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纱
浆纱简便操作方法

浆纱简便操作方法
浆纱是一种用于制作纺织品的工艺,主要用于增加纱线的紧密度和强度。
以下是浆纱的简便操作方法:
1. 准备浆纱设备:需要准备一个浆纱机和纱线。
浆纱机是专门用于浆纱的设备,可以在纱线表面形成一层浆液。
2. 调制浆液:根据需要制作的纺织品和纱线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浆液配方。
一般情况下,浆液由水和浆料混合而成,浆料可以选择淀粉粉末或其他胶体物质。
3. 调整浆纱机参数:根据纱线的纤维类型和直径,调整浆纱机的参数,如浆纱机的速度和浸液量等。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控制纱线浆液的浓度和均匀度。
4. 浆纱操作:将纱线穿过浆纱机的引导孔,使纱线被浆液浸湿,然后从浆纱机的出口穿过,通过拉伸和旋转的方式,使纱线的浆液均匀分布在纱线表面。
5. 干燥纱线:将浆纱后的纱线悬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其自然晾干。
也可以利用特殊的干燥设备进行加速干燥。
6. 纺线:待纱线完全干燥后,即可进行纺织品的制作或进一步加工。
需要注意的是,浆纱的操作方法可能因设备和纱线的特性而有所差异,以上仅为一般流程,具体操作步骤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浆纱的名词解释

浆纱的名词解释浆纱是一种纺织品原材料,用于制作各种织物。
它是指通过把纤维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加强其织造性能和外观效果的一种纺织工艺。
浆纱的制作涉及多个步骤和技术,其最终的形态和性能对织物的质量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
1. 浆纱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浆纱是纺织工业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具有增加纤维强度、改善纺织品外观、提高织造效率等作用。
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浆纱工艺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古代的浆纱工艺主要依靠手工完成,经过梳理、浆泡和晾晒等步骤将纤维纺成纱线。
而现代化纺织工业中,浆纱的生产通常通过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完成。
2. 浆纱的制作工艺浆纱的制作涉及多个工艺环节。
首先,纤维材料经过梳理和清洗等步骤去除杂质,并且进行特殊处理以提高纤维的柔韧性和拉伸性。
然后,纤维材料通过拉丝机具有化学浸泡的方法进行浆泡处理,以增加纤维的粘合力和强度。
接下来,通过纺纱机将浆纱加工为纱线,并通过放线机或卷线机进行整理和收纱。
最后,将浆纱送入织机进行织造。
3. 浆纱的应用领域浆纱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纺织、服装、家居等多个行业。
在纺织方面,浆纱主要用于生产高档纺织品,如高级服装、各类布料、家纺用品等。
它能够增加织物的光泽度和手感,使织物更加柔软舒适。
此外,浆纱还可以用于特殊用途纺织品的制作,如防火织物、抗菌织物等。
4. 浆纱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纺织品品质要求的提高,浆纱逐渐成为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浆纱技术的发展,能够提高织物的质量和性能,增加产品附加值,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未来,随着纺织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创新,浆纱在纺织业市场中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
