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模汇编文言文

合集下载

2015年上海各区县初三语文一模课内部分汇编

2015年上海各区县初三语文一模课内部分汇编

2015年一模课内部分汇编【宝山】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 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 欲说还休,。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 ,寻向所志……(陶渊明《桃花源记》)5.而或长烟一空,,,。

(欧阳修《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B.前六句写泰山之景,显其宏伟气势。

C.全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畅快。

D.泰山位于今山东境内,为“五岳之首”。

7. “齐鲁青未了”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象。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D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8.文中最能表现仲永颇具才华的语句是(2分)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D.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九年级语文共6页第1页(一)默写(15分)1.淡妆浓抹总相宜2.竹(曲)径通幽处3.却道天凉好个秋4.太守即遣人随其往5.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二)古诗词理解(4分)6.(2分)C(诗人尚未登及山顶,他在望的过程中想象登顶后的景和情)7.(2分)泰山山色绵延数千里的壮丽景象(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8.(2分)D9.(3分)才华(才能)衰减成年时仲永才华平平10.(3分)神童仲永“泯然众人” 重视后天教育(要不断学习)【崇明】(一)默写(15分)1.酒酣胸胆尚开张,,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2.,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015北京市语文中考一模文言汇编7区县

2015北京市语文中考一模文言汇编7区县

2015一模文言文汇编(7区县)【2015朝阳一模】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9-12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题记》)乙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①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②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③卒于邠,将出殡近邻,赗敛棺椁④皆所未具。

公怃然⑤,即彻宴席,厚赒⑥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①〔缞绖(cuī dié)〕丧服。

②〔亟(jí)〕急迫地。

③〔寓居士人〕指寄居在外的读书人。

④〔赗(fèng)敛棺椁〕指下葬用的物品。

⑤〔怃然〕怅然失望的样子。

⑥〔赒(zhōu)〕救济。

9.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杂然而前陈.者陈:(2)范文正公守.邠州守: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翻译:(2)即彻宴席,厚赒给之翻译:11. 在古汉语中,“毕”有下面三个解释,文中“使毕其事”中“毕“的意思是。

(填序号)(2分)①轻快,敏捷。

②完成,结束。

③全部,全都。

12. 甲文中“太守”与“滁人”同乐,乙文中“范文正”,他们的行为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2分)【2015房山一模】二、文言文阅读(共13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7——11题【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015年上海高三一模文言文二

2015年上海高三一模文言文二

黄浦区(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

(12分)论习曾巩①治乱之本在君之好恶,好恶在所习。

②少习也正,其长也必贤;少习也不正,其长难与共为治矣。

不幸而然,则将磨之。

孰能磨之?择人焉。

朝夕相与俱,出入言动相缀接焉,是则可磨之也。

主然而是者助之,主然而违者替之,不释则极论之。

勉焉。

除其蔽欲而接之以道,不见邪者而变焉,其志素定矣,然后可与共为治。

其为大体,不亦艰且勤与?③然于习之也,有渐矣,古之所以为治者,岂异焉?此众官不有任也,岂必人之不材也?朝夕未尝相与居也,出入言动未尝相缀接也,是焉而不能助,违焉而不能替,不释而莫之极论也。

其蔽欲日益固,其为道日益拙,所见寺人女妇邪者也。

其志素定矣未也?其④噫!宰相虽尊也,然其见也有间矣。

置斯职也,不慎欤!使职此者不尽也,而寺人女妇得其心,其谁曰可也?噫!左右侍从之官,其非所谓常伯、侍郎、给事、谏议、司谏、正言欤!22.第②段“不幸而然”中的“然”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23.第②段运用了假设论证,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内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欤 B.夫 C.哉 D.焉25.下列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宰相虽然养尊处优,但是他的见识也会有不足。

B.宰相虽然养尊处优,但是能看到治理国家不足之处。

C.宰相虽然地位高,但是他的见识也会有不足。

D.宰相虽然地位高,但是能看到治理国家不足之处。

26.简述本文的观点,并对此加以评价。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分)国君年轻时的学习不合正道。

2015年北京高考一模、二模文言文分类汇编

2015年北京高考一模、二模文言文分类汇编

目录2015届各城区一模试题 (1)基础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言文阅读 (1)诗歌鉴赏.................................................................................................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说明文阅读.............................................................................................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散文阅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作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5届各城区一模试题参考答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言文阅读 (12)诗歌鉴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5年山西高考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5年山西高考一模试卷及答案

