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神经阻滞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合集下载

各种神经阻滞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各种神经阻滞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

▲神经阻滞的适应征1.创伤、手术后的急性痛2.各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幻肢痛等。

3.慢性退行性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等。

4.各种头痛、如颈源性头痛、偏头疼、丛集性头疼、枕神经痛等。

5.各种血管疾病如雷诺氏症、闭塞性脉管炎、心绞痛、脑血管痉挛等。

6.癌性疼痛。

7.非疼痛性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颞关节紊乱综合征、突发性耳聋、视神经炎、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呃转、自主神经紊乱症等。

▲神经阻滞的禁忌征1.未明确诊断者忌行神经阻滞以免掩盖病情。

2.不合作患者。

3.局部或全身感染。

4.有出血倾向者。

5.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6.局麻药过敏者。

▲头面部神经阻滞☞眶上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眶上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痛者。

2.眶上神经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上眼睑水肿:眶上神经阻滞后可出现,不需特殊处理,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眶下神经阻滞术【适应征】眶下神经分布区疼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面部肿胀:注射神经毁损药后部分患者出现面部肿胀,注射曲安奈德5-10ml/0.5-1ml可预防或减轻面部肿胀。

☞上颌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三叉神经第Ⅱ支痛。

2.上颌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3.上颌神经分布区损伤性疼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并发征】1.局部疼痛:注射神经毁损药后可出现一过性疼痛加剧,一般不特殊处理,严重者冷敷可减轻或解除疼痛。

2.局部血肿:常由供应翼腭窝处的血管出血造成,严重者冷敷可减轻或消除血肿。

☞下颌神经阻滞术【适应征】1.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疼痛。

2.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癌痛,外伤、放疗后疼痛。

3.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分布区域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

【禁忌征】1.局部感染。

2.有出血倾向者。

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疼痛康复理疗科神经阻滞疗法定义:直接在末梢的神经干、丛,脑脊神经根、交感神经节等神经组织内或附近注入药物或给予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功能传导称为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包括化学性和物理性阻滞两种。

化学性神经阻滞疗法常被一些医护人员及患者误称为封闭疗法,主要采用局部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导功能,可用于手术中镇痛,而更多的是用于疼痛治疗。

此外临床上使用加热、加压、冷却等物理手段阻断神经传导功能,称为物理性神经阻滞。

一、神经阻滞疗法的机理1、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局部麻醉药及神经破坏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膜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流动,甚至引起细胞膜变性、细胞坏死阻断了神经纤维内神经冲动的传导。

由于传导痛觉的C类神经纤维的髓鞘比较薄,局麻药可迅速阻断痛觉的传导,从而实现镇痛作用。

2、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临床上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注射常用的局麻药后,产生的镇痛是明显超过药物本身的作用时间,说明用局麻药物治疗疼痛,阻断局部神经传导通路并不是唯一的作用机制。

3、改善血液循环交感神经纤维及交感神经节阻滞可有效地改善因末梢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疼痛。

4、抗炎症作用神经阻滞疗法,特别是交感神经阻滞,有抗炎症1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位病患的心疼痛康复理疗科作用,并由此产生良好的镇痛结果。

二、神经阻滞疗法的特点1、镇痛结果确实牢靠2、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3、治疗范围及时效可选择性强4、副作用小5、疗效和操作技巧关系密切三、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1、适应症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几乎可以说,人身各部位各种性质的疼痛都可以使用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不仅限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也可用于治疗许多非疼痛性症状与疾病。

但在选择适应症是,也要注意秉承的发展变化,不能不分时机对所有的患者一概使用。

对于某些疼痛性疾病,即使神经阻滞疗法已取得疗效,也应注意配合药物治疗、物理疗法、针灸等其他疗法,以增加、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2、神经阻滞疗法的禁忌症⑴不协作者,包括精神失常者。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你知道吗?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你知道吗?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 ,你知道吗 ?我们会经常被问到:“医生,我明天手术全麻还是半麻?”其实,除了众人口中的全麻、“半麻”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麻醉方式那就是神经阻滞麻醉。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麻醉药物不断更新,新型的麻醉方式层出不穷,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就是其中一种。

什么是神经阻滞麻醉?有哪些技术优势和缺点,下面进行介绍。

1.什么是神经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是向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冲动传导,促使支配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就目前而言,神经阻滞主要有神经干阻滞、颈丛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腰交感神经节阻滞等。

