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

合集下载

[句式,差异,结构]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

[句式,差异,结构]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

英汉句式结构差异及翻译研究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

英语作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在如今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要想做好英语翻译,则需要人们能够把握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异,理清英语和汉语的句式结构,从而开展相应的翻译活动。

本文就英汉句式结构差异进行分析,根据两国不同的逻辑思维来进行翻译研究。

关键词英汉句式结构差异翻译研究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 Differenceand Translation StudiesZHOU Di(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Haihua College, Shenyang, Liaoning 110167)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imes, between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ose contact. English as a common language of the world, in people's life and work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o do a good job in English translation, people need to be able to gras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sort out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activ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to translat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logical thinking of the two different.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sentence structure difference; translation studies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英语的句式结构通常为“树形”,汉语的句式结构通常为“竹节”,相对于这两种不同的句式,英语句式则更注重“形合”,而汉语句式则更加注重“意合”。

英汉语法对比

英汉语法对比
汉语语法的隐性造成汉语语法单位界限的 模糊不清。
(3)词法与句法之间的对应 英语传统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词法依据形态;
句法依据功能。由于形态是功能的表现形式, 因此,这两者的结果是一致的,表现在词法和 句法可以对称,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较明显 的对应关系。徐通锵将这样的语法称为双轨制 语法结构。
英语语法强调避免语法错误,句子结构紧凑,关 系和层次分明。
语句分析顺序,英语是从结构到语义。而汉语是 从语义到结构。
➢ 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
➢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2)语法单位的清晰与模糊
英语传统语法把语言单位分为词与句子两 级,在此基础上,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 结构主义语法把语言单位分为语素、词、 短语、分句、句子五级。在英语中,由于 有形态帮助,各级语法单位之间的界限是 清晰的。汉语则不然。
事理上的因果律:先因后果、先假设后可能、 先条件后结果。汉语复句基本上都是先从后 主,即表示原因、条件、假设等一律在前, 表示结果等一律在后。当把原因、条件等看 做补充说明时,根据心理上的重轻律,可以 把它们放在主句之后。
And he knew how ashamed he would have been if she had known his mother and the kind of place in which he was born, and the kind of people among whom he was born.
有形式上保证,英语短语和从句作修饰语 可前可后;主谓倒装、宾语前置都不会被 误解;据连词判断主从;据时态可判断时 间先后。形态丰富的语言不很讲究词序。
句中的作用。
汉语的声调对词和短语的语序起重要作用。

英汉语言差异

英汉语言差异

• • • • • • • • •
译成并列句(例3); 将定语从句译成谓语(例4); 省去不译(例5)。 3)Anna, who was here a moment ago , left this note. 安娜刚才来过,是她留下的这张条子。 4)We used a plane of which almost every part carried some indi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我们驾驶的飞机几乎每一个零件上都有国 家的标志。 5)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之。
• 第二,在翻译时还应注意英语和汉语中介 词搭配的习惯。例如:“在阳光下”应译 为“in the sun”而不是“under the sun”, “在床上”是“in bed ”,而不是“on bed”。 • 第三,要注意英语动词和不同的介词搭配 时会产生不同的短语动词,意义可能会相 去甚远。
• 1)He put his hands into his pockets. • 他把手插进了口袋。 • 2)They had their lunch at half past twelve today. • 今天他们十二点半吃的午饭。 • 关系代词是英语中特有的一类代词。在翻 译含有关系代词的句子时,除了按照其功 能把它们翻译成相应的句子成分外,还可 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 由动词的分词构成的形容词,其涵义不同, -ed分词有被动和完成的意味,-ing分词 • 有主动和正在进行的意味。试比较: • 3) The book is interesting. • He is interested in the book. • 4) The film was very moving. • All the people were moved by the story. • 此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这类词的用法:

英汉十大区别: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英汉十大区别: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英汉十大区别: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

”(《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

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身心的锻炼,训练;纪律,风纪,命令服从;惩戒,惩罚;学科,科目)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


