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水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练习+总结】
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复习总结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的复习总结用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为进步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准确测定参加反响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并准确判断中和反响是否恰好进展完全。
详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打破.一、指示剂的选择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一般有酚酞和甲基橙,石蕊试液由于变色不明显,在滴定时不宜使用。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要灵敏,变色范围最好接近等当点(化学计量点)。
强酸和强碱中和滴定时,可选用酚酞或甲基橙;强酸和弱碱中和滴定时,可选用甲基橙(生成的盐水解呈酸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
1~4.4,落在酸性范围之内);弱酸和强碱中和滴定时,可选用酚酞(生成的盐水解呈碱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落在碱性范围内)。
因为在滴定终点时浅色变成深色更易于观察,因此,碱滴定酸宜用酚酞作指示剂,酸滴定碱宜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需要指出的是滴定所用指示剂的用量一般为2滴,不能太多或太少。
因为酸碱指示剂属有机酸或有机碱,指示剂也参和反响,在变色过程中消耗标准溶液。
假设指示剂用量太多,那么消耗掉的标准溶液也有所增多,会导致误差;假设指示剂用量太少,其颜色变化不明显,致使终点提早或延迟,使实验误差增大。
二、仪器的洗涤滴定管:先用水洗净,再用所盛装的溶液润洗2~3次,在使用时要检查是否漏水.移液管:先用水洗净,再用待测液润洗2~3次。
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净,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三、仪器的使用滴定管: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除去尖嘴部分的气泡,并调整液面至“0”刻度(这样便于计数)。
移液管:放完待测液后,不能把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吹入锥形瓶中,因为在制作移液管时已考虑到在移液管尖端的残留液不包括在应有的体积数之内。
待测液的量取:既可用移液管,也可用滴定管注入锥形瓶内。
标准液的量取:只能用滴定管不能用移液管。
四、中和滴定的操作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七章 第二节 水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

第二节水溶液酸碱中和滴定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pH的定义。
3.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4.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
梳理基础一、水的电离1.电离方程式。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简写为________________。
2.纯水在室温下的有关数据。
(1)c(H+)=c(OH-)=________ mol·L-1。
(2)KW=c(H+)·c(OH-)=________。
(3)pH=7。
3.KW的影响因素。
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W_____;温度升高,KW______,反之,KW________。
二、溶液的酸碱性1.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1)c(H+)________c(OH-),溶液呈酸性。
(2)c(H+)________c(OH-),溶液呈中性。
(3)c(H+)________c(OH-),溶液呈碱性。
2.pH。
(1)定义式:____________。
(2)数值范围(室温下):________。
3.pH试纸的使用方法。
把一小片pH试纸放在__________上,用________蘸取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试纸变色后,与________对比,即可确定溶液的pH。
4.pH 简单计算:解答有关pH 的计算时,首先要注意温度,明确是25℃还是非25℃,然后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再根据“酸按酸”,“碱按碱”的原则进行计算。
(1)强酸溶液:如浓度为c mol/L 的HnA 溶液,c(H +)=_______,所以pH =________。
,(2)强碱溶液:如浓度为c mol/L 的B(OH)n 溶液,c(OH -)=________,c(H +)=___________,所以pH =________。
(3)酸碱混合溶液pH 的计算:两强酸溶液混合:c 混(H +)=_________;两强碱溶液混合:c 混(OH -)=________________;强酸、强碱溶液混合:若酸过量:c 混(H +)=______________,若碱过量:c 混(OH -)=_______________。
2021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2水溶液酸碱中和滴定练习(含解析)鲁科版

水溶液酸碱中和滴定滴定操作的方法:(1)传统方法:滴定作为一种经典的分析技术被广泛使用。
最早,滴定剂通过带有刻度的玻璃管(滴定管)添加并记录消耗的体积,手动调节旋塞开关来控制滴定剂的添加量,当反应进行到终点时,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