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方式,如果麻醉师的操作正确、用药适量,是不会带来副作用的,可以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和全麻相比,神经阻滞麻醉的优点是:①麻药用量少;②麻醉范围广;③作用时间长。

2.神经阻滞麻醉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

①创伤、手术后急性疼痛。

②神经病理性疼痛,例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等。

③慢性退行性病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等。

④各种头痛,例如偏头痛、颈源性头痛、枕神经痛等。

⑤血管疾病,例如心绞痛、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症、脑血管痉挛等。

⑥癌性疼痛。

⑦非疼痛性疾病,例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突发性耳聋、视神经炎、过敏性鼻炎、自主神经紊乱症等。

(2)禁忌症。

①不合作患者;②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患者;③有出血倾向患者;④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⑤局麻药物过敏患者;⑥未明确诊断的患者。

3.传统神经阻滞麻醉的缺点(1)存在的问题。

理论上,所有的周围神经都能阻滞麻醉,但最常用的是颈丛神经阻滞和臂丛神经阻滞。

传统神经阻滞需要盲探操作,存在的问题有:①盲探操作时,需要患者清醒并配合,说明穿刺针触及神经干的异感,患者会产生不适。

②神经阻滞的成功,关键是准确定位周围神经,这对麻醉师的技术要求高,且受到患者个体解剖差异的影响。

③神经干周围有脏器、大量血管,误伤后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后遗症。

肋间神经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
采用5cm长、22G针头,在肋骨下缘稍上方垂直进针,直达肋骨外侧面,然后将针尖轻轻移至肋骨下缘, 再进入约0.3cm,抽吸无血、无气即可注入1%利多可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液3~5ml。
肋骨断面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肋间静脉 肋间动脉 肋间神经
皮下组织
麻药中毒、乙醇神经炎。
肋间神经阻滞 1、适应症 肋骨、肋软骨、胸骨骨折的疼痛治疗;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疼痛、胸膜炎疼痛、带状疱疹及其 后遗痛的治疗;胸腹部手术后镇痛方法;缓解急性疼痛如急性带状疱疹痛、癌性疼痛等;鉴别腹痛是来自内 脏或腹壁;损毁性治疗一般用于癌性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等顽固性疼痛。 2、禁忌症 肋间神经阻滞基本无禁忌症,但对于年老体弱、患有消耗性疾病、急性感染期、免疫力低下、凝 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疾病等患者实施阻滞时一定要权衡利弊,严格计算药物浓度、剂量,尽量降低并发症 的发生率。 3、应用解剖 Tl-12脊神经的前支为肋间神经。与同名动静脉按肋间静脉→动脉→神经的排列一起行走于相应 肋骨下缘,到胸前和腹部。肋间神经包含有感觉、运动和交感神经纤维。 4、操作方法 肋间神经阻滞包含多处阻滞点,根据阻滞部位不同,病人可采取俯卧位、侧卧位和仰卧位。 (1)在肋骨角线以后的肋间神经阻滞采取俯卧位。肋骨角连线在背部为斜线,第2肋的肋骨角距棘突6cm,第10 肋则为10cm,第11、12肋无肋骨角,1~4肋因肩胛骨覆盖住肋骨角只能行椎旁阻滞; (2)在肋骨角线及腋后线处阻滞者取侧卧位,阻滞侧臂举向前上方,使肩胛骨移向外上方; (3)施行腋前线及锁骨中线处阻滞时病人取仰卧位。

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简介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用于在肩部和上肢手术中提供局部麻醉的常见技术。

通过将局部麻醉剂注入到臂丛周围的神经 plexus 中,可以有效地产生局部麻木,从而减轻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

本文将介绍臂丛神经阻滞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步骤、并发症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基本概念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给予局部麻醉剂来使患者手臂一侧神经各个分支发挥麻醉作用的技术。

臂丛是由 C5 至 T1 胸椎神经节的神经根发出的,它在锁骨下静脉旁好发的位置,是手臂和手部的主要感觉和运动神经来源地。

适应症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手术或其他医疗程序,主要是在肩部、上臂、肘部、前臂和手部的手术中。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有效的疼痛控制,使患者在手术中保持清醒,减少全身麻醉的风险。

禁忌症尽管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技术,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禁忌症,例如患有出血倾向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病变或过敏性反应等患者可能不适合该技术。