(山西省)2015年高考前质量监测试题·语文第1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商周时期的异族婚姻王进锋商周时期,在今天的中国境内生活着很多不同族群。

人们用华夏族与蛮、夷、戎、狄来区分他们。

异族婚姻就是华夏族与蛮、夷、戎、狄之间的通婚。

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通过与戎狄的有莘氏通婚,取得了“有莘氏媵臣”伊尹的辅佐,从而实现了灭夏的大业。

实际上,早在商族始祖契的时候,就已经与戎狄女子通婚。

根据《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

末代商纣王屡次与外族女子婚配。

商纣曾以“西伯昌、九侯、鄂侯”担任商朝的三个重要官职,九侯就是鬼侯,为蛮狄之人。

鬼侯为了讨好商纣,将自已的女儿进献给他,然而这位女士“不喜淫”,纣非常生气,就把她杀害了。

汉晋学者皇甫谧在其著作《帝王世纪》中也记载了此事。

商朝末年,周族的首领姬昌遵祖宗之法,各方贤能之士都前往投靠。

看到这点,商朝另外一位方国首领崇侯虎甚是紧张,担心周族强大后会危及自己的方国利益,就对商纣说到姬昌将不利于商朝的统治。

商纣果然听信谗言,把西伯囚禁了起来,关押在羑里。

周族人十分担忧,千方百计营救,大臣闳夭多方搜求美女奇珍,终于得到“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通过商朝宠臣费仲进献给商王。

商纣看到后非常高兴,就把西伯释放了。

可以想见,周族进献的有莘氏美女,应与商纣结成了婚姻。

商王之子也与异族女子通婚。

商王武丁时期有这样一条甲骨卜辞,内容为“己亥卜,王:子白羌毓,不其白”。

这条卜辞是占问商王之子宠幸的白皮肤羌族女子将要生育,所生之子的皮肤是否为白色。

在西周君王和他们的祖先中,有多人与夷狄女子结婚。

根据《诗经·鲁颂·閟宫》,周族始祖后稷是姜螈所生,而“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所以姜塬是羌族女子。

另外,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娶的太姜、太王娶的周姜、周武王娶的邑姜也都是羌族女子。

2015年高中一模卷--文言文

2015年高中一模卷--文言文

2015年高中一模卷--文言文高三2015-04-10 08:102015年高中一模卷--文言文【闵行区一模】(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

(18分)①曹觐,字仲宾,曹修礼子也。

叔修古卒,无子,天章阁待制杜杞为言于朝,授觐建州司户参军,为修古后。

皇祐中,以太子中舍知封州。

侬智高叛,攻陷邕管,趋广州。

行至封州,州人未尝知兵,士卒才百人,不任战斗,又无城隍以守⑴,或劝觐遁去,觐正色叱之曰:“吾守臣也,有死而已,敢言避贼者斩。

”麾都监陈晔引兵迎击贼,封川令率乡丁、弓手继进。

贼众数百倍,晔兵败走,乡丁亦溃。

觐率从卒决战不胜,被执。

贼戒勿杀,捽使拜⑵,且诱之曰:“从我,得美官,付汝兵柄,以女妻汝。

”觐不肯拜,且詈曰:“人臣惟北面拜天子,我岂从尔苟生邪!速杀我,幸矣。

”贼犹惜不杀,徙置舟中,觐不食者两日,探怀中印章授其从卒曰:“我且死,若求间道以此上官。

”贼知其无降意,害之。

至死诟贼声不绝,投尸江中,时年三十五。

②当智高之反,乘岭南无备,州县吏往往望风窜匿,故贼所向辄下,独觐与孔宗旦、赵师旦能以死守。

后田瑜安抚广南,乃为觐立庙封州。

注释:(1)城隍:此指护城河。

(2)捽:揪住。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为修古后.()(2)以太子中舍知.封州()(3)麾都监陈晔引.兵迎击贼()(4)故贼所向辄下.()18.下列加点词与“以女妻汝”中的“妻”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则刘病日.笃(《陈情表》)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C.赢粮而景.从(《过秦论》)D.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19.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字用法和意义相近的一项是:()(2分)例句:又无城隍以.守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B.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病梅馆记》)C.作《师说》以.贻之(《师说》)D.夫夷以.近,则游着众(《游褒禅山记》)20.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我岂从尔苟生邪!速杀我,幸矣。