系 , 语 则 重 形 式轻 内容 。 合 语 言注 重 时 态变 化 、 形 变 化 。 英 形 词 注 重 运 用逻 辑 语 法 连 接 词语 来 说 明句 子 内 部 、 子 之 间 . 至 句 乃 段 落 之 间 的逻 辑 关 系 : 意 合 语 言 主 要依 靠 词 序 变 化 、 下 文 而 上 语 境 及 言外 逻 辑 来 达 到 思路 明晰 的 目的 。 英语 语 法 可 以 说 也 是 一 种 “ 合 ” 法 , 注 重 形 式联 系 . 动词 为 中 心 , 形 语 即 以 通过 词 型 变 化 和各 种 连 涮 、 词 来 表 现 词 与词 之 间 的 相互 关 系 . 过 介 通 句 子成 分 的“ 居 其 位 ” 体 现意 义 。 各 来 的技 巧 。比较 一 下英 汉 两 种 语 言 的不 同 表 达方 式 , 们 很容 易 我 发现 汉 语 动词 使用 频 率 高 , 动词 连 用 、 叠 现 象 普 遍 。 动词 体 重 现 了汉 语 的 风格 。而 英 语 “ 词 化 ” 象 则 较 为 突 出 。 词 、 名 现 名 介 词 、 词 等 应 用 较 多 , 具 “ 态 ” s t ) 质 , 别 是 在 较 为 分 更 静 (t i 性 ac 特 正 式 的 场 合下 的发 言 或 演 讲 。 因此 英 语 中使 用 这 些非 动 词 的 地 方 , 对 应 在汉 语 习 惯 表 达 中则 常 以动 词 出 现 。 相 在英 汉 同传 中 , 果 译 员 采 取顺 译 , 不 想 改 变句 子 的 语 如 既 序 , 不想使句子听起来生硬 、 涩 , 又 晦 即要 符 合 汉 语 的 表 达 习 惯 , 时 大 量 的 英语 同 汇 需要 进 行 词 性 转 换 . 使 句 子 自然 、 这 以 通顺 。如 以下 例 子 : 例 ( I lme tt no train l u nrg t sa d r s 5)mpe nai fnen t a ma hs tn ad o i o h i

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

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

第二章英汉句式结构对比与翻译一. 英文句式结构基本上为主谓结构,可以扩展为5种: 主+谓、主+谓+宾、主+谓+宾+宾补、主+谓+宾+间宾+直宾、主+系+表。

汉语中有部分句子与上述英文句子是对应的。

二. 中文句式结构(一)主谓结构。

(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二)主题—评述句1. 很多汉语句子是“话题性”很强的句子,即句子的前面是一个话题,后面是对话题的评述或陈述、描述。

如:他处境很危险;楼上住着个女工。

2. 其中话题跟后面的动词只是对这个话题所作的说明,不一定表示主语所指称的实体的行动或性质,或者后面根本就没有动词。

3. 结论:将此类句子翻译成英文时,需进行句式结构的调整,在整个句中找到可以在英文中作主语的词,然后再根据主语选择合适的动词,如果找不到主语,就需要添加主语,或将句子中动作的承受着作主语,变为英文的被动语态。

4. 主题—评述句可归纳为如下几种:⑴动作承受者作话题。

如:那件事我已经办好了。

⑵双话题。

如:我头疼。

⑶动词或动词短语作话题。

如:加入世贸组织利大于弊。

⑷从句作话题。

如:张三明天去美国,我觉得很奇怪。

⑸地点作话题。

如:桌上搁着一碗饭。

⑹时间作话题。

如:今天风和日暖。

(三)无主句1.即“非主语句”,一种是没有主语的,叫无主句,还有一种是由一个词构成的,叫独词句,如:火!注意!这种句子可以直译。

2.一般来说,无主句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⑴表达客观、科学、公正的语气。

汉语的一些科技材料或法律条文中往往使用无主句,目的是使表达的内容更科学、公正。

这种情况下,无主句要以为英文的主谓结构时,一般都转化为被动语态,也就是使用原文的宾语做主语,因为被动语态不强调动作的发出者,可以比较准确地表达原文的语用效果。

如:要制造飞机,就要考虑空气阻力问题。

Air resistance has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an airplane is to be made.⑵表达不满又不失礼貌地语气。