操作步骤1.麻醉患者的皮肤2.定位臂丛3.插入穿刺针4.注入局部麻醉剂5.观察患者反应并发症臂丛神经阻滞虽然是相对安全的技术,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神经损伤、过敏反应等。

因此,在进行此项技术时应注意细致操作,及时处理并发症。

注意事项1.在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时应对患者的神经和血管情况有充分了解。

2.避免给予过量的局部麻醉剂,以免出现神经毒性。

3.在给药前后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

结论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局部麻醉技术,能够在手术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疼痛控制。

尽管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但合理的操作和观察可以减少这些风险。

对于适应症的患者来说,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选择。

神经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01

神经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01

40
41
一、骶管阻滞治疗 二、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 三、骶后孔神经阻滞治疗 四、侧隐窝阻滞治疗治疗
一、骶管阻滞
临床应用: 1、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 急性 期腰腿痛等。 2、判断椎管内压力,鉴别是椎管内病变还是椎管外 病变,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药物配制: 生理盐水20ml+曲安奈德10-15mg,不建议加 用局部麻醉药。以免误入蛛网膜下腔时造成严重 后果。
2、操作方法(图)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1支疼痛,眼部痛;带状疱疹(后)
疼痛;此部的继发性神经痛(癌痛)。
11
返回1
返回2 返回3
12
3、并发症
(1)眼睑水肿(刺伤眶上动脉可出现血肿)。 (2)眼睑下垂 (阻滞了动眼神经上支)。 4、注意事项
操作时保护眼球,消毒液避免入眼,
穿刺点避免感染。
13
(二)眶下神经阻滞 1、应用解剖 为三叉神经发出上颌神经直接延续的主支或最大支,经眶
二、腰椎旁神经阻滞
多在腰3、腰4、腰5进行椎旁阻滞,用于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 操作要领:患者俯卧位或者侧卧位,取相应 棘突旁开3公分左右,局部麻醉后,选择长 穿刺针,使针尖触及骨质,然后退针使针 尖向外刺入,滑过骨质进针1.5cm左右即可 完成药物注射。
腰椎小关节注射、内侧支阻滞
下裂入眶后称为眶下神经,其分支有下眼睑支、鼻支、上唇支和颊支,为终末支, 分布于下眼睑、同侧鼻背、上唇和颊部。
2、操作方法(图)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2支痛或带状疱疹(后)下眼睑、 鼻旁、上唇 部位的疼痛。
14
15
3、并发症
(1)面部水肿、肿胀 (2)皮下出血、血肿 (3)乙醇性神经炎 (4)视力障碍 复视、眼球突出、眼球疼痛。 4、注意事项 避免消毒液入眼,避免反复注射(导致肌肉 萎缩)

神经阻滞在临床中应用

神经阻滞在临床中应用

神经营养药物
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 等,通过促进神经纤维的 生长和修复,改善神经功 能。
适应症与禁忌症分析
适应症
神经阻滞适用于多种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 骨神经痛等;也可用于一些非疼痛性疾病的治疗,如面肌痉挛、帕金森病等。
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神经阻滞;对于孕妇、 哺乳期妇女以及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也应避免使用某些神经阻滞药物。此外, 对于感染部位或炎症明显的区域,应避免实施神经阻滞治疗。
根据解剖标志或骨性标志进行定位, 如肋间隙、髂嵴等。
超声引导定位
神经刺激器定位
通过神经刺激器诱发目标神经支配区 域的肌肉收缩,从而确定穿刺针的位 置。
利用超声技术实时显示神经和周围组 织结构,提高穿刺准确性和安全性。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穿刺部位消毒彻底,术 后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减少药物副作用。
术后镇痛
03
神经阻滞可持续阻断疼痛信号的传导,为术后患者提供长时间
镇痛效果。
术后镇痛管理中神经阻滞应用
减轻术后疼痛
通过神经阻滞技术,可有效缓解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舒适 度。
促进术后康复
减轻术后疼痛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神经阻滞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降低药物副作用和成瘾 风险。
作用机制
神经阻滞主要通过抑制神经纤维上的离子通道、受体或酶等关键分子,降低或 阻断神经信号的传导,从而实现对疼痛感觉的调控或对相关疾
02
03
局部麻醉药
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通过可逆性地阻断神经纤 维上的钠离子通道,抑制 神经冲动的传导。

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

病人的准备
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首先建立静脉通路, 根据病人麻醉方式、手术部位及体位的不同,选 择建立一条或两条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师为病人 接好心电监护,并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 尽量避免打吊针与测血压在同一肢体上。并根据 询问病人和看病历检查病人有无合并其它疾病, 针对性的给予液体。
胃肠道的准备