起初,只能进行那些到终点有颜色变化的滴定,后来的滴定可以人为加入指示剂。
结果的精确性主要靠化学师的技术能力,尤其是辨别不同颜色的能力。
(2)现代方法:用于电位测量的电极取代了颜色指示剂,从而提高了结果的精确性与准确性。
自动滴定仪是由微处理器控制的仪器,可自动完成所有滴定相关操作:①添加滴定剂;②监测反应(采集信号);③识别终点;④数据存储;⑤计算;⑥存储结果;⑦将数据传送至打印机或电脑/外部系。
问题1.传统方法中是如何提高结果的精准性的?(素养角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提示:重复滴定2~3次,求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
问题2.在氧化还原滴定实验中,氧化剂通常使用什么滴定管?(素养角度——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提示:氧化剂会氧化橡胶管,故应该用酸式滴定管取用。
问题3.室温下,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20.00 mL 0.10 mol·L-1的某碱BOH溶液,用自动滴定仪得到的滴定曲线如下。
(素养角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1)a点时,溶液呈碱性,溶液中c(B+)和c(Cl-)的大小关系如何?提示:a点为BOH—BCl共存的溶液,呈碱性,故有c(B+)>c(Cl-)。
(2)b点时溶液的pH=7吗?提示:不对。
从图象起点pH<13,可知BOH为弱碱,b点为滴定终点,生成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故pH<7。
(3)c点时溶液中c(H+)约为多少?提示:加入盐酸为40 mL时,c(H+)=(0.10×40-0.10×20)÷60 mol·L-1≈0.03 mol·L-1。
1.苹果酸(H2MA,K a1=1.4×10-3;K a2=1.7×10-5)是一种安全的食品保鲜剂,H2MA分子比离子更易透过细胞膜而杀灭细菌。
专题3 酸碱中和滴定的总结(专题练习)-2021年高考化学突破电解质溶液专题-解析版

系列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专题3 酸碱中和滴定的总结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滴定实验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特别是医药、化工检测领域,酸碱中和滴定是比较通用且精密的测定浓度的方法。
【基本原理】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实验用品】(1)仪器:酸式滴定管(如图A)碱式滴定管(如图B)、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变色范围的pH石蕊<5.0红色 5.0~8.0紫色>8.0蓝色甲基橙<3.1红色 3.1~4.4橙色>4.4黄色酚酞<8.2无色8.2~10.0粉红色>10.0红色(4)滴定管的使用①酸性、氧化性的试剂一般用酸式滴定管,这是因为酸和氧化性物质腐蚀橡胶。
②碱性的试剂一般用碱式滴定管,因为碱性物质的溶液易与玻璃中的成分SiO2反应生成Na2SiO3,Na2SiO3有黏性致使活塞无法打开。
③对于见光易分解的物质,还可以使用棕色滴定管【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a.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液,在确保不漏液后方可使用b.用蒸馏水润洗滴定管2~3次c.用待盛液润洗滴定管2~3次d.将酸、碱溶液分别注入相应的滴定管,并使液面位于零刻度以上2~3mL 处e.调节滴定管活塞,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f.调节液面至零刻度或零刻度以下位置g.记录滴定管读数② 锥形瓶:只用 蒸馏水 洗涤,不能用 待测液 润洗。
(2)滴定① 用碱式滴定管取一定体积待测液于锥形瓶中,滴入 2~3 滴指示剂。
② 用 左手 握活塞旋转开关,右手不断旋转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至橙色或粉红色消失,记下读数。
(3)计算每个样品做 2~3 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
(4)终点判断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酸碱中和滴定总结

酸碱中和滴定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2.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1)实质:H + +OH -= H 2O(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关键:①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②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③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二、中和滴定所用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三、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指示剂的作用: ①标准液:已知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 ②待测液: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 ③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
④指示剂的选择:变色要灵敏、明显,一般强酸滴定强碱用甲基橙,强碱滴定强酸用酚酞。
