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丙烯化验报告单
pp阻燃测试报告

pp阻燃测试报告:阻燃测试报告pp 阻燃测试报告格式阻燃测试标准阻燃等级划分标准篇一:阻燃PP《聚合物专业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阻燃聚丙烯配方设计的基本知识,理解阻燃聚丙烯注射成型各环节及其与预制品质量的关系。
2、了解加工阻燃聚丙烯的设备,如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立式注射成型机、氧指数测试仪、燃烧测试箱的基本结构,并学会这些设备的操作方法。
3、了解氧指数的意义,了解UL94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及其判定标准。
二、实验原理聚丙烯(PP)是三大通用塑料之一,具有生产成本低、综合力学性能好、无毒、质轻、耐腐蚀、电气性能好、易加工、易回收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化纤、建筑、轻工、包装等领域。
随着其应用范围的扩大、用量的增加,火灾隐患也越来越多,为了避免灾害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赋予聚丙烯材料阻燃性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这也是目前有关聚丙烯阻燃研究十分活跃的重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聚丙烯阻燃改性方法是添加含卤阻燃剂(如,十溴联苯醚、六溴环十二烷、八溴醚等),但添加含卤阻燃剂制成的阻燃PP,在燃烧发挥效能的同时,会释放出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烟和腐蚀性气体,这些腐蚀性气体对建筑物及设备的破坏甚至超过火灾本身,更严重的是某些溴系阻燃剂燃烧或热裂时,会形成有毒的致癌物多溴代二苯并二噁烷及多溴代二苯并呋喃。
因此需要新的阻燃剂:膨胀型阻燃剂。
添加膨胀型阻燃剂的聚丙烯燃烧时,会在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炭质泡沫层,此炭层在凝聚相能起到隔热、隔氧、抑烟和防熔滴的作用,而且无卤、低烟、低毒、无腐蚀性气体,对PP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也较少小,基本上克服了传统阻燃剂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PP阻燃剂的添加主要通过机械混合的方法将添加型阻燃剂加入PP中。
利用高速混合机混合成配料,然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经过烘干后,将母粒放入立式注射成型机,注射成样条,最后通过测试氧指数和燃烧性能判断样条阻燃性能。
三、实验仪器和原料仪器设备1、电子天平(最大称重量为10000g)2、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科倍隆科亚南京机械有限公司)型号:PET35出场编号:Y592长径比:36螺杆直径:35.6主电机功率:11KW 螺杆转速:500r/min 机组重量:500KG3、立式注射机(杭州大局机械有限公司)型号:TY-400机器编号:0616 马力:5.5KW电机:380VAC/50Hz电热:4.24KW4 、氧指数测试仪5、燃烧测试箱原料纯PP颗粒745g,阻燃剂APP 250g,抗滴落剂聚四氟乙烯5g四、实验步骤1 、配料首先根据配方,按照要求比例在电子秤上称量出各组分所需质量,总量为1000g,所有组分误差不超过1%,根据组分用量多少,选择合适的台秤。
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

聚丙烯酰胺检测报告模板:检测报告模板聚丙烯酰胺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模板食品检测报告模板第三方检测报告模板篇一:聚丙烯酰胺质量检测报告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阳离子型的粉状及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2引用标准GB 5761 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GB 12005.2 聚GB 12005.1 聚丙烯酰胺特性粘数的测定方法丙烯酰胺固含量的测定方法GB 12005.3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化法GB 12005.4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液体色谱法GB 12005.5 聚丙烯酰胺中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2005.6 聚丙烯酰胺水解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7 聚丙烯酰胺粒度测定方法GB 12005.8 聚丙烯酰胺溶解速度的测定方法GB 12005.9 聚丙烯酰胺命名型号及品级聚丙烯酰胺产品型号命名规定的符号表示为优级.同一型号的产品分品一级品和合格品.技术要求粉状和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表1 和表2 的规表1 粉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续表1表2 胶状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GB/T13940-92注:使用单位对产品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按照合同中有关条款执行5 实验方法5.1 外观测定在自然光下,目视测定样品的外观. 