很不稳定,特别是佰醇羟基(-CH2OH)活泼性最大,很易被氧化。

c、聚合度n,大量的羟基(-OH)存在,使淀粉对亲水性纤维如棉、麻、粘胶等亲合性好。

一般n=200-6000,n越大则粘度越高,滑透性越差。

淀粉的结构有两种a、直链淀粉:大分子呈线状。

N=200-900个缩水葡萄糖基以a-1,4甙键联结而成。

b、支链淀粉:大分子呈分支状,由6000-37000个葡萄糖基联结,除γ-1,4甙键外,还有γ-1,6甙键,支链淀粉约相隔20个葡萄糖基有一个分枝。

c、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较直链淀粉:1、能溶于水;2、水溶液低;3、气溶胶状;4、使浆膜增塑;5、迂碘成蓝色。

支链淀粉:1、不溶于水;2、粘度糊化后成浆极粘稠状;3、使浆膜增厚;4、迂碘成紫色。

常用淀粉的直链、支链比例小麦:1:3玉米、马玲署、橡子:1:4木署:1:5糯米:0:100—粘性最高绿豆:100:0—成膜最好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在上浆工艺中相辅相成,起到各自的作用。

(2)淀粉浆的粘度粘度:表示液体流动时液层内摩擦力的大小,是检验和反映浆液上浆性能的另一种重要指标。

Pa·s(帕·秒)。

淀粉浆液粘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开始加温时,粘度迅速上升,当粘度上升到最高值后虽然温度继续上升,而粘度开始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上浆应在粘度稳定期内进行,则效果好。

粘度—温度变化曲线在生产上的应用:a、淀粉浆调浆时,在糊化开始温度前测比重,定浓度。

b、浆液调煮好后,要焖浆一段时间;使粘度稳定。

c、小量调浆,每次用浆时间不超过3小时,以免粘度衰退。

d、开冷车间,待粘度稳定再开,而不能在最高粘度时开。

e、浆纱机处理坏生活开慢车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粘度下降,造成轻浆毛头。

(3)淀粉浆的渗透性(4)淀粉浆的粘附力指浆液粘附纤维的性能,粘附性的强弱以粘附力大小表示,又叫粘着力或亲和力。

(5)淀粉浆的成膜性成膜性是指浆液烘燥后所形成薄膜的一些性能,如吸湿性、耐磨性、耐屈曲性,抗检强度和断裂伸长等。

2、变形淀粉(种类及其上浆特性:P83-86,自学20分钟)查阅关于变性淀粉的资料,了解发展方向。

3、淀粉浆的主要性质(1)浸透性:来经分解淀粉浆的浸透性差(2)粘着力:对棉、粘胶、韧皮纤维有较好粘附性,与其他浆料比,淀粉浆粘着力最低。

(3)成膜性—硬而脆(4)粘度稳定性,比一般化学浆料差。

(二)、聚乙稀醇(PVA)1、聚乙稀醇的一般性质。

指标(1)醇解度dh :醇解度——大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羟基置换的百分数。

a、完全醇解(FH)PVA的醇解度为98-99%,是一个均聚物,结构式为:FH-PVAb、部分醇解(PH)PVA的醇解度为85-90%,是乙烯醇与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结构式为:PH-PVA(2)聚合度n:聚合度——大分子中链节的重复数(乙烯醇个数)(3)PVA的牌号:国内1788 — n=1700;dh=88%日本K17 —n=1700 (117) 1,K—FH国外B17 — n=1700 (217) 2, B—PH2、聚乙烯醇的上浆特性(1)水溶性:PVA为白色,无嗅、无味的粉未状细粒,比重1.21-1.34聚合度大的PVA水溶性比聚合度小的差,醇解度越高,水溶性越差,水温越高,水溶性越好。

(2)粘度:PVA水溶液的粘度与n、h、浓度和温度有密切关系。

n↑,粘度↑。

醇解度高的水溶液,粘度随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最终而形成凝胶。

而部分醇解的水溶液粘度与时间的关系不明显。

(3)粘附性:完全醇解PVA,分子结构中(-OH)占优势,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力强。

部分醇解PVA,分子结构中含有少量的(-OCOCH3),对疏水性纤维的粘附性好。

(4)成膜性:PVA溶液的水分蒸发后成透明的薄膜,浆膜坚而韧。

聚合度愈大,膜的强度和伸长率越大。

醇解度愈高,膜的强度也越大,但伸长率低(5)PVA的可变性:能生成酯、醚、醛等。

PVA与碱作用:温度升高时PVA分子链发生显著分解,粘度下降,粘附性和成膜性受到损害,故上浆时宜中性。

PVA的强氧化剂作用,能被氧化而使大分子断裂,降低粘度,也降低粘附性和薄膜强度—印染厂以此特性退PVA浆。

(6)混溶性:PVA与水溶性高聚物褐藻酸钠,聚丙烯酸类,骨胶等有良好的混溶性,与淀粉或CMC混用时,PVA含量低于30%或高于70%才能获得良好混溶性。

(7)浆液稳定性:稳定性好,不易腐败变质,与油脂类不起化学反应。

(8)存在问题:①易起泡;②易结浆皮;③分绞难;④对合纤粘附性不足;⑤退浆COD值高。

(三)、丙稀酸类浆料丙稀酸类浆料是许多同类浆料的总称。

1、聚丙稀酸PAA—锦纶纤维良好的粘附性2、聚丙烯酸酯PAAt常用聚丙稀酸钠盐PAA盐。

3、聚丙烯酸盐4、聚丙稀酰胺PAAm含固量较低,再粘性强,宜于与其他浆料溶用。

(四)、共聚浆料目的在于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能不同的单体,以不同含量进行共聚,获得不同的上浆特性。

P154-表4-7(五)、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纳是纤维素的一种衍生物,简称CMC1、制造:碱化 NaOH纤维素碱化纤维素 CMC醚化碱化目的:①使纤维素膨润,醚化剂能扩散到内部。

②提高纤维素的醇羟基的活泼性。

2、要个主要指标①醚化度—纤维素大分子中每百个葡萄糖基环中的羟基中的氢被醚化基团所取代的个数。

②代替度—纤维素大分子中每一个葡萄糖基环中羟基中的氢被醚化基团所取代的个数。

CMC代替度分三档:低0.25-0.5不溶于水;中0.5-1.2水溶性较好;高1.2以上水溶性好。

代替度越高、价格越高,浆纱用中代替度即可。

③粘度低50-300CP;中300-1000CP;高1000CP以上3、性状(1)色白、粉状、纤维状、无嗅、无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