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2015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2015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上海市(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

(18分)①梁彦光,少聪慧,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

‛入太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解褐秘书郎,时年十七。

累迁岐州刺史,后数岁,转相州刺史。

②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

及居相部,如岐州法。

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化..。

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③岁余,拜赵州刺史。

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

臣自分④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

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

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实州郭。

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

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

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

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

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对母悲泣之像。

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

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以德化人,皆此类也。

(节选自《隋书》)[注]①邺都:邺城,相州治所。

②饧:饴糖。

③发摘:揭发。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当兴.吾宗(2)其俗颇质.(3)臣自分.废黜(4)聪令.有闻者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此儿有风骨....B。

称其不能理化C.无复衣冠..大儒..之望D。

招致山东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19.第③段画线部分反映了梁彦光当时间2分)20.梁彦光两次治理相州,成败迥异,请具体分析其原因。

(5分)【答案】16.(1)振兴(2)质朴(3)料想(4)美好17.A18.滏阳有个叫焦通的人,侍奉父母礼数缺失,被堂弟控告,彦光没有判他罪,把他带到州学,责令他在孔子庙观看效法。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5年高考3年模拟)分类汇编: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5年高考3年模拟)分类汇编:专题11 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题组一传记类一、(2014课标全国Ⅰ,4—7,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于休烈,河南人也。

至性贞悫,机鉴敏悟。

自幼好学,善属文..。

举进士,授秘书省正字。

转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政,排不附己者,出为中部郡太守。

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休烈迁太常少卿,知礼仪事,兼修国史。

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良史也。

朕有过失,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

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

”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无史籍检寻。

休烈奏曰:“《国史》《实录》,圣朝大典,修撰多时,今并无本。

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令府县招访。

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如送官司,重加购赏。

”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入东京,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

恭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

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

大历七年卒,年八十一。

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

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簿鼓吹。

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

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幼好学,善属文..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肃宗践祚..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励精..听受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荡覆..,典章殆尽荡覆:动荡倾覆。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休烈忠诚机敏,谨遵职业操守。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6)古诗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6)古诗文阅读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古诗文阅读题汇编1.(安徽)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⑴—⑵题。

(8分)月圆⑴【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⑵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⑵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

⑶未缺:指月圆。

⑷列宿:众星。

⑴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分)答:答案:孤月当空,清回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⑵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4分)答:答案: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

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2.(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⑴—⑷题。

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⑴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浙江卷)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浙江卷)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浙江卷)太平州学记宋张孝祥学,古也。

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

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

当涂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

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

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揺。

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

饥者饱,坏者筑。

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

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

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旣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

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

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

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

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厉阳张某记。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

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

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带袋。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坎儿置之屋壁坎:挖洞B.当涂兵之冲冲:突袭,冲击C.侯下车下车:读到任D.力不赡耳瞻:足,狗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臣子之恭也将有以为也B.及冬,则有边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颐指而办吾尝跂而望焉D.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夫晋,何厌之有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2015高考全国2卷语文(含参考答案解析)