(5)静脉输液 维持有效地循环容量,加速局 麻药的代谢,液体内可加入Vc1~3g滴入,以促 进解毒。 (6)升压 血压下降及时给予升压药。 (7)CPR 对心搏骤停急行心肺复苏。 (8)环境安静 保持病人安静,在手术室内观 察病人是否好转。 (9)放弃手术 如为严重中毒反应,病情好转 后,暂时放弃手术,手术延期进行。
上肢神经阻滞分类

颈神经丛阻滞 臂神经丛阻滞
一、颈神经丛阻滞
解剖部位
颈丛为颈1~4脊神经的前支组成,每一根神经 出椎间孔后,经过椎动脉之后的前支到横突尖, 位于横突尖前、后节间的沟内。离开横突后,分 为上、下两支,与邻近的分支相互联合组成网状 的颈神经丛。
适应症

颈丛麻醉适用于甲状腺、枕部头皮的手术和疼痛 治疗,也用于锁骨及肩部手术的辅助麻醉。
THANK YOU!
下肢神经阻滞的常用药物
1、2%的利多卡因20ml加 1:20万副肾稀释到70ml 2、 2%的利多卡因10ml加 0.75%的罗哌卡因20ml加 0.9%的生理盐水至60ml
3、1%的罗哌卡因20ml加 0.9%的生理盐水至70ml
下肢神经阻滞注意事项
1、穿刺点有感染有外伤的不能行神经阻滞。 2、肥胖的患者不宜行神经阻滞。 3、疼痛阈值比较低的患者不宜行神经阻滞。 4、用神经刺激仪行神经阻滞时要看到标准的肌肉收缩,才能推药。 5、注药速度要慢,压力不要太大,还要反复回抽看有无回血。 6、手术时间长,要一直用止血带的慎选神经阻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阻滞的顺应征1.创伤.手术后的急性痛2.各类精神病理性痛苦悲伤,如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庞杂区域痛苦悲伤分解征.幻肢痛等.3.慢性退行性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凸起症.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等.4.各类头痛.如颈源性头痛.偏头疼.丛集性头疼.枕神经痛等.5.各类血管疾病如雷诺氏症.闭塞性脉管炎.心绞痛.脑血管痉挛等.6.癌性痛苦悲伤.7.非痛苦悲伤性疾病.如面神经麻木.面肌痉挛.颞关节杂乱分解征.突发性耳聋.视神经炎.过敏性鼻炎.固执性呃转.自立神经杂乱症等.▲神经阻滞的禁忌征1.未明白诊断者忌行神经阻滞以免掩饰病情.2.不合作患者.3.局部或全身沾染.4.有出血偏向者.6.局麻药过敏者.▲头面部神经阻滞☞眶上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眶上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痛者.2.眶上神经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上眼睑水肿:眶上神经阻滞后可消失,不需特别处理,数日后可自行消退.☞眶下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眶下神经散布区痛苦悲伤.【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面部肿胀:打针神经毁损药后部分患者消失面部肿胀,打针曲安奈德5-10ml/0.5-1ml可预防或减轻面部肿胀.☞上颌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三叉神经第Ⅱ支痛.2.上颌神经散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3.上颌神经散布区毁伤性痛苦悲伤.【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局部痛苦悲伤:打针神经毁损药后可消失一过性痛苦悲伤加剧,一般不特别处理,轻微者冷敷可减轻或解除痛苦悲伤.2.局部血肿:常由供给翼腭窝处的血管出血造成,轻微者冷敷可减轻或清除血肿.☞下颌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散布区域痛苦悲伤.2.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散布区域癌痛,外伤.放疗后痛苦悲伤.3.下颌神经及其各分支神经散布区域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局部血肿:脸颊部软组织出血,一般不需特别处理,轻微者间断冷敷可减轻痛苦悲伤或清除血肿.神经毁伤:穿刺时轻微毁伤神经可消失中断数周的痛苦悲伤.☞颏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三叉神经痛.颌神经痛.2.颌神经散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局部肌肉萎缩:神经毁损药剂量不宜过大,防止局部肌肉萎缩.2.神经毁伤:穿刺过深,针尖刺入颏管易致神经毁伤.☞半月神经节阻滞术【顺应征】1.各支三叉神经痛.2.三叉神经区域癌性痛苦悲伤.外伤或放疗后痛苦悲伤.3.三叉神经散布区域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角膜溃疡.掉明:是半月神经节阻滞最轻微的并发症,消失角膜感到减退.角膜溃疡,甚至掉明.2.颅内出血:进针过深或重复穿刺可毁伤脑膜中动脉,导致颅内出血或血肿.3.穿刺部位肿胀:打针神经毁损药后,部分患者消失穿刺部位肿胀,可间断冷敷减轻肿胀.4.头晕.恶心:进针过深针尖刺破硬脑膜或脑膜袖,导致局麻药误入蛛网膜下隙可造成头晕.恶心,有时表示为延迟性头晕.5.其他脑神经功效受损:患者消失视物隐约.复视及咽部不适.☞面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面神经痉挛.2.面神经炎.【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局部肿胀痛苦悲伤:打针无水乙醇后可消失打针部位肿胀或局部痛苦悲伤,一般不需特别处理.2.