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物理化学样题
中国药科大学物理化学考研2004真题

(1)
零级反应 (2) 一级反应
(3) 三级反应
(4) 0.5 级反应
10. 破坏臭氧的反应机理为: NO2+O2 NO+O3 NO2+O3 NO+O2 此机理中,NO 是 (1)总反应的产物(2)总反应的反应物(3)催化剂(4)上述都不是 11. 关于连串反应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1) 连串反应进行时,中间产物的浓度定会出现最大值 (2) 连串反应的中间产物的净生成速率等于零 (3) 所有连串反应都可用稳态近似法处理 (4) 在不考虑可逆反应时, 达稳定态的连串反应受最慢的基元步骤控制。 12.有关气体反应碰撞理论的描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第
4
物理化学试题
请图解说明标准态μB,m(T,p)和μB,x(T,p)所代表的状态及如何从 ΔfGm 计算μB,m(T,p)。 4. 下图为MgSO4-H2O的相图
80 60 40
Ⅲ
Ⅴ Ⅳ
a
b
20 0Ⅰ
Ⅵ H2O(W) Ⅱ BW12 Ⅶ
Ⅸ Ⅷ
BW7 BW6
MgSO4(B)
(1) 各相区存在的平衡相。 (2) 绘制物系点 a、b 降温过程中的步冷曲线。 (3) 试设计由MgSO4的稀溶液制备MgSO4⋅12H2O的最佳操作步骤。 5.已知某一级反应在两个不同温度T1、 T2下,反应物浓度c 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C 起始浓度均为c0(见图)。你能据此提出 C0 估算活化能Ea的简便方法吗? 6.GeO2粉末在水中能形成带电微粒,试 写出其胶团结构式并比较在下列电解质 溶液中的电泳速度①NaCl②ZnCl2③HCl。
T1 T2 t
7.用毛细管上升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 C~t 关系曲线图 时常用示差法, 即观察液体在两根半径分 求液体的表面张力。 如液体对制作毛 别为r1和r2的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差值, 细管的材料完全润湿,请导出求表面张力的公式。 8. 在量热实验中,经常使用雷诺校正图(T~t 图)来校正温差,简要说明 第
材料化学2004物化试卷1

材料化学2004《物理化学》考试试卷A1.分子数增加的放热化学反应在一绝热钢瓶中进行,则:( ) A. Q>0,W>0,△U>0 B. Q=0,W<0,△U<0C. Q=0,W=0,△U=0D. Q<0,W>0,△U=0 2.系统经不可逆循环过程,则有:( )A. △S 系统=0,△S 隔>0B. △S 系统>0,△S 隔>0C. △S 系统=0,△S 环<0D. △S 系统=0,△S 隔<03.在25℃时,A 和B 两种气体在同一溶剂中的亨利系数分别为k A 和k B ,且k A =2k B ,当A 和B 压力相同时,在该溶液中A 和B 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A. c A =c BB. c A =2c BC. 2c A =c BD. 不确定4.A 和B 能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已知在T 时P A *=2 P B *, 当A 和B 的二元液体 中x A =0.5时,与其平衡的气相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B. 3/4C. 2/3D. 1/25.已知718K Ag 2O(s)的分解压力为20.9743Mpa ,则此时分解反应Ag 2O(s)=2Ag(s)+1/2O 2(g)的△rG θm 为:( ) A. -9.865kJ/mol B. -15.96kJ/mol C. -19.73kJ/mol D. -31.83kJ/mol 6.反应2NO+O 2=2NO 2的△rH m <0,当此反应达到平衡时,若要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可以:( ) A. 升温加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加压 D. 降温降压7.某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为dc B /dt=(1/2)(k A1c A 2- k A2c B )-k 2c B 则该反应为:( )A . 2A21kA kA B −→−2k C B .2A −→−1kA B 22-k k CC .2A −→−1kA B B+C −→−2k D D .2A21kA kA 2B −→−2k C 8.肥皂溶液的表面张力为6×10-3N ·m -1,用此溶液吹一个半径为2×10-2m 的肥皂泡,则泡内的附加压力△p 为:( )A .0.6PaB .1.2PaC .2.0PaD .1.0Pa 9.电泳实验中观察到胶粒向阴极移动,此现象表明:( ) A .胶粒带正电 B .胶核表面带正电C .胶团扩散层带正的净电荷D .电势相对溶液本体为负值。