2015高考全国2卷语文(含参考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蕙爭项;1. 木试卷分笫[卷(阅读题)和第H卷(表达逆》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r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作答时,将答案写祀答题卡上°写往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站束肩.将本试卷和答题卡-讲交冋•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闻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周代.尽管关干倉品安仝爭件的记典不趴但我也还是看刘,由于食品去■仝关系童大,烷厝君对此非常晝观4■作电了特别规冏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蛻来塘的軌圾农产為为主*所以对农产品杓版熟度十分关注.携G礼记汹记我”周代对食品史易的规逼有:“五等不时.是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足我国历史上敢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汉唐时期,您品交易詹动非常頻緊,交葛品計十分丰富.为社纯有垂有嘗食黑浪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棚应的规定.汶朝《二年律令》规良:嚇食膻札脯肉崩亲、伤,病人缶亟尽執燼其余.……当瞪刪$ 及吏主者,皆坐歸肉胜,与盗同鯨" 即囱类因腐蟀等因素可能导躱申毒者’屋聲快笑驰否则将处罚雪事人爪和关官応唐朝催詹肄b规;C:宀稠肉有毒,曾蛭病人.冇余汩速焚之,违常枝九十*蒞故与人食并出卖,舒人病者,茂一年;以故敦牝盏’蛟.胛人自食致死若.从过光条人诧.,从«唐律》申可與看到,在鳶代,知肺肉有#环連焚而构成的刑爭佗罪4%隔种牯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哺向有毒Et,食器啲所有老总券立刻焚JL所剌冇再仗瓠仪罐后崽,酉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秦.则祝情节及后旻如以科殆.塞代,钛食申场空前緊荣.畫尢老衣《糸京妒华录》中,追述了北丘都戚开井將的城审凤幷且以此量笔聲商到炊仓业的骂盛,书中英炎到一百梦家龙编以及相关行仑. 商品市场的頰荣*不可避免地帝袁一兹问題.—姿商贩 F 愉市于人.敝悪之勃,饰为新奇;假伪之才氛饰为其突.如绢常之用胶棚、米麦之蜡澧池h询僉之進以水*药村之易以他址r疽妁不珪介孑韭車秉用鸡窸沙.超军咬气.卖盐秦以灰之类仗忸车取別润亠为了新强对食品扌討氐莎次充好等現痣殆蛊曙和昔理・宋代規定从北者必麵加入行会「而行会显豹对商器质堂贸廿.饰卑谓卷行着,凰官府科索嘉得此缶不以其嵋小丸.但合克厠渚,皆置为荷,虽匱卜亦有职.”(氐祁城配胜:n商人们依缰营姿型组成行僉,商铺,手工业和#他服务n行业的湘关人灵関轨加八杆会俎炽,井按甘业畳记在鞠,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沧押会甘生产经窘的商器嚴量进斤把昊.浙•罢的酋硕作为担像人’贯责评屯松价和监藉不眉行为.除了曲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魅承了疇唐律泠的规定,对有奉有害佥岳的铀售者子以严熱上述覇札对倉為必通的尖全管理及有关涣律舉据.可以翳我们很多忌耒,也可仪筠现今我囚食品质童談安全监管複式妁仔逼构建提決新的爲路剌酪律遶釋.(摘编自张炜达舟古代您品安全监管述略肿J.下列关丁原文第一、二两段内零的表迄不正A. 闹代统涓者严禁未成熟旳渠实和答物进入流適市场’或防止此类初级収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才面的问题,H. I二年律令〉与《唐律P秫规罡,凡握现闵肺肉宥毒丽致人生病的情况#酋品所有講衣当立刻焚毀剩余的肉食•c. cr年律卷〉中的规定注剰y主便官员资任的迴充.而t居律卜则更加强调对伪書生命的犯聲行为的追霓°D-电唐律I规定,明料脯肉有蹋而不立刻焚毀,井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我出會・而敷人隹病考*要判处徒刑一年亠2. 下列遥解和分析,不符合庫丈意思的一项是A. 宋就政府注意到食制摻假、U1次充好等各神頂量的题*进一步脚强了直品安全的监普和管理工作*氐總着城市民问匸商哑的第柴发虜+宋代统治者出F肘从业肴曲管的需密设立了暫会这一政府机构。

2015高考一二卷文言文、鉴赏、小阅读详解

2015高考一二卷文言文、鉴赏、小阅读详解

2015全国卷一 100张一、小阅读1、【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根据选文第2段:“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可见,宋代信用形式的新特点是多种形式并存,并不能得出这几种信用形式产生于宋代的结论。

另外,根据本段中“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可知,其他形式不一定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故A“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的表述不合文意。

B根据选文第2段“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可知,该项的表述正确。

C由选文第2段关于质、押的介绍,以及“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可知,该项的表述正确。

D由选文第2段末关于赊买赊卖的介绍可知,本项表述正确。

【答案】A2、【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由选文第1段和第3段中“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可知,该项符合原文意思。

B错解文意。

由选文第3段开头对宋代新型纸质信用工具的产生背景的介绍可知,选项中有关发行目的的表述正确,但“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与选文中“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明显不符。

C符合原文意思,根据选文第3段关于茶引、盐引的介绍可知。

D由选文第3段“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可知。

【答案】B3、【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能力。

A前半部分关于质库、解库的性质的理解和分析正确,这从选文第2段关于质、押的介绍可知;后半部分“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的说法乍看起来在原文中缺乏依据,但是联系下文“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知,质、押两种形式唐代就有,因而经营质、押的机构质库、解库在唐代也就产生了。

【详尽答案、解析、译文】2015全国各地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详尽答案、解析、译文】2015全国各地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2015全国各地高考文言文阅读目录江苏卷 (2)〖参考译文〗 (3)山东卷 (3)〖参考译文〗 (5)湖北卷 (6)〖参考译文〗 (8)重庆卷 (9)【参考译文】 (10)安徽卷 (11)【参考译文】 (13)四川卷 (14)〖参考译文〗 (15)〖参考译文〗 (16)天津卷 (16)〖参考译文〗 (18)湖南卷 (19)〖参考译文〗 (20)广东卷 (21)〖参考译文〗 (22)北京卷 (23)〖参考译文〗 (25)浙江卷 (26)〖参考译文〗 (28)福建卷 (28)〖参考译文〗 (30)全国卷Ⅰ (30)〖参考译文〗 (32)全国卷Ⅱ (32)〖参考译文〗 (34)江苏卷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