面神经麻木:治疗面神经痉挛药物剂量过大或浓渡过高,可致面神经麻木,表示患侧眉下垂.吵嘴下垂,眼睑不克不及闭合,流泪.流涎等,可中断数月至数年.☞枕大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颈源性头痛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枕后痛苦悲伤.2.枕大神经散布区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3.第1.2颈椎骨转移瘤引起的头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局麻药中毒:药物误入枕动脉可致局麻药中毒.ஐ㇏▲颈肩上肢的神经阻滞☞膈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固执性呃逆.2.反射性膈肌痉挛.【禁忌征】1.呼吸功效不全或有轻微肺部疾病者.2.严禁双侧同时阻滞.3.局部剖解不清或气管显著移位.受压者.【并发征】1.气胸.血气胸:穿刺点偏低.进针过深可刺破肋膜顶或肺尖导致气胸,刺破血管可致血气胸.2.局麻药中毒:注药前未细心回抽,致药液误入血管所致.3.Horner分解征:穿刺过深或药物剂量过大,可阻滞颈交感神经节,消失Horner分解征.4.声嘶:穿刺过深或药物剂量过大,阻滞喉返神经可致声嘶.☞颈椎椎间孔(椎旁)神经根阻滞术【顺应征】1.第2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痛苦悲伤.2.第4-7颈神经阻滞治疗颈椎病.颈部根性神经痛等.3.颈部外伤后神经痛,颈.上胸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可在影像导引下定位或神经刺激器准肯定位,用局麻药物复合抗炎镇痛进行神经根阻滞,治疗响应神经安排区的非癌性根性痛或癌性痛苦悲伤.【禁忌征】1.颈部畸形.2.颈部伟大肿物.3.气管受压.移位.4.禁忌双侧同时阻滞.【并发征】1.局麻药中毒:颈部血运丰硕,局麻药接收快,药物误入血管或用量大均可致局麻药中毒.2.喉返神经阻滞或Horner分解征:进针过深.偏内侧,或药物剂量过大,易造成喉返神经阻滞麻木,消失声嘶.掉音或呼吸艰苦.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可消失Horner分解征.3.膈神经麻木:膈神经重要由C4神经构成,同时也接收C3 和C5脊神经部分纤维,进行颈椎间孔神经阻滞时,常可累计膈神经,患者消失呼吸艰苦.胸闷,甚至轻度发绀,双侧阻滞症状更显著.应实时给氧.帮助呼吸,加强肋间肌运动,保持足够通气量.4.全脊髓麻醉:穿刺时过深,进针偏向与椎间孔平行,针尖刺入蛛网膜下隙或硬脊膜外腔,注药后可致全脊髓麻木.5.局部出血或血肿:颈部血管丰硕,穿刺时操纵粗暴,毁伤血管可致出血.血肿形成,可榨取颈动脉.静脉及气管等组织.☞颈浅丛神经阻滞术【顺应征】落枕.枕后神经痛.耳大神经痛.颈皮神经痛及锁骨上神经痛等.【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局麻药中毒:局麻药误入颈外静脉可致局麻药中毒.☞肩胛上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颈肩部及肩胛部痛苦悲伤的治疗,如颈椎病.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软组织毁伤引起的肩胛区痛苦悲伤.2.肩关节疾病的手段治疗,如肩关节脱臼手段复位.3.打针神经毁损药治疗肩部癌性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有出血偏向者.3.轻微肺气肿患者.1.气胸:穿刺过深,针尖刺破肋膜顶或肺尖可致气胸.2.神经毁伤:操纵进程中为查找异感重复穿刺,可致神经毁伤.☞臂丛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外伤.骨折.肿瘤等引起上肢痛苦悲伤,如肩臂软组织痛.肩周炎.上肢血管性疾病.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2.中枢性或末梢性上肢痛苦悲伤的辨别诊断.【禁忌征】1.穿刺部位畸形.沾染或肿瘤.2.肺气肿或呼吸功效不全者.3.有出血偏向者.【并发征】1.Horner分解征:臂丛神经阻滞并发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时可消失Horner分解征,多不需处理.2.喉返神经阻滞:多因药物剂量大引起,表示声音嘶哑.掉音.3.膈神经阻滞:一旦产生应实时给氧.帮助呼吸.4.全脊髓麻醉:进针偏向垂直于椎体,或进针过深,可能是药物误入蛛网膜下隙,致全脊髓麻醉.5.局麻药中毒:因为进针偏向垂直于椎体,或进针过深,药物误入椎动脉可致局麻药中毒.☞尺神经阻滞术尺神经安排区域内的痛苦悲伤.【禁忌征】1.骨关节肿瘤.畸形.骨折.血肿及沾染等.2.穿刺部位剖解平常.【并发征】1.尺神经毁伤:穿刺动作粗暴,或为查找异感重复穿刺,或将药液注入神经鞘内,可毁伤尺神经.2.出血.血肿:穿刺时刺破尺动脉,可造成局部出血.血肿.3.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胸背腰骶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胸外伤后痛苦悲伤,如肋骨骨折.胸壁挫伤等.2.胸部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3.各类神经导致的肋间神经痛,如胸椎结核.胸椎转移瘤.退行性胸椎病.强直性脊柱炎.肋膜炎等榨取或刺激肋间神经所致的痛苦悲伤,及胸前壁或侧壁的带状疱疹或疱疹后神经痛.【禁忌征】1.有轻微的心肺疾病者慎用或不必肋间神经痛.2.局部沾染.【并发征】1.