浙江大学2004年物理化学(甲)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 江 大 学二〇〇四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甲) 编号 343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1. (15分)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K 、22.4dm -3的始态变到202.65kPa 、303K 的末态,已知系统始态的规定熵为83.68J ·K -1,11,471.12--⋅⋅=K mol J C m V ,求此过程的∆H 、∆S 及∆G 。
2. (15分)已知-5℃固态苯的饱和蒸气压为2.28kPa ,1mol 、-5℃过冷液体苯在p=101.325kPa下凝固时,146.35-⋅-=∆K J S ,放热9860J 。
求-5℃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设苯蒸气为理想气体。
3. (10分)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设二元系统中组分A 的偏摩尔体积和浓度的关系为*2*,AB A A V x V V α+=是纯组分A 的摩尔体积,α是常数。
试导出组分B 的偏摩尔体积V B 的表达式。
4. (10分)在101.325kPa 外压下,水的沸点为373.15K ,溴苯的沸点为429K ,水和溴苯的共沸点为368.15K ,水和溴苯两者完全不互溶。
试完成: (1)简单示意该二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2)该系统的上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5. (10分)一绝热的容器由隔板分为两部分,分别盛有温度和压力都相同的2mol 甲烷和1mol 氢气。
抽开隔板,气体自动混合。
若将甲烷和氢气视为理想气体,求混合前后的热力学概率之比W 2/W 1。
试从宏观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说明为什么逆过程不能自发进行。
6. (15分)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生产乙酸乙酯是常压液相反应,简单流程为:在酯化塔釜中加入一吨乙酸、适量的催化剂(硫酸)和混合液(乙酸过量),回流,直到塔顶温度达70-71℃,这时一边回流一边出料,同时不断输送混合液入塔釜。
酯化温度一般控制在110℃。
已知: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的常压沸点分别为117.9、78.2和77.1℃;乙酸乙酯91.5%和水8.5%形成二元共沸物,共沸点70.45℃;乙酸乙酯的含水饱和溶液为乙酸乙酯96.76%和水3.24%(质量分数);20℃,该反应平衡常数K x =4.0,酯化反应的反应焓θmr H ∆为8.238kJ ·mol -1。
2004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04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适合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福建)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6.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A.氯气B.氮气C.一氧化碳D.甲烷7.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A.Al3+B.Mg2+C.Be2+D.H+8.2003年,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
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B.Ds是超铀元素C.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D.Ds为金属元素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氮分子和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10.常温时,以下4种溶液pH最小的是A.0.01mol ·L-1醋酸溶液B.0.02mol ·L-1醋酸与0.02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C.0.03mol ·L-1醋酸与0.01mol ·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D.pH = 2的盐酸与pH = 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液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 + 2H+ === Ca2+ + 2H2OB.钠与水的反应Na + 2H2O === Na+ +2OH-+ H2↑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 + 2CH3COOH === Ca2+ + 2CH3COO- +CO2↑+ H2O 12.取a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 g。