汉英基本句型差异

汉英基本句型差异

12
13
汉英基本句的差异—比较

我们可以从传统的汉语句型的功能分析找到与英语句型的交叉点。因为 英语中不存在非谓语句,因此在这里只就英汉主谓句之间进行相同性比 较。 由上页可见,英语没有汉语中的第一种句型外,其他几种都能找到对应 的句型。

14
汉英基本句的差异
• 通过简单的分析,我们很容易找到英汉语基本句型的一些差
9
汉英基本句的差异—对比

英语的五种(或七种) 基本句型都不能缺少主语与谓语。
• •
汉语则重主题轻形式,正如“现代的汉语分类,即不具体分析主、谓、 宾等成份,而把汉语两分(T+R),从宏观上反映了汉语句子结构是受语 义的制约,而非受逻辑形式制约的特点(马秉义,2000)” 在此基础上进行英汉句型对比是可行的,即:英语句子以动词为中心, 没有动词就不能成为句子,而且常常是三分的,因此不可能出现以名词、 形容词或主谓结构作谓语的句型。而汉语是两分的,围绕着主题“积字 成句”,主题和述语部分可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从句形式中的任一 种来充当,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异。随着两种语言的不断发展和交流,以及对比研究的深化, 人们会发现更多的新的东西。这些差异直接反映了两种语言 的不同。不管是在写作还是在翻译过程中,把握英汉语基本 句型以及句界划分的差异都是非常重要的。
15
Thank you
参考文献: [1]萧立明.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1. [2]马秉义.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蔡基刚. 英汉写作修辞对比.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0
差异造成的影响
例如: 1. 今天没课,所以我就呆在家里。 a. Today has no class, so I stay at home. b. There's no class today, so I stay at home. 2. 我童年是很快乐的,功课很少。 a. My childhood was very happy, for homework was not much . b. I was happy in my childhood when there was not much homework. 3. 我们很高兴学期结束了。因为暑假自由自在,又快活。 a.We are all glad that school is over, for summer holiday is free and happy. b. We are all glad that school is over, for we are free and happy in the summer holiday.

(完整word版)英汉语句法结构比较与对比

(完整word版)英汉语句法结构比较与对比

英汉主语的对比与转换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突出;汉语句子逻辑性强,主题突出。

这些差异给英汉转换时主语的确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种现象,试图对比分析汉英主语,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汉译英时主语确定的几种策略。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能够正确理解英语句子中的每个单词或词组,但不知为什么译出的汉语怎么读都觉得不通顺、不地道。

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层面上,而且还显着地体现在句子结构上。

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突出,属屈折性语言;汉语逻辑性强,主题突出,属分析性语言。

因此,要提高翻译水平,必须对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所认识,翻译时才能有意识地避免欧化的汉语或汉化的英语。

进行英汉主语对比分析是关键,希望它能给我们学习英汉两种语言及互译带来少许裨益。

1 汉英主语对比主语在英语句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

其功能很强,英语需要把主谓关系纳入一定的关系中去处理,谓语必须与主语一致,主谓语结构是英语句子的主轴与核心。

一般情况下,英语中的主语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英语的句法特征是形合的。

而汉语中的主语功能相对就较弱,没有主语也可以成句。

另外汉语中的主谓搭配关系也十分灵活,通过语境来融合其间的语义关系,形成一种意义上的联系,主语和谓语也不需要在数、时态和语态上保持一致。

汉语句法特征是意合的。

1.1主题Vs主语主语显着的语言是指该语言的核心句型是主语+谓语构成的框架,而主题显着是指由主题+述题构成的句式。

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相当于“话题”,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通常是“新的信息”。

汉语句子的主题可能是名词结构,与主语一致,但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是其他成分。

(1)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本句的主题“昨天的事”虽然是个名词词组,但它显然游离于“主谓”结构之外,不能将其译成英语的主语。