结语:通过对浆纱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浆纱在纺织工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浆纱的制作工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同时,浆纱的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有着巨大的潜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浆纱技术将继续不断发展,为纺织品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浆纱的工艺

浆纱的工艺浆纱是纺织工业中的一个重要工艺,其作用是使纱线增加强度和质量,提高纺织品的品质和性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浆纱的工艺过程。
首先,浆纱是在纱线生产的早期阶段进行的。
纱线是由纤维通过纺纱机成形的,但这个纱线通常比较松散,没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为了增加纱线的强度和稳定性,需要对纱线进行浆纱处理。
浆纱的主要目的是给纱线加上一层保护膜,使其紧密结合并提高强度。
这一层保护膜通常由浆料构成,浆料主要由淀粉、胶体和添加剂组成。
浆料的具体配方会根据纺纱的需要和纱线的性质进行调整。
浆纱的工艺过程分为三个主要步骤:浆料的配制、浆纱的施浆和浆纱的干燥。
第一步是浆料的配制。
浆料的配制是按照一定的配方将淀粉、胶体和添加剂混合成浆料。
淀粉是浆料的主要成分,它能增加纱线的强度和稳定性。
胶体是一种胶状物质,可以增加浆纱的粘度,使其更好地附着在纱线上。
添加剂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比如染料、防水剂等。
第二步是浆纱的施浆。
施浆是将浆料均匀地涂抹在纱线上的过程。
这一步通常在施浆机上完成。
施浆机通过喷射或刮布的方式,将浆料均匀地施加在纱线上。
施浆后,纱线表面会形成一层浆膜,使纱线变得更加坚固和稳定。
第三步是浆纱的干燥。
浆纱施浆后,需要将其进行干燥,使浆料中的水分蒸发掉。
干燥的方式有多种,比如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等。
干燥的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免对纱线产生不良影响。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步骤,浆纱工艺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在浆纱前要对纱线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整理等。
这样可以使纱线表面干净、平整,有利于浆料的附着和干燥。
此外,浆纱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浆料的质量和浆膜的均匀性,以确保浆纱效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浆纱是纺织工业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工艺过程,它可以增加纱线的强度和质量,提高纺织品的品质和性能。
浆纱的工艺过程包括浆料的配制、浆纱的施浆和浆纱的干燥。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各个环节的细节,以确保浆纱效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浆纱工艺的应用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纺织品产品。