【VIP专享】2004物理化学样题

2
A.恒温恒压 B.恒温恒容
C.任意条件
D.绝热恒压
14. 如图所示:将含有 HNO3 为 70%(摩尔百分数)的硝酸用高效精馏塔进行精馏时,塔
顶及塔釜分别得到:
A.塔顶:恒沸混合物,塔釜:纯 HNO3;
B. 塔顶:纯 HNO3,塔釜:纯水;
C. 塔顶:纯 HNO3,塔釜:恒沸混合物; D. 塔顶:纯水,塔釜:恒沸混合物。 15. 1mol 某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 300K 等温膨胀时:
E\/V 0.522 0.340 0.158
电池反应:Cu + Cu2+ = 2Cu+ 在 298K 的标准平衡常数 K\a 为:
A.1.8×10-6
B. 6.96×10-7
C.8.34×10-4
D.以上都不对
21.298K 和 p\压力下,有化学反应:
Ag2SO4(s)+H2(p\)=2Ag(s)+H2SO4(aq)
C.与温度变化无关;
D. 与温度变化无规律。
4. 1mol 理想气体经过一个恒温不可逆压缩过程,则该过程:
A.∆G>∆A
B.∆G=∆A
C.∆G<∆A
D.无法比较
5. 在 298K 时已知气相反应 2 A(g) + B(g) ⎯⎯→ 2C(g) 的 ∆rGmθ 为-514.2kJ·mol-1,则
发生 1mol 反应的∆A\: A.∆A\= -514.2 kJ⋅mol-1 C.∆A\> -514.2 kJ⋅mol-1
C.0.6mol·kg-1
D.1.8mol·kg-1
19.温度 T 时,浓度均为 0.01 mol·kg-1 的 NaCl,CaCl2,LaCl3 三种电解质水溶液,离子
2004级物理化学--2期末考题-A

四 川 大 学 期 末 考 试 试 题(2006 ——2007 学年 二 学期)课程号: 20307030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I)-2 任课教师:薛英、童冬梅适用专业年级: 化学、应化 学生人数: 240 印题份数: 250 学号: 姓名:考 试 须 知四川大学学生参加由学校组织或由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考试,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和《四川大学考场规则》。
有考试违纪作弊行为的,一律按照《四川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罚条例》进行处理。
四川大学各级各类考试的监考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四川大学考试工作管理办法》、《四川大学考场规则》和《四川大学监考人员职责》。
有违反学校有关规定的,严格按照《四川大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签名2004级化学学院物理化学(I)-2期末考试试题-A 卷一、 选择题(16分)1. 某反应速率常数k =1.74 × 10-2 mol -1·dm 3·min -1,反应物起始浓度为1mol ·dm -3时的半衰期t 1/2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为2 mol ·dm -3时的半衰期t 1/2' 的关系为 。
(A) 2t 1/2 = t 1/2' (B) t 1/2 = 2t 1/2' (C) t 1/2 = t 1/2' (D) t 1/2 = 4t 1/2' 2. 一级平行反应,速率常数k 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E1 < E 2, A 1 < A2 (B) E 1 < E 2, A 1 > A 2 (C) E 1 > E 2, A 1 < A 2 (D) E 1 > E 2, A 1 > A 23. 质量摩尔浓度为0.01mol •kg –1的Na 2SO 4水溶液中,Na 2SO 4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为 。
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3〕5分A 2B (s),0.351五、计算填空题1.37.5 kJ , 40 kJ , 127.6 J·K -1, -0.75 kJ , 1.75 kJ2.89.02 kJ3.解:〔1〕负极:Zn (s)+2OH -→ZnO (s)+H 2O (l)+2e -〔2〕正极:HgO (s)+H 2O (l)+2e -→Hg (l)+2OH -〔3〕电池反响:HgO (s)+Zn (s)﹦ZnO (s)+Hg (l)〔4〕(ZnO,s)(Hg,l)ln (HgO,s)(Zn,s)MF RT a a E E E zF a a ⋅=-=⋅ (ZnO,s)(HgO,s)r m f m f m G G G ∆=∆-∆﹦(-318.3+58.74) kJ·mol -1 ,259560 1.345V 297485r m M F G E V zF ∆-=-=-=⨯ 4.(211/k k k -)c A c B ;211E E E -+-5. 0.254 , 0.562六、证明题由热力学根本关系式dU TdS pdV =-定温下等式两边同除以d V ,可得T TU S T p T V ∂∂⎛⎫⎛⎫=- ⎪ ⎪∂∂⎝⎭⎝⎭ 由麦克斯韦关系式T V S p V T ∂∂⎛⎫⎛⎫= ⎪ ⎪∂∂⎝⎭⎝⎭,可得:T U T ∂⎛⎫ ⎪∂⎝⎭﹦ Vp T T ∂⎛⎫ ⎪∂⎝⎭-p 对遵守状态方程p (V -a ) ﹦nRT 的气体,有V P nR T V a ∂⎛⎫=⎪∂-⎝⎭ 代入上式0T VU P T p p p T T ∂∂⎛⎫⎛⎫=-=-=⎪ ⎪∂∂⎝⎭⎝⎭,得证。