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

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

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

呜乎!其志亦大矣。

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

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

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

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

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

15-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文言文阅读题汇编教师用

15-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文言文阅读题汇编教师用


删节远结
答案 请进釐矩度金 译 釐规矩法度金远结 鈒 各组 子中 点词的意 和用法相 的一组是进详 远进结结结远结 结结说结皙 别 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诵结偶 一语 人人自失结 吾 结结时结 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 赋 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请结馈 亟 而 一无所 地而 结 结
董文骥銓王世禛 游丰 銓草桥 胜地 或会 浮 銓 子 銔 子酒酣耳 热 难蜂 各负气 相 銔 生默 或微笑 发一语銔偶 一语 人 人自失 言 烦銔 生 耽内 十 部 书无 研 而 銙楞 銚 尤了悟初因证果大 銔 居邸 床药 数卷而 銔结 生巡视茶马 秦 一钱銔或 言 笑曰 釐吾筹 熟 銔居 而 子 耳銔子 肖而居厚实 蠢将 曰 曰博徒 曰倡 銔 吾惧 在 銔去 纪实 无所 蠢 师 谢病 銔 子 忧 故 銔结 思 属长洲文点画銙 釐燕 书 銚 赋
銔淄 高侍郎念董 尤 自 接 癖 酷爱
奚被亲相 一个嵩丘行脚僧金 銔 王中 巡抚河南馈 亟 一 人玩龙团 饮廷珪墨 意 銔温 必
銔答书曰 釐生
仲温书銙 十 跋銚 摹 松 府 院 倘各损 一通敬 銔 金 揉 人矩度 而 悦文 尤善銔结 生生 鈑对 结结说结晏 结结诵结子 结结时结 结结请结必 接 启 熙
结结结结注释 銟古銠 黄羊 人 晋 大臣銔 銔结 鈑 中 点词的解释 确的一 是进该 结结鈇 进结结结远结
进 文解狐銓 结到达结结结结结结结结诵结极銓最结结结结结结结结时结 结结结结结结结结请结 结结结结答案 诵进文中的釐 金是评论尧舜 的行 是 结结鈈 所 行大 进结结结远结
置酒
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




答案 时进说结 词郢语气词 是 诵结副词 就郢表假 果 时结都是 词 译 釐 銓给金 请结所 构郢被 远结 鈓 对原文 内容的概括和 析 确的一 是进详 远进结结结远结 结结说结梁煕 少 纯净 思 人銔 身世家而无富 气 把 看得很 书好 能 善文 很 就 和文 銔结 结结诵结梁煕任职 清 爱民 行 调銔 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 视民 子 斐然 因 愿突 自 而没 得到 帝的 识銔结 结结时结梁煕 淡好静 恋 场銔 在朋 聚谈 常默 间 笑 语 在 做 总想 去 职 去 清静的 书生活銔结 结结请结梁煕深研 愿清 对某些 要 体悟得特别 酷爱 帖 对一些书法 的情况 熟悉銔结 答案 诵进釐因 愿突 自 而没 得到 帝的 识金 法 准确远结 鈔把原文 线的 子 译 汉语銔进古诣 远结 结结鈇 知西 咸宁 誓 一钱自 銔结 译文 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 答案 进梁熙远 任西 府咸宁知县 向 发誓 会因一文钱而玷 了自 銔进 键词 釐誓金发誓 釐 金 因 远结 结结鈈 子酒酣耳熟 难蜂 各负气 相 銔结 译文 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 答案 人酒 浓 驳 然并 人人凭 气 服输銔进 键词是 釐 子金 各 生銔 釐蜂金 象蜜蜂一样銔 釐负气金 凭 气远结 结结鈉吾惧 蠢 子 忧 故 銔结 译文 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结 答案 担心 蠢 会 子 的 患 所 啊銔进 键词是 釐忧金 忧患远结 该郡进 远阅 的文言文 鈑里鈖 銔进 古士 远结 结结结结 无 覆 地无 无 烛 无 行 銔行 德而 物得 遂长焉銔结 结结结结尧 子十人 子而 舜 舜 子 人 子而 禹銔 銔结 结结结结晋 黄羊銟古銠曰 釐南 无 谁 而 诲金 黄羊对曰 釐解 銔 金 无 非 曰 谁 而 臣 子 狐 銔 金 曰 釐解狐非子 邪诲金对曰 釐君 非 臣 釐善銔 金遂用 銔 人 善焉銔居 间 又 黄羊曰 釐 诲金对曰 釐 銔 金 曰 釐 非子 子邪诲金对曰 釐君 銔 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考点11 文言文阅读一、(2015·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