机织概论—浆纱

浆纱
纱线种类 棉纱
棉纱 苎麻纱 亚麻纱 低捻毛纱 粘胶丝、铜氨丝 醋酯丝 聚酰胺纱 聚酰胺丝 聚酯纱 聚酯丝
聚酯/纤维素混纺纱
常用浆料
各种淀粉、褐藻酸钠、纤维素衍生物
变性淀粉、玉蜀黍淀粉、小麦淀粉、 PVA 玉蜀黍淀粉或小麦淀粉
各种淀粉
各种淀粉及胶类 动物胶、CMC、PVA 动物胶、部分醇解PVA、苯乙烯顺丁 烯二酸钠盐 PVA、聚丙烯酸酯与PVA 聚丙烯酸酯、PVA PVA、聚丙烯酸酯与PVA 部分醇解PVA、聚丙烯酸酯、水分散 性聚酯 PVA、PVA与淀粉、PVA与褐藻酸钠、 PVA与聚丙烯酸酯
每台浆纱机供应200-300台布机,浆纱机能否正常运转,对织轴的正常供应,关 系很大。
与降低成本关系很大,节约浆料、用汽、回丝等。
浆纱
上浆工艺流程
浆纱
浆纱
浆纱 3、浆料的分类:
粘着剂(主剂)、助剂 粘着剂:主要材料,构成浆液的主体, 用量大,起着改善 经纱织造性能的作用。 助 剂:辅助材料,用以改善或弥补黏着剂在上浆性能方面 的某些不足。种类多,用量少。
浆纱
(3)伸长率 伸长率指浆纱过程中,纱线伸长的程度。
伸长率=浆后纱线长-浆前纱线长 浆前纱线长
100%
现代浆纱质量与效果还考虑应用粘附力、耐磨次数和毛羽减少率作为浆纱的
重要指标 。
浆纱效果还可以从织造生产的质量与效率来考察,通过对停台率和好轴率的
测试,判断浆纱的可织性能;通过对布机效率和下机一等品率的统计和分析, 判断综合织的织物 细号、高紧密织 物
浆纱
4.浆纱质量指标:
(1)上浆率 上浆率表示纱线上浆多少的程度。 上浆率=浆纱干重-经纱干重 100% 经纱干重
式中分子,浆纱干重与经纱干重之差即为纱线上浆料的干重。 (2)回潮率 即经纱上浆并经一定的烘燥后卷上织轴时,纱上含水多少的程度。
第三章 浆纱

蟹壳、虾壳等
2020/4/5
13
(一) 淀粉
淀粉(starch)作为主粘着剂在浆纱工程中 应用已有很久历史。它具有良好的上浆 性能,并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退浆 废液易处理,也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目 前,浆纱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淀粉粘着剂 一般为天然淀粉和变性淀粉。
2020/4/5
2020/4/5
34
酸解淀粉----上浆性能
酸解淀粉的外观和原淀粉基本相同。在水 中经加热后,酸解淀粉粒子容易分散,也 容易达到完全糊化状态。由于淀粉粒子膨 胀较小,分子量明显降低,故成浆后浆液 粘度低,流动性好,但粘度稳定性比原淀 粉略有下降。酸解淀粉浆膜较脆硬,与原 淀粉相似。
2020/4/5
2020/4/5
25
粘附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接触时, 相互结合的能力。
粘附力测试方法:粗纱法、剥离法
2020/4/5
26
(5)淀粉浆的成膜性
淀粉浆的浆膜一般比较脆硬,浆膜强度 大,但弹性较差,断裂伸长小。玉蜀黍 淀粉的浆膜机械性能优于小麦淀粉,其 强度较大,弹性也稍好,因此玉蜀黍淀 粉上浆效果比小麦淀粉好。但是,玉蜀 黍淀粉浆膜手感粗糙,上浆率不宜过高。
2020/4/5
37
氧化淀粉----上浆性能
氧化淀粉外观为色泽洁白的粉末。成浆 后粘度低,流动性好,浸透性强,粘度 稳定性好,不易凝胶。
2020/4/5
38
氧化淀粉----使用
与原淀粉相比,它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 性有所提高,形成浆膜比较坚韧,是棉 纱,粘胶纱的良好浆料。
2020/4/5
39
酯化淀粉----变性原理
粘度的表示方法(相对粘度)
在度量分散液体的粘度时,也可以使 用相对粘度值ηr,其物理意义是分散 液体的绝对粘度(η)与介质的绝对粘 度(η0)之比
纺织生产工艺---浆纱

YOUR SITE HERE
二、纺织浆料:
可以理解为:可用于经纱上浆的材料即为纺织浆料。
1、浆料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
主浆料(也称粘着剂)、辅浆料(也称助剂) 按来源分类
天然浆料、变性浆料、化学浆料
YOUR SITE HERE