七、推导题1.非定域,独立子,Z ﹦!N q N , 22,ln(/!)ln ()N V V Nq N q U kT NkT T T ⎛⎫∂∂== ⎪∂∂⎝⎭ 2.q ﹦q t q r q v对单原子理想气体只有平动,而无转动、振动q ﹦q t ﹦(22mkT h π)32V ,代入2ln ()V q U NkT T∂=∂得U m ﹦3RT 2 C v,m ﹦(m U T ∂∂)V ﹦3R 2八、实验题〔1〕天蓝,深绿 ; 〔2〕电位差计 ; 〔3〕防止汞的蒸发扩散 ; 〔4〕温差电势大连理工大学二00四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一.是非题1. 如某溶质的稀溶液随溶质浓度的加大其外表张力变小,那么在平衡态下该溶质在界面层中的浓度一定大于在溶液本体中的浓度。
2004考研物化试卷2 华南理工

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452)参考答案科目名称:物理化学适用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说明:本答案由葛华才老师完成,试题做了规范化和少量处理,若有不恰当之处特别是错误之处,欢迎用电子邮件方式告知葛老师本人(邮箱:ge1963@)。
1. 始态为25℃常压下的10克固体萘(C10H8)置于含足够氧的弹式量热计中燃烧,最终产物为25℃的CO2及液体水,过程放热400.911kJ。
试求此过程的焓变ΔH.(10分) 解:弹式量热计燃烧过程C10H8(s)+ 12O2(g) = 10CO2(g) + 4H2O(l)是恒容过程,故∆U=Q V= -400.911kJ∆H= ∆U+∆pV= ∆U+∆n(g)RT= -400.911kJ+[(-2)×(10g/128g)×8.315×298.15]×10-3kJ=-404.785kJ2. 在绝热系统中将273K、1mol的水和373K、lmol的水混合,试计算此过程的熵变ΔS。
设在此温度范围水的等压摩尔热容量为75J . K-1 . mol-1。
(10分)解:整个系统过程为恒压绝热过程,设终态温度为T,则Q p=∆H=1mol×C p(T-273K)+ 1mol×C p(T-373K)=0解得T=323K过程熵变∆S=∆S(冷水)+∆S(热水)=1mol×75J . K-1 . mol-1×ln(323/273)+ 1mol×75J . K-1 . mol-1×ln(323/373)=1.819 J . K-13. 已知反应A (g) = 2B(g) 在298K时△r G mθ=4.75kJ•mol-1, 试求:(1) 反应开始只有A,在298K 、100kPa下A (g)的离解度?(2) 当温度不变,总压增至1000kPa,A (g)的离解度?(3) 反应开始时原料气中A (g) 与惰性气体的摩尔比为1:2,在298K 、100kPa下A (g)的离解度?(4) 解释(2)、(3)的计算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样题)(满分 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计成绩。 2.回答选择题、作图题及表格题请写在答题纸的规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均不计成绩。 3.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楚题号。 4.答题必须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用红色或铅笔均不计成绩,作图题用铅笔画图。
=
2.27dm 3
⋅ kg −1
4
该吸附的饱和吸附量为:
A. 2.27dm3⋅kg-1 B.4.54 dm3⋅kg-1 C.5.539 dm3⋅kg-1
D.1.22 dm3⋅kg-1
28.Al(NO3)3,Mg(NO3)2 和 NaNO3 对 AgI 水溶胶聚沉值分别为 0.067mol.dm-3,2.60 mol.dm-3
D.非简并能级
17.在吸附过程中,以下热力学量的变化正确的是:
A. ∆G<0, ∆S<0, ∆H<0;
B. ∆G>0, ∆S>0, ∆H>0;
C. ∆G<0, ∆S>0, ∆H>0;
D. ∆G>0, ∆S<0, ∆H<0。
18.浓度为 0.3 mol·kg-1A2B 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A.0.9mol·kg-1 B.0.3mol·kg-1
T/K 106k/s-1
273.2 0.41
293.2 7.92
313.2 96.0
333.2 913
(1) 采用作图法线性拟合,求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Ea 及指前因子 k0;
(坐标纸在答题纸上)
(2)求 373.2K 时反应的半衰期 t1/2 及反应 t=25s 时的转化率?