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

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解析】选A。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由易到难:“宣和末”是时间状语,并且前置,后面断开;“高丽”“使者”“傅”“宰相”做主语,前面断开;“而”是转折连词,前面断开;“以”是连词表并列,“农功”后断开;然后找到动词“入”“过”“调”“治”“谓”“贬”等,根据句意断开。

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意、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规律方法】断句方法指导:语法断句法。

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在它前面断开;有的词只是在语尾起一个帮助、表示语气的作用,就在它的后面断开;名词、代词做主语了,就在它的前面断开;看见名词、代词做宾语了,就在它的后面断开;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

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断开。

对话性动词更是断句的标志性词语。

另外还可采用语感断句法、结构断句法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识记的能力。

“太子”专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

【知识拓展】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

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更变,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

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

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

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解析】选C。

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精准概括、提炼的能力。

A 项,与原文“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不能用”相对应。

B项与原文“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相符。

C项,与原文“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不符,是像宦官的人而不是宦官。

D项与原文“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朝廷……谥曰忠定”相对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译文:(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译文:【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寻找句中的文言知识点,落实得分点,重点词语“帝”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苟”表假设,“死”是为动用法,运用六字口诀中的“对”“换”“调”。

(2)寻找句中的文言知识点,落实得分点,重点词语“面”为名词作状语,固定结构“庶或”,宾语前置句“金人虽不吾索”,运用六字口诀中的“对”“换”“调”。

答案:(1)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2)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评分标准】(1)“帝”“苟”“死”各1分,句意2分。

(2)“不吾索”“面责”“庶或”各1分,句意2分。

附【译文】孙傅,字伯野,海州人,考中进士,任礼部员外郎。

当时蔡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迅速做出更改,否则一定失败。

蔡不听。

(孙傅)升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年,高丽人来进贡,使者所过之处,调发民夫准备船只,骚扰百姓,用度又颇多。

孙傅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而对于国家没有丝毫好处。

”宰相认为他的言论与苏轼论调相同,上奏降贬他到蕲州任职。

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议论虽然偶然与苏轼相同,但没有他意,依据自己的职责议论政事而受到指责实在过分了,许翰也被罢贬。

靖康元年,孙傅受召入京任给事中,升任兵部尚书。

上奏章请求恢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他,孙傅说:“祖宗法度有利于百姓,熙宁、元丰法度有利于国家,崇宁、大观法度有利于奸臣。

”当时的人称他的话是名言。

十一月,授任尚书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攻都城,孙傅日夜亲自迎着箭雨飞石防御。

金兵分别从四面鼓噪而攻,宋军败退,掉进护龙河,护龙河被尸体填满,城门急忙关闭。

当天,金兵攻进城里。

第二年正月,钦宗到金兵元帅营中,任命孙傅辅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

钦宗二十多天没有回来,孙傅多次寄信给金营乞请放回钦宗。

废立皇帝的檄书传来,孙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的君王可以在中国称帝而已,如果另立异姓,我将为此而死。

”金人来索要太上皇、皇后、诸王、妃子、公主,孙傅留住太子不放行。

秘密谋划把太子藏到民间,另外找两个像宦官的人杀死,并杀死十几个死囚犯,把他们的头送给金人,欺骗金人说:“宦官打算把太子秘密送出,京城人争相斗杀宦官,误伤了太子。

于是太子率兵讨伐平定,杀死作乱的人献过来。

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会自杀。

”过了五天,没有人肯承担这件事。

孙傅说:“我是太子傅,应当与太子同生死。

金人虽然没有点名要我,我却应该与太子同去,求见两名首领当面指责他们,或许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跟从太子出城。

守城门的金兵说:“(我们)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参与?”孙傅说:“我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傅,应当死从。

”当晚,住在城门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

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金人朝廷。

绍兴年间,被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赠谥号为忠定。

二、(2015·全国卷I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

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慈训。

幼儿卓荦,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

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初,迁瀛州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

炀帝嗣位....,被追入朝,百姓攀恋,累日不能出境,诣阙..上书致请者,前后数百人。

帝谓曰:“昔国步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六年,车驾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昼游,古人所重,卿今是也。

”乃赐物二千段,并牛酒,令谒先人墓,宴乡里父老。

仍令三品已上并集其宅,酣饮尽日,朝野荣之。

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

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

”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

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

是日旦将朝,见执。

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乃遇害。

护儿重然诺,敦交契,廉于财利,不事产业。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人意也!”善抚士卒,部分严明,故咸得其死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解析】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