1.2有灵Vs 无灵英语与汉语句子的另一个重要差异是,英语常用无灵主语,即用无生命的物体或抽象概念的名词或各种形式的非谓语动词充当主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语言在句型结构方面的一些主要差异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就整体结构和表达方式而言,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

英语的句子一般是按照固定的结构和方式来组织和表达的,偏重于形式;汉语的句子则是按照其字词的含义来组合和连接的,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

英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的语意来表现。

【例1】Another 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再试一次,你会成功的。

或:只要再试一次,你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是一个由and连接的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的动作关系。

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2】 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puter.【译文】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可携式微型计算机。

【分析】本句是由一个主句、一个定语从句和一个分词状语组成的主从复合句。

主句用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再加一个由thus连接的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通过时态、逗号、关联词和现在分词短语把各句之间的关系表达得非常清楚。

而汉语则在对各句简单陈述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语序和运用“使”、“从而”的词意把各句之间的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掌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差异是做好英汉互译的核心。

英译汉时,要尽量在理清英语各句关系的基础上,打乱其原有的句式结构,按照“汉语重意合”的表达习惯和方式,重新组织句序;相反,在汉译英时,要把汉语各个分句的关系尽量用连接词、时态和标点符号等予以表示,最后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组合成复杂的句子结构。

例如,众所周知的,虽然“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了)这句典型的中式英语也广为接受,但它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是典型的不顾英语语法和句型结构的误译。

其实,按照英语的语法结构,应该这样表达:I t’s a long time since we saw.此外,在做英译汉时,要尽量避免“翻译腔”。

所谓“翻译腔”,就是指英文的意思虽然勉强能懂,但直译或硬译的痕迹到处可见,“洋味”太重,可读性太低。

究其原因,一是实践较少,经验不足;二是语言能力有限,重形式而轻内容,没有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差别和一些必要的翻译技巧,见到什么就翻译什么。

【例3】 When a representative exceeds hisallotted time, the President shall call him to order without delay.【译文】(翻译腔)当一位代表超过他的分配时间,主席将告诉他命令,不要推迟。

如果代表发言超过规定时间,主席应敦促他遵守规则。

【分析】该句是一个when引导的主从复合句,看似一个简单的“主将从现”句,但却不能直译成汉语(如第一句译文)。

When 从句其实表示一种假设,如果直译成“当……时候”,就没有表达出原句的逻辑关系;his这样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翻译成中文时可以不译;shall是个情态动词,不是将来时;order是名词,表示“规则”,不能硬译为“命令”。

二、英语句长复杂汉语句短简练英语是一种形合性的语言,注重句子的结构,句与句之间可以靠标点符号、连接词、介词等衔接而无限扩展,往往一句话可以包含多个意思,是一种“树形结构式”的语言。

但是,汉语则相反,它是一种意合性的语言,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字词的语意来表达,一句话一般只能表达一个意思,是一种“竹形结构式”的语言。

这种长短句之间的转化正是英译汉的难点,所以考研的翻译也主要是考查学生翻译英语复杂长句的能力。

例如:【例4】 Plastics is made from water which is a natural resource inexhaustible and available everywhere, coal which can be mined through automatic and mechanical processes at less cost and lime which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calcinations of limestone widely present in nature.【译文】塑料是由水、煤和石灰石制成的。

水是到处可以获得的、取之不尽的一种自然资源;煤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机械化来开采,成本较低;石灰可由煅烧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石灰石而得到。

【分析】原文是一个典型的英语复杂长句,由42个单词组成,全靠一个逗号和几个连词结合成一个多层次的、内容丰富的句子。

主句的主干是:Plastics is made from water, coal and lime; water, coal和lime之后各有一个定语从句,其中的后两个定语从句还是被动语态。

所以,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时要化整为零,可以把主句和各个定语从句分开译成短句,其中的一些状语比如at less cost也可以单独处理成短句。