四、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 为例) Ⅰ、准备:(1)滴定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 、23.38mL ①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②洗涤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洗涤2~3次,并排除管尖嘴处的气泡 ③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cm 处① 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中性或强氧化性溶液,不能盛装碱性溶液或者氢氟酸(它们易腐蚀玻璃)。
② 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溶液,不能盛装酸性和强氧化性溶液(它们易腐蚀橡胶)。
④将液面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Ⅱ、滴定:(4)滴定滴定管夹在夹子上,保持垂直右手持锥形瓶颈部,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而不是前后振动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球),注意不要把活塞顶出Ⅲ、计算:每个样品滴定2~3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
Ⅳ、注意点:①滴速:滴加速度先快后慢,后面可半滴,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同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直至溶液颜色变化,且30S内颜色不复原,此时再读数。
2021届全国新高考化学备考复习:酸碱中和滴定

酸
碱 中
酸式滴定管
和 碱式滴定管
滴 定
铁架台
所 滴定管夹
需 的
锥形瓶
仪
器
滴定管的构造
①上端标有: 温度、容积 、 0刻度 ;
25℃ 25mL 50mL
下端
全部盛满溶液时,体积 多于 所标容积。
②滴定管的最小刻度为0.1mL,允许估计至0.01,因 此读数的精确度为0.01mL。
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6个方面是: ①洗涤仪器(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 ②气泡; ③体积读数(仰视、俯视); ④指示剂选择不当; ⑤杂质的影响; ⑥操作(如用力过猛引起待测液外溅等)。
具体分析如下:
(1)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 用标准液润洗。(偏高)
(2)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 泡消失。(偏高)
甲基橙:酸滴定碱——颜色由黄色刚好到橙色 碱滴定酸——颜色由红色刚好到黄色
中和滴定步骤:
一. 用前检验(是否漏水、旋塞转动是否灵活) 二. 洗涤 三. 装液 [滴定管中加入液体] 四. 加指示剂 五. 滴定 六.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一. 用前检验(是否漏水、旋塞转动是否灵活)
二、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的洗涤
洗涤要求:
自来水冲洗 蒸馏水洗涤 盛放液润洗
2~3次
2~3次
锥形瓶洗涤:
自来水冲洗 操作要求:
蒸馏水洗涤 (不用盛放液洗涤) 2~3次
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活塞(或碱式滴定管的玻 璃球)—教材P69
三、装液[滴定管中加入液体] ➢取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HCl于锥形瓶 ➢装标准液 NaOH 待装液润洗→装液→挤气泡→使管内液面处于 “0”或以下有刻度区域→记下起始读数 四、放指示剂(酚酞)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酸碱中和滴定专题复习

例3、取等体积0.05mol·L-1的Ba(OH)2溶液,分别 装入标有①②③④编号的4个锥形瓶中,将①加 水稀释到原体积的2倍,在②、③中分别通入少 量CO2;④作对照。分别在①、②中滴加酚酞作 指示剂;在③、④中滴加甲基橙作指示剂,用 HCl溶液分别滴定上述4种溶液,所消耗HCl溶液
A 的体积是( )
3.1 23
8.2 10
5
8
4.4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强碱滴定强酸 强酸滴定强碱
酚酞 无 → 粉红 粉红 → 无
甲基橙 红→橙 黄→橙
考考你:
例1、滴定终点现象的描述
例如:①用a mol/L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用 酚酞做指示剂,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溶液,溶液由粉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在改变! ; 若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25.00 25.00 25.00
解:
26.72 m L +26.70 m L +26.71 m L
3
= 26.71 m L
c(HCl). V[HCl(aq)]
c(NaOH )=
V[NaOH(aq)]
=
0.1154mol/L× 0.02671L 0.02500L
= 0.1233mol/L
答:测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33mol/L。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例4、某学生用0.1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盐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
并加入2-3滴酚酞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

(4)25℃时,pH=12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pH=2的溶液 不一定是酸溶液;也可能是能水解的盐溶液。