七、(15 分) 已知 AB 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如下: (此题图与表请答在试题纸上,答在此处不给成绩)
(2)计算上述反应的标准热容差 ∆rCθp,m 。
四、(10 分) 已知 N2(g)的振动特征温度Θv=3388K,若以振动基态为能量零点基准:
(1)计算 298.15K 时 N2 分子振动配分函数 qvo ;
(3) 若在某温度下 N2 分子的振动配分函数 qvo =2,求此时系统的温度?
五、(20 分) 已知 298K 时电池: Pt,H2(100kPa)|稀 NaOH|Ag2O(s),Ag(s) 的电动势 E=1.172 V。 (1)写出上述电池的电极与电池反应;
质的变化情况为:
A.∆S>0,∆G<0
B. ∆S=0,∆G<0 C. ∆S<0,∆G>0
D. 以上均不对
11. 恒温恒压下只作体积功的多组元(B,C,…,K),多相(α,β,…,Φ)系统, 自发过程或 达到平衡的判据是:
ΦK
∑ ∑ A.
µBα dnαB ≥ 0
αB
自发 平衡
ΦK
∑ ∑ B.
µ
α B
dn αB
P 0.4 A
对时间
t
作图为一直线,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A.0.4
B. 0.6
C. 1.4
D. 1.6
24.有下列对行反应:
k1 A(g) == B(g) + C(g)
k2
式中 k1,k2 分别是正向逆向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298K 时其值分别为:3.33×10-3s-1, 6.67×10-7(s·p\)-1。上述对行反应在 298K 时的平衡常数 Kp:
B.∆A\= 0 D.∆A\< -514.2 kJ⋅mol-1
1
6.对于纯物质、单相、只做体积功的封闭系统,
(
∂G ∂p
)T
的值:
A. 大于零
B. 小于零
C. 等于零
D.无法确定
7.水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为:ln( p / kPa) = A − 4883.8 /(T / K) 。水的摩尔蒸发
焓ΔvapHm 为: A.40.603×103kJ·mol-1;
2
A.恒温恒压 B.恒温恒容
C.任意条件
D.绝热恒压
14. 如图所示:将含有 HNO3 为 70%(摩尔百分数)的硝酸用高效精馏塔进行精馏时,塔
顶及塔釜分别得到:
A.塔顶:恒沸混合物,塔釜:纯 HNO3;
B. 塔顶:纯 HNO3,塔釜:纯水;
C. 塔顶:纯 HNO3,塔釜:恒沸混合物; D. 塔顶:纯水,塔釜:恒沸混合物。 15. 1mol 某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 300K 等温膨胀时:
5.p\=100kPa≈101.325kPa。
一、选择题(50 分) 1. 1mol 理想气体经恒温膨胀、恒容加热和恒压冷却三步完成一个循环回到始态,此过程
气体吸热 20.0kJ。则该过程的 W :
A.= 20.0kJ ;
B.< 20.0kJ ;
C. >20.0kJ ; D.等于其它值。
2. 若要通过节流膨胀达到制冷的目的,则焦耳—汤姆生系数为:
C.0.6mol·kg-1
D.1.8mol·kg-1
19.温度 T 时,浓度均为 0.01 mol·kg-1 的 NaCl,CaCl2,LaCl3 三种电解质水溶液,离子
平均活度系数最小的是:
A. NaCl
B. CaCl2
C. LaCl3
D. 都相同
20.下列电极 298K 时其标准电极电势为:
电极 1. Cu++e- = Cu 2. Cu2++ 2e- = Cu 3. Cu2++ e- = Cu+
≤0
αB
自发 平衡
K
∑ C.