二、纺织浆料: 2、对浆料的基本要求
主浆料:具有一定的粘度,对纤维有良好的粘头着性(粘附性),可 以形成良好的浆膜,性能稳定,易于退浆,不污染环境。 辅浆料:对主浆料的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利于生产顺利进行。
YOUR SITE HERE
4、浆纱主要质量指标:
(1)经纱上浆率(或上浆率): 经纱上浆料干重与经纱干重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公式:上浆率=(浆纱干重-经纱干重)/经纱干重×100%
(2)浆纱回潮率: 浆纱上所含水份重量与浆纱干重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公式:回潮率=(浆纱湿生-浆纱干重)/浆纱干重×100%
YOUR SITE HERE
二、经纱上浆: 1、浆纱机
YOUR SITE HERE
2、浆纱工艺流程:
YOUR SITE HERE
3、浆纱机主要机构及作用: 轴 架:用于放置经轴及控制经纱退绕张力 上浆装置:完成经纱上浆,达到工艺要求的上浆率 烘燥装置:对湿浆纱进行烘干,形成完整的浆膜并达 到工艺要求的回潮率 卷绕装置:使上浆后的经纱平等排列并卷于织轴上 传动部分:控制全机运转及浆纱总伸长率
第三章 浆 纱
本章学习要点: 1、了解织造生产中经纱上浆的目的; 2、了解经纱上浆后能改善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3、了解什么是上浆材料及上浆的方法; 4、了解上浆设备。
YOUR SITE HERE
一、经纱上浆的目的: ★ 经纱上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经纱的可织性,可 织性的提高表现在: 1、提高了经纱的内在强力 2、提高了经纱的耐磨性 3、使纱线表面毛羽贴伏 4、保持经纱原有的弹性
第五章 浆纱

第二节 浆料及浆液调制
(四)丙烯酸类浆料
• 聚丙烯酸类浆料是聚丙烯类单本的均聚物、共聚物 或共混物等一系列物质的总称。 • 丙烯酸类浆料具有较多优点,具有黏附力强,水溶 性良好、对环境污染小,浆膜的柔韧性和断裂伸长 高等优点,因此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浆料。 • 用于上浆的丙烯酸类浆料有:聚丙烯酸甲酯、丙烯 酸酯类共聚物、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及其盐。目 前应用广泛的是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酰胺和28﹟ 浆料等。
第二节 浆料及浆液调制
二、助 剂
助剂是用于改善黏着剂在上浆性能方面的某些 不足和缺陷,使浆液获得优良综合性能的辅助材料。 助剂种类很多,但一般用量都较少,选用时要考虑 它与主剂的相溶性和调浆操作的方便性。常用的助 剂有淀粉分解剂、浸透剂、柔软剂、抗静电剂、防 腐剂、润滑剂。
第二节 浆料及浆液调制来自第二节 浆料及浆液调制
(二)调浆方法
• 浆液的调制方法有定浓法和定积法两种。 • 定浓法一般用于淀粉浆的调制,它是通过调整淀粉 浆液的浓度来控制浆液中无水淀粉的含量。定积法 通常用于合成浆和变性黏着剂的调浆,它以一定体 积水中投入规定重量浆料来控制浆料的含量。目前, 对淀粉浆采取既定浓又定积的调浆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上浆的目的是使纱线的毛羽伏贴、耐磨、 增强,尽量保持纱线原有的弹性伸长,提高 经纱的可织造性。
二、浆纱工序的要求
(1)上浆量、回潮率、伸长率符合工艺设计要求,避免过大 或过小。 (2)上浆均匀。避免出现“毛轴”或“段毛”。 (3)浆液对纤维有良好的黏附性能,被覆与浸透的比例应符 合工艺要求。 (4)上浆后纱线毛羽贴伏,浆膜平滑、柔软而又坚韧,有一 定的吸湿性。 (5)上浆后纱线的弹性伸长损失小。 (6)浆料来源充足,质优价廉,调浆操作简便,易退浆,无 污染。 (7)织轴卷绕质量良好。 (8)在保证浆纱质量前提下,不断提高浆纱生产率和浆纱操 作的自动化程度。 (9)节能降耗,不断降低浆纱成本,提高浆纱经济效益。
第3章 浆纱