2015南京高三一模文言文《筠州学记》译文

2015南京高三一模文言文《筠州学记》译文

筠州学记曾巩周衰,先王之迹【遗迹】熄。

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余,士【读书人】学于百家之后。

当是【这个】时,能明【懂得,通晓】先王之道者,杨雄而已。

而雄之书【文章】,世未知好也。

然士之【定语后置标识,不译】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

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duó考虑】于礼义。

【周王朝日渐衰微,先王们的遗存也就消亡了。

到了汉代,六艺经传从秦朝焚书的余烬中复出,读书人可以跟着百家继续学习。

在那个时候,能够通晓先王之道的人,只有杨雄而已。

但是杨雄的文章,世人不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

但是出现在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他们都在保持自我操守上很着力。

他们没有草率简略的思想,对于物质上的索取与给予,官位上的提拔或废退,道义上的取舍,一定会从礼义方面来考虑。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社会风气】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

以迄于今,士乃【才】有特起于千载之外,明【明确】先王之道,以寤【醒悟】后之学者。

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hào)之。

故【因此】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寻求】之非近【近代】;议从政之体【体制、规矩】,而知法【动词,效仿】古之非迂【迂远】。

不乱于【“动词+于”表被动】百家,不蔽【蒙蔽】于传【经传】疏【注释】。

其所知(zhì)者【博学的人】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赶得上】。

然能尊【尊重、遵从】而【表并列】守【恪守】之者,则未必众【多】也。

故乐易敦朴之俗【风气】微.,而诡【奸诈】欺【欺骗】薄【浅薄】恶【丑陋】之习胜。

【从那时候到魏晋以来,社会风气低劣人才匮乏已经很久了。

到了当世,才有读书人从千年之外的典籍开始专研,阐明先王之道,来让后学之子觉悟。

世人虽然不能全部了解他们的思想,但是却常常喜欢它。

所以学习他们的精髓的人,论及道德的主旨,知道应该不在近代追求它:议论参与政事的规矩,知道效法古人不是绕远的。

他们不被百家之言所扰乱,不被经传上的解释所蒙蔽。

他们像这样的博学,这是汉代的读书人说不能比的。

杨浦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杨浦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杨浦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 ,一点飞鸿影下。

(《天净沙•秋》)2.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望极春愁,。

(《蝶恋花》)4.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5.呼嘘毒疠,。

(《捕蛇者说》)(二)阅读古诗词,完成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既点明了,又为战士出征增添气氛。

(2分)7.列说法最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B.这首词中“可怜”一词,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为悲壮,表现作者壮志难酬。

C.这首词描写了吹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D.这首词成功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的。

选文中“先帝”是指。

(3分)9.选文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个:和。

(2分)10.请简要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要点。

(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11 - 14题(12分)杨震1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一模汇编文言文
2015年济南市一模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思远,琅邪临沂人。

尚书令晏从弟也。

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

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

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琎上表理之,事感朝廷。

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

建元初,迁太子中舍人。

文惠太子与竟陵王子良素好士,并蒙赏接。

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

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①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及详日②,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世祖诏举士,竟陵王子良荐思远及吴郡顾嵩之。

思远与顾嵩之友善。

嵩之卒后家贫,思远迎其儿子,经恤甚至,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

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

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

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 恩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
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建武中,迁吏部郎。

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

曰:“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

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

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故臣可得以礼进退,,”上知其意,乃改授司徒左长史。

初,高宗废立之际,思远与晏闲言,谓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人如此事,彼或可以权计相须,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

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

” 晏不纳。

及拜骠骑,集会子弟,谓思远兄思微日:“隆昌之末,阿戎③劝吾自裁。

若从其语,岂有今日?”思远遽应曰:“如阿戎所见,犹未晚也。

”及晏败,故得无他。

思远清修,立身简洁。

衣服床筵,穷治素净。

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

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

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

”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南齐书》卷四十三列传第二十四王思远传》
注:①友于:兄弟之爱。

②祥日:丧祭名。

③阿戎:称堂弟,此指王思远。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除:授予官职
B.思远不从,案事如故案:查究
C.今一旦赞人如此事赞:赞同
D.卿可数诣王思远诣:拜访
9.C (辅助,帮助)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及祥日,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
泊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C.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
不出,火且尽
D.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
若人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