µ
α B
dnαB
≤
0
B
自发 平衡
K
∑ D. µBα dnαB ≥ 0 B
自发 平衡
12.
反应
3 2
H
2
(
g
)
+
1 2
N
2
(
g
)=NH 3 (g),当H2 因反应消耗了
0.3mol
时,反应进度
ξ
应为:
A.0.1
B.0.3
C.0.5
D. 0.2
13. 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平衡时 (∆ν ≠ 0),加入惰性气体,平衡不发生移动的条件是:
和 140 mol.dm-3,则该 AgI 溶胶:
A. 胶粒带正电,
B. 胶粒呈电中性; C. 胶粒带负电; D. 无法确定
29.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动力学实验中,为了测定不同时间的乙酸乙酯的浓度变化,可采 用物理法, 选用的测量仪器是:
A.折光仪
B.电导仪
C.旋光仪
D.酸度计
30.采用静态法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实验步骤中要将溶在液体中的空气排出,测定 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若实验中空气没有排净,则实验测得的蒸汽压值比理论 值:
3
已知:E\{Ag2SO4/Ag,SO42-}=0.627V, E\{Ag+/Ag}=0.799V。如上电池的标准电池电动 势 E\为:
A.0.627V; B.-0.172V;
C.0.799V;
D.0.172V
22.298K 和 p\压力下,有电池如下:
Ag(s) Ag + (aAg+ ) SO42− (aSO42− ) Ag2SO4 (s), Ag(s)
A.qtr、qR、qv、qe 与 qn 均不变; C. qR 不变, qtr、qv、qe 与 qn 均变;
B.qtr、变化,qR、qv、qe 与 qn 均不变; D.qtr、qR、qv、qe 与 qn 均变化。
16.刚性转子的转动量子数为 J 时,其转动能级简并度数为:
A.J
B .J(J+1)
C.2J+1
6
(1)完成下表:
区域
Ⅰ
Ⅱ
Ⅲ
Ⅳ
相数
稳定相态
自由度数
(2)如右图所示:有质量为 3kg 的系统由 P 点冷
却到 C 点,若 ac = 2cb ,该系统处于几相平衡(注
明具体相态),并在图中标出各相组成(示意点), 计算各相质量为多少 kg?
T/℃
P
Ⅰ a Ⅲc b Ⅳ
Ⅱ
A
AB2
B
W%
7
答题纸:
一、选择题:(请在所选得答案上涂黑点) 1 A B C D 11 A B C D 21 A B C D 2 A B C D 12 A B C D 22 A B C D 3 A B C D 13 A B C D 23 A B C D 4 A B C D 14 A B C D 24 A B C D 5 A B C D 15 A B C D 25 A B C D 6 A B C D 16 A B C D 26 A B C D 7 A B C D 17 A B C D 27 A B C D 8 A B C D 18 A B C D 28 A B C D 9 A B C D 19 A B C D 29 A B C D 10 A B C D 20 A B C D 30 A B C D
∆Hm、∆Sm。
三、(15 分)
有化学反应:
U
(s)
+
3 2
H2
(g
)
=
UH3
(s
)
已知:温度在 450K-725K 范围内,反应系统中 H2 的平衡压力遵从方程:
ln⎜⎝⎛
p
Pa ⎟⎠⎞
=
69.32
−
1.464 ×104 T /K
− 5.65ln(T
/
K)
5
(1)写出 UH3(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温度关系式;
C.与温度变化无关;
D. 与温度变化无规律。