5.2 特性粘数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3 水解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4 粒度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5 固含量的测定按手册规定5.6 残留单体含量的测定残留单体按行业和企业标准规定. 普通型聚丙烯酰按以企业标准为仲裁方法,食品卫生级以食品检验办法为仲裁方法.5.7 溶解速度的测定按企业标准规定5.8 黑点数的测定按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测定黑点数.5.9 不溶物含量测定5.9.1 仪器分析天平:感量0.0002g;不锈钢网:孔径0.11mm(120 目),100mm× 100mm; 烧杯:1 000mL; 真空干燥箱; 电磁搅拌器.5.9.2 测定方法称取0.4 式样,精确至0.002g,将其缓缓加入盛有1 000mL 蒸馏水并已开动搅拌的1 000mL烧杯中.保持旋涡深度约4cm,常温下溶解6h. 用事先经丙酮洗涤二次并干燥恒重的不锈钢网过滤该溶液,过滤后,将不锈钢网连同不溶物按GB 12005.2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干燥、称量。
GBT 7717.14-1994 工业用丙烯腈中铜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7 . 2 . 2 加 3 m L混合酸于烧杯( ( 7 - 2 . 1 ) 中, 再加热至沸腾, 直至冒出白色烟雾, 并浓缩至溶液体积约
1 一2 mL , 冷却 。
2
G B / ' r 7 7 1 7 1 4 一9 4 如 果 残 留物 染色 , 再 次进 行消 化 , 或 小心 加 入 0 . 2 m L 高 氯酸 进行 氧 化 、 加热、 冒烟 雾 至 尚存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春晖、 金国玲、 王均甫。
本标准参照采用前 苏联 国家标准 r o c T 1 1 0 9 7 -8 6第 4 . 7 条《 工业用丙烯睛技 术条件 数的 测定 》 。 铜的质量份
作为试样. 7 铜 7.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析 步骤 在进 行分析前 , 应用热 的硝酸溶 液( ( 4 - 7 ) 洗 涤所有玻 璃器皿 , 并 用水淋 洗, 以除去沾污 的痕迹量 的 标 准曲线绘制 在 5只 5 0 m L烧杯 中, 依次 加入铜 的标准溶液 1 . 0 , 2 . 0 , 3 . 0 , 4 . 0 和5 . 0 mL , 分别 用水稀释 至
1 0 定量滤纸 : 中速 。 1 1 加热板 : 防爆 型 。
6 采样
6 . 1 按G B / T 3 7 2 3 , G B / T 6 6 7 8 , G B / T 6 6 8 0 的规定采取样品。
6 . 2 若 实验室样品存在雾状浑 浊或悬浮物 , 应进 行过滤 , 所 得清澈滤液作 为试样 。 凡清澈的样 品可直接
剂、 氧化剂及还原剂隔离 , 并应保 持冷却状态 , 但不应低 于一2 0 1 C, 以免冻裂玻璃 容器。 4 . 2 氨水。
4 . 3 混合酸: 将5 体积的浓硫酸和 2 体积的浓硝酸混合而成。 4 . 4 柠檬酸按溶液( 2 0 0 g / L ) : 将1 0 0 g 柠檬酸钱用适量水溶解后稀释至 5 0 0 m L , 若有浑浊则应进行
乙烯丙烯烃类杂质含量测定及微量co1co2含量测定

工业用乙烯中烃类杂质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烯中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异丁烷、丙烯、乙炔、丙二烯、顺-2-丁烯、1-丁烯、异丁烯、反2-丁烯、甲基乙炔和1,3-丁二烯。
由于本标准不能测定所有可能存在的杂质如CO、CO2、H2O、甲醇、二甲醚、NO和羰基硫化物,以及高于癸烷的烃类,所以要全面的表征乙烯样品还需要应用其它的试验方法。
2 方法原理高浓度的乙烯样品中的甲烷等轻烃杂质通过Al2O3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得到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经色谱工作站处理后得到各杂质组份的浓度。
用100%减去轻烃杂质总量就是乙烯的浓度。
3 仪器设备3.1 气相色谱仪:Agilent 7890A或具备程序升温功能且配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其它同类仪器;GC 该气相色谱仪应具有足够范围的线性程序升温操作功能,满足色谱分离的要求。
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程序升温速率应具有足够的再现性,保留时间达到0.05min(3S)的重复性。
3.2 检测器:氢火焰(FID)检测器,对列于乙烯中的化合物应具有约2.0 ml/m3或更低的检测限。
3.3 数据采集系统:EZChrom工作站。
4 试剂材料4.1气体标样:外购与实际样品接近的已知浓度气体。
4.2载气:氮气或氦气纯度≥99.999%,烃类杂质≤1 ml/m3。
4.3燃气:氢气,烃类杂质≤1 ml/m3。
4.4助燃气:空气,烃类杂质≤1 ml/m3。
56 分析步骤 6.1 仪器校正用标气冲洗样品回路至少30秒,通过洗气瓶观察气体排放情况,确保进样回路不堵塞。
待回路中气体与大气压力平衡,按下Start 键进标气开始分析。
校正因子:ii i A C f =式中:fi —— 校正因子Ci —— 标样中杂质i 的浓度,ml/m3 Ai —— 标样中杂质i 的峰面积数值。
6.2 样品测定按与标准气完全相同的方法将取样器中的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甲烷、乙烷等杂质的峰面积,与相应的外标峰面积进行比较。
GBT 3727-2003 工业用乙烯、丙烯中微量水的测定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4 采样 .