【高考命题探究】 【模拟母题示例1】(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 ( )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溶液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解析】选C。A项氨水过量,pH>7;B项pH=7;C项 CH3COOH过量,pH<7;D项氨水过量,pH>7。
【解析】选D。该温度下蒸馏水中[H+]=1×10-6mol·L-1,
大于25℃时纯水中[H+],故该温度高于25℃,A正确;此温
度下KW=1×10-12,故该NaHSO4溶液中[OH-]=
11012=1×
1102
10-10(mol·L-1),由水电离出的[H+]与溶液中的[OH-]相
等,B正确;加入NaHSO4后,NaHSO4电离出的H+抑制了水的 电离,C正确;加水稀释时,[H+]减小,而KW不变,故[OH-] 增大,D错误。
(4)升高温度,水电离平衡右移,H+浓度增大,呈酸 性。 ( ) 提示:×。升高温度,水电离平衡右移,H+浓度和OH-浓度 同等程度地增大,溶液仍呈中性。
(5)纯水中[H+]>10-7mol·L-1,该溶液呈酸性。( ) 提示:×。升高温度,水电离平衡右移,H+浓度和OH-浓度 都增大,都大于10-7mol·L-1,溶液仍呈中性。
【方法点拨】溶液酸、碱性判断需注意的4个问题 (1)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实质是c(H+)与c(OH-)的相对 大小不相等,不能只看pH,一定温度下pH=6的溶液可能 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应注意温度。 (2)使用pH试纸时不能用蒸馏水润湿。 (3)广范pH试纸只能测出pH的整数值。pH计的精确度为 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溶液酸碱中和滴定1.(2020·成都毕业班摸底考试)用0.100 0 mol·L-1盐酸滴定25.00 mL、浓度约0.1 mol·L-1氨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计算或分析错误的是( )A.取待测液B.滴加指示剂C.消耗盐酸26.00 mL D.所测氨水浓度偏低[答案] D2.(2020·成都模拟)某学生用0.200 0 mol·L-1的标准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某一刻度,并记下仰视读数④移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请回答:(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________(填编号),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从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答案](1)①、③偏大、偏小(2)无粉红3.(2019·银川模拟)为测定某含硫代硫酸钠样品的纯度(其他杂质均不参加反应)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①准确称取该硫代硫酸钠样品m g,配制成250 mL待测溶液。
②移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少量______,用n mol·L-1 I2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2S2O2-3+I2===S4O2-6+2I-),至滴定终点。
③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消耗I2标准溶液V mL,样品中Na2S2O3的纯度为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n(Na2S2O3)=2n(I2)=2n×V×10-3 mol。
Na2S2O3的纯度为10×2nV×10-3×158m×100%=3.16nVm×100%。
[答案]淀粉溶液当滴入最后一滴I2标准溶液时,溶液变为蓝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3.16nVm×100%4.(2019·黑龙江六校联考)氢氧化铈溶于硫酸得到硫酸铈,标准硫酸铈溶液常作Fe2+的滴定剂。
为了测定KMnO4溶液浓度,进行如下实验:取x mL KMn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V1mL c1mol·L-1(NH4)2Fe(SO4)2溶液(过量),充分反应后,用c2mol·L-1标准Ce(SO4)2溶液滴定Fe2+至终点,消耗V2 mL标准Ce(SO4)2溶液(滴定反应:Ce4++Fe2+===Ce3++Fe3+)。
c(KMnO4)=________ mol·L-1(用代数式表示);若盛装标准硫酸铈溶液的滴定管没有用待装液润洗,则测得的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解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c(KMnO4)·x×10-3×5+c2V2×10-3] mol=c1V1×10-3 mol,c(KMnO4)=c1V1-c2V25xmol·L-1。
若滴定管未用待装液润洗,则V2偏大,测得的结果偏低。
[答案]c1V1-c2V25x偏低5.莫尔法是一种沉淀滴定法,以K2CrO4为指示剂,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待测液,进行测定溶液中Cl-的浓度。
已知:(2)若用AgNO3溶液滴定NaSCN溶液,可选为滴定指示剂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Cl B.BaBr2C.Na2CrO4[解析]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与指示剂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
如用AgNO3溶液测定溶液中Cl -的含量时常以CrO2-4为指示剂,这是因为AgCl比Ag2CrO4更难溶的缘故。