气胸或血气胸:盲目进针或进针过深,刺破肋膜及血管可致气胸或血气胸.2.局麻药中毒:注药前未细心回抽,局麻药误入血管所致.☞胸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顺应征】同肋间神经阻滞术.较之肋间神经阻滞术,椎间孔神经阻滞术可完整阻断胸前.后支及交感神经交通支的传导,可清除胸背部的痛苦悲伤.【禁忌征】同肋间神经阻滞术.【并发征】1.全脊髓麻醉:药量过大.注药过快致消炎镇痛液误入蛛网膜下隙,导致全脊髓麻醉.2.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3.气胸或血气胸:穿刺时毁伤肋膜.肺或血管可致气胸或血气胸.☞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术【顺应征】1.坐骨神经痛.股神经痛.隐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痛.急性腰肌扭伤及腰椎退行性变导致腰痛.2.腰椎间盘凸起症等引起的根性神经痛.【禁忌征】1.局部沾染.2.轻微心肺疾病.3.轻微出血偏向.【并发征】1.局麻药中毒:药液误入血管可致局麻药中毒.2.腰丛神经毁伤:穿刺时为追求异感重复穿刺可致腰丛神经毁伤.☞腰椎椎间孔神经根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椎硬膜外前侧间隙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臀上皮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大肌肌间沟神经阻滞术【禁忌征】【并发征】☞髂腹股沟和髂腹下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下肢神经阻滞术☞股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闭孔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坐骨神经阻滞术【顺应征】【并发征】☞腓总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隐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部腓浅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部胫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后胫后神经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交感神经阻滞术☞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腹腔神经丛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椎管内神经阻滞术☞颈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部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局部打针疗法▲颈肩上肢部打针☞颈椎关节突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肩关节及关节四周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肘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肱骨外上髁打针(在409页)【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肱骨内上髁打针(在410页)【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桡骨茎突打针(在409页)【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腕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掌指关节打针【顺应征】【并发征】☞指间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屈指肌腱鞘打针(在405页)【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胸背腰骶部打针☞肋横突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腰椎关节突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棘突间韧带打针(412页)【顺应征】【禁忌征】☞第三腰椎横突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下肢部打针☞臀中肌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内侧副韧带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膝外侧副韧带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踝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跖趾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趾间关节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跟骨打针【顺应征】【禁忌征】【并发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