采样前钢瓶(. ,. ) 32532 6应保持清洁和干燥。按 G / 129 91 G / 120 91 . . B T 8-19 和 B T 9-19 的 3 3 技术要求采取液态样品。
注: 已清洁和干燥的钢瓶可置于温度为 10 1℃的鼓风干燥箱中, 并通氮气(..13 mn ( 31)0 以获得更佳的干燥效果。 3 i
压力表 ;
326 丙烯进样钢瓶: 00 , .. 1 m 符合 G / 120 0 L B T 9 规定, 3 内壁应予抛光。
3 3 试荆和材料 .
33 1 弹性石英毛细管: .. a 内径(.5 .1 m 02士00) 长(.士01m, ) m, 20 . 用于丙烯分析; )
本标准由全国 化学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A / C3S 4归口。 ( CT 6/C ) S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川、 张伟、 叶志良。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7 7 9 3 / 3册 即可下载
免费标准下载网()
G / 3 2 - 20 B T 7 0 3 7
b 内径 0 1 士0 0 ) 长(. 士0 1m, (. 5 . mm, 3 0 . ) 用于乙烯分析 ; ) 1
干燥
35 15 检查乙烯进样钢瓶压力, .. . 应不大于 8 a否则按照 G / 129 91 MP , B T 8-19 要求排出多余样品。 3 352 测定步骤 .. 352 1 按 图 1 ... 所示组装进样钢瓶(. , . ) 钢瓶支架、 32 532 6, . . 电子天平(. a 、 3 2 2)石英毛细管 . 3 31、 (. .)卡尔 ・ 费休库仑仪(.. 水浴。将毛细管(. ) ( 21、 3 ) 33 1盘成圆环状 , . 浸人 30 -4 ℃的水浴中。 0 C 0 毛细管一端插人医用注射针(. ) 并依次插人压紧螺帽(.. 不锈钢卡套(.. 密封垫(. ( 33 3 . 内, ( 3 4、 3 ) ( 3 5、 3 ) 3 36和塑料隔垫(. )然后与进样钢瓶出气口连接( .) ( 37 , 3 . 见图 1 , )连好后拔出注射针, 使毛细管留在密封 垫内。将毛细管另一端插人医用注射针(..) 一同插人卡尔 ・ ( 33 内, 3 费休库仑仪电解池进样口的橡胶 隔垫, 毛细管口保持在阳极液面以上, 拔出注射针, 使毛细管留在进样口的橡胶隔垫内。
工业用丙烯中齐聚物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工业用丙烯中齐聚物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中二聚物、三聚物的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中丙烯二聚物(己烯)大于20mg/kg、丙烯三聚物(壬烯)大于30mg/kg的试样测定。
注:丙烯二聚物为丙烯工业生产装置中称谓“绿油”的主要成分,它形成丁从中除去和丙炔的部分加气过程。
丙烯二聚物主要由下列物质组成:、2.3二甲基丁烯(约占25%)、1己烯(约占12%)和C6二烯烃(约占20%)。
1.2 本标准并不是旨在解释与其用法有关的全部平安问题,因此,本标准的用法者应事先建立适当的平安与防护措施,并确定适当的规则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部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按照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讨论是否可用法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木标准。
GB/T 3723—1999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平安通则(idt ISO 3165:1976) GB/T 81701987数值修约规章 GB/T 13290-1991工业用和液态采样法 3 办法提要将液态丙烯试样经液体进样阀注入气相色谱仪,试样中二聚物、三聚物等组分,在色谱柱中分别后,采纳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外标法定量。
4 材料及试剂 4.1 载气氮气,纯度大于99.99%(体积分数). 4.2 标准样品已知己烯(二聚物)含量的液态标样可由市场购买的有让标样或用分量法自行制备。
标样巾的含量应与待测试样相近。
假如需要可加入壬烯(三聚物),并应测定1-癸烯的保留吋间,以估量齐聚物的保留时光。
制备时用法的丙烯木底样品必需在木标准规定条件下举行检查,应无沸点高于C4烃的杂质流出。
盛放标样的钢瓶应符合GB/T 13290-1991的技术要求。
5 仪器 5.1 气相色谱仪: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
丙烯酸环氧涂料的检测报告

绪论1、()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A:文艺学B:文学史C:文学批评D:文学理论答案: 文学批评2、强调文学艺术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关系,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
A:艺术活动论B:艺术生产论C:艺术交往论D:艺术反映论答案: 艺术活动论3、()是按照文学本身的发展顺序,理出历史线索,展示历史过程,对过去各个时代文学实践的状况加以总结,探索文学发展的规律。