因此,在英译汉时,遇到复杂的长句,首先要有耐心地分析句子成分,抽出主句和从句的主干,将其翻译成独立的分句;其次,一些状语,比如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也可以译成短句;最后,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将这些分句连接起来。

三、英语多被动语态汉语多主动语态尽管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被动语态,但相比较而言,英语更喜欢使用被动语态,特别是在一些正式的书面文体中,比如科技英语、医学英语等。

有时,汉语也会经常使用一些由“被”引导的被动句,但是更多的时候是用主动表被动,比如由“让”、“给”、“由”、“据”等词语表达的句子。

所以,在英译汉时,要尽量把英语的被动句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尤其是一些习惯的表达方法,比如:it is said that…(据说……),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大家普遍认为……)等这些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

一般说来,可以把英语句子的主语变成汉语句子的宾语,再将被动语态部分翻译成主动;如果英语句子有by引导的施动者,将其译为汉语的主语;如果没有,则可不要或根据需要予以补充。

【例5】 It was still thought unusual in some places that programs could be called up by viewers to be displayed on their TV screens at home.【译文】有些地方的人们仍然认为,观众打电话要求在自己家里的电视屏幕上播放节目是一件不平常的事情。

【分析】原文中有三个被动语态形式was thought, could be called up, to be displayed, 都译成了汉语的主动语态:“认为”、“打电话”和“播放”。

其方法是:it was thought that…,按照汉语习惯,补充了主语,译为“人们认为……”;could be called up,将by后施动者viewers 译成主语,被动部分译成主动;to be displayed译成主动修饰programs。

【例6】 New actions must be taken to prevent air pollution.【译文】必须采取新行动来阻止空气污染。

【解析】原文是不需要标明行为人的简单被动语态,直接把主语换成宾语,把被动语态翻译成主动语态就可以了。

此外,在有些情况下,英语中的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都可以。

例如:【例7】 The famous hotel had been destroyed by the big fire.大火摧毁了这家著名的酒店。

(活跃)这家著名的旅馆被大火毁掉了。

(被动)【例8】 She was caught in the downpour.【译文】她淋雨了。

(主动)她被雨淋着了。

(被动)四、英语重心在前汉语重心在后英汉两种语言的逻辑思维有明显的不同:英语往往是“开门见山”,先表明结论,再进行论证、描述或讲述事实,也可简单概括为“先果后因”,即重心在前;汉语则习惯于“循序渐进”,往往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由事实到结论或由因到果进行论述,可以简单归纳为“先因后果”,即重心在后。

在英译汉时,我们要注意这种逻辑思维上的差异。

具体地,在正确理解英语原文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打乱英语的句子结构,按照汉语思维逻辑的表达方式重新安排句子的语序。

例如:【例9】 Mr. Smith was arrested when he himself was not aware that crime he had mitted.史密斯先生在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之前就被逮捕了。

【例10】 Everybody here has a chance to study unless he doesn’t want to.除非你不想学,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机会。

【分析】上面的两句话中各有一个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和条件状语从句。

按照英文的习惯,这两种从句一般位于主句之后,以突出主句的重要性,也就是重心在前;但是,汉语习惯按照时间顺序、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来表达,即重心在后。

所以,遇到翻译状语从句时,一定要注意两种语言思维逻辑表达的差异性,对句子的语序作出必要的调整。

再如,比较复杂的句子:【例11】 Howeve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has been found necessary from time to time to ensure that economic opportunities are fair and accessible to thepeople, to prevent flagrant abuses, to dampeninflation and to stimulate growth.【译文】然而,为了确保人人均可获得平等的经济机会,防止公然的不正当行为,抑制通货膨胀并刺激经济增长,人们发现政府的干预常常是必要的。

【分析】如果按照原文的语序来翻译,恐怕各位读者都不知所云。

该句虽长,但只有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

主句是被动语态,需要翻译成汉语的主动语态,并加主语;to ensure与其后的to prevent, to dampen和to stimulate是四个并列的目的状语,可译成汉语的四个并列分句;最后,再按照汉语逻辑思维的方式重新调整原文的语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