H | C ┘
1
4
1
4
顺式
β-1,4甙键
(纤维素)
CH2OH | C ─ O | H OH H | | C ─ C | | H OH
H | C └ O —
C | H
1
1
4
反式
4
(1.1.1)天然淀粉的一般性质 按化学结构分: 直链(linear chain) 、支链(branched chain)淀粉 直链淀粉(含量约 20-25%): - 1,4甙键连接; 聚合度低,线型分子结构; 溶于热水,浆液流动性好; 浆膜坚韧,弹性好; 浆液渗透性好,是形成浆膜的基础。 支链淀粉(含量约 75-80%): 除 - 1,4外,还有1,6和少量1,3甙键 聚合度高,树枝状分子结构; 难溶于水,浆液粘稠; 浆膜脆硬、耐磨; 浆液被覆性好,保证浆膜具有一定的厚度。
(6)增重效果:在不影响上浆性能的前提下,浆液中加增重剂(淀粉、滑石粉等),使织物具有厚重的手感。 (7) 后整理效果:浆液中添加整理剂,烘燥后,织物获得挺度、手感、光泽、悬垂性等风格。 3.浆纱工程及要求 (1)浆纱的任务:给整经轴(warp beam)上的经纱上浆,并卷绕产生织轴(weave beam) 。 (2)上浆工艺流程:退绕→上浆→压浆→烘干→卷绕 (3)浆纱工程包括:调浆(size mixing)和上浆(sizing)两部分,分别在调浆桶(size mixer)和浆纱机(sizing machine)上进行,产生的半成品称为织轴。
植物性
动物性
纤维素衍生物
变性淀粉
乙烯类
丙烯酸类
各种淀粉、海藻类、植物性胶
动物性胶、甲壳质
CMC.MC.EC.HE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造原理
二、浆纱工序的要求
1.对浆料的要求
浆料配方不宜过于繁杂,浆料来源充足、价格低、调浆操作
简便、退浆容易、不污染环境 浆液对经纱具有良好的粘附性、成膜性、亲和性和浸透性, 具有适宜的粘度; 浆液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不易沉淀、生成絮状物、起泡 和发霉等; 浆膜柔韧、坚牢、光滑,有适当的吸湿性;
浆纱
织造原理
第三章
浆
纱
织造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浆纱工序概述 浆料 浆液调制
第四节
第五节
上浆与烘燥
浆纱质量控制与检验
第六节
浆纱综合讨论
织造原理
第一节
浆纱工序概述
一、浆纱的目的及意义
经纱从织轴上退绕下来直至形成织物,要受到3000~5000次
程度不同的反复拉伸、屈曲、磨损和冲击作用。 而未经上浆的经纱——毛羽多,纤维间抱合力不足,织造 中纱身易起毛,断头频繁,开口不清,形成织疵,严重的时 候,还会造成正常的织造过程无法维持。 ∴除股线、单纤长丝、加捻长丝、变形丝、网络度较高的网 络丝外,几乎所有的短纤纱和长丝均需经上浆加工。
淀粉是由植物绿叶中的叶绿素作介质,使二氧化碳与水在日光照 射下发生光合作用而成的:
淀粉是由α -葡萄糖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高聚糖。
织造原理
浆纱(warp sizing)根本目的——提高经纱的可织性
织造原理
1. 浆纱工序对纱线的作用: 浆液
表面被覆(coverage)
经纱 烘燥 浆膜(sizing films) 经纱织造性能得到提高 内部浸透(soakage)
织造原理
上浆工作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耐磨性改善:表面坚韧的浆膜使经纱耐磨性能得到提高。 2.纱线毛羽贴伏、表面光滑:由于浆膜的粘结作用,使纱线表 面的纤维游离端紧贴纱身(fiber lay),纱线表面光滑。在高密织 物的织制时,可以减少邻纱之间的纠缠和经纱断头,对于毛纱、 麻纱、化纤纱及混纺纱、无论长丝而言,毛羽贴伏和纱身光滑 则尤为重要。
织造原理
(一)淀粉的结构与性能
1. 淀粉的结构 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多糖类物质,存在于某些植物 的种子、块茎、块根或果实中。 根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及木薯淀粉等 种子淀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及橡子淀粉等