A:文艺学B:文学史C:文学批评D:文学理论答案: 文艺学4、强调文学活动就是一种交往和对话,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
A:艺术活动论B:艺术生产论C:艺术交往论D:艺术反映论答案: 艺术交往论5、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以归纳为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A:文学符号学B:文学传播学C:文学史学D:文学价值学答案: 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6、要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就必须解决( )、( )和( )等三个问题A: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C:当代性D:扬弃答案: 指导思想,中国特色,当代性7、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理论主要是在对康德以来特别是对( )、()的哲学、美学、文学思想的批判继承中完成的。
A:黑格尔B:席勒C:费尔巴哈福柯D:答案: 黑格尔,费尔巴哈8、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
A:对B:错答案: 对9、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因此社会生活本身便是文学A:对B:错答案: 错10、人民文学论强调文学的创作必须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要有最强的艺术感染力。
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1、美国当代文艺学家()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四要素的著名观点A:海登·怀特B:M.H.艾布拉姆斯C:门罗D:鲁道夫·阿恩海姆答案: M.H.艾布拉姆斯作者是文学活动中的唯一主体。
化工产品元素检测报告

化工产品元素检测报告1. 引言化工产品(或称为化学工业产品)是指以化学方法或化学工艺合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各种化学物质。
常见的化工产品有塑料、化肥、橡胶、染料、合成纤维等。
为了确保化工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对其进行元素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化工产品进行元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2. 检测方法本次元素检测使用了X射线荧光光谱(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XRF)技术。
XRF技术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能够对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元素分析,适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各种形态的样品。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一台XX型号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器,将被检样品置于仪器内进行检测。
仪器能够快速扫描样品表面,并测量出不同元素的特征峰强度,根据该强度可以推断样品中的元素含量。
3. 检测结果针对本次化工产品的元素检测,我们检测了以下主要元素:A、B、C、D、E。
下表为各元素的检测结果及其浓度。
元素检测结果(%)A 10.2B 5.8C 2.4D 1.0E 0.5根据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化工产品中主要含有A、B、C三种元素,其中A的含量最高,占比超过50%。
D和E的含量较低,分别为1.0%和0.5%。
4. 分析和评估根据化工产品的用途和要求,对各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元素A的高含量说明该化工产品具有良好的某种特性,可以满足特定的工业需求。
- 元素B的适中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该化工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
- 元素C的含量较低,可能对该化工产品的某些性能有一定的限制。
- 元素D和E的含量较低,可以忽略不计,对该化工产品的性能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该化工产品的元素含量符合设计要求,可以满足特定工业应用的需求。
5. 结论通过XRF 技术对某化工产品进行元素检测,得到了A、B、C、D、E 等元素的含量。
根据检测结果,该化工产品的元素含量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特定工业应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