[答案](1)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生成砖红色沉淀且半分钟内不溶解(2)C6.(2019·大同模拟)常温下,用0.1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 mol·L-1HCl溶液和20.00 mL 0.10 mol·L-1CH3COOH 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A.图2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a与b的关系是a<bC.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为[CH3COO-]>[Na+]>[H +]>[OH-]D.这两次滴定都宜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C[A项,开始时,HCl溶液的pH较小,错误;B项,a点的V(X)=20 mL,b点的V(X)<20 mL,故a>b,错误;D项,NaOH溶液滴定CH3COOH溶液,终点为碱性,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错误。
] 7.(2020·试题调研)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40 mL 0.1 mol·L-1H2S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2SO3的K a1=1×10-2 mol·L-1,K a2=1×10-7.19 mol·L-1B.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HSO-3的水解程度C.Y点的溶液中,3[SO2-3]=[Na+]+[H+]-[OH-]D.X点的溶液中[H+]H2O=1×10-4.25 mol·L-1D[X点溶液中pH<7,HSO-3的电离为主,[H+]H2O=[OH-]=10-9.75 mol·L-1,D错误。
]8.(2019·南昌一模)向25 ℃时,体积均为2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两种酸HX、HY溶液中分别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体积与反应后溶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X、HY均为弱酸B.K a(HY)的数量级约为10-6C.b点时:2[Na+]=[Y-]+[HY]D.V(NaOH)=20 mL时,反应后的两种溶液中[X-]=[Y-]C[由图可知,HX的pH等于1,HY的pH等于4,则HX为强酸,故A错误;浓度为0.1 mol·L-1的HY,由图可知,HY的pH等于4,则K a (HY)=[H +][Y -][HY]=(10-4×10-4)0.1=10-7 mol ·L -1,故B 错误;V (NaOH)=20 mL 时,两种溶液恰好反应分别生成起始等量的NaX 和NaY ,Y -发生水解,所以溶液中[X -]>[Y -],故D 错误。
]9.某温度下,分别向10 mL 浓度均为0.1 mol ·L -1的CuCl 2和ZnCl 2溶液中滴加0.1 mol ·L -1的Na 2S 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 [Cu 2+]和-lg [Zn 2+]与Na 2S 溶液体积(V )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K sp (ZnS)>K sp (CuS),lg 3≈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溶液pH :a<b<eB .a 点的ZnCl 2溶液中:[Cl -]<2[Zn 2+]+2[H +] C .a —b —e 为滴定CuCl 2溶液的曲线 D .d 点纵坐标约为33.9C [K sp (ZnS)>K sp (CuS),故终点时-lg[Zn 2+]<-lg[Cu 2+],故a —b —e 表示ZnCl 2的滴定曲线,C 错误。
对于D 项,10 mL 浓度均为0.1 mol ·L -1的CuCl 2和ZnCl 2溶液中分别滴加10 mL 0.1 mol ·L -1 Na 2S 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lg [Cu 2+]=17.7,K sp (CuS)=10-35.4 mol 2·L-2,d 点时,[S 2-]约为13×0.1 mol ·L -1,[Cu 2+]=10-35.413×0.1 mol ·L -1=10-33.9 mol ·L -1,故d 点纵坐标约为33.9,D 项正确。
]10.常温下将NaOH 溶液滴加己二酸(H 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 a2(H 2X)的数量级为10-6 mol ·L -1B .曲线N 表示pH 与lg [HX -][H 2X]的变化关系C .NaHX 溶液中[H +]>[OH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Na +]>[HX -]>[X 2-]>[OH -]=[H +] [思路点拨] (1)K a1=[HX -][H +][H 2X]⇒pH +lg K a1=lg [HX -][H 2X]。
(2)K a2=[X 2-][H +][HX -]⇒pH +lg K a2=lg [X 2-][HX -]。
(3)lg [X 2-][HX -]=0.0⇒[X 2-][HX -]=1(pH<7)⇒NaHX 溶液呈酸性。
(4)[X 2-][HX -]=1(pH<7)⇒中性(pH =7)。
D [由H 2XH ++HX -可知:K a1=[H +][HX -][H 2X],则[H +]=K a1·[H 2X][HX -],等式两边同取负对数可得:pH 1=-lg K a1+lg [HX -][H 2X]。
同理,由HX -H ++X 2-可得:pH 2=-lg K a2+lg [X 2-][HX -]。
因1>K a1>>K a2,则- lg K a1<-lg K a2。
当lg [HX -][H 2X]=lg [X 2][HX -]时,有pH 1<pH 2,故曲线N 表示pH 与lg [HX -][H 2X]的变化关系,曲线M 表示pH 与lg [X 2-][HX -]的变化关系,B 项正确。
由曲线M可知,当pH=4.8 时,lg [X2-][HX-]≈-0.6,由pH2=-lg K a2+lg [X2-][HX-]可得:lg K a2≈-0.6-4.8=-5.4,K a2=10-5.4mol·L-1=100.6×10-6mol·L-1,故Ka2的数量级为10-6mol·L-1,A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