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储藏体 人类所需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重要的工业原料
织造原理
胶 胶 胶 胶 胶 质 壳 壳 性 剂
动 — 、 、 、
物 鱼 明 骨 皮
甲 — 、 等 粘
壳 蟹 虾 变 着
羧 甲 纤 维 (CMC) 甲 基 维 (MC) 乙 基 维 (EC) 羟 乙 纤 维 (HEC)
基 素 、 纤 素 、 纤 素 、 基 素
转 化 淀 粉 —— 酸 化淀粉、氧化淀 粉、可溶性淀粉、 糊精 淀 粉 衍 生 物 —— 交联淀粉、淀粉 酯、淀粉醚、阳 离子淀粉 接 枝 淀 粉 —— 淀 粉的丙烯腈接枝 共聚物,淀粉的 水溶性接枝共聚 物,淀粉的其它 接枝共聚物
浆液调制及性 能测试
上浆(上浆、烘燥、织轴卷绕)
浆纱性能测试
织造原理
第二节
浆纱目的
浆
料
耐磨 贴伏毛羽 上)
高分子材料
助剂
织造原理
一、粘着剂的分类
粘着剂:一种具有粘着力的材料,是调制浆液(除溶剂 水外)的基本材料,又称主浆料,直接决定了浆液的上 浆性能,用量较大。
织造原理
2.对上浆的要求
浆纱具有良好的可织性(耐磨、毛羽贴伏、增强保伸、弹
性等)。 上浆过程中应保证上浆率、回潮率、伸长率与工艺设计要 求一致; 经纱排列均匀,织轴卷绕质量良好,表面圆整; 节约能源;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浆纱生产效率、浆纱速度以及 自动化程度。
织造原理
浆纱工程
浆料(合成制备、性 能研究、配方开发)
主要上浆质量指标——耐磨次数、毛羽减少率、粘附力
织造原理
3.浆纱工序的重要意义: 随着纤维原料种类的增多,织物品种的细密化、高档化,也 使浆料的品种日益增加,特别是高速无梭织机的快速发展, 更促进了浆料的发展。可以说,浆料已是纺织工厂耗用量占 第二位的原材料,历来为纺织界所重视。
“浆纱一分钟,织机一个班” 浆纱工序——“老虎口”
聚乙烯醇 (PVA) 乙烯类共 聚物—醋 酸乙烯-丁 烯酸共聚 物、乙烯 酸-马来酸 共聚物、 醋酸乙烯马来酸共 聚物
聚丙烯酸、 聚丙烯酸酯、 聚丙烯酰胺、 丙烯酸酯类 共聚物
当前三大主浆料——变性淀粉 PVA 丙烯酸类浆料
织造原理
二、淀粉 淀粉——历史悠久的上浆主浆料
我国: 元朝(公元1300年前后)已采用小麦粉作为浆料。 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也以发 酵的小麦粉作为经纱上浆的浆料。 国外: 1821年已使用糊精作为浆料 同期出现了淀粉制造工业,最初是以小麦淀粉为主,不久, 其他淀粉也有生产与应用。
粘着剂种类很多,大体可分天然粘着剂、变性粘着剂、 合成粘着剂三大类
织造原理
天然粘着剂 变性粘着剂 合成粘着剂
植 物 性
动物性
纤 维 素 衍生物
变 性 淀 粉
乙 烯 类
丙烯酸类
各种淀粉: 小麦淀粉、玉蜀 黍淀粉、米淀粉 、甘薯淀粉、马 铃薯淀粉、橡子 淀粉、木薯淀粉 海藻类: 褐藻酸钠 植物胶: 阿拉伯树胶、白 芨粉、田仁粉、 槐豆粉
3.纱线断裂强度提高,纱线集束性改善:由于纤维之间抱合力 增强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使经纱断裂强度得到提高,特别是在 织机上容易断裂的纱线薄弱点(细节、弱捻等)得到了增强,这 无疑对降低织机经向断头有较大意义。在合纤长丝上浆中,改 善纤维集束性还有利于减少毛丝的产生。
织造原理
4.良好的弹性、可弯性及断裂伸长: 5.具有合适的湿度:合理的浆液配方使浆纱具有合适的湿度, 令浆膜具有良好的弹性、韧性。
•浆纱过分干燥——浆膜发脆,容易破裂、落浆 •吸湿过强——易引起再粘现象,浆纱发生相互粘连,影响
织机开口,同时浆膜强度下降,耐磨性能亦差。
6.获得增重效果及部分后整理效果
织造原理
2.浆纱的目的: 传统观点:经纱上浆的目的—— 增强、保伸、耐磨 主要上浆质量指标——浆纱后纱线的增强率、减伸率 目前公认:经纱上浆的主要目的是耐